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319452A - 滚筒式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滚筒式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9452A
CN101319452A CNA2008100040978A CN200810004097A CN101319452A CN 101319452 A CN101319452 A CN 101319452A CN A2008100040978 A CNA2008100040978 A CN A2008100040978A CN 200810004097 A CN200810004097 A CN 200810004097A CN 101319452 A CN101319452 A CN 1013194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mentioned
vibration
attenuation
shock absor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040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19452B (zh
Inventor
松井康博
金子哲宪
上野真司
桧山功
大杉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Global Life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ppliances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319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94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194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94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振动的滚筒式洗衣机。本发明的滚筒式洗衣机至少包括:利用多个弹性保持机构和多个衰减装置支撑在洗衣机机箱内的大致圆筒状水槽;可旋转地设置在上述水槽内并且收放洗涤物的洗涤槽;以及,旋转驱动上述洗涤槽的电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保持机构和上述衰减装置配置成至少夹住上述洗涤槽的转轴,使配置在上述洗涤槽的脱水时的旋转向下的方向的一侧的衰减装置衰减性能,比向上的方向一侧的衰减装置的衰减性能高。

Description

滚筒式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筒式洗衣机的防振技术。
背景技术
一般的滚筒式洗衣机由弹性支撑在洗涤滚筒内的水槽、在该水槽内使转轴相对于水平倾斜0~30°程度且可旋转地设置在洗涤槽、设置在水槽的后部且旋转驱动该洗涤槽的电机构成,在机箱前面设有衣物类的开口部。
将衣物类放入该洗涤槽内进行洗涤,在使该洗涤后的衣物类晾干、干燥之前,需要尽可能地从衣物类去除水分。于是,在该洗涤槽的侧面预先开有很多小孔,使洗涤槽高速旋转进行离心脱水。
在进行离心脱水时,使衣物类均匀地分散在洗涤槽内是困难的,会产生衣物类的偏向一方。若以该状态高速旋转,则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并引起较大的振动。为了释放离心力减小振动而用弹簧弹性支撑水槽。由于只用弹簧支撑的话不能抑制振动,所以一并设置减震器给与衰减作用。调节弹簧、减震器以便能够降低振动并以适当的状态进行离心脱水。
若减小弹簧的弹簧常数,则不易向洗衣机的外部传递水槽的振动。但是若减小弹簧的常数,在放入衣物类和水的场合会较大地下沉而贴紧弹簧,既不能缓和洗涤时的振动又增大对弹簧的负担促使弹簧劣化。
另外,减震器若提高其衰减性能,则能够抑制脱水启动时引起的共振并顺利启动。但是,若使衰减性能过高,则在高速旋转时振动会较大地传递到洗衣机的外部。
在专利文献1(特开平9-253385号公报)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方案:相对于脱水时的洗涤槽的旋转方向,通过增大具有向上的速度的一侧的减震器的衰减性能,抑制共振时的振动。
然而,如专利文献1所述,在用弹簧从上方悬吊水槽且水槽的下部易于左右动地支撑成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场合能够有效地抑制共振时的振动。但是,在用吊架从水槽的下部支撑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场合,为了防止水槽翻倒,水槽的下部难以左右动地被支撑。这种滚筒式洗衣机的场合成为与专利文献1不同的水槽的动作,不能有效地抑制共振时的振动。而且,在高速旋转时,存在水槽的振动易于向洗衣机的外部较大传递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使支撑配置在脱水时上述洗涤槽的旋转方向成为向下的一侧的水槽的衰减装置的衰减能力,比配置在成为向上的一侧的衰减装置的衰减能力大。
根据本发明,能够降低滚筒式洗衣机脱水时的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滚筒式洗衣机的内部的正视图。
图2是表示水槽的左右振动模式的图。
图3是表示水槽的上下振动模式的图。
图4是表示水槽的旋转模式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内部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内部的正视图。
