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9730A - 包装物以及缓冲角垫 - Google Patents
包装物以及缓冲角垫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69730A CN101269730A CNA2007100891684A CN200710089168A CN101269730A CN 101269730 A CN101269730 A CN 101269730A CN A2007100891684 A CNA2007100891684 A CN A2007100891684A CN 200710089168 A CN200710089168 A CN 200710089168A CN 101269730 A CN101269730 A CN 1012697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projector
- projecting lens
- projection lens
- cor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6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0116 miti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62
- 239000012778 mold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123 pa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目的是提供能防止因对投影机具有的投影透镜的冲击引起的损伤的包装物和缓冲角垫。包装物(100)具有:具有投影透镜(81)的作为被包装物的投影机(8),用于将投影机收纳到内部的包装箱(1),具有用于缓和对投影机的冲击的缓冲部(底面肋(21)、侧面肋(22))、且与距投影透镜(81)最近的投影机主体的角部(83)对应设置的第一缓冲角垫(2),和具有用于缓和对投影机的冲击的缓冲部(底面肋(31)、侧面肋(32))、且与除了距投影透镜最近的角部(83)以外的投影机的角部(84、85、86)中任一对应设置的第二缓冲角垫(3),第一缓冲角垫(2)和第二缓冲角垫(3)至少在形状或材质的一方面不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投影机的包装物以及缓冲角垫(corner pad)。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投影机等电子设备与其附属品和使用说明书一起被包装到瓦楞纸箱等包装箱内,进行搬运或保管。
关于投影机等电子设备的包装物,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收纳被包装物的包装箱,具备缓和对被包装物的冲击的第一缓冲部和第一缓冲部的缓冲用的缓冲角垫,和配置在缓冲角垫的第一缓冲部与被包装物之间、及第二缓冲部的内侧的被包装物收纳用的隔垫(spacer,衬垫)的包装物,其中,缓冲角垫具有第三缓冲部,该第三缓冲部对缓冲角垫的包装箱侧的面方向的强度要比对缓冲角垫的邻接侧面弱。
在这种包装物中,配置有:具有在包装时可配置于缓冲角垫中的侧面肋的内侧的形状的隔垫。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质量以及外形形状各异的多种被包装物的包装,可用单数组的缓冲角垫来完成。因此,可用一个型板(模板)成形与多种被包装物相对应的下方的包装缓冲部件,并且可用少量的成形材料完成下方的包装缓冲部件的成形,从而可谋求制造成本的低廉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55502号公报
但是,在被包装物是像投影机那样具有投影透镜的物品的情况下,因投影透镜相对于投影机主体的安装位置,在使用专利文献1中的缓冲角垫的情况下,在搬运时等投影透镜会被缓冲角垫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发明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因对投影机所具有的投影透镜的冲击而产生的损伤的包装物以及缓冲角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包装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具有投影透镜的、作为被包装物的投影机,用于将投影机收纳到内部的包装箱,具有用于缓和对投影机的冲击的缓冲部、且与距投影透镜最近的投影机主体的角部对应地设置的第一缓冲角垫,和具有用于缓和对投影机的冲击的缓冲部、且与除了距投影透镜最近的角部以外的投影机主体的角部的任一个对应地设置的第二缓冲角垫,其中,第一缓冲角垫和第二缓冲角垫至少在形状或材质的一方面上不同。
根据这种包装物,在包装具有投影透镜的投影机时,使与距投影透镜最近的投影机主体的角部对应地设置的第一缓冲角垫,和与除了距投影透镜最近的上述角部之外的投影机本体的角部的任一个对应地设置的第二缓冲角垫,至少在形状或材质的一方面上各不同。这样,可使第一缓冲角垫成为能防止因对投影透镜的冲击而引起的损伤的最佳形状。因此,可实现能防止因搬运时等对投影透镜的冲击而引起的损伤的包装物。特别是,在除了距投影透镜最近的角部以外的投影机本体的所有角部上都配置第二缓冲角垫的情况下,第二缓冲角垫可使用由单个型板进行成形的缓冲角垫,从而可维持制造成本的低廉化。
另外,在包装物中,优选第一缓冲角垫的缓冲部具有缓和对投影机的水平方向上的冲击的水平用缓冲部;距投影透镜最近、且与投影透镜的光轴大致平行的水平用缓冲部的侧面部,距投影透镜的边缘具有预定距离地配置在投影透镜与投影透镜侧的投影机主体的侧面部之间。
