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0741A - 一种共享公共用户标识用户终端业务重定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共享公共用户标识用户终端业务重定向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30741A CN101330741A CN200710129490.5A CN200710129490A CN101330741A CN 101330741 A CN101330741 A CN 101330741A CN 200710129490 A CN200710129490 A CN 200710129490A CN 101330741 A CN101330741 A CN 1013307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dentity
- user terminal
- cscf
- user identity
- identify lab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AFCARXCZXQIEQB-UHFFFAOYSA-N N-[3-oxo-3-(2,4,6,7-tetrahydrotriazolo[4,5-c]pyridin-5-yl)propyl]-2-[[3-(trifluoromethoxy)phenyl]methylamino]pyrimidine-5-carboxamide Chemical class O=C(CCNC(=O)C=1C=NC(=NC=1)NCC1=CC(=CC=C1)OC(F)(F)F)N1CC2=C(CC1)NN=N2 AFCARXCZXQIEQ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11 flow chemistry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96—Supplementary features, e.g. call forwarding or call hol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4—Hybri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6418—Hybrid transpor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享公共用户标识用户终端业务重定向方法,包括:个人网络管理应用服务器(105)在用户终端(101)注册过程中接收该用户终端的私有用户标识、公共用户标识和所述身份标识,建立三者之间对应关系;并在会话重定向过程中将所述身份标识附加到重定向的初始请求消息中;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103)收到并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唯一定位到被配置用户终端。这种用唯一身份标识区分终端并携带在重定向的初始请求消息中,从而能唯一指定多个共享PUI关联终端中的一个作为重定向的目标,满足了PNM个人网络在IMS域的UE会话重定向业务对共享PUI的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具体涉及一种在个人网络管理Personal NetworkManagement(简称PNM)中应用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Core NetworkSubsystem(简称IMS)实现共享公共用户标识Public User Identity(简称PUI)用户终端重定向业务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简称UE)是一个集成了无线接入方式的单一集成设备,用于移动通讯业务。目前,许多用户不仅仅拥有多个UE,这些UE的能力也千差万别,如支持音频、视频、图像等特殊媒体业务的UE。用户拥有的多个UE互联构成了个人网络Personal Network(简称PN),PNM就是一种实现对用户UE的管理业务,其中包括个人网络中的UE重定向业务。
IP多媒体子系统也要求支持PNM业务,个人网络UE重定向业务在IMS的系统构架,如图1所示,包括用户终端101、查询呼叫会话控制功能Interrogating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简称I-CSCF)102、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erving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简称S-CSCF)103、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简称HSS)104以及个人网络管理应用服务器Personal Network Management Application Server(简称PNM AS)和网络应用功能Network Application Function(简称NAF)105,另外该系统在会话过程中还会涉及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roxy Call Session ControlFunction(简称P-CSCF)等功能实体。其中PNM AS/NAF 105是在IMS域引入了一个新的功能实体:
PNM AS负责接收来自S-CSCF 103的终呼业务会话建立请求,根据用户配置设置的数据决定是否执行会话重定向业务,如果用户设置了被配置UE,则返回重定向了的终呼业务会话建立请求,并经过Mw/Mm接口连接到被配置UE所注册的功能实体。同时,用户可以通过Ut接口配置PNM AS中的业务数据,为保证数据设置的安全性,需要首先将配置请求连接到NAF(可以与PNM AS 103进行绑定),NAF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和授权,经过认证和授权的配置请求被NAF转发给PNM AS 103。
根据PNM个人UE网络UE重定向业务的业务需求,用户所拥有的多个UE需要首先完成自身在IMS域的注册,而后通过PNM实现其在个人网络内的注册。PN注册完成后,用户就可以通过Ut接口对已在个人网络内注册的UE进行业务配置,使得对个人网络内重定向业务已激活的任意UE的终呼业务请求转接到被配置UE。用户可以设置多个被配置UE,每一个被配置UE具有不同的优先级。同时,需要考虑一种特殊UE的配置及其会话重定向业务的实现方法,即UE所具有的公共用户标识PUI同时被其他UE共享,也称为共享公共用户标识(共享PUI)。
