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277893A - 提升吊重系统 - Google Patents

提升吊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7893A
CN101277893A CNA2005800517568A CN200580051756A CN101277893A CN 101277893 A CN101277893 A CN 101277893A CN A2005800517568 A CNA2005800517568 A CN A2005800517568A CN 200580051756 A CN200580051756 A CN 200580051756A CN 101277893 A CN101277893 A CN 101277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 heavy
unit
lifting
lifting lift
described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517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7893B (zh
Inventor
L·弗雷德里克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ENOWLINK FAUVALETINS Co Ltd
Frenolink Forvaltnings AB
Original Assignee
FRENOWLINK FAUVALETI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ENOWLINK FAUVALETI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RENOWLINK FAUVALETIN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77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78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7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78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0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 B66C1/1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 B66C1/12Slings comprising chains, wires, ropes, or bands; Nets
    • B66C1/125Chain-type sl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5/00Safety g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把各种负载连接到一个提升钩(1)的提升吊重系统,包括小数目的可组合的提升吊重单元(10,20),各提升单元包括一些预装配部分(11,12,13;21,22,23)。所述的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双提升吊重单元(20)和可能不大于两个单提升吊重单元(10)。对应于设在永久连接到提升吊重系统的一个信息载体(32)上的信息,所述的单元可组合成小数目的预定组合。

Description

提升吊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把各种负载连接到一个提升钩的提升吊重系统,这种提升钩如起重机吊钩或由其它提升机械操作的钩。提升吊重系统包括一组提升吊重单元,各提升吊重单元由多个包括要连接到提升钩的一个连接件、一或多个吊重腿部和在各吊重腿部的端部的连接器的连接件组成,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允许在提升场地有选择地把至少一个提升吊重单元连接到提升钩。提升吊重系统还包括含有涉及要遵守的专门的工作负载极限的信息的信息载体。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这种提升吊重系统示于图1a、1b和1c中。具有预装配的连接件的提升吊重单元包括一个头部链环或主链环;用于各腿部的一个连接件;各腿的多个内连的链环,这些腿通常有同样的长度;以及一个吊重钩或作为各腿部的下端部或连接器的一些其它配件。各吊重单元的装置由具有要求能力的授权人员在装配车间(“吊重车间”)进行,在装配车间用专门的装配工具使吊重单元成为带连接件的整体单元。除了授权人员可能的监督外,不支持这些零件参加在提升场地的操作。
