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4120A - 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及其成品 - Google Patents
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及其成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34120A CN101434120A CNA2007101659764A CN200710165976A CN101434120A CN 101434120 A CN101434120 A CN 101434120A CN A2007101659764 A CNA2007101659764 A CN A2007101659764A CN 200710165976 A CN200710165976 A CN 200710165976A CN 101434120 A CN101434120 A CN 1014341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tal
- layer
- finished product
- injection molding
- metal she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0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0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29920000297 Rayon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5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5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6261 foam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4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2
- SNAAJJQQZSMGQD-UHFFFAOYSA-N aluminum magnesium Chemical group [Mg].[Al] SNAAJJQQZSMGQ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740 moulding (composite fa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9901 Anxiety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051 Magna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15 Mucilag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06 anxie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74 insula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及其成品。该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包含:提供一金属薄片具有外表面及内表面;在金属薄片内表面涂布隔热的缓冲层;在金属薄片上再涂布一粘胶层,使缓冲层介于金属薄片与粘胶层间;及将涂布有缓冲层及粘胶层的金属薄片置入射出成型模具内,且金属薄片外表面面向模具内壁,进行射出成型而得金属薄片与射出塑料结合的结合体。该成品,包含金属层、缓冲层、粘胶层及塑料层。本发明通过在金属薄片进行模内射出成型前先涂布缓冲层,除在热压成型及模内射出中可阻绝来自模具及液态塑料高温避免金属薄片产生热涨冷缩外,缓冲层也提供金属薄片与粘胶间较佳的胶合介质,可以提高金属薄片与塑料胶合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及其成品,特别是涉及一种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及其该成品。
背景技术
现有习知的一种使射出成型的塑料成品表面为金属材质的做法,是将金属薄片放入射出成型的模具中进行模内射出成型,使金属薄片与射出成型的塑料相结合而得到一表面为金属材质的塑料成品。但是这种做法的缺点在于,金属薄片在模具内进行模内射出成型过程中,容易受到接触高温液态塑料时的“热涨”以及成品冷却时的“冷缩”影响而导致变形,使得在完成射出成型之后,塑料表面的金属薄片容易有不平整、变形的现象,影响产品的外观。此外,虽然这种方法在进行射出成型前,会在金属薄片涂布一层粘胶层以利于与塑料结合,但利用粘胶胶合金属材质与塑胶材质,其结合的稳定性仍有不足之虞。
现有习知的另外一种使塑料表面具有金属质感的做法,则是先在欲进行模内射出成型的塑料薄膜上,以真空电镀或溅镀的方式镀上一层金属膜后,该塑料薄膜再进行模内射出成型,但由于这种方法只是在塑料薄膜上镀上一层金属膜,充其量只是使塑胶成品表面具有金属的外观质感,但若希望在塑胶成品表面可以具有金属材质的硬度,这种方法并无法达到所希望的效果。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射出成型的塑料成品表面为金属材质的方法及其成品在方法、产品结构及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方法及产品又没有适切的方法及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及其成品,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射出成型的塑料成品表面为金属材质的方法及其成品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及其成品,能改进一般现有的射出成型的塑料成品表面为金属材质的方法及其成品,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射出成型的塑料成品表面为金属材质的方法及其成品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及其成品,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可以避免金属薄片在模内射出成型的过程中因热涨冷缩而产生变形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及其成品,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射出成型的塑料成品表面为金属材质的方法及其成品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及其成品,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既可使金属材质与射出的塑胶材质结合更稳定,也可使成品表面具有金属材质的硬度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及其成品,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该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提供一金属薄片,该金属薄片具有一外表面及一内表面;(B).在该金属薄片的内表面涂布一用以隔热的缓冲层;(C).在该金属薄片上再涂布一粘胶层,使该缓冲层介于该金属薄片与该粘胶层之间;以及(D).将该涂布有该缓冲层及该粘胶层的金属薄片置入一射出成型模具内,且该金属薄片的外表面面向该模具内壁,进行射出成型而得一金属薄片与射出塑料结合的结合体。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中所述的粘胶层为架桥-接着剂。
