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依照附图,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数字单反照相机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字单反照相机能够通过光学取景器(finder)观察被摄体像,并且,可以将通过摄像元件取得的静态图像的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介质(medium)中。而且,检测该数字照相机的抖动量,通过摄像元件移位方式,即、使摄像元件在垂直于摄影光学系统的平面内移动,从而可以消除抖动的影响。
首先,使用图1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字单反照相机的系统(system)结构。图1是概要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主要电气系统结构的框(block)图。该数字单反照相机由作为照相机主体部的主体单元(body unit)60和作为一个附属(accessory)装置即更换镜头(lens)的镜头单元(lens unit)10等系统地构成。另外,还可以由可装卸地安装于照相机主体单元(camera body unit)60上的外部电源或外带的闪光灯单元(strobe unit)等系统地构成,但在此省略。
镜头单元10通过设置在主体单元60的前表面上的未作图示的镜头安装部(lens mount)可自由装卸。镜头单元10的控制由设置于镜头单元10内的镜头控制用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以下称为“Lμcom”)5执行。
主体单元60的控制由主体控制用微型计算机(以下称为“Bμcom”)50执行。这些Lμcom 5和Bμcom 50被电连接成在主体单元60上安装有镜头单元10的状态下可以通过通信连接器(connector)6进行通信。并且,在照相机系统中,Lμcom 5一边从属地对Bμcom 50进行协作一边进行工作。
镜头单元10具备摄影镜头1和光圈3。构成摄影光学系统的摄影镜 头1被保持在镜头框1a上,由设置在镜头驱动机构2内的未作图示的超声波电动机(ultrasonic motor)驱动。光圈3由设置在光圈驱动机构4内的未作图示的步进电动机(stepping motor)驱动。Lμcom 5根据Bμcom 50的指令控制这些各个电动机。
主体单元60内设置有构成单反光学系统的快速复位反射镜(mainmirror)11、辅助镜(sub mirror)11a、屏幕12e、五棱镜(pentaprism)12、目镜(eye piece)13等。来自辅助镜11a的反射光束被引导到设置于主体单元60底部的AF传感器单元(sensor unit)16。
快速复位反射镜11的中央部分为半透半反镜(half mirror)。AF传感器单元16采用所谓的光瞳分割方式对透过了半透半反镜的被摄体光束检测散焦(defocus)量。AF传感器单元16与AF传感器驱动电路17连接,该AF传感器驱动电路17对AF传感器单元16进行驱动控制。该AF传感器驱动电路17的输出被连接至后述的Bμcom 50,Bμcom 50根据AF传感器驱动电路17的输出进行焦点检测动作。
并且,快速复位反射镜11使来自摄影镜头1的被摄体光束折向垂直方向,在屏幕(screen)12e上成像。该成像的被射体像借助五棱镜左右反转。该被摄体像可以通过目镜13进行观察。另外,五棱镜12的射出口附近配置有用于检测视场亮度的测光传感器21a,根据该测光传感器21a的输出进行测光处理的测光电路21设置于主体单元60内。
而且,主体单元60内设置有:反射镜驱动机构18,其对快速复位反射镜11进行驱动控制;快门上紧(shutter charge)机构19,其对驱动焦面快门(curtain shutter)15的前帘和后帘的弹簧进行上紧(charge);以及快门控制电路20,其控制这些前帘和后帘的动作。
反射镜驱动机构18是使快速复位反射镜11转动到上升(up)位置和下降(down)位置的机构,当快速复位反射镜11位于上升位置时,透过了摄影镜头1的被摄体光束在CCD 31上成像,并且当快速复位反射镜11位于下降位置时,被摄体光束在屏幕12e上成像。能够经由目镜13观察该被摄体像。
