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9198A - 软性多触控点面板 - Google Patents
软性多触控点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69198A CN101369198A CNA2007101404534A CN200710140453A CN101369198A CN 101369198 A CN101369198 A CN 101369198A CN A2007101404534 A CNA2007101404534 A CN A2007101404534A CN 200710140453 A CN200710140453 A CN 200710140453A CN 101369198 A CN101369198 A CN 1013691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soft
- contact panel
- flexible
- sen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软性(可挠式)触控面板,至少包含:一软性板;一个或以上传感器,可侦测数个同步触控位置,并产生相对应的信号。一种软性显示器的方法,至少包含:驱动一个或以上传感器;在软性触控面板上,侦测数个同步触控位置。本发明还提供一软性(可挠式)多触控点屏幕装置,至少包含:一显示器作为使用者接口;一软性多触控点面板结合上述显示器,可侦测数个同步触控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特别涉及一软性多触控点面板。
背景技术
现今,电子装置提供了越来越多功能和越来越小体积和重量。通过不断整合更多的功能,降低成本,并且增加可靠性。通常触控面板结合一般显示器如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s)、液晶显示器(LCD)、电浆显示器和电致发光显示器等,提供一易于控制的触控显示器。现今常用的触控面所制造的仪器只能作为感测一触控的位置。
今天,许多计算机输入装置。其作业方式通常是利用一移动光标和/或直接在屏幕上作选择。例如,输入装置包括按钮或键,鼠标,轨迹球、触控垫、遥杆、触控面板等。而触控面板却越来越受到欢迎,原因在于他容易操作和弹性大以及价格不断下降。触控面板允许使用者使用手指或尖笔在触控面板上直接或间接利用光标作出选择。一般而言,触控面板会确认触控和位置,然后供计算机系统处理触控数据,并在其后根据触控数据提供一相对应动作。
市面上有几种常见的触控面板技术,包括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表面声波式、电磁式、近场影像式等。每项触控技术均有其设计或配置上的优势和缺点。电阻式技术是在触控面板上涂一层薄金属导电,利用电阻造成电流变化来识别触控事件并送至控制器作处理。而电容式技术则是在面板两面都涂上导电材料,外侧再覆上防刮涂膜。玻璃板周围的电极,会在外侧导电层上产生均匀的低压电场;内侧导电层则可以提供电磁屏蔽,并减低噪声。每当手指接触到屏幕,就会与外侧导电层上的电场产生电容耦合,而吸去微小的电流。各电极负责测量来自各个角落的电流,再由控制器定出手指的坐标。
波动式触控屏幕的玻璃板上则没有任何涂膜。位于屏幕四角的转换器,会把来自控制器的讯号转换成玻璃板上的超声波,位于四边的反射器则负责产生驻波图样。一旦手指接触屏幕,就会吸收掉部分的驻波。此时转换器会检测出相对的衰减,而控制器便能定出手指的坐标。
应变计技术是在屏幕是在四个角落装应变片来决定当屏幕被接触而产生的偏转。这项技术还可以测量Z轴。
Dispersive signal technology(DST)自2002年发展至今,当我们触碰到触控面板的时候,在面板里面都会形成一定的震波,然后把这个复杂的震波换算,并计算出实际位置,跟一般表面波不同的是,DST是一种侦测在介质里面波的技术,所以,任何的表面水滴,脏污,或是油垢都不会影响到触碰的侦测,造成任何干扰,DST没有尺寸大小的限制。
声学脉冲波辨识触控技术(APR)以一种简单和典雅的声音辨识方式来测量玻璃上被接触的点的位置。其关键是在玻璃上每个位置接触时都会产生独特的声音。四个附在触摸屏边缘玻璃的微小收发器接收到接触的声音,这个声音由控制器数字化,然后与事先所记录下的玻璃上每个位置声音的列表相比较,光标位置立即被更新到触摸位置。APR的设计可忽略外来和四周噪音,因为它们与事先记录的录音记录不吻合。
以上的技术,其中如电容,能作多触控点的侦测。而多触控点面板是触控面板的新趋势。但用于这些多触控点面板装置的是固体,其刚性基板或材料会削弱这些装置的可移动性,如用在笔记型计算机、掌上计算机、移动电话等。触控面板的重量和耐冲击能力是令行动装置考虑是否使用触控面板的重要因素。移动装置也比一般固定装置更要求其伸缩性。坚硬、易碎、重量大均不符合现在轻、有弹性的装置所需的组件。类似的考虑也适用于安装在汽车和墙上大型显示器的要求。坚硬、易碎的基板或材料也增加了产品的厚度,降低一产品在商业上的优势。
触控感应还需要在玻璃基板上安装传感器。而这些传感器则更进一步增加仪器的重量、成本和复杂度。平面触控面板也不符合非平面显示器或曲面显示器的需求。另外,制造弯曲的坚硬基板需要昂贵的加工。同样在玻璃方面,也必须从玻璃基板切割来符合需求,这些都使制造十分的昂贵且费时。所有这些弱点均可在软性多触控点面板获得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具有薄、轻、容易制造、成本低以及可对多点同时触控作侦测。