图7是表示吊架外观图。
图8是表示减震器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减震器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减震器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减震器的特性的图。
图12是传递到地板上的力与左右变位的关系图。
图13是传递到地板上的力与上下变位的关系图。
图14是摩擦减震器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15是可变减震器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16是根据旋转数的减震器的控制流程图。
图17是根据振动量的减震器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之前,使用图1~图5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简化滚筒式洗衣机的内部来表示。在机箱1中,水槽2由吊架4(左侧4L、右侧4R)在上述水槽2的下部支撑着。洗涤槽3可旋转地安装在水槽2的内侧。通过使水槽2高速旋转进行脱水。在图1中向左转进行脱水。在脱水时,在洗涤槽3内有衣物类,但衣物类没有均匀地分布在洗涤槽3内,产生偏向一方的布8。由于偏向一方的布8与洗涤槽3一起旋转而产生离心力F从而使水槽2振动。该振动由吊架4承受。吊架4L支撑水槽2的左侧下部,吊架4R支撑水槽2的右侧下部。吊架4L由弹簧5L和减震器6L构成。并且同样地,吊架4R由弹簧5R和减震器6R构成。利用减震器6L、6R抑制上述水槽2共振时的振动。减震器6L、6R的衰减性能越大越能够抑制共振时的振动。另外,在没有振动的地方安装减震器不能抑制振动,在振动较大的地方安装减震器可有效地抑制振动。
另一方面,若超过共振旋转数而成为平稳时的高旋转数,则水槽2的振动变小。但是,对于通过吊架4L、4R、机箱1、橡胶腿7传递到地板上的振动必须引起注意。吊架4L、4R(减震器6L、6R)的衰减性能越高,产生的衰减力越大,并使水槽2的振动传递到地板上。因而,为了抑制振动的传递,希望降低吊架4L、4R的衰减性能。而且,在同样的衰减性能的场合,吊架的伸缩越小,产生的衰减力越小,并能够抑制振动的传递。
综上所述,希望在共振时较大地振动、平稳时较小地振动的位置配置减震器。通过这样做,抑制振动向地板的传递的同时,可有效地抑制共振时水槽的振动。
于是,使用图2~图4研究左右的减震器的动作。水槽2基本上存在左右并进模式、上下并进模式、旋转模式这三种振动模式。对于各振动模式,在图2(A)、图3(A)、图4(A)中表示水槽2和吊架的支撑点P1、P2。这些共振模式通过旋转数而进行变化。在150r/min附近,左右并进模式变大(共振时);在220r/min附近,上下并进模式变大;在400~600r/min,旋转模式变大;此后在该模式的状态下,其振动逐渐变小。在共振通过时有问题的是左右并进模式和上下并进模式,在平稳时有问题的是旋转模式。
首先,用图2研究左右并进模式。由于利用两根吊架在位于下部的点P1、P2支撑水槽2,所以,水槽2的下部与上部相比较不易动作。因此,如图2(A)所示,水槽2的上部比下部振动大。在左右并进模式的共振前偏向一方的布位于左边时,水槽2利用其离心力向左移动,支撑点P1、P2向a1、a2的位置移动。而相反地,偏向一方的布位于右边时,水槽2向右移动,支撑点P1、P2向b1、b2的位置移动。但是,在共振时,由于变位相对于加振力推迟90°位相,所以,在向右旋转时,偏向一方的布位于下边时,水槽2向左移动;偏向一方的布位于上边时,水槽2向右移动。而且,由于偏向一方的布处于下方时向下方向产生力,水槽2还向下移动。因此,水槽2向左方向+下方向移动,支撑点P1、P2向图2(B)所示的c1、c2的位置移动。而相反地,由于偏向一方的布处于上方时向上方向产生力,所以水槽2还向上移动。因此,水槽2向右方向+上方向移动,支撑点P1、P2向图2(B)所示的d1、d2的位置移动。在左右并进模式中可知,吊架的支撑点P1、P2在图2(B)所示的c1、c2~d1、d2之间动作。吊架4L、4R的动作左侧比右侧伸缩得大。因而,通过提高左侧减震器也就是旋转方向成为向下的一侧的减震器的衰减性能,能够有效地抑制左右并进模式。
其次,使用图3研究上下并进模式。如图3(A)所示,水槽2在共振前偏向一方的布位于上边时,水槽2利用其离心力向水槽2的上方移动,支撑点P1、P2向e1、e2的位置移动。而相反地,偏向一方的布位于下边时,水槽2向下方移动,支撑点P1、P2移动到f1、f2的位置。但是,在共振时,由于变位向对于加振力推迟90°位相,所以,在向左旋转时,偏向一方的布位于左边时,水槽2向上移动;偏向一方的布位于右边时,水槽2向下移动。而且,由于偏向一方的布处于左边或右边时向左右方向产生力,水槽2还向左右移动。如上所述,由于上下共振旋转数为220r/min,左右并进模式的共振旋转数为150r/min,所以通过左右并进模式的共振。为此,由于左右变位向对于加振力推迟180°位相,所以,偏向一方的布位于左边时,水槽2向右移动;偏向一方的布位于右边时,水槽2向左移动。其结果,偏向一方的布处于左边时的水槽2向上方向+右方向移动,支撑点P1、P2向图3(B)所示的g1、g2的位置移动。而相反地,偏向一方的布处于右边时的水槽2向下方向+左方向移动,支撑点P1、P2向图3(B)所示的h1、h2的位置移动。在上下并进模式中可知,吊架的支撑点P1、P2在图3(B)所示的g1、g2~h1、h2之间动作。左右的吊架4L、4R的动作左侧比右侧伸缩得大。因而,通过提高左侧减震器也就是旋转方向成为向下的一侧的减震器的衰减性能,能够有效地抑制上下并进模式。