根据这种包装物,第一缓冲角垫的缓冲部具有水平缓冲部,将从投影透镜,到距投影透镜最近、且与投影透镜的光轴大致平行的水平用缓冲部的侧面部的距离(预定距离),设置为因搬运时等的冲击引起的水平缓冲部的变形量以上,这样可防止因对投影透镜的水平方向的冲击而引起的损伤。另外,水平用缓冲部的侧面部配置在投影透镜与投影透镜侧的投影机主体的侧面部之间,所以可实现也能防止因对投影机主体的水平方向的冲击而引起的损伤的包装物。
另外,在包装物中,优选具有配置在第一缓冲角垫与投影机之间、以及第二缓冲角垫与投影机之间的收纳投影机用的隔垫;第一缓冲角垫的缓冲部具有缓和对投影机的水平方向上的冲击的水平用缓冲部;距投影透镜最近、且与投影透镜的光轴大致平行的水平用缓冲部的侧面部,距投影透镜的边缘具有预定距离地配置在投影透镜与投影透镜侧的隔垫的外侧面部之间。
根据这种包装物,在具有隔垫的情况下,将从投影透镜,到距投影透镜最近、且与投影透镜的光轴大致平行的水平用缓冲部的侧面部的距离(预定距离),设置为因搬运时等的冲击引起的水平用缓冲部的变形量以上,这样可防止因对投影透镜的冲击而引起的损伤。另外,侧面部配置在投影透镜与投影透镜侧的隔垫的外侧面部之间,所以能实现在使用隔垫作为缓冲部件的情况下,既可起到对正面方向的冲击的缓冲作用,又可防止因对投影机主体的水平方向的冲击而引起的损伤的包装物。
另外,在上述包装物中,优选距投影透镜最近、且与投影透镜的光轴大致平行的水平用缓冲部的侧面部,距投影透镜的边缘具有预定距离地配设在投影透镜与投影透镜侧的投影机主体的侧面部之间。
根据这种包装物,在具有隔垫的情况下,将从投影透镜,到距投影透镜最近、且与投影透镜的光轴大致平行的水平用缓冲部的侧面部的距离(预定距离),设置为因搬运时等的冲击引起的水平用缓冲部的变形量以上,这样可防止因对投影透镜的冲击而引起的损伤。另外,侧面部配置在投影透镜与投影透镜侧的投影机主体侧面部之间,所以能实现在使用隔垫作为缓冲部件的情况下,既可起到对正面方向的冲击的缓冲作用,又可防止因对投影机主体的水平方向的冲击而引起的损伤的包装物。特别是,在正面方向上,水平缓冲部与投影机重叠,所以能有效地缓冲对具有重量的投影机的正面方向的冲击。
另外,在包装物中,优选第一缓冲角垫由纸浆模塑材料或瓦楞纸形成。
根据这种包装物,在第一缓冲角垫由纸浆模塑材料形成的情况下,可利用型板进行成形,以少量的成形材料完成第一缓冲角垫的成形,可谋求包装物的制造成本的低廉化。另外,在第一缓冲角垫由瓦楞纸形成的情况下,在因投影机的种类不同而使投影透镜的安装位置发生变化时,能容易地应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缓冲角垫是具有用于缓和对具有投影透镜的投影机的冲击的缓冲部的缓冲用缓冲角垫,其特征在于,具有:与距投影透镜最近的投影机主体的角部对应地设置的第一缓冲角垫,和与除了距投影透镜最近的所述角部以外的投影机主体的角部的任一个对应地设置的第二缓冲角垫,其中,第一缓冲角垫与第二缓冲角垫至少在形状或材质的一方面上不同。
根据这种缓冲角垫,使在将具有投影透镜的投影机放置在缓冲角垫上时,与距投影透镜最近的投影机主体的角部对应地设置的第一缓冲角垫,和与除了距投影透镜最近的上述角部之外的投影机本体的角部中任一个对应地设置的第二缓冲角垫,至少在形状或材质的一方面上各不同。这样,可使第一缓冲角垫成为能防止因对投影透镜的冲击而引起的损伤的最佳形状。因此,在使用这种缓冲角垫来包装投影机的情况下,可实现能防止因搬运时等对投影透镜的冲击而引起的损伤的包装物。特别是,在除了距投影透镜最近的角部以外的投影机本体的所有角部上都配置第二缓冲角垫的情况下,第二缓冲角垫可使用由单个型板进行成形的缓冲角垫,从而可维持制造成本的低廉化。
另外,在缓冲角垫中,优选第一缓冲角垫的缓冲部具有缓和对投影机的水平方向上的冲击的水平用缓冲部;距投影透镜最近、且与投影透镜的光轴大致平行的水平用缓冲部的侧面部,距投影透镜的边缘具有预定距离地配置在投影透镜与投影透镜侧的投影机主体的侧面部之间。
根据这种角缓冲部,将从投影透镜,到距投影透镜最近、且与投影透镜的光轴大致平行的水平用缓冲部的侧面部的距离(预定距离),设置在因搬运时等的冲击引起的水平用缓冲部的变形量以上,这样可防止因对投影透镜的冲击而引起的损伤。另外,侧面部配置在投影透镜与投影透镜侧的投影机主体的侧面部之间,所以可实现能防止因对投影机主体的水平方向的冲击而引起的损伤的缓冲角垫。
另外,在缓冲角垫中,优选具有配置在第一缓冲角垫与投影机之间、以及第二缓冲角垫与投影机之间的收纳投影机用的隔垫;其中,第一缓冲角垫的缓冲部具有缓和对投影机的水平方向上的冲击的水平用缓冲部;距投影透镜最近、且与投影透镜的光轴大致平行的水平用缓冲部的侧面部,距投影透镜的边缘具有预定距离地配置在投影透镜与投影透镜侧的隔垫的外侧面部之间。
根据这种缓冲角垫,在具有隔垫的情况下,将从投影透镜,到距投影透镜最近、且与投影透镜的光轴大致平行的水平用缓冲部的侧面部的距离(预定距离),设置在因搬运时等的冲击引起的水平用缓冲部的变形量以上,这样可防止因对投影透镜的冲击而引起的损伤。另外,侧面部配置在投影透镜与投影透镜侧的隔垫的外侧面部之间,所以能实现在使用隔垫作为缓冲部件的情况下,既可起到对正面方向的冲击的缓冲作用,又可防止因对投影机主体的水平方向的冲击而引起的损伤的缓冲角垫。
另外,在上述缓冲角垫中,优选距投影透镜最近、且与投影透镜的光轴大致平行的水平用缓冲部的侧面部,距投影透镜的边缘具有预定距离地配置在投影透镜与投影透镜侧的投影机主体的侧面部之间。
根据这种缓冲角垫,在具有隔垫的情况下,将从投影透镜,到距投影透镜最近、且与投影透镜的光轴大致平行的水平用缓冲部的侧面部的距离(预定距离),设置在因搬运时等的冲击引起的水平用缓冲部的变形量以上,这样可防止因对投影透镜的冲击而引起的损伤。另外,侧面部配置在投影透镜与投影透镜侧的投影机主体侧面部之间,所以能实现在使用隔垫作为缓冲部件的情况下,既可起到对正面方向的冲击的缓冲作用,又可防止因对投影机主体的水平方向的冲击而引起的损伤的缓冲角垫。特别是,在正面方向上,水平缓冲部与投影机重叠,所以能有效地缓冲对具有重量的投影机的正面方向的冲击。
另外,在缓冲角垫中,优选第一缓冲角垫由纸浆模塑材料或瓦楞纸形成。
