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412362B - 滑动车顶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滑动车顶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2362B
CN101412362B CN200810212038XA CN200810212038A CN101412362B CN 101412362 B CN101412362 B CN 101412362B CN 200810212038X A CN200810212038X A CN 200810212038XA CN 200810212038 A CN200810212038 A CN 200810212038A CN 101412362 B CN101412362 B CN 1014123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mentioned
storage part
top member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203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12362A (zh
Inventor
吉田幸司
藤岛亮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to Jidosha Kogyo KK
Original Assignee
Kanto Jidosha Kogy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27581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6568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to Jidosha Kogyo KK filed Critical Kanto Jidosha Kogyo KK
Publication of CN101412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2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12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23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车顶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辆,滑动车顶结构使折叠起来的顶篷构件从车顶向车室内移动,其中,该滑动车顶结构包括:顶篷构件存放部(30),其构成车顶的后端部并存放顶篷构件;引导部件(40),其引导顶篷构件存放部(30),使得顶篷构件存放部(30)在车顶后端的位置与车室内的位置之间移动。顶篷构件存放部包括卷绕顶篷构件的卷绕部件。引导部件(40)包括:导轨(41),其铺设在车顶后端的位置与车室内的位置之间;移动部件(42),其使顶篷构件存放部(30)移动。

Description

滑动车顶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顶篷可打开和关闭地覆盖车辆的车顶开口部的滑动车顶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为了使车室空间明亮,或为了易吸取外部空气的车辆的车顶结构,公知有可开式车顶(sunroof)、敞顶篷车顶(openroof)、活动车顶(sliding roof)。敞顶篷车顶、活动车顶也被称为滑动车顶,与可开式车顶相比能够将车顶打开更大,因此乘客能够得到开阔感(下面,在本说明书中,将敞顶篷车顶结构、活动车顶结构称为滑动车顶结构)。 
如图19所示,这种活动车顶型车辆200的车顶210构成为一部分被切掉而形成开口部211,并安装有可打开和关闭地覆盖该开口部211的顶篷220。在这种车辆200中,将作为顶篷构件的顶篷220向车辆后侧或前侧滑动并折叠,由此打开开口部211。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往的活动车顶型车辆。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3-507244号公报(图1及图2) 
此外,在活动车顶型车辆200中,为了乘客能够进一步获得开阔感而需要使开口部211增大。但是,使开口部211增大也是有限制的,无法使开口部211足够大。这是由于以往的活动车顶型车辆是将基础车辆的车顶换成活动车顶而制造的,开口面积限定在车顶大小的范围内。另外,如图19所示,折叠起来的顶篷220留在开口部211内,这也成为了减少开口面积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使折叠起来的顶篷从车顶向车室内移动而增大开口部的滑动车顶结构。 
本发明包含如下内容。 
(1)一种滑动车顶结构,利用顶篷构件可打开和关闭地覆盖车辆的车顶的开口部,该滑动车顶结构包括:顶篷构件存放部,其构成车顶的后端部并在打开车顶时将顶篷构件收容于内部来存放该顶篷构件;及引导部件,其引导上述顶篷构件存放部,使得上述顶篷构件存放部在车顶后端的位置与车室内的后座后侧的地板上的位置之间移动。 
一种滑动车顶结构,其中,上述顶篷构件存放部包括卷绕上述顶篷构件的卷绕部件。 
一种滑动车顶结构,其中,上述引导部件包括铺设于上述车顶后端的位置与上述车室内的后座后侧的地板上的位置之间的升降导轨、使上述顶篷构件存放部移动的移动部件。 
一种滑动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上述顶篷构件存放部保持在上述车顶后端的位置的制动器机构。 