最后,使用图4对旋转模式进行研究。在旋转模式的共振前,水槽2如图4(A)所示那样旋转。由于水槽2的重心处于比洗涤槽3的旋转中心靠下放处,所以偏向一方的布位于右边时,受到其离心力形成的扭矩力,使得水槽2向右边旋转,支撑点P1、P2向i1、i2的位置移动。而相反地,偏向一方的布位于左边时,水槽2向左边旋转,支撑点P1、P2向j1、j2的位置移动。但是,在共振时,由于旋转向对于施加的扭矩力推迟90°位相,所以,在洗涤槽3向左旋转时,偏向一方的布位于上边时水槽2向右旋转;偏向一方的布位于下边时水槽2向左旋转。而且,由于偏向一方的布处于上边或下边时也向上下方向产生力,所以水槽2还向上下振动。如上所述,由于旋转模式的共振旋转数为400~600r/min,上下并进模式的共振旋转数为220r/min,所以通过上下并进模式的共振。为此,由于上下变位相对于加振力推迟180°位相,所以,偏向一方的布位于上边时,水槽2向下移动;偏向一方的布位于下边时,水槽2向上移动。其结果,偏向一方的布处于上边时水槽2向右旋转+下方向移动,支撑点P1、P2向图4(B)所示的k1、k2的位置移动。而相反地,偏向一方的布处于下边时水槽2向左旋转+下方向移动,支撑点P1、P2向图4(B)所示的11、12的位置移动。在旋转模式中可知,吊架的支撑点P1、P2在图4(B)所示的k1、k2~11、12之间动作。左右的吊架4L、4R的动作左侧比右侧伸缩得大。在平稳时在该旋转模式的状态下其振动的大小将变小。在平稳时,左右的吊架41、42的动作其左侧与右侧相比较伸缩得小。因而,通过增大左侧减震器也就是旋转方向成为向下的一侧的减震器的衰减性能,平稳时的向地板的振动的传递也难以增大。
这样,通过增大旋转方向成为向下的一侧的减震器的衰减性能,抑制平稳时的向地板的振动的传递的同时,能够降低共振时的水槽2的振动。
再有,上述衰减装置是至少由内装液体的缸体和在其中动作的杆以及安装在杆上的活塞构成的液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活塞上开有孔,配置在上述洗涤槽脱水时的旋转向下的方向一侧的液压减震器的活塞的孔的面积,比配置在向上的方向一侧的液压减震器的活塞的孔的面积小。
或者,其特征在于,是仅配置在上述洗涤槽脱水时的旋转向下的一侧的液压减震器,能够从其衰减装置的外部改变衰减性能,从而能够使其衰减性能比配置在向上的一侧的衰减装置的衰减性能高
如上所述,脱水时的上述洗涤槽的旋转方向向下一侧的衰减装置的动作,在共振时,与向上一侧的衰减装置的动作相比较变大。因此,若旋转方向成为向下一侧的衰减装置的衰减性能比向上一侧的衰减装置的衰减性能高,则能够有效地降低共振时的水槽的振动。而且,在高速旋转平稳时,向下一侧的衰减装置的动作,在共振时,与向上一侧的衰减装置的动作相比较变小,所以,即使衰减性能高,所产生的衰减力也难以增大,从而能够抑制向洗衣机主体的外部的振动的传递。
以下,使用图5~图13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内部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内部的正视图。另外,图7是表示组合了支撑水槽的弹簧、减震器的吊架外观图。该发明并不限定于滚筒式洗衣机,也可应用于搭载了加热器和风扇等干燥装置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
在洗衣机的机箱1的前面有洗涤物的投入口,并设有门9。通过开闭门9取出或放入洗涤物。另外,在机箱1的内侧配置有使投入口侧为上从水平线倾斜0~30°且投入口侧开口的圆筒状的水槽2。投入口和水槽2由波纹状的橡胶质的波纹管10连接,以防取出或放入洗涤物时洗涤物落入机箱1内。在水槽2的内侧可旋转地设有开有多个孔且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的洗涤槽3。洗涤槽3的底面中心连结有转轴11,该转轴11以水密地密封且可旋转的状态贯通水槽2的底面中心。在水槽2的后部底面上固定有凸缘12,在该凸缘12上固定有旋转驱动洗涤槽3的电机13。并且,洗涤槽3的转轴11与该电机13的转轴连结。这样,洗涤槽3利用设置在水槽2的后部的电机13在水槽2内可向左右任一方旋转,在使洗涤槽3旋转的同时,进行洗涤、漂洗、脱水。另外,为了降低脱水时的振动,在洗涤槽3的前部固定有流体平衡器14。流体平衡器14在中空的环中加入了盐水,脱水时盐水集中于衣物类的偏向一方的相反侧,以消除衣物类的偏向一方,具有降低振动的效果。
洗涤槽3以及安装有电机13的水槽2,从其下部安装有向机箱1的底面伸出的吊架4L、4R。吊架4L、4R在大致左右对称的位置,并相对于水槽2的垂直线安装在60°以内的范围。吊架4L、4R在减震器6L、6R的外侧配置有弹簧5L、5R,且弹性地支撑水槽2。
另外,在水槽2的前方下部安装有用于取得重量平衡的锤15。因此水槽2的中心位于比洗涤槽的转轴靠下方的位置。
另外,从机箱1内部上面的中央附近用辅助弹簧16拉伸水槽2的上部后方,用辅助弹簧17拉伸水槽2的上部前方。这些辅助弹簧16、17的弹簧常数与一并设置在上述减震器6L、6R上的弹簧5L、5R相比较要小。另外,辅助弹簧16的弹簧常数与辅助弹簧17的弹簧常数相比较相同或称为大一些的弹簧常数。而且辅助弹簧16比辅助弹簧17长。安装辅助弹簧16、17的机箱1的位置为大致相同的位置,但是为了避免弹簧彼此接触而稍微左右错开。
在机箱1的上部有给水单元18,洗涤、漂洗时所使用的水通过设置在机箱1的上部的给水口19、给水阀20、洗涤剂盒21、波纹状的软管22注入到水槽2内部。另外,洗涤、漂洗后的水以及脱水时的水通过设置在水槽2的下部的排水阀23以及排水软管24而排水。
图7表示吊架4L、4R的外观。减震器6L、6R的上端通过橡胶套筒26安装在水槽2上所安装的金属基座25上。而且同样地,下端通过橡胶套筒26安装在机箱1的底部上所安装的金属基座27上。两端的橡胶套筒26由垫圈28夹住并用螺母29紧固。使其压缩紧固到支撑水槽2橡胶套筒26也不会较大地变形的程度。另外,在该减震器6R、6L上一并设有弹簧5L、5R。弹簧5L、5R插入支撑缸体30的弹簧座31和支撑杆32的弹簧座33之间。弹簧座32是比缸体30大一圈的圆筒状的金属,其下端向内侧弯曲并形成承受缸体30的底面,且开有干32通过的孔。另外,上端向外侧敞开,接受弹簧5L、5R的上端。弹簧座33是设有插入杆32那样的切口的类似盘的形状的金属部件,承受弹簧5L、5R的下端,与弹簧5L、5R的外径吻合且边缘竖立以免弹簧5L、5R横向移动。
