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402285A -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2285A
CN101402285A CNA2008101616922A CN200810161692A CN101402285A CN 101402285 A CN101402285 A CN 101402285A CN A2008101616922 A CNA2008101616922 A CN A2008101616922A CN 200810161692 A CN200810161692 A CN 200810161692A CN 101402285 A CN101402285 A CN 101402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control part
injection apparatus
data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616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02285B (zh
Inventor
朝内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02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2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02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22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安装设置有第一设备的液体容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第一布线;第二布线;第一控制部,经由所述第一布线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电连接;第二控制部,经由所述第二布线与所述第一控制部进行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部包括:处理执行部,在第一种情况下,根据经由所述第二布线从所述第二控制部接收的信号执行与所述液体容器有关的预定处理;以及布线中继部,在所述第一种情况下,使所述第一布线以及所述第二布线为非电导通状态,在与所述第一种情况不同的第二种情况下,使所述第二布线与所述第一布线为电导通状态,从而使所述第二控制部与所述第一设备能够通信。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特别涉及安装了设置有设备的液体容器的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喷墨式印刷装置中通常安装作为可拆卸的液体容器的墨水容器。在墨水容器中设置有存储装置。在存储装置中,例如存储有墨水容器中的墨水的余量或墨水颜色等各种信息(专利文献1、2)。另外,近年来,在墨水容器中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墨水余量的传感器(专利文献3~5)。设置在印刷装置中的控制装置针对墨水容器进行对存储装置的控制以及对传感器的控制。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3703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29940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1-14603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6-22698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3-1124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关于针对传感器的控制而对存储装置产生的不好影响没太考虑。例如,在对传感器进行控制而产生的电压经由连接控制装置和存储装置的布线可能对控制装置或存储装置产生某些不好影响。这样的问题不限于在墨水容器中设置有存储装置的情况,当在液体容器中设置某些设备、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装置经由布线与该设备进行连接的情况也存在共同的问题。另外,这样的问题不限于控制装置对传感器进行控制时,在进行与墨水容器有关的预定的处理时也存在共同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安装了设置有设备的液体容器的液体喷射装置中,抑制与液体容器有关的预定处理对液体喷射装置产生的不好影响。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使用以下方式或者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安装有液体容器,所述液体容器是用于容纳液体的容器并设置有第一设备,其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
第一布线;
第二布线;
第一控制部,经由所述第一布线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电连接;以及
第二控制部,经由所述第二布线与所述第一控制部进行电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部包括:
处理执行部,在第一种情况下,根据经由所述第二布线从所述第二控制部接收的信号执行与所述液体容器有关的预定处理;以及
布线中继部,在所述第一种情况下,使所述第一布线以及所述第二布线为非电导通状态,在与所述第一种情况不同的第二种情况下,使所述第二布线与所述第一布线为电导通状态,从而使所述第二控制部与所述第一设备能够通信。
根据应用例1的液体喷射装置,在进行与液体容器有关的预定处理时,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被设为非电导通状态。其结果是,即使预定处理对第一布线产生电气上的不好影响,也能抑制该影响波及到第二布线上。其结果是,能够抑制与液体容器有关的预定处理对液体喷射装置产生不好影响。
在应用例1的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布线中继部可以在所述第一种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布线与稳定电位连接。如果这样,还能抑制由于与液体容器有关的预定的处理而对第一布线产生的电气上的波动。其结果是,还能进一步抑制与液体容器有关的预定处理对液体喷射装置产生的不好影响。
在应用例1中的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布线中继部还具有在所述第一种情况下使所述第一布线的电位为预定电位的第一驱动器。如果这样,还能抑制由于与液体容器有关的预定处理而对第一布线产生的电气上的波动。其结果是,还能进一步抑制与液体容器有关的预定处理对液体喷射装置产生的不好影响。
在应用例1中的液体喷射装置,还具有检测部,用于检测与所述预定的处理有关的电压可能被错误地施加在所述第一布线上;所述布线中继部还具有第二驱动器,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出与所述预定处理有关的电压可能被错误地施加在所述第一布线上时,使所述第一布线的电位为预定电位。如果这样,能够更进一步抑制由于与液体容器有关的预定处理对第一布线产生的电气上的波动。其结果是,还能进一步抑制与液体容器有关的预定处理对液体喷射装置产生的不好影响。
