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369878B - 时分双工系统中同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时分双工系统中同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69878B
CN101369878B CN2007101202693A CN200710120269A CN101369878B CN 101369878 B CN101369878 B CN 101369878B CN 2007101202693 A CN2007101202693 A CN 2007101202693A CN 200710120269 A CN200710120269 A CN 200710120269A CN 101369878 B CN101369878 B CN 1013698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q
duration
time slot
frame
harq pro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202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69878A (zh
Inventor
李国庆
高卓
毕海洲
房家奕
肖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071012026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698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69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98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69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98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同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包括:当最小HARQ往返时长不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设置HARQ往返时长为大于该最小HARQ往返时长的最小整数倍个一帧时长;将HARQ进程按照设置的HARQ往返时长绑定在时隙上,进行HARQ传输。本发明还公开了另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同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包括:当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发生冲突而无法进行HARQ重传时,设定在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之后的最近的可用时隙为重传时隙;在设定的重传时隙上进行HARQ重传。本发明还公开了两种相应的装置。利用本发明,可以缩短HARQ往返时间,从而提高HARQ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时分双工系统中同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时分双工系统(TimeDivision Duplex,TDD)中同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HARQ)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所提出的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HSDPA)和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HSUPA)中,以及未来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计划中,为了对传输错误的数据块进行快速的反馈重传,采用HARQ作为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很多系统,例如HSDPA,HSUPA以及未来的LTE,都采用多路并行停等HARQ协议。所谓停等,就是指使用某个HARQ进程传输数据包后,在收到反馈信息之前,不能继续使用该进程传输其它任何数据。停等协议的优点是比较简单,但是传输效率比较低。而采用多路并行停等协议,同时配置多个HARQ进程,在等待某个HARQ进程的反馈信息过程中,可以继续使用其它的空闲进程传输数据包,这样,可以弥补传输效率低的缺点。但是,对于传输出错的数据块,必须使用相同的HARQ进程进行重传,以便于数据接收端对出错的数据块进行合并。
根据重传发生的时刻是否预定义,可以将HARQ分为同步HARQ和异步HARQ两种。其中在异步HARQ中,数据块的重传时刻不是预定义的,而是由调度器动态决定,因此需要显式地通知接收端数据块使用的HARQ进程编号(id)。而同步HARQ中重传时刻是预先定义的,与首次传输的时刻有固定的时序关系,其HARQ进程id可以通过定时关系隐式的表示,因此不需要显式的信令开销。
在FDD系统中,上行和下行的数据都是同时进行、连续传输的,也就是说,上行或下行分别独立的占用一定的频率资源连续传输。一个HARQ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的一次传输占用资源的时间跨度称为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FDD系统同步HARQ中,根据设备处理能力确定从使用某个HARQ进程传输数据、到收到ACK/NACK反馈信息并能够再次使用该进程传输数据的时间间隔,即往返时长(Round TripTime,下面记为HARQ_RTT)。以下行传输为例,每个TTI对应的HARQ进程id(下面记为HARQ process id)为通过TTI编号(下面记为TTI Number)对HARQ_RTT取模得到,即:
HARQ process id=(TTI Number)mod(HARQ_RTT)
例如,TTI编号为从0到N,当HARQ_RTT=4TTI时,TTI编号与HARQ进程id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TTI Number   0   1   2   3   4   5   6   7 ...  N
