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1710B - 对于集成wlan热点客户端的支持 - Google Patents
对于集成wlan热点客户端的支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41710B CN101341710B CN2005800523200A CN200580052320A CN101341710B CN 101341710 B CN101341710 B CN 101341710B CN 2005800523200 A CN2005800523200 A CN 2005800523200A CN 200580052320 A CN200580052320 A CN 200580052320A CN 101341710 B CN101341710 B CN 10134171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tity
- access client
- network
- message
- acc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401 inhibi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515 scrip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60 site-specific infrared dichroism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690 polydopami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8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y delegation of authentication, e.g. a proxy authenticates an entity to be authenticated on behalf of this entity vis-à-vis an authentication ent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方法和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用于处理网络连接的操作实体(3)和至少一个向特定网络接入设备提供连接处理的接入客户端实体(1,2),其中该操作实体适于识别对于网络连接的需要并且适于通知接入客户端实体,并且该至少一个接入客户端实体适于执行鉴权。因此,将鉴权过程赋予单独实体,使得可以根据特定网络连接的规范来选择用于执行鉴权的合适的接入实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处理网络连接的方法和网络设备,其中网络设备的接入客户端实体和操作实体可以协作。
背景技术
本发明尤其涉及WLAN(无线局域网)热点(hotspot)客户端,虽然本发明不限于此。
WLAN(Wi-Fi)在企业、家庭和热点中具有很大的部署基础。已经围绕公共接入Wi-Fi的使用开发了商业模式;同时服务提供商提供基于时间的计费或基于订阅的计费。该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参与者都在竞争一席之地。存在大量所有权机制被部署以用于支持热点内的提供商授权和用户鉴权。
很多热点运营商很小,并且通常该运营商具有非常不同的设备。服务非常典型地是基于“旧的”IEEE 802.11b标准。大部分热点不支持新的安全标准(IEEE 802.1x或WiFi保护接入)或者新的物理层标准,诸如快速IEEE 802.11g或者5GHz IEEE 802.11a。因此,WLAN集合者(提供用于很多不同热点部署的代理以及集成的公司)通常倾向于关注非常简单的设备以及基于HTTP(基于浏览器)的接入控制。在实际中,这意味着用户需要启动web浏览器,并且浏览web页面。热点捕捉他们的流量并且将他们重定向到集中登录页面,其中用户将需要提供适当的证书以用于在热点中获取接入。
很多WLAN集合者和热点运营商已经开发了所有权(proprietary)自动登录客户端,通过该客户端,用户可以容易地、通常利用一次点击来发现热点并且登录。热点客户端是独立的联网应用,并且鉴权协议大部分经常基于诸如HTTP、TLS、XML之类的IP层协议,并且不基于IEEE标准。
这里总结了Wi-Fi热点客户端的主要逻辑功能。
很多热点客户端包括可以离线使用的目录工具,例如在商业旅行之前,列出每个地点的热点,以便用户可以找到最近的兼容的Wi-Fi热点。目录中的信息可以定期更新,并且它可以包括该地点的地图和图像。
热点客户端通常包括WLAN嗅探器(sniffer),该嗅探器显示出本地可用的WLAN网络。至少显示出网络名称(SSID(服务集标识符))以及信号强度。可能地,除了SSID之外,嗅探器还可以示出更丰富的信息,诸如这是否是“Sonera Homerun”网络-或者甚至向用户彻底隐藏技术性SSID参数。在现有的Windows和袖珍PC方案中,WiFi嗅探器工具通常可以在人工网络选择中使用-以选择要加入的网络。用户还可以使用嗅探器来管理SSID列表、网络优先级或提供商的其他连接设置以用于自动网络选择。通常存在“连接”按钮,通过该按钮,用户可以发起自动登录协议。当与目录工具合并时,WLAN嗅探器使用户能够快速了解他们通过他们的WLAN订制已经接入到哪个热点。
当前WiFi客户端的第三特征是实际登录客户端。它提供了容易的鉴权,以便用户不需要使用浏览器。用户名、域和密码(或其他证书)存储在设备中。如果当需要网络接入标识符标志时,其将自动应用。为了与传统仅802.11b网络的兼容性,登录协议通常是基于IP的web浏览器登录的自动变型。
当前热点客户端是独立的应用,用户必须明确发起它。
在下文中,描述了某些更复杂的方法,尤其是关于SymbianWLAN联网和无缝漫游。
在诺基亚的WLAN电话中,WLAN设置可以包括在因特网接入点设置中。因特网接入点设置可以包括SSID,或者在未来可以包含SSID的列表。连接监视器、载体管理器和移动策略管理器组件经常试图检测哪些因特网接入点当前是可用的。还可能了解到在当前相邻区域中哪些SSID是可用的。对于WLAN因特网接入点,可用性是基于每个因特网接入点的WLAN扫描和SSID设置的。
向同一目标网络(诸如办公室内部网或公众因特网)提供连接性的因特网接入点可以分组为服务网络。可以给因特网接入点赋予优先级,以便当打开到某个服务网络的连接时,中间件可以自动选择最优选的可用因特网接入点。在诺基亚平台中,当创建连接时,应用可以使用重连接API(应用编程接口)来打开到某个网络服务的连接。一旦连接已经成功建立,则应用可以开始使用它。
当用户希望利用诺基亚移动设备执行诸如发送电子邮件消息之类的任务时,用户通常可以直接启动合适的应用,诸如电子邮件客户端。当电子邮件客户端需要到因特网的连接时,系统将建立该连接。可以利用正确的连接信息对电子邮件客户端进行预配置,或可以提示用户在可用连接的列表中选择连接。甚至当需要到私有网络的虚拟专用网络(VPN)连接时,系统将自动建立VPN连接。因此,用户不需要在启动电子邮件应用之前开启任何无线或VPN客户端。
本WLAN热点鉴权机制的问题是:在上述示例中使用电子邮件应用之前,要求用户使用来自于分开的应用(浏览器或独立热点客户端)的连接以便被允许使用热点服务。
存在着对于因特网接入点之间的自动漫游的用户需要;其在诺基亚平台中也获得支持。在自动漫游中,当应用的当前服务网络内的更优选的因特网接入点成为可用时,应用可以接收到通知。然后,应用可以关闭其当前的连接并且使用新发现的因特网接入点进行重连接。在网络级的漫游中,诸如VPN客户端或移动IP客户端之类的中间件组件管理底层的因特网接入点之间的移动性,这对于应用是透明的。
因此,总而言之,用户通过热点获取WLAN接入的“常规”途径是:
手动登录
1.用户读取标记,示出存在热点。
2.用户打开浏览器并且试图浏览熟知的web页面。
3.将用户重定向至热点提供商的web页面。
4.要求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从而被鉴权以及被允许接入热点。
半自动机制
1.用户已经安装了具有预配置鉴权机制的软件。
2.用户点击发现热点的软件。
3.用户选择热点,其调用鉴权“脚本”。
4.然后,该脚本向后端服务器对该用户进行鉴权。
5.然后,该用户可以自由地使用该热点。
即,用户在他位于热点内时打开浏览器。当用户试图浏览web页面时,用户被重定向到入口页面。然后,用户可以输入用户名/密码。一旦经过鉴权,用户能够使用WLAN网络。这对于手持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尤其不方便,因为它要求用户知道周围的无线网络并且要求用户执行更多的步骤以便被连接。