前述的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中所述的缓冲层为发泡材。
前述的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中所述的缓冲层为PU硬质发泡材。
前述的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中所述的金属薄片为镁铝合金。
前述的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中所述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还包含一在该步骤(D)之前进行的步骤(C-1):将该金属薄片加工成一预定的结构形状。
前述的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中所述的金属薄片厚度介于0.05~0.5毫米之间。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成品,其包含:一金属层,具有一外表面及一内表面;一缓冲层,结合于该金属层的内表面;一粘胶层,结合于该缓冲层,该缓冲层介于该粘胶层与该金属层之间;以及一塑料层,射出成型构成,结合于该粘胶层,使该粘胶层介于该塑料层与该缓冲层之间。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成品,其中所述的缓冲层为发泡材。
前述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成品,其中所述的缓冲层为PU硬质发泡材。
前述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成品,其中所述的粘胶层为架桥-接着剂。
前述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成品,其中所述的金属层为镁铝合金。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提供一金属薄片,该金属薄片具有一外表面及一内表面。(B).在该金属薄片内表面涂布一用以隔热的缓冲层。(C).在该金属薄片上再涂布一粘胶层,该缓冲层介于该金属薄片与粘胶层之间。(D).将该涂布有该缓冲层及该粘胶层的金属薄片置入一射出成型模具内,且该金属薄片的外表面面向该模具内壁,进行射出成型而得一金属薄片与塑料结合的结合体。
依据本发明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的一较佳实施,还包含一在该步骤(D)之前进行的步骤(C-1):将该金属薄片加工成一预定的结构形状。
依据本发明的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一较佳实施,其中,该金属薄片可为0.05~0.5毫米(mm)厚度的镁铝薄片。该粘胶层可为架桥-接着剂或其他普遍用于模内射出成型的粘胶材料。该缓冲层可为热传导系数较低且热膨胀系数较稳定的材质如PU硬质发泡材。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提供了一种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成品,包含一金属层、一缓冲层、一粘胶层以及一塑料层,其中,该金属层具有一外表面及一内表面,该缓冲层结合于该金属层的内表面,该粘胶层结合于该缓冲层,并使该缓冲层介于该粘胶层与该金属层之间;该塑料层为射出成型构成,结合于该粘胶层,并使该粘胶层介于该塑料层与该缓冲层之间。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及其成品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金属薄片进行模内射出成型之前先涂布缓冲层,除了在热压成型以及模内射出的过程中,可阻绝来自模具及液态塑料的高温以避免金属薄片产生热涨冷缩之外,该缓冲层也提供金属薄片与粘胶之间一个较佳的胶合介质,使金属薄片与塑料之间通过粘胶的胶合可以更稳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及其成品。该模内射出成型方法,是在一金属薄片上先后涂布一用以隔热的缓冲层与一粘胶层后,再将金属薄片置入射出成型模具内进行模内射出,通过该具有隔热效果的缓冲层不只可阻绝射出塑料的高温,使金属薄片不致于产生过度的热涨冷缩而导致变形,且利用该缓冲层也可提供该粘胶层一个与金属薄片胶合的较佳介质,可以提高金属薄片与塑料胶合的稳定性。本发明可以避免金属薄片在模内射出成型的过程中因热涨冷缩而产生变形,另外既可使金属材质与射出的塑胶材质结合更稳定,也可使成品表面具有金属材质的硬度,非常适于实用。本发明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方法、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射出成型的塑料成品表面为金属材质的方法及其成品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一较佳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图1中步骤31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步骤32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步骤33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步骤34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步骤35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成品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及其成品其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步骤、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一较佳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本发明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及其该成品中,该成品可作为一般如手机或笔记型电脑等电子装置的外壳。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该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31: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是图1中步骤31的示意图。提供一金属薄片11。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金属薄片11材质为一厚度介于0.05~0.5毫米(mm)之间的镁铝合金,该金属薄片11具有一外表面111及一内表面112。