  HARQ process id   0   1   2   3   0   1   2   3   ...  (TTI Number)mod(HARQ_RTT)
表1.FDD系统中TTI编号与HARQ进程编号对应关系表
在TDD系统中,上行和下行分时使用相同的频率资源,上下行的数据传输都是非连续的。最小的数据传输时间间隔,即最短TTI,为一个时隙。
图1示出了TDD的一种帧结构的示例,该示例中,一帧的时间长度Sp内包括5个时隙,编号为0到4,并分为上行时隙和下行时隙。时隙转换点DUSP和UDSP分别用于指示下行到上行时隙,和上行到下行时隙的转换时刻。DUSP和UDSP可以根据情况在不同时隙间调整,从而导致不同的上下行时隙比例。
图2示出了TDD的另一种帧结构的示例,该示例中,一帧的时间长度Sp内包括10个时隙,编号为0到9,DUSP和UDSP如图中位置。
TDD系统中,如前面所述,TTI的长度为一个时隙,如果按照FDD的方法定义同步HARQ,先确定HARQ_RTT,再通过TTI Number对HARQ_RTT取模的方法确定HARQ process id,可能会由于上下行时隙的转换,导致进程不可用,从而推迟重传。这种冲突如图3所示,其中,HARQ_RTT=3TTI,每个Frame包含编号为0到4的5个时隙,其中前两个为上行时隙,后三个为下行时隙。如果按照FDD的方式,当TTI Number为0的HARQ_PDU在Frame N的0时隙上进行上行传输,该HARQ process id为0。则下一次传输应该在之后的HARQ process id也为0的时隙上传输,即在Frame N的时隙3传输。但是,Frame N的时隙3为下行时隙,不能进行上行传输,而只能在接下来的HARQ process id为0的时隙上传输,即在Frame N+1的时隙1传输。这样,推迟了HARQ传输时间。而且,不同进程的HARQ,其HARQ_RTT不同。
由于在TDD系统中,HARQ_RTT不仅受设备处理时延的影响,还受上下行转换点的位置的影响,因此,现有技术中,为了简化TDD系统中的同步HARQ方案,倾向于根据设备处理时延,以Frame长度的一种倍数作为HARQ_RTT,并且时隙编号与进程id具有绑定关系。以处理时长大于一帧时长而小于两帧时长为例,就上行而言,如图4所示,每个HARQ进程的HARQ_RTT设置为2倍的Frame长度,且编号为奇数的Frame的两个上行时隙分别对应的HARQ Process id为1、2,编号为偶数的Frame的两个上行时隙分别对应的HARQ Process id为3,4。这样,不仅实现简单,而且避免了发生冲突的可能。
但是,现有技术采用的这种方法,设置每个HARQ进程的HARQ_RTT都一样,且都大于设备处理时长,但是不同时隙上的HARQ进程,其设备处理时长可能是不同的,有的时隙上的HARQ进程可能其设备处理时长较短,也就是说,现有技术尽管统一设置HARQ_RTT,而没有根据每个时隙上的HARQ进程加以区分,特别是对于设备处理时长较短的HARQ进程,仍然采用与其它HARQ进程一致且较长的HARQ_RTT,这样,会明显的降低其HARQ传输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同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HARQ的传输性能低的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同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同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包括:
当某一时隙HARQ进程的最小往返时长不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设置HARQ往返时长为大于该最小HARQ往返时长的最小整数倍个一帧时长;
将HARQ进程按照设置的HARQ往返时长绑定在时隙上,进行HARQ传输。
所述将HARQ进程按照设置的HARQ往返时长绑定在时隙上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当最小HARQ往返时长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设置HARQ往返时长为该最小HARQ往返时长。
所述将HARQ进程按照设置的HARQ往返时长绑定在时隙上由以下方式实现:
对于一帧中的一个时隙所要绑定的进程号,通过将该时隙所在的帧的序号按照HARQ往返时长所包含帧长的个数取模,根据所得余数和该时隙的序号设置。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同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包括:
当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发生冲突而无法进行HARQ重传时,设定在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之后的最近的可用时隙为重传时隙;
在设定的重传时隙上进行HARQ重传。
该方法还包括:当HARQ进程处理时长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设定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为重传时隙。
所述设定重传时隙由以下方式实现:
与上行传输时隙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不是上行时隙时,设定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之后的最近的上行时隙为重传时隙。
所述设定重传时隙由以下方式实现:
与下行传输时隙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不是下行时隙时,设定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之后的最近的下行时隙为重传时隙。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同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装置,包括HARQ往返时长设置单元91,绑定单元92和HARQ传输单元93,其中,
HARQ往返时长设置单元91,用于当某一时隙HARQ进程的最小往返时长不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设置HARQ往返时长为大于该最小HARQ往返时长的最小整数倍个一帧时长;
绑定单元92,与HARQ往返时长设置单元91相连,用于将HARQ进程按照设置的HARQ往返时长绑定在时隙上;
HARQ传输单元93,与绑定单元92相连,用于在绑定的时隙上进行HARQ传输。