可选地,某些热点集合者使用发信号通知后端服务器的脚本,从而模仿上述基于web页面的登录。然而,这些脚本不是完全自动的,并且要求用户动作。
因此,仍旧要求一些来自于用户的手动输入,从而经由热点连接或去连接(de-connect)。即,具有WLAN的移动终端的用户必须首先建立链路层连接并且此后启动热点客户端以便能够使用网络连接例如来使用因特网。
此外,无线信号受到环境因素影响。例如,墙壁会降低无线电台的信号强度。其他无线联网技术(诸如蓝牙)会引起对WLAN信号的干扰。因此,用户可能基于环境问题丢失或获得无线连接。如果用户因为另一个用户偶然使用了支持蓝牙的设备而丢失了到WLAN热点的连接,那么WLAN用户必须执行上面列出的步骤来重新获取到WLAN热点的连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对于到诸如WLAN热点的接入实体的容易且自动的登录提供支持。
通过一种用于处理网络设备的网络连接的方法来达到该目的,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用于处理网络连接的操作实体,其中至少一个向特定网络接入设备提供连接处理的接入客户端实体可连接至所述操作实体,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操作实体识别对于网络连接的需要,
请求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执行鉴权,以及
通过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执行所述鉴权。
可选地,通过一种用于操作操作实体来处理网络连接的方法达到该目的,其中至少一个向特定网络接入设备提供连接处理的接入客户端实体可连接至所述操作实体,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操作实体识别对于网络连接的需要,以及
请求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执行鉴权。
作为另一备选方案,通过一种用于操作接入客户端实体来处理到特定网络接入设备的网络连接的方法达到上述目的,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可连接至包括用于处理网络连接的操作实体的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操作实体接收请求以执行鉴权,以及
执行所述鉴权。
而且,通过一种网络设备达到上述目的,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用于处理网络连接的操作实体以及至少一个向特定网络接入设备提供连接处理的接入客户端实体,其中
所述操作实体适于识别网络连接的需要并且适于通知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接入客户端实体适于执行鉴权。
可选地,通过一种为特定网络接入设备提供连接处理的接入客户端实体达到上述目的,包括:
用于从操作实体接收请求以执行鉴权的装置,以及
用于执行所述鉴权的装置。
进一步可选地,通过一种用于处理网络连接的实体达到上述目的,所述操作实体包括:
用于识别网络连接需要的装置,以及
请求为特定网络接入设备提供连接处理的接入客户端实体来执行鉴权的装置。
因此,根据本发明,鉴权过程被赋予独立单元,即接入客户端实体(因此,示例是热点客户端)。该接入客户端实体可以专用于特定网络接入设备,使得不需要来自于用户的手动输入。
因此,根据本发明,将鉴权集成到连接子系统中。
因此,简化鉴权过程以允许任何应用(诸如电子邮件)在不需要用户的额外步骤的情况下获得到热点的接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可以通知操作实体关于接入客户端实体鉴权的结果,并且如果鉴权是成功的,则操作实体可以允许网络连接的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可以提供多个接入客户端实体,并且可以基于对网络连接的需要选择多个接入客户端实体中的接入客户端实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可以从接入客户端实体向操作系统客户端发送消息以请求操作系统客户端通知某个连接简档何时成为可用。可选地,可以从操作系统客户端向接入客户端实体发送消息以请求接入客户端实体通知某个连接简档何时成为可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可以从操作实体向接入实体客户端发送消息,操作实体通过该消息请求接入客户端实体执行鉴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可以从操作实体向接入实体客户端发送消息,操作实体通过该消息请求接入客户端实体执行鉴权取消(de-authentication)。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可以从接入客户端实体向操作实体发送消息,接入客户端实体通过该消息向操作系统指示鉴权已经成功执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可以从接入客户端实体向操作实体发送消息,接入客户端实体通过该消息向操作系统指示鉴权取消已经成功执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可以从接入客户端实体向操作实体发送消息,接入客户端实体通过该消息向操作系统指示鉴权/鉴权取消已经失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禁止通过用户输入对网络连接设置的修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接入客户端实体被注册到操作实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接入客户端实体链接到简档,其中在鉴权步骤中,如果将要建立与该简档的连接,则操作实体通知链接到简档的接入客户端实体。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架构的框图,
图2示出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热点客户端的注册的消息序列图,
图3示出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动热点登录的消息序列图,
图4示出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动热点注销的消息序列图,
图5示出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WLAN可用性发现和鉴权的消息序列图,其中热点客户端管理发现设置,
图6示出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WLAN可用性发现和鉴权的消息序列图,其中操作系统管理发现设置,
图7示出了更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支持基本中间件的热点鉴权的消息序列图,
图8示出了更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WLAN可用性发现和鉴权的消息序列图,以及
图9示出了更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WLAN热点鉴权取消的消息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通过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当前的WLAN热点客户端当前用于自动热点登录。为了允许此类客户端到诸如Symbian的操作系统的实现,并且为了将自动WLAN热点登录与此类操作系统的联网集成,根据该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机制以向分开的客户端赋予WLAN选择(SSID)的管理,并且提供一种机制来将WLAN热点客户端与无缝漫游以及与本地用户接口集成。
更详细地,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以下内容:
WLAN因特网接入点设置指示SSID设置由外部软件实体管理。当已经利用这样的指示配置了WLAN因特网接入点设置时,操作系统知道它不负责检测因特网接入点的可用性。操作系统还可以检测用户不应该能够使用标准用户接口来修改WLAN设置,因为WLAN设置由分开的软件实体管理。该设置的实施方式是指示未定义SSID的现有SSID字段的特殊值。