图8、图9表示减震器6L、6R的剖面图。另外,图10表示图9的减震器较大地振动时的状态。在这些图中,共通的部件用相同标号来表示。对于式样因左右减震器而不同的部件,在标号后给与添加字L和R。L是左侧减震器的部件,R是右侧减震器的部件。在缸体30中加入油34,但为了使杆32进入,不用油填充缸体30内全体而是设有空间。另外,在杆32的前端固定有与缸体30的内径大致同样大小的活塞35。该活塞35开有多个小孔36,油34通过该小孔36,从而可在油34中运动。若该孔36的面积宽阔,则阻力小,活塞35以及杆36顺畅地运动。另外,若该孔36的面积狭小,则阻力大,活塞35以及杆36的运动迟缓。另外,在杆32上,在活塞35的下方隔开距离的位置上设有边缘37。另外,在活塞35和边缘37之间配置阀38。该阀38的直径比活塞35小,且是比设置了孔36的位置大的圆盘状的部件。该阀38在中央开有比活塞35和边缘37之间的杆32的直径还大一些的孔,从而能够在活塞35和边缘37之间自由运动。如图10所示,若阀38接触活塞35,则堵塞孔36以外的孔。活塞35的下部在孔36的位置沿径向设有切槽39,即使阀38接触活塞35,孔36也不会被堵赛。在该状态下,使油34通过的孔36的面积变小,阻力增大,易产生较大的衰减力,衰减性能高。另外,为了尽可能地缓和与活塞35的冲突造成的冲击,希望阀38用树脂制作。
说明这种构造的减震器6R、6L内部的动作。在活塞32较小地振动时是图9的状态,是阀38位于下方且离开活塞35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孔36全部敞开,孔的面积变大,阻力减小,衰减力减小且衰减性能低。
另外,若活塞35的振动增大,则减震器向缩进方向动作的场合,阀38碰触边缘37,孔36处于全部敞开的状态。另外,减震器向伸长方向动作的场合,动作开始时,阀38接触边缘37,但随着与缸体30内的油34一起逐渐向上移动而离开边缘37,如图10所示那样碰触活塞35,成为堵塞孔36a以外的孔36的状态。因而,在较大地振动的场合,仅孔36a敞开,阻力增大且转换为高的衰减性能。这样,是衰减性能根据振动的大小而进行变化的减震器。
在水槽2的下部的左右安装这种减震器,可抑制水槽2的振动。本发明的支撑结构做成使这种减震器的左右的特性不同。在本实施例中,脱水时的洗涤槽3的旋转方向是图6的箭头的方向,从正面观察向左转。在图8中表示那时旋转方向成为向下的一侧的减震器即左侧的减震器6L。另外,在图9中表示旋转方向成为向上的一侧的减震器即右侧的减震器6R。双方基本上是相同的机构。但是,决定衰减性能的活塞35上所设的孔36不同。左侧的减震器6L的孔36L的数目是4个,右侧的减震器6R的孔36R的数目是5个。另外,就空36的大小而言,左侧的减震器6L的孔36L比右侧的减震器6R的孔36R小。也就是,左侧的活塞35的孔36L的面积比右侧的活塞35的孔36R的面积狭小。通过做成这种结构,使左侧的减震器6L的衰减性能比右侧的减震器6R的衰减性能高。
另外,在左侧的减震器6L的活塞35的外周安装用树脂制作的带40以减小活塞35和缸体30之间的间隙。通过做成这种结构,不用活塞35的孔36便可减少来自活塞35的外周的油34的流通并提高衰减性能。而且,推压缸体30的内面的力增大,对活塞35的动作的摩擦力也增大,从而衰减性能进一步提高。
另外,使左侧的减震器6L的从活塞35至边缘37的距离LL比右侧的减震器6R的从活塞35至边缘37的距离LR短。通过做成这种结构,以低的衰减性能进行动作的区间变短,以高的衰减性能进行动作的区间变长,从而总衰减性能变高。
使用图11对这种减震器6L、6R的冲程和衰减力的关系进行说明。尤其是对振动幅度较大的共振状态,具体地说是对以3~4Hz、±6~10mm程度的振动中的减震器的特性进行说明。另外,实线是左侧减震器6L的特性,点线表示右侧的减震器6R的特性。以左侧的减震器6L的特性为例进行说明。
图11所示的点A是减震器缩进的状态,从该状态减震器伸长的同时衰减力逐渐上升,在B点衰减力转换,且衰减力开始急剧上升,在C点衰减力成为最大。减震器进一步伸长,但衰减力却降低,在D点减震器开始缩进。从D点开始,衰减力减小,进而产生反方向的衰减力,在E点,反方向的衰减力成为最大,然后反方向的衰减力逐渐减少并返回A点。这样,衰减性能以B点为边界转换为两段。
与右侧的减震器6R相比较,左侧的减震器6L通过减小活塞的孔36的面积并卷绕树脂制的带40,使第一段的衰减力(点B的衰减力)变大。另外,通过缩短从活塞35至边缘37的距离,衰减特性转换的点B的位置接近于点A,第二段的衰减性能高且范围扩大。另外,通过减小未被阀38堵塞的活塞的孔36a的面积,第二段的衰减力(点C的衰减力)也变大。这样,由于左侧的减震器6L较大地产生衰减力,所以衰减性能高。
在脱水旋转方向为向左转的场合,通过使左侧的减震器6L的衰减性能比右侧的减震器6R的衰减性能高,抑制高速旋转时传递到地板上的力的同时,能够抑制共振时的水槽的振动。图12、图13表示其样式。图12表示使左右的减震器的衰减性能变化时的高速旋转时传递到地板上的力,和150r/min附近的左右振动模式的共振时的水槽的变位。图13同样地表示使减震器的衰减性能变化时的高速旋转时传递到地板上的力,和220r/min附近的上下振动模式的共振时的水槽的变位。无论在哪个图中,实线是使左侧的减震器6L的衰减性能变化的情况,点线是使右侧的减震器6R的衰减性能变化的情况,虚线是仅使左右双方的减震器6L、6R相同地变化的情况。基本上是若提高衰减性能,则共振时的振动变小,传递到地板上的力上升。但是希望的特性却是不让传递到地板上的力上升且减小共振时的振动的特性。也就是,该希望的特性是图12、图13都朝向箭头所示的正下方的关系。无论在图12、图13哪个图中都可知,在使左侧的减震器6L的衰减性能变化的情况的关系接近于期望的特性。