根据这种缓冲角垫,在第一缓冲角垫由纸浆模塑材料形成的情况下,可利用型板进行成形,以少量的成形材料完成第一缓冲角垫的成形,可谋求第一缓冲角垫的制造成本的低廉化。另外,在第一缓冲角垫由瓦楞纸形成的情况下,在因投影机的种类不同而使投影透镜的安装位置发生变化时,能容易地应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物的概略剖视图,其中,(a)是表示从长边侧来看的状态的剖视图,该图(b)是表示从短边侧来看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第一缓冲角垫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二缓冲角垫的立体图;
图4是作为被包装物的投影机的立体图,其中(a)是表示上面部的立体图,(b)是表示底面部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包装物的包装方法的图;
图6是表示包装好投影机的状态的图,其中,(a)是表示从投影机的上面侧来看的状态的俯视图,(b)是表示从投影透镜侧来看投影机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角垫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包装好投影机的状态的图,其中,(a)是表示从投影机的上面侧来看的俯视图,(b)是表示从投影透镜侧来看投影机的状态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1包装箱 2第一缓冲角垫
3第二缓冲角垫 4隔垫
5隔垫 7第一缓冲角垫
8投影机 21、31底面肋
22、32侧面肋 51内箱
71底面缓冲部 72水平缓冲部
81投影透镜 81a 光轴
83角部 87侧面部
100、110包装物 222外侧肋
222b侧面部 721第一水平缓冲部
721c侧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物的概略剖视图,其中,该图(a)是表示从长边侧来看的状态的剖视图,该图(b)是表示从短边侧来看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第一缓冲角垫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第二缓冲角垫的立体图。图4是作为被包装物的投影机的立体图,该图(a)是表示上面部的立体图,该图(b)是表示底面部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包装物的包装方法的图。参照图1至图5说明包装物100的构造以及包装方法。
如图1所示包装物100是由:包装箱1、缓冲角垫(第一缓冲角垫2、第二缓冲角垫3)、上下隔垫(作为上部隔垫的隔垫4、作为下部隔垫的隔垫5)、和附属品箱6大致构成的。
包装箱1如图1以及图5所示,是由方形箱形成的,该方形箱由瓦楞纸构成。并且,构成了能包装图4所示的作为被包装物的投影机8的构造。该包装箱1是将狭长的平面矩形状的瓦楞纸(图示从略)切断且折弯而组装成的。在包装箱1中的短边侧的侧壁1A、1B,设置有具有用于形成抓手孔11的跑道形状的区域部12。区域部12的上部成为关节部13(hinge,折页),通过将区域部12向包装箱1内侧按压,以关节部13为中心使区域部12进入到包装箱1内侧,从而形成抓手孔11。
缓冲角垫如图5所示,具有:对应着距投影透镜81最近的投影机8主体的角部83(参照图4)而设置的第一缓冲角垫2、和对应着除距投影透镜81最近的角部83以外的角部中的任一个而设置的第二缓冲角垫3。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与除角部83以外的三个角部84、85、86(参照图4)都对应地设置第二缓冲角垫3。并且,下面会适当地将第一缓冲角垫2、第二缓冲角垫3总称为缓冲角垫2、3。
第一缓冲角垫2如图2、图5所示,呈方形状,在包装箱1内的底面部,经由挡板15配置在与距投影机8的投影透镜81最近的角部83对应的角落。第一缓冲角垫2如图2所示,用于缓和对投影机8的冲击,具有构成缓和投影机8的底面侧的冲击的底面用缓冲部的底面肋21,和构成缓和投影机8的水平侧的冲击的水平用缓冲部的侧面肋22。
另外,第一缓冲角垫2,其整体由纸浆模塑材料形成,能实现第一缓冲角垫2的再生处理以及废弃处理。
第一缓冲角垫2设置有在配置于包装箱1内的状态下向下方开口的内部空间2A。这样,降低了第一缓冲角垫2的机械强度,所以提高了第一缓冲角垫2整体的缓冲功能,提高耐冲击性。
另外,在第一缓冲角垫2的包装箱1中心侧的端部25(不与包装箱1的侧面接触的角部)上设置有平面部2B、和从平面部2B的中央部向端部25向下倾斜的倾斜面2C。这样提高了第一缓冲角垫2的端部25中的缓冲功能,提高耐冲击性。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缓冲角垫2的外周侧面2D的倾斜在5~7度左右,而上述倾斜面2C的倾斜要大于该程度。
底面肋21如图2所示,由第一底面肋211和第二底面肋212构成,从平面部2B向上方突出地形成。另外第一底面肋211和第二底面肋212的上面呈扁平的面状,使得能配置隔垫5。
侧面肋22如图2所示,由内侧肋221和外侧肋222构成,配置在第一底面肋211的外侧,从底面肋211向上方突出。
并且,在内侧肋221上设置有与隔垫5的侧面相吻合的侧面部221a。这样,使隔垫5(内箱51)的侧面与侧面部221a对接,使得隔垫5配置在内侧肋221的内侧。
外侧肋222由第一外侧肋222A和第二外侧肋222B构成,设置有与包装箱1的侧壁相吻合的侧面部222a。这样,使外侧肋222的侧面部222a与包装箱1的侧壁对应地,将第一缓冲角垫2配置在包装箱1内。
另外,在经由隔垫5将投影机8放置在第一缓冲角垫2上的情况下,与投影机8的投影透镜81最近、且与投影透镜81的光轴81a(参照图4)大致平行的侧面部就成为了第二外侧肋222B的侧面部222b。
