CN101448308A - 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48308A CN101448308A CNA2008101892829A CN200810189282A CN101448308A CN 101448308 A CN101448308 A CN 101448308A CN A2008101892829 A CNA2008101892829 A CN A2008101892829A CN 200810189282 A CN200810189282 A CN 200810189282A CN 101448308 A CN101448308 A CN 1014483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sch
- shared channel
- uplink shared
- msub
- mr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设置PUSCH的发送功率时不考虑传输格式的影响,或者,传输格式偏移参数为0,或者,根据TBS表示信道质量指示信令和其对应的校验(CRC)包含的比特总数设置传输格式偏移参数,或者,根据前一次初次发送传输块时的PDCCH中信令获得TBS和MPUSCH设置传输格式偏移参数。本发明解决了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功控问题,从而保证系统的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上行物理信道主要包括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等信道。PUCCH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其中,上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反馈的ACK(Acknowledge,正确应答)/NACK(Non-Acknowledge,错误应答)、CQI(Channel Quality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RI(Rank Indicator,秩指示信息)和PMI(Precoding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等信息。PUSCH可以只传输上行共享信道(Up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UL-SCH)数据,也可以只传输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同时传输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和上行控制信息。
小区内的所有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简称UE)需要对每一子帧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进行功率设置。在上行闭环功率控制的调整过程中,具体到某一子帧i而言,其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以dBm(毫瓦分贝)为单位)的设置公式(或称为功控公式,以下称为公式1)为:
PPUSCH(i)=min{P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PL+ΔTF(i)+f(i)}。
其中:
PMAX表示发送功率上限。
MPUSCH(i)表示子帧i中用于传输PUSCH的带宽,也就是子帧i中用于传输PUSCH的资源块数量。
PO_PUSCH(j)表示目标基准功率,变量j的具体定义请参考LTE的相关标准文档,如参考LTE物理层36.213标准中5.1.1.1节定义。
α表示路损修正因子。
PL表示路径损耗。
ΔTF(i)为传输格式偏移参数,其中:
当KS=1.25时, 当KS=0时,ΔTF(i)=0;
KS是一个小区共有的参数,由高层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配置;MPR=TBS/NRE,TBS表示传输块的大小;NRE表示资源单元的数量, MPUSCH表示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表示用于传输PUSCH的SC-FDMA(Single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数量;表示一个资源块中包含的子载波(资源单元)数量,用于表示频域上一个资源块的大小,TBS和MPUSCH根据初次发送传输块时的PDCCH中信令获得。
f(i)表示子帧i的功率控制修正函数。
由于TBS表示传输块的大小,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传输块的大小为0,即TBS=0,则,
此时ΔTF(i)取值为无穷值,没有意义,这将导致系统实现出现问题,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不能实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功率控制,影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性能,进而引起系统的整体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PUSCH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从而保证系统的整体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设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时,不考虑传输格式的影响。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根据下式设置:
PPUSCH(i)=min{P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PL+f(i)}
其中,
PMAX表示发送功率上限;
MPUSCH(i)表示子帧i中用于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
PO_PUSCH(j)表示目标基准功率;
α表示路损修正因子;
PL表示路径损耗;
f(i)表示子帧i的功率控制修正函数。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正确应答ACK、和/或错误应答NACK、和/或秩指示信息RI、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传输格式偏移参数为0,根据该传输格式偏移参数设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根据下式设置:
PPUSCH(i)=min{P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PL+ΔTF(i)+f(i)}
其中,
PMAX表示发送功率上限;
MPUSCH(i)表示子帧i中用于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
PO_PUSCH(j)表示目标基准功率;
α表示路损修正因子;
PL表示路径损耗;
f(i)表示子帧i的功率控制修正函数;
ΔTF(i)为所述传输格式偏移参数,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设置ΔTF(i)为0。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根据下式设置:
PPUSCH(i)=min{P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PL+ΔTF(i)+f(i)}
其中,
PMAX表示发送功率上限;
MPUSCH(i)表示子帧i中用于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
PO_PUSCH(j)表示目标基准功率;
α表示路损修正因子;
PL表示路径损耗;
f(i)表示子帧i的功率控制修正函数;
