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401072B - 应用补丁筛选装置以及应用补丁筛选方法 - Google Patents

应用补丁筛选装置以及应用补丁筛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1072B
CN101401072B CN2006800537763A CN200680053776A CN101401072B CN 101401072 B CN101401072 B CN 101401072B CN 2006800537763 A CN2006800537763 A CN 2006800537763A CN 200680053776 A CN200680053776 A CN 200680053776A CN 101401072 B CN101401072 B CN 1014010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ch
information
strategy
application
applic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537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01072A (zh
Inventor
小高伸子
漆谷高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01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1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01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10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G06F8/654Updates using techniqu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lterable solid state memories, e.g. for EEPROM or flash mem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G06F8/658Incremental updates; Differential upd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应用补丁筛选装置具有:第一提取单元,根据应用对象系统(1)的信息,从所公开的补丁信息中提取应用对象系统(1)的全部未应用补丁信息;输入单元,用于输入用户的策略;第二提取单元,根据通过输入单元所输入的用户的策略,从第一提取单元所提取出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中提取实际要应用于应用对象系统(1)中的未应用补丁信息的第二提取单元;未应用补丁取得单元,根据第二提取单元所提取出的实际要应用于应用对象系统(1)中的未应用补丁信息,取得该未应用补丁。

Description

应用补丁筛选装置以及应用补丁筛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要应用于系统中的补丁进行筛选的装置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存在有对下述这样功能的需求,即能够自动筛选应用于系统中的、用于软件的故障修正和小规模的版本升级等的补丁的功能。其原因如下。
首先,从经销商等那里提供有多种已安装在系统中的OS(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这样的软件的补丁,要想从能够应用的补丁中仅选择所期望的补丁,即需要花费时间,还必须有一定知识。此外,在不使用无用的补丁并且尽量少使用补丁的情况下,要求实现系统的稳定工作。进而,由于不同用户有不同的策略(policy),因此不是所有的用户都希望在用于修正重大故障的最新版本补丁等发布之后立即应用。
现状是,不存在根据用户策略来选择要应用于系统中的补丁的功能。因此,用户主要是使用经销商提供的称为集(cluster)的多个补丁的集合(以下称为“集”)或者补丁管理工具,一起应用多个补丁。但是,如果不使用集或者补丁管理工具,用户就只能自己动手作来调查故障信息并选择必要的补丁。
在集中,有集合了根据机种和OS信息而分类的补丁的全部的集,还有集合了经销商为了修正重大故障而推荐应用的补丁(安全补丁或者推荐补丁等带有标记的补丁)的集。用户通常是以集为单位同时应用补丁的集合,或者使用补丁管理工具等提取出最新的未应用补丁集合并全部予以应用、或者一起应用安全补丁或者推荐补丁等带有标记的补丁。如果不使用上述方法,就只能自己调查所公开的故障信息和系统运行状况等,筛选并应用必要的补丁。
如果使用集和补丁管理工具,姑且一起应用多个补丁集合,虽然可以一次修正系统的故障等,但是不想应用的补丁也全部都被应用了。为了从应用对象中除去不想使用的补丁,即使麻烦也只能自己调查故障信息等来分别筛 选并应用必要的补丁。
另外,关于在系统中应用补丁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案有以下手法。即,在系统启动时,从前端系统(front system)向后端系统(backendsystem)传送包含未应用补丁的执行程序的启动用文件和补丁,在后端系统中,补丁被应用到包含在该启动用文件中的执行程序,在系统关闭时,包含已应用补丁的该执行程序的启动用文件被传送到前端系统,然后,在下次系统启动时,从前端系统向后端系统传送已应用补丁该执行程序。
根据以上的状况可知,关于向系统中应用补丁,存在以下的问题。
首先,由于安装在系统中的软件存在多个补丁,所以要将这些补丁全部应用需要很多的时间。例如,有的OS公开了数百个补丁,要将它们全部应用需要很多的时间。
此外,虽然希望尽量从多个补丁中仅选择认为必要的东西并将其部分地进行应用,但是要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补丁需要一定的知识并需要很多的时间。
进而,如果通过集等一定程度的集合来应用补丁,则具有能够修正经销商推荐的重大故障的优点,但是也存在应用需要大量时间、连使用频率不高的功能的补丁也有可能被应用,可能包含已经应用了的补丁,不包含集未作为对象的产品(功能)的补丁等的缺点。
此外,有的用户对于使用频率高的功能总是希望应用最新补丁。相反,由于对系统运行有影响,即使正在使用的功能有发生故障的隐患,由于暂且不会符合发生故障的条件,系统可以没有问题地运转,所以有故意不想应用最新补丁的想法。此外,刚刚发布的补丁的实际应用不多,有可能是引起性能下降的坏补丁(由于应用而导致性能下降,在发布后又撤回的补丁),因此有希望等发布后过一段时间后再次应用补丁的想法。但是,在现状中,不存在根据用户策略来筛选所应用的补丁的功能。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能够在系统中应用的多个补丁中简单自动地取舍并选择用户真正想要应用的补丁的应用补丁筛选装置以及应用补丁筛选方法。
专利文件1:特许第28714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中是一种的应用补丁筛选装置,其的特征在于,具有备:第一提取单元,其根据应用对象系统的信息,从所公开的补丁的信息中提取所述应用对象系统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输入单元,其输入用户的策略;第二提取单元,其根据所述输入单元所输入的用户的策略,从所述第一提取单元提取出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中提取实际要应用于所述应用对象系统中的未应用补丁的信息;未应用补丁取得单元,其根据所述第二提取单元提取出的实际要应用于所述应用对象系统中的未应用补丁的信息,取得该未应用补丁。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中的应用补丁筛选方法的特征在于,根据应用对象系统的信息,从所公开的补丁信息中提取所述应用对象系统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根据所输入的用户的策略,从所述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中提取实际要应用于所述应用对象系统中的未应用补丁的信息,根据实际要应用于所述应用对象系统中的未应用补丁的信息,取得该未应用补丁。