在应用例1的液体喷射装置中,还包括第二设备;所述液体喷射装置还包括第三布线,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部与所述第二设备电连接;所述预定的处理可以包括经由所述第三布线向所述第二设备施加驱动电压。如果这样,即使在针对第二设备的驱动电压被错误地施加在第一布线上时,也能够抑制基于该错误施加对液体喷射装置产生的不好影响。
在应用例1的液体喷射装置中,与所述预定的处理有关的电压或者所述驱动电压比施加在所述第一布线上的电位大。在该情况下,容易由于与预定的处理有关的电压或者驱动电压而引起不好影响,但是在本应用例中能够抑制该不好影响波及到液体喷射装置。
应用例1的液体喷射装置,还包括:第一端子,用于将所述液体容器的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布线电连接;以及第二端子,用于将所述液体容器的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三布线电连接;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可以彼此接近。在该情况下容易由于驱动电压而引起不好影响,但是在本应用例中能够抑制该不好影响波及到液体喷射装置。
在应用例1的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第一设备包括存储装置,所述第二种情况可以包括所述第二控制部对所述存储装置进行存取的情况,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用于检测包含在所述液体容器中的液体的量的传感器,所述预定的处理可以包括用于使用所述传感器判断所述液体的量的处理。
本发明能够以各种方式实现,例如,能够以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实现这些方法或者装置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记录有该计算机程序的记录介质等方式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中的印刷系统的简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中的墨盒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中的基板的结构的图;
图4是说明印刷头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例中的打印机的电结构的第一个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例中的打印机的电结构的第二个图;
图7是表示中继电路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墨水余量判断处理的时序图;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用于墨水余量判断处理时的数据列的内容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存储装置存取处理的时序图;
图11是概念性地示出用于存储装置存取处理时数据列的内容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A.实施例:
·印刷系统的结构:
下面,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印刷系统的简要结构的说明图。印刷系统包括作为印刷装置的打印机20和计算机90。打印机20经由连接器80与计算机90连接。
打印机20包括:副扫描传送机构、主扫描传送机构、头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控制各个机构的主控制部40。副扫描传送机构包括送纸马达22和压纸卷筒26,通过将送纸马达的旋转传达给压纸卷筒来将纸张P运送到副扫描方向。主扫描传送机构包括:托架马达32;带轮38;驱动带36,拉伸设置在托架马达和带轮之间;以及滑动轴34,与压纸卷筒26的轴平行设置。滑动轴34可滑动地保持固定在驱动带36上的托架30。托架马达32的旋转通过驱动带36传达给托架30,托架30沿滑动轴34在压纸卷筒26的轴方向(主扫描方向)上往复运动。头驱动机构具有安装在托架30上的印刷头单元60,并驱动印刷头向纸张P喷出墨水。如后所述,在印刷头单元60上可自由地装卸多个墨盒。打印机20还具有操作部70,所述操作部70用于用户进行打印机的各种设定或者确认打印机的状态。
参照图2~图4进一步对墨盒(液体容器)的结构以及打印机2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实施例中的墨盒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实施例中的基板的结构的图。图4是说明印刷头单元60的结构的图。
墨盒100包括:容纳墨水的框体101;密封框体101的开口部的盖体102;电路基板120;以及传感器110。当被安装到印刷头单元60上时,在框体101的底面形成有用于向印刷头单元60供给墨水的供墨口104。在图2所示的框体101的前表面FR的上端形成有突出部103。并且在框体101的前表面FR的中央的下侧(底面侧)形成有上下被肋条107以及106围绕的凹部105。在凹部105中嵌入有上述电路基板120。传感器110被埋置于框体101的侧壁SD中。如后所述,传感器110具有压电元件,用于墨水余量的检测。
图3的(A)示出了电路基板120的表面的结构。表面是当安装到墨盒100上时在露出到外侧的面。图3的(B)示出了从侧面看到的电路基板120的视图。在电路基板120的上端部形成凸销槽121,在电路基板120的下端部形成有凸销孔122。如图1所示,在电路基板120安装到框体101的凹部105中时,形成在凹部105的底面的凸销108和凸销109嵌合到凸销槽121以及凸销孔122中。凸销108和109的顶端部被压垮而铆接起来。由此,电路基板120被固定在凹部105中。
参考图4,对印刷头单元60的结构以及在印刷头单元60上安装墨盒100的情况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印刷头单元60包括:保持器62、保持器盖63、连接机构66、印刷头68、以及托架电路50。保持器62可安装多个墨盒100,被配置在印刷头68的上表面。保持器盖63能够使每个被安装的墨盒分别打开关闭地安装在印刷头68的上部。连接机构66按照电路基板120的每个端子而设置有导电性的连接端子67,所述连接端子67用于将设置于后述墨盒100的电路基板120上的各个端子与托架电路50进行电连接。在印刷头68的上表面,配置有用于从墨盒100向印刷头68供给墨水的供墨针64。印刷头68包括多个喷嘴和多个压电元件,根据在各个压电元件上施加的电压从各个喷嘴喷出墨滴,从而在纸张P上形成点。托架电路50与主控制部40协作工作,是用于进行与墨盒100有关的控制的电路,下面也称为副控制部。
使保持器盖63为打开状态,将墨盒100安装在保持器62上,当关闭墨盒盖63时,墨盒100被固定在保持器62中。在墨盒100被固定在保持器62的状态下,供墨针64被插入到墨盒100的供墨104,容纳在墨盒100中的墨水经由供墨针64而被供给印刷头68。如上所述可知,墨盒100通过沿图4中的Z轴的正方向插入而被安装到保持器62上。
返回到图3对电路基板120进行进一步说明。图3的(A)中的箭头R表示上述墨盒100的插入方向。如图3的(B)所示,电路基板120在内表面具有存储装置130,在外表面具有由九个端子构成的端子群。存储装置130包括存储单元阵列,在存储单元阵列中存储有例如墨水余量或墨水颜色等与墨水或者墨盒100有关的各种数据。
电路基板120表面侧的各个端子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将与插入方向R大致垂直地配置成两列。在两列中,将插入方向R侧、即位于图3的(A)的下侧的列称为下侧列,将插入方向R的相反侧、即位于图3的(A)的上侧的列称为上侧列。形成上侧列的端子与形成下侧列的端子,彼此端子中心在插入方向R上并不排成行,而是彼此错开配置,构成所说的鸟群状的配置。