也就是,为了抑制共振时的振动提高衰减性能,如果提高左侧的减震器6L的衰减性能,则能够将向地板传递的力的上升抑制得较小。反之,如果提高右侧减震器6R的衰减性能,则只是抑制向地板传递的力上升,共振时的振动却没有变得很小。这样,为了抑制左右振动模式、上下振动模式的共振,希望加大左侧的减震器6L的衰减性能。因而,如本实施例所述,相对脱水时的洗涤槽的旋转向左转的滚筒式洗衣机,通过使左侧减震器6L的衰减性能比右侧减震器6R的衰减性能高便能够有效地抑制共振时的振动。
另外,在左侧的减震器6L上,也可以不是用上述所有的提高衰减性能的方法。例如,仅变更没有用阀38关闭的孔36a,并且使左侧的活塞孔36aL比右侧的活塞孔36aR小也可以。
另外,本实施例的左右减震器是以振动的大小转换衰减性能的减震器,但也可以是没有边缘37、阀38且衰减性能不转换的减震器。
另外,仅左侧做成衰减性能转换的减震器,以便在共振时具有较大的衰减性能,而右侧做成没有边缘37、阀38且衰减性能不转换的减震器也可以。
其次,图14表示第二实施方式。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支撑水槽的减震器不同。本实施例的减震器,其左侧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是液压减震器,右侧是摩擦减震器。如图14所示,该摩擦减震器以上下移动的状态在缸体41中组装有杆42、活塞43。在活塞43的周围卷绕有滑动部件44,该滑动部件44由比活塞43还柔软的材质即氨基甲酸乙脂泡沫或橡胶或毛毡等制成。该滑动部件44和缸体41的内面的摩擦力起衰减作用。另外,在滑动部件44和缸体41内面上涂敷有润滑脂以便进行顺畅的滑动。另外,在缸体41上部设有小的空气孔45,在活塞43上也设有小的空气孔46。这是为了防止若缸体内的空气与缸体外的空气不能往来,则通过活塞的上下运动,缸体内的空气被压缩、膨胀,而具有空气形成的较大的弹性作用。另外,空气通过在小的空气孔45以及46中出入得到衰减作用。在右侧设置这种通过摩擦和空气起衰减作用的减震器。
另外,使左侧的液压减震器的衰减性能比右侧的摩擦减震器的衰减性能高。尤其使对共振时的3~4Hz、±6~10mm的振动的衰减力增大。
一直以来,为了降低振动而对左右双方的减震器使用了高价的液压减震器。但是,如本实施例那样,通过使左侧为液压减震器、右侧为摩擦减震器,在降低振动的同时,可使高价的液压减震器为廉价的摩擦减震器,从而有效地降低成本。
另外,本实施例的左侧的减震器是以振动的大小转换衰减性能的液压减震器,但也可以是没有边缘及阀且衰减性能不转换的液压减震器。
另外,对于右侧的吊架即使没有衰减性能也没关系。但是若仅用弹簧从下方支撑水槽,则由于弹簧本身向弹簧的伸缩方向以外翻倒,所以为了防止翻倒,希望采用几乎不产生根据摩擦力及空气的衰减力的那种摩擦减震器。
其次,图15表示第三实施例。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支撑水槽的减震器不同。本实施例的减震器是右侧为液压减震器,左侧是可从减震器的外侧控制减震器的衰减性能的可变减震器。右侧的液压减震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如图15所示,上述可变减震器在缸体47中设置空间并加入磁性流体49以使杆48进入。所谓磁性流体49是使作为磁性体的金属粒子在液体中以高密度分散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磁性流体49根据磁场的大小而使被磁化的金属粒子彼此吸引的力变化且使粘度变化。在杆48的前端固定有活塞50。在该活塞50和缸体47的内面之间具有间隙。通过使磁性流体49通过该间隙,活塞50在磁性流体49中动作。若该磁性流体49的粘度低,则阻力小,活塞50及杆48顺畅地动作,衰减性能变低。而反之,若该磁性流体49的粘度高,则阻力大,衰减性能变高。为了控制磁性流体49的粘度需要使磁场变化。为了使磁场变化,在活塞50上安装线圈51。若电流该线圈51上流动,则线圈51的周围形成磁场,从而使得磁性流体49的粘度变高且衰减性能变高。磁场的强度根据线圈51中流动的电流的大小而变化,从而能够控制衰减性能。装载用于流动在线圈51中流动的电流的可变减震器驱动电路、指示电流的大小的微机53。微机53基于洗涤槽的旋转数和水槽的振动量控制电流。为此,具有洗涤槽的旋转数检测机构54和用于探测水槽的振动量的振动检测装置55。振动检测装置55通过检测水槽的加速度、变位、减震器的伸缩量、电机的扭矩的变动量等,不特别限定方法。可变减震器驱动电路52基于来自微机53的控制信号调整从电源56供给的电流,并供给线圈51。另外该微机53还对电机驱动电路57输送控制信号,调整来自电源58的电流、电压,并控制电机13的旋转。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同样地用微机53控制可变减震器和电机旋转数,但是,分别用别的微机也没关系。图16、图17表示这种结构的微机53所进行的脱水时的可变减震器的控制。图16是对旋转数的可变减震器的控制,图17是对水槽的振动的可变减震器的控制,在脱水时以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图16、图17所示那样的可变减震器的控制。
说明图16所示的对旋转数的可变减震器的控制。脱水开始后,每规定的时间间隔都开始减震器控制(S1)。首先,检测洗涤槽的旋转数(S2)。若旋转数未满80r/min(S3),则由于在共振区域之前,振动小,不必使衰减强大,所以使电流断开或使电流比共振时小(S4)。然后结束减震器控制(S5)。若旋转数超过80r/min(S3),则判定下次旋转数是否未满450r/min(S6)。若旋转数未满450r/min(S3),则由于在共振区域,震动易于变大,所以使电流接通,在线圈46上流动较大的电流(S7)。然后结束减震器控制(S5)。另一方面,若旋转数超过450r/min(S6),则由于通过共振区域,震动变小,所以使电流断开或使电流比共振时小(S8)。然后结束减震器控制(S5)。也就是,微机48控制为,在洗涤槽的旋转数为80~450r/min的水槽共振的期间,使电流接通或变大而在线圈46上流动较大的电流。利用较大的电流提高衰减性能并抑制共振时的振动。另外,微机48控制为,在共振旋转数范围以外的0~80r/min、450r/min以上的旋转数范围,使电流断开或使电流比共振时小,不在线圈上流动电流或流动比共振时小的电流。由于水槽的振动小,所以衰减性能降低,可防止向地板较大地传递水槽的振动。