另外,本发明的应用补丁筛选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提取单元,其根据应用对象系统的信息,从所公开的补丁的信息中提取所述应用对象系统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输入单元,其输入用户的策略;第二提取单元,其根据所述输入单元所输入的用户的策略,从所述第一提取单元提取出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中提取实际要应用于所述应用对象系统中的未应用补丁的信息;未应用补丁取得单元,其根据所述第二提取单元提取出的实际要应用于所述应用对象系统中的未应用补丁的信息,取得该未应用补丁;所述输入单元所输入的用户的策略包括将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的策略,或者将使用频率不高的功能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的策略,所述第二提取单元根据所述输入单元所输入的用户的策略、作为所述应用对象系统所使用的功能的文件和该文件的使用频率的信息、作为在所述应用对象系统中存在的功能的文件和该文件所属的包的信息,从所述第一提取单元所提取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中提取实际要应用于所述应用对象系统中的未应用补丁的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应用补丁筛选方法的特征在于,根据应用对象系统的信息,从所公开的补丁的信息中提取所述应用对象系统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 信息,根据所输入的用户的策略、作为所述应用对象系统所使用的功能的文件和该文件的使用频率的信息、作为在所述应用对象系统中存在的功能的文件和该文件所属的包的信息,从所述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中提取实际要应用于所述应用对象系统中的未应用补丁的信息,其中,上述用户的策略包括
将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的策略,或者将使用频率不高的功能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的策略,根据实际要应用于所述应用对象系统中的未应用补丁的信息,取得该未应用补丁。
根据上述方式中的装置以及方法,能够按照用户的策略容易地筛选并取得要应用于应用对象系统中的补丁。
下面,参照附图来进行详细说明,从而使本发明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使用于本发明的包含补丁集作成系统的全体系统的概要的图。
图2是表示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补丁的集合的图。
图3是表示使用频率不高的功能的补丁的集合的图。
图4是表示发布后经过一段时间后的补丁的集合的图。
图5是表示各故障现象的补丁的集合的图。
图6是表示策略输入画面(策略设定1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策略输入画面(策略设定2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策略输入画面(策略设定3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从现在开始7日以内的调查结果的图。
图10是表示存储在DB2中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存储在DB8中的最新的补丁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移入DB3中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是表示补丁集作成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用S1表示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一览画面的图。
图15是表示用S2表示的策略输入画面(策略设定0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6是表示用S3表示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一览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是表示用S4表示的策略输入画面(策略设定1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8是表示用S4表示的一览画面的图。
图19是表示用S5表示的策略输入画面(策略设定2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0是表示用S5表示的一览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1是表示用S6表示的策略输入画面(策略设定3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2是表示用S6表示的一览画面的图。
图23是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24是表示记录介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说明适用于本发明的包含补丁集作成系统的全体系统的概要的图。
在上述图中,应用对象系统1为补丁的应用对象的系统。应用对象系统1具备4个数据库:文件和使用频率信息数据库2(以下仅称为“DB2”)、文件和PKG(包)信息数据库3(以下仅称为“DB3”)、已应用补丁信息数据库4(以下仅称为“DB4”)、安装PKG信息数据库5(以下仅称为“DB5”)。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谓文件,是具有功能的文件,即程序文件、库、或者数据文件。此外,所谓PKG是构成产品的文件的集合(例如构成OS的功能的集团)。
DB2是存储在应用对象系统1中使用的文件和其使用频率的信息的数据库。DB3是存储在应用对象系统1中存在的文件和其所属的PKG信息的数据库。DB4是存储在应用对象系统1中应用的补丁的信息的数据库。DB5是存储被安装在应用对象系统1中的PKG信息的数据库。另外,在DB2至DB5中存储的信息的更新等通过应用对象系统1来进行。
补丁Web6具备补丁存储装置7和补丁信息数据库8(以下仅称为“DB8”),是根据需要来提供最新的补丁以及其信息的服务器。补丁存储装置7存储已在因特网等通信网络上存在并公开的最新的补丁,补丁信息数据库8存储该最新的补丁信息。在DB8中,存储各补丁的补丁编号(补丁ID)、修正的PKG的名称、发布日以及故障现象等信息来作为补丁信息。
补丁集作成系统9,根据应用对象系统1的信息和用户策略,进行在应用对象系统1中应用的补丁的集的作成处理(补丁集作成处理)等。在该补丁集作成处理中,当移入了应用对象系统1的信息,就参照经由通信网络连接的补丁Web6,以所移入的信息为基础从DB8中提取应用对象系统1的全部未应用补丁信息。接着,按照用户所输入的,例如希望应用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补丁、希望应用与“恐慌(panic)、系统死机”的故障现象相关的补丁等用户策略,从全部未应用补丁信息中提取实际要应用于应用对象系统1中的补丁(推荐应用补丁)的信息。然后,相应于该推荐应用补丁信息,从补丁存储装置7下载取得该应用推荐补丁,并作成应用推荐补丁的集。
以上是全体系统的概要。
接着,针对由补丁集作成系统9进行的补丁集作成处理详细地进行说明。
首先,针对在本处理中用户能够输入的策略进行说明。
在本处理中,用户能够进行下述策略输入,(1)如何处理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补丁、(2)是否将最新补丁作为应用对象、(3)将什么故障现象作为应用对象。
在上述(1)的策略输入中,能够输入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将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将使用频率不高的功能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将使用频率低的功能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将全部补丁作为应用对象。在此,若将能够在应用对象系统1中应用的全部未应用补丁作为集合X,将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补丁作为集合A,则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补丁如图2所 示,使用频率不高的功能的补丁如图3所述。即,用户根据上述(1)的策略的输入,能够提取集合A、集合A以外、集合X中的任一种集合的补丁。