ΔTF(i)为所述传输格式偏移参数,当MPR·KS=0时,ΔTF(i)=0;KS是一个小区共有的参数,由高层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MPR=TBS/NRE,TBS表示传输块的大小;NRE表示资源单元的数量, MPUSCH表示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表示用于传输PUSCH的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数量;表示一个资源块中包含的资源单元数量。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TBS和MPUSCH根据初次发送传输块时的PDCCH中信令获得。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TBS为0。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TBS和MPUSCH根据发送传输块时最近的PDCCH中信令获得。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根据下式设置:
PPUSCH(i)=min{P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PL+ΔTF(i)+f(i)}。
其中:
PMAX表示发送功率上限;
MPUSCH(i)表示子帧i中用于传输PUSCH的带宽;
PO_PUSCH(j)表示目标基准功率;
α表示路损修正因子;
PL表示路径损耗;
f(i)表示子帧i的功率控制修正函数;
ΔTF(i)为传输格式偏移参数;
当MPR·KS=0时,ΔTF(i)=0;KS是一个小区共有的参数,由高层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 NRE表示资源单元的数量, MPUSCH表示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表示用于传输PUSCH的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数量;表示一个资源块中包含的资源单元数量,用于表示频域上一个资源块的大小。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MPUSCH、C和Kr根据初次发送传输块时的PDCCH中信令获得。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MPR=0。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MPUSCH、C和Kr根据发送传输块时最近的PDCCH中信令获得。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根据下式设置:
PPUSCH(i)=min{P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PL+ΔTF(i)+f(i)}
其中,
PMAX表示发送功率上限;
MPUSCH(i)表示子帧i中用于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
PO_PUSCH(j)表示目标基准功率;
α表示路损修正因子;
PL表示路径损耗;
f(i)表示子帧i的功率控制修正函数;
ΔTF(i)为所述传输格式偏移参数,当KS=0时,ΔTF(i)=0;KS是一个小区共有的参数,由高层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KS=0,或者,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只应用于KS为0的场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正确应答ACK、和/或错误应答NACK、和/或秩指示信息RI、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传输块大小TBS表示信道质量指示信令和其对应的校验包含的比特总数,根据该TBS值设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根据下式设置:
PPUSCH(i)=min{P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PL+ΔTF(i)+f(i)}
其中,
PMAX表示发送功率上限;
MPUSCH(i)表示子帧i中用于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
PO_PUSCH(j)表示目标基准功率;
α表示路损修正因子;
PL表示路径损耗;
f(i)表示子帧i的功率控制修正函数;
ΔTF(i)为传输格式偏移参数;
当KS=1.25时, 当KS=0时,ΔTF(i)=0;KS是一个小区共有的参数,由高层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MPR=TBS/NRE,NRE表示资源单元的数量, MPUSCH表示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表示用于传输PUSCH的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数量;表示一个资源块中包含的资源单元数量,TBS和MPUSCH根据初次发送传输块时的PDCCH中信令获得。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正确应答ACK、和/或错误应答NACK、和/或秩指示信息RI、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根据前一次初次发送传输块时的PDCCH中信令获得传输块大小TBS和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MPUSCH,根据该TBS和MPUSCH设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根据下式设置:
PPUSCH(i)=min{P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PL+ΔTF(i)+f(i)}
其中,
PMAX表示发送功率上限;
MPUSCH(i)表示子帧i中用于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
PO_PUSCH(j)表示目标基准功率;
α表示路损修正因子;
PL表示路径损耗;
f(i)表示子帧i的功率控制修正函数;
ΔTF(i)为传输格式偏移参数;
当KS=1.25时, 当KS=0时,ΔTF(i)=0;KS是一个小区共有的参数,由高层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MPR=TBS/NRE,NRE表示资源单元的数量, 表示用于传输PUSCH的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数量;表示一个资源块中包含的资源单元数量。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正确应答ACK、和/或错误应答NACK、和/或秩指示信息RI、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解决了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功控问题,从而保证系统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计算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设置PUSCH的发送功率时不考虑传输格式的影响,或者,传输格式偏移参数为0,或者,根据TBS表示信道质量指示信令和其对应的校验(CRC)包含的比特总数设置传输格式偏移参数,或者,根据前一次初次发送传输块时的PDCCH中信令获得TBS和MPUSCH设置传输格式偏移参数。
该方法包括,如图1所示:
步骤101:获知当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传输的数据类型;
步骤102: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设置传输格式偏移参数;
步骤103,计算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根据计算结果设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