形成上侧列而排列的端子从图3的(A)中的左侧开始依次是: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接地端子220、电源端子230、以及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形成下侧列而排列的端子从图3的(A)中的左侧开始依次是:第一传感器驱动用端子250、复位端子260、时钟端子270、数据端子280、以及第二传感器驱动用端子290。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的五个端子,即接地端子220、电源端子230、复位端子260、时钟端子270、以及数据端子280分别经由未图示的基板内的布线层与存储装置130连接。位于下侧列的两端的两个端子,即第一传感器驱动用端子250以及第二传感器驱动用端子290分别与包含在传感器110中的压电元件的一个电极以及另一个电极连接。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被短路连接到接地端子220。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不与任何一处进行连接。
在电路基板120中,与存储装置130连接的五个端子以及与传感器110连接的两个端子彼此接近设置。因此,即使在打印机20侧的连接机构66中,对应于与存储装置130连接的五个端子的连接端子67以及对应于与传感器110连接的两个端子的连接端子67彼此接近配置。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存储装置130和传感器110分别与本发明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相对应。
当墨盒100被固定到保持器62上时,电路基板120的各个端子经由保持器62中所具有的连接机构66的连接端子67与副控制部(托架电路)50电连接。
·印刷装置的电结构:
图5以及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例中的打印机的电结构的图。图5专注于主控制部40、副控制部50、以及墨盒100的整体来进行描述。图6将主控制部40的内部结构与副控制部50的内部结构与一个墨盒100一起进行描述。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主控制部40与副控制部50分别与本发明中的第一控制部和第二控制部相对应。
对于副控制部50和各个墨盒100的存储装置130分配给彼此不同的3位ID号(识别号)。该ID号用于指定主控制部40想要控制的设备(在这里是副控制部50和存储装置130)。在被安装的墨盒100的数目是6个时,ID号为3位的信息量。例如,向副控制部50分配ID“0,0,0”,向六个存储装置130分别分配ID“0,0,1”~“1,1,0”。
副控制部50和各个墨盒100之间由多个布线连接。多个布线包括:连接机构的连接端子67、电路基板表面侧的端子群、以及从端子到存储装置以及传感器的布线。多个布线包括:第一复位信号线LR1、第一数据信号线LD1、第一时钟信号线LC1、第一接地线LCS、第一短路检测线LCOA、第二短路检测线LCOB、第一传感器驱动信号线LDSN、以及第二传感器驱动信号线LDSP。
第一复位信号线LR1是传送第一复位信号CRST的导线,经由电路基板120的复位端子260与存储装置130电连接。第一数据信号线LD1是传送第一数据信号CSDA的导线,经由电路基板120的数据端子280与存储装置130电连接。第一时钟信号线LC1是传送第一时钟信号CSCK的导线,经由电路基板120的时钟端子270与存储装置130电连接。这三根布线LR1、LD1、以及LC1分别具有一个副控制部50侧的端部和分岔成墨盒100的数目的墨盒100侧的端部。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这三根布线LR1、LD1、以及LC1与本发明中的第一布线相对应。
第一接地线LCS是向存储装置130提供接地电位CVSS的导线,经由电路基板120的接地端子220与存储装置130电连接。第一接地线LCS具有一个副控制部50侧的端部以及分岔成墨盒100的数目的墨盒100侧的端部。接地电位CVSS与从主控制部40向副控制部50提供的接地电位VSS(后述)连接,被设定为GND电平。
第一短路检测线LCOA以及第二短路检测线LCOB是用于后述的短路检测的导线。第一短路检测线LCOA以及第二短路检测线LCOB分别是按照每个墨盒100而独立设置的多个布线,一端与副控制部50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电路基板120的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以及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电连接。
第一传感器驱动信号线LDSN以及第二传感器驱动信号线LDSP是用于向传感器110的压电元件施加驱动电压并向副控制部传送通过压电元件的压电效应而产生的电压的导线。第一传感器驱动信号线LDSN以及第二传感器驱动信号线LDSP是分别按照每个墨盒100而独立设置的多个布线,一端与副控制部50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电路基板120的第一传感器驱动用端子250以及第二传感器驱动用端子290电连接。第一传感器驱动信号线LDSN经由第一传感器驱动用端子250与传感器110的压电元件的一个电极电连接,第二传感器驱动信号线LDSP经由第二传感器驱动用端子290与传感器110的压电元件的另一个电极电连接。
主控制部40和各个墨盒100之间通过第一电源线LCV连接。第一电源线LCV是向存储装置130提供电源电位CVDD的导线,经由电路基板120的电源端子230与存储装置130连接。第一电源线LCV具有一个副控制部50侧的端部以及分岔为墨盒100的数目的墨盒100侧的端部。用于存储装置130的驱动的高电平的电源电位CVDD相对于低电平的接地电位CVSS(GND电平)而使用3.3V左右的电位。当然,电源电位CVDD的电位电平根据存储装置130的工艺世代等可以是不同的电位,例如可使用1.5V或2.0V等。
主控制部40和副控制部50之间通过多个布线电连接。多个布线包括:第二复位信号线LR2、第二数据信号线LD2、第二时钟信号线LC2、使能信号线LE、第二电源线LV、第二接地线LS、以及第三传感器驱动信号线LDS。
第二复位信号线LR2以及第二时钟信号线LC2是用于从主控制部40向副控制部50分别传送第二复位信号RST以及第二时钟信号SCK的导线。第二数据信号线LD2是在主控制部40和副控制部50之间交换第二数据信号SDA的导线。另外,实施例中的这三根布线LR2、LD2、以及LC2与本发明中的第二布线相对应。
使能信号线LE是用于从主控制部40向副控制部50传送使能信号EN的导线。第二电源线LV以及第二接地线LS是从主控制部40向副控制部50分别提供电源电位VDD以及接地电位VSS的导线。电源电位VDD与向上述存储装置130提供的电源电位CVDD是相同电平,例如,相对于接地电位VSS以及CVSS(GND电平)而使用3.3V左右的电位。当然,电源电位VDD的电位电平根据副控制部50的逻辑部分的工艺世代等可以是不同的电位,例如可使用1.5V或2.0V等。
主控制部40包括控制电路48以及驱动信号生成电路42。
控制电路48包括CPU以及存储器,执行打印机20整体的控制。控制电路48作为实现其控制功能的一部分的功能模块而具有墨水余量判断部M1以及存储器存取部M2。墨水余量判断部M1控制副控制部50以及驱动信号生成电路42驱动墨盒100的传感器110,来检测墨盒100中的墨水的余量。存储器存取部M2经由副控制部50对墨盒100的存储装置130进行存取。