本发明是一软性(可挠式)触控面板,至少包含:一软性板;一个或以上传感器,可侦测数个同步触控位置,并产生相对应的信号。一种软性显示器的方法,至少包含:驱动一个或以上传感器;在软性触控面板上,侦测数个同步触控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软性(可挠式)多触控点屏幕装置,至少包含:一显示器作为使用者接口;一软性多触控点面板结合上述显示器,可侦测数个同步触控位置。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显着的改善了过往触控面板的问题,把触控面板变成更薄、更轻、更容易制造、更低成本以及可对多点同时触控作侦测。本发明使触控面板更可靠、便宜、更轻、更具弹性、更透明、更耐用、更易于控制、提高效能、降低成本、更容易制造,且可以增加可塑性,透光性,耐冲击性,并允许多点同时接触,使触控面板操作更简易和人性化。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呈现根据本发明的软性多触控点面板显示具体实施例之一;
图2为显示了多方触控面板加上多数组件的本发明;
图3为展示了一透明软性多触控点面板,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之一;
图4为说明了一透明软性多触控点面板,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之一;
图5为软性多触控点面板装置,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之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普遍适用于软性触控系统,由其是供一个或以上使用者使用的多点触控软性面板。本发明特别适合于数个触控同时发生或部分触控时间重叠。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为一个或多个使用者在同一时间在同一电子地图上寻找地点,使用者可以同步触控输入使地图产生响应。这种同步触控输入可为重叠触控,双触及或同步触控。而地图使用后可以卷起来收藏,减少占用空间。
在触控面板上,触控位置的认定是通过测量使用者触控面板所产生的独立信号来比较,以计算出触控的位置。而位置的相关数据与某些行动或指令相关,例如,电流,电压,电磁,光能、能量波、弯曲运动、加速度、单位面积压力以及相关方法以测量信号。假定一精确触控面板,其计算出的位置应该与实际位置相接近,以令使用者的输入指令可以确实执行。分辨率决定了实际触控触控位置与侦测出的位置误差应在可接受范围。而在误差范围的侦测被视为有效侦测。
一般而言,触控面板触控应包括三个步骤:触控下压、持续接触、抽离。信号测量计算是以触控位置的讯号与背景信号作比较,而背景讯号是在没有触控发生时的残留讯号。当触控发生时,信号从其背景值变化到一新的值,称为持续值,这值很容易从背景值分辨出来。从背景值变化至持续值为触控下压的信号。触控发生而持续一段有限的时间称为持续时间,其为持续接触,在理想的状况下其信号是不会终断的,或者是其波动幅度持续大于背景值。只要时间够长,触控位置应可顺利的被测量。当触控结束时,讯号值会回归背景讯号值,这称为抽离。
一般触控面板在使用上均有限制,在某些事情下,如二人以上同时触控或重叠触控是不被允许的。例如一个触控式电子地图,使用者会同时对此地图下指令。纵使每个使用者在电子地图上不同地方使用,但重叠触控时间是无法被免的。
本发明为一软性多点触控面板提供多触控点的同步位置侦测。触控面板可利用的技术包括,如Dispersive signal technology(DST)、电阻技术、电容技术、电磁感应技术、表面波技术、声学脉冲波辨识触控技术、应变计技术、光学技术或其它适合触控面板技术。
一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为包括一软性触控面板,连接一控制器。软性触控面板是一种透明面板,安置在软性显示器前方、软性显示器后方、软性弹性显示器的旁边或显示器之间。软性的触控面板可结合软性显示器,也可以单独组成。软性触控面板的基板可与显示器共享或可独立拥有。软性触控面板是在触控面板接收使用者输入后将信息传送给控制器。在多数情况下,软性触控面板确认触控的位置,及其力度的大小。软性触控面板传送信息给控制器,然后控制器按照程序来作运算。
按照其一具体实施例,软性触控面板可追踪多个目标,包括在软性触控面板表面上同一时间静止、轻按或在面板表面滑动。例如多目标可以是手指、手掌、钢笔或任何工具所做成。由于软性触控面板可追踪多个目标、使用者可同时触控来触发不同目标。例如,当使用者从选单用手指选择一个项目,而另一手指可以移动一光标。另外,使用者也可以在一屏幕操作按钮,而另一手指卷动滚动条。此外,一手指在拖曳一目标而另一手指可以同时拖曳另一目标。当然,所有动作可以是一触控点以上的操作。
软性的触控面板大致包括传感器设计来感测物体的接近和/或触控。该传感器可以是多样性的。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传感器在整个软性触控面板上分为几个相互独立隔离的侦测点、节或区域。传感器通常隐藏起来,分布在软性触控面板上,而每个传感器代表面板上的一个区域。该传感器可以放置在一个网格或一像素阵上,在侦测到触控的同时发送出一信号。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每当一传感器侦测到一触控时立即产生一信号。当一物体被多个传感器同时侦测到,则同时产生多个信号。为了拥有软性特性,传感器可以由软性材料所制造。