在上述(2)的策略输入中,有可能输入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将最新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将发布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在此,当将发布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补丁作为集合B,该补丁如图4所示。另外,在上述图中,集合X是最新补丁(也是能够在应用对象系统1中应用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集合。即,用户可以通过上述(2)的策略的输入,提取集合B、集合X中的任一种集合的补丁。
在上述(3)的策略的输入中,能够将下述策略通过“与(AND)条件”或者“或(OR)条件”来进行组合输入,其中策略包括:将故障现象为“恐慌、系统死机”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将故障现象为“挂起(hang)、执行无法结束”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将故障现象为“命令异常”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将故障现象为“性能异常”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将故障现象为“安全(security)”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将全部故障现象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在此,将故障现象为“恐慌、系统死机”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集合C,将故障现象为“挂起、执行无法结束”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集合D,将故障现象为“命令异常”的补丁作为集合E,将故障现象为“性能异常”的补丁作为集合F,将故障现象为“安全”的补丁作为集合G,则各故障现象的补丁如图5所示。另外,在上述图中,集合X是能够在应用对象系统1中应用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集合。如上述图所示,集合C至集合G存在重叠的情况,也存在不重叠的情况。即,用户,根据上述(3)的策略的输入,能够提取集合C、D、E、F、G中的任一种、或者它们的组合(“与条件”或者“或条件”)、或者集合X的补丁。
此外,根据将上述(1)至(3)的策略作成“与条件”的情况,能够进一步缩小所提取的补丁的范围。例如,通过“与条件”将上述(1)中的以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在上述(2)中的以发布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在上述(3)中的以故障现象为“安全”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组合起来搜索就可以实现。或者,通过“与条件”将在上述(1)中的以使用频率不高的功能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在上述(2)中的以发布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组合起来搜索就可以实现。此外,在这种情 况下,不考虑上述(3)的策略。另外,通过“与条件”将在上述(2)中的以发布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3)中的以故障现象为“恐慌、系统死机”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组合起来搜索就可以实现。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不考虑上述(1)的策略。
关于上述(1)至(3)的策略的输入,可以通过在补丁集作成系统9所具备的未图示的显示装置上显示的策略输入画面来进行,或者也可以通过命令来进行。
图6、图7、图8是表示策略输入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图6是上述(1)的策略输入画面(策略设定1画面)。图7是上述(2)的策略输入画面(策略设定2画面)。图8是上述(3)的策略输入画面(策略设定3画面)。在各个策略输入画面中,通过利用补丁集作成系统9所具备的未图示的输入装置,在所期望的选择框上输入选择,以此进行策略的输入、设定。
接着,对在补丁集作成处理中有关被移入并被使用的应用对象系统1的信息进行说明。
在本处理中,作为应用对象系统1所使用的信息,将在DB2中存储的从现在开始在过去规定期间内在应用对象系统1中使用过的文件以及所述文件的使用频率的信息、在DB3中存储的在应用对象系统1中存在的文件以及所述文件的PKG的信息、在DB4中存储的在应用对象系统1中应用过的补丁的信息、在DB5中存储的在应用对象系统1中已安装的PKG的信息移入。
另外,应用对象系统1每隔一定期间(例如每隔一日)调查一次系统的状况,根据其调查结果,更新在DB2中存储的信息。详细来说,每隔一定期间调查一次在应用对象系统1中存在的全部文件的访问履历(使用履历)和在调查时使用的文件,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更新。
例如,每日一次调查系统的状态,从现在开始7日以内的调查结果是图9所示的状态时,在DB2中存储的信息成为图10所示的状态。此时,如图9所示的调查结果那样,从现在开始到7日以内的10/10~10/16为止,被访问次数file1为6次、file2为2次、file3为1次。因此,如图10所示那样,在该时刻存储在DB2中的信息就是file1的访问次数为6次、file2的访问次数为2次、file3的访问次数为1次的信息。
此外,存储在DB3和DB5中的信息,在每次PKG安装到应用对象系统 1中时被更新。存储在DB4中的信息,在每次补丁安装到应用对象系统1中时被更新。另外,关于DB3至5,也可以利用安装在应用对象系统1中的OS的功能来实现。此外,存储在DB4以及DB5中的信息,也可以利用安装在应用对象系统1中的OS的补丁关联命令来获得。
接着,对在补丁集作成处理中,根据被移入的应用对象系统1的信息来提取应用对象系统1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进行说明。
在本处理中,当移入了应用对象系统1的信息时,参照补丁Web6,从存储在DB8中的最新补丁的信息和被移入的DB5的信息(安装在应用对象系统1中的PKG的信息)中提取成为应用对象系统1的应用对象的全部补丁的信息,并且从中除去与所移入的DB4信息(在应用对象系统1中应用的补丁的信息)相对应的已应用补丁的信息,提取应用对象系统1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
例如,作为最新的补丁的信息,在图11中表示的信息存储在DB8中,此外,根据所移入的DB5的信息,可知安装在应用对象系统1中的PKG是PkgC和PkgD。此时,作为成为应用对象系统1的应用对象的全部补丁的信息而从DB8提取出的补丁的信息变为包含PkgC或PkgD信息的补丁编号为Patch2、Patch3、Patch4、Patch5、Patch6的补丁信息。进而,假设从所移入的DB4的信息可知补丁编号为Patch3的补丁已经向应用对象系统1中应用过。此时,作为应用对象系统1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而最终提取出的补丁信息,是补丁编号除Patch3之外的补丁编号为Patch2、Patch4、Patch5、Patch6的补丁的信息。
另外,在DB8中除了图11所示的与各补丁有关的补丁编号、发布日、修正的PKG、与故障现象有关的信息之外,还包含与各补丁有关的机种信息、OS的版本信息、补丁依存关系的信息等,加上这些信息,能够提取出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
接着,对在补丁集作成处理中,根据用户策略从已提取的应用对象系统1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中提取应用推荐补丁的信息进行说明。