当前技术中,利用IMS域的第三方注册完成UE在个人网络内的注册。用户在IMS域注册时,S-CSCF匹配初始过滤准则从而触发向PNM AS的第三方注册。PN注册完成后,PNM AS数据库中保存UE的能力信息,同时修改其注册关联的公共用户标识的注册状态,其公共用户标识与私有用户标识Private User Identity(简称PVI)的关系及其注册状态如表1所示。其中,UE1拥有私有用户标识_1,其关联两个公共用户标识,即公共用户标识_1_1和公共用户标识_1_2。公共用户标识_1_2同时也被UE2的私有用户标识_2所关联,即公共用户标识_1_2同时被UE1和UE2共享。PN-ID为PN的标识,仅在PNM AS中有意义。
私有用户标识(PVI) | 公共用户标识(PUI) | 注册状态 | |
PN-ID#n | 私有用户标识_1(UE-1) | 公共用户标识_1_1 | 是 |
公共用户标识_1_2 | 是 | ||
私有用户标识_2(UE-2) | 公共用户标识_1_2 | 是 | |
私有用户标识_3(UE-3) | 公共用户标识_3_1 | 是 | |
私有用户标识_4(UE-4) | 公共用户标识_4_1 | 否 | |
PN-ID#n+1 |
表1
经过注册后,假设PNM AS数据库中注册状态如表1所示,即UE-1使用公共用户标识_1_1和公共用户标识_1_2在PN中注册,UE-2和UE-3分别使用公共用户标识_1_2和公共用户标识_3_1完成在PN中的注册,UE-4未在PN中注册。
UE重定向业务就是使PN中已配置该业务UE的终呼请求转向到被配置UE,如本例中被配置UE为公共用户标识_1_2关联的UE-2。此时呼叫UE-1就会执行PNM会话重定向业务,其在IMS域的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201)S-CSCF#1接收到发往UE-1的初始请求,包括UE-1公共用户标识(公共用户标识_1_1)关联的请求-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s统一资源标识)。
202)S-CSCF#1判断出这是一个UE终呼的初始请求,调用终呼业务控制逻辑处理UE-1终呼的请求,并且评估初始过滤准则initial Filter Criteria(简称iFC)。如果iFC匹配,S-CSCF#1有可能将初始请求路由到PNM AS。
203)根据终呼业务控制逻辑对UE-1终呼的请求的处理结果,S-CSCF#1将初始请求路由到PNM AS。
204)PNM AS依据上述配置流程所设置的用户PN配置数据执行PNM重定向业务控制逻辑。PNM AS决定是否将初始请求路由到PN中的被配置UE(公共用户标识_1_2关联的UE-2)。
205)PNM重定向业务控制逻辑处理的结果就是由PNM AS重新定向初始请求消息到UE-2,其中包括UE-2公共用户标识(公共用户标识_1_2)的请求-URI,并且将初始请求消息发送到S-CSCF#1。
206)S-CSCF#1将重定向的初始请求消息作为一个UE始呼消息,并且前转到S-CSCF#2。S-CSCF#1和S-CSCF#2可能是同一个实体。
207)S-CSCF#2将接收到的重定向的初始请求消息作为UE终呼消息处理,调用终呼业务控制逻辑处理UE-2终呼的请求。
208)S-CSCF#2基于标准的呼叫建立流程处理重定向的初始请求。
从上述过程中可以看出,PNM在IMS域的会话重定向业务并没有充分考虑共享PUI的重定向业务情况。如果用户设置的被配置UE为具有相同公共用户标识的多个UE,如本例中公共用户标识_1_2关联的UE为UE-1和UE-2,那么在步骤308,依据现有技术,S-CSCF#2可能会采用分叉(fork)技术串行或并行振铃UE,或根据主叫偏好(Caller Preferences)寻找其中一个合宜的UE。
但是如果用户在配置时希望指定其中的一个UE为被配置UE,虽然共享PUI关联的多个UE的能力可能相同可能不同,但是均足以支持用户PN配置的业务,那么依靠现有技术将不能达到这个目的。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PNM个人UE网络UE重定向业务技术并没有满足共享PUI关联UE重定向业务的需求,体现在没有进一步考虑共享PUI关联UE在实现重定向业务时的能力需求,对于用户希望唯一指定的被配置UE存在明显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共享公共用户标识用户终端业务重定向方法,能唯一指定多个共享PUI关联UE中的具体某一个UE作为重定向的目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这样解决,提供一种共享公共用户标识用户终端业务重定向方法,利用唯一身份标识区分共享公共用户标识的各用户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1.1)个人网络管理应用服务器PNM AS在用户终端UE注册过程中接收该用户终端的私有用户标识、公共用户标识和所述身份标识并建立三者之间对应关系;
1.2)个人网络管理应用服务器PNM AS在会话重定向过程中将所述身份标识附加到重定向的初始请求消息中;
1.3)重定向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2收到并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唯一定位到被配置用户终端UE。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重定向方法,所述身份标识由网络侧生成并保存在用户终端UE中,可以由网络结合UE特性生成并保存在UE中,由网络保证其唯一性。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重定向方法,所述身份标识包括但不限制于是全局路由用户代理Globally Routable User Agent URI(简称GRUU)。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重定向方法,所述身份标识包括但不限制于是用户终端UE实际注册地址。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重定向方法,所述实际注册地址包括但不限制于是注册消息中的联系地址。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重定向方法,所述身份标识由用户终端UE生成并保存在用户终端UE中,且能够被用户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修改,由用户保证其唯一性。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重定向方法,所述身份标识包括但不限制于是个人移动设备标识(Personal ME Identifier)。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重定向方法,所述步骤1.2)包括个人网络管理应用服务器PNM AS基于个人网络配置执行会话重定向。