传感器的组合可以有很多样的变化。传感器数量取决于预期触控面板所需的灵敏性、柔软性和透明度。在一般情况,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柔软性却会在同一时间降低其透明度(反之亦然)。至于传感器一般会在触控面板上形成坐标系统,而使用的坐标系统可以是笛卡尔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或其它坐标系统。当使用笛卡尔直角坐标系统,通常传感器会以X和Y坐标作表示。当使用极坐标系统,通常会使用径向坐标(r)和角坐标(θ)。
软性触控面板可包括一感测控制器由感测装置(传感器)接收信息并将信息传至处理器。另一为感测控制器并不处理数据而直接给处理器作处理。一具体实施例为,感测控制器直接传送原始数据给处理器,让处理器处理数据。例如处理器从感测控制器那接收到信号的数据,然后决定如何将这些数据的使用。数据可包括每个传感器所在的坐标数据和每传感器侦测到的压力。另一具体实施例为,传感器本身会处理原始数据。感测控制器接收来自传感器的讯号而将讯号转变成处理器能理解的数据。感测控制器可进行过滤和/或转换过程。过滤程序的实施通常为减少数据的拥塞,使处理器不至于超负荷或者接收没用的数据。转换过程则为将原始数据调整,然后将它们传送给处理器。转换过程可包括确定每点触控区域的中心位置。
感测控制器可包括存储组件储存触控面板的程序,其程序可控制软性触控面板的各方面。例如触控面板程序可能含有在传感器基础上的产出值(例如坐标)。事实上,感测控制器与触控面板沟通可使用预定的通讯协议。由于一般的通信协议是数据交换设备之间的一套规则和程序。通常在数据通信协议将要传送的数据放在封包中传送,封包含有所需的目的地数据,并沿途更正错误数据。
感测控制器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微控制器所组成,并分别监测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微控制器可能对应一集成电路,其中与固件监测感测装置并处理信号,将信号回报给处理器。
一具体实施例,感测装置是基于电容技术。当只要两个导电接近而没有是真正触碰,这是电场会相互作用形成的电容。如一导电传感器以及另一导电物体如手指。由于物体接近触控面板表面,小量电容会在传感器和物体之间产生。通过检测每个位置的传感器的电容变化,感测控制器能识别多个物体并确定其位置、压力、方向、速度和加速度。例如,感测控制器可以感测在同一时间一个或以上手指和手掌于何时何地以及力度大小施加于触控面板。
单纯电容感测装置在设计和建构中允许很大的弹性。例如,感测装置,可以根据自电容或相互电容。在自电容中,每个传感器提供一单独电极,当物体接近触控面板表面,这些物体会吸引部分电流远离电极。感测控制器会侦测电极中被物体吸引过去的电流以确定不同物体的触控位置。在相互电容中,感测装置包括一双层分隔电线网,双层带电的分隔电线网也可以因静电极而形成电容器。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上层包括线路横列而下层包括线路纵列。在上层与下层线路的交叉点成为传感器。在操作过程中,当上层包横列线路与下层纵列线路接近或接触,其中一方会把另一方的电流吸引过去,而控制器只要侦测其中的变化,则可以以确定不同对象触控触控面板的位置。
按照另一具体实施例,感测装置是基于电阻技术。电阻触控面板组成一软性上层和一软性的底层,其中利用绝缘材料,如绝缘点,作为支撑把两层隔开,并与感测控制器连接。在两层内面上涂上透明的金属氧化物或其它适的导电涂料作为一传感器,便于当电压通过每一层而产生梯度。当有压力压在软性上层上,至令上下两层接触而产生一封闭回路。而两层之间的电压变化,电压产生的X和Y坐标均传回给感测控制器。感测控制器的数据会传给处理器作运算。通过检测每个位置的传感器的电阻变化,感测控制器能识别多个物体并确定其位置、压力、方向、速度和加速度。例如,感测控制器可以感测在同一时间一个或以上手指和手掌于何时何地以及力度大小施加于触控面板。
单纯电阻感测装置在设计和建构中允许很大的弹性。例如,感测装置,可以根据自电阻或相互电阻。在自电阻中,每个传感器提供一单独金属氧化物涂层底层,当面板表面遭外界物体压力时,上层与有金属氧化物涂层的底层连接而产生一封闭电路。感测控制器会侦测上下层间不同区域电流的变化,以确定不同物体的触控位置。在相互电阻中,感测装置包括一双层分隔金属氧化物电线网。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上层包括线路横列而下层包括线路纵列。在上层与下层线路的交叉点则成为传感器。在操作过程中,当上层包横列线路与下层纵列线路接触时,其中一方会把另一方的电流吸引过去而形成封闭电路,而控制器只需侦测其中的变化,则可以确定不同对象触控触控面板的位置。
根据图3,该软性多点触控面板可侦测多个物体在同一时间触控的位置与力度大小。这个触控面板是建基于多个透明传感器30来表达触控面板上不同的位置。传感器用来感测一个或以上的邻近物体的触控输入。传感器利用在空隙中的细软导电线来与感测控制器相连33。传感器间必须相互独立,而传感器间的空隙必须尽量小,以极大化侦测面积以及极小化空隙与传感器间的视觉差异。