一种滑动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向前方倾斜设置升降导轨,使得上述车室内的后座后侧的地板上的位置位于上述车顶后端的位置的前侧下方。 
上述地板具有凹陷部,以将上述顶篷构件存放部局部埋入到该凹陷部中。 
(2)一种滑动车顶结构,利用顶篷构件可打开和关闭地覆盖车辆的车顶的开口部,该滑动车顶结构包括:开闭导轨,其设置在上述开口部上,引导顶篷构件在车顶上移动;顶篷构件托盘,其载置折叠起来的顶篷构件;升降导轨,其被设置在车辆后部的车辆内壁面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从上述开闭导轨的水平方向后侧的车顶位置向该车顶位置下方的室内位置引导上述顶篷构件托盘。 
(3)一种滑动车顶结构,是顶篷构件车顶结构,通过使上述顶篷构件向车顶后侧滑动并被折叠来打开上述开口部,包括: 开口部,其形成在车顶上;顶篷构件,其覆盖该开口部并可折叠;开闭导轨,其设置在上述开口部的左右缘部,引导上述顶篷构件使得上述顶篷构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滑动;其中,该顶篷构件车顶结构包括:顶篷构件托盘,其载置折叠起来的顶篷构件;升降导轨,其设置在车辆后部的左右各侧的车辆内壁面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引导上述顶篷构件托盘使得上述顶篷构件托盘在开闭导轨后方侧的第一位置与该第一位置下方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保持部件,其在上述第一位置可解除地保持上述顶篷构件托盘;上述升降导轨在上述车辆后部的左右各侧分别前后分离开地设置有两条导轨;使覆盖上述开口部的展开状态下的顶篷构件向后方移动,整个顶篷构件载置在该顶篷构件托盘上,并使该顶篷构件托盘从第一位置向上述第二位置下降,由此将上述顶篷构件移动到室内。 
上述顶篷构件托盘其左右端部包括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凸部,上述升降导轨具有供上述凸部滑动的引导槽,上述保持部件包括可突出到上述引导槽中和从该引导槽缩回的突片,将上述凸部载置在上述突片上,由此将上述顶篷构件托盘保持在上述第一位置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车顶结构的车辆后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车辆后部的概略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顶篷存放部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导轨的后端的立体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车顶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车顶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动器机构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车顶结构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滑动车顶结构的车辆后部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车辆后部的概略剖视图。 
图12是图10的车辆后部的概略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图10的滑动车顶结构的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图10的滑动车顶结构的保持部件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图14的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图10的滑动车顶结构的升降装置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图10的滑动车顶结构的另一升降装置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使图10的滑动车顶结构的顶篷滑动的机构的图。 
图19是表示以往的滑动车顶车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附图中的Fr表示车辆前方,Up表示车辆上方,LH为车宽方向、表示左方。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车顶结构的仓背式(hatch back)车辆10的局部立体图。 
在该车辆10的车顶11上形成有开口部12。该开口部12以保留左右缘部的方式切掉从车顶后端到车顶前端的部分而形成门 型。利用作为顶篷构件的顶篷20可打开和关闭地覆盖该开口部12。沿着开口部12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缘,分别设置引导该顶篷20移动的作为开闭导轨的第一导轨13L、13R。 
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10的车顶11被切成门型,由此,如图2所示,在车顶后部的左右角部14L、14R之间不存在构件,但是,如图1所示,以架设在左右角部14L、14R之间的方式设置有顶篷存放部30,该顶篷存放部30构成了车顶11的后端。此外,在图2中省略了后门和后窗玻璃的表示。 