在本处理中,所输入的用户策略是例如将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时,首先,从后述的使用频率高的文件的定义和所移入的DB2的信息中提取使用频率高的文件的信息。并且,从该使用频率高的文件信息和所 移入的DB3的信息中提取该使用频率高的文件所属的PKG的名称。
例如,将访问次数为6次以上的文件作为使用频率高的文件来定义,在所移入的DB2的信息为图10所示的信息并且所移入的DB3中的信息为图12所示的信息时,首先,从所移入的DB2的信息中提取File1作为使用频率高的文件,从图12所示的DB3的信息提取PkgC作为该File1所属的PKG的名称。
然后,从提取的全部未应用补丁信息和使用频率高的文件所属的PKG的名称中提取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补丁的信息。
例如,提取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是图11所示的DB8的信息中的补丁编号为Patch2、Patch4、Patch5、Patch6的补丁信息,当使用频率高的文件所属的PKG的名称为PkgC时,作为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补丁而被提取的补丁信息成为包含PkgC的信息的补丁编号为Patch2、Patch5、Patch6的补丁信息。
此外,在补丁集作成处理中,在所输入的用户策略是例如将发布后经过了3个月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时,从提取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中提取发布后经过了3个月的补丁的信息。
例如,与上述相同,提取的未应用补丁的信息是图11所示的DB8中的信息中的补丁编号为Patch2、Patch4、Patch5、Patch6的补丁信息,若现在的日期是2005年10月20日,则作为发布后经过了3个月的补丁而被提取的补丁的信息是补丁编号为Patch2、Patch5、Patch6的补丁信息。
此外,在补丁集作成处理中,在所输入的用户策略是例如将故障现象为“命令异常”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的情况下,从提取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中提取故障现象为“命令异常”的补丁的信息。
例如,与上述相同,提取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是图11所示的DB8中的信息中的补丁编号为Patch2、Patch4、Patch5、Patch6的补丁信息时,作为故障现象为“命令异常”的补丁而被提取的补丁的信息是补丁编号为Patch2、Patch5的补丁信息。
接着,利用图13至图22说明包含所述各处理的一系列的补丁集作成处理。
图13是表示补丁集作成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14至图22是在该 处理中在补丁集作成系统9的未图示的显示装置上显示的画面例子。
另外,在图13所示的流程中,作为用户策略,以输入下述策略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即,在上述(1)中以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并且在上述(2)中以发布后经过了3个月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并且在上述(3)中以故障现象为“安全”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此外,在图13所示的流程中,实线箭头表示处理流向,虚线箭头表示数据的流向。
在图13中,当应用对象系统1的信息(存储在DB2至5中的信息)被移入补丁集作成系统9中,开始执行补丁集作成处理后,首先,根据所移入的DB5的信息(安装在应用对象系统1中的PKG的信息)和补丁Web6的DB8的信息(最新的补丁的信息),提取在应用对象系统1中能够应用的全部补丁的信息,从中除去与所移入的DB4的信息(已应用于应用对象系统1中的补丁的信息)相对应的已应用补丁的信息,提取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并将其存储在补丁集作成系统9所具备的未图示的未应用补丁数据库中(S1)。此外,在该S1中,一览显示所提取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
图14是在S1中显示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一览画面的一个例子。例如,在上述图的一览画面中,xxx表示应用对象系统1的节点(node)名(在其他一览画面也相同)。如上述图所示,在该一览画面中,显示每个未应用补丁的补丁ID(补丁编号)、补丁概要(修正的PKG等)、发布日、故障现象。此外,在该一览画面中,还设有“下一步”按钮以及“取消”按钮,用户可以通过按下“下一步”按钮使处理移至下一个的S2。此外,通过按下“取消”按钮可以使补丁集作成处理结束(在其他一览画面以及策略输入画面也相同)。
在该一览画面中,当按下“下一步”按钮时,接着,显示出能够输入由用户定义的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策略输入画面(策略设定0画面),根据与该策略输入画面的输入相对应的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定义和所移入的DB2的信息(文件和使用频率的信息),提取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文件的信息,再根据所抽出的信息和所移入的DB3的信息(文件和PKG信息)来提取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PKG的信息,然后将结果存储在补丁集作成系统9所具备的未图示的使用频率高的PKG数据库中(S2)。
图15是在S2中显示的策略输入画面(策略设定0画面)的一个例子。 如上述图所示,用户可以通过在该策略输入画面输入所期望的日数以及次数然后按下“OK”按钮,以此进行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定义。此外,在该策略输入画面中,也可设置“跳过”按钮以及“取消”按钮,用户能够通过按下“跳过”按钮来使处理跳至S5。
在该策略输入画面中,在用户输入了所期望的日数以及次数并且按下了“OK”按钮之后,S2的处理结束,接着,基于在S1中被存储于未应用补丁数据库中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和在S2中被存储于使用频率高的PKG数据库中的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PKG的信息,以能够区分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补丁的信息和使用频率不高的功能的补丁的信息的方式来显示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一览(S3)。
图16是在S3中显示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一览画面的一个例子。在上述图的例子中,只有将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补丁的信息以阴影(hatching)显示,由此能够与使用频率不高的功能的补丁的信息区分开。此外,在该一览画面中,还设有“下一步”按钮以及“返回”按钮,用户通过按下“下一步”按钮能够使处理进入S4,通过按下“返回”按钮能够使处理返回S2。因此,用户通过按下“返回”按钮,能够再次显示图15所示的策略输入画面,从而可以重新从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定义开始运行。
在图16所示的一览画面中,若用户按下“下一步”按钮,则接着显示了用户在上述(1)中能够输入策略的策略输入画面(策略设定1画面),相应于该策略输入画面的输入,从在S1中存储在未应用补丁数据库中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中提取特定的未应用补丁的信息,并将结果一览显示(S4)。
图17是在S4中显示的策略输入画面(策略设定1画面)的一个例子。如上述图所示,在该策略输入画面中,用户通过选中任意一个选项框并按下“OK”按钮,就实现了上述(1)的策略输入。此外,在该策略输入画面还设有“取消”按钮。