具备轻、薄、软特性的导电导线32与传感器接触以传送电信号传输并将传感器与感测控制器连接。感测控制器31包括一个或以上传感器芯片,以测量各传感器的信息并回报信号给主控制器。如传感器芯片可转换模拟信号,并通过排汇流传输数字数据给主控制器。任何数量的传感器芯片均可利用。例如,单一的芯片可用于所有传感器或多芯片可用于单一或一组传感器。
传感器、感测控制器、导线一般为透射光的材质。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透光软性材料如薄玻璃或塑料等组成。比较好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但也可以是其它合适的软性材料,如聚碳酸酯聚酯、聚氯乙烯、聚醚砜、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醋酸纤维素、聚乙烯萘等。而传感器,导线和导电层可以用铟锡氧化物(ITO)或导电墨水,最适合的材料为银浆导电墨水,这种导电墨水可以以印刷方式涂上。此外,感测控制器的传感器芯片可使用任何适当的技术与导线连接。
传感器的分布可广泛且多样的。例如,传感器可以放置在触控面板的任何地方。该传感器可随意放置或以某一方式排列。传感器的位置可取决于其坐标的位置。此外,传感器可以是任何形状所组成,即便是简单(例如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多边形等)或复杂(例如随机形状)。此外,传感器可以形状相同,也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其形状选择一般是以尽量增加侦测面积以及尽量减少空隙与传感器间的视觉差异。
根据图4,另一具体的发明实施例,跟上面的触控面板不同,感测装置包括一双层分隔金属氧化物电线网。在大多数情况下,每层的线40是互相平行。此外,对不同层次的线路配置,在上层与下层线路的交叉点则成为传感器41,每个传感器代表不同的触控面板坐标。传感器用来感测一个或以上的邻近物体的触控输入。上层提供导电线,而底层为感测电线(反的亦然)。导电线与电压源相连,分别的驱动电流通过导电线。也就是说,只有发生接触的地方才有触发,而所有其它线路则接地。他们运作就如驱动光栅扫描。感测电线连接感测控制器,而感测控制器不断监测感测电线。每条感测电线均使用软性材料,例如,导电墨水。
当导电线的电流在节点相交令各感测控制器侦测出平行的感应线具电流的变化。此后,在另一导电线的电流在另一节点相交令各感测控制器侦测出另一平行的感应线具电流的变化。这样顺序发生直到所有线路已被驱动与侦测。一但所有的线路均已驱动,驱动程序会重新顺序发生(不断重复)。在大多数情况下,导电线从一端顺序驱动至另一端。
感测控制器42,包括一个或以上传感器芯片分别测量不同感应线的信号,并报告其结果给主控制器。如传感器芯片可转换模拟信号,并通过排汇流传输数字数据给主控制器。任何数量的传感器芯片均可利用。例如,单一的芯片可用于所有感测线或多芯片可用于单一或一组感测线。
感测线和导电线一般为透射光的材质。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透光软性材料如薄玻璃或塑料等组成。比较好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但也可以是其它合适的软性材料,如聚碳酸酯聚酯、聚氯乙烯、聚醚砜、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醋酸纤维素、聚乙烯萘等。而感测线,导电线和导电层可以用铟锡氧化物(ITO)或导电墨水,最适合的材料为银浆导电墨水,这种导电墨水可以以印刷方式涂上。此外,感测控制器的传感器芯片可使用任何适当的技术与导线连接。
感测线和导电线的分布可广泛且多样的。例如,感测线和导电线可以放置在触控面板的任何地方。该感测线和导电线可随意放置或以某一方式排列。感测线和导电线的位置可取决于其坐标的位置。此外,感测线和导电线可以是任何数量所组成,而数量多寡则取决于所需的解释度。另外,感测线和导电线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有所不同。其数量上的选择一般是以面板的表面积与其形状与感测线和导电线的宽度来决定。
以上所述只是初步的软性多触控点面板所使用的技术的例子,除上述例子的外,还有许许多多不同的技术均可以用于软性多触控点面板,如Dispersivesignal technology(DST)、电磁感应技术、表面波技术、声学脉冲波辨识触控技术、应变计技术、光学技术或其它适合触控面板技术等。所有可以侦测多点同时触控的软性触控面板技术均适合本发明实施。
图1软性多点触控面板装置是一软性多点触控面板的具体实施例。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显示器11和触控面10板均为可挠性的。软性显示器可以是一种小分子发光显示器(OLED)、高分子发光显示器(PLED),主动矩阵液晶显示器、被动矩阵液晶显示器、电泳显示器,胆固醇液晶显示器、高分子分散液晶显示器,向列型液晶显示器,旋转球影像显示器或具软性特点的任何显示器,可以是透明或非透明,三维或二维显示。因此,其结构可包括任何适当的软性基板12,如塑料、薄金属、薄玻璃、或任何软性材料,其中一种可用于基板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除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外,其它合适用于软性板基板的材料,如聚碳酸酯聚酯、聚氯乙烯、聚醚砜、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醋酸纤维素、聚乙烯萘等。