图3是顶篷存放部30的立体图,表示透视了内部的状态。顶篷存放部30的内部具有存放空间,在该存放空间内包括固定着顶篷20的一端的轴31和通过带32对该轴31赋予转矩的电动机33。此外,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顶篷20的左右端部附设有操作线35,操作线35的一端被固定到轴31上。通过电动机33的正转,沿着第一导轨13L、13R从顶篷存放部30的出入口34向车顶前方侧送出该操作线35,顶篷20随着该操作线35在车顶11上展开,由此开口部12被顶篷20覆盖。另一方面,通过电动机33的反转,使在车顶11上展开了的顶篷20与操作线35一起被卷绕到轴31上,由此打开车顶11的开口部12。 
如图5所示,对第一导轨13R的后端的插入口13G的边缘进行了倒角加工,使得从顶篷存放部30的出入口34送出的顶篷20容易进入到第一导轨13L、13R内。 
如图1所示,在后门14的后窗玻璃14a关闭的状态下,后窗玻璃14a的上缘液密地与顶篷存放部30的后端相抵接。顶篷存放部30的下表面还构成车室内的天花板的一部分。 
并且,如图6所示,本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车顶结构1构成为能够将顶篷存放部30从以实线表示的车顶后端的位置(下面,称为位置A)移动到后座15后侧的以虚线表示的地板(deck)上的 位置(下面,称为位置B)。 
因此,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滑动车顶结构1包括引导部件40,该引导部件40引导顶篷存放部30使得顶篷存放部30在车顶后端的位置A与车室内的位置B之间移动。如图7所示,该引导部件40包括:第二导轨41,其作为铺设于车顶后端的位置A与车室内的位置B的升降导轨;移动部件42,其使顶篷存放部30移动。 
第二导轨41设置在车辆后部的车辆内壁面19(参照图2)上,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车辆的左右各侧分别前后离开地设置有两个导轨41、41。如图7所示,在顶篷存放部30的左右端部设置有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凸部36,使得顶篷存放部30沿着第二导轨41移动。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左右分别前后离开地设置有两个凸部36、36。这些凸部36由第二导轨41支承并在第二导轨41上滑动,由此来升降顶篷存放部30。 
顶篷存放部30沿着第二导轨41升降是通过图7所示的移动部件42进行的。该移动部件42包括:电动机42A;滑轮42B,其被安装在电动机42A的转动轴上;操作线42C,其通过电动机42A的正转从滑轮42B被送出,并通过电动机42A的反转被卷绕到滑轮42B上;管42D,其引导操作线42C。如图7所示,在第二导轨41的下部设置有该管42D的前端,从管42D送出的操作线42C穿过第二导轨41内,从下侧与设置于在该第二导轨41上滑动的顶篷存放部30的端部上的凸部36相连接。通过电动机42A调整操作线42C在第二导轨上的长度来升降顶篷存放部30。 
并且,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包括制动器机构50,当顶篷存放部30位于车顶后端的位置A时,该制动器机构50限制顶篷存放部30下降。如图8所示,该制动器机构50在第二导轨41的上部 可相对于第二导轨41突出和缩回地设置有用于卡定凸部36的卡定构件51,使得凸部36被保持在第二导轨41的最上端的位置,通过弹簧52对该卡定构件51施力而使其进入导轨内。 
如图8所示,在通过制动器机构50来限制顶篷存放部30下降的状态下,当克服弹簧52的作用力而使顶篷存放部30向下方移动的力起作用时,凸部36推开卡定构件51向下方移动。由此,顶篷存放部30可以下降。如图6所示,下降后的顶篷存放部30被载置在地板面上。在该地板60上形成有凹陷部61,以将顶篷存放部30局部埋入到该凹陷部61中。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车顶结构1的作用。 
为了打开车顶11的开口部12,与以往的滑动车顶型车辆相同,使图1所示顶篷20的前部向车辆后方侧滑动。此时,顶篷存放部30内的电动机33反转,由此顶篷20被卷绕到轴31上并被收容到顶篷存放部30内。由制动器机构50限制该顶篷存放部30的位置,将其保持在车顶后端的位置A上。然后,使用者操作车室内的开关而驱动移动部件42,由此通过移动部件42的电动机42A将操作线42C卷绕到滑轮42B上。由此,使顶篷存放部30向下方移动的力起作用。然后,凸部36推开卡定构件51,从而使顶篷存放部30可以下降,如图9所示,顶篷存放部30从车顶后端的位置A移动到车室内的位置B。此外,在使顶篷存放部30下降之前降下后窗玻璃14a。 
在位置B要将处于存放状态的顶篷20在车顶上展开时,相反进行上述步骤即可。 
根据这样构成的滑动车顶结构1,能够使随着车顶11的开口部12的打开而卷绕起来的顶篷20从车顶11向车室内移动。由此,与以往的滑动车顶不同,顶篷20不会留在车顶11上,因此 能够增大开口部12。另外,顶篷20被卷绕到顶篷存放部30内,被其顶篷存放部30围绕,因此即使向车室内移动也不会隔着后窗玻璃14a而被发现。 
另外,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后窗玻璃14a的上端与位于车顶后端的位置A的顶篷存放部30相抵接,因此当降低后窗玻璃14a的同时也降低顶篷存放部30时,能够形成较大开口。 
以上说明了第一实施方式,但是本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能够利用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上述说明中,示出了第二导轨从位置A倾斜延伸到其前侧下方的位置B的结构,但是位置B也可以是位置A的下方。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附图中的Fr表示车辆前方,Up表示车辆上方,LH为车宽方向、表示左方。 
图10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滑动车顶结构101的仓背式车辆110的局部立体图。 