通常称为工作负载极限(WLL)的、各提升吊重单元的提升容量基于链尺寸、全部装配起来以承载负载的相等部分的腿部的数目和各腿与铅垂线的角度,并且指示在一个金属吊重标签上,该标签永久地连接到主链环上或连接到各提升吊重单元的顶部。一般,当例如用活动的起重机搬运的不同的负载时,各起重机必须装配分别含有一个、二个、三个或四个腿的四种不同的及分开的提升吊重单元,如图1a示出。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负载可达到合适而可靠的提升。
对于多腿提升吊重单元,有不同的评价和提出工作负载极限(WLL)的不同方法。表2A(下表)示出对于专门使用的评价,其中所有的腿承载相等的负载,并且腿部与铝垂线的夹角为45°。
表2A  专门的使用
链尺寸(mm)   工作负载极限(t)1腿   工作负载极限(t)2腿*)   工作负载极限(t)3腿*)   工作负载极限(t)4腿*)**)
  6   1.5   2.1   3.1   4.2
  8   2.5   3.5   5.2   7.0
  10   4.0   5.6   8.4   11.2
  13   6.5   9.1   13.6   18.2
  16   10   14   21   28
  20   16   22   33   44
*)对于腿与铝垂线的夹角为45°给出的2腿、3腿和4腿的工作负载极限。
**)基于取自有各腿承载等份的负载的专门措施的用于4腿的工作负载极限。否则使用3腿的工作负载极限。
因此,所有的腿承载相同的负载,也用于4腿吊重单元。要求专门的措施保证4腿吊重中的各腿事实上承载相同的负载。腿与铅垂线的夹角可选择成任意合理的值,但是在具体的实例中,工作负载极限基于45°的夹角。
在下面表2B中示出对一般使用的评估,其中对于有2腿及3腿的吊重单元,所有的腿分别承载相等的负载。
表2B  一般使用
  链尺寸(mm)   工作负载极限(t)1腿   工作负载极限(t)2腿45°   工作负载极限(t)2腿60°   工作负载极限(t)3+4腿45°   工作负载极限(t)3+4腿60°
  6   1.5   2.1   1.5   3.1   2.2
  8   2.5   3.5   2.5   5.2   3.7
  10   4.0   5.6   4.0   8.4   6.0
  13   6.5   9.1   6.5   13.6   9.7
  16   10   14   10   21   15
  20   16   22   16   33   24
另一方面,对于4腿吊重单元,认为仅仅三条腿承受负载,因为对于负载的相等分配设采取专门的措施。而且,在这个实例中,工作负载极限是针对两个与铅垂线的角度,也就是分别为45°和60°被指出。
作为替换方案(未示出),工作负载极限可基于腿与水平线的夹角(而不是与铅垂线的夹角)而测定。
现有技术系统中的危险和低效率
上述种类的提升吊重系统的长期经验已经显示出一些安全的危险以及实际操作和成本方面的低效率。
用于具有三或四腿的单元的、大尺寸链的提升吊重单元用手工搬运很重,特别当把这种吊重单元连接到提升钩上时。下面表3示出对于不同的链尺寸提升吊重单元的典型重量,提升吊重单元包括一主链环、连结件及各种链腿,各链腿的长度为约1.5m。这些重量必须在提升场地用手工提升。
表3  带4腿的提升吊重单元的重量
  链尺寸(mm)   重量(kg)
  13mm   40kg
  16mm   60kg
  20mm   93kg
这种重的重量当然对于手工搬动提升吊重单元的操作者有安全方面的危险。
另外,常发生的是,想要用全部腿部都工作的一个具体提升吊重单元却只有部分腿部与负载配合。那么,由各工作腿部承载的分负载实质上大于想要的分负载,该分负载也在相配的吊重标签上指出。在这种情形下,在各吊重腿部上的工作负载更高。因此即使操作者遵守吊重标签指出的工作负载极限,仍有过载的危险。作为一个实例,在上面的表2A中,对于链尺寸为10mm的三腿链吊重单元的工作负载极限是8.4t。但是,在仅仅两腿用于提升以及一个腿部不工作的情形下,实际的最大负载应是5.6t,这是没有出现在用于现有技术系统的吊重标签上的一个值。很明显,这有过载的危险。
在使用其中在提升操作中一些腿部空载地挂着的多提升吊重单元时包括另外的危险,将允许其余的腿部无控制地在空中摆动,因此可能击伤人们的头部或非故意地被其它物件或边缘扣住。当然,这将带来提升操作中严重的事故危险和人员受伤。
为了经济和效率,要求减小提升吊重设备的重量,特别是对移动式起动机及装在运输车等上面的起重机,因而节省燃料和增加有效的运输能力。从这一观点出发,需要设备有更高的灵活性及小的数量。在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实例中,取决于要提升的负载,有分别具有1,2,3和4腿的四种不同的提升吊重单元。总之,如图1a所示,总共加起来有1+2+3+4=10个链腿部及四个主链环,各提升吊重单元用一个。
另外,如图1b和1c所示,当然可以把各只有1或2个单吊重腿的一些提升吊重单元结合起来。但是,吊重标签将不指出正确的工作负载极限,而是更小的值(5.6t代替8.4t),这明显是低效率及误导的。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提升吊重系统的操作安全性。
本发明的另外目的是减少系统中包含的零件数目,因而降低成本和增加总效率。