在本例的情况下,由于将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所以在该策略输入画面中,选中“将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补丁作为对象”的选项框并按下“OK”按钮。并且,从在S1中存储在未应用数据库中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中提取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补丁的信息,并将该结果一览显示。
图18是在S4中显示的一览画面的一个例子。如上述图所示,只有在上 述的图16所示的一览画面中的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补丁的信息被一览显示。此外,在该一览画面中还设有“下一步”按钮、“OK”按钮以及“取消”按钮,用户通过按下“下一步”按钮能够使处理进入S5,通过按下“OK”按钮能够使处理进入S7。
在本例的情况下,由于还进行上述(2)以及(3)的策略输入,所以在图18所示的一览画面中按下“下一步”按钮。
接着,显示了用户能够输入上述(2)的策略的策略输入画面(策略设定2画面),相应于对该策略输入画面的输入,从在S4中提取出的未应用补丁的信息中,进一步提取特定的未应用补丁的信息,并将该结果一览显示(S5)。
图19是在S5中显示的策略输入画面(策略设定2画面)的一个例子。如上述图所示,在该策略输入画面中,用户通过选中任意一个选择框,并按下“OK”按钮,则能够输入上述(2)的策略。此外,在该策略输入画面中,在将发布后经过了一段期间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的情况下,用户能够以日为单位输入该一定期间。此外,在该策略输入画面中还设有“取消”按钮。
在本例中的情况下,由于将发布后经过了30天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所以在策略输入画面中,作为以日为单位的能够输入的一定期间而输入“30”,选中“将发布后经过了30天的补丁作为对象”的选项框并按下“OK”按钮。并且,从在S4中提取出的未应用补丁的信息中进一步提取发布后经过了30天的补丁的信息,并将该结果一览显示。
图20是在S5中显示的一览画面的一个例子。如上述图所示,只对上述的图18所示的一览画面中的发布后经过了30天的补丁的信息进行一览显示。在本例中,假设现在的日期为2006年1月26日。此外,在该一览画面中还设有“下一步”按钮、“OK”按钮以及“取消”按钮,用户通过按下“下一步”按钮能够使处理进入S6,通过按下“OK”按钮能够使处理进入S7。
在本例的情况下,由于还进行上述(3)的策略输入,所以在图20所示的一览画面中按下“下一步”按钮。
接着,显示了用户能够输入上述(3)的策略的策略输入画面(策略设定3画面),相应于对该策略输入画面的输入,从在S5中提取出的未应用补丁的信息中,进一步提取特定的未应用补丁的信息,并将该结果一览显示(S6)。
图21是在S6中显示的策略输入画面(策略设定3画面)的一个例子。 如上述图所示,在该策略输入画面中,用户通过选中任意一个选择框,并按下“OK”按钮、或者、在选中“与条件”或者“或条件”的选择框中的任意一个的同时,选中2个以上选择框(但是“将全部的故障现象作为对象”除外),并按下“OK”按钮能够输入上述(3)的策略。此外,在该策略输入画面中,还设有“取消”按钮。
在本例中的情况下,由于将故障现象为“安全”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所以在策略输入画面中,选中“将安全的补丁作为对象”的选项框并按下“OK”按钮。然后,从在S5中提取出的未应用补丁的信息中进一步提取故障现象为“安全”的补丁的信息,并将该结果一览显示。
图22是在S6中显示的一览画面的一个例子。如上述图所示,只对上述的图20所示的一览画面中的故障现象为“安全”的补丁的信息进行一览显示。此外,在该一览画面中还设有“OK”按钮以及“取消”按钮,用户通过按下“OK”按钮能够使处理进入S7。
在该策略输入画面中,当按下“OK”按钮后,接着,相应于在S6提取出的未应用补丁的信息,从补丁Web6的补丁存储装置7下载并取得该未应用补丁,从而作成该未应用补丁的集(S7)。并且,所作成的集在之后被应用在作为对象节点的应用对象系统1中。
这样,根据本流程,能够按照将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并且将发布后经过了30天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并且将故障现象为“安全”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的用户策略,从应用对象系统1的全部未应用补丁中,仅筛选所期望的补丁来作成集。
另外,在本流程中,作为用户的策略,以输入了上述(1)至(3)这三个用户策略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除此之外,在仅输入上述(1)至(3)的一个或者两个用户策略的情况也可以进行同样的处理。
此外,在本流程中,也可以保持各策略输入画面所输入的状态,在下次执行时显示策略输入画面时,显示所保持的状态。
以上,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将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补丁、补丁的发布日、故障现象等补丁应用时的提示(信息)提供给用户,使用户能够自己简单地决定希望根据什么样的策略来筛选补丁,从而不必为补丁的取舍选择而烦恼。
此外,由于自动地取得了功能的使用频率、补丁的发布日、故障现象等 信息,所以省去了用户自己调查所花费的功夫,也不会出错误。
此外,通过按照用户策略来筛选补丁,就不会发生选择违背用户的意愿的补丁的现象。即,没有应用不需要的补丁的工作,还可以缩短应用花费的时间。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关于应用对象系统1的信息是被移入到补丁集作成系统9中的信息,但是也可以例如经由通信网络连接补丁集作成系统9和应用对象系统1,补丁集作成系统9在处理中根据需要访问应用对象系统1的各DB,以此来取得信息。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S2中,用户能够任意设定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定义,但也能够将其预先固定地设定好。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S2中,补丁集作成系统9按用户的输入进行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定义,并提取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文件的信息,但是也可以例如通过应用对象系统1进行上述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被移入补丁集作成系统9中的DB2的信息而移入通过应用对象系统1提取出的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文件的信息。
但是,如图1所示的应用对象系统1、补丁Web6以及补丁集作成系统9都是由例如图23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计算机)构成。上述图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具备CPU(中央处理装置)11、存储器12、输入装置13、输出装置14、外部存储装置15、介质驱动装置16、网络连接装置17,它们通过总线18而相互连接在一起。
存储器12包含例如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 accessmemory)等,存储在处理中使用的程序和数据。CPU11利用存储器12执行程序,以此来进行必要的处理。例如,在信息处理装置是作为补丁集作成系统9的情况下,进行上述的补丁集作成处理等。
输入装置13是例如键盘、定位设备(pointing device)、触摸板等,用于使用户输入指示和信息。例如,在信息处理装置是作为补丁集作成系统9的情况下,用于使上述用户输入策略等以及操作显示画面上的各种按钮等。输出装置14是例如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输出向用户的询问和处理结果等。例如,在信息处理装置是作为补丁集作成系统9的情况下,用于显示上述的各策略输入画面和各一览画面等。
外部存储装置15是例如磁盘装置、光盘装置、光磁盘装置、磁带装置等。信息处理装置,在该外部存储装置15中存储上述程序以及数据,根据需要将它们下载到存储器12中使用。此外,在信息处理装置是作为应用对象系统1的情况下,也作为DB2至DB5使用。此外,在信息处理装置是作为补丁Web6的情况下,也作为DB8和补丁存储装置7使用。此外,在信息处理装置是作为补丁集作成系统9的情况下,也作为应用补丁的数据库和使用频率高的PKG数据库来使用。