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重定向方法,所述步骤1.1)和1.2)之间还包括原始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1向个人网络管理应用服务器PNM AS发送初始请求消息;所述原始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1与重定向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2可以是同一个。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重定向方法,所述步骤1.3)包括原始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1转发所述重定向的初始请求消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共享公共用户标识用户终端业务重定向方法,利用唯一身份标识区分终端并携带在重定向的初始请求消息中,从而能唯一指定多个共享PUI关联UE中的具体某一个UE作为重定向的目标,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在个人网络管理中应用IP多媒体子系统,采用能够关联UE身份的唯一标识,解决了共享PUI关联多个UE的重定向问题,实现了共享PUI关联用户终端的会话重定向业务,并满足了PNM个人网络在IMS域的UE会话重定向业务对共享PUI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PNM个人网络UE重定向业务在IMS的参考框架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PNM个人网络UE重定向业务在IMS的会话重定向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PNM个人网络UE重定向业务在IMS的会话重定向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本发明关键:
(1)用户在IMS域注册时,S-CSCF收到注册请求消息,并匹配初始过滤准则从而触发向PNM AS的第三方注册。PNM AS收到第三方注册请求,需要向S-CSCF订阅注册公共用户标识的注册事件包,返回的通知消息中包括除私有用户标识之外的能够关联UE身份的唯一标识,并建立私有用户标识、注册公共用户标识和此标识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2)PNM AS收到S-CSCF触发的初始请求,基于用户PN配置执行重定向业务控制逻辑。PNM AS决定重定向初始请求到PN中的被配置UE,则修改初始请求,返回被配置UE的请求-URI。
(3)被配置UE注册的S-CSCF在收到重定向的初始请求消息后,能够支持并识别初始请求消息中关联UE身份的唯一标识,并唯一定位到被配置UE。
第二步,结合具体流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一)注册
用户在IMS域注册时,S-CSCF收到注册请求消息,并匹配初始过滤准则从而触发向PNM AS的第三方注册。
PNM AS收到第三方注册请求,需要向S-CSCF订阅注册公共用户标识的注册事件包。返回的通知消息中包括私有用户标识和能够关联UE身份的唯一标识,如个人移动设备标识、GRUU或UE的注册地址等,PNM AS建立私有用户标识、注册公共用户标识和关联UE身份的唯一标识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会话重定向
本发明改进的PNM个人网络UE重定向业务在IMS的会话重定向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描述了改进的处理流程对共享PUI关联UE的会话重定向业务过程,该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01~303)处理步骤同现有技术,对应步骤201~203);
304)PNM AS依据用户PN配置设置的数据执行PNM重定向业务控制逻辑。PNM AS决定是否将初始请求路由到PN中的被配置UE。
PNM AS在执行重定向业务控制逻辑时,基于PN配置的结果,决定重定向初始请求到PN中的被配置UE(如本例中公共用户标识_1_2关联的UE-2)。
PNM AS检测出被配置的公共用户标识_1_2关联多个UE,如UE-1和UE-2,则在修改后的初始请求消息中返回能够关联被配置UE身份的唯一标识。
如果此时PNM AS保存的能够关联被配置UE身份的唯一标识为GRUU,则修改初始请求消息中的请求-URI为UE-2绑定的GRUU。
如果此时PNM AS保存的能够关联被配置UE身份的唯一标识为UE-2的个人移动设备标识或其注册地址,则修改初始请求消息中的请求-URI为UE-2的请求-URI,同时在返回消息的头域中(如Contact头域)携带个人移动设备标识或其注册地址。
305)PNM重定向业务控制逻辑处理的结果就是由PNM AS重新定向初始请求消息到默认UE,并且将修改后的初始请求消息发送到S-CSCF#1。
306)S-CSCF#1将重定向的初始请求消息作为一个UE始呼消息,并且前转到S-CSCF#2。S-CSCF#1和S-CSCF#2可能是同一个实体。
307)S-CSCF#2将接收到的重定向的初始请求消息作为UE终呼消息处理,调用终呼业务控制逻辑处理默认UE终呼的请求,并且评估iFC。如果iFC匹配,S-CSCF#2有可能将初始请求路由到其他AS,但不会再次路由到PNM AS,因为PNM的重定向业务已经触发过。
S-CSCF#2支持并识别初始请求消息中能够关联被配置UE身份的唯一标识,如其为GRUU,则从GRUU中提取出公共用户标识,并验证其合法性,然后将消息传递到GRUU对应的地址。
如果能够关联被配置UE身份的唯一标识为非UE实际的注册地址,如个人移动设备标识,S-CSCF#2需要根据初始请求消息中的被配置UE的公共用户标识和寻找到个人网络标识关联UE的注册地址,并将消息传递到被配置UE实际的注册地址。
如果能够关联被配置UE身份的唯一标识为UE实际的注册地址,S-CSCF#2直接将消息传递到被配置UE的注册地址。
S308)S-CSCF#2基于标准的呼叫建立流程处理重定向的初始请求。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方法,在个人网络管理中应用IP多媒体子系统,采用关联UE身份的唯一标识,解决了共享PUI关联多个UE的重定向问题,实现了共享PUI关联用户终端的会话重定向业务,并满足了PNM个人UE网络在IMS域的UE会话重定向业务对共享PUI的需求。
Claims (10)
1、一种共享公共用户标识用户终端业务重定向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唯一身份标识区分共享公共用户标识的各用户终端(101),包括以下步骤:
1.1)个人网络管理应用服务器(105)在用户终端注册过程中接收该用户终端的私有用户标识、公共用户标识和所述身份标识并建立三者之间对应关系;
1.2)个人网络管理应用服务器(105)在会话重定向过程中将所述身份标识附加到重定向的初始请求消息中;
