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317036A - 框式反光体、设有该框式反光体的平光源装置、以及使用该平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框式反光体、设有该框式反光体的平光源装置、以及使用该平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7036A
CN101317036A CNA2006800445066A CN200680044506A CN101317036A CN 101317036 A CN101317036 A CN 101317036A CN A2006800445066 A CNA2006800445066 A CN A2006800445066A CN 200680044506 A CN200680044506 A CN 200680044506A CN 101317036 A CN101317036 A CN 101317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frame
refractive body
emitting device
source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445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岳男
内条秀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ona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owa Denk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a Denko KK filed Critical Showa Denko KK
Publication of CN101317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70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3Direct backlight characterized by the sequence of light sour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框式反光体,它设置在发光装置安装基板上,在所述安装基板上按一定的排列图案设置有多个发光装置,该框式反光体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与发光装置的设置位置对应的开口部分。

Description

框式反光体、设有该框式反光体的平光源装置、以及使用该平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是根据35U.S.C.§111(a)提交的申请,并根据35U.S.C.§119(e)(1),要求享有于2005年12月8日根据35U.S.C.§111(b)提交的临时申请60/748,212的申请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框式反光体、设有该框式反光体的平光源装置、以及使用该平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在发光装置用作照明光源和液晶显示装置背光的情况下,所述框式反光体、平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能显著地增加发光装置的亮度。
背景技术
近年来,广泛使用从面板例如液晶显示屏的背面或者侧面用平光源装置(背光)射入光的显示装置。通常,液晶显示屏的这种背光源的主流产品已经到了所谓的边缘照明型,其中作为光源的冷阴极管设置在底板的边缘面上,以便削减和降低设备的功耗。
作为边缘照明型背光源,使用具有如图9所示的结构的光源。
更具体地说,对于边缘照明型背光源100,冷阴极管104设置在底板102的边缘部分上。导光板106设置在冷阴极管104的侧面上,而散射薄片108设置在光导板106的顶面上,从而形成背光源100。
反射层116形成在导光板106的下方,它由不均匀的微细结构制成,或者用例如白墨水画出点状而形成。
此外,液晶面板110设置在背光源100的散射薄片108的顶面上,从而形成液晶显示器112。
对于边缘照明型背光源100,从冷阴极管104发出的光进入导光板106的侧部114。
进入导光板106的光在形成在导光板106下方的反射层116和导光板106的顶面118之间反复反射时被散射开,其中反射层116由不均匀的微细结构形成,或者用例如白墨水画出点状而形成。然后光被从导光板106的顶面118均匀地向上引导。
通过上述结构,光被散射薄片108均匀地散射开,从而降低了液晶面板110的亮度的不均匀性。
然而近年来,增大液晶显示屏的需求一直在增加,而这种边缘照明型背光源100在改善亮度和亮度的均匀性方面又有局限性。
因此,正在试验将直接照明型光用于大尺寸液晶显示屏。
然而,在用上述的冷阴极管作直接照明型光的情况下,由于冷阴极管比较大,因此液晶显示屏的厚度增大。另外,还存在如下问题,即可再现的颜色的色域和冷阴极管的灵敏度不能令人满意,而且有余像现象发生。
另一方面,近年来,发光装置的发光效率已得到极大改善,并且将固态发光装置用于照明也正在发展。因此,在这些固态发光装置中,已经试验将发光二极管(LED)用于液晶显示屏,尤其是用作背光源(平光源)。
在如上所述的用发光二极管作液晶显示屏背光源的情况下,增大显示屏的需求可得到满足,可再现的颜色的令人满意的色域和高速响应可以实现,并且预计能实现高质量的显示。
因此,提出了一种直接照明型背光源,其中多个LED以规定的间距设置在液晶面板下方。
至于这种边缘照明型背光源,提出了一种具有如图10所示的结构的光源。
更具体地说,直接照明型背光源200配备有作为基板(未示出)的LED基板(安装基板),其中多个发光二极管206被串联排列在底板202的底面204上作光源。在图10中,仅示出一条发光二极管206的线路。然而,有多条线路以规定的间距按一定的排列图案被并联设置在底面204上。
除发光二极管206外,散射薄片208也设置在底板202的顶面上,而棱形薄片210设置在散射薄片208的顶面上,从而形成背光源200。
由反射薄片或类似物形成的反射层214形成在底板202的底面204和侧面212上。
对于上述配置的直接照明型背光源200,在由发光二极管206发光的情况下,从发光二极管206发出的光直接射向散射薄片208。另外,发射光也被底板202的底面204和侧面212上的反射层214反射,并且传向散射薄片208。
然后,进入散射薄片208的光在散射薄片208内被不规则地反射,并且通过穿越散射薄片208顶面上的棱形薄片210而朝垂直方向倾斜。光然后进入设置在棱形薄片210顶面上的液晶面板(未示出)。
此外,发光二极管206发出的光在发光二极管和散射薄片208之间的空间内被混合。然后,通过散射薄片208内的不规则反射,混合得以改进,从而实现亮度和色度的均匀性。
在用发光二极管作直接照明型背光源200的情况下,适合使用所谓的三合一套装的LED灯,其中发出红、绿、蓝光——即三基色光——的贴片发光二极管(LED chip)被安装在一个套装内,白色则是由这三种颜色混合而成(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1(STANLEY ELECTRIC CO.,LTD.的网站))。