其次,说明图17所示的对水槽的振动量的可变减震器的控制。脱水开始后,每规定的时间间隔都开始减震器控制(S11)。微机48控制为,检测水槽的振动量(S12),在水槽的振动量比规定的阈值V0小的场合(S13),由于不必抑制振动,所以使电流断开或流动较小的电流(S14)。然后结束减震器控制(S15)。反之控制为,在水槽的振动量超过某阈值V0的场合(S13),判断为振动变大,所以使电流接通或流动较大的电流(S16)。通过这样做,提高衰减性能并抑制振动。再有,将水槽的振动量与规定的阈值V1进行比较(S17)。如果振动比V1小,则在该状态下结束减震器控制(S15)。反之,在振动比V1大时判断为振动异常地大,进行相对于电机驱动电路使旋转数下降或使旋转停止的控制(S18),并结束减震器控制(S15)。
这样,通过使用可变减震器,能够仅在需要时提高衰减性能。另外,外槽的振动变大,那样的话,预测振动而可事先提高衰减性能,并能够进一步防止振动的增大。通过将其高衰减性能应用于左侧的减震器,将外槽的振动有效地抑制得较小。而在不需要时使衰减性能降低,能够进一步降低向地板的振动的传递。
在本实施例中,含有根据旋转数的控制以及根据振动量的控制双方,但是也可以是其中任一方。
另外,对于本实施例的左侧所使用的可变减震器,在该可变减震器的线圈上流动电流时的衰减性能比右侧的液压减震器的衰减性能高。尤其是对共振时的3~4Hz、±6~10mm的振动的衰减力增大。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右侧的减震器使用了衰减性能根据振动的大小而变化的液压减震器,但是,由于不需要比左侧的可变减震器的衰减性能大,所以,无论是衰减性能不变化的液压减震器还是摩擦减震器都没关系。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左侧的减震器是使用了磁性流体的可变减震器,但是,若能够从外部调整减震器的衰减性能,则其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另外,本实施例的左侧减震器通过使衰减性能变化,使对水槽的力间接地变化而控制振动,但是,通过能动地对水槽产生力的促动器那样的装置控制振动的减震器也可以。

Claims (5)

1.一种滚筒式洗衣机,具备:洗衣机的机箱;设置在其内部的水槽;旋转自如地安装在该水槽上的洗涤槽;以及,相对于上述洗涤槽的脱水旋转,在洗涤槽的旋转方向成为上侧、下侧的上述水槽的下部分别安装的水槽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洗涤槽的旋转方向成为下侧的上述水槽支撑机构的衰减性能比上述洗衣机的旋转方向成为上侧的上述水槽支撑机构的衰减性能更高。
2.一种滚筒式洗衣机,包括:配置在洗衣机机箱内的大致圆筒状的水槽;由弹性保持机构及衰减装置构成且支撑上述水槽的多个水槽支撑机构;可旋转地设置在上述水槽内且收放洗涤物的洗涤槽;以及,旋转驱动上述洗涤槽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将至少两个上述水槽支撑机构以夹着上述洗涤槽的转轴的方式配置,
使配置在脱水时上述洗涤槽的旋转方向成为向下一侧的上述水槽支撑机构的衰减装置的衰减能力比配置在上述洗涤槽的旋转方向成为向上一侧的其他水槽支撑机构的衰减装置的衰减能力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筒式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衰减装置是至少由内装液体的缸体和在上述缸体内运动的杆以及安装在上述杆上的活塞构成的液压减震器,在上述活塞上开有孔,配置在脱水时的上述洗涤槽的旋转方向成为向下的一侧的液压减震器的活塞的孔的面积比配置在成为向上的一侧的液压减震器的活塞的孔的面积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筒式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衰减装置是仅配置在脱水时的上述洗涤槽旋转方向成为向下的一侧的衰减装置,能够从上述衰减装置的外部改变衰减性能,并且上述衰减性能可比配置在成为向上的一侧的衰减装置的衰减性能更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筒式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脱水时的上述洗涤槽的旋转方向成为向上的一侧由没有衰减性能或几乎没有衰减性能的衰减装置和弹性保持机构支撑。
CN2008100040978A 2007-06-04 2008-01-24 滚筒式洗衣机 Active CN1013194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47611 2007-06-04
JP2007147611 2007-06-04
JP2007147611A JP4857197B2 (ja) 2007-06-04 2007-06-04 ドラム式洗濯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9452A true CN101319452A (zh) 2008-12-10
CN101319452B CN101319452B (zh) 2011-06-15

Family

ID=40169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40978A Active CN101319452B (zh) 2007-06-04 2008-01-24 滚筒式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857197B2 (zh)