第二缓冲角垫3与第一缓冲角垫2大致一样地构成。详细地说,如图3、图5所示,呈方形状,在包装箱1内的底面部,经由挡板15配置在与除了距投影透镜81最近的角部83以外的投影机8主体的角部84、85、86对应的三个角落。
第二缓冲角垫3如图3所示,用于缓和对投影机8的冲击,具有:构成缓和投影机8的底面侧的冲击的底面用缓冲部的底面肋31、和构成缓和投影机8的水平侧的冲击的水平用缓冲部的侧面肋32。
另外,第二缓冲角垫3与第一缓冲角垫2一样,其整体由纸浆模塑材料形成,从而能进行第二缓冲角垫3的再生处理以及废弃处理。
第二缓冲角垫3设置有在配置于包装箱1内的状态下向下方开口的内部空间3A。这样,降低了第二缓冲角垫3的机械强度,所以提高了第二缓冲角垫3整体的缓冲功能,提高耐冲击性。
另外,在第二缓冲角垫3的包装箱1中心侧的端部35(不与包装箱1的侧面接触的角部)上,设置有平面部3B,和从平面部3B的中央向端部35向下倾斜的倾斜面3C。这样,提高了第二缓冲角垫3的端部35中的缓冲功能,提高耐冲击性。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缓冲角垫3的外周侧面3D的倾斜在5~7度左右,而上述倾斜面3C的倾斜要大于该程度。
底面肋31如图3所示由第一底面肋311和第二底面肋312构成,从平面部3B向上方突出地形成。另外,第一底面肋311和第二底面肋312的上面呈扁平的面状,使得能配置隔垫5。
侧面肋32如图3所示,由内侧肋321和外侧肋322构成,,配置在底面肋31的外侧,从底面肋31向上方突出地形成。
并且,在内侧肋321上设置有与隔垫5的侧面相吻合的侧面部321a。这样,构成为使隔垫5(内箱51)的侧面与侧面部321a对接,使得隔垫5配置在内侧肋321的内侧。
外侧肋322由第一外侧肋322A、第二外侧肋322B和第三外侧肋322C构成,设置有与包装箱1的侧壁相吻合的侧面部322a。这样,构成为使外侧肋322的侧面部322a与包装箱1的侧壁对应地,将第二缓冲角垫3配置在包装箱1内。另外,在底面肋31和侧面肋32之间配置有中间肋33。
隔垫4构成上部隔垫,其整体由瓦楞纸形成。这样,在隔垫4上附加了瓦楞纸自身的缓冲功能,可得到足够的耐冲击性。该隔垫4如图1、图5所示,由内侧隔板部件41和外侧隔板部件42构成,配置在包装状态的投影机8的上方。
内侧隔板部件41具有平面大致矩形状的主体部411、和向包装箱1的底面延伸的两个裙部412,使得在包装状态下覆盖缓冲角垫2、3和隔垫5(内箱51)的一部分。各个裙部412是在主体部411的两侧边缘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弯曲而形成的。
另一方面,外侧隔板部件42与内侧隔板部件41形成为一体,使得提高包装时的作业性。该外侧隔板部件42具有在包装状态下与内侧隔板部件41的主体部411对应的主体部421、以及与内侧隔板部件41的裙部412对应的裙部422。
在外侧隔板部件42的主体部421的中央部形成开口部421a。这样,主体部421的机械强度降低,所以缓冲功能提高,外侧隔板部件42的耐冲击性提高。各裙部422在主体部421的两侧边缘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折弯而形成。
隔垫5如图1、图5所示,由内箱51和托板(挡板)52构成,构成下部隔垫。并且,整体(内箱51、托板52)由瓦楞纸形成。这样,在隔垫5上附加了瓦楞纸自身的缓冲功能,可得到足够的耐冲击性。另外,因内箱51由瓦楞纸形成,从而内箱51具有良好的滑动功能。因此,即使将投影机8收纳在单个的包装袋96(参照图5)内并包装在内箱51内,也可抑制因摩擦而产生纸粉等这样的不良影响。
内箱51由在上方开口的方形箱构成,在包装状态下装入投影机8和缓冲角垫2、3的底面肋21、31之间,且配置在侧面肋22、32的内侧。于是,使得可收纳托板52以及投影机8。这样,可有效地保护投影机8的底面部以及侧面部。另外,在内箱51的侧面部上方端缘设置有切口部511(参照图5),作为具有与从投影机8的主体突出的投影透镜81的形状对应的开口形状的贯通窗。这样,可防止投影机8的投影透镜81使内箱51撑大。
托板52整体由平面大致矩形板形成,使得能放置投影机8。在内箱51以及托板52中,设置有可让设置在投影机8的底面部的支腿部82露出的贯通孔512、522。这样,投影机8就可经由隔垫5(内箱51以及托板52)以稳定的状态放置在缓冲角垫2、3的底面肋21、31上。并且。隔垫5也可仅由内箱51构成。
附属品箱6由在上方开口的方形状的箱体61以及开闭该箱体61的上方开口部的盖体62构成,配置在包装箱1内的隔垫4的上方。该附属品箱6整体由瓦楞纸形成。这样,在附属品箱6上附加了瓦楞纸自身的缓冲功能,可得到足够的耐冲击性。于是,使得可收纳投影机8中的电源电缆等的附属品90(参照图5)以及附加部件(图示从略)、使用说明书91。
下面,参照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包装方法。
本包装方法顺次实施“将附属品收纳到附属品箱”、“将投影机收纳到内箱”、“将附属品箱以及内箱收纳到包装箱”这些工序,从而顺次对各个工序进行说明。
在此,作为收纳在附属品箱6内的部件,除了附属品90(电源电缆)以及使用说明书91之外,还有遥控器、计算机电缆、AV电缆等附属品92、软件盒93以及安全·维护指南94。另外,使用说明书91收纳在包装袋95内。
说明“将附属品收纳到附属品箱”。
首先,将指南94收纳在包装袋95内,通过胶带将作为附属品92的遥控器贴附在包装袋95外。接下来,在将软件盒93收纳在组装完成的附属品箱6的箱体61内后,将贴附有遥控器的包装袋95放置在该软件盒93上。然后,将作为附属品92的计算机电缆、AV电缆等收纳在附属品箱6内,用盖体62使箱体61成为关闭状态。
说明“将投影机收纳到内箱”。
首先,将投影机8收纳在包装袋96内,将该包装袋96的开口部用胶带封好。接下来,在将写有用户使用注意事项的纸片S用胶带固定在包装袋96的外表面上后,将收纳于包装袋96内的投影机8收纳到内箱51内。这时,经由托板52将投影机8放置在内箱51的底面部上。在这种情况下,当将投影机8放置在内箱51内(托板52上)时,使投影机8的投影透镜81面向内箱51的切口部511,并且使支腿部82面向托板52的贯通孔522内以及内箱51的贯通孔512内。