图2中,显示控制器22中的图形展示控制程序是用来在显示器上依据影像数字而产生图形。而这一程序,亦包括在软性显示器显示使用者输出的特征。坐标感测程序是侦查使用者在响应软性触控面板的需求而在面板上所作出的触控输入。侦测包括一使用者同时在同一面板上作两点的触控,其两个坐标位置是由多点触控面板控制器23作侦测分析。
其中一个多点触控面板显示装置的具体组成实施例为一软性触控面板21覆盖在一软性显示器20上。
位置关系计算程序是一计算程序,针对同步操作触控面板的使用者,计算其点与点之间的位置关系。或者,可以是一程序来计算一使用者的两触控点的状态。根据这此一程序,至少有一个两点之间的距离以及连接两点的角度能计算出来。在这里,连接两点的角度是两点之间的线与参考线(如水平线)之间所形成的角。此外,由于角度的方向亦需考虑,如一左向角,是一逆时针的方向,可看成正方向。而连接线的角度可以简称为两点之间的角度。当(X1,Y1)和(Y1,Y2)的两个坐标点被侦测,则两点之间的距离L以及其角度[θ]可以由勾股定理来计算。此外,在这具体实施例中,根据这一程序,两点之间的中心点(中部坐标)也是可以被计算出来的。这些距离、角度和中间坐标值等,可以在每隔一段是间触发程序来侦测并计算一次。
移动感测程序是用来侦测移动的触控。移动计算是一计算集合控制使用者触控移动的特征,而使用者触控移动的特征是由此移动计算来决定。移动计算包括多个移动的参数。在这具体实施例中,移动速度、转向角度、加速度、方向等为移动计算的参数。又例如,移动计算是基于至少一个两点之间的距离与其联机角度。具体来说,在移动计算中,移动速度是一套计算建基于两点之间的距离,而转向角度是一套计算建基于两点之间的联机角度。此外,在这具体实施例中,移动使用者的特征位置显示就是建基于两点之间的中间点。
基于移动计算是由移动侦测程序来计算,因此,使用者可以利用两手指的触控来控制使用者特征的速度、转向角度、加速度、方向等。
此外,在执行移动侦测程序时,当两触控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的位置关系在计算过程中差生变动,所有相关的计算均需跟着改变。具体来说,使用者特征的两点间移动速度改变,其移动加速度应该也跟着改变。又例如,若距离的数字产生变化,速度、加速度或减速度均跟着变化。此外,使用者的转向角度会跟着两点间的角度改变而改变。另外,使用者特征的位置显示是依据当下中心点的计算而来改变的。
移动控制程序是依据移动侦测程序计算而得。因此,使用者可以改变两触控点之间的距离或角度来改变速度和转向角度。
移动控制程序是控制使用者特征的移动。使用者特征的移动是基于移动计算。更具体地说,使用者特征的移动是由移动侦测程序所侦测的速度加以运算来控制的。另外,使用者特征的旋转、转动或改变方向是由移动侦测程序所侦测的转向角度加以运算来控制的。此外,使用者特征的位置显示是由移动侦测程序所侦测的中心点加以运算来控制的。
此外,触控面积计算程序是用来计算同步操作时,使用者触控点的面积。根据这个程序,至少有一个使用者触控的面积会被计算。在这里,触控的面积多个触控点连在一起而形成的。此外,利用侦查连接的触控点,不难计算出触控面积的形状和大小。
以上所述只是初步的程序和控制来侦测和计算触控位置的例子,除上述例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不同的侦测和计算触控位置技术均可以适用于本发明。
一具体实施例为软性多触控点面板装置可包括一执行指令与操作组件的处理器25。例如,利用指令对内存进行检索存取,该处理器也可以对装置内的组件控制其数据的输出入。该处理器可以是单片机,也可以是多组件组成。
一具体实施例为利用通讯模块26与其它装置沟通的软性多触控点面板装置。在一般情况下,通讯模块提供通信网路以支持一般通讯软件和协议堆栈,同时支持有线或无线网络,而模块可为可拆卸式或不可拆卸式。使用的通讯技术可以是以太网络、PSTN电话网、ISDN网、非对称数字用户回路、TCP/IP协议技术、802.11b、802.11n、2G(GSM、GPRS、CDMA等)、3G(WCDMA、CDMA2000等)、4G(OFDM等)5G、WiFi、WiMAX、无线区域网、WiBro、MobileFi(IEEE802.20)、红外线、超宽带、超声波、微波、VSAT、ACTS、数位视频广播(BVD-S,BVD-S2,BVD-C,BVD-T,BVD-H),MediaFLO,无线蓝芽通讯或其它网络技术。包括了通讯模块,该装置可以是手机、掌上计算机、手提式电子装置、菜单、监控器、遥控器、键盘、问卷、笔记型计算机或其它需要沟通的装置。
一具体实施例为可存储数据的软性多触控点面板装置。在一般情况下,储存媒体28或存储内存24将提供传统软件以及相关硬件的数据储存,而储存媒体或存储内存可为可拆卸式或不可拆卸式。使用的通讯技术可以是硬盘、磁带、磁盘光盘、DVD光盘、闪存、RAM内存或其它任何储存媒体或内存。包括了储存媒介,该装置可以是电影播放器、计算机、音乐播放器、电子书、电子文件、电子艺术文件、电子照片、电子绘画、艺术品、窗户、车窗、名片、标签、控制器、游戏机、照相机、计算器、摄影机、张贴广广告牌、电子告示板、贩卖机、服务机、手表、时钟、衣服、眼镜、键盘、标示、教学板、数据库存储装置或其它需要储存媒体或内存的装置。
