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3713B - 分相燃烧式自动循环型煤锅炉 - Google Patents
分相燃烧式自动循环型煤锅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13713B CN101413713B CN200810228981XA CN200810228981A CN101413713B CN 101413713 B CN101413713 B CN 101413713B CN 200810228981X A CN200810228981X A CN 200810228981XA CN 200810228981 A CN200810228981 A CN 200810228981A CN 101413713 B CN101413713 B CN 10141371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moke
- boiler
- water tank
- phase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分相燃烧式自动循环型煤锅炉,其主要是在水箱的下水箱板前段设有二次悬烧仓,在该二次悬烧仓的开口上设有点火板,该悬烧仓又设与外界相连通的二次风管,在悬烧仓壁上设另一端设在前下烟室壁上的烟管;在固相燃烧区前部的下水箱板上设有固相吸入罩,该吸入罩上设有烟管的一端,这些烟管的另一端与后烟箱相连通,在吸入罩开口附近设二次风管,在上述固相燃烧区下部外壳上设有带盖的一次风配风门。本发明的锅炉可燃烧各种热值在3000-3700Kcal/kg的型煤,热效率在85%以上,而且能制备成大功率锅炉,与同功率燃煤锅炉相比可节电95%以上,烟气氮氧化物排放量低于天然气燃烧排放标准,林格曼黑度为零极,粉尘≤10mg/m3,二氧化硫≤20mg/m3。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特别是型煤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设计出多种工业型煤锅炉,其中比较先进的是在2002年6月12日实用新型专利公报上公开的一种《双层逆流聚焰型燃料锅炉》专利号012592064,它的主要结构是:其顶部设有热水出口管和大气连通管的壳体内设有上下左右各两个炉膛,在上火板上面的水腔中均设有规则排列的主火管,它们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两侧的火管端板上,管口位于水腔外且入端低出端高,后烟室上端的壳体上设有烟囱,在上火板下面的壳体壁上设有观火窗。在炉膛两侧底部的导轨内设带有与进煤托架拨销槽相对应拨销的链条,其回程位于设在水腔中的链回管内。链条前过渡链轮设在进煤箱内,后过渡链轮与链条驱动机构同设在出渣箱内,上有支板的托条两端固定在配风室的梯形板上并与水腔相连通。与回水相连的回水腔设在壳体顶部,其与下端插到下水腔的回水支管上端相连。排烟通道上设聚焰板,它的不足之处是:
1.型煤中的气相物质与固相物质混燃,虽有聚焰板可将其温度升高,但过了聚焰板后即为低温区,很难使气相物质完全燃尽,致使不完全燃烧的一氧化碳气体排放量高,不适合含气相物质多的低碳复合型煤使用。
2.型煤是放在托架上,然后两端卡在两侧的链条上,由于链条长期处在炉膛的火焰中易变形,同时托架长期在高温下使用也会磨损、变形、累计的误差及变形易使托架脱轨,使锅炉无法运行,只能停炉维修,而且不能制成大功率锅炉。
3.型煤放进、煤渣取出、托架取回均是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开门时间长、降低锅炉效率。
4.由于点火速度慢、人工进煤机构、出渣机构限制了该技术不能制作出大功率锅炉。
5.由于气、固相混燃,双层燃烧室共用一个烟囱,使配风增氧混乱,造成燃烧不充分、一氧化碳排放量高、锅炉综合燃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低碳复合型煤气、固相物质完全燃烧,并且高效、环保、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运行寿命长的大功率分相燃烧式自动循环型煤锅炉。