按照本发明,具有所附权利要求1特点的提升吊重系统满足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因此,本系统包括仅仅小数目的提升吊重单元,包括至多两个(0,1或2个)单元带有仅仅一个单吊重腿部和1,2或3个提升吊重单元,各有一对吊重腿部。在系统中没有具有多于两个吊重腿部的提升吊重单元,有带有总共为两个吊重腿部的至少一个允许的组合,但是没有具有多于总共为四个吊重腿部的提升吊重单元的允许的组合。各种提升吊重单元适于按照设在信息载体(如永久连结到提升吊重系统的吊重标签)的信息,把具体的负载选择地连接到提升钩上。可能地,提升吊重系统也可以包括如一个自由元件的另外的信息载体,该载体含有与永久连接到形成提升吊重系统一部分的元件的信息载体同样的信息。
这样,不同的提升吊重单元的数目将保持较少,并且各提升吊重单元重量较轻且易于搬运。
优选地,所述的系统也包括一、二或三个头部链环组件,各头部链环组件具有一个头部链环,头部链环的尺寸设成可挂到所述的提升钩上,并且适于用于快速连接到至少一个或两个所述的提升吊重单元。可能地,头部链环组件可包括一个或两个亚链环,例如亚链环具有带减小厚度的扁平部分以便可在所述的提升场地快速连接到相关的提升吊重单元的一个连接件。
本发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供一个信息载体,例如一个提升吊重标签,用于具有不多于两个的单提升吊重单元及至少一个但不大于三个的双提升吊重单元的提升吊重系统,所述的信息载体提供向在提升场地吊重系统的任何使用者建议的信息,信息涉及小数目的可组合的提升吊重单元要遵守的允许的工作负载极限。因此,将保证在实践中所指示的工作负载极限不被超过,而且提升吊重单元的功率可以以理想的方式被使用。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的详细说明可明白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及特点。
附图说明
图1a、1b和1c示意地示出一个现有技术的提升吊重系统,该系统包括提升吊重单元及各单元中的不同数目的腿部;
图2和2a示意地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提升吊重系统的第一实施例;
图3更示意地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提升吊重系统的第二实施例;
图4也是很示意地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提升吊重系统的第三实施例;
图5也是很示意地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提升吊重系统的第四实施例;
图6a、6b和6c示出了包含在按照本发明的提升吊重系统的各种头部链环组件;
图7a、7b和7c示意地示出了与头部链环组件快速连接的连接件的三个实施例;
图8示出了一般使用的10mm链环的提升吊重系统的吊重标签,也就是当总数为四个吊重腿部使用时,没有对负载的等分布采取任何专门的措施;和
图9示出在下端有一个连接器的提升吊重单元,连接器适于与一个选定的端部元件快速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中,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提升吊重系统的第一实施例。该系统包括比较小的数目的可粘结的提升吊重单元,也就是两个双提升吊重单元20和一个单一的提升吊重单元10。单一的提升吊重单元10包括三个预装配的、相互永久连接的连接件,也就是可通过一个封闭的头部链环30与提升钩1快速连接的呈钩11形式的一个连接件、与连接钩11连接的一个单吊重腿12和在单一的吊重腿12的端部用于与提升场地的负载连接的、呈钩13形式的一个连接器。
类似地,各双提升吊重单元20包括五个预装配的、相互永久连接的连接件,也就是可通过一个封闭的头部链环30与提升钩1快速连接的呈钩21形式的一个双连接件、与双连接钩20连接的一对吊重腿22和在各吊重腿端部用于与提升场地的负载连接的、呈钩13形式的两个连接器。
可快速连接的钩11、21和头部链环30是一般在EP 868386B1中公开的类型。因此,头部链环30有带减小的厚度的扁平部分31以及钩11和钩21分别有带限制的钩口11A、21A的钩部,钩口11A、21A可贴合地配合入头部—链环的扁平部分上。因此,钩口11a、21a比头部—链环30的材料厚度小,但比在所述的扁平部分31的减小的厚度大。
在使用中,在提升场地,这些提升吊重单元10、20的一个或两个与头部链环30连接,而头部链环30又依次挂在提升钩11上。因此,使用包括头部链环30、单一的提升吊重单元10和两个双提升吊重单元30的提升吊重系统,可以选择提升吊重单元合适的组合以便得到要连接到负载的要求数目的吊重腿部,也就是一个单一的腿部,使用提升吊重单元10;两个腿部,使用一个双提升吊重单元20;三个腿部,使用一个单提升吊重单元10和一个双提升吊重单元20;或四个腿部,使用两个双提升吊重单元20。
呈吊重标签32形式的信息载体永久地连接到头部链环30。吊重标签有显示提升吊重单元的各种可能组合及各组合应遵守的关联的工作负载极限。如图2的左上部显示,这些组合对使用者是清晰可见。在该情形下,假定吊重腿与铅垂钱的夹角不大于45°。还假定所有腿部是均匀承载的,甚至在四个吊重腿使用时也如此。对于10mm的链尺寸,工作负载极限值相应于上面表2A所示。