一具体实施例为可定位的软性多触控点面板装置。在一般情况下,定位模块27将提供传统软件以及相关硬件的定位功能,而定位模块可为可拆卸式或不可拆卸式。使用的定位技术可以是全球定位系统(GPS)、A-GPS、E-OTD、TDOA、AFLT或其它定位技术。包括了定位模块,该装置可以是电子地图、全球定位系统装置、电子定位装置或其它定位装置。若使用透明显示器,他可以是装置在车辆的挡风玻璃上。
图5是一软触控点面板装置50的具体实施例和一显示器51装置内。如果不使用是可以卷起来收藏。
以上所述只是初步性多触控点面板装置的例子,除上述例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不同形式的装置均可以适用于本发明。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软性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a)一软性面板;
b)一个或以上传感器,可侦测面板上数个同步触控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触控面板更包括多触控点面板控制器,作为识别数个同步触控位置之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传感器作为侦测单一触控位置之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传感器包括拥有软性特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软性基板包括:数个软性以及相互隔离的传感器和传导线;每个传感器设在软性触控面板的不同位置上,并通过各自的传导线与监控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触控面板包括:
一软性基板,其包含数个软性及相互隔离的传导线;
一与上述软性基板分隔的第二软性板,其包含软性及相互隔离的传导线;
上述两个软性板的传导线在软性触控面板的不同位置交错形成传感器,传导线均与监控器连接。
7.一种软性触控面板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a)驱动一个或以上传感器;
b)在软性触控面板上,侦测数个同步触控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性触控面板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数个触控面积的侦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性触控面板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数个触控的移动方向、移动速度、方向改变或加/减速度的侦测。
10.一软性多触控点屏幕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a)一显示器作为使用者接口;
b)一软性多触控点面板与上述显示器结合,可侦测数个同步触控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触控点屏幕装置,其特征在于,触控面板可放置在显示器之前、之后、之间或旁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软性多触控点屏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通讯模块作通讯之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软性多触控点屏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器更包括软性特性。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软性多触控点屏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控制器作控制显示之用。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软性多触控点屏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器更包括三维显示功能。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软性多触控点屏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处理器作运算之用。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软性多触控点屏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储存媒介作储存之用。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软性多触控点屏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软性基底。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软性多触控点屏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定位模块作装置定位之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1404534A CN101369198A (zh) | 2007-08-14 | 2007-08-14 | 软性多触控点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1404534A CN101369198A (zh) | 2007-08-14 | 2007-08-14 | 软性多触控点面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69198A true CN101369198A (zh) | 2009-02-18 |