驱动信号生成电路42具有未图示的存储器。在该存储器中存储表示用于驱动传感器的传感器驱动信号DS的数据。驱动信号生成电路42根据来自控制电路48的墨水余量判断部M1的指示从存储器读出数据,并生成具有任意波形的传感器驱动信号DS。传感器驱动信号DS具有高于电源电位VDD(在实施例中为3.3V)的电位,例如,在实施例中具有最大36V左右的电位。具体而言,传感器驱动信号DS是具有最大36V的电压的梯形脉冲信号。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信号生成电路42还能够生成向印刷头68提供的头驱动信号。即,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48在执行墨水余量的判断时,使驱动信号生成电路42生成传感器驱动信号,在执行印刷时,使驱动信号生成电路42生成头驱动信号。
副控制部50包括:墨盒关联处理部52、检测部53、以及中继电路55。
墨盒关联处理部52进行与墨盒有关的预定的处理。墨盒关联处理部52包括由ASIC等构成的逻辑电路或切换开关。逻辑电路是由电源电位VDD(在本实施例中是3.3V)驱动的电路。切换开关用于将从驱动信号生成电路42提供的传感器驱动信号DS经由第一传感器驱动信号线LDSN或者第二传感器驱动信号线LDSP中的任一个提供给作为测量墨水余量的对象的一个墨盒100的传感器110。墨盒关联处理部52能够经由上述的第二复位信号线LR2、第二数据信号线LD2、以及第二时钟信号线LC2与控制电路48进行数据的交换。墨盒关联处理部52经由使能信号线LE从控制电路48接收使能信号EN。墨盒关联处理部52从驱动信号生成电路42接收传感器驱动信号DS。墨盒关联处理部52还将切换中继电路55的状态的切换信号SEL提供给中继电路55。切换信号SEL是根据使能信号切换电平的信号,具体而言,被设定为使能信号EN的翻转信号。具体而言,墨盒关联处理部52当所接受的使能信号EN是H电平(高电平)时,输出L电平的切换信号SEL,当所接受的使能信号EN是L电平(低电平)时,输出H电平的切换信号SEL。如后所述,当切换信号SEL是H电平(电源电位VDD以及CVDD电平,例如3.3V)时以及在是L电平(接地电平)时,中继电路55为不同的状态。墨盒关联处理部52的具体的处理内容如后所述。
检测部53与第一短路检测线LCOA以及第二短路检测线LCOB连接,并接收出现在第一短路检测线LCOA以及LCOB上的检测信号COA以及COB。第一短路检测线LOCA以及LCOB经由上拉(pull-up)电阻与电源电位VDD连接(省略图示),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图2)如上所述在墨盒的电路基板120中与接地端子220短路连接。因此,当各个墨盒100没有安装在保持器62上时,检测部53经由第一短路检测线LCOA而接收H电平的检测信号COA。并且,当各个墨盒100被安装在保持器62上时,检测部53经由第一短路检测线LCOA接收L电平的检测信号COA。另外,省略详细的电路,检测部53将从各个墨盒100接收的L电平检测信号COA送给主控制部40。由此,主控制部40能够判断各个墨盒100是否被安装在墨盒安装部。
如图2所示,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与被施加最大36V的较高的传感器驱动信号DS的第一传感器驱动用端子250接近。因此,当第一传感器驱动用端子250与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由于粘着导电性的墨滴或结露的水滴等而短路时,能够向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施加最大36V的电压。经由这样的异物而进行的电压的错误施加会在与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连接的第一短路检测线LOCA上显现出高电位电平的检测信号COA。当检测部53检测出检测信号COA的电位电平超过预定的阈值、例如超过了6.0V时,使异常检测信号AB为H电平。另外,检测部53在通常时使异常检测信号AB为L电平。异常检测信号AB从检测部53被提供给中继电路55以及墨盒关联处理部52。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与传感器驱动用端子290接近。因此,与上述的第一短路检测端子的情况相同,在向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错误施加电压时,如果检测信号COB的电位电平超过预定电位,则从检测部53输出H电平的异常检测信号AB。
图7是表示中继电路55的内部结构的图。中继电路55包括:第一以及第二缓冲电路B1、B2;第一以及第二与电路AN1、AN2;模拟开关SW;以及第一~第四三态缓冲器TS1~TS4。
第一缓冲电路B1的输入端子与第二复位信号线LR2连接,从主控制部40的控制电路48输入第二复位信号RST。第一缓冲电路B1的输出被输入到第一与电路AN1的第一输入端子。从上述墨盒关联处理部52输出的切换信号SEL被输入到第一与电路AN1的第二输入端子。第一与电路AN1的输出端子与第一复位信号线LR1连接。即,第一与电路AN1的输出信号是被提供给墨盒100的第一复位信号CRST。切换信号SEL被输入给第一三态缓冲器TS1的输入端子。第一三态缓冲器TS1的输出端子与第一复位信号线LR1连接。从上述检测部53输出的异常检测信号AB被输入到第一三态缓冲器TS1的控制端子。当向第一三态缓冲器TS1的控制端子输入L电平的信号时,第一三态缓冲器TS1的输出端子被设为高阻抗,并从第一复位信号线LR1断开。另一方面,当向第一三态缓冲器TS1的控制端子输入H电平的信号时,从第一三态缓冲器TS1的输出端子输出与输入端子相同电平的信号。
第二缓冲电路B2的输入端子与第二时钟信号线LC2连接,并从主控制部40的控制电路48输入第二时钟信号SCK。第二缓冲电路B2的输出被输入到第二与电路AN2的第一输入端子。切换信号SEL被输入给第二与电路AN2的第二输入端子。第二与电路AN2的输出端子与第一时钟信号线LC1连接。即,第二与电路AN2的输出信号是被提供给墨盒100的第一时钟信号CSCK。切换信号SEL被输出给第二三态缓冲器TS2的输入端子。第二三态缓冲器TS2的输出端子与第一时钟信号线LC1连接。异常检测信号AB被输入到第二三态缓冲器TS2的控制端子。第二三态缓冲器TS2的动作与上述的第一三态缓冲器TS1相同,在L电平信号被输入到控制端子时,第二三态缓冲器TS2的输出端子被设为高阻抗,并从第一时钟信号线LC1断开。并且,当向第二三态缓冲器TS2的控制端子输入H电平的信号时,从第二三态缓冲器TS2的输出端子输出与输入端子相同电平的信号。
第二数据信号线LD2与第一数据信号线LD1通过模拟开关SW连接。模拟开关SW例如通过传输门构成。模拟开关SW由切换信号SEL控制。模拟开关SW在切换信号SEL为H(高)电平时为电导通(连接)状态,在切换信号SEL为L(低)电平时为非电导通(断开)状态。
第三三态缓冲器TS3的输入端子与接地电位VSS连接,始终输入L电平。第三三态缓冲器TS3的输出端子与第一数据信号线LD1连接。切换信号SEL的翻转信号被输入到第三三态缓冲器TS3的控制端子。在L电平的信号被输入到第三三态缓冲器TS3的控制端子时,从第三三态缓冲器TS3的输出端子输出与输入端子相同电平的信号,即L电平信号。另一方面,当H电平的信号被输入到第三三态缓冲器TS3的控制端子时,第三三态缓冲器TS3的输出端子被设为高阻抗,并从第一数据信号线LD1断开。
切换信号SEL被输入到第四三态缓冲器TS4的输入端子。第四三态缓冲器TS4的输出端子与第一数据信号线LD1连接。异常检测信号AB被输入到第四三态缓冲器TS4的控制端子。第四三态缓冲器TS4的动作与上述第一以及第二三态缓冲器TS1、TS2相同,当L电平的信号被输入到控制端子时,第四三态缓冲器TS4的输出端子被设为高阻抗,并从第一数据信号线LD1断开。并且,当H电平的信号被输入到第四三态缓冲器TS4的控制端子时,从第四三态缓冲器TS4的控制端子输出与输入端子相同电平的信号。
·墨水余量的判断:
在本实施例中,主控制部40与副控制部50的墨盒关联处理部52协作工作判断墨盒100中的墨水余量。下面对该处理(墨水余量判断处理)进行说明。
图8是用于说明墨水余量判断处理的时序图。在图8中,示出图5~图7中所示的八个信号,即使能信号EN、第二复位信号RST、第二时钟信号SCK、第二数据信号SDA、电源电位CVDD、第一复位信号CRST、第一时钟信号CSCK、以及第一数据信号CSDA。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用于墨水余量判断处理时的数据列的内容的图。如图所示,用于墨水余量判断处理时使用的数据列由20位的数据构成。在判断墨水余量时,出现在第二数据信号线LD2上的第二数据信号SDA表示包含该多个数据列的数据列群。