在摄影镜头1的光轴上设置了用于对通过摄影镜头1成像的被摄体 像进行光电转换的CCD单元22。CCD单元22内设置有作为摄像元件的CCD(charge Coupled Devices),在该CCD单元22的前表面上配设有光学低通滤波器(LPF)30。另外,作为摄像元件,除了CCD之外,还可以使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图像传感器(image sensor)等二维摄像元件。
CCD单元22上设置有手抖校正单元40,该手抖校正单元40对由手抖等引起的图像模糊进行校正。该手抖校正单元22能够使CCD单元22在与摄影镜头1的光轴垂直的面内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移动。依照Bμcom 50的指示,根据检测抖动的抖动检测传感器的输出,使CCD单元22移动,抵消抖动的影响。对于该手抖校正单元22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使用图2进行叙述。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数字单反系统构成为具备:CCD接口(interface)电路23,其连接到CCD单元22上;以及图像处理控制器(controller)28,其利用液晶监视器(monitor)24、作为临时存储区域发挥作用的SDRAM 25、作为程序(program)的记录区域发挥作用的闪存ROM(flashrom)26等进行图像处理,该数字单反系统能够一并提供电子摄像功能与电子记录显示功能。在此,图像处理控制器28依照Bμcom 50的指示,控制CCD接口电路23,从CCD单元22读取图像数据。
记录介质27是各种存储卡或外带的HDD等外部记录介质,被安装成能够经由通信连接器与照相机主体通信并且可以更换。并且,在该记录介质27中记录通过摄影得到的图像数据。该记录的图像数据在图像处理控制器28中被转换为视频信号,被输出并显示到液晶监视器24上,用户(user)能够在液晶监视器24上确认所拍摄的图像影像(image)。作为其他的存储区域,存储照相机控制所需的预定的控制参数(parameter)的例如由EEPROM构成的非易失性存储器29被设置成能够从Bμcom 50进行访问。
Bμcom 50上连接有动作显示用LCD 51和照相机操作开关52,该动作显示用LCD 51用于通过显示输出来向用户告知该照相机的动作状态。照相机操作开关52是包含例如第一释放(first release)开关、第二释放 (second release)开关、模式(mode)变更开关、电源(power)开关及驱动模式(drive mode)开关等操作该照相机所需的操作按钮在内的开关(switch)组。第一释放开关和第二释放开关是根据释放按钮的操作进行接通/断开的开关。若半按下释放按钮,则仅有第一释放开关接通,若全按下释放按钮,则第一释放开关和第二释放开关均接通。
进而,还设置有作为电源的电池54以及电源电路53,该电源电路53将电池54的电压转换为构成该照相机系统的各电路单元所需要的电压来提供电源。内置闪光灯(strobe)301包括未图示的闪光发光管、DC/DC转换器(converter),该内置闪光灯301与闪光灯控制电路302连接,接受Bμcom 50的控制信号进行闪光发光。
采用上述方式构成的照相机系统的各部概略地进行如下的动作。首先,反射镜驱动机构18是用于将快速复位反射镜11驱动到上升位置和下降位置的机构,当该快速复位反射镜11位于下降位置时,来自摄影镜头1的光束被分割而引导到AF传感器单元16侧和五棱镜12侧。
来自AF传感器单元16内的AF传感器的输出经由AF传感器驱动电路17被发送到Bμcom 50,进行公知的测距处理。另一方面,通过了五棱镜12的光束的一部分被引导到测光电路21内的测光传感器21a,根据在此检测到的光量,进行公知的测光处理。
当释放按钮被全按下,照相机操作开关52内的第二释放开关(secondrelease switch)接通(on)时,开始摄影动作。进行摄影动作时,使快速复位反射镜11移动到上升位置,处于可以将通过摄影光学系统得到的被摄体像成像到CCD 31上的状态。并且,根据通过上述测光处理求出的光量,利用快门15或光圈3进行曝光控制。在曝光动作中,使手抖校正单元40动作,根据抖动检测传感器的输出,使CCD单元22移动,对手抖等引起的图像模糊进行校正。
若曝光动作结束,则图像处理控制器28依照Bμcom 50的指令,控制CCD接口电路23,从CCD单元22内的摄像元件取得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被图像处理控制器28转换成视频(video)信号,输出并显示到液晶监视器24上。用户能够从该液晶监视器24的显示图像确认所拍摄的 图像影像。SDRAM 25是用于临时存储图像数据的存储器,用于转换图像数据时的工作区域(work area)等。并且,图像数据被转换成JPEG数据后,被记录到记录介质27中。