而且,在操作系统和第三方热点客户端之间定义应用编程接口(API)。API支持以下特征:
-第三方热点客户端或多个客户端的后续安装
-当WLAN子系统或操作系统检测到需要登录到WLAN子系统系统发现的WLAN网络上时,WLAN子系统或操作系统自动激活第三方热点客户端(或通知热点客户端)
-从热点客户端向WLAN子系统或操作系统递送事件通知的能力。可以在以下事件中给出通知:热点客户端发现合适的热点,成功鉴权,不成功鉴权(带有各种原因码),经鉴权的会话终止,成功的登出,不成功的登出
-从WLAN子系统或操作系统向热点客户端递送事件通知的能力。可以在以下事件中给出通知:需要登录,需要登出。
基于第三方热点客户端给出的通知,操作系统实现漫游决定或自动因特网接入点选择。例如,应该仅在鉴权已经成功完成之后将关于WLAN因特网接入点的“链接”通知给予应用,或在成功鉴权之后应该尝试移动IP注册。
在下文中,通过参考图1至图6描述实施方式的原理。
在图1中,示出了软件架构的概览,在诸如智能电话、膝上型电脑、PDA等的网络设备中提供该软件架构。参考数字1表示作为第一接入客户端实体(接入客户端设备)示例的WLAN热点客户端1,以及参考数字2表示作为第二接入客户端实体(接入客户端设备)示例的WLAN热点客户端2。参考数字3表示作为操作实体(操作设备)示例的操作系统(OS),并且参考数字3a表示集成在操作系统3中的WLAN子系统。参考数字4表示WLAN热点客户端API。
优选地,以下特征应该在API 4中可用。
API应该能够将第三方热点客户端(例如,WLAN热点客户端1和/或2)注册到操作系统的鉴权框架。热点客户端可能被实现为导出标准热点客户端接口的动态链接库。当注册时,操作系统了解到该库的文件名,并且该操作系统稍后将能够调用热点客户端中的各种方法。
API 4应该能够将第三方热点客户端(例如,WLAN热点客户端1和/或2)链接到简档。这意味着当建立与该简档的连接时,该操作系统将调用链接的热点客户端以执行鉴权。
此外,应该为API定义以下原语(primitives)
热点客户端可以通过API原语请求操作系统通知某个连接简档何时成为可用(当操作系统管理WLAN网络发现设置时使用)。
操作系统可以通过API原语请求热点客户端通知某个连接简档何时成为可用(当热点客户端管理WLAN网络发现设置时使用)。
操作系统可以通过API原语请求热点客户端执行鉴权。
操作系统可以通过API原语请求热点客户端执行鉴权取消。
热点客户端可以通过API原语向操作系统指示鉴权已经成功执行。
热点客户端可以通过API原语向操作系统指示鉴权取消已经成功执行。
热点客户端可以通过API原语向操作系统指示鉴权/鉴权取消失败。
在下文中,结合图2至图6描述与上述API和API原语的使用相结合的操作系统以及热点客户端的操作。
图2示出了该示例中WLAN热点客户端1的热点客户端的注册的消息序列图。例如,该注册过程可以在网络设备第一次经由热点运营商的web站点连接至特定热点时或之前执行。可替换地,可以在安装热点客户端软件时执行注册。这可以在第一次连接时或之前发生。注册也可以作为设备制造商的软件建立过程的一部分来完成。
该过程以启动WLAN热点客户端2的安装程序开始,其中安装热点应用所需的文件(步骤S1)。在步骤S2中,将注册消息“WLAN热点客户端1”发送到操作系统。依次地,操作系统记录可执行的“WLAN热点”位于何处以及其他配置(步骤S3)。如上所述,热点客户端可以实现为动态链接库,并且在注册时,操作系统了解到该库的文件名。
在“WLAN热点客户端1”已经安装之后,可为某个简档配置操作系统的设置以使用“WLAN热点客户端1”。即,热点客户端如上所述链接至简档。
图3示出了自动热点登录的消息序列图。
在步骤S11,操作系统(OS)检测需要建立到配置为使用“WLAN热点客户端1”的网络的WLAN连接。此后,在步骤S12建立层1和层2 WLAN连接。在步骤S13,将鉴权消息发送到WLAN热点客户端1。即,该消息是API原语,如上所述,操作系统通过该原语可以请求热点客户端执行鉴权。
热点客户端1使用例如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在相应热点的接入点(未示出)处依次执行自动登录(步骤14)。如果成功鉴权,在步骤S15,WLAN热点客户端将鉴权完成(成功)消息发送到操作系统。该消息是API原语,热点客户端通过该原语可以向操作系统指示鉴权已经成功完成。如果是不成功的情况,热点客户端1将发送上述的API原语,热点客户端通过该原语可以向操作系统指示鉴权已经失败。
此后,例如(步骤S16)操作系统认为WLAN连接可用并且可以将其指示给应用或移动IP。因此,执行全自动热点登录,其中不需要来自于用户的进一步手动输入。
图4示出了描述自动热点注销的消息序列图。为了节省不必要的登录时间或节省资源可执行自动热点注销。
在步骤S21中,操作系统检测到需要关闭WLAN连接。例如,没有应用正在使用该连接。因此,在步骤S22中,它向WLAN热点客户端1发送断开消息。该消息是上述API原语,操作系统通过该原语可以请求热点客户端执行鉴权取消。
依次地,WLAN热点客户端1例如通过使用HTTP执行注销协议(步骤S23)。如果是成功的鉴权取消,则在步骤S24中它向操作系统发送鉴权取消完成(成功)消息。该消息是上述API原语,热点客户端通过该原语可以向操作系统指示鉴权取消已经成功执行。如果是不成功的鉴权取消,则发送API原语,热点客户端通过该原语可以向操作系统指示鉴权取消已经失败。
在步骤S25中,操作系统关闭WLAN层1和层2连接(在图3中示出的步骤S12中建立的)。此后,关闭WLAN连接。
在图5中,示出了描述WLAN可用性发现和鉴权的消息序列图。
在步骤S31中,WLAN热点客户端1向操作系统发出用于WLAN扫描结果的消息注册。这是上述API原语,热点客户端通过该原语可以请求操作系统通知某个连接简档何时成为可用。
依次地,操作系统和WLAN子系统(图1中的3a)执行周期性的扫描(步骤S32)。在步骤S33中,操作系统向热点客户端发送原始WLAN扫描结果。然后,WLAN热点客户端使用其本身的网络发现设置(例如,SSID列表)来检测兼容网络是否可用(步骤S34)。热点客户端可以使用附加的所有权装置来了解关于WLAN网络的更多信息。如果成功了,则在步骤S35中,热点客户端向操作系统发送包括兼容WLAN热点是可用的指示的消息。响应该消息,在步骤S36中,操作系统决定激活与该兼容WLAN热点的WLAN热点连接。在步骤S37中,如结合图3描述的那样执行自动登录。
在图6中,也示出了描述WLAN可用性发现和鉴权的消息序列图,然而,在该情况中,操作系统管理发现设置。
在步骤S41中,操作系统和WLAN子系统执行周期性的扫描。在步骤S42中,操作系统使用其本身的网络WLAN发现设置(例如,SSID列表)来检测WLAN热点简档是可用的。在该步骤中,操作系统可以向热点客户端发送上述API原语,操作系统可以通过该原语请求热点客户端通知某个连接简档何时成为可用。
如果成功,操作系统在步骤S43中决定激活WLAN热点连接。此后,跟随着结合图3描述的自动登录。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将“标准”API创建到连接机制中以自动进行热点登录。该API能够调用外部机制(诸如802.1x机制或所有权鉴权脚本)使得用户将需要执行最少的步骤来使用热点。
该API紧密地集成在手持设备中的WLAN连接管理系统中。
因此,用户不需要分别地启动专门的软件来接入热点,并且在多个服务提供商上共同的外形和感觉是可能的。
在下文中,上述WLAN热点鉴权情境通过参考图7至图9更详细地进行描述。
图7示出了描述支持基本中间件的热点鉴权的消息序列图。
原则上,这是如上结合图3描述的更详细的过程。特别地,图3示出了操作系统(即,WLAN子系统)、网络子系统和载体管理器的更多一些的功能。该过程可以在某个应用或子系统启动网络连接时开始。然后,网络子系统向WLAN子系统发送连接消息。这样,建立了WLAN层1和层2连接(类似于图3中的步骤S12)。应该注意,在鉴权之前,没有IP级连接建立并且不允许数据流向应用。
网络子系统选择简档1并且发送连接完成消息(简档1)给载体管理器,其转发鉴权(简档1)至WLAN热点客户端。即,该消息是API原语,操作系统可以通过该原语请求热点客户端执行鉴权(类似于图3中的步骤S13)。此后,WLAN热点客户端通过向网络子系统发送HTTP请求来执行鉴权,网络子系统发送数据请求到WLAN子系统,WLAN子系统传输数据到热点。经由WLAN子系统接收相应的响应并且将其转发给网络子系统,网络子系统将HTTP响应发送到WLAN热点客户端。该过程对应于图3的步骤S14。应该注意,通过使用HTTP的鉴权仅是一个示例。而且,在鉴权期间,可以存在多于一个或两个事务。
如果成功鉴权,向载体管理器发送鉴权完成(成功)消息。这是API原语,热点客户端通过该原语可以向操作系统指示鉴权已经成功执行(类似于图3中的步骤S15)。
此后,将释放连接(简档1)发送到联网子系统以便在成功连接之后释放连接。此后,连接建立并且运行。允许来自于应用的数据请求到达网络子系统。