图9的(A)表示数据列群中第二数据信号线LD2上第一次出现的数据列。如图所示,数据列包括:ID部(识别部)、W/R部(切换指令部)、内部地址部、以及指令/数据部。ID部、W/R部、以及内部地址部是从主控制部40输出的数据要素,指令/数据部是从主控制部40或者副控制部50输出的数据要素。
ID部由三位的ID数据(识别数据)ID0~ID2构成,表示该数据列群目的地的设备的ID号。W/R部由1位的切换指令构成,用于切换该数据列群目的地的设备的输入输出电路的输入输出状态,即构成指令/数据的指令/数据的传送方向。例如,在主控制部40向副控制部50的墨盒关联处理部52提供指令/数据时,W/R部被设定为“W”即1(H电平),墨盒关联处理部52中的输入输出电路被设定为可输入的状态。另一方面,在主控制部40从墨盒关联处理部52接收数据时,W/R部被设定为“R”即0(L电平),墨盒关联处理部52中的输入输出电路被设定为可输出的状态。内部地址部由8位的地址构成,例如表示包含在墨盒关联处理部52内部的寄存器电路的寄存器群的地址。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的仅是8位中的3位。其他5位可以是具有任意电平的数据(空数据)。指令/数据部由8位的指令/数据构成。在W/R部是“W”(1)时,在指令/数据部包含有应该存储到墨盒关联处理部52的寄存器电路的指令/数据,在W/R部是“R”(0)时,在指令/数据部中包含从墨盒关联处理部52的寄存器电路读出的数据。
图9的(B)示出了数据列群中在第二数据信号线LD2上第二次以后出现的数据列。对图9的(A)、(B)进行比较可知,ID部不同。具体而言,在图9的(A)所示的第一次的数据列的ID部中包含有意义的ID数据,而在图9的(B)中所示的第二次以后的数据列的ID部中包含空数据。这是由于第二次以后的数据列在与第一次的数据列相同的设备之间进行交换的缘故。当然,在第二次以后的数据列的ID部中可以包含与第一次的数据列的ID部相同的ID数据。
当主控制部40的墨水余量判断部M1开始墨水余量判断处理时,将出现在使能信号线LE上的使能信号EN从L电平改变为H电平。然后,墨水余量判断部M1解除出现在第二数据信号线LD2上的第二复位信号RST。即,墨水余量判断部M1将第二复位信号RST从L电平改变为H电平。
墨水余量判断部M1将第二复位信号RST改变为H电平之后,向第二时钟信号线LC2上输出第二时钟信号SCK,并且向第二数据信号线LD2上输出第二数据信号SDA。另外,第二时钟信号SCK与第二数据信号SDA同步。在图8中,在时刻ta之前,第一数据列群DG1作为第二数据信号SDA被输出到第二数据信号线LD2上。
在包含在第一数据列群DG1的第一次的数据列的ID部中包含有ID数据ID2~ID1(具体而言,为指定副控制部的ID数据“0,0,0”),所述ID数据用于将如上所述的副控制部50的墨盒关联处理部52选择为第一数据列群DG1的目的地。与第二数据信号线LD2连接的墨盒关联处理部52(图6)判断被给与的ID数据ID2~ID0是否与自己的ID号(副控制部的ID号)一致,在这里被判断为一致。另外,在各个数据列的W/R部中设定有“W”(1)。因此,墨盒关联处理部52在由各个数据列的内部地址部指定的寄存器群中存储有包含在各个数据列的指令/数据部的指令。另外,在指令/数据部中包含有例如请求用于判断墨水余量的频率测量(后述)的指令或者确定成为该频率测量的对象的墨盒100的数据等。
在结束第一数据列群DG1的接收的定时,具体而言,在图8的时刻ta,墨盒关联处理部52开始频率的测量处理。墨盒关联处理部52根据包含在第一数据列群DG1中的指令/数据部的数据,将与频率测量的对象的墨盒100连接的第一传感器驱动信号线LDSN以及第二传感器驱动信号线LDSP中的任一个与第三传感器驱动信号线LDS连接。在完成该连接的定时,墨水余量判断部M1控制驱动信号生成电路42,使第三传感器驱动信号线LDS上产生传感器驱动信号DS。其结果是,在频率测量的对象的墨盒100的传感器110的压电元件上施加传感器驱动信号DS。
当向传感器110的压电元件施加传感器驱动信号DS时,在该压电元件上产生畸变(伸缩)。在结束传感器驱动信号DS(梯形脉冲)的施加的定时,墨盒关联处理部52将第三传感器驱动信号线LDS从第三传感器驱动信号线LDS连接的第一传感器驱动信号线LDSN或者第二传感器驱动信号线LDSP断开。那样之后,压电元件根据墨水余量产生振动(伸缩),压电元件将与振动相应的电压(应答信号RS)输出到第一传感器驱动信号线LDSN或者第二传感器驱动信号线LDSP上。墨盒关联处理部52测量应答信号RS的频率。
在墨盒关联处理部52结束应答信号RS的频率的测量的定时,具体而言,在从时刻ta经过了预定期间Dc的时刻tb,墨水余量判读部M1再次将第二时钟信号SCK输出到第二时钟信号线LC2上。并且,墨水余量判断部M1同时经由第二数据信号线LD2在与墨盒关联处理部52之间交换第二数据SDA。在图8中,在时刻tb之后,第二数据列群DG2在主控制部40与墨盒关联处理部52之间进行交换。
在第二数据列群DG2中包含多个数据列,但是由于在第二数据列群DG2仅包含有第二次之后的数据列,因此在各个数据列的ID部包含有空数据。另外,各个数据列W/R部被设定为“R”(0)。因此墨盒关联处理部52从由各个数据列内部地址部指定的寄存器群读出数据,并向主控制部40提供包含被读出的数据的指令/数据部。另外,在指令/数据部中例如包含有频率测量结果(数据)。
墨水余量判断部M1将第二数据列群DG2与墨盒关联处理部52进行了交换后,停止第二时钟信号SCK的输出,并将第二复位信号RST从H电平改变为L电平。墨水余量判断部M1还将使能信号EN从H电平改变到L电平。
墨水余量判断部M1基于从墨盒关联处理部52接收的频率的测量结果对作为处理对象的墨盒100判断墨水余量。例如,在墨水余量为预定量以上时,压电元件以第一固有振动频率H1(例如大约30KHz)振动,在墨水余量不到预定量时,压电元件以第二固有振动频率H2(例如大约110KHz)进行振动。此时,墨水剩余量判断部M1在接收的频率的测量结果与第一固有振动频率H1大致相等时,判断为墨水余量是预定量以上,在与第二固有振动频率H2大致相等时,判断为墨水剩余量不到预定量。
在以上说明的墨水余量判断处理时,主控制部40不向第一电源线LCV上输出3.3V的电源,第一电源线LCV上的电位CVDD被设为L电平(图8)。由此,能够降低打印机20的消耗功率。
这里,在墨水余量判断处理时,使能信号EN由于被设为H电平,因此如上所述墨盒关联处理部52输出L电平的切换信号SEL。其结果是,可知在墨水余量判断处理时,如图7所示,在中继电路55的内部,第一与电路AN1的输出为L电平。同样可知,在墨水余量判断处理时,在中继电路55的内部第二与电路AN2的输出为L电平。并且可知,在墨水余量判断处理时,在中继电路55的内部模拟开关SW被设为OFF(断开)状态,从第三三态缓冲器TS3的输出端子输出L电平。
因此,在墨水余量判断处理时,连接副控制部50、墨盒100的各个存储装置130之间的三根布线,即第一复位信号CRST、第一时钟信号CSCK、以及第一数据信号线CSDA分别被设为L电平(接地电平)。即,在墨水余量判断处理时,第一复位信号线LR1、第一时钟信号线LC1、以及第一数据信号线LD1与接地电位VSS连接。
如上所述可知,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以及第二与电路AN1、AN2、以及第三三态缓冲器TS3与本发明中的第一驱动器相对应。
·错误施加电压检测时
但是,在墨水余量判断处理时,由于包含36V的电压的传感器驱动信号DS出现在第一传感器驱动信号线LDSN或者第二传感器驱动信号线LDSP上,因此,如上所述存在如下情况,通过检测部53检测电压的错误施加,从检测部53输出H电平的异常检测信号AB。
在墨水余量判断处理时,当检测电压的错误施加,异常检测信号AB从L电平改变到H电平时,如图7所示,三个三态缓冲器,即第一三态缓冲器TS1、第二三态缓冲器TS2、以及第四三态缓冲器TS4的各个输出端子从高阻抗状态改变到L电平。那样之后,第一三态缓冲器TS1起到使第一复位信号线LR1的电位为L电平(接地电平)的电流源的作用。同样,第二三态缓冲器TS2起到使第一时钟信号线LC1的电位为L电平的电流源的作用。并且,第四三态缓冲器TS4起到使第一数据信号线LD1的电位为L电平的电流源作用。