CN (1) CN10131945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5221A (zh) * 2010-07-28 2012-02-08 株式会社东芝 洗衣机
CN102383291A (zh) * 2010-09-03 2012-03-21 株式会社东芝 洗衣机
CN102747587A (zh) * 2011-04-22 2012-10-24 株式会社东芝 滚筒式洗衣机
CN102859062A (zh) * 2010-04-26 2013-01-02 株式会社东芝 洗涤机以及干燥机
CN104321482A (zh) * 2012-05-14 2015-01-28 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机
CN112048879A (zh) * 2019-06-07 2020-12-08 日立环球生活方案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衣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27740B2 (ja) * 2009-02-13 2013-01-23 株式会社東芝 洗濯機
JP5106441B2 (ja) * 2009-02-19 2012-12-26 株式会社東芝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5537071B2 (ja) * 2009-05-26 2014-07-02 株式会社東芝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5748403B2 (ja) * 2009-11-16 2015-07-15 株式会社東芝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5127894B2 (ja) * 2010-06-03 2013-01-23 株式会社東芝 洗濯機用のダンパ
JP5489102B2 (ja) * 2010-02-24 2014-05-14 株式会社東芝 ドラム式洗濯機
CN102770594B (zh) 2010-02-24 2015-03-25 株式会社东芝 减震器、洗涤机以及洗涤干燥机
JP5624342B2 (ja) * 2010-03-15 2014-11-12 株式会社東芝 ドラム式洗濯機
KR101286819B1 (ko) * 2010-03-24 2013-07-22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시바 세탁기
JP5468433B2 (ja) * 2010-03-24 2014-04-09 株式会社東芝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5641839B2 (ja) * 2010-04-26 2014-12-17 株式会社東芝 ドラム式洗濯機
KR101516470B1 (ko) 2010-05-06 2015-05-04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시바 세탁기
JP5127879B2 (ja) * 2010-05-21 2013-01-23 株式会社東芝 洗濯機用のダンパ
JP5508948B2 (ja) * 2010-06-17 2014-06-04 株式会社東芝 洗濯機
JP5570931B2 (ja) * 2010-09-29 2014-08-13 株式会社東芝 洗濯機
JP5630734B2 (ja) * 2010-10-18 2014-11-26 株式会社東芝 洗濯機
JP5127909B2 (ja) * 2010-11-17 2013-01-23 株式会社東芝 サスペンション及び洗濯機
WO2012114751A1 (ja) * 2011-02-23 2012-08-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5639979B2 (ja) * 2011-09-28 2014-12-10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6223655B2 (ja) * 2011-11-29 2017-11-01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機
DE102012210039A1 (de) * 2012-01-31 2013-08-0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teuereinrichtung, Maschine mit Rotoraggregat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vorschriftsermittlung
JP6034115B2 (ja) * 2012-09-28 2016-11-30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機
KR101285827B1 (ko) 2012-10-15 2013-07-16 주식회사 다옴텍 댐퍼
JP6446185B2 (ja) * 2014-06-13 2018-12-26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27609A (zh) * 1967-11-17 1971-04-07
JPS60171281A (ja) * 1984-02-17 1985-09-04 ロ−ム株式会社 グレ−ズドセラミツク基板
JPH09253385A (ja) * 1996-03-18 1997-09-30 Toshiba Corp ドラム式洗濯機