1.3)重定向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103)收到并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唯一定位到被配置用户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定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标识由网络侧生成并保存在用户终端(10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重定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标识是GRUU。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重定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标识是用户终端(101)实际注册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重定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注册地址是注册消息中的联系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定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标识由用户终端(101)生成并保存在用户终端(101)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重定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标识是个人移动设备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定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包括个人网络管理应用服务器(105)基于个人网络配置执行会话重定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定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和1.2)之间还包括原始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103)向个人网络管理应用服务器(105)发送初始请求消息;所述原始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103)与重定向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103)可以是同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定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包括原始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103)转发所述重定向的初始请求消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29490.5A CN100562186C (zh) | 2007-07-19 | 2007-07-19 | 一种共享公共用户标识用户终端业务重定向方法 |
US12/668,414 US8284712B2 (en) | 2007-07-19 | 2008-07-18 | Implement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UE redirection service of sharing PUI |
PCT/CN2008/071696 WO2009010017A1 (en) | 2007-07-19 | 2008-07-18 | The implement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ue redirection service of sharing pui |
EP08773222.8A EP2180646B1 (en) | 2007-07-19 | 2008-07-18 | The implement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ue redirection service of sharing pui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29490.5A CN100562186C (zh) | 2007-07-19 | 2007-07-19 | 一种共享公共用户标识用户终端业务重定向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30741A true CN101330741A (zh) | 2008-12-24 |
CN100562186C CN100562186C (zh) | 2009-11-18 |
Family
ID=40206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29490.5A Active CN100562186C (zh) | 2007-07-19 | 2007-07-19 | 一种共享公共用户标识用户终端业务重定向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284712B2 (zh) |
EP (1) | EP2180646B1 (zh) |
CN (1) | CN100562186C (zh) |
WO (1) | WO2009010017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91588A1 (zh) * | 2009-02-11 | 2010-08-19 | 阿尔卡特朗讯 | 区分共享同一公共用户标识的多个用户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
WO2011140712A1 (zh) * | 2010-05-13 | 2011-11-17 | 阿尔卡特朗讯 | 一种为非ims终端实现ims共享公共用户标识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229538A (zh) * | 2012-12-28 | 2013-07-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系统间的消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