在该车辆110的车顶111上形成有开口部112。该开口部112以保留左右缘部的方式切掉从车顶后端到靠车顶前端的中间区域而形成门型。利用顶篷120可打开和关闭地覆盖该开口部112。 
在顶篷120上前后离开地安装有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棒材(省略图示),各棒材的顶端从顶篷的左右缘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沿着在开口部112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缘,分别设置有引导这些棒材的顶端部的第一导轨113L、113R。 
顶篷120被第一导轨113L、113R支承而在车顶面上滑动。此外,在使顶篷120的前端和后端接近时相邻棒材之间的布部分被折弯,由此顶篷120被折叠起来。在这种结构中,通过使顶篷120向车辆后方侧移动并将其折叠,来打开开口部112。 
如图11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滑动车顶结构101的特征还在于,构成为能够将顶篷120从车顶面移动到车室内。因此,本 发明的滑动车顶结构101包括顶篷托盘130、第二导轨140、保持部件150(参照图13)。 
顶篷托盘130在载置有折叠起来的顶篷120的状态下使该顶篷20移动。如图11所示,该顶篷托盘130在第一导轨113R的水平方向后侧的第一位置A与该第一位置A下方的第二位置B之间移动。 
如图10所示,上述顶篷托盘130包括长度方向顺着车宽方向的支承板部131、设置于支承板部131的左右端部的延长导轨部132、132。以支承板部131可在折叠起来的整个顶篷的下侧水平状展开的方式选定其尺寸而形成支承板部131。 
左右的延长导轨部132、132分别引导从顶篷120的左右缘突出的棒材的顶端部,特别是在顶篷托盘130由后述的保持部件50保持于第一位置A(参照图11)的状态下,左右的延长导轨部132、132以与第一导轨113L、113R相同高度的位置被配置在第一导轨113L、113R的后侧。并且,在顶篷托盘130被保持在第一位置A的状态下,如图11所示,在延长导轨部132、132上形成有与第一导轨113L、113R的引导槽113A连接的延长引导槽132A。各棒材的顶端部能够在这些引导槽113A与延长引导槽132A之间进行移动。此外,安装于顶篷120的后端的棒材被固定到顶篷托盘130上。另外,延长导轨部132的延长引导槽132A延伸到延长导轨部132的靠车辆后方端的中间部,在该延长引导槽132A的后端位置固定有安装在顶篷120的后端的棒材。 
如图12所示,在顶篷托盘130的左右端部设置有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凸部133。凸部133利用托架134被安装在支承板部131上。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左右分别前后离开地设置有两个凸部133、133。 
为了引导支承这些凸部133、133,设置有上述第二导轨 140。第二导轨140被设置在车辆后部的车辆内壁面115(参照图10)上,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与在顶篷托盘130的左右分别各设置两个凸部133、133相对应,在车辆的左右各侧分别前后离开地设置有两条导轨140、140。 
在各第二导轨140、140上沿着导轨长度方向形成有引导凸部的移动方向的引导槽141,顶篷托盘130通过凸部133在该引导槽141上滑动而上下移动。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选定第二导轨140、140的尺寸并将它们安装在内壁面115的期望的位置,使得顶篷托盘130被第二导轨140、140引导而能够在铅直方向上从第一位置A、即导轨表面位置移动到其下方的第二位置B、即车室内的位置。 
如图13所示,保持部件150用于在第二导轨140的上端位置可解除地保持顶篷托盘130。由该保持部件150将顶篷托盘130保持在第一位置A上。因此,保持部件150包括可突出到第二导轨140的引导槽141中和从该引导槽141缩回的突片151。 
如图14所示,突片151由基部151A、通过铰链部151B可相对于该基部151A转动地安装在该基部151A上的转动部151C构成。基部151A在一体地形成于引导槽141的侧壁142上的筒部143内移动。并且,如图15所示,由弹簧145对该基部151A施力,而使其向引导槽141侧移动。筒部143以使其轴线沿与引导槽14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基部151A在该筒部143内移动,由此,设置在基部151A的前端的转动部151C突出到引导槽141中和从引导槽141缩回。该转动部151C形成为其长度L(参照图14)长于引导槽141的宽度W(参照图14),在突出到引导槽141内时,与基部151A之间的接合部位被载置在筒部143的引导面143A上。并且,在引导面143A上方的引导槽141的表面141A上形成有收容转动部151C的凹部141B,当突出到引导槽 141内的突片151朝向上侧转动时,突片151的转动部151C进入到凹部141B。以使进入到凹部141B的转动部151C与引导槽141的表面持平的方式选定凹部141B的深度、形状。 
根据这种保持部件150,在突出到引导槽141内的突片151的上表面载置凸部133,由此将顶篷托盘130保持在第一位置A上。另一方面,如图14所示,构成为:在突片151突出到引导槽141内的状态下,凸部133从突片151的下方朝向突片151移动的情况下,当凸部133与突片151相抵接时转动部151C即进行转动,由此不会妨碍凸部133的行进。 
如图13及图15所示,在突片151上还连接有操作线155,该操作线155经由滑轮156与设置在车室内的开关装置(省略图示)相连接。该开关装置例如内置有电动机,该电动机卷绕操作线155,由此,保持部件150的突片151从引导槽141退避。根据这种结构,通过突片151从引导槽141退避,载置在突片151上表面的凸部133可向下方移动,从而顶篷托盘130可向下方移动。 