本发明主要是在锅炉中设有型煤气相燃烧区和固相燃烧区,型煤自动传送机构以及用自排放的烟气预热型煤的机构。
本发明的锅炉主要是由外壳、炉膛、型煤传送机构、出渣机构、水箱、烟管、烟囱、型煤预热机构、强化燃烧机构等组成。其中,外壳基本呈箱形,其上部主要有内设烟管的水箱,水箱前部为烟道;外壳下部主要设内有型煤传递机构的炉膛,炉膛后面设出渣机构。
上述前后贯通的炉膛两端的开口上均设有可将炉膛封闭的门,它们分别是进煤门和出渣门。在进煤门前另设有自动上煤装置。在炉膛内设有型煤传送机构,具体是:在炉腔后部的两侧板上设有通孔,主动轴的两端分别置于这两通孔内,其中主动轴的一端与设在外壳外面的减速机、电动机相连。上述主动轴上设有中心通孔套于主动轴上并由销键定位的至少2组双齿盘,每组双齿盘为两个中部相连并有一定间距的相同齿盘,该双齿盘的齿距与链板长度相对应,并且齿尖可插在链板的拨槽内,若干个相连的链板组成一根环形链条,每个双齿盘组与一根链条相对应。该与双齿盘组数对应的链条,该链条链板上的两通孔各有一根铰轴穿过,该铰轴除将并列的几根链条前后相邻的两链板相连外,在两链条之间的铰轴上还套有托架片,托架片之间由外套管定位,该外套管还兼有保护铰接轴作用。该两个通孔分别套在相邻两个铰轴上的托架片上面设有与该托架片垂直的托片,并且相邻的两个托架片交错排列,它们与链条构成了传送带。上述各套在主动轴双齿盘上的链条另一侧套在从动辊上,该从动辊两端置于炉膛前部两侧板的通孔内。从动辊内设有滚动轴承,且为全封闭式,使之免于维护。在从动辊一端设链条的涨紧装置。承托型煤的上行传送带置于滚动滑轨上,并且链条与滑轨上下相对应,该滑轨有两个竖直条板,两竖直板之间设有间断的竖直隔板,在每个竖直条板和隔板的单元内设有圆柱形滚动体,其中心轴两端设在两条板上的凹槽内。上述滑轨置于若干与滑轨垂直的横梁上,这些横梁两端分别固定在炉膛内侧水板上,最好设在锅炉中心区段的横梁为水管,该水管内的水与两侧炉板内的水相连通。该水管中的水可吸收火焰的幅射热,降低滑轨及其相邻部件的温度,对其进行保护。当电动机驱动主动辊传动时,其上的双齿盘便将链条一个一个向后拨,驱使位于滑轨上的传送带一点一点向后移,于是,置于锅炉前部的型煤便从前向后一点一点移动,使该锅炉进煤自动进行。当传送带绕过主动辊时折返回来成为下行传送带时,因其不承重,则由设在炉膛底上的滑动滑轨承托,该滑轨至少为2根从前至后的型材。
烟道后部由两侧及上部外壳和下部水箱板围起的空间为水箱,其上部外壳设有大气连通管和多个出水管及锅炉回水管,该回水管包括自然回水和动回水管。水箱内前部设有上、下两个烟室即前上烟室和前下烟室,后部设有一个烟室即后烟室,最好箱形前烟室和后烟室非与水箱相邻的壁上附有防止热量散失的耐火材料层,该壁的外部又设有为该壁进一步保温的空气隔热室。上述前烟室和后烟室之间设有烟管。在上述水箱的下水箱板上靠近进煤一侧即前段设有向水箱凹进的槽形空间即二次悬烧仓,该二次悬烧仓内壁及与之相连的前后两侧的水箱板上均设有耐火材料板,它们形成高温罩,以便向下面进来的新型煤提供幅射热,并且前侧水箱隔热板向前倾,防止悬烧仓附近的高温烟气流向烟道。在该二次悬烧仓的开口上设有与其对应的点火板,该四周与二次悬烧仓间断相连的点火板为耐火材料孔板。当低碳复合型煤由前向后行进时逐渐被点燃,由于炉膛前段为气相区下部不设进风口,此时型煤燃烧的温度较低约400℃,只有生物质才能燃烧,燃烧的生物质烟气与未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由设在炉体前部的烟囱引导由后向前流动,当移动到点火板时,其在前倾的水箱隔热板的阻挡下穿过点火板的通孔,由于点火板温度高,烟气穿过通孔时体积又被缩小,使温度又被升高,于是被点燃之后进入悬烧仓内,该悬烧仓又设与外界相连通的二次风管,在空气助燃下使型煤中的气相物质二次燃烧并完全燃尽,然后进入一端设在悬烧仓壁上设另一端位于前下烟室壁上的烟管。从上到下一摞型煤,从移动到与二次悬烧仓对应的位置开始,在耐火板的烘烤下该摞型煤在从前向后移的过程中由上而下逐个被点燃,当它移到炉体中部时全部被点燃,生物质及型煤的挥发成份全部变为蓝色火焰。最好在烟道与二次悬烧仓之间设向水箱凹进的槽形空间,即气相区逆流高温烟气吸入罩,该吸入罩内呈低温区开口又贴近型煤顶层,防止悬烧仓附近的高温烟气流向烟道,同时又防止烟道区下方被干燥的型煤点燃。