说明“将附属品箱以及内箱收纳到包装箱”。
首先,将挡板15放置在底面开口部被预先用胶带封好的包装箱1内的底面部上,在该挡板15上方的四角放置缓冲角垫2、3。详细地说,在与距投影机8的投影透镜81最近的投影机8主体的角部83对应的角,放置第一缓冲角垫2。然后,在其他三个角放置第二缓冲角垫3。并且,也可以在将投影机8收纳到内箱51内之前或在将附属品90等收纳到附属品箱6内之前,进行挡板15以及缓冲角垫2、3的放置。
接下来,将已收纳好投影机8的内箱51收纳在包装箱1内。在这种情况下,当将内箱51收纳在包装箱1内时,将其配置在缓冲角垫2、3的底面肋21、31上的、位于侧面肋22、32的内侧的部位上。并且,也可在将投影机8收纳在内箱51之前,将内箱51收纳到包装箱1内。
然后,将隔垫4放置在内箱51上,将附属品箱6放置在该隔垫4上。在这种情况下,当隔垫4放置在内箱51上时,内箱51以及缓冲角垫2、3的一部分被隔垫4的裙部412、422覆盖。
然后,在使包装箱1用胶带封好成为关闭状态后,将编号标签R1、商品代码标签R2以及发往地纸片R3贴附在包装箱1的外表面上。
这样,可将投影机8包装,形成包装物100。
图6是表示包装好投影机的状态的图,该图(a)是表示从投影机的上面侧来看的状态的俯视图,该图(b)是表示从投影透镜侧来看投影机的状态的侧视图。另外,图6图示出了投影机8主体的角部83、84的周围。并且,图6为了使下面的说明容易理解图示出了主要部分,并且还有以剖视图进行图示的部分。另外,适当地用实线以及虚线进行了图示。参照图6,说明投影机8和缓冲角垫2、3之间的位置构造。
如图6所示,将挡板15放置在包装箱1内的底面部上,在与距投影透镜81最近的投影机8主体的角部83对应的角,放置第一缓冲角垫2。另外,在其他三个角放置第二缓冲角垫3。另外,将已收纳好投影机8的内箱51(投影机8放置在托板52上)放置在缓冲角垫2、3的底面肋21、31上的、位于侧面肋22、32的内侧的位置。
详细地说,与距投影机81最近的投影机8主体的角部83对应的内箱51的角部侧配置成,将内箱51的底面放置在第一缓冲角垫2的第一底面肋211与第二底面肋212上,使内箱51的侧面与内侧肋221的侧面部221a内侧对接。另外,与投影机8主体的角部84对应的内箱51的角部侧配置成,将内箱51的底面放置在第二缓冲角垫3的第一底面肋311和第二底面肋312上,使内箱51的侧面与内侧肋321的侧面部321a内侧对接。
这时,在投影透镜81与第一缓冲角垫2之间的位置关系中,距投影机8的投影透镜81最近、且与投影透镜81的光轴81a大致平行的第二外侧肋222B的侧面部222b,被配置在投影透镜81、与成为投影透镜81侧的隔垫5(内箱51)的外侧的侧面部的外侧面部51a之间。进而,侧面部222b配置在投影透镜81与投影透镜81侧的投影机8主体的侧面部87之间。并且,侧面部222b被配置成,距投影透镜81的边缘81b具有预定距离、即距离A。
并且,距离A如图6所示是投影透镜81的边缘81b与侧面部222b之间的距离为最短距离的直线距离。
另外,距离A设定在因搬运包装物100时等的冲击而引起作为水平用缓冲部的侧面肋22a的变形量以上。因此,在搬运包装物100时等中,不会因冲击而使投影透镜81与第二外侧肋222B的侧面部222b接触。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得到下面的效果。
(1)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包装物100,使与距投影透镜81最近的投影机8主体的角部83对应地设置的第一缓冲角垫2的形状,与除了距投影透镜81最近的角部83以外的三个角部84、85、86对应地设置的第二缓冲角垫3的形状不同。所以,可将第一缓冲角垫2设为能防止因对投影透镜81冲击而引起的损伤的最佳形状。因此,可实现防止因搬运时等对投影透镜81冲击而引起损伤的包装物100。另外,第二缓冲角垫3可由一个型板进行成形,所以可保持制造成本的低廉化。
(2)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包装物100,具有隔垫5(内箱51),且第一缓冲角垫2的缓冲部具有作为水平用缓冲部的侧面肋22。并且,距投影机8的投影透镜81最近、且与投影透镜81的光轴81a大致平行的第二外侧肋222B的侧面部222b,在投影透镜81的边缘81b与投影透镜81侧的隔垫5(内箱51)的外侧面部51a之间具有距离A。另外,换句话说,侧面部222b在投影透镜81的边缘81b与投影透镜81侧的投影机8主体的侧面部87之间具有距离A。并且,距离A设定在因搬运包装物100时等的冲击而引起的、作为水平用缓冲部的侧面肋22的变形量以上。因此,可实现在使用隔垫5(内箱51)作为缓冲部件时,既能缓冲对正面方向的冲击、又能防止因对投影机8主体的水平方向冲击而引起的损伤的第一缓冲角垫2以及包装物100。特别是,在正面方向上,第二外侧肋222B与投影机8重合,所以对于具有重量的投影机8的正面方向的冲击,可有效地起到缓冲作用。并且,正面方向是指,与投影透镜81的光轴81a平行、投射光的方向。
(3)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包装物100,第一缓冲角垫2其整体由纸浆模塑材料形成,所以可利用型板进行成形,从而可用少量的成形材料完成第一缓冲角垫2的成形,可谋求第一缓冲角垫2的制造成本的低廉化。另外,通过第一缓冲角垫2的制造成本的低廉化,进而可谋求包装物100的制造成本的低廉化。
(第二实施方式)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角垫的立体图。并且,图7示出了与距投影透镜81最近的投影透镜8本体的角部83对应的第一缓冲角垫7。参照图7说明第一缓冲角垫7的构造。
本实施方式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第一缓冲角垫2(参照图2)相对,使用新的第一缓冲角垫7。其他的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一缓冲角垫7由瓦楞纸形成,是将狭长的平面矩形状的瓦楞纸(图示从略)切断并折弯而组装成的。并且,第一缓冲角垫7大致呈立方体形状,是一个顶点部分相对于相向面平行地凹入一部分的形状。