顶篷托盘130沿着第二导轨140的升降是通过图16所示的升降装置160进行的。该升降装置160包括电动机161、与电动机161相连接的两组操作线162。在顶篷托盘130的左右端部分别在前后离开的位置安装有一组操作线162、162的前端,由电动机161调整操作线162的长度,由此升降顶篷托盘130。此外,在图16中概略地表示顶篷托盘130。 
另外,也可以不具有上述升降装置160,而如图17所示那样,构成为通过设置在接近车辆后部的车顶表面的位置的电动机160A卷绕连接在各凸部133上的操作线160B,而使下降的顶篷托盘130上升到第一位置A。 
并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车顶上的顶篷120的滑动移动,如图18的(A)所示,在顶篷120的前端的两端设置第一钩构件 121,通过内置在车顶111的电动机116卷绕或送出操作线117而使该第一钩构件121向车顶前方或车顶后方移动,由此打开和关闭开口部112。此外,在操作线117的前端部安装有第二钩构件118,该第二钩构件118与第一钩构件121卡合。此外,以使该第一钩构件121和第二钩构件118在车辆前后方向α(图18的(B))上具有卡合关系,而第一钩构件121相对于第二钩构件118在向第二钩构件118的下方移动的方向β上成为非卡合关系的方式,选定构成各钩构件118、121的钩部的形状和朝向。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滑动车顶结构101的作用。 
如图10所示,为了打开车顶111的开口部112,与以往的活动车顶型车辆相同地使顶篷120的前部向车辆后方侧滑动。此时,从前端到后端之间的布部分被折叠,被载置在顶篷托盘130上。此时,由保持部件150限制顶篷托盘130的位置,以将顶篷托盘130保持在第一位置A。然后,使用者操作车室内的开关,卷绕与保持部件150的突片151相连接的操作线155,由此突片151从引导槽141退避。由此,凸部133可以向下方移动,顶篷托盘130从第一位置A移动到第二位置B。 
根据这样构成的滑动车顶结构101,能够使随着打开车顶111的开口部112而折叠起来的顶篷120从车顶111上向车室内移动。由此,与以往的活动车顶不同,顶篷120不会留在车顶111上,因此能够增大开口部112。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后部门的玻璃的上端与位于第一位置的顶篷托盘130相抵接,因此,若后部门的玻璃也下降,则能够形成更大的开口。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使随着打开车顶的开口部而折叠起来的顶篷从车顶上向客室内移动。由此,与以往的活动车顶不同,顶篷不会留在车顶上,因此能够增大开口部。由此, 根据本发明,乘客能够进一步获得开阔感。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能够利用各种方式来实施。

Claims (1)

1.一种滑动车顶结构,利用顶篷构件可打开和关闭地覆盖车辆的车顶的开口部,该滑动车顶结构包括:
顶篷构件存放部,其构成车顶的后端部并在打开车顶时将顶篷构件收容于内部来存放该顶篷构件;
引导部件,其引导上述顶篷构件存放部,使得上述顶篷构件存放部在车顶后端的位置与车室内的后座后侧的地板上的位置之间移动;
制动器机构,其将上述顶篷构件存放部保持在上述车顶后端的位置,
上述顶篷构件存放部包括卷绕上述顶篷构件的卷绕部件,
上述引导部件包括铺设于上述车顶后端的位置与上述车室内的后座后侧的地板上的位置之间的升降导轨、使上述顶篷构件存放部移动的移动部件,
上述升降导轨向前方倾斜设置,使得上述车室内的后座后侧的地板上的位置位于上述车顶后端的位置的前侧下方,
上述地板具有凹陷部,以将上述顶篷构件存放部局部埋入到该凹陷部中。
CN200810212038XA 2007-10-15 2008-09-12 滑动车顶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23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68434A JP4534236B2 (ja) 2007-10-15 2007-10-15 キャンバストップ構造
JP2007268434 2007-10-15
JP2007-268434 2007-10-15
JP2007-275815 2007-10-23
JP2007275815A JP4465688B2 (ja) 2007-10-23 2007-10-23 キャンバス格納構造
JP2007275815 2007-10-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2362A CN101412362A (zh) 2009-04-22
CN101412362B true CN101412362B (zh) 2011-05-11

Family

ID=40593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203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2362B (zh) 2007-10-15 2008-09-12 滑动车顶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534236B2 (zh)
CN (1) CN1014123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1019758A5 (nl) * 2010-09-21 2012-12-04 Vbg Group Truck Equipment N V Constructie voor een schuifdak, schuifdaksysteem, bovenklepconstructie voor een schuifdak, vrachtwagen met schuifdaksysteem, schuifzeiltrailer met een schuifdaksysteem.