Family
ID=40413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1404534A Pending CN101369198A (zh) | 2007-08-14 | 2007-08-14 | 软性多触控点面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369198A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93700A (zh) * | 2010-03-15 | 2011-09-21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屏 |
CN102236490A (zh) * | 2010-11-11 | 2011-11-09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多指电容式触摸技术的输入装置及方法 |
CN103026327A (zh) * | 2010-05-10 | 2013-04-03 | 讯宝科技公司 | 用于透明和柔性的力敏感触摸面板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186264A (zh) * | 2011-12-28 | 2013-07-03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触控式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方法 |
CN103345337A (zh) * | 2013-07-15 | 2013-10-09 | 深圳南玻显示器件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
CN103543867A (zh) * | 2012-07-12 | 2014-01-29 | 和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可挠式触摸屏 |
CN103809683A (zh) * | 2012-11-05 | 2014-05-21 | 飞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可使用双系统的大型多点触控显示器 |
CN103809682A (zh) * | 2012-11-05 | 2014-05-21 | 飞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大型多点触控显示器 |
CN105159512A (zh) * | 2015-09-09 | 2015-12-16 |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改良式环形穿戴式触控显示装置 |
CN105955523A (zh) * | 2016-04-16 | 2016-09-21 | 信阳农林学院 | 可弯曲的触摸显示屏 |
US9557862B2 (en) | 2013-12-17 | 2017-01-31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Bend sensor, bend sensing method and bend sensing system for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TWI587192B (zh) * | 2015-12-31 | 2017-06-11 | 禾瑞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相接於透明物質的觸控系統與其觸控方法 |
CN114403512A (zh) * | 2020-10-28 | 2022-04-29 | 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烟 |
-
2007
- 2007-08-14 CN CNA2007101404534A patent/CN10136919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93700A (zh) * | 2010-03-15 | 2011-09-21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屏 |
CN102193700B (zh) * | 2010-03-15 | 2015-07-08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屏 |