另外,第一缓冲角垫7的内部收纳有将瓦楞纸折弯而得到的缓冲部件(图示从略)。通过该构造,可提高第一缓冲角垫7整体的缓冲功能,提高耐冲击性。
这样形成的第一缓冲角垫7如图7所示,具有:构成缓和投影机8的底面侧的冲击的底面用缓冲部的底面缓冲部71、和构成缓和投影机8的水平侧的冲击的水平用缓冲部的水平缓冲部72。
底面缓冲部71由第一底面缓冲部711构成,在成为其上面的上面部711a配置隔垫5。
水平缓冲部72由第一水平缓冲部721和第二水平缓冲部722构成。第一水平缓冲部721的侧面部721a和第二水平缓冲部722的侧面部722a,与第一底面缓冲部711的上面部711a相邻接。于是,构成为将隔垫5(内箱51)的侧面与侧面部721a、722a对接,使隔垫5配置在第一水平缓冲部721和第二水平缓冲部722之间的内侧。
另外,将成为第一水平缓冲部721的外周侧面的侧面部721和成为第二水平缓冲部722的外周侧面的侧面部722b,与包装箱1的侧壁对接,使得第一缓冲角垫7配置在包装箱1内。
并且,在将投影机8经由隔垫5放置在第一缓冲角垫7上的情况下,距投影机8的投影透镜81最近、且与投影透镜81的光轴81a大致平行的侧面部,就成了第一水平缓冲部721的侧面部721c。
图8是表示包装好投影机的状态的图,该图(a)是表示从投影机的上面侧来看的状态的俯视图,该图(b)是表示从投影透镜侧来看投影机的状态的侧视图。另外,图8示出了投影机8主体的角部83、84的周围。并且,图8为了使下面的说明容易理解图示出了主要部分,还具有以剖视图进行图示的部分。另外,适当地用实线以及虚线进行图示。参照图8,说明投影机8与第一缓冲角垫7之间的位置构造。
如图8所示,将挡板15放置在包装箱1内的底面部上,在与距投影透镜81最近的投影机8主体的角部83对应的角,放置第一缓冲角垫7。另外,在其他三个角,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放置第二缓冲角垫3。
与距投影透镜81最近的投影机8主体的角部83对应的内箱51的角部侧,放置在第一缓冲角垫7的第一底面缓冲部711(底面缓冲部71)的上面部711a上的、位于第一水平缓冲部721的侧面部721a以及第二水平缓冲部722的侧面部722a的内侧的部位上。另外,与投影机8主体的角部84对应的内箱51的角部侧被配置成,将内箱51的底面放置在第二缓冲角垫3的第一底面肋311和第二底面肋312上,使内箱51的侧面与内侧肋321的侧面部321a内侧对接。
这时,在投影透镜81与第一缓冲角垫7的位置关系中,距投影机8的投影透镜81最近、且与投影透镜81的光轴81a大致平行的第一水平缓冲部721的侧面部721c,配置在投影透镜81与投影透镜81侧的隔垫5(内箱51)的外侧面部51a之间。进而,侧面部721c配置在投影透镜81与投影透镜81侧的投影机8主体的侧面部87之间。并且,侧面部721c被配置成距投影透镜81的边缘81b具有预定距离、即距离B。
并且,距离B如图8所示,是投影透镜81的边缘81b与侧面部721c之间的距离为最短距离的直线距离。
另外,距离B设定在因搬运包装物110时等的冲击而引起的、作为水平用缓冲部的水平缓冲部72的变形量以上。因此,在搬运包装物110时等,不会因冲击而使投影透镜81与第一水平缓冲部721的侧面部721c接触。
根据上述实施例,除了能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效果相同的效果以外,还能得到下面的效果。
(1)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缓冲角垫7,是使用瓦楞纸,将其切断并折弯而组装成的。因此,在因投影机8的种类而使投影透镜81的安装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能容易地应对。另外,使用这种第一缓冲角垫7来包装投影机8的包装物110就成为了能在因投影机8的种类而使投影透镜81的安装位置发生变化时容易地应对的包装物110。
并且,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还能添加各种变更和改良等。下面说明变形例。
(变形例1)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第一缓冲角垫2的第二外侧肋222B的侧面部222b,距投影透镜81具有距离A地配置在投影透镜81与投影透镜81侧的投影机8主体的侧面部87之间。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在内箱51的侧面较厚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第二外侧肋222B的侧面部222b,距投影透镜81的边缘81b具有距离A地配置在投影透镜81与投影透镜81侧的内箱51的外侧面部51a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缓冲角垫2支撑着内箱51,间接地缓和对投影机8的冲击。这种关系也能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实现。
(变形例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投影机8被收纳在包装袋96内后,包装到内箱51内。另外,将该内箱5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放置在缓冲角垫2、3上,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放置在缓冲角垫3、7上。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不使用内箱51,使投影机8以收纳于包装袋96内的状态,放置在缓冲角垫2、3上,或者放置在缓冲角垫3、7上。