IT1294130B1 (it) * 1997-05-15 1999-03-22 Electrolux Zanussi Elettrodome Metodo per realizzare uno smorzamento attivo delle vibrazioni dovute al gruppo lavante e macchina lavatrice per attuare tale
JP3699855B2 (ja) * 1999-03-15 2005-09-28 株式会社東芝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2002346282A (ja) * 2001-05-23 2002-12-03 Toshiba Corp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4368662B2 (ja) * 2003-11-07 2009-11-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機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9062A (zh) * 2010-04-26 2013-01-02 株式会社东芝 洗涤机以及干燥机
CN102859062B (zh) * 2010-04-26 2016-05-04 株式会社东芝 洗涤机以及干燥机
US9359705B2 (en) 2010-04-26 2016-06-0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Washing machine and drying machine
CN102345221A (zh) * 2010-07-28 2012-02-08 株式会社东芝 洗衣机
CN102383291A (zh) * 2010-09-03 2012-03-21 株式会社东芝 洗衣机
CN102383291B (zh) * 2010-09-03 2013-08-14 株式会社东芝 洗衣机
CN102747587A (zh) * 2011-04-22 2012-10-24 株式会社东芝 滚筒式洗衣机
TWI485301B (zh) * 2011-04-22 2015-05-21 Toshiba Kk Drum washing machine
CN104321482A (zh) * 2012-05-14 2015-01-28 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机
CN104321482B (zh) * 2012-05-14 2016-11-16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机
CN112048879A (zh) * 2019-06-07 2020-12-08 日立环球生活方案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9452B (zh) 2011-06-15
JP4857197B2 (ja) 2012-01-18
JP2008295906A (ja) 200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9452B (zh) 滚筒式洗衣机
US9121126B2 (en) Washing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5127667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及びサスペンション
US8033145B2 (en) Drum-type washing machine
JP4893504B2 (ja) 洗濯機
EP2692931B1 (en) Laundry processing machine
JP2011188986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2010194024A (ja) 洗濯機
CN101187132A (zh) 滚筒式洗衣机
KR101654054B1 (ko) 세탁장치
JP3585667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6997004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2017144008A (ja) 洗濯機
JP2009153651A (ja) 洗濯機
JP2009028290A (ja) 洗濯機
CN101177880B (zh) 滚筒式洗衣机
CN111254648B (zh) 滚筒式洗衣机
JP5127912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及び洗濯機
JP5489104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2022039259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KR100531319B1 (ko) 드럼 세탁기
KR101139251B1 (ko) 드럼세탁기
JP2010194025A (ja) 洗濯機
JP6446185B2 (ja)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2012000173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Global Living Progra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Household Electric Appliance Co.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