按照本发明,提升吊重系统必须包括仅仅小数目的提升吊重单元以便减少零件的数量。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应该没有重的提升吊重单元。因而提升吊重单元中吊重腿部的最大数目为2,且没有大于2个腿部的提升吊重单元。
如图2a所示,至少一个提升吊重单元可以具有缩短装置,例如,其为具有这种功能的连接钩21S的形式,其在结构上可以形成为一体,或作为分离的部件(未示)。
在图3中,示出带有仅两个提升吊重单元(在图3下部示出)的更简单的实施例,也就是带有一个单提升吊重单元10和一个双提升吊重单元20及带有吊重标签32的一个封闭的头部链环或主链环30。后者在图3的右边以放大图示出。
利用该实施例,可以使用仅仅单提升吊重单元10、仅仅双提升吊重单元20或提升吊重单元10、20的组合,如图3的上部示出。
用仅仅两个提升吊重单元的另外的实施例在图4中示出。这里,提升吊重系统包括两个双吊重单元20(图4的下部示出)。这里,可以使用仅仅一个双提升吊重单元20,如图4的左上方示出,或者使用两个提升吊重单元20的组合,如图4的右上方示出。在各情形下,吊重单元或其组合可用封闭的头部链环30钩到提升钩1上。在该情形下,吊重标签32未详细示出,但信息含有该两部分的信息,也就是分别带有两个腿部和四个腿部。
在图5中示出,提升吊重系统有如图5下部示出的总共为5个提升吊重单元。在该情形下,各个提升吊重单元有不同链尺寸,包括较大的尺寸(n+2),较小的尺寸(n+1)及更小的尺寸(n),例如n+2=13mm,n+1=10mm和n=8mm。有链尺寸为n+2的一个提升吊重单元10,链尺寸为n+1的一个双提升吊重单元20,链尺寸为n的两个双提升吊重单元20′和类似地链尺寸为n的一个单提升吊重单元10′。
由于在提升吊重单元中链尺寸的这种差别,可以用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腿部承载近似于同样的总负载,如清楚地示于图5右边的吊重标签32′上。在吊重标签32′上指出的四个组合示于图5的上部。当然,选择特别的组合取决于负载的尺寸和形状(未示出)。
使用图5所示的提升吊重系统,对于一个和两个腿部的组合,甚至在减小数目的腿部情形下仍可以更有效地使用起重机的额定功率。比较上面的表2A。
很明显,本发明的提升吊重系统的吊重腿部的总数目和吊重系统的总重量与现有技术的系统比较(比较图1a)显著地减小了。例如,在图2所示的系统中,一共只有5个吊重腿部,而在图1a所示的现有技术系统中,总共有十个这种吊重腿部。
另外,安全性增加了,因为使用者将具有在作为系统的整体部分的吊重标签上的对允许的组合的清楚的指示,不管所用的具体的组合如何。
另外,当然要搬运的各提升吊重单元10、20、10′或20′的重量比包括3或4个吊重腿部的现有技术的组合轻得多。
不是绝对必须使用如图2、3、4、5所示的封闭的头部链环30。因此,头部链环可以是一个开口链环,或者连接钩11或21可设计成以便直接挂在提升钩1上。如果如此,各提升吊重单元应设有指出各种提升吊重单元的所有容许组合的单个的吊重标签。
或者,可有利地使用具有一个(图6c)或两个(图6b)永久连接的亚链环35的头部链环组件,而不是如图6a所示的单头部链环或主链环。当使用这种亚链环35时,主头部链环35可具有与图2-5所示的头部链环30上的扁平部分31相应的一个扁平部分36。当使用两个亚链环35时(如图6b所示),各亚链环35应是可快速地连接到例如2所示类型的一个连接钩(或可能两个连接钩)上。在图7a中还示出一个双连接钩21,以及一个相关的头部—链环30或亚链环35。箭头A指示连接钩21连接到头部—链环30或亚链环35上的运动。
在图7b中,示出一个类似的连接钩21′,其设有一个锁销25,图中示出其被螺旋弹簧26锁在锁定位置。通过在锁销25的端元件27对抗弹簧26的作用手动地拔出锁销25而打开锁销25。
在图7c中示出带有稍微不同的锁闩元件28的另一个钩21″。锁闩元件28可在轴承上绕枢轴转动,类似地,锁闩元件28被一个弹簧元件(图7c中未示出)锁在锁定位置。
通过扁平的头部链环或亚链环,或者借助具有容纳头部链环或亚链环的整个横截面直径的间隙的、但设有如图7b和7c所示类型的锁闩件的连接钩件可达到快速连接。
在图8中,示出包括对于提升吊重单元各允许的组合的更多信息的吊重标签,也就是分别对于高达45°的腿部夹部和在45-60°之间的腿部夹角的工作负载极限。重要的是具体的提升吊重系统的使用者总是可以从一个吊重标签或涉及有关提升吊重单元允许组合的工作负载极限的一些相应的信息载体得到信息。在使用头部链环的情形下,各头部链环30(见图6a、6b、6c)应设有信息载体。否则,各提升吊重单元应设有信息载体。当然可使用提供必要的可见的信息或有其它方式,例如声频的不同类型的信息载体。
提升吊重系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附加的吊重标签或信息载体,这些信息载体组成可自由活动的元件并基本含有与永久连接到构成提升吊重系统的整体部分的一个或多个元件的信息载体上给出的信息同样的信息。