CN103748573A (zh) * | 2011-06-06 | 2014-04-23 | 谷歌公司 | 减少重定向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303137A1 (en) * | 2009-12-30 | 2012-11-29 | Nec Europe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devices and/or appliances being installed and/or implemented in a user network |
EP2418817B1 (en) * | 2010-08-12 | 2018-12-12 | Deutsche Telekom AG | Application server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s towards a set of user entities |
EP2533497A1 (en) * | 2011-06-10 | 2012-12-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AB (Publ) | Optimized user re-distribution over S-CSCF entities |
US12250250B2 (en) * | 2022-05-03 | 2025-03-11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System to create and manage IMS functional resource profile groups for alignment with 5G slices |
US12021905B2 (en) | 2022-10-19 | 2024-06-25 | T-Mobile Usa, Inc. | Reducing IMS network congestion when a node in the IMS network becomes unavailab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018272A1 (en) * | 2004-07-20 | 2006-01-26 | Nokia Corporation | Instance identification |
GB2419774A (en) * | 2004-10-27 | 2006-05-03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Accessing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services |
CN100466655C (zh) * | 2005-08-18 | 2009-03-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请求读取用户注册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
US7787443B2 (en) | 2005-09-30 | 2010-08-31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wing peer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
CN100527743C (zh) * | 2005-12-05 | 2009-08-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Ip多媒体子系统中注册ims用户公有id及隐性注册的方法 |
US7760712B2 (en) * | 2006-08-11 | 2010-07-20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all continuity in IMS network environment |
ES2375871T3 (es) * | 2007-02-22 | 2012-03-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cceso de grupo a un servicio del subsistema multimedia ip. |
US8913585B2 (en) * | 2007-06-28 | 2014-12-16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IMS session continuity to a user equipment across a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US20090103518A1 (en) * | 2007-10-18 | 2009-04-23 | Motorola, Inc. | Call origination by an application server in an internet protogol multimedia core network subsystem |
US20100034168A1 (en) * | 2008-08-08 | 2010-02-11 | Kaniz Mahdi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SR-VCC with Shared IMPU |
US8369313B2 (en) * | 2008-12-17 | 2013-02-05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IMS and method of multiple S-CSCF operation in support of single PUID |
-
2007
- 2007-07-19 CN CN200710129490.5A patent/CN100562186C/zh active Active
-
2008
- 2008-07-18 WO PCT/CN2008/071696 patent/WO200901001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7-18 US US12/668,414 patent/US8284712B2/en active Active
- 2008-07-18 EP EP08773222.8A patent/EP2180646B1/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91588A1 (zh) * | 2009-02-11 | 2010-08-19 | 阿尔卡特朗讯 | 区分共享同一公共用户标识的多个用户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
KR20110113630A (ko) * | 2009-02-11 | 2011-10-17 | 알까뗄 루슨트 | 하나의 puid를 공유하는 다수의 ue를 구별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8966091B2 (en) | 2009-02-11 | 2015-02-24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of distinguishing a plurality of UEs sharing one PUID and a device thereof |