如上所述可知,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和第二三态缓冲器TS1、TS2、以及第四三态缓冲器TS4与本发明中的第二驱动器相对应。
·对存储装置的存取:
在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40的存储器存取部M2经由副控制部50的中继电路55对各个墨盒100的存储装置130进行存取。下面对其处理(存储装置的存取处理)进行说明。
图10是用于说明存储装置存取处理的时序图。在图10中示出了与图8相同的8个信号。图11概念性地示出用于存储装置存取处理时的数据列的内容。如图所示,用于墨水余量判断处理时的数据列包括:ID部(识别部)、W/R部(切换指令部)、以及数据部。ID部与W/R部是从主控制部40的存储器存取部M2输出的数据要素,数据部是从存储器存取部M2或者存储装置130输出的数据要素。
ID部由3位的ID数据ID2~ID0构成,表示由存储器存取部M2控制的设备的ID号(具体地说,是存储装置130的ID号“0,0,1”~“1,1,0”)。W/R部由1位的切换指令构成,被用于切换存储装置130中的输入输出电路的输入输出状态,即切换构成数据部的数据的传送方向。在存储器存取控制部M2向存储装置130提供数据时,W/R部被设定为“W”即1(H电平),存储装置130中的输入输出电路被设定为可输入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存储器存取部M2从存储装置130接收数据时,W/R部被设定为“R”即0(L电平),存储装置130中的输入输出电路被设定为可输出的状态。数据部由1位或者多位数据构成。在W/R部是“W”(1)时,在数据部中包含应该写入到存储装置130中的存储单元阵列的数据,在W/R部是“R”(0)时,在数据部中包含从存储装置130中的存储单元阵列读出的数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存储单元阵列,每个存储单元使用顺序地进行存取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EEPROM)。在W/R部时“W”(1)时,存储装置130根据第一时钟信号CSCK依次选择存储单元阵列中的一个存储单元,并向被选择的存储单元中依次写入1位的数据。另外,在W/R部是“R”(0)时,存储装置130根据第一时钟信号CSCK依次选择存储单元阵列中的一个存储单元,并从被选择的存储单元依次读出一位数据。
当主控制部40的存储器存取部M2开始存储装置存取处理时,使第一电源线LCV的电源电位CVDD为H电平。即,向各个墨盒100的存储装置130提供电源(在实施例中为3.3V)。接着,存储器存取部M2解除出现在第二数据信号线LD2上的第二复位信号RST。即,墨水余量判断部M1将第二复位信号RST从L电平改变为H电平。
存储器存取部M2将第二复位信号RST改变为H电平之后,向第二时钟信号线LC2输出第二时钟信号SCK,并向第二数据信号线LD2输出表示图11所示的数据列的第二数据信号SDA。
这里,在存储装置存取处理期间,使能信号EN始终维持在L电平。因此,如上所述,墨盒关联处理部52输出H电平的切换信号SEL。结果,如图7所示,在存储装置存取时,在中继电路55的内部从第一与电路AN1的输出端子输出与第二复位信号线LR2的电平相同的电平信号。结果,在与第一与电路AN1的输出端子连接的第一复位信号线LR1上,出现与在第二复位信号线LR2上出现的信号相同的信号。因此,如图10所示,向存储装置130提供的第一复位信号CRST成为与第二复位信号RST相同的信号。同样,在存储装置存取时,在中继电路55的内部从第二与电路AN2的输出端子输出与第二时钟信号线LC2的电平相同电平的信号。因此,如图10所示,向存储装置130提供的第一时钟信号CSCK成为与第二时钟信号SCK相同的信号。另外,在存储装置存取时,在中继电路55的内部,模拟开关SW被设为ON(接通)状态,第二数据信号线LD2与第一数据信号线LD1电连接。另外,第四三态缓冲器TS4的输出端子被设为高阻抗状态。因此,如图10所示,向存储装置130提供的第一数据信号CSDA成为与第二数据信号SDA相同的信号。
另外,在存储装置存取时,由于异常检测信号AB始终是L电平,因此第一三态缓冲器TS 1、第二三态缓冲器TS2、以及第四三态缓冲器TS4的输出端子被设为高阻抗状态,并分别从第一复位信号线LR1、第一时钟信号线LC1、以及第一数据信号线LD1断开。
如上所述可知,在存储装置存取时,存储装置130中接收了与存储器存取部M2输出的第二复位信号RST、第二时钟信号SCK、以及第二数据信号SDA实质上相同的信号作为第一复位信号CRST、第一时钟信号CSCK、以及第一数据信号CSDA。
图11所示的数据列作为第一数据信号CSDA由各个存储装置130接收。在该数据列的ID部包含有用于将一个存储装置130a选择为控制对象的ID数据ID2~ID0(例如,“0,0,1”)。各个存储装置130判断被给与的ID数据ID2~ID0是否与自己的ID号一致。被选择为控制对象的存储装置(对象存储装置)130a根据所接收的数据列执行处理。具体而言,在W/R部是“W”(1)时,对象存储装置130a在存储单元阵列中存储有从主控制部40接收的、包含在数据列中的数据部的内容。另外,在W/R部是“R”(0)时,对象存储装置130a从存储单元阵列读出数据并向第一数据信号线LD1输出包含该数据的数据部。被输出的数据部经由第一数据信号线LD1、模拟开关SW、以及第二数据信号线LD2而被主控制部40的存储器存取部M2接收。另外,没被选择为控制对象的其他的存储装置转移到待机状态。
这样,在存储器存取部M2与对象存储装置130a之间进行了图11所示的数据列交换之后,存储器存取部M2停止第二时钟信号SCK的输出,并将第二复位信号RST从H电平改变为L电平。存储器存取部M2还将输出给第一电源线LCV上的电源电位CVDD从H电平改变为L电平,并结束处理。
根据上述说明的本实施例,用于从主控制部40对存储装置130进行存取的布线通过副控制部50的中继电路55被分离为第二布线群(第二复位信号线LR2、第二时钟信号线LC2、以及二数据信号线LD2)与第一布线群(第一复位信号线LR1、第一时钟信号线LC1、以及第一数据信号线LD1)。因此,当与存储装置130直接连接的第一布线群被施加了错误的电压时,能够抑制该错误施加电压对主控制部40或副控制部50的墨盒关联处理部52产生的不好影响。错误施加电压产生的不好影响包括对主控制部40或墨盒关联处理部52给与损伤或者使主控制部40与墨盒关联处理部52的通信不稳定等。
在错误施加电压中,例如包括传感器驱动信号DS的串扰噪声或传感器驱动信号DS经由墨滴或结露水等而施加在存储装置的端子的、导致存储装置130的错误动作的电压等。特别是由于传感器驱动信号DS包含远远高于主控制部40或副控制部50的驱动电压(在本实施例中是3.3V)的电压(在本实施例中最大为36V),因此起因于传感器驱动信号DS的错误施加电压产生的不好影响可能变大。在本实施例中,在生成传感器驱动信号DS而进行墨水余量的判断时,如上所述,通过向中继电路55输入L电平的切换信号SEL来将第一布线群和第二布线群进行电分离。并且,主控制部40或墨盒关联处理部52与第二布线群连接。结果,即使起因于传感器驱动信号DS的错误施加电压被施加到第一布线群,也能抑制对主控制部40或墨盒关联处理部52产生的不好影响。
例如,在一般的总线结构中,在共用的布线(总线)上连接主控制部40、墨盒关联处理部52、存储装置130等所有设备。在这样的结构中,在存储装置130的附近,被施加到总线上的错误施加电压可能对主控制部4或墨盒关联处理部52产生不好影响。在本实施例中能够抑制这样的影响。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在墨水余量判断处理时,第一布线群与为固定电位的接地电位(L电平)连接。因此,在墨水余量判断处理时,还能够抑制在向第一布线群施加错误施加电压时错误施加电压对主控制部40、墨盒关联处理部52、以及存储装置130产生的不好影响。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在墨水余量判断处理时,在向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或者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施加预定电平以上的错误施加电压并由检测部53检测出异常时,通过三态缓冲器TS1、TS2、TS4使第一布线群为接地电位(L电平)。即,在由检测部53检测出错误施加电压时,增强使第一布线群为接地电位(L电平)的能力。结果在墨水余量判断处理中,当在第一布线群上施加错误施加电压时还能够抑制错误施加电压产生的不好影响。