当最小HARQ往返时长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HARQ往返时长设置单元91还设置HARQ往返时长为该最小HARQ往返时长。
对于一帧中的一个时隙所要绑定的进程号,所述绑定单元92通过将该时隙所在的帧的序号按照HARQ往返时长取模,根据所得余数和时隙序号设置。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同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装置,包括冲突判断单元101,重传时隙表单元102,HARQ传输单元103,其中,
冲突判断单元101,用于判断在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是否发生冲突;
重传时隙表单元102,用于设定重传时隙表,在冲突判断单元101判断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发生冲突而无法进行HARQ重传时,该表中重传时隙为在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之后的最近的可用时隙;
HARQ传输单元103,在设定的重传时隙表中的重传时隙上进行HARQ重传。
所述重传时隙表单元102还用于在冲突判断单元101判断HARQ进程处理时长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设定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重传时隙表中的重传时隙。
在冲突判断单元101判断与上行传输时隙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不是上行时隙时,重传时隙表单元102设定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之后的最近的上行时隙为重传时隙表中的重传时隙。
在冲突判断单元101判断与下行传输时隙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不是下行时隙时,重传时隙表单元102设定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之后的最近的下行时隙为重传时隙表中的重传时隙。
由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当最小HARQ往返时长不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设置HARQ往返时长为大于该最小HARQ往返时长的最小整数倍个一帧时长,将HARQ进程按照设置的HARQ往返时长绑定在时隙上,进行HARQ传输,这样,根据HARQ进程的处理时长设置其往返时长,可以缩短HARQ往返时长,从而提高HARQ传输性能,而且,将HARQ进程按照设置的HARQ往返时长绑定在时隙上,进行HARQ传输,每个帧每个时隙都可以合理的绑定HARQ进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时分双工系统的一种帧结构图;
图2为时分双工系统的另一种帧结构图;
图3为时分双工系统按照频分双工系统HARQ方式进行HARQ传输时的时隙冲突示意图;
图4为时分双工系统中以整数倍HARQ往返时长进行HARQ传输的示意图;
图5为时分双工系统中帧结构中的传输时序关系;
图6为本发明第一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方法实施例的效果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装置实施例的框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装置实施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同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当最小HARQ往返时长不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设置HARQ往返时长为大于该最小HARQ往返时长的最小整数倍个一帧时长,将HARQ进程按照设置的HARQ往返时长绑定在时隙上,进行HARQ传输。
以下先介绍TDD帧结构下的传输时序关系(以上行为例),如图5所示,设每个时隙长度为1ms,其中:
DATA:上行传输块,传输时延为1个时隙,即1ms;
ACK/NACK:基站(eNB)反馈,传输时延为1个时隙,即1ms;
Tp:单向传播时延;
Tenb:eNB接收到上行数据后的处理时延,设为3ms;
Tue:终端(UE)接收到eNB反馈后的处理时延,设为3ms;
由于TDD帧结构上下行时隙交错的特性,当eNB处理完上行传输块后,必须等到下行时隙才能进行反馈,同样地,当UE处理完行eNB反馈后,也必须等到上行时隙才能进行重传或新的传输,因此引入Tdelay1和Tdelay2:
Tdelay1:eNB处理完上行传输块后,到下行时隙需要等待的时间;
现有技术中,eNB处理完上行传输块后,可以在之后的最近的下行时隙发送反馈消息,也可以在之后的其他下行时隙上发送反馈消息;图5中给出的是eNB处理完上行传输块后在之后的最近的下行时隙发送反馈消息的情形。
Tdelay2:UE处理完eNB反馈后,到最近的一个上行时隙必须等待的时间。
HARQ_RTTmin:相邻两次上行数据传输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即最短的HARQ_RTT。用公式可以如下表示:
HARQ_RTTmin=DATA+Tenb+Tdelay1+ACK/NACK+Tp+Tue+Tdelay2+Tp
上面仅举例出了上行数据传输的情况。应该注意的是,在下行传输的情况下,与此类似的,HARQ_RTTmin可以表示相邻两次下行数据传输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HARQ_RTT可以表示相邻两次下行数据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
以下,将HARQ_RTTmin称为最小HARQ往返时长。
图5中,当UE的前一次上行HARQ传输在Frame N的时隙1(HARQ进程1)发生时,由于eNB接收到上行数据后的处理时延Tenb需要占用3ms,eNB的下行反馈将最早可以在Frame N+1的时隙0进行,之后由于UE接收到eNB反馈后的处理时延Tue需要占用3ms,但是此时Frame N+2的第0时隙为下行时隙,不能进行上行传输,因此,后一次UE的上行传输将最早可以在Frame N+2的时隙1进行,此时,
HARQ_RTTmin=DATA+Tenb+ACK/NACK+Tp+Tue+Tdelay2+Tp=10ms;