(变形例3)上述实施方式,其中,尽管图未示出,但是投影透镜81还包括盖住其透镜面的透镜盖部件。因此,距离A、B是指距包括透镜盖部件的投影透镜81的边缘81b的距离。
(变形例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缓冲角垫2与第二缓冲角垫3的形状不同。另外,第一缓冲角垫7与第二缓冲角垫3的形状以及材质不同。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第一缓冲角垫2、7与第二缓冲角垫3具有相同形状,由硬度略微提高的纸浆模塑材料形成。这样,虽然对冲击的缓冲功能稍微降低,但是投影机8(投影透镜81)向缓冲角垫侧的移动减少,从而可防止投影透镜81的损伤。另外,还可以使第一缓冲角垫2、7与第二缓冲角垫3具有相同形状,不使用纸浆模塑材料而使用例如可进行再生处理以及废弃处理的合成树脂材料等的材质形成。
(变形例5)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缓冲角垫2、3具有:与距投影透镜81最近的投影机8本体的角部83对应地设置的第一缓冲角垫2、和与作为除了距投影透镜81最近的角部83以外的角部的三个角部84、85、86(除了距投影透镜81最近的角部83以外的投影机8主体的所有角部84、85、86)对应地设置的第二缓冲角垫3。但是,可以不必在除了距投影透镜81最近的角部83以外的所有角部84、85、86都设置第二缓冲角垫3,只在其中任一角部上设置第二缓冲角垫3。换而言之,可以在任意角部设置第一缓冲角垫2。例如,可以与除了距投影透镜81最近的角部83以外的角部84、85、86中的任意角部对应地设置一个或两个第一缓冲角垫2。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缓冲角垫7也同样,可以与除了距投影透镜81最近的角部83以外的角部84、85、86中的任意角部对应地设置一个或两个第一缓冲角垫7。
并且,虽然在上述说明中公开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就是说,本发明虽然主要对特定的实施方式进行了图示以及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以及目的的范围内,对上述的实施方式就详细的构造部件的形状·材质·数量等,添加各种变形(变更以及改良)。因此,本发明也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对详细的构造部件的形状·材质·数量等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的情况。
Claims (10)
1. 一种包装物,其特征在于,具有:
具有投影透镜的、作为被包装物的投影机,
用于将上述投影机收纳到内部的包装箱,
具有用于缓和对上述投影机的冲击的缓冲部、且与距上述投影透镜最近的上述投影机主体的角部对应地设置的第一缓冲角垫,和
具有用于缓和对上述投影机的冲击的缓冲部、且与除了距上述投影透镜最近的上述角部以外的上述投影机主体的角部的任一个对应地设置的第二缓冲角垫,
其中,上述第一缓冲角垫和第二缓冲角垫至少在形状或材质的一方面上不同。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物,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缓冲角垫的上述缓冲部具有缓和对上述投影机的水平方向上的冲击的水平用缓冲部;
距上述投影透镜最近、且与上述投影透镜的光轴大致平行的上述水平用缓冲部的侧面部,距上述投影透镜的边缘具有预定距离地配置在上述投影透镜与上述投影透镜侧的上述投影机主体的侧面部之间。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物,其特征在于,具有配置在上述第一缓冲角垫与上述投影机之间、以及上述第二缓冲角垫与上述投影机之间的收纳上述投影机用的隔垫;
上述第一缓冲角垫的上述缓冲部具有缓和对上述投影机的水平方向上的冲击的水平用缓冲部;
距上述投影透镜最近、且与上述投影透镜的光轴大致平行的上述水平用缓冲部的侧面部,距上述投影透镜的边缘具有预定距离地配置在上述投影透镜与上述投影透镜侧的上述隔垫的外侧面部之间。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物,其特征在于,距上述投影透镜最近、且与上述投影透镜的光轴大致平行的上述水平用缓冲部的侧面部,距上述投影透镜的边缘具有预定距离地配设在上述投影透镜与上述投影透镜侧的上述投影机主体的侧面部之间。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物,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缓冲角垫由纸浆模塑材料或瓦楞纸形成。
6. 一种缓冲角垫,其具有用于缓和对具有投影透镜的投影机的冲击的缓冲部,其特征在于,具有:
与距上述投影透镜最近的上述投影机主体的角部对应地设置的第一缓冲角垫,和
与除了距上述投影透镜最近的上述角部以外的上述投影机主体的角部的任一个对应地设置的第二缓冲角垫,
其中,上述第一缓冲角垫与上述第二缓冲角垫至少在形状或材质的一方面上不同。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冲角垫,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缓冲角垫的上述缓冲部具有缓和对上述投影机的水平方向上的冲击的水平用缓冲部;
距上述投影透镜最近、且与上述投影透镜的光轴大致平行的上述水平用缓冲部的侧面部,距上述投影透镜的边缘具有预定距离地配置在上述投影透镜与上述投影透镜侧的上述投影机主体的侧面部之间。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冲角垫,其特征在于,具有配置在上述第一缓冲角垫与上述投影机之间、以及上述第二缓冲角垫与上述投影机之间的收纳上述投影机用的隔垫;