B.变形例:
·第一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向副控制部50(墨盒关联处理部52)分配了ID号,但是也可以不向副控制部分配ID号。具体而言,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使副控制部50为第二数据信号SDA的目的地时,将使能信号EN设定为H电平。因此,在上述实施例中,副控制部50的墨盒关联处理部52能够在使能信号EN为H电平的状态下,将出现在第二数据信号线LD2上的第二数据信号SDA识别为自身(墨盒关联处理部52)被指定为目的地的数据。因此,即使省略副控制部的ID号也能进行正确的动作。
·第二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作为副控制部50的墨盒关联处理部52进行的处理的、测量应答信号的频率的处理进行了说明,但是也能够执行其他的处理。例如,主控制部使墨盒关联处理部检测出墨盒输出信号CO的电平,并将该电平存储在墨盒关联处理部内部的寄存器电路中。并且,主控制部能够从墨盒关联处理部读出存储在寄存器电路中的墨盒输出信号的电平,并判断各个墨盒是否被安装在保持器上。一般而言,墨盒关联处理部只要执行与墨盒有关的预定处理即可。
·第三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经由第一布线群而连接的墨盒100的设备是存储装置130,但是也可以取代存储装置而采用其他的设备。例如,安装在墨盒100上的设备可以是CPU或者ASIC等处理器,也可以是更简单的IC。
·第四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墨水余量判断处理时,将第一布线群与接地电平连接,但是连接目标不限于接地电平,只要是电源电平等稳定的电位即可。
·第五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墨盒中容纳有墨水,但是也可以取而代之以容纳调色剂。一般印刷装置只要使用容纳印刷材料的容器即可。
·第六变形例:
上述实施例采用喷墨式的印刷装置,但是也可以采用喷射或喷出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这里所说的液体包括在溶剂里分散有功能材料粒子的液状体、如凝胶体状的流状体。例如,可以是喷射以分散或者溶解的状态而包含有用于液晶显示器、EL(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表面发光显示器、以及彩色滤波器的制造等的电极材料或色材等材料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喷射用于生物芯片制造的生物有机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以及作为精密喷液管而使用的、喷射作为样品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并且,也可以采用以下液体喷射装置:通过精确测定的位置向手表或照相机等精密机械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用于光通信元件等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上喷射紫外线硬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蚀刻基板等而喷射酸性或者碱性等蚀刻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并且,能够在这些任一种的喷射装置上适用本发明。

Claims (10)

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安装有液体容器,所述液体容器是用于容纳液体的容器并设置有第一设备,其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
第一布线;
第二布线;
第一控制部,经由所述第一布线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电连接;以及
第二控制部,经由所述第二布线与所述第一控制部进行电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部包括:
处理执行部,在第一种情况下,根据经由所述第二布线从所述第二控制部接收到的信号执行与所述液体容器有关的预定处理;以及
布线中继部,在所述第一种情况下,使所述第一布线以及所述第二布线为非电导通状态,在与所述第一种情况不同的第二种情况下,使所述第二布线与所述第一布线为电导通状态,从而使所述第二控制部与所述第一设备能够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布线中继部在所述第一种情况下使所述第一布线与稳定电位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布线中继部还具有在第一种情况下使所述第一布线的电位为预定电位的第一驱动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还具有检测部,用于检测与所述预定处理有关的电压可能被错误地施加在所述第一布线上;
所述布线中继部还具有第二驱动器,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出与所述预定处理有关的电压可能被错误地施加在所述第一布线上时,使所述第一布线的电位为预定电位。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液体容器还包括第二设备,
所述液体喷射装置还包括第三布线,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部与所述第二设备电连接,
所述预定处理包括经由所述第三布线向所述第二设备施加驱动电压。
6.如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与所述预定处理有关的电压或者所述驱动电压比施加在所述第一布线上的电位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一端子,用于将所述液体容器的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布线电连接;以及
第二端子,用于将所述液体容器的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三布线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彼此接近。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设备包括存储装置,
所述第二种情况包括所述第二控制部对所述存储装置进行存取的情况。
9.如权利要求5或者7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用于检测包含在所述液体容器中的液体的量的传感器,
所述预定处理包括用于使用所述传感器判断所述液体的量的处理。
10.一种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液体喷射装置是安装有液体容器,所述液体容器是用于容纳液体的容器并设置有第一设备,其中,
针对第一布线、第二布线、经由所述第一布线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电连接的第一控制部、以及经由所述第二布线与所述第一控制部进行电连接的第二控制部,