方法一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传输格式偏移参数为0,具体见实施例1、2、2-a、2-b、2-c和3。
实施例1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计算公式如下:
PPUSCH(i)=min{P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PL+ΔTF(i)+f(i)}。
其中:
PMAX表示发送功率上限。
MPUSCH(i)表示子帧i中用于传输PUSCH的带宽。
PO_PUSCH(j)表示目标基准功率。(具体定义可以参考LTE物理层36.213标准中5.1.1.1节定义)
α表示路损修正因子。
PL表示路径损耗。
ΔTF(i)被称为传输格式偏移参数;
当KS=1.25时, 当KS=0时,ΔTF(i)=0;KS是一个小区共有的参数,由高层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配置;MPR=TBS/NRE,TBS表示传输块的大小;NRE表示资源单元的数量, MPUSCH表示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表示用于传输PUSCH的SC-FDMA(Single Carrier-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数量;表示一个资源块中包含的子载波(资源单元)数量,用于表示频域上一个资源块的大小,TBS和MPUSCH根据初次发送传输块时的PDCCH中信令获得。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设置ΔTF(i)=0;
f(i)表示子帧i的功率控制修正函数。
此外,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正确应答ACK、和/或错误应答NACK、和/或秩指示信息RI、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实施例2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计算公式如下:
PPUSCH(i)=min{P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PL+ΔTF(i)+f(i)}。
其中:
PMAX表示发送功率上限。
MPUSCH(i)表示子帧i中用于传输PUSCH的带宽。
PO_PUSCH(j)表示目标基准功率。(具体定义可以参考LTE物理层36.213标准中5.1.1.1节定义)
α表示路损修正因子。
PL表示路径损耗。
ΔTF(i)被称为传输格式偏移参数;
当KS=1.25且MPR·KS不等于0时, 当MPR·KS=0时,ΔTF(i)=0;KS是一个小区共有的参数,由高层的RRC(Radio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配置;MPR=TBS/NRE,TBS表示传输块的大小;NRE表示资源单元的数量, MPUSCH表示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表示用于传输PUSCH的SC-FDMA(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数量;表示一个资源块中包含的子载波(资源单元)数量,用于表示频域上一个资源块的大小,TBS和MPUSCH根据初次发送传输块时的PDCCH中信令获得。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TBS=0,则MPR=0,从而MPR·KS=0。
f(i)表示子帧i的功率控制修正函数。
此外,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正确应答ACK、和/或错误应答NACK、和/或秩指示信息RI、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实施例2-a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计算公式如下:
PPUSCH(i)=min{P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PL+ΔTF(i)+f(i)}。
其中:
PMAX表示发送功率上限。
MPUSCH(i)表示子帧i中用于传输PUSCH的带宽。
PO_PUSCH(j)表示目标基准功率。(具体定义可以参考LTE物理层36.213标准中5.1.1.1节定义)
α表示路损修正因子。
PL表示路径损耗。
ΔTF(i)被称为传输格式偏移参数;
当KS=1.25且MPR·KS不等于0时, 当MPR·KS=0时,ΔTF(i)=0;KS是一个小区共有的参数,由高层的RRC(Radio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配置;MPR=TBS/NRE,TBS表示传输块的大小;NRE表示资源单元的数量, MPUSCH表示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表示用于传输PUSCH的SC-FDMA(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数量;表示一个资源块中包含的子载波(资源单元)数量,用于表示频域上一个资源块的大小;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TBS和MPUSCH根据发送传输块时最近的PDCCH中信令获得;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上行控制信息和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同时发送时,TBS和MPUSCH根据初次发送传输块时的PDCCH中信令获得。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TBS为0,此时MPR=0,从而MPR·KS=0。
f(i)表示子帧i的功率控制修正函数。
此外,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正确应答ACK、和/或错误应答NACK、和/或秩指示信息RI、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实施例2-b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计算公式如下:
PPUSCH(i)=min{P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PL+ΔTF(i)+f(i)}。
其中:
PMAX表示发送功率上限。
MPUSCH(i)表示子帧i中用于传输PUSCH的带宽。
PO_PUSCH(j)表示目标基准功率。(具体定义可以参考LTE物理层36.213标准中5.1.1.1节定义)
α表示路损修正因子。
PL表示路径损耗。
ΔTF(i)被称为传输格式偏移参数;
当KS=1.25且MPR·KS不等于0时, 当MPR·KS=0时,ΔTF(i)=0;KS是一个小区共有的参数,由高层的RRC(Radio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配置; NRE表示资源单元的数量, MPUSCH表示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表示用于传输PUSCH的SC-FDMA(Single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数量;表示一个资源块中包含的子载波(资源单元)数量,用于表示频域上一个资源块的大小;
MPUSCH、C和Kr根据初次发送传输块时的PDCCH中信令获得;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MPR=0,从而MPR·KS=0。
f(i)表示子帧i的功率控制修正函数。
此外,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正确应答ACK、和/或错误应答NACK、和/或秩指示信息RI、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实施例2-c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计算公式如下:
PPUSCH(i)=min{P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PL+ΔTF(i)+f(i)}。