图8的吊重标签组成这种一个附加的吊重标签,例如是一个永久连接到头部链环装置或一些其它元件的吊重标签的一个复制件。当用作一个自由元件时,提升吊重系统的操作者可捡起该额外的吊标签,并与在提升场地使用的实际提升吊重组合比较。图8的吊重标签的一个专门的特点是标签的上部的两个边缘部分32a和32b与标签的长侧边32c、32b的夹角,与提升吊重单元的一个或多个的允许组合的实际角度(45°和60°)相符。操作者可方便地把这些角度与在提升场地的各自的实际吊重腿部作比较。
重要的是具体的提升吊重系统的各种部分被标记或标识出,以便识别各单元属于某一定的提升吊重系统。这种标记可用涂在例如各提升吊重单元顶部或各头部链环组件上的同样颜色的彩色编码作出。或者,专门的标签或套筒可连接在各单元上或绕着各单元。这种标签或套筒或者可设有指示具体的提升吊重系统的数字或字母标记。
代替链,对于各吊重单元的腿部,可使用钢丝绳或纤维吊索,如纤维圆吊索或纤维织带。当然,快速连接件可由钩以外的其它元件构成。另外,各腿部的终端可连接到其它类型的连接器或连接件,用于与具体的负载作牢固的连接。
最后,如图9所示,在吊重腿下端的连接器可用例如类似上连接件11′的一个快速连接件13′构成。这样,下连接件13′可迅速地连接到在提升场地由操作者选出的具体的端部元件,例如一个端链环14a、一个板夹14b、一个吊重钩14c、一个自锁安全钩14d,一个旋臂钩14e或适于具体负载的其它元件。端元件的连接部分可有一个扁平部分(14a、14d、14e)或一个均匀横截面(14b、14c)。
因此,与现有技术系统比较,提升吊重单元和相关元件的总数目保持最小。

Claims (21)

1.一种把各种负载连接到一个提升钩(1)的提升吊重系统,包括一组提升吊重单元(10、20),各提升吊重单元包括多个包括一个连接件(11、21)、一或多个吊重腿部(12、22)和在各吊重腿部的端部的连接器(13,23)的预装配部分,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允许在提升场地有选择地把至少一个所述的提升吊重单元连接到所述的提升钩,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该组提升吊重单元包括仅仅小数目的可组合的提升吊重单元,也就是至少两个且总数不大于5个的提升吊重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和不大于三个的双提升吊重单元(20),各个双提升吊重单元包括相互永久连接的五个预装配件,也就是:
一个可在所述的提升场地与所述的提升钩(1)快速连接的双连接件(21);
连接到所述的双连接件的一对吊重腿(22);和
在各吊重腿的端部用于在所述的提升场地连接到所述的负载的两个连接器(23),以及
—可以是不大于两个的单提升吊重单元(10),包括三个相互永久连接的预装配件,也就是:
一个可在所述的提升场地与所述的提升钩(1)快速连接的单连接件(11);
连接到所述的单连接件的一个单吊重腿(12);和
在所述的单吊重腿的端部用于在所述的提升场地连接到所述的负载的连接器(13),
在所述的系统中没有具有多于两个吊重腿部分的提升吊重单元,而有具有总数为两个吊重腿部的至少一个提升吊重单元的允许组合,但是没有具有总数为多于四个吊重腿部的提升吊重单元的允许组合,所述的小数目的可组合的提升吊重单元适于按照永久连接到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的信息载体(32)提供的信息有选择地把一个具体的负载连接到所述的提升钩。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及不大于三个的头部链环组件(30、32、35),各所述的头部链环组件具有一个封闭的头部链环(30),所述的头部链环的尺寸设成可挂到所述的提升钩上,并且适于用于快速连接到至少一个和不大于两个所述的提升吊重单元。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的头部链环(30)具有带减小厚度的扁平部分(31),以便可在所述的提升场地快速连接到所述的单和双提升吊重单元(10,20)的至少一个和不大于两个的所述的连接件(11,21)。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的头部链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及不多于两个的亚链环(35),以便在所述的提升场地快速连接到所述的单和双提升吊重单元的至少一个所述的连接件(11,21)。
5.按照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的连接件(11,21)设有具有一个有限制的钩口(11a,21a)的一个钩部分,所述的钩口(11a,21a)比所述的头部链环(30)或亚链环(35)的材料厚度小,但比所述的扁平部分(31,36)的减小的厚度大。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的单和双提升吊重单元(10,20)包括由链环构成的腿部,所有的链环具有同样的尺寸。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吊重单元组包括一个单提升吊重单元(10)和一个双提升吊重单元(20)。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吊重单元组包括一个单提升吊重单元(10)和两个双提升吊重单元(20)。