如图11(a)和11(b)所示,关于这种三合一套装300,在一个轮廓有几平方毫米、近似为矩形的发光装置安装基板310的中心处,发红光的贴片LED 302、发绿光的贴片LED 304和发蓝光的贴片LED 306分别被相邻地设置在与近似的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对应的位置处,每个贴片LED约0.35平方毫米。
此外,配备有倾斜开口部分312的框式反光体308设置在贴片LED302、304和306的周围区域,倾斜开口部分312以开口边缘较薄的方式形成。
对于这种三合一套装300,从贴片LED 302、304和306发出的三原色光在框式反光体308的开口部分312的倾斜侧壁处被反射,并且三原色被混合,从而容易地获得白色光。
如上所述,由于这种三合一套装300通常配备有用于反射并混合从贴片LED 302、304和306发出的三原色光的框式反光体308,因此可以有效地获得白色光。
图12示出常规的发光显示装置400,其中反射材料404设置在框式反光体402的内表面上,使得要被框式反光体402反射的光可以进一步被有效地反射(见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No.2001-168396)。
在框式反光体402的内表面上没有设置反射材料404的情况下,每个LED灯406发出的光都会被框式反光体402的内表面轻徽吸收。
然而,根据发光显示装置400,由于反射材料404盖住了框式反光体402的内表面,因此每个LED灯406发出的光都可以被反射材料404有效反射,并且LED灯406发出的光还可以被有效利用,而没有衰减。
因此,根据图12所示的发光显示装置400,即使在使用发光量少的LED的情况下,通过改善对比度也可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一般说来,这种框式反光体402被逐一设置成与由三原色的LED灯配置而成的每个三合一套装对应。
在用LED灯作液晶显示屏之类的大背光源的情况下,提供了许多以集成方式配备有框式反光体402的三合一套装,并且许多三合一套装都以一定的排列图案被安排和设置在发光装置安装基板上,从而形成背光源。
[非专利文献1]STANLEY ELECTRIC CO.,LTD.的网站,[在线],Internet<http://www.stanley-components.com>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No.2001-168396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多个配备有这种发光二极管的套装被提前制造并且被安排和设置在发光装置安装基板上的方法被应用到液晶显示屏之类的大平光源装置中的情况下,部件的数目和制造操作的工时都有增加,从而使生产成本增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人想到仅将多个这三种发光二极管线性串联起来而不使用框式反光体来配置平光源装置。然而,在不用框式反光体的情况下,依靠的只是发光量少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量,但仅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量不足以改善平光源装置的对比度。
本发明即是考虑到这种条件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式反光体、一种配备有这种框式反光体的平光源装置、和一种使用所述平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它们能被容易地应用于大的平光源装置,并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即使在使用发光量少的发光装置的情况下,也能改善对比度。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已经研究了上述问题,以便解决它们。结果,本发明人研制出了本发明的框式反光体和配备有该框式反光体的平光源装置。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例如包括以下模式(1)到(15)。
(1)一种框式反光体,该框式反光体设置在发光装置安装基板上,在该安装基板上按一定的排列图案设置有多个发光装置,该框式反光体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与发光装置的设置位置对应的开口部分。
(2)如上面的(1)限定的框式反光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部分内设有多个具有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装置。
(3)如上面的(2)限定的框式反光体,其特征在于,用至少一个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发光装置、至少一个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发光装置和至少一个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发光装置的组合来构造具有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装置。
(4)如上面的(1)限定的框式反光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部分内设有发光颜色为白色的发光装置。
(5)如上面的(1)到(4)中的任何一项限定的框式反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分近似为圆形或矩形。
(6)如上面的(1)到(5)中的任何一项限定的框式反光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开口部分中延伸并朝向外侧敞开的反射面。
(7)如权利要求(1)到(6)中的任何一项限定的框式反光体,其特征在于,发光装置是发光二极管(LED)灯。
(8)如上面的(7)限定的框式反光体,其特征在于,发光二极管(LED)是贴片发光二极管(LED)。
(9)一种平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发光装置安装基板的顶面上包括由上面的(1)到(8)中的任何一项限定的框式反光体,其中多个发光装置以一定的排列图案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上。
(10)如上面的(9)限定的平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埋在框式反光体的开口部分中的透明密封树脂。
(11)如上面的(9)或(10)限定的平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平光源装置是显示装置的背光。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液晶面板设置在由上面的(9)到(11)中的任何一项限定的平光源装置的顶面上。