在所述第一控制部中,在第一种情况下,根据经由所述第二布线从所述第二控制部接收到的信号执行与所述液体容器有关的预定处理,
在所述第一种情况下,使所述第一布线以及所述第二布线为非电导通状态,在与所述第一种情况不同的第二种情况下,使所述第二布线与所述第一布线为电导通状态,从而使所述第二控制部与所述第一设备能够通信。
CN2008101616922A 2007-10-01 2008-10-06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22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57380 2007-10-01
JP2007257380 2007-10-01
JP2007257380 2007-10-01
JP2008-233897 2008-09-11
JP2008233897A JP5151841B2 (ja) 2007-10-01 2008-09-11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8233897 2008-09-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2285A true CN101402285A (zh) 2009-04-08
CN101402285B CN101402285B (zh) 2012-06-27

Family

ID=40536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6169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2285B (zh) 2007-10-01 2008-10-06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151841B2 (zh)
CN (1) CN10140228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0293A (zh) * 2009-05-15 2014-07-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材料供应系统、电路基板、构造体以及墨盒
CN107933100A (zh) * 2013-09-18 2018-04-20 佳能株式会社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50556B2 (ja) * 1998-11-11 2002-01-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印刷装置、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メモリ装置へのアクセス方法、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576958B2 (ja) * 2004-09-27 2010-11-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材の状態の検出方法
JP4144637B2 (ja) * 2005-12-26 2008-09-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材収容体、基板、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材収容体を準備する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0293A (zh) * 2009-05-15 2014-07-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材料供应系统、电路基板、构造体以及墨盒
CN103950293B (zh) * 2009-05-15 2016-10-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材料供应系统、电路基板、构造体以及墨盒
CN107933100A (zh) * 2013-09-18 2018-04-20 佳能株式会社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01683A (ja) 2009-05-14
CN101402285B (zh) 2012-06-27
JP5151841B2 (ja) 2013-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2284B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559675B (zh) 液体喷射装置、液体供应系统、以及电路基板
CN101856912B (zh) 存储装置和包括能够与主机电路电连接的存储装置的系统
JP2009241591A (ja) 装着装置、基板、液体情報を変更する方法
US7758138B2 (en) Liquid jet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configured to reduce effects of electrical fluctuations
CN101513794B (zh) 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容器以及多个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
WO2009113728A1 (ja) 液体容器、基板、液体情報を変更する方法
CN101402285A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23098580A (ja) 基板
CN102046388B (zh) 液体供应装置、电路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JP5541029B2 (ja) 印刷装置、印刷材カートリッジ、回路基板およびアダプター
US10040286B2 (en) Head unit
JP2010221484A (ja) 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収容容器、及び、端子間の接続状態を検査する方法
CN102950913A (zh) 印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180086074A1 (en) Head unit
WO2023127175A1 (ja) 基板、液体収容容器、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基板または液体収容容器の使用
JP2023098579A (ja) 液体収容容器
JP2011230464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0228200A (ja) 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装置本体から送信されたデータを複数の液体収容容器に記憶させる方法
JP2010228199A (ja) 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収容容器、及び、端子群の接続状態を検査する方法
CN102431309B (zh) 一种喷墨记录设备
JP5360284B2 (ja) 装着装置
JP2009126164A (ja)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液体消費システム、液体供給装置、ノイズ判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7

Termination date: 202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