图8示出了描述如何将发现和鉴权合并到单步操作中的消息序列图。
该过程在一个应用利用载体管理器注册关于一个或多个简档(简档1、简档2、...简档n)的连接可用性时开始。载体管理器向WLAN热点客户端发送请求WLAN连接可用性的指示消息。依次地,WLAN热点客户端可以请求用于所有支持的连接简档的优先级可用性指示并且发送优先级连接可用性注册的相应消息(简档1、简档4...),假设简档1具有最高的优先级,简档4具有次高优先级,以此类推。
同时,WLAN子系统执行周期性扫描,并且发送包括站列表的扫描响应。载体管理器检查是否存在匹配的WLAN网络。如果发现匹配的WLAN网络,将连接可用性指示(简档1)发送到WLAN热点客户端,假设对应于简档1的网络是可用的。WLAN热点客户端然后向联网子系统发送连接(简档1),使得之后WLAN鉴权根据图7中示出的方案来执行。此后,将到简档X(例如,如上所述的简档1)的连接可用性指示发送到WLAN热点,WLAN热点将连接(简档X)发送到载体管理器。
图9示出了描述WLAN热点鉴权取消的消息序列图。
类似于如上结合图4的描述,鉴权取消可以在某个应用或子系统启动断开请求以关闭连接时开始,例如在发现不再需要连接时开始。
因此,联网子系统向载体管理器发布断开指示(简档1),载体管理器向WLAN热点客户端发送断开(简档1)。即,这是API原语,操作系统可以通过该原语请求热点客户端执行鉴权取消(类似于图4中的步骤S22)。热点客户端通过使用HTTP执行注销,类似于执行鉴权的情况(类似于图4中的步骤S23)。应该注意,通过使用HTTP执行鉴权取消只是一个示例。而且,在鉴权取消期间,可以存在多于一个或两个事务。
当鉴权取消已经成功时,WLAN热点客户端向载体管理器发送鉴权取消完成(成功)消息。这是API原语,热点客户端通过该原语可以向操作系统指示鉴权取消已经成功执行(类似于图4中的步骤S24)。载体管理器发送相应的关闭连接消息(简档1)到联网子系统,其向WLAN子系统发布关闭WLAN连接消息。
此后,连接被关闭并且甚至在链路层上都再没有数据可以交换。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实现第三方热点登录客户端是可能的,这改进了公共WLAN的使用性。特别地,操作系统了解到哪个简档是可用的、哪个网络(SSID)。热点客户端使用该信息进行鉴权。
即,根据实施方式,第三方热点客户端和本地用户接口、自动连接选择和无缝漫游相结合是可能的。
因此,本发明在存在需要多个更高层(高于链路层)鉴权时(例如,在使用多个热点客户端时)支持无缝漫游。由于是自动鉴权,所以这是可行的。
特别地,当WLAN热点客户端在移动设备(诸如Symbian电话)上实现时,根据本发明获得以下优势:
-第三方应用能够与现有的WLAN因特网接入点定义兼容地管理其本身的WLAN设置。现有中间件应该能够检测WLAN热点连接何时可用。
-WLAN热点客户端与设备的连接选择用户接口、与自动因特网接入点选择并且与无缝漫游结合。
-用户不需要在运行用户希望使用的实际应用之前分别地运行热点客户端。取而代之的是,热点应用可以在需要时自动运行。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各种修改都是可能的。
例如,本发明不限于WLAN,而是还可以应用于诸如蓝牙、WiMAX等的其他连接网络,其中连接至可以具有不同简档并且需要执行鉴权的不同接入实体是可能的。即,接入客户端(热点客户端)可以是任何鉴权客户端,该鉴权客户端在连接被“释放”给其他应用之前执行鉴权任务。
而且,甚至不需要限制于无线网络,当到网络接入实体的连接是通过使用线缆经由有线接入点(诸如LAN等)获得的时,则其也可应用于有线网络。在该情况中,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接入客户端来考虑有线接入点的不同规范。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于xDSL或其他有线宽带连接。
而且,在对优选实施方式的上面的描述中,“热点”仅是网络接入实体的一个示例。即,网络接入实体的其他形式也是可能的。
此外,根据上面描述的实施方式,WLAN热点客户端(作为接入客户端实体的示例)以及操作系统(作为操作实体的示例)实现为运行网络设备的计算机内的软件。然而,接入客户端实体和操作实体还可以实现为硬件,诸如ASIC、DSP等,以便不同的接入客户端实体也可以通过将相应组件插入到网络设备的合适插槽等来被替代或使用。
Claims (31)
1.一种用于自动地处理网络连接的方法,包括:
处理网络设备的网络连接,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用于处理网络连接的操作实体,其中至少一个向特定网络接入设备提供连接处理的接入客户端实体可连接至所述操作实体,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操作实体识别对于网络连接的需要,
从所述操作实体向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发送消息,其中所述操作实体通过所述消息来请求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执行鉴权,以及
通过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执行所述鉴权。
2.一种用于自动地处理网络设备中的网络连接的方法,包括:
操作操作实体来处理网络连接,其中至少一个向特定网络接入设备提供连接处理的接入客户端实体可连接至所述操作实体,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操作实体识别对于网络连接的需要,以及
从所述操作实体向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发送消息,其中所述操作实体通过所述消息来请求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执行鉴权。
3.一种用于操作接入客户端实体来自动地处理到特定网络接入设备的网络连接的方法,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可连接至包括用于处理网络连接的操作实体的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操作实体接收消息,其中所述操作实体通过所述消息来请求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执行鉴权,以及
执行所述鉴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多个接入客户端实体,并且所述识别包括基于对于网络连接的所述需要选择多个接入客户端实体中的接入客户端实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从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向所述操作实体发送消息以请求所述操作实体通知某个连接简档何时成为可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操作实体向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发送消息以请求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通知某个连接简档何时成为可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操作实体向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发送消息,所述操作实体通过所述消息来请求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执行所述鉴权取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禁止通过用户输入对网络连接设置的修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将接入客户端实体注册到所述操作实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接入客户端实体链接到简档,其中在所述鉴权步骤中,如果将要建立与所述简档的连接,则所述操作实体通知链接到所述简档的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
11.一种设备,包括
用于处理网络连接的操作实体以及至少一个向特定网络接入设备自动地提供连接处理的接入客户端实体,其中