(13)一种平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多个发光装置以一定的排列图案设置在发光装置安装基板上,
制备具有多个开口部分的框式反光体,这些开口部分与发光装置的设置位置对应,以及
将框式反光体设置在与发光装置安装基板上的发光装置对应的设置位置。
(14)如上面的(13)限定的平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将透明的密封树脂埋在框式反光体的开口部分中。
(15)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如上面的(13)或(14)限定的制造方法制备平光源装置,以及
将液晶面板设置在平光源装置的顶面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框式反光体、设有框式反光体的平光源装置、以及使用平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部件的数目和工作操作的工时得以降低,因此易于以低生产成本制造大的平光源装置。另外,即使在使用发光量少的发光装置的情况下,通过改善对比度也可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的完整结构的视图;
图2是其中LED灯预先设置在发光装置安装基板上的构型的示意图,本发明的框式反光体要安装在该安装基板上,图2(a)是顶面视图,示出三原色的LED灯被安装在发光装置安装基板上的结构,而图2(b)是横断面视图,示出沿图2(a)中所示的X-X线的结构;
图3是示出其中设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框式反光体的平光源装置的示意图,图3(a)是顶面视图,而图3(b)是分解的横断面视图,示出沿着图3(a)中示出的X-X线的结构;
图4是示出其中设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框式反光体的平光源装置的示意图,图4(a)是顶面视图,而图4(b)是组合的横断面视图,示出沿着图4(a)中示出的X-X线的结构;
图5是示出其中设有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框式反光体的平光源装置的示意图,图5(a)是顶面视图,而图5(b)是组合的横断面视图,示出沿着图5(a)中示出的X-X线的结构;
图6是示出其中设有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框式反光体的平光源装置的示意图,图6(a)是顶面视图,而图6(b)是组合的横断面视图,示出沿着图6(a)中示出的X-X线的结构;
图7是示出其中设有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框式反光体的平光源装置的示意图,图7(a)是顶面视图,而图7(b)是组合的横断面视图,示出沿着图7(a)中示出的X-X线的结构;
图8是示意性视图,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发光装置;
图9是示意性的横断面视图,示出常规的边缘照明型背光源;
图10是示意性的横断面视图,示出常规的直接照明型背光源;
图11是示意性视图,示出常规的三合一套装,图11(a)是平面图,而图11(b)是组合的横断面视图,示出沿着图11(a)中示出的X-X线的结构;
图12是示意性的横断面视图,示出常规的发光显示装置,其中反射材料设置在框式反光体的内侧面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应用本实施方式的典型的液晶显示器的完整结构的视图。
应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配备有直接照明型背光装置(背光)50,它包括封装有发光部和作为基板的LED基板(发光装置安装基板)52的背光架51,发光装置安装基板52上安排有许多发光二极管(LED)作光源。
本发明的框式反光体设置在LED基板52上。背光装置50配备有散射元件(板或薄片)53和棱形薄片54和55,散射元件53用于使光散射或漫射,以便使整个面实现等亮度,而棱形薄片54和55作为光学补偿薄片叠层,具有向前的聚光效果。
此外,液晶显示屏模块60配备有液晶面板61,其中液晶被插在两块玻璃基板和叠放在液晶面板61的每块玻璃基板上的起偏振片(偏振滤光片)62和63之间,用于限制光波向某一方向的振动。
此外,液晶显示器还配备有外设元件,例如大规模集成的驱动电路,不过它在图中没有显示。
液晶面板61包括多种构件,不过这在图中没有示出。例如,液晶面板配备有两块玻璃基板、显示电极、有源设备(例如薄膜晶体管)、液晶、隔离层、密封剂、定向薄膜、通用电极、保护膜和滤色器,不过这些在图中没有示出。
此外,背光装置50的任何结构单元都可以被选择。例如,只有配备有LED基板52的背光架51的单元可以被称作背光装置(背光),而也可以实现不包含光学补偿薄片叠层(例如散射元件(板或薄片)53和棱形薄片54而55)的直流型。
背光架51具有由铝、镁、铁、或其金属合金之类的材料制成的底板结构。此外,具有高反射性能等性能的白色聚酯薄膜被结合到底板结构的内表面上,从而具有反光体的功能。
底板结构具有与液晶显示屏模块60的尺寸相当的背面部分和围绕着背面部分的4个边缘的侧面部分。必要时,在背面部分中,或者有时在侧面部分中,形成用于散热的热沉结构,例如冷却翅片。
图2(a)是顶面视图,示出三原色的LED灯被安装在例如发光装置安装基板上的结构,而图2(b)是横断面视图,示出沿图2(a)中所示的X-X线的结构。图3(a)是顶面视图,示出其中设置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式反光体的平光源装置,而图3(b)是分解的横断面视图,示出沿图3(a)中所示的X-X线的结构。图4(a)是顶面视图,示出其中设置有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框式反光体的平光源装置,而图4(b)是组合的横断面视图,示出沿图4(a)中所示的X-X线的结构。
例如,配备有本实施方式的框式反光体的平光源装置被用作液晶显示器的照明光源和背光。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三种不同颜色的LED灯可以得到白色。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许多发红光的贴片LED 24、许多发绿光的贴片LED 26和许多发蓝光的贴片LED 28设置在发光装置安装基板22上。尽管具有不同颜色的贴片LED 24、26和28可以单独形成和设置,但最好将LED组件30作为一个单元提前装配好,并将其安排在发光装置安装基板22上。根据上述结构,可以降低工作操作的工时,并且可以使白色均匀。
此外,发光装置安装基板22的电极垫板(未示出)和贴片LED 24、26和28的电极(未示出)用金丝通过引线接合彼此相连。
尽管发光装置安装基板22的尺寸可以等于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屏)的显示部分的分割部分的尺寸,但是发光装置安装基板的尺寸最好近似等于显示部分的尺寸。
另一方面,如图3(a)和3(b)所示,设置在发光装置安装基板22上的框式反光体10的尺寸近似等于发光装置安装基板22的尺寸。然而,框式反光体10的尺寸没有必要一定等于发光装置安装基板22的尺寸。在发光装置安装基板22由若干分割元件组成的情况下,框式反光体10的大小最好是分割元件的整数倍。本实施方式的框式反光体10的尺寸等于显示装置的整个显示部分的尺寸,并且发光装置安装基板22也形成和整个显示部分一样大。