当UE的前一次上行HARQ传输在Frame N的时隙2(HARQ进程2)发生时,eNB的下行反馈将最早可以在Frame N+2的时隙0进行,而后一次UE的上行传输将最早可以在Frame N+3的时隙1进行,此时HARQ_RTTmin=DATA+Tenb+Tdelay1+ACK/NACK+Tp+Tue+Tdelay2+Tp=14ms;
当UE的前一次上行HARQ传输在Frame N的时隙3(HARQ进程3)发生时,eNB的下行反馈将最早可以在Frame N+2的时隙0进行,而后一次UE的上行传输将最早可以在Frame N+3的时隙1进行,此时HARQ_RTTmin=DATA+Tenb+Tdelay1+ACK/NACK+Tp+Tue+Tdelay2+Tp=13ms;
当UE的前一次上行HARQ传输在Frame N的时隙4(HARQ进程4)发生时,eNB的下行反馈将最早可以在Frame N+2的时隙0进行,而后一次UE的上行传输将最早可以在Frame N+3的时隙1进行,此时HARQ_RTTmin=DATA+Tenb+Tdelay1+ACK/NACK+Tp+Tue+Tdelay2+Tp=12ms。
采用现有的同步HARQ实现方法,对于上述不同HARQ进程所需的最小处理时间,必须统一采用15ms的HARQ_RTT,即如果UE在Frame N的时隙m进行上行HARQ传输,则下一次HARQ传输只能在Frame N+3的时隙m进行,这样,与图5中各时隙可采用的最短HARQ_RTT相比,这种方案显然降低了系统的性能。
以下介绍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图6示出了本发明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如图所示,第一方法实施例包括:
步骤601:当最小HARQ往返时长不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设置HARQ往返时长为大于该最小HARQ往返时长的最小整数倍个一帧时长。
这里,最小HARQ往返时长即指上面的HARQ_RTTmin。
另外,当最小HARQ往返时长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还可以设置HARQ往返时长为该最小HARQ往返时长。
现有的帧中,UDSP和DUSP的位置可以改变,但是一旦UDSP和DUSP的位置确定,上下行时隙随之确定,且一般并不会动态改变。因此,当最小HARQ往返时长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可以固定的设置HARQ往返时长为该HARQ进程处理时。
仍以图5中各HARQ进程的最小HARQ往返处理时长为例,即:
时隙1(进程1)的最小HARQ往返时长为10ms;
时隙2(进程2)的最小HARQ往返时长为14ms;
时隙3(进程3)的最小HARQ往返时长为13ms;
时隙4(进程4)的最小HARQ往返时长为12ms。
由于一个Frame时长为5ms,因此,时隙1的最小HARQ往返时长为2倍的Frame时长,按照该步骤中的方式,HARQ进程1的HARQ往返时长,即HARQ1_RTT设置为10ms。
而时隙2的最小HARQ往返时长为14ms,其不是一个Frame时长的整数倍,按照该步骤中的方式,HARQ进程2的HARQ往返时长,即HARQ2_RTT设置为大于14ms(时隙2的HARQ_RTTmin)的最小整数个Frame时长,为15ms。
同样地,时隙3的最小HARQ往返时长为13ms,其不是一个Frame时长的整数倍,按照该步骤中的方式,HARQ进程3的HARQ往返时长,即HARQ3_RTT设置为大于13ms(时隙3的HARQ_RTTmin)的最小整数个Frame时长,为15ms。
同样地,时隙4的最小HARQ往返时长为12ms,其不是一个Frame时长的整数倍,按照该步骤中的方式,HARQ进程4的HARQ往返时长,即HARQ4_RTT设置为大于12ms(时隙4的HARQ_RTTmin)的最小整数个Frame时长,为15ms。
该步骤也可以利用公式按照如下表示:
某一时隙HARQ进程的最小往返时长记为HARQ_RTTmin,总存在M*Sp<HARQ_RTTmin≤(M+1)*Sp,其中Sp为一个Frame时长,M为≥1的整数,则设置该时隙的HARQ_RTT=(M+1)*Sp
步骤602:将HARQ进程按照设置的HARQ往返时长绑定在时隙上,进行HARQ传输。
该步骤中,将时隙和HARQ进程绑定,所以与现有技术类似,HARQ进程id可以通过定时关系隐式的表示,因此不需要显式的信令开销。
具体的,对于某一帧中的某一时隙所要绑定的进程号,可以将该时隙所在的帧的序号按照HARQ往返时长所包含帧长的个数取模,按照余数和所在时隙序号的不同来设置。
仍以图5中的各最小HARQ往返时长为例,设Frame的编号为Hn,此时通过Frame和时隙确定HARQ Process id的规则如下:
Hn mod 2=0时:
该帧时隙1对应HARQ Process(1);
Hn mod 2=1时:
该帧时隙1对应HARQ Process(2);
Hn mod 3=0时:
该帧时隙2对应HARQ Process(3);
该帧时隙3对应HARQ Process(4);
该帧时隙4对应HARQ Process(5);
Hn mod 3=1时:
该帧时隙2对应HARQ Process(6);
该帧时隙3对应HARQ Process(7);
该帧时隙4对应HARQ Process(8);
Hn mod 3=2时:
该帧时隙2对应HARQ Process(9);
该帧时隙3对应HARQ Process(10);
该帧时隙4对应HARQ Process(11);
总之,当Hn mod(M+1)=0,1...M时,该时隙分别对应不同的HARQProcess。
图7示出了上述步骤601和602执行后的HARQ传输和时隙绑定结果。这样,不同时隙的HARQ进程可以以较少的往返时长来传输,而且,每个帧每个时隙都合理的绑定了HARQ进程。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当最小HARQ往返时长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设置HARQ往返时长为该最小HARQ往返时长;当最小HARQ往返时长不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设置HARQ往返时长为大于该最小HARQ往返时长的最小整数倍个一帧时长,这样,根据HARQ进程的处理时长设置其往返时长,可以缩短HARQ往返时长,从而提高HARQ传输性能。而且,将HARQ进程按照设置的HARQ往返时长绑定在时隙上,进行HARQ传输,每个帧每个时隙都可以合理的绑定HARQ进程。
以下介绍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第二方法实施例包括:
在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发生冲突而无法进行HARQ重传时,设定在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之后的最近的可用时隙为重传时隙;
在设定的重传时隙上进行HARQ重传。
上面的HARQ进程处理时长为不包括Tdelay2的最小HARQ往返时长,即UE处理完eNB的反馈后,不考虑等待最近的一个上行时隙的时间。用公式可以如下表示:
HARQ进程处理时长=DATA+Tenb+Tdelay1+ACK/NACK+Tp+Tue+Tp。
并还可以包括:当HARQ进程处理时长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设定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为重传时隙。
当HARQ进程处理时长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与前面类似的,在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上进行HARQ重传。前面也提到,现有的帧中,一旦UDSP和DUSP的位置确定,上下行时隙随之确定,且一般并不会更改。因此,当HARQ进程处理时长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可以固定的在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上进行HARQ重传。
具体的,可以分为上行时隙和下行时隙。上述在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发生冲突而无法进行HARQ重传时,包括前面提到的,在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由于上下行类型不同而导致的冲突,进而无法进行HARQ重传。那么,由如下两种情况:
与上行传输时隙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不是上行时隙时,设定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之后的最近的上行时隙为重传时隙。
与下行传输时隙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不是下行时隙时,设定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之后的最近的下行时隙为重传时隙。
仍以图5中各HARQ进程处理时长为例,即:
时隙1的HARQ进程1处理时长为10ms;
时隙2的HARQ进程2处理时长为14ms;
时隙3的HARQ进程3处理时长为13ms;
时隙4的HARQ进程4处理时长为12ms。
图8示出了本发明方法第二实施例的结果。如图8所示,各HARQ进程可以符合下表所示的规律:
Figure GDA0000067845480000131
表2.HARQ进程与帧和时隙的对应关系表
可见,相邻两次传输之间都采用最短的HARQ_RTT,以达到系统的最大性能。UE将根据预定义的传输时序进行传输。如对于HARQ进程1,其HARQ_RTT固定为2帧时长,UE在Frame N的时隙1进行了传输,那么,将在Frame N+2的时隙1进行第一次HARQ重传。再例如对于HARQ进程3,UE在Frame N的时隙3进行了初始传输,那么,将在Frame N+3的时隙1进行第一次重传,第二次重传将在Frame N+5的时隙1进行,第三次重传将在Frame N+7的时隙1进行。图8中仅给出了Frame N各上行时隙进行一次传输的示意。
与方法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二实施例由于每次HARQ传输都采用最短的HARQ_RTT,因此无法实现时隙与HARQ进程id的绑定。所以HARQProcess id无法通过定时关系隐示的表示,需要显式的信令来指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实施例对于Frame中包含多对转换点时也是适用的。同时本发明也不限定上行传输或下行传输。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在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发生冲突而无法进行HARQ重传时,在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之后的最近的可用时隙为重传时隙,这样,相邻两次传输之间都采用最短的HARQ_RTT,以提高HARQ的传输性能。
以下介绍本发明的装置实施例。
首先介绍本发明第一装置实施例,该装置包括HARQ往返时长设置单元91,绑定单元92和HARQ传输单元93,其中,
HARQ往返时长设置单元91,用于当最小HARQ往返时长不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设置HARQ往返时长为大于该最小HARQ往返时长的最小整数倍个一帧时长;
绑定单元92,与HARQ往返时长设置单元91相连,用于将HARQ进程按照设置的HARQ往返时长绑定在时隙上;
HARQ传输单元93,与绑定单元92相连,用于在绑定的时隙上进行HARQ传输。
当最小HARQ往返时长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HARQ往返时长设置单元91还设置HARQ往返时长为该最小HARQ往返时长。
对于一帧中的一个时隙所要绑定的进程号,所述绑定单元92通过将该时隙所在的帧的序号按照HARQ往返时长取模,根据所得余数设置。
下面介绍本发明第二装置实施例,该装置包括冲突判断单元101,重传时隙表单元102,HARQ传输单元103,其中,
冲突判断单元101,用于判断在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是否发生冲突;
重传时隙表单元102,用于设定重传时隙表,在冲突判断单元101判断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发生冲突而无法进行HARQ重传时,该表中重传时隙的为在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之后的最近的可用时隙;
HARQ传输单元103,在设定的重传时隙表中的重传时隙上进行HARQ重传。
重传时隙表单元102还用于在冲突判断单元101判断HARQ进程处理时长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设定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重传时隙表中的重传时隙。