炉膛的后段为固相燃烧区,在该燃烧区前部的水箱下水箱板上设有固相吸入罩,该吸入罩为向水箱凹进的槽形空间,其开口前侧前倾为阻挡烟火向前的斜导向板,使固相燃烧区产生的高温烟火进入吸入罩,该吸入罩上设有烟管的一端,所述烟管的另一端与后烟箱相连通,高温烟火进入烟管中,其所携带的热量逐步被水箱中的水吸收。为使进入吸入罩中的未燃烧物质全部燃尽,在吸入罩开口附近设二次风管,其与强化燃烧风筒相连,以便为其增氧。最好吸入罩后侧的水箱板为后倾的斜板,以便为固相燃烧区的火焰导向,使其全部进入吸收罩。为了解固相燃烧区的燃烧情况,在与其对应的锅炉外壳上设有若干个观火通孔,即观火窗。在上述固相燃烧区下部外壳上设有带盖的一次风配风门,其可为型煤燃烧提供氧气,使燃烧温度升高,便于碳充分燃烧。上述一摞型煤经过气相燃烧区全部点燃后,挥发份已不存在,余下的只有碳。为增加碳的燃烧速度,除设有一次风外在锅炉外壳后侧面还设有强化燃烧风筒和与该风筒相连通的风机,该风筒的支风管即二次风管一部分设在炉膛下部,以便为型煤固相物燃烧提供氧气,由于强化燃烧风筒提供充足氧气,使全部点燃的一摞型煤在从前向后移动的过程由下至上逐个燃尽。最好该设在炉膛下部的支风管截面为三角形,其两斜面上均设通孔,空气从通孔吹出呈扇面形,控制一定区域供风,同时由传送带掉下来的少量煤渣会沿斜面滑下,不会堵塞通孔。强化燃烧风筒的支风管另一部分设在炉膛上分别通向悬烧仓及固相吸入罩。上述各支风管上都设有控制送风量的阀门。
最好在水箱中部设混合净化仓,其为五个面位于水箱中、一个面位于锅炉外壳上的箱体,其设在外壳上的面设有可开关的密封门。该混合净化仓将前后烟室之间的烟管分为两段,通过该混合净化仓相连,具体是:与气相燃烧区对应的前段锅炉中,与前下烟室相连通的另一部分烟管另一端与上述混合净化仓相连通,与前上烟室相连的烟管另一端也与上述混合净化仓相连;与固相燃烧区对应的后段锅炉中,与后烟室相连的一部分烟管另一端与上述混合净化仓相连。在上述混合净化仓两侧壁的每个烟管端部均设有将其封堵的盖板,这些盖板上均设有支杆,这些支杆通过连杆机构与蜗轮蜗杆相连,伸出蜗轮壳的蜗杆外端设手轮。旋转与蜗杆相连的手轮可控制盖板改变封闭烟管的角度,以调节进入混合净化仓的烟气量。上述混合净化仓的作用是:1.使固相区高温烟气分配到气相区低温烟管中,调节两燃烧区的水温。2.使烟管中携带的烟尘在仓中沉降,防止由烟囱排出。
在锅炉后部设有落渣翻板,该可将落渣口覆盖的翻板一侧设有转轴,轴的两端设在锅炉外壳对应的轴孔内。最好该落渣翻板与闭合机构相连,该闭合机构包括有与转轴相连的配重平衡铁,在该平衡铁自由端的下部设有液压阻尼器。当落渣将翻板推开后配重平衡铁自由端下落,驱使翻板迅速关闭,当翻板快要将落渣口覆盖时,配重平衡铁自由端压在液压阻尼器活塞杆顶的滚轮上,在液压阻尼器的作用下,翻板缓慢闭合,既防止出渣时冷风进入降低锅炉效率和落渣尾尘进入锅炉烟管部分增加烟尘排放,同时又无噪音,又可防止损坏翻板。
炉膛进煤一侧的上部由外壳及隔热板和水箱板围起的空间为烟道,其顶部与烟囱相连。另在前上烟室上部设副烟囱,该副烟囱上端与烟囱侧壁相连,在两者的连接处设有与副烟囱截面对应的翻板,通过其开闭可控制前上烟室烟气的流向,使烟可通过副烟囱直接从烟囱排出,也可经由另外的通道排出,即上述副烟囱侧壁与回流风管的上端相连,该回流风管的上部还设有引风机,回流风管向下延伸到锅炉前部炉膛下的风盒或地坑中。来自前上烟室这部分热烟气可通过回流风管从烟囱排出,当其由下至上从烟囱排出时穿过新进来的型煤,将其加热,一则烘干其所携带的水分,防止其与二氧化硫生成酸,腐蚀设备;二是将它们提升到一定温度,一般情况可以从-30℃提升到100℃,使气相物质燃烧很快达到燃点,可使型煤锅炉提高点火速度和运行效率,同时又可将烟气中的尘粒送到风盒或地坑中,进一步净化烟气。上述锅炉可以单个使用也可以两个并联使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锅炉可燃烧各种热值在3000-3700Kcal/kg的型煤,特别是其它型煤锅炉不能使用的含生物质、掺有生活垃圾的复合型煤以及低碳高挥发份型煤等低质煤,经本发明转换,可达到优质煤的效率,特别是能使生物质能源和煤一样使用,不仅利于环保,而且还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可促进能源良性循环,延长化石能源开采寿命。