在由一个元件组成的这种框式反光体10中,许多开口部分12以规定的间距在与LED组件30对应的位置处提前形成。
对这种框式反光体10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框式反光体10可以由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液晶聚合物和聚酰胺树脂之类的热塑性树脂或者环氧树脂一类的热固性树脂按框式反光体10所要求的形状模压而成,并且在表面上覆上反射比令人满意的金属薄膜,例如铝或者银,或者涂覆由包含二氧化钛等的丙烯酸树脂制成的白漆。
此外,材料本身已经调成白色的树脂材料(例如,由KURARAYCO,LTD.生产的白色Genestar)或类似材料也可以进行模压,从而用作框式反光体10。此外,其中的金属材料例如铝或者不锈钢已经处理过的元件也可以应用到框式反光体10上。在这种情况下,框式反光体10在可见光区域内的总反射比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
尤其是在框式反光体10由注塑而成的情况下,许多开口部分12可以容易地一次成形。另外,由于批量生产的产品性能优良,因此框式反光体可以以低成本成形。
在进行注塑时所用的金属模具的、与框式反光体10的每个开口部分12对应的部分以镶入式模具方式成形的情况下,如下所述,即使是在开口部分12的形状有改动的情况下,配备有不同形状的开口部分12的框式反光体10也可以仅通过改变镶入式模具而成形。
此外,将开口部分12做得略大于LED组件30的成形面积,使得LED组件30的外侧可以被盖住。另外,如图3(b)所示,开口部分12的横断面形状具有如此倾斜的面14,以致开口直径朝向LED组件30方向变小。斜面14的倾角最好大于90度、小于120度。
如图4(b)所示,在已经形成有这种开口部分12的框式反光体10设置在发光装置安装基板22上的情况下,每个开口部分12与每个LED组件30对应。
在这里,在框式反光体10设置在发光装置安装基板22上的情况下,最好通过粘合剂进行布置。此外,将硅酮树脂之类的透明密封树脂埋在框式反光体10的开口部分12内可以保护接合线(未示出)。
将密封树脂埋在框式反光体10的开口部分12内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采用分配器进行封装。必要时,可以适当地使用具有金属掩模的丝网印刷方法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工作效率,其中金属掩模具有与开口部分12对应的开口。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获得集成的平光源装置40,且没有位置偏差。
此外,通过形成如上所述的平光源装置40,即使是在液晶显示屏之类的显示装置形成宽范围的平光源装置40的情况下,也没有必要形成或者设置太多的框式反光体10,因此简化了平光源装置40的制造。因此,可以以低成本容易地制造平光源装置。
图5示出一种平光源装置40,其中设置有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框式反光体。
由于图5所示的平光源装置40的主要元件与图2到4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相同,因此,与如上所述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在标记上也相似,并且省略了对相同元件的详细说明。
在图5所示的平光源装置40中,形成在框式反光体10中的许多开口部分12是圆形的。
在开口部分12如上所述为圆形的情况下,每个贴片LED 24、26和28发出的光可以作为白光从任何位置有效射出。
另外,由于开口部分12是圆形的,因此用于形成框式反光体10的金属模具容易做进一步加工。
图6示出一种平光源装置40,其中设置有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框式反光体。
由于图6所示的配备有框式反光体10的平光源装置40的主要元件与图2到4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也相同,因此,与如上所述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在标记上也相似,并且省略了对相同元件的详细说明。
在图6所示的配备有框式反光体10的平光源装置40中,贴片LED 24、26和28都被线性串联地设置在发光装置安装基板22的顶面上。
在贴片LED 24、26和28如上所述被线性串联设置的情况下,由于贴片LED 24、26和28在单位面积内可以被密集设置,因此获得足够的亮度。
图7示出一种平光源装置40,其中设置有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框式反光体。
在图7所示的平光源装置40中,与上述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在标记上也相似,并且省略了对相同元件的详细说明。
在图7示出的平光源装置40中,形成的一个开口部分12与一个包括多个LED组件30的组对应。
与其中形成的一个开口部分12与一个LED组件30对应的平光源装置40相比较,在形成的一个开口部分12如上所述与一个包括多个LED组件30的组对应的情况下,贴片LED 24、26和28可以被密集设置,因此获得了足够的亮度。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尽管在图解说明时,本发明框式反光体、设有该框式反光体的平光源装置、和使用该平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使用发红光的贴片LED 24、发绿光的贴片LED 26和发蓝光的贴片LED 28作发光装置,但是例如如图8所示,也可以使用有四种以上颜色的贴片LED。
在使用四种颜色的情况下,最好用例如发橄榄色光的贴片LED 32作第四种颜色,因为它具有较高的显色指数。
此外,没有必要让与一个开口部分12对应的贴片LED的数目统一。例如,由两个发红光的贴片LED、一个发绿光的贴片LED和一个发蓝光的贴片LED组成的总数为四个的贴片LED也可以与一个开口部分12对应。对这种贴片LED组合没有限制。此外,发光装置没有局限于贴片LED,也可以使用配备透镜部的LED灯。