DE102012010148B4 (de) * 2012-05-24 2014-03-13 Webasto SE Seitenblende eines Deckels an einem Fahrzeugdach
DE102014211163B4 (de) * 2013-06-28 2023-12-21 Bos Gmbh & Co. Kg Schutzvorrichtung für einen Laderaum eines Kraftfahrzeugs sowie Antriebsvorrichtung hierfür
KR101592729B1 (ko) * 2014-07-09 2016-02-1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폴딩이 가능한 차량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5807A (en) * 1996-03-25 1997-08-12 Rosario; Israel Cover for the bed of a pickup truck with an associated roll-up housing
CN1907745A (zh) * 2005-07-27 2007-02-07 阿文美驰有限责任公司 由车辆的折叠式顶部和卷帘组成的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04417B2 (ja) * 1988-07-30 1994-12-2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キャンバストップ
DE19927238C1 (de) * 1999-06-15 2000-08-10 Webasto Vehicle Sys Int Gmbh Fahrzeugdach
JP2003507244A (ja) * 1999-08-24 2003-02-25 プジョー シトロエン オートモビル エス アー 自動車の居住空間の取外し可能な被覆用モジュール及びかかる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自動車
FR2865163B1 (fr) * 2004-01-21 2007-11-30 France Design Vehicule a toit decouvrable et hayon arrier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5807A (en) * 1996-03-25 1997-08-12 Rosario; Israel Cover for the bed of a pickup truck with an associated roll-up housing
CN1907745A (zh) * 2005-07-27 2007-02-07 阿文美驰有限责任公司 由车辆的折叠式顶部和卷帘组成的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2362A (zh) 2009-04-22
JP2009096268A (ja) 2009-05-07
JP4534236B2 (ja) 201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2300B (zh) 遮阳装置
US6568732B2 (en) Cargo space cover for passenger vehicles
US7568877B1 (en) Cargo handling apparatus
CN101412362B (zh) 滑动车顶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辆
JP2004331056A (ja) 車両室内のための仕切装置
JP5168114B2 (ja) 車両用サンシェード装置
CN204845475U (zh) 天窗装置
US6767044B2 (en) Roof construction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CN105313653A (zh) 用于车辆的车顶组件
JP5040373B2 (ja) 車両用サンシェード装置
KR20060022899A (ko) 캠핑카
JP2007331693A (ja) 自動車用収納トレイ装置
US7891729B2 (en) Sliding roof structure and vehicl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CN101417600B (zh) 活动车顶车辆的顶篷构件的收纳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辆
EP3944991B1 (en) Sliding type glove box
WO2018143809A1 (en) Sliding roof for a vehicle
US8020915B2 (en) Openable roof system for a motor car
JP4297343B2 (ja) デッキフロア構造
KR200368382Y1 (ko) 캠핑카
KR101294402B1 (ko) 러기지 트레이
US7360828B2 (en) Sliding roof system with stackable panels and vehicle equipped therewith
JP5215020B2 (ja) トランクルーム構造
JP3878056B2 (ja) 格納式荷受台昇降装置
KR20110060469A (ko) 자동차의 러기지룸 구조
CN218001735U (zh) 风机模块和分体式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