2.对于含有生物质的高挥发份型煤以及含有高挥发份的其它型煤燃料,该设备对挥发份的燃烧设立了独立燃烧区,使燃料的挥发份燃烧效率达到95%以上,在锅炉烟囱出口入永远见不到黑烟。
3.型煤中的固定碳在本发明的锅炉中也设立了独立的燃烧区,并配有强化燃烧机构,可提高碳的燃烧速度和并使之充分燃烧,使排放炉渣含碳量小于2%,排烟温度小于100℃。
4.本发明的锅炉分相燃烧,因此使型煤燃料燃烧完全、热效率高,在85%以上,而且能制备成大功率锅炉。
5.本发明的锅炉配自动进煤机,使型煤移动十分轻快,而且省电。供暖面积为4-5万平方米的锅炉,仅用1.5KW的电机就可以带动,降低司炉人员劳动强度,加快进煤数量,提高进煤质量。
6.本发明的锅炉由于不用装备大功率的鼓、引风机和除尘、脱硫设备,与同功率燃煤锅炉相比可节电95%以上。
7.烟气排放已接近天然气燃烧排放标准,氮氧化物排放量低于天然气燃烧排放标准,林格曼黑度为零极,粉尘≤10mg/m3,二氧化硫≤20mg/m3。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向视图。
图4是图1的B向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主动轴及部分传送带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5的C-C视图。
图7是图2的I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液压阻尼器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和图2所示的并联的两分相燃烧式自动循环型煤锅炉的主视示意图中,外壳1上部为其上设出水管2、回水管3及大气连通管4的水箱5,其前后分别设有前、后烟室6、7、8,该前、后烟室非与水箱相邻的壁上附有耐火材料层9,该壁的外部又设有为其进一步保温的空气隔热室10。前后烟室之间设有烟管,它们通过设在水箱中部的混合净化仓11相连,该混合净化仓有五个面位于水箱中、一个位于外壳上的面设有可开关的密封门12。与气相燃烧区对应的前段中,与前下烟室6相连通的另一部分烟管13另一端与上述混合净化仓相连通,与前上烟室7相连的烟管14另一端也与上述混合净化仓相连;与固相燃烧区对应的后段中,与后烟室相连的一部分烟管15另一端与上述混合净化仓相连。在上述混合净化仓两侧壁的每个烟管端部均设有将其封堵的盖板16,这些盖板上均设有支杆,同一水平盖板的支杆均固定在一根水平连杆上,伸出锅炉外的每根水平连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短杆17的一端,该短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竖直杆18上,该竖直杆下端铰接有另一短杆,该另一短杆的另一端则固定在蜗轮轴上,与该蜗轮相啮合的蜗杆伸出蜗轮壳19的外端设手轮20。水箱前部为顶部设有烟囱21的烟道22,在前上烟室上部设副烟囱23,其上端与烟囱侧壁相连,在两者的连接处设有与副烟囱截面对应的翻板24。上述副烟囱侧壁与回流风管25的上端相连,该回流风管的上部还设有引风机26,回流风管向下延伸到锅炉前部炉膛下的地坑27中,如图3所示。又在图2中,在水箱的下水箱板前段设有向水箱凹进的二次悬烧仓28,其内壁及与之相连的前后两侧的水箱板上均设有耐火材料板29,并且前侧水箱隔热板30向前倾。在该二次悬烧仓的开口上设有与其对应的点火板31,该四周与二次悬烧仓间断相连的点火板为耐火材料孔板。该悬烧仓又设与外界相连通的二次风管32。在悬烧仓壁上设另一端设在前下烟室壁上的烟管33。在烟道与二次悬烧仓之间设向水箱凹进的气相区逆流高温烟气吸入罩34,其开口贴近型煤顶层。在固相燃烧区前部的水箱下水板上设有固相吸入罩35,该吸入罩为向水箱凹进的槽形空间,其开口前侧的水箱板36前倾,后侧的水箱板37后倾。该吸入罩上设有烟管38的一端,这些烟管的另一端与后烟箱相连通。在吸入罩开口附近设二次风管39。在上述固相燃烧区下部外壳上设有带盖的一次风配风门40。在锅炉外壳后侧面设有强化燃烧风筒41和与其相连通的风机42,该风筒的支风管即二次风管一部分设在炉膛下部,该设在炉膛下部的支风管43截面为三角形,其两斜面上均设通孔;强化燃烧风筒的支风管另一部分设在炉膛上分别通向悬烧仓及固相吸入罩,上述各支风管上都设有控制送风量的阀门44,如图1所示。