其中,上述第一缓冲角垫的上述缓冲部具有缓和对上述投影机的水平方向上的冲击的水平用缓冲部;
距上述投影透镜最近、且与上述投影透镜的光轴大致平行的上述水平用缓冲部的侧面部,距上述投影透镜的边缘具有预定距离地配置在上述投影透镜与上述投影透镜侧的上述隔垫的外侧面部之间。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缓冲角垫,其特征在于,距上述投影透镜最近、且与上述投影透镜的光轴大致平行的上述水平用缓冲部的侧面部,距上述投影透镜的边缘具有预定距离地配置在上述投影透镜与上述投影透镜侧的上述投影机主体的侧面部之间。
10. 如权利要求6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角隅缓冲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缓冲角垫由纸浆模塑材料或瓦楞纸形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0891684A CN101269730A (zh) | 2007-03-20 | 2007-03-20 | 包装物以及缓冲角垫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0891684A CN101269730A (zh) | 2007-03-20 | 2007-03-20 | 包装物以及缓冲角垫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69730A true CN101269730A (zh) | 2008-09-24 |
Family
ID=40004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0891684A Pending CN101269730A (zh) | 2007-03-20 | 2007-03-20 | 包装物以及缓冲角垫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69730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55090A (zh) * | 2015-12-08 | 2017-06-16 |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八研究所 | 一种用于缓冲减振的装置 |
CN109319302A (zh) * | 2018-11-30 | 2019-02-12 | 江南大学 | 一种通用化泡沫缓冲衬垫及加工方法 |
-
2007
- 2007-03-20 CN CNA2007100891684A patent/CN10126973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55090A (zh) * | 2015-12-08 | 2017-06-16 |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八研究所 | 一种用于缓冲减振的装置 |
CN109319302A (zh) * | 2018-11-30 | 2019-02-12 | 江南大学 | 一种通用化泡沫缓冲衬垫及加工方法 |
CN109319302B (zh) * | 2018-11-30 | 2024-04-26 | 江南大学 | 一种通用化泡沫缓冲衬垫及加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328800B2 (en) | Cushioning material for packaging and packaging matter | |
JP5445855B2 (ja) | 梱包装置 | |
WO2002030787A1 (fr) | Materiau d"amortissement pour emballage et emballage y relatif | |
JP4852020B2 (ja) | 緩衝体及び梱包体 | |
JP4978363B2 (ja) | 梱包構造 | |
JP2005212815A (ja) | 梱包材及び梱包された電気機器 | |
CN101269730A (zh) | 包装物以及缓冲角垫 | |
JP2014234176A (ja) | 包装ケース | |
KR200409775Y1 (ko) | 포장용 완충재 | |
KR102511608B1 (ko) | 상품 리프팅 포장 상자 | |
JP6035283B2 (ja) | 梱包箱 | |
JP5282861B2 (ja) | 包装箱 | |
JP3233434U (ja) | 包装材 | |
JP2008239203A (ja) | 梱包物およびコーナーパッド | |
JP2000255549A (ja) | 被梱包物の付属品等の交換方法 | |
JP4311153B2 (ja) | 梱包物及びコーナーパッド | |
JP6048197B2 (ja) | 貯湯式給湯機用梱包部材 | |
TWI646027B (zh) | 異質複合緩衝包裝箱及其使用之異質複合緩衝結構 | |
JP6896393B2 (ja) | 梱包体および緩衝構造 | |
JP4952270B2 (ja) | コーナー用緩衝材 | |
JP4077367B2 (ja) | 梱包用緩衝部材 | |
KR200383168Y1 (ko) | 포장용 완충재 | |
JP2025030313A (ja) | 印刷装置を収容する梱包体およびパルプモールド製の緩衝材 | |
JP3401422B2 (ja) | 緩衝部材 | |
JPH05132079A (ja) | 換気扇の包装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0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