EP2398193A4 (en) * | 2009-02-11 | 2015-04-08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TINCTING SEVERAL USER DEVICES SHARING A SELF PUBLIC USER IDENTITY |
KR101602521B1 (ko) | 2009-02-11 | 2016-03-10 | 알까뗄 루슨트 | 하나의 puid를 공유하는 다수의 ue를 구별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1140712A1 (zh) * | 2010-05-13 | 2011-11-17 | 阿尔卡特朗讯 | 一种为非ims终端实现ims共享公共用户标识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748573A (zh) * | 2011-06-06 | 2014-04-23 | 谷歌公司 | 减少重定向 |
CN103748573B (zh) * | 2011-06-06 | 2017-02-22 | 谷歌公司 | 减少重定向的方法及系统 |
US10742762B2 (en) | 2011-06-06 | 2020-08-11 | Google Llc | Reducing redirects |
US11716402B2 (en) | 2011-06-06 | 2023-08-01 | Google Llc | Reducing redirects |
CN103229538A (zh) * | 2012-12-28 | 2013-07-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系统间的消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
US9986497B2 (en) | 2012-12-28 | 2018-05-2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ssage processing betwee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180646B1 (en) | 2015-11-04 |
EP2180646A4 (en) | 2014-10-08 |
WO2009010017A1 (en) | 2009-01-22 |
US20100189248A1 (en) | 2010-07-29 |
EP2180646A1 (en) | 2010-04-28 |
CN100562186C (zh) | 2009-11-18 |
US8284712B2 (en) | 2012-10-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62186C (zh) | 一种共享公共用户标识用户终端业务重定向方法 | |
KR101154156B1 (ko) | 세션 초기화 프로토콜 푸시 투 토크 단말에 의해 인터넷프로토콜 푸시 투 토크 네트워크 서비스에 대한 응답 동작모드를 표시하기 위한 방법 | |
US7283489B2 (en) | Multimedia half-duplex sessions with individual floor controls | |
EP3661160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media and media transfer between devices | |
CN102624735B (zh) | 通过ims系统路由消息 | |
CN101682617B (zh) | 确定多媒体能力的方法、多媒体应用服务器及系统 | |
CN101313553B (zh) | Ip多媒体子系统中的消息处理 | |
US20100312832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media and media control transfer between devices | |
US20060111135A1 (en) | Method to facilitate distribution of group identifications for push-to-talk groups | |
CN100502404C (zh) | 一种ims业务触发方法以及ims网络 | |
US20080009303A1 (en) | Group communication | |
CN103220323A (zh) | 用于服务控制的方法和单元 | |
CN101617517A (zh) | 对ip多媒体子系统服务的群组接入 | |
CN101283541B (zh) | 处理到多用户通信会话的邀请的方法及装置 | |
US20110194554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call pick up using gruu an ims network | |
US9692886B2 (en) | Teleconferencing system using synthetic identifiers | |
EP1914973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to provide combinational services to anonymous callers | |
CN101511072A (zh) | 一种sip或ims网络中实现增强型一号通业务的方法 | |
CN101150424B (zh) | 会议业务创建后批量增加会议成员的方法 | |
CN101578850A (zh) | 标识会议中的参与者 | |
CN1770764B (zh) | 一种业务触发点的匹配方法 | |
US9762621B2 (en) | Call routing for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users | |
CN100558084C (zh) | 一种非register请求业务触发时信息携带方法 | |
CN101163071B (zh) | 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中第三方注册过程的实现方法 | |
Li et al. | Integrate Non-IP Multimedia Subsystem Devices i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Servic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