所述操作实体被配置来识别对于网络连接的需要,并且被配置来向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发送消息,其中通过所述消息请求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来执行鉴权,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接入客户端实体被配置来执行鉴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提供多个接入客户端实体,并且所述操作实体被配置来基于对网络连接的所述需要选择所述多个接入客户端实体中的接入客户端实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被配置来向所述操作实体发送消息以请求所述操作实体通知某个连接简档何时成为可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操作实体被配置来向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发送消息以请求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通知某个连接简档何时成为可用。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操作实体被配置来向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发送消息,通过所述消息请求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来执行所述鉴权取消。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操作实体被配置来禁止通过用户输入对网络连接设置的修改。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操作实体被配置来注册接入客户端实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操作实体被配置来将接入客户端实体链接到简档,其中所述操作实体被配置来在将要建立与所述简档的连接的情况下通知链接到所述简档的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
19.一种设备,
其中,所述设备被配置来为特定网络接入设备提供连接处理,所述设备包括:
用于从操作实体接收消息的装置,其中通过所述消息请求所述设备执行自动鉴权,以及
用于执行所述自动鉴权的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
用于向所述操作实体发送消息以请求所述操作实体通知某个连接简档何时成为可用的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接收消息的接收装置,所述消息请求所述设备通知某个连接简档何时成为可用。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接收消息的接收装置,通过所述消息请求所述设备执行鉴权取消。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向所述操作实体进行注册的装置。
24.一种设备,
其中,所述设备被配置来用于处理网络连接,所述设备包括:
用于识别网络连接需要的装置,以及
用于向为特定网络接入设备提供自动连接处理的接入客户端实体发送消息的装置,其中所述消息请求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执行鉴权。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基于对网络连接的所述需要选择多个接入客户端实体的接入客户端实体的装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
用于接收消息的接收装置,所述消息请求通知某个连接简档何时成为可用。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向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发送消息的发送装置,所述消息请求通知某个连接简档何时成为可用。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向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发送消息的发送装置,所述消息请求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执行鉴权取消。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禁止通过用户输入对网络连接设置的修改的装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注册接入客户端实体的装置。
31.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在将要建立与所述简档的连接的情况下通知链接至所述简档的所述接入客户端实体之后将接入客户端实体链接到简档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IB2005/003807 WO2007068992A1 (en) | 2005-12-16 | 2005-12-16 | Support for integrated wlan hotspot client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41710A CN101341710A (zh) | 2009-01-07 |
CN101341710B true CN101341710B (zh) | 2013-06-05 |
Family
ID=35929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5232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1710B (zh) | 2005-12-16 | 2005-12-16 | 对于集成wlan热点客户端的支持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90300722A1 (zh) |
EP (1) | EP1969800A1 (zh) |
KR (1) | KR101005212B1 (zh) |
CN (1) | CN101341710B (zh) |
WO (1) | WO200706899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95850B (zh) | 2006-03-02 | 2015-01-21 | 诺基亚公司 | 支持经由无线接入网络来接入目的网络 |
US8767686B2 (en) * | 2006-07-25 | 2014-07-01 | Boingo Wireles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
CA2607823C (en) * | 2006-10-26 | 2014-07-29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Transient wlan connection profiles |
EP2346211A3 (en) * | 2006-11-21 | 2011-10-26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Displaying a list of connection profiles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US20140355592A1 (en) | 2012-11-01 | 2014-12-04 | Datavalet Technologies |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device detection, recognition and visit profiling |
US20200162890A1 (en) * | 2007-06-06 | 2020-05-21 | Datavalet Technologies |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device detection, recognition and visit profiling |