其中:
PMAX表示发送功率上限。
MPUSCH(i)表示子帧i中用于传输PUSCH的带宽。
PO_PUSCH(j)表示目标基准功率。(具体定义可以参考LTE物理层36.213标准中5.1.1.1节定义)
α表示路损修正因子。
PL表示路径损耗。
ΔTF(i)被称为传输格式偏移参数;
当KS=1.25且MPR·KS不等于0时, 当MPR·KS=0时,ΔTF(i)=0;KS是一个小区共有的参数,由高层的RRC(Radio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配置; NRE表示资源单元的数量, MPUSCH表示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表示用于传输PUSCH的SC-FDMA(Single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数量;表示一个资源块中包含的子载波(资源单元)数量,用于表示频域上一个资源块的大小;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MPUSCH、C和Kr根据发送传输块时最近的PDCCH中信令获得;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上行控制信息和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同时发送时,MPUSCH、C和Kr根据初次发送传输块时的PDCCH中信令获得;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MPR=0,从而MPR·KS=0。
f(i)表示子帧i的功率控制修正函数。
此外,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正确应答ACK、和/或错误应答NACK、和/或秩指示信息RI、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实施例3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计算公式如下:
PPUSCH(i)=min{P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PL+ΔTF(i)+f(i)}。
其中:
PMAX表示发送功率上限。
MPUSCH(i)表示子帧i中用于传输PUSCH的带宽。
PO_PUSCH(j)表示目标基准功率。(具体定义可以参考LTE物理层36.213标准中5.1.1.1节定义)
α表示路损修正因子。
PL表示路径损耗。
ΔTF(i)被称为传输格式偏移参数;
当KS=1.25时, 当KS=0时,ΔTF(i)=0;KS是一个小区共有的参数,由高层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配置;MPR=TBS/NRE,TBS表示传输块的大小;NRE表示资源单元的数量, MPUSCH表示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表示用于传输PUSCH的SC-FDMA(Single Carrier-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数量;表示一个资源块中包含的子载波(资源单元)数量,用于表示频域上一个资源块的大小,TBS和MPUSCH根据初次发送传输块时的PDCCH中信令获得。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KS=0,或者,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只应用于KS为0的场景。
f(i)表示子帧i的功率控制修正函数。
此外,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正确应答ACK、和/或错误应答NACK、和/或秩指示信息RI、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方法二
设置子帧i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时,不考虑传输格式的影响,具体见实施例4。
实施例4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PUSCH的发送功率计算方法如下:
PPUSCH(i)=min{P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PL+f(i)}。
其中:
PMAX表示发送功率上限。
MPUSCH(i)表示子帧i中用于传输PUSCH的带宽。
PO_PUSCH(j)表示目标基准功率。
(具体定义可以参考LTE物理层36.213标准中5.1.1.1节定义)
α表示路损修正因子。
PL表示路径损耗。
f(i)表示子帧i的功率控制修正函数。
此外,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正确应答ACK、和/或错误应答NACK、和/或秩指示信息RI、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方法三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TBS表示信道质量指示信令和其对应的校验(CRC)包含的比特总数,根据该TBS值设置传输格式偏移参数后,再设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具体见实施例5。
实施例5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计算公式如下:
PPUSCH(i)=min{P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PL+ΔTF(i)+f(i)}。
其中:
PMAX表示发送功率上限。
MPUSCH(i)表示子帧i中用于传输PUSCH的带宽。
PO_PUSCH(j)表示目标基准功率。(具体定义可以参考LTE物理层36.213标准中5.1.1.1节定义)
α表示路损修正因子。
PL表示路径损耗。
ΔTF(i)被称为传输格式偏移参数;
当KS=1.25时, 当KS=0时,ΔTF(i)=0;KS是一个小区共有的参数,由高层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配置;MPR=TBS/NRE,TBS表示传输块的大小;NRE表示资源单元的数量, MPUSCH表示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表示用于传输PUSCH的SC-FDMA(Single Carrier-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数量;表示一个资源块中包含的子载波(资源单元)数量,用于表示频域上一个资源块的大小,TBS和MPUSCH根据初次发送传输块时的PDCCH中信令获得。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TBS表示信道质量指示信令和其对应的校验(CRC)包含的比特总数。
f(i)表示子帧i的功率控制修正函数。
此外,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正确应答ACK、和/或错误应答NACK、和/或秩指示信息RI、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方法四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根据前一次初次发送传输块时的PDCCH中信令获得TBS和MPUSCH,根据该TBS和MPUSCH设置传输格式偏移参数后,再设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具体见实施例6。
实施例6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计算公式如下:
PPUSCH(i)=min{P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PL+ΔTF(i)+f(i)}。
其中:
PMAX表示发送功率上限。
MPUSCH(i)表示子帧i中用于传输PUSCH的带宽。
PO_PUSCH(j)表示目标基准功率。(具体定义可以参考LTE物理层36.213标准中5.1.1.1节定义)
α表示路损修正因子。
PL表示路径损耗。
ΔTF(i)被称为传输格式偏移参数;