外壳下部两端分别设进煤门45和出渣门46,如图3和图4所示,外壳下部的炉膛内设有型煤传送机构,又在图2中,在炉腔后部的两侧板上设有通孔,主动轴47的两端分别置于这两通孔内,其中主动轴的一端与设在外壳外面的减速机、电动机相连。上述主动轴上设有中心通孔套于其上并由销键定位的8组双齿盘48,该双齿盘的齿距与链板49长度相对应,并且齿尖可插在链板的拨槽内,相连的链板组成一根环形链条,每个双齿盘组与一根链条相对应,该与8组双齿盘对应的8根链条,其链板上的通孔各有一根铰轴50穿过,该铰轴除将并列的8根链条前后相邻的两链板相连外,在两链条之间的铰轴上还套有托架片51,托架片之间由外套管52定位。该两个通孔分别套在相邻两个铰轴上的托架片上面设有与其垂直的3个托片53,并且相邻的两个托架片交错排列,它们与链条构成了传送带,如图5图6和图7所示。上述各套在主动轴双齿盘上的链条另一侧套在从动辊54上,该从动辊两端置于炉膛前部两侧板的通孔内,承托型煤的上行传送带置于滚动滑轨55上,并且链条与滑轨上下相对应,该滑轨的每个单元有两个两端为三角形的竖直条板56,两竖直板之间设有间断的竖直隔板57,在每个竖直条板和隔板的单元内设有圆柱形滚动体58,其中心轴两端设在两条板上的凹槽内。多个滑轨单元组成滑轨,上述滑轨置于与其垂直的横梁59上,这些横梁两端分别固定在炉膛内侧水板上,设在锅炉中心区段的横梁为水管60,其内的水与两侧炉板内的水相连通。绕过主动辊的下行传送带则由设在炉膛底上的滑动滑轨承托,该滑轨为8根从前至后倒置的槽钢型材61。在锅炉后部设有可将落渣口覆盖落渣翻板62,其一侧设有转轴,轴的两端设在锅炉外壳对应的轴孔内。该落渣翻板与闭合机构相连,该闭合机构包括有与转轴相连的配重平衡铁63,在该平衡铁自由端的下部设有液压阻尼器64,如图8所示,该液压阻尼器有带盖65的上开口油缸66,油缸内设与其对应的带通孔的活塞67,其上设套有弹簧68的活塞杆69,该活塞杆上端设有滚轮70。上述油缸设与之相连通的旁通管71,该旁通管上端封闭,中部设螺孔,孔内设螺钉72,油缸和旁通管内装有液压油,旁通管上部有空气。调整旁通管上螺钉与螺纹的间隙,即是调整空气释放量。
Claims (9)
1.一种分相燃烧式自动循环型煤锅炉,该锅炉外壳上部为水箱,该水箱上设出水管、回水管及大气连通管,该水箱前部设有上、下两个前烟室,后部设有一个后烟室,上述前烟室和后烟室之间设有烟管,水箱前部为顶部设有烟囱的烟道,外壳下部两端设门的炉膛内设有型煤传送机构及出渣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水箱的下水箱板前段设有向水箱凹进的二次悬烧仓,该二次悬烧仓内壁及与之相连的前后两侧的水箱板上均设有耐火材料板,并且前侧水箱隔热板向前倾,在该二次悬烧仓的开口上设有与其对应的点火板,该四周与二次悬烧仓间断相连的点火板为耐火材料孔板,该悬烧仓又设与外界相连通的二次风管,在悬烧仓壁上设另一端位于前下烟室壁上的烟管;在固相燃烧区前部的下水箱板上设有向水箱凹进的固相吸入罩,该吸入罩开口前侧的水箱板前倾,该吸入罩上设有烟管的一端,所述烟管的另一端与后烟箱相连通,在吸入罩开口附近设二次风管,在上述固相燃烧区下部外壳上设有带盖的一次风配风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相燃烧式自动循环型煤锅炉,其特征在于:炉膛内所设的型煤传送机构,该型煤传送机构在炉腔后部的两侧板上设有通孔,主动轴的两端分别置于这两通孔内,其中主动轴的一端与设在外壳外面的减速机、电动机相连,上述主动轴上设有中心通孔套于主动轴上并由销键定位的至少2组双齿盘,该双齿盘的齿距与链板长度相对应,并且齿尖可插在链板的拨槽内,相连的链板组成一根环形链条,每个双齿盘组与一根链条相对应,该与双齿盘组数对应的链条,该链条链板上的两通孔各有一根铰轴穿过,该铰轴除将并列的几根链条前后相邻的两链板相连外,在两链条之间的铰轴上还套有托架片,托架片之间由外套管定位,该两个通孔分别套在相邻两个铰轴上的托架片上面设有与该托架片垂直的托片,并且相邻的两个托架片交错排列,它们与链条构成了传送带,上述各套在主动轴双齿盘上的链条另一侧套在从动辊上,该从动辊两端置于炉膛前部两侧板的通孔内,承托型煤的上行传送带置于滚动滑轨上,并且链条与滑轨上下相对应,该滑轨有两个竖直条板,