此外,也可以安装不需要混合颜色的白色光发射装置,并且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改进、和功能补充,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框式反光体,该框式反光体设置在发光装置安装基板上,在该安装基板上按一定的排列图案设置有多个发光装置,该框式反光体包括多个与发光装置的设置位置对应的开口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式反光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部分内设有多个具有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式反光体,其特征在于,用至少一个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发光装置、至少一个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发光装置和至少一个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发光装置的组合来构造具有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式反光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部分内设有发光颜色为白色的发光装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框式反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分近似为圆形或矩形。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框式反光体,其特征在于,该框式反光体还包括在所述开口部分中延伸并朝向外侧敞开的反射面。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框式反光体,其特征在于,发光装置是发光二极管(LED)。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式反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是贴片发光二极管(LED)。
9.一种平光源装置,包括位于发光装置安装基板的顶面上的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框式反光体,其中多个发光装置以一定的排列图案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平光源装置还包括埋在框式反光体的开口部分中的透明密封树脂。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平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平光源装置是显示装置的背光。
12.一种显示装置,其中液晶面板设置在如权利要求9到11中任一项所述的平光源装置的顶面上。
13.一种平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多个发光装置以一定的排列图案设置在发光装置安装基板上,
制备具有多个开口部分的框式反光体,这些开口部分与发光装置的设置位置对应,以及
将框式反光体设置在与发光装置安装基板上的发光装置对应的位置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透明的密封树脂埋在框式反光体的开口部分中。
15.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制造方法制备平光源装置,以及
将液晶面板设置在平光源装置的顶面上。
CNA2006800445066A 2005-11-29 2006-11-27 框式反光体、设有该框式反光体的平光源装置、以及使用该平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13170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43513 2005-11-29
JP343513/2005 2005-11-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7036A true CN101317036A (zh) 2008-12-03

Family

ID=39620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445066A Pending CN101317036A (zh) 2005-11-29 2006-11-27 框式反光体、设有该框式反光体的平光源装置、以及使用该平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44885A1 (zh)
EP (1) EP1957858A4 (zh)
KR (1) KR100987545B1 (zh)
CN (1) CN101317036A (zh)
TW (1) TW200734580A (zh)
WO (1) WO2007064001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6975A (zh) * 2011-09-26 2013-04-03 佳能株式会社 光源设备
CN104575281A (zh) * 2013-10-21 2015-04-29 成程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6773332A (zh) * 2016-12-26 2017-05-3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照射灯、液晶配向的方法及装置
CN108445628A (zh) * 2018-02-28 2018-08-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结构及车载显示装置
CN110346967A (zh) * 2018-04-04 2019-10-18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具备其的显示装置
CN114545684A (zh) * 2022-02-09 2022-05-27 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
CN114815348A (zh) * 2021-01-28 2022-07-29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US12027128B2 (en) 2021-01-28 2024-07-02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module, method of driving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35493A1 (fr) 2006-09-20 2008-03-2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ositif d'éclairage, dispositif de rétroéclairage utilisé pour un appareil d'affichage à cristaux liquides et appareil d'affichage à cristaux liquides
KR20080087955A (ko) * 2007-03-28 2008-10-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DE102007041193A1 (de) * 2007-08-31 2009-03-05 Osram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Leuchtmodul für eine Beleuchtungseinrichtung und Beleuchtungseinrichtung