US7882246B2 (en) * | 2008-04-07 | 2011-02-0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updating connection profile in content delivery service |
EP2134063B1 (en) * | 2008-05-12 | 2013-10-02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facilitating access to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via WLAN hotspot |
US8230060B2 (en) * | 2008-08-05 | 2012-07-2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Web browser security |
WO2010098534A1 (en) * | 2009-02-27 | 2010-09-02 | Kt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user terminal authentication of interface server and interface server and user terminal thereof |
KR101094577B1 (ko) | 2009-02-27 | 2011-12-19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인터페이스 서버의 사용자 단말 인증 방법과 그 인터페이스 서버 및 사용자 단말 |
KR101044125B1 (ko) * | 2009-02-27 | 2011-06-24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인터페이스 서버의 사용자 단말 인증 방법과 그 인터페이스 서버 및 사용자 단말 |
US9179296B2 (en) * | 2009-03-03 | 2015-11-03 | Mobilitie,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in a dynamic network u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
CN101605403A (zh) * | 2009-07-14 | 2009-12-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号接收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
AU2009350015A1 (en) * | 2009-07-17 | 2012-03-08 | Boldstreet Inc. | Hotspot network access system and method |
US8838706B2 (en) | 2010-06-24 | 2014-09-16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WiFi proximity messaging |
US9107142B2 (en) | 2010-08-18 | 2015-08-11 | Blackberry Limited | Network selec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with use of a master service management module and a prioritized list of multiple aggregator service profiles |
EP2421304B1 (en) * | 2010-08-18 | 2017-06-14 | BlackBerry Limited | Network selection with use of a prioritized list of multiple aggregator service profiles and wireless network profiles |
EP2437551A1 (en) * | 2010-10-01 | 2012-04-04 | Gemalto SA | Method for steering a handset's user on preferred networks while roaming |
CN102316557A (zh) * | 2011-07-25 | 2012-01-11 | 李秀川 | 手持设备自动优选无线接入点的系统及方法 |
CN102291848A (zh) * | 2011-08-10 | 2011-12-21 |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塞班平台的wlan客户端接入方法及系统 |
CN102378175A (zh) | 2011-10-08 | 2012-03-14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局域网络认证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3096328B (zh) * | 2011-11-02 | 2015-09-23 | 西门子公司 | 用于多链路无线数据传输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CN102726089A (zh) * | 2011-11-25 | 2012-10-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Wi-Fi热点部署规划阶段的精确选点方法及模型 |
CN103139775B (zh) * | 2011-12-02 | 2015-12-0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wlan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
ES2902378T3 (es) * | 2012-03-07 | 2022-03-28 | Nokia Solutions & Networks Oy | Selección del modo de acceso basado en la identidad de la red de acceso seleccionada del equipo del usuario |
US9253589B2 (en) * | 2012-03-12 | 2016-02-02 | Blackberry Limited |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hotspot registration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
CN102882938A (zh) * | 2012-09-10 | 2013-01-1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3079286A (zh) * | 2013-01-05 | 2013-05-0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智能断开wifi热点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945369B (zh) * | 2013-01-18 | 2017-12-19 | 杭州古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检查wifi数据包的长度实现wifi设备的上网配置方法 |
CN103281705B (zh) * | 2013-05-29 | 2016-02-17 | 深圳市网信联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wifi站点选址方法及装置 |
JP6201835B2 (ja) * | 2014-03-14 | 2017-09-2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US10623502B2 (en) * | 2015-02-04 | 2020-04-14 | Blackberry Limited | Link indication referring to content for presenting at a mobile device |