CN103026327A (zh) * | 2010-05-10 | 2013-04-03 | 讯宝科技公司 | 用于透明和柔性的力敏感触摸面板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236490A (zh) * | 2010-11-11 | 2011-11-09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多指电容式触摸技术的输入装置及方法 |
CN103186264A (zh) * | 2011-12-28 | 2013-07-03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触控式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方法 |
CN103543867B (zh) * | 2012-07-12 | 2016-05-04 | 和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可挠式触摸屏 |
CN103543867A (zh) * | 2012-07-12 | 2014-01-29 | 和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可挠式触摸屏 |
CN103809683A (zh) * | 2012-11-05 | 2014-05-21 | 飞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可使用双系统的大型多点触控显示器 |
CN103809682A (zh) * | 2012-11-05 | 2014-05-21 | 飞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大型多点触控显示器 |
CN103345337A (zh) * | 2013-07-15 | 2013-10-09 | 深圳南玻显示器件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
US9557862B2 (en) | 2013-12-17 | 2017-01-31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Bend sensor, bend sensing method and bend sensing system for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CN105159512A (zh) * | 2015-09-09 | 2015-12-16 |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改良式环形穿戴式触控显示装置 |
CN105159512B (zh) * | 2015-09-09 | 2018-05-08 |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改良式环形穿戴式触控显示装置 |
TWI587192B (zh) * | 2015-12-31 | 2017-06-11 | 禾瑞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相接於透明物質的觸控系統與其觸控方法 |
CN105955523A (zh) * | 2016-04-16 | 2016-09-21 | 信阳农林学院 | 可弯曲的触摸显示屏 |
CN105955523B (zh) * | 2016-04-16 | 2018-12-07 | 信阳农林学院 | 可弯曲的触摸显示屏 |
CN114403512A (zh) * | 2020-10-28 | 2022-04-29 | 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69198A (zh) | 软性多触控点面板 | |
US20080180399A1 (en) | Flexible Multi-touch Screen | |
US11604547B2 (en) | Multipoint touchscreen | |
US8144129B2 (en) | Flexible touch sensing circuits | |
KR101084438B1 (ko) | 멀티 포인트 터치 감지 시스템의 동작 방법 | |
JP2010055612A (ja) | 多点タッチセンサーシステム | |
TW200846990A (en) | Flexible multi-touch screen | |
JP2011048541A (ja) |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 |
KR101494259B1 (ko) | 복합터치 부가형 패널과 이를 이용한 터치 인식 방법 | |
Meyyarasu et al. | A review on touch Sensor screen system | |
CN103942000A (zh) | —种触摸事件识别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9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