介质驱动装置16驱动可移动记录介质19并访问该记录内容。可移动记录介质19是存储卡、软盘、CD-ROM(compact disk read only memory)、光盘、光磁盘等任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用户在该可移动记录介质19上预先存储上述程序以及数据,根据需要将它们载入(load)到存储器12中使用。
网络连接装置17与LAN(local area work:局域网)或因特网等任意的通信网络连接,伴随通信进行数据变换。信息处理装置根据需要经由网络连接装置17从外部的装置接收上述程序和数据,将它们载入到存储器12中使用。
图24表示能够向图23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供给程序和数据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在可移动记录介质19和服务器21的数据库22中存储的程序和数据被载入信息处理装置23的存储器12。服务器21生成搬运该程序和数据的搬运信号,经由网络上的任意的传送介质而输送到信息处理装置23。CPU11使用该数据来执行该程序,以此进行必要的处理。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当然可以进行各种改良以及变更。
以上,根据本发明,用户能够简单地从作为对象的能够在系统中应用的多个补丁中自动取舍并选择真正希望使用的补丁。

Claims (12)

1.一种应用补丁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提取单元,其根据应用对象系统的信息,从所公开的补丁的信息中提取所述应用对象系统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
输入单元,其输入用户的策略;
第二提取单元,其根据所述输入单元所输入的用户的策略,从所述第一提取单元提取出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中提取实际要应用于所述应用对象系统中的未应用补丁的信息;
未应用补丁取得单元,其根据所述第二提取单元提取出的实际要应用于所述应用对象系统中的未应用补丁的信息,取得该未应用补丁,
所述输入单元所输入的用户的策略包括将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的策略,或者将使用频率不高的功能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的策略,
所述第二提取单元根据所述输入单元所输入的用户的策略、作为所述应用对象系统所使用的功能的文件和该文件的使用频率的信息、作为在所述应用对象系统中存在的功能的文件和该文件所属的包的信息,从所述第一提取单元所提取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中提取实际要应用于所述应用对象系统中的未应用补丁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补丁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集作成单元,该集作成单元用于作成所述未应用补丁取得单元所取得的未应用补丁的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补丁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对象系统的信息包括:
已应用在所述应用对象系统中的补丁的信息;
已安装在所述应用对象系统中的包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补丁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单元所输入的用户的策略包括将最新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的策略,或者将发布后经过了一定期间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的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补丁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单元所输入的用户的策略包括将一个故障现象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的策略,或者将两个以上的故障现象的补丁以“与条件”或者“或条件”作为应用对象的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补丁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公开的补丁的信息包括:在关于各补丁的补丁编号、发布日、包的名称、故障现象中的任意一项以上的信息。
7.一种应用补丁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应用对象系统的信息,从所公开的补丁的信息中提取所述应用对象系统的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
根据所输入的用户的策略、作为所述应用对象系统所使用的功能的文件和该文件的使用频率的信息、作为在所述应用对象系统中存在的功能的文件和该文件所属的包的信息,从所述全部未应用补丁的信息中提取实际要应用于所述应用对象系统中的未应用补丁的信息,其中,上述用户的策略包括将使用频率高的功能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的策略,或者将使用频率不高的功能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的策略,
根据实际要应用于所述应用对象系统中的未应用补丁的信息,取得该未应用补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补丁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还作成所取得的所述未应用补丁的集。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应用补丁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对象系统的信息包括:
已应用在所述应用对象系统中的补丁的信息;
已安装在所述应用对象系统中的包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应用补丁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策略包括将最新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的策略,或者将发布后经过了一定期间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的策略。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应用补丁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策略包括将一个故障现象的补丁作为应用对象的策略,或者将两个以上的故障现象的补丁以“与条件”或者“或条件”作为应用对象的策略。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应用补丁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公开的补丁的信息包括:在关于各补丁的补丁编号、发布日、包的名称、故障现象中的任意一项以上的信息。
CN2006800537763A 2006-03-10 2006-03-10 应用补丁筛选装置以及应用补丁筛选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10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6/304742 WO2007105274A1 (ja) 2006-03-10 2006-03-10 適用パッチ選別装置及び適用パッチ選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1072A CN101401072A (zh) 2009-04-01
CN101401072B true CN101401072B (zh) 2010-12-15

Family