EP3834448A1 (en) * | 2018-08-07 | 2021-06-16 |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 Delegated data connection |
CN110351767B (zh) * | 2019-08-16 | 2023-11-03 |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 Wi-Fi连接管理方法、装置、电子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
US11831688B2 (en) | 2021-06-18 | 2023-11-28 |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security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39216A (zh) * | 2001-08-03 | 2004-10-20 | 诺基亚有限公司 | 用于管理网络业务接入与登记的系统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66771B1 (en) * | 1995-06-21 | 2002-04-02 | Arron S. Angle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having vo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
WO2000049505A1 (en) | 1999-02-18 | 2000-08-24 | Colin Hendrick | System for automatic connection to a network |
FI109163B (fi) * | 2000-02-24 | 2002-05-31 | Nokia Corp |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liikkuvuuden tukemiseksi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ssä |
KR100342512B1 (ko) * | 2000-05-24 | 2002-06-28 | 윤종용 | 구내무선망에서 구내기지국 제어장치 다운 시 공중망서비스 방법 |
US6931545B1 (en) * | 2000-08-28 | 2005-08-16 | Contentguard Holding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grity cert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content consumption environments |
US7042851B1 (en) * | 2000-10-26 | 2006-05-09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Service creation and negoti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6912582B2 (en) * | 2001-03-30 | 2005-06-28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ervice routing and web integration in a distributed multi-site user authentication system |
US7013391B2 (en) * | 2001-08-15 | 2006-03-1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cure distribution of mobile station location information |
JP4339536B2 (ja) * | 2001-11-02 | 2009-10-0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アドレス自動割り当て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US6947772B2 (en) * | 2002-01-31 | 2005-09-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essages on a wireless device connecting to an application server |
US7453858B2 (en) * | 2002-04-26 | 2008-11-1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apting WI-FI access point to wireless backhaul link of a wireless network |
US7028104B1 (en) * | 2002-05-02 | 2006-04-11 | At & T Corp. | Network access device having internetworking driver with active control |
WO2004031488A2 (en) * | 2002-10-02 | 2004-04-15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Smart connection management of portable devices |
US7607015B2 (en) * | 2002-10-08 | 2009-10-20 | Koolspan, Inc. | Shared network access using different access keys |
US7420952B2 (en) * | 2002-10-28 | 2008-09-02 | Mesh Dynamics, Inc. | High performance wireless networks using distributed control |
US8019082B1 (en) * | 2003-06-05 | 2011-09-13 | Mcafee,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omated configuration of 802.1x clients |
DE10341873A1 (de) * | 2003-09-05 | 2005-04-07 | Local-Web Ag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für den Aufbau von Verbindungen zwischen Kommunikationsendgeräten und drahtlose Übertragungsstrecken aufweisenden Daten- und/oder Kommunikationsnetzen, wie bspw.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 und/oder Mobilfunknetzen, sowie ein entsprechendes Computerprogramm und ein entsprechendes computerlesbares Speichermedium |
US7743405B2 (en) | 2003-11-07 | 2010-06-22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Method of authentication via a secur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4200083B2 (ja) * | 2003-11-19 | 2008-12-24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バックグランドスキャン方法 |
US7505596B2 (en) * | 2003-12-05 | 2009-03-17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Automatic detection of wireless network type |