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吊重单元组包括两个双提升吊重单元(20)。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吊重单元组包括在同一提升吊重单元中有同样尺寸链环的提升吊重单元(10,20,10′,20′),所述的链环的尺寸在至少两个提升吊重单元(10,10′;20,20′)之间是不同的。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提升吊重系统中总共有三种不同尺寸的链环,包括具有最大尺寸链环的第一提升吊重单元(10),具有稍小尺寸链环的第二提升吊重单元(20),及具有最小尺寸链环的至少两个另外的提升吊重单元(10′,20′),用在总共有至少三个且不多于四个的链腿部分的组合中。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吊重单元组包括五个提升吊重单元,也就是:
一个具有所述的最大尺寸的链环的第一单提升吊重单元(10),
一个具有所述的较小尺寸的链环的第二双提升吊重单元(20),
三个具有所述的最小尺寸的另外的提升吊重单元,也就是:
一个单提升吊重单元(10′),和
两个双提升吊重单元(20′)。
13.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吊重单元包括吊重腿部分,各吊重腿部分包括下组中的一个:钢丝绳,纤维圆吊索和纤维织带。
1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缩短装置(21S),用于在所述的提升场地缩短至少一个所述的腿部。
15.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吊重腿的下端的所述的连接器(13)由适于被连接到一个可选择的端元件的一个可快速连接的连接件构成。
16.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载体(32)包含涉及所述的小数目的可组合的提升吊重单元要遵守的专门的工作负载极限的信息。
1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另外的信息载体(32)与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的其它元件分开,并含有与永久连接到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的所述的信息载体相同的信息。
18.一种用于具有不多于两个的单提升吊重单元及至少一个但不多于三个的双提升吊重单元的提升吊重系统中的信息载体(32),所述的信息载体给在提升场地的提升吊重系统的使用者提供信息,所述的信息涉及小数目的可组合的提升吊重单元要遵守的专门的工作负载极限。
19.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息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吊重标签(32),所述的吊重标签(32)形成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的一部分,并含有在所述的提升场地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的使用者可看见的信息。
20.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信息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重标签(32)永久地连接到形成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一部分的一个元件上。
21.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信息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重标签(32)是含有永久地连接到形成所述的提升吊重系统一部分的一个元件的吊重标签同样信息的一个自由元件。
22.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信息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重标签有至少一个边缘部分(32a,32b)与相邻的边缘部分(32c,32d)的夹角与在提升吊重单元允许的组合中的腿部角度相对应。
CN2005800517568A 2005-10-06 2005-10-06 提升吊重系统和用于提升吊重系统中的信息载体 Active CN1012778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SE2005/001480 WO2007040430A1 (en) 2005-10-06 2005-10-06 Lifting sling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7893A true CN101277893A (zh) 2008-10-01