当KS=1.25时, 当KS=0时,ΔTF(i)=0;KS是一个小区共有的参数,由高层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配置;MPR=TBS/NRE,TBS表示传输块的大小;NRE表示资源单元的数量, MPUSCH表示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表示用于传输PUSCH的SC-FDMA(Single Carrier-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数量;表示一个资源块中包含的子载波(资源单元)数量,用于表示频域上一个资源块的大小。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TBS和MPUSCH根据前一次初次发送传输块时的PDCCH中信令获得。
f(i)表示子帧i的功率控制修正函数。
此外,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正确应答ACK、和/或错误应答NACK、和/或秩指示信息RI、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Claims (21)
1、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设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时,不考虑传输格式的影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根据下式设置:
PPUSCH(i)=min{P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PL+f(i)}
其中,
PMAX表示发送功率上限;
MPUSCH(i)表示子帧i中用于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
PO_PUSCH(j)表示目标基准功率;
α表示路损修正因子;
PL表示路径损耗;
f(i)表示子帧i的功率控制修正函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正确应答ACK、和/或错误应答NACK、和/或秩指示信息RI、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4、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传输格式偏移参数为0,根据该传输格式偏移参数设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根据下式设置:
PPUSCH(i)=min{P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PL+ΔTF(i)+f(i)}
其中,
PMAX表示发送功率上限;
MPUSCH(i)表示子帧i中用于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
PO_PUSCH(j)表示目标基准功率;
α表示路损修正因子;
PL表示路径损耗;
f(i)表示子帧i的功率控制修正函数;
ΔTF(i)为所述传输格式偏移参数,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设置ΔTF(i)为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根据下式设置:
PPUSCH(i)=min{P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PL+ΔTF(i)+f(i)}
其中,
PMAX表示发送功率上限;
MPUSCH(i)表示子帧i中用于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
PO_PUSCH(j)表示目标基准功率;
α表示路损修正因子;
PL表示路径损耗;
f(i)表示子帧i的功率控制修正函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TBS和MPUSCH根据初次发送传输块时的PDCCH中信令获得。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TBS为0。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TBS和MPUSCH根据发送传输块时最近的PDCCH中信令获得。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根据下式设置:
PPUSCH(i)=min{P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PL+ΔTF(i)+f(i)}。
其中:
PMAX表示发送功率上限;
MPUSCH(i)表示子帧i中用于传输PUSCH的带宽;
PO_PUSCH(j)表示目标基准功率;
α表示路损修正因子;
PL表示路径损耗;
f(i)表示子帧i的功率控制修正函数;
ΔTF(i)为传输格式偏移参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PUSCH、C和Kr根据初次发送传输块时的PDCCH中信令获得。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MPR=0。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MPUSCH、C和Kr根据发送传输块时最近的PDCCH中信令获得。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根据下式设置:
PPUSCH(i)=min{P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PL+ΔTF(i)+f(i)}
其中,
PMAX表示发送功率上限;
MPUSCH(i)表示子帧i中用于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
PO_PUSCH(j)表示目标基准功率;
α表示路损修正因子;
PL表示路径损耗;
f(i)表示子帧i的功率控制修正函数;
ΔTF(i)为所述传输格式偏移参数,当KS=0时,ΔTF(i)=0;KS是一个小区共有的参数,由高层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KS=0,或者,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只应用于KS为0的场景。
15、如权利要求4至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正确应答ACK、和/或错误应答NACK、和/或秩指示信息RI、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16、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传输块大小TBS表示信道质量指示信令和其对应的校验包含的比特总数,根据该TBS值设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根据下式设置:
PPUSCH(i)=min{P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PL+ΔTF(i)+f(i)}
其中,
PMAX表示发送功率上限;
MPUSCH(i)表示子帧i中用于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
PO_PUSCH(j)表示目标基准功率;
α表示路损修正因子;
PL表示路径损耗;
f(i)表示子帧i的功率控制修正函数;
ΔTF(i)为传输格式偏移参数;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正确应答ACK、和/或错误应答NACK、和/或秩指示信息RI、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19、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只有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没有上行共享信道数据发送时,根据前一次初次发送传输块时的PDCCH中信令获得传输块大小TBS和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MPUSCH,根据该TBS和MPUSCH设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根据下式设置:
PPUSCH(i)=min{P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PL+ΔTF(i)+f(i)}
其中,
PMAX表示发送功率上限;
MPUSCH(i)表示子帧i中用于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带宽;
PO_PUSCH(j)表示目标基准功率;
α表示路损修正因子;
PL表示路径损耗;
f(i)表示子帧i的功率控制修正函数;
ΔTF(i)为传输格式偏移参数;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正确应答ACK、和/或错误应答NACK、和/或秩指示信息RI、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1892829A CN101448308A (zh) | 2008-12-30 | 2008-12-30 | 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
PCT/CN2009/074549 WO2010081338A1 (zh) | 2008-12-30 | 2009-10-21 | 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1892829A CN101448308A (zh) | 2008-12-30 | 2008-12-30 | 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48308A true CN101448308A (zh) | 2009-06-03 |
Family
ID=40743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8101892829A Pending CN101448308A (zh) | 2008-12-30 | 2008-12-30 | 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48308A (zh) |
WO (1) | WO2010081338A1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20122A (zh) * | 2009-12-28 | 2010-06-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和终端 |
CN101778416A (zh) * | 2010-02-10 | 2010-07-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功率上升空间的测量和报告方法及终端 |
WO2010081338A1 (zh) * | 2008-12-30 | 2010-07-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
CN101938822A (zh) * | 2009-07-02 | 2011-01-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反向功率控制方法及反向功率控制装置 |
CN101969685A (zh) * | 2010-09-30 | 2011-02-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功率设置方法及用户设备 |
CN102223720A (zh) * | 2011-04-08 | 2011-10-1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在pusch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WO2012068934A1 (zh) * | 2010-11-24 | 2012-05-3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调整ue的上行授权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和基站 |
WO2012116627A1 (zh) * | 2011-02-28 | 2012-09-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测量传输错误信息方法和网络设备 |
CN102742333A (zh) * | 2010-02-02 | 2012-10-1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局域网络中的发送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
CN109845209A (zh) * | 2016-08-09 | 2019-06-04 | 夏普株式会社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CN110034879A (zh) * | 2018-01-12 | 2019-07-1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资源数确定方法和终端设备 |
WO2019157851A1 (zh) * | 2018-02-13 | 2019-08-2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物理共享信道功率控制方法和终端 |
CN111133804A (zh) * | 2017-08-04 | 2020-05-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73204B (zh) * | 2011-10-09 | 2019-12-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发送功率确定方法及用户设备 |
CN109462892B (zh) | 2017-06-30 | 2019-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2530C (zh) * | 2002-04-08 | 2005-03-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高速数据包接入系统软切换中上行控制信道功率控制方法 |
US8780884B2 (en) * | 2007-04-05 | 2014-07-15 |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 Mobile radio device synchronization |
CN101448308A (zh) * | 2008-12-30 | 2009-06-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
-
2008
- 2008-12-30 CN CNA2008101892829A patent/CN101448308A/zh active Pending
-
2009
- 2009-10-21 WO PCT/CN2009/074549 patent/WO201008133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81338A1 (zh) * | 2008-12-30 | 2010-07-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
CN101938822B (zh) * | 2009-07-02 | 2013-07-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反向功率控制方法及反向功率控制装置 |
CN101938822A (zh) * | 2009-07-02 | 2011-01-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反向功率控制方法及反向功率控制装置 |
CN101720122A (zh) * | 2009-12-28 | 2010-06-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和终端 |
CN101720122B (zh) * | 2009-12-28 | 2015-05-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和终端 |