ID=38509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5377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1072B (zh) 2006-03-10 2006-03-10 应用补丁筛选装置以及应用补丁筛选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171465B2 (zh)
EP (1) EP2003557A4 (zh)
JP (1) JP5018768B2 (zh)
KR (1) KR100963550B1 (zh)
CN (1) CN101401072B (zh)
WO (1) WO20071052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04946A1 (en) * 2008-02-12 2009-08-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software code updater
WO2009104268A1 (ja) * 2008-02-21 2009-08-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パッチ候補選択装置、パッチ候補選択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パッチ候補選択方法
JP4983823B2 (ja) * 2009-02-25 2012-07-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
US8667114B2 (en) * 2011-02-15 2014-03-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gram update management server and program update management method
CN103955380A (zh) * 2011-03-02 2014-07-3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补丁处理方法
CN103955377A (zh) * 2011-03-02 2014-07-3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补丁自动分析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56650B (zh) * 2011-03-02 2014-06-25 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补丁自动分析的方法及装置
US8776058B2 (en) 2011-12-11 2014-07-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 generation of VM instance at time of invocation
CN102541596A (zh) * 2011-12-22 2012-07-04 中标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系统升级方法及装置
JP2014013457A (ja) 2012-07-03 2014-01-23 Fujitsu Ltd パッチ判定プログラム、パッチ判定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5997540B2 (ja) * 2012-08-10 2016-09-28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記憶媒体
US10031866B2 (en) 2012-08-10 2018-07-24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for setting download permissions or settings
JP5892905B2 (ja) * 2012-09-26 2016-03-23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不具合診断システム、品質管理装置、不具合診断装置および不具合診断方法
JP6102378B2 (ja) * 2013-03-15 2017-03-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サーバ、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026064B2 (en) 2013-09-13 2018-07-1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utomatically recommending updates based on stored lifecycle information
US9665359B2 (en) 2013-09-13 2017-05-3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utomatically resolving conflicts after installation of selected updates in a computer system
US9626176B2 (en) 2013-09-13 2017-04-1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Update installer with technical impact analysis
US9830142B2 (en) * 2013-09-13 2017-11-2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utomatic installation of selected updates in multiple environments
US9098375B2 (en) * 2013-12-23 2015-08-04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Automatic management of software patch installation
JP5768870B2 (ja) 2013-12-25 2015-08-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配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配信方法、プログラム配信システム、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379599B2 (ja) 2014-04-02 2018-08-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適用判定プログラム、適用判定方法、及び適用判定装置
US11243755B1 (en) 2016-06-22 2022-02-0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Resource aware patching service
JP6433468B2 (ja) * 2016-09-28 2018-12-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作成支援方法
CN111813429B (zh) * 2016-12-13 2024-10-0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程序的更新方法和装置
US10417017B2 (en) * 2017-03-21 2019-09-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termining candidate patches for a computer software
JP2019040400A (ja) * 2017-08-25 2019-03-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インストール制御プログラム、インストール制御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7087506B2 (ja) * 2018-03-19 2022-06-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機器管理装置、機器管理方法、機器管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機器管理システム