JP2009087695A (ja) * 2007-09-28 2009-04-23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面光源装置及び面光源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09054177A1 (ja) * 2007-10-24 2009-04-3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表示装置、テレビ受信装置
DE102008033385A1 (de) * 2008-07-16 2010-02-18 Osram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und Serie von Beleuchtungsvorrichtungen
TW201020650A (en) * 2008-11-28 2010-06-01 Au Optronics Corp A backlight module and a flat display using the backlight module
CN101846288A (zh) * 2009-03-26 2010-09-29 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
CN102324213A (zh) * 2011-06-16 2012-01-18 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光模块
RU2628006C2 (ru) * 2011-07-01 2017-08-14 Филипс Лайтинг Холдинг Б.В. Осветительный модуль для модульной осветительной системы
KR101357583B1 (ko) 2011-07-29 2014-02-0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조명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DE102011080313A1 (de) * 2011-08-03 2013-02-07 Osram Ag Rasterleuchte mit mehreren halbleiterstrahlern
DE102012212320A1 (de) * 2012-07-13 2014-01-16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Trägervorrichtung, Bauteil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Bauteilen
KR20140074243A (ko) 2012-12-07 2014-06-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조명 기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6276557B2 (ja) * 2013-10-25 2018-02-07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Led発光装置
JP6906968B2 (ja) * 2017-01-31 2021-07-2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照明装置
CN116324274A (zh) * 2020-09-10 2023-06-23 昕诺飞控股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3119A (en) * 1984-05-07 1988-02-02 Futaba Denshi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arge-sized color display device
US4914731A (en) * 1987-08-12 1990-04-03 Chen Shen Yuan Quickly formed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a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JPH0527691A (ja) * 1991-07-19 1993-02-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表示装置
US5226723A (en) * 1992-05-11 1993-07-13 Chen Der Jong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JP2001338505A (ja) * 2000-05-26 2001-12-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照明装置
KR100788382B1 (ko) * 2000-12-13 2007-12-31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
JP2002374004A (ja) * 2001-06-14 2002-12-26 Nitto Kogaku Kk Ledアレイパネルおよび照明装置
DE10245933B4 (de) * 2002-09-30 2013-10-10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Einrichtung zur Erzeugung eines gebündelten Lichtstroms
EP1623153A1 (de) * 2003-05-15 2006-02-08 Lucea AG Lichtquelle
JP2005183891A (ja) * 2003-12-19 2005-07-07 Success International Kk 双方向ブロック型プレーナデバイスの構造と製法
WO2005073621A1 (ja) * 2004-01-29 2005-08-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ed照明光源
JP2005310680A (ja) * 2004-04-23 2005-11-0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発光ダイオード照明装置
KR100674827B1 (ko) * 2004-07-28 2007-01-2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니트용 led 패키지
US20060215075A1 (en) * 2005-03-23 2006-09-28 Chi-Jen Huang Backlight Module of LCD Device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6975A (zh) * 2011-09-26 2013-04-03 佳能株式会社 光源设备