两竖直板之间设有间断的竖直隔板,在每个竖直条板和隔板的单元内设有圆柱形滚动体,其中心轴两端设在两条板上的凹槽内,上述滑轨置于与滑轨垂直的横梁上,这些横梁两端分别固定在炉膛内侧水板上,主动辊的下行传送带则由设在炉膛底上的滑动滑轨承托,该滑轨为至少2根从前至后的型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相燃烧式自动循环型煤锅炉,其特征在于:在锅炉外壳后侧面设有强化燃烧风筒和与该风筒相连通的风机,该风筒的支风管即二次风管一部分设在炉膛下部,该设在炉膛下部的支风管截面为三角形,其两斜面上均设通孔,强化燃烧风筒的支风管另一部分分别通向悬烧仓及固相吸入罩,上述各支风管上都设有控制送风量的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相燃烧式自动循环型煤锅炉,其特征在于:在前上烟室上部设副烟囱,该副烟囱上端与烟囱侧壁相连,在两者的连接处设有与副烟囱截面对应的翻板,上述副烟囱侧壁与回流风管的上端相连,该回流风管的上部还设有引风机,回流风管向下延伸到锅炉前部炉膛下的风盒或地坑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相燃烧式自动循环型煤锅炉,其特征在于:在水箱中部设混合净化仓,其为五个面位于水箱中、一个设在外壳上的面设有可开关的密封门,与气相燃烧区对应的锅炉前段中,与前下烟室相连通的另一部分烟管另一端与上述混合净化仓相连通,与前上烟室相连的烟管另一端也与上述混合净化仓相连;与固相燃烧区对应的锅炉后段中,与后烟室相连的一部分烟管另一端与上述混合净化仓相连,在上述混合净化仓两侧壁的每个烟管端部均设有将其封堵的盖板,这些盖板上均设有支杆,这些支杆通过连杆机构与蜗轮蜗杆相连,蜗杆伸出蜗轮壳的外端设手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相燃烧式自动循环型煤锅炉,其特征在于:在锅炉后部设有落渣翻板,该可将落渣口覆盖的翻板一侧设有转轴,轴的两端设在锅炉外壳对应的轴孔内,该落渣翻板与闭合机构相连,该闭合机构包括有与转轴相连的配重平衡铁,在该平衡铁自由端的下部设有液压阻尼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相燃烧式自动循环型煤锅炉,其特征在于:在烟道与二次悬烧仓之间设向水箱凹进的气相区逆流高温烟气吸入罩,该吸入罩开口贴近型煤顶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相燃烧式自动循环型煤锅炉,其特征在于:前烟室和后烟室非与水箱相邻的壁上附有耐火材料层,该壁的外部又设有为该壁进一步保温的空气隔热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相燃烧式自动循环型煤锅炉,其特征在于:设在锅炉中心区段的横梁为水管,该水管内的水与两侧炉板内的水相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228981XA CN101413713B (zh) | 2008-11-20 | 2008-11-20 | 分相燃烧式自动循环型煤锅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228981XA CN101413713B (zh) | 2008-11-20 | 2008-11-20 | 分相燃烧式自动循环型煤锅炉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13713A CN101413713A (zh) | 2009-04-22 |
CN101413713B true CN101413713B (zh) | 2010-04-07 |
Family