在冲突判断单元101判断与上行传输时隙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不是上行时隙时,重传时隙表单元102设定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之后的最近的上行时隙为重传时隙表中的重传时隙。
在冲突判断单元101判断与下行传输时隙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不是下行时隙时,重传时隙表单元102设定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之后的最近的下行时隙为重传时隙表中的重传时隙。
由以上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可见:(1)、当最小HARQ往返时长不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设置HARQ往返时长为大于该最小HARQ往返时长的最小整数倍个一帧时长,将HARQ进程按照设置的HARQ往返时长绑定在时隙上,进行HARQ传输,这样,根据HARQ进程的处理时长设置其往返时长,可以缩短HARQ往返时间,从而提高HARQ传输性能,而且,将HARQ进程按照设置的HARQ往返时长绑定在时隙上,进行HARQ传输,每个帧每个时隙都可以合理的绑定HARQ进程。(2)、在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的时隙发生冲突而无法进行HARQ重传时,在相隔HARQ进程处理时长之后的最近的可用时隙为重传时隙,这样,相邻两次传输之间都采用最短的HARQ_RTT,以提高HARQ的传输性能。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Claims (6)

1.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同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某一时隙HARQ进程的最小往返时长不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设置该时隙HARQ往返时长为大于该HARQ进程的最小往返时长的最小整数倍个一帧时长;
将HARQ进程按照设置的HARQ往返时长绑定在时隙上,进行HARQ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HARQ进程按照设置的HARQ往返时长绑定在时隙上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当某一时隙HARQ进程的最小往返时长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设置HARQ往返时长为该HARQ进程的最小往返时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HARQ进程按照设置的HARQ往返时长绑定在时隙上由以下方式实现:
对于一帧中的一个时隙所要绑定的进程号,通过将该时隙所在的帧的序号按照HARQ往返时长所包含帧长的个数取模,根据所得余数和该时隙的序号设置。
4.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同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HARQ往返时长设置单元(91),绑定单元(92)和HARQ传输单元(93),其中,
HARQ往返时长设置单元(91),用于当某一时隙HARQ进程的最小往返时长不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设置该时隙HARQ往返时长为大于该HARQ进程的最小往返时长的最小整数倍个一帧时长;
绑定单元(92),与HARQ往返时长设置单元(91)相连,用于将HARQ进程按照设置的HARQ往返时长绑定在时隙上;
HARQ传输单元(93),与绑定单元(92)相连,用于在绑定的时隙上进行HARQ传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某一时隙HARQ进程的最小往返时长等于一帧时长的整数倍时,HARQ往返时长设置单元(91)还设置HARQ往返时长为该HARQ进程的最小往返时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一帧中的一个时隙所要绑定的进程号,所述绑定单元(92)通过将该时隙所在的帧的序号按照HARQ往返时长取模,根据所得余数和时隙序号设置。
CN2007101202693A 2007-08-14 2007-08-14 时分双工系统中同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3698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202693A CN101369878B (zh) 2007-08-14 2007-08-14 时分双工系统中同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202693A CN101369878B (zh) 2007-08-14 2007-08-14 时分双工系统中同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9878A CN101369878A (zh) 2009-02-18
CN101369878B true CN101369878B (zh) 2012-04-18

Family

ID=40413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02693A Active CN101369878B (zh) 2007-08-14 2007-08-14 时分双工系统中同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698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06665A1 (en) * 2009-10-02 2011-04-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lay backhaul uplink HARQ protocol
WO2012162970A1 (zh) * 2011-09-01 2012-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CN103391554B (zh) * 2012-05-11 2016-05-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多时隙捆绑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684713A (zh) * 2012-09-26 2014-03-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场景下上行数据信道重传的方法和系统