步骤32:请配合参阅图3所示,是图1中步骤32的示意图。在该金属薄片11涂布一缓冲层12。将该缓冲层12涂布在金属薄片11的内表面112,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缓冲层12材质可为热传导系数较低且热膨胀系数较稳定的材质如PU硬质发泡材,例如可选用日本Achilles公司所开发出的高性能PU发泡体隔热材,其可达到最低的热传导率为0.0186w/mK,当然,缓冲层12并不以发泡材为限,举凡可供与金属材质直接结合且热传导系数较低而具有阻热效果,同时热膨胀系数也较稳定的材质均适用于此。
步骤33: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是图1中步骤33的示意图。在该金属薄片11再涂布一粘胶层13。缓冲层12是位在金属薄片11的内表面112(如图3所示),而粘胶层13是涂在缓冲层12上,使得缓冲层12是位在金属薄片11与粘胶层1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粘胶层13为架桥-接着剂,当然,粘胶层13的材质并不以此为限,举凡经常被用于模内射出成型的粘胶材质均适用于本发明。
步骤34:请配合参阅图5所示,是图1中步骤34的示意图。将该金属薄片11加工成一预定的外型结构。此步骤34包括将已经涂布有缓冲层12以及粘胶层13的金属薄片11以高压成型或热压成型的加工方式加工成预定欲得到的外型结构,例如图5所示,是利用一热压成型机将金属薄片11加工呈U型,且此处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热压成型机是先将模具15加热后,再将金属薄片11放置在模具15上加压成型,因此,通过该缓冲材12的设置所产生的阻热效果,便可避免来自模具15的高温使金属薄片11产生过度的热涨变形,影响金属薄片11加压成型后的形状。
除此之外,步骤34还包括将金属薄片11多余的料边冲切去除。
步骤35: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是图1中步骤35的示意图。将该金属薄片11置入射出成型的模具10内进行射出成型,得一金属薄片11与塑料结合的成品2(如图7所示)。将在步骤34中完成的金属薄片11置入一射出成型的模具10内进行模内射出成型,而得到一金属薄片11与塑料胶合的结合体,即成品2(如图7所示),且当金属薄片11置入模具10内时,金属薄片11的外表面111面向模具10的内壁101,而金属薄片11具有粘胶层13的该侧面向模具10的成型模室102。
请参阅图7所示,是本发明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成品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依据上述的方法所制得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成品2即包含一由金属薄片11构成的金属层、一缓冲层12、一粘胶层13以及一由射出的塑料构成的塑料层14,其中:
该缓冲层12,是结合在金属薄片11的内表面112;
该粘胶层13,是结合在缓冲层12而使缓冲层12位在粘胶层13与金属薄片11之间;
该塑料层14,是结合在粘胶层13而使粘胶层13位在缓冲层12与塑料层14之间。
如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金属薄片11涂布一层热传导系数较低且热膨胀系数较稳定而用以隔热的缓冲层12,使得金属薄片11无论是在进行热压成型或模内射出时,藉由该缓冲层12可隔绝来自模具15或射出的塑料的高温,可以避免金属薄片11产生过度的热涨冷缩而导致变形,且缓冲层12也可提供粘胶层13一个将塑料层14与金属薄片11胶合的较佳介质,使金属薄片11与塑料之间结合的稳定固更高,且由于缓冲层12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发泡材发泡后即具有弹性,因此,使用该发泡材也可让成品2因此具有防震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提供一金属薄片,该金属薄片具有一外表面及一内表面;
(B).在该金属薄片的内表面涂布一用以隔热的缓冲层;
(C).在该金属薄片上再涂布一粘胶层,使该缓冲层介于该金属薄片与该粘胶层之间;以及
(D).将该涂布有该缓冲层及该粘胶层的金属薄片置入一射出成型模具内,且该金属薄片的外表面面向该模具内壁,进行射出成型而得一金属薄片与射出塑料结合的结合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粘胶层为架桥-接着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缓冲层为发泡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缓冲层为PU硬质发泡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金属薄片为镁铝合金。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还包含一在该步骤(D)之前进行的步骤(C-1):将该金属薄片加工成一预定的结构形状。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金属薄片厚度介于0.05~0.5毫米之间。
8、一种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成品,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金属层,具有一外表面及一内表面;
一缓冲层,结合于该金属层的内表面;
一粘胶层,结合于该缓冲层,该缓冲层介于该粘胶层与该金属层之间;以及
一塑料层,射出成型构成,结合于该粘胶层,使该粘胶层介于该塑料层与该缓冲层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成品,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缓冲层为发泡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成品,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缓冲层为PU硬质发泡材。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成品,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粘胶层为架桥-接着剂。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成品,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金属层为镁铝合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1659764A CN101434120A (zh) | 2007-11-14 | 2007-11-14 | 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及其成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1659764A CN101434120A (zh) | 2007-11-14 | 2007-11-14 | 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及其成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34120A true CN101434120A (zh) | 2009-05-20 |