CN101277893B CN101277893B (zh) 2011-04-20

Family

ID=37906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517568A Active CN101277893B (zh) 2005-10-06 2005-10-06 提升吊重系统和用于提升吊重系统中的信息载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57304B2 (zh)
EP (1) EP1931589B1 (zh)
JP (1) JP5107927B2 (zh)
CN (1) CN101277893B (zh)
WO (1) WO20070404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37092B1 (en) * 2007-04-04 2015-06-10 Frenolink Förvaltnings AB Lifting sling system
US9126757B2 (en) * 2013-03-15 2015-09-08 Howard Dunham Lifting device for rolled objects
US10259688B1 (en) * 2013-11-13 2019-04-16 Mumser, Inc. V-sling with hook positioning adapter
US10641305B2 (en) * 2017-03-28 2020-05-05 Forum Us, Inc. Link extension connector
EP3392525B1 (de) 2017-04-21 2022-03-09 Pewag Austria GmbH Aufhängering für mehrstranggehänge
FR3082874B1 (fr) 2018-06-20 2020-09-04 Safran Aircraft Engines Piece annulaire de fonderie et frettee d'une turbomachine d'aeronef
US11987481B2 (en) * 2020-09-08 2024-05-21 Lift-All Company, Inc. Hoist attachment for a forklift truck
EP4046953A1 (de) 2021-02-17 2022-08-24 Jörg Sembritzky Modulares system zur aufhängung an einem kranhaken oder einem anschlagpunkt oder einem zurrpunkt, sowie koppelhaken zur anwendung in einer solchen anordnung
CN119263054B (zh) * 2024-12-12 2025-03-11 新乡学院 起重机用悬挂式吊具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94141A (en) * 1974-03-12 1978-06-13 August Thiele Terminal chain link with built-in indicator
DE2732246A1 (de) 1977-07-16 1979-02-01 Thiele Fa August Aufhaengekopf fuer laststrang-orientierte anschlagkettensysteme
US4139956A (en) * 1977-08-11 1979-02-20 C. C. Sharrow Company, Inc. Sling identification means
JPS5927567Y2 (ja) * 1980-09-16 1984-08-09 東光資材株式会社 結合環体
NO149074C (no) * 1980-11-10 1984-02-08 Malmen Olle Fremgangsmaate ved montering av roer til en roerledning, samt verktoey til fremgangsmaaten utfoerelse
IN160662B (zh) * 1982-04-15 1987-07-25 Parsons Controls Ltd
EP0105022B1 (de) * 1982-09-21 1989-01-11 RUD-Kettenfabrik Rieger & Dietz GmbH u. Co. Baukasten zum Zusammenstellen von Lasthebe- und/oder Verzurranordnungen
GB2138919B (en) 1983-04-30 1986-03-05 Wheway Watson Holdings Chain connecting means
JPH037178U (zh) 1989-06-10 1991-01-23
FR2658803B1 (fr) 1990-02-27 1992-04-24 Sysma Sarl Crochet de manutention.