ID=40594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22898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3713B (zh) | 2008-11-20 | 2008-11-20 | 分相燃烧式自动循环型煤锅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13713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259567A (en) * | 1991-09-11 | 1993-03-17 | Mark Iv Transportation Tech | Boiler with low NOX combustion of gaseous fuels |
CN2494925Y (zh) * | 2001-09-03 | 2002-06-12 | 王永江 | 双层逆流聚焰型燃料锅炉 |
CN2562071Y (zh) * | 2002-08-30 | 2003-07-23 | 荣文清 | 新型立式无烟节能锅炉 |
-
2008
- 2008-11-20 CN CN200810228981XA patent/CN10141371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259567A (en) * | 1991-09-11 | 1993-03-17 | Mark Iv Transportation Tech | Boiler with low NOX combustion of gaseous fuels |
CN2494925Y (zh) * | 2001-09-03 | 2002-06-12 | 王永江 | 双层逆流聚焰型燃料锅炉 |
CN2562071Y (zh) * | 2002-08-30 | 2003-07-23 | 荣文清 | 新型立式无烟节能锅炉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13713A (zh) | 2009-04-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758257U (zh) | 一种机下式双预热烧结点火炉用换热器 | |
CN101881433A (zh) | 燃生物质蒸汽锅炉 | |
CN105276566B (zh) | 燃煤锅炉改造为生物质锅炉的方法 | |
CN201396743Y (zh) | 一种角管式循环流化床锅炉 | |
CN202350105U (zh) | 生物质燃料和煤两用的电子温控的恒温锅炉 | |
CN106895431A (zh) | 一种水煤气产烧一体化燃烧方法及其燃烧设备 | |
CN101413713B (zh) | 分相燃烧式自动循环型煤锅炉 | |
CN2901154Y (zh) | 气化室燃锅炉 | |
CN102818247B (zh) | 一种高效煤粉气化与煤粉复合燃烧蒸汽锅炉 | |
CN2542982Y (zh) | 一种平焰燃煤锅炉 | |
CN106382623A (zh) | 新能源智能化双旋锅炉 | |
CN105588114A (zh) | 一种立式半气化燃烧生物质锅炉 | |
CN201382553Y (zh) | 一种卧式煤气锅炉 | |
CN207688107U (zh) | 一种生物质燃料链式炉排加热炉 | |
CN206291232U (zh) | 一种负压引燃分离装置 | |
CN200940837Y (zh) | 用于炉窑的燃煤热解气化湍流燃烧节能设备 | |
CN2328887Y (zh) | 侧风厚煤层无烟燃烧设备 | |
CN201954527U (zh) | 螺旋自动送料燃烧锅炉 | |
CN201436468U (zh) | 燃生物质蒸汽锅炉 | |
CN108019738A (zh) | 一种水煤气产烧一体化燃烧方法及其燃烧设备 | |
CN2573870Y (zh) | 新型立式配风燃烧常压热水锅炉 | |
CN201748467U (zh) | 一种链条炉排锅炉中的拨火装置 | |
CN202145875U (zh) | 带一拖四集中供热炉的双层烤房 | |
CN108361684A (zh) | 一种高温无烟锅炉及燃烧方法 | |
CN2699132Y (zh) | 下燃常压煤气锅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07 Termination date: 2016112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