US8413213B2 (en) * | 2004-12-28 | 2013-04-02 | Intel Corporation |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cur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US7499438B2 (en) * | 2005-01-13 | 2009-03-03 | 2Wire, Inc. | Controlling wireless access to a network |
US7784095B2 (en) * | 2005-09-08 | 2010-08-24 | Intel Corporation |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using dynamic physical adapter emulation |
US20070110244A1 (en) * | 2005-11-16 | 2007-05-17 | Kapil Sood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a secure wireless platform |
US8422678B2 (en) * | 2005-11-16 | 2013-04-16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tecting security keys on a wireless platform |
-
2005
- 2005-12-16 EP EP05818540A patent/EP1969800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12-16 KR KR1020087017301A patent/KR101005212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12-16 CN CN2005800523200A patent/CN10134171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12-16 WO PCT/IB2005/003807 patent/WO2007068992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5-12-16 US US12/097,510 patent/US2009030072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39216A (zh) * | 2001-08-03 | 2004-10-20 | 诺基亚有限公司 | 用于管理网络业务接入与登记的系统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969800A1 (en) | 2008-09-17 |
WO2007068992A1 (en) | 2007-06-21 |
US20090300722A1 (en) | 2009-12-03 |
KR101005212B1 (ko) | 2011-01-13 |
KR20080085872A (ko) | 2008-09-24 |
CN101341710A (zh) | 2009-01-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41710B (zh) | 对于集成wlan热点客户端的支持 | |
JP5247694B2 (ja) | 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監視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US9398010B1 (en) | Provisioning layer two network access for mobile devices | |
KR101556046B1 (ko) | 통신 핸드오프 시나리오를 위한 인증 및 보안 채널 설정 | |
US9717042B2 (en) | Network discovery and selection | |
JP5647600B2 (ja) |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 | |
TWI332333B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parameters | |
JP5008395B2 (ja) | 異なるユーザ装置を収容可能なフレキシブルwlan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アーキテクチャ | |
US20070083470A1 (en) | Architecture that manages access betwee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an IP network | |
CN115136731B (zh) | 边缘计算系统中根据无线通信网络类型提供服务的设备和方法 | |
JP4922767B2 (ja) | ユーザ装置を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接続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
US10887804B2 (en) | Pre-roaming security key distribution for faster roaming transitions over cloud-managed Wi-Fi networks of heterogeneous IP subnets | |
WO2021242071A1 (ko)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네트워크 액세스 정보를 이전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WO2006106434A1 (en) | Device mana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0070359B2 (en) | Dynamic generation of per-station realm lists for hot spot connections | |
US20200077455A1 (en) |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and wireless roaming support | |
US20080235185A1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accessing therefor | |
US20190200226A1 (en) | Method of authenticating access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corresponding apparatus | |
WO2013096938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 transfer | |
CN114158028B (zh) | 数据网络鉴权方式适配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
KR20050068826A (ko) | 공중 무선랜과 기업 무선랜간의 로밍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 |
KR101695747B1 (ko) | 유무선 통합 통신 서비스를 위한 단말기 개통 방법 및 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14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Technology Co., Ltd. of Nokia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Oyj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 Termination date: 2016121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