WO2023236125A1 (en) * 2022-06-09 2023-12-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lication live-patch control for consumer device malware detection
JP2024109349A (ja) * 2023-02-01 2024-08-14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パッチ管理装置、及びパッチ管理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5422A (zh) * 2001-07-26 2004-10-06 在无线通信设备中更新持久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71433B2 (ja) 1993-11-30 1999-03-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パッチ方式
JP3269522B2 (ja) * 1998-03-23 2002-03-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遠隔保守方式
JP2002051363A (ja) * 2000-08-04 2002-02-15 Ntt Comware Corp パッチファイル投入状態監視装置およびパッチファイル投入状態監視方法
CA2423175A1 (en) * 2000-09-22 2002-03-28 Patchlink.Com Corporation Non-invasive automatic offsite patch fingerprinting and updating system and method
US6976251B2 (en) * 2001-05-30 2005-12-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update agent
JP2003085317A (ja) * 2001-09-13 2003-03-20 Hitachi Ltd 予防保守サービス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管理方法
JP2003216430A (ja) * 2002-01-18 2003-07-31 Nec Corp ソフトウェア自動更新システムおよび端末
JP2003233512A (ja) * 2002-02-13 2003-08-22 Nec Corp 保守機能付きクライアント監視システム及び監視サーバ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クライアント監視・保守方法
JP2003296132A (ja) * 2002-03-29 2003-10-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パッチ適用システム及びパッチ適用方法及びパッチ適用プログラム
CA2465151A1 (en) * 2003-04-16 2004-10-16 Novadigm,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tch management
JP2005099967A (ja) * 2003-09-24 2005-04-14 Hitachi Ltd 予防保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5422A (zh) * 2001-07-26 2004-10-06 在无线通信设备中更新持久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963550B1 (ko) 2010-06-15
EP2003557A2 (en) 2008-12-17
US8171465B2 (en) 2012-05-01
KR20080091394A (ko) 2008-10-10
WO2007105274A1 (ja) 2007-09-20
EP2003557A9 (en) 2009-04-08
JP5018768B2 (ja) 2012-09-05
US20080313626A1 (en) 2008-12-18
CN101401072A (zh) 2009-04-01
EP2003557A4 (en) 2010-04-21
JPWO2007105274A1 (ja) 2009-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1072B (zh) 应用补丁筛选装置以及应用补丁筛选方法
US20220107917A1 (en) Generating target application packages for groups of computing devices
CN100375047C (zh) 一种计算机日志的管理方法
CN102165419B (zh) 用于管理批作业的计算机系统及其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US8584119B2 (en) Multi-scenerio software deployment
CN102648465B (zh) 远程数据收集系统和方法
CN101361041B (zh) 对象关系显示装置以及对象关系显示方法
US11003628B2 (en) Variable driven, customizabl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US2005027346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ty management in virtual community
CN101356524A (zh) 工作流程元数据系统和方法
CN1983962A (zh) 一种可扩展的网络管理系统和方法
US20090327630A1 (en) Software configuration item back-up facility
DE102006023974A1 (de) System und Verfahren für maßgeschneiderte Anwendungsbestellung und Installation für Informationsverarbeitungssysteme
WO2006135607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pid de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 and test software and documentation
US7493323B2 (en) Document group analyzing apparatus, a document group analyzing method, a document group analyzing system, a program, and a recording medium
CN103795794A (zh) 通过智能分析云进行商务智能分析模型共享的方法
CN100428235C (zh) 素材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0545836C (zh) 文档管理方法、网络系统和信息处理装置
US7039648B2 (en) Method and software system for creating customized computerized libraries
TWI428772B (zh) 技術文獻資料之管理系統及其方法
US2005026821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ng job management in mobile data collection
JP2943661B2 (ja) 金融端末装置のファイル照会方式
CN114868146A (zh) 实绩数据管理装置及业务管理系统
US12141589B2 (en) Related data extraction apparatus, related data extraction system, related data extrac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ata extraction program
JP3919563B2 (ja) 情報収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収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15

Termination date: 201503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