Family
ID=40708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1659764A Pending CN101434120A (zh) | 2007-11-14 | 2007-11-14 | 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及其成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34120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39535A (zh) * | 2009-12-10 | 2011-08-03 | 李少白 | 金属与塑料复合件的粘结方法及其成品 |
CN102215653A (zh) * | 2010-04-06 | 2011-10-12 | 铂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塑质结合件的金属薄壳件及其制法 |
CN103522488A (zh) * | 2012-07-03 | 2014-01-22 | 永硕联合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结合玻璃件与射出成型材料的方法及射出的成型模具 |
CN103640143A (zh) * | 2013-11-19 | 2014-03-19 | 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用轻量化橡胶减震件的制作方法 |
CN110612185A (zh) * | 2017-05-10 | 2019-12-24 | Vkr控股公司 | 用于制造框架构件的方法、框架构件、框架结构以及框架构件的使用 |
-
2007
- 2007-11-14 CN CNA2007101659764A patent/CN10143412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39535A (zh) * | 2009-12-10 | 2011-08-03 | 李少白 | 金属与塑料复合件的粘结方法及其成品 |
CN102215653A (zh) * | 2010-04-06 | 2011-10-12 | 铂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塑质结合件的金属薄壳件及其制法 |
CN103522488A (zh) * | 2012-07-03 | 2014-01-22 | 永硕联合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结合玻璃件与射出成型材料的方法及射出的成型模具 |
CN103640143A (zh) * | 2013-11-19 | 2014-03-19 | 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用轻量化橡胶减震件的制作方法 |
CN103640143B (zh) * | 2013-11-19 | 2015-08-19 | 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用轻量化橡胶减震件的制作方法 |
CN110612185A (zh) * | 2017-05-10 | 2019-12-24 | Vkr控股公司 | 用于制造框架构件的方法、框架构件、框架结构以及框架构件的使用 |
CN110612185B (zh) * | 2017-05-10 | 2020-11-03 | Vkr控股公司 | 用于制造框架构件的方法、框架构件、框架结构以及框架构件的使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34120A (zh) | 成品的表面为金属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及其成品 | |
CN107197063A (zh) | 一种手机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移动终端 | |
CN105798549A (zh) | 复合压铸成型之手机中框的制作方法 | |
CN104254216A (zh) | 电子设备外壳及其制造方法 | |
US20110293924A1 (en) | Housing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1763001A (zh) | 一种高精度玻璃模压成形用多种材料组合模具 | |
CN101374392B (zh) | 一种电子装置的外壳、其制作方法及含该外壳的电子装置 | |
CN109048221A (zh) | 一种复杂曲面泡沫铝件的成型方法 | |
JP2000033630A (ja) | シリコーン樹脂−金属複合体の製造方法 | |
TW452535B (en) | Resin mold | |
CN110722749A (zh) | 用于制作壳体的模具、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 |
CN104014921B (zh) | 一种快速制备铜钼多层复合材料的方法 | |
CN101175380A (zh) | 便携式电子装置外壳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3252957B (zh) | 表面具有立体纹路的碳纤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 |
JPH11309746A (ja) | シリコーン樹脂−金属複合体の製造方法 | |
CN101610647A (zh) | 便携式电子装置外壳 | |
JPH11309747A (ja) | シリコーン樹脂−金属複合体の製造方法 | |
CN205112402U (zh) | 一种注塑件真空覆膜装饰成型结构 | |
JPS6144049B2 (zh) | ||
CN116814173A (zh) | 一种膜片、具有可触摸纹理的塑胶件及其制作工艺 | |
CN207190961U (zh) | 新型汽车前围内隔音隔热垫总成 | |
TW200920584A (en) | In-mould ejection forming method for product with metallic surface and product made therefrom | |
JPH10245214A (ja) | 膨張黒鉛製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206196046U (zh) | 扬声器模组 | |
CN108381840A (zh) | 一种仪表板搪塑模具局部隔热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90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