US5193480A (en) * 1991-01-22 1993-03-16 The Crosby Group, Inc. Hoisting line fittings with working load limit indicia
US5103755A (en) 1991-01-22 1992-04-14 The Crosby Group, Inc. Hoisting line fittings with working load limit indicia
CN1063456A (zh) * 1992-01-23 1992-08-12 刘新政 按钮式轮胎报警器
CN2177700Y (zh) * 1993-09-11 1994-09-21 洪川祥 金属链条座
DE9407926U1 (de) * 1994-05-11 1994-07-14 Rud-Kettenfabrik Rieger & Dietz Gmbh U. Co, 73432 Aalen Lastaufnahme- oder Zurreinrichtung
SE506562C2 (sv) * 1995-12-22 1998-01-12 Frenolink Foervaltnings Ab Kopplingsanordning för hopkoppling av ett lyftorgan med ett flexibelt lyftband
SE505974C2 (sv) * 1995-12-22 1997-10-27 Frenolink Foervaltnings Ab Multikoppling för en kätting
SE505973C2 (sv) 1995-12-22 1997-10-27 Frenolink Foervaltnings Ab Kopplingslänkanordning
JPH1072182A (ja) 1996-08-30 1998-03-17 Shinko Electric Co Ltd 吊り上げ装置における吊りチェーンの支承装置
SE520807C2 (sv) * 2000-03-16 2003-08-26 Frenolink Foervaltnings Ab Metod för säkerhetsmätning för lyftslingor, lyftslinga samt säkerhetsetiket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31589B1 (en) 2015-03-04
CN101277893B (zh) 2011-04-20
JP5107927B2 (ja) 2012-12-26
JP2009511381A (ja) 2009-03-19
EP1931589A4 (en) 2011-11-30
US8157304B2 (en) 2012-04-17
WO2007040430A1 (en) 2007-04-12
EP1931589A1 (en) 2008-06-18
US20080315604A1 (en) 2008-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7893B (zh) 提升吊重系统和用于提升吊重系统中的信息载体
CN102730542B (zh) 索环钩链
US4139956A (en) Sling identification means
CN205634610U (zh) 一种自平衡起吊梁
US20130318749A1 (en) D-ring apparatus
CN205275005U (zh) 一种链条钢丝绳复合编织扁吊带
CN109166453A (zh) 一种杆号牌固定装置及安装工具
CN107408752A (zh) 用于可更换式无线电单元的附接系统
CN219489339U (zh) 变电站钢构架防变形滑动吊装装置及系统
CN208948664U (zh) 一种用于叉车外门架总成组装吊具
CN107055394B (zh) 一种基于四柱举升机的底盘托升装置
CN205675997U (zh) 一种可调式平衡吊梁
CN220745075U (zh) 一种多吊点曲梁吊具
EP2137092A1 (en) Lifting sling system
CN111302202B (zh) 一种基于货物整理用的自动化吊具
CA2950684C (en) Hoisting frame for overweight lifting
CN215479268U (zh) 一种桥式起重机定滑轮钢丝绳出槽故障处理装置
CN219009662U (zh) 电瓶框吊具
CN212559088U (zh) 一种拖挂房车的专用吊架
CN217102840U (zh) 一种废钢转运用电磁龙门吊
CN217201614U (zh) 一种平衡梁组合吊具
CN109353927A (zh) 一种吊装机构
CN220702982U (zh) 一种预制构件吊运及安装辅助装置
CN203474313U (zh) 单臂架式起重机
CN221253569U (zh) 一种方坯引锭杆的安装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