CN102742333B (zh) * | 2010-02-02 | 2017-11-28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局域网络中的发送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
US9402239B2 (en) | 2010-02-02 | 2016-07-2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ransmit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CN102742333A (zh) * | 2010-02-02 | 2012-10-1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局域网络中的发送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
US9215599B2 (en) | 2010-02-02 | 2015-12-1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ransmit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CN101778416A (zh) * | 2010-02-10 | 2010-07-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功率上升空间的测量和报告方法及终端 |
CN101778416B (zh) * | 2010-02-10 | 2015-05-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功率上升空间的测量和报告方法及终端 |
CN101969685A (zh) * | 2010-09-30 | 2011-02-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功率设置方法及用户设备 |
CN101969685B (zh) * | 2010-09-30 | 2015-11-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功率设置方法及用户设备 |
WO2012068934A1 (zh) * | 2010-11-24 | 2012-05-3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调整ue的上行授权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和基站 |
US9386564B2 (en) | 2010-11-24 | 2016-07-05 |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adjusting uplink grant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of user equipment |
WO2012116627A1 (zh) * | 2011-02-28 | 2012-09-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测量传输错误信息方法和网络设备 |
CN102223720A (zh) * | 2011-04-08 | 2011-10-1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在pusch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CN109845209A (zh) * | 2016-08-09 | 2019-06-04 | 夏普株式会社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CN109845209B (zh) * | 2016-08-09 | 2022-02-15 | 夏普株式会社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CN111133804A (zh) * | 2017-08-04 | 2020-05-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
CN110034879A (zh) * | 2018-01-12 | 2019-07-1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资源数确定方法和终端设备 |
CN110034879B (zh) * | 2018-01-12 | 2020-07-2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资源数确定方法和终端设备 |
WO2019157851A1 (zh) * | 2018-02-13 | 2019-08-2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物理共享信道功率控制方法和终端 |
CN110167122A (zh) * | 2018-02-13 | 2019-08-2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物理共享信道功率控制方法和终端 |
CN110167122B (zh) * | 2018-02-13 | 2021-03-16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物理共享信道功率控制方法和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0081338A1 (zh) | 2010-07-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48308A (zh) | 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 |
CN101409894B (zh) |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参数的计算方法 | |
JP5746189B2 (ja) | パワーヘッドルーム報告、資源配分及び電力制御方法 | |
CN101720122B (zh) | 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和终端 | |
CA2745739C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 |
CN102740433B (zh) | 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02083189B (zh) | 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 |
JP5170483B2 (ja) | 物理アップリンク共有チャネルの送信パワー制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
CN101404527B (zh) | 一种功控参数的获取方法以及功率控制的方法 | |
US11343807B2 (en) | PUCCH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apparatus | |
WO2017049744A1 (zh) | 上行控制信道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1345055B (zh) | 用于重复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EP3073796B1 (en) |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wer usage state information | |
EP3113552B1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plink power,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s | |
EP3266254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ransmit power | |
KR20190088815A (ko) | 통신 시스템의 단말의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