CN103016975B (zh) * 2011-09-26 2015-01-21 佳能株式会社 光源设备
CN104575281A (zh) * 2013-10-21 2015-04-29 成程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6773332A (zh) * 2016-12-26 2017-05-3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照射灯、液晶配向的方法及装置
CN108445628A (zh) * 2018-02-28 2018-08-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结构及车载显示装置
CN110346967A (zh) * 2018-04-04 2019-10-18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具备其的显示装置
CN114815348A (zh) * 2021-01-28 2022-07-29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US11703712B2 (en) 2021-01-28 2023-07-18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module, method of driving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815348B (zh) * 2021-01-28 2023-11-17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US12027128B2 (en) 2021-01-28 2024-07-02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module, method of driving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545684A (zh) * 2022-02-09 2022-05-27 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57858A4 (en) 2010-11-24
US20090244885A1 (en) 2009-10-01
KR100987545B1 (ko) 2010-10-12
EP1957858A1 (en) 2008-08-20
WO2007064001A1 (en) 2007-06-07
KR20080075895A (ko) 2008-08-19
TW200734580A (en) 2007-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7036A (zh) 框式反光体、设有该框式反光体的平光源装置、以及使用该平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CN100526954C (zh) 发光单元和使用这种发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
JP4790651B2 (ja)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その面光源装置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CN104321694B (zh) 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US7708428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7309151B2 (en) Light emitting panel
KR101659357B1 (ko) 발광소자패키지
US20060221610A1 (en)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having a plurality of overlapping panels forming recesses from which light is emitted
US20070029915A1 (en) Light-generating unit,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US7635194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20110051037A1 (en) Optical assembly,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7180021A (ja) 導光部材およびこの導光部材を備えた面光源装置、ならびに、その面光源装置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010114406A (ja) 照明装置、液晶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7180524A (ja) リフレクター枠体およびリフレクター枠体を備えた面光源装置、ならびに、その面光源装置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CN101321986A (zh) 导光部件,具有此导光部件的面光源装置以及使用此面光源装置的显示设备
US7125141B2 (en) Apparatus for homogeneously distributing lights
US20060203484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 emitting diode module, and related backlight system
KR102512637B1 (ko) 도광판과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CN102003683A (zh) 导光部件,具有此导光部件的面光源装置以及使用此面光源装置的显示设备
US20080291694A1 (en)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070236929A1 (en)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reflection lay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same
WO2013015000A1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R20170026883A (ko) 발광다이오드 램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209993620U (zh) 一种led光源模组
GB2454055A (en) Backlight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