US10772092B2 (en) 2013-12-23 2020-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xed numerology OFDM design
CN105960771A (zh) * 2014-12-18 2016-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数据传输的方法、网络侧设备、用户设备和系统
CN107294679B (zh) * 2016-03-31 2020-04-2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下行短tti的下行传输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BR112019019053A2 (pt) * 2017-03-22 2020-04-22 Sony Corp dispositivo de terminal, dispositivo de estação base,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e, mídia de gravação.
CN109829016B (zh) * 2019-01-25 2021-06-01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9261A (zh) * 2002-08-13 2005-10-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用于多个混合自动重复请求进程的进程配置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9261A (zh) * 2002-08-13 2005-10-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用于多个混合自动重复请求进程的进程配置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9878A (zh) 2009-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2262B (zh) 一种tdd系统同步harq的实现及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01369878B (zh) 时分双工系统中同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
JP6860826B2 (ja) Ttiバンドリングによるアップリンク送信の強化
CN101414900B (zh) 时分双工系统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及装置
JP6224642B2 (ja) 中継ノードを有する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情報送信制御
CN101222309B (zh) 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KR101412051B1 (ko) Tdd시스템 백홀링크 통신 방법, 기기 및 시스템
CN101567773B (zh)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615951B (zh) 上行授权信令的发送定时方法和装置
CN101499889B (zh) 一种获取时分双工系统上下行时隙比例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98432B (zh) 一种回程链路帧结构的配置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13143453A1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370576B (zh) 一种确定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时序的方法及装置
WO2013143440A1 (zh) 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09044344A2 (en) User specific load balancing
CN101931960B (zh) 一种避免上行传输冲突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309522B (zh) 上行应答消息反馈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6571895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方法及装置
CN102255709A (zh) 数据重传方法、基站、终端及无线通信系统
US8385236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user apparatus, and method
WO2013166883A1 (zh) 传输或接收上行sps业务数据的方法和用户设备和基站
KR101232599B1 (ko) 매체 접근 제어 프로토콜 데이터 유닛 재조립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수신기
CN101674168A (zh) 一种恒定调度下基于混合自动重传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WO2023039994A1 (zh) 信息反馈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1902314B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4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083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22

Address after: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2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