接着,说明用于校正抖动的手抖校正单元40的结构。图2是示出手抖校正单元40的结构的框图,手抖校正单元40连接在CCD单元22上。进行手抖校正单元40的整体控制的手抖校正控制用微型计算机(下面简称为“Tμcom”)100与Bμcom 50电连接,Tμcom 100依照Bμcom 50的指示,进行手抖校正单元40的控制。
抖动检测单元101通过角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gyroscope)等检测施加到照相机上的抖动,该抖动检测单元101与Tμcom 100连接。在此,抖动检测单元分别检测与摄影镜头1的光轴垂直的面内的相垂直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抖动,输出到Tμcom 100。Tμcom 100根据从抖动检测单元101发送的抖动量信号,运算用于抵消施加到CCD单元22上的抖动的抖动校正量。
抖动校正驱动电路108连接在Tμcom 100上,输入与抖动校正量对应的信号。并且,抖动校正驱动电路108与抖动校正驱动机构109连接。抖动校正驱动机构109是将CCD单元22分别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驱动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具有超声波电动机作为使机构动作的动力。抖动校正驱动电路108生成该超声波电动机的驱动信号。
位置检测传感器110是用于检测CCD单元22的位置的传感器,连接在Tμcom 100上。在此,位置检测传感器110向Tμcom 100输出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的CCD单元22的位置对应的信号。Tμcom 100根据从抖动检测单元101输出的抖动量信号和从位置检测传感器110输出的位置信号,进行反馈(feedback)控制。
手抖校正单元40采用上述方式构成,所以抖动校正(防振)动作以如下方式进行。即,当Tμcom 100从Bμcom 50接收了开始抖动校正动作的指示时,从抖动检测单元101输入抖动量信号,根据该抖动量信号,运算抖动校正量。
该运算出的抖动校正量被发送到抖动校正驱动电路108。抖动校正 驱动电路108生成超声波电动机的驱动信号,驱动超声波电动机,以抵消抖动。此时的CCD单元22的位置被位置检测传感器110检测出。Tμcom100根据位置传感器的输出,检测CCD单元22是否被驱动至目标位置。当CCD单元没有被驱动至目标位置时,进一步向抖动校正驱动电路发送抖动校正量。通过重复以上动作,进行抖动校正动作。
使用图3的流程图说明通过Bμcom执行的摄影动作。流程图中仅记载与本发明相关的动作,与发明不相关的动作被省略。
在动作步骤(step)S010中,检测驱动模式(drive mode)开关的状态。当检测到驱动模式开关接通的情况下,转移到动作步骤S012,在驱动模式开关断开的情况下,转移到动作步骤S014。
在动作步骤S012中设定驱动模式。根据驱动模式开关的操作,设定静态图像连续拍摄模式或静态图像单张拍摄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模式。并且,转移到动作步骤S014。
设定为静态图像单张拍摄模式时的照相机的摄影动作被如下所述地控制。即,用户每按一次释放按钮就执行一次摄影动作。
设定为静态图像连续拍摄模式时的照相机的摄影动作被如下所述地控制。即,在用户按下释放按钮的期间,反复执行摄影动作。
在动作步骤S014中,检测第一释放开关的状态。若释放按钮被半按下,则第一释放开关接通。在检测到第一释放开关接通的情况下,转移到动作步骤S015,当第一释放开关断开的情况下,转移到动作步骤S010。
在动作步骤S015中,指示Tμcom开始抖动检测动作。抖动校正动作在摄像元件的曝光过程中执行。为了准确地检测出抖动量,必须在曝光动作之前开始检测。
在动作步骤S016中,进行测光动作。从测光电路21取得被摄体的亮度数据。并且,根据该数据,确定拍摄静态图像时的曝光条件(快门速度、光圈值)。
在动作步骤S018中,从AF传感器驱动电路17取得AF传感器的数据。并且,根据该数据计算出散焦量(摄像面与摄影镜头的像的偏移量)。在动作步骤S020中,该散焦量被发送到Lμcom。Lμcom根据该散焦量驱 动摄影镜头。
在动作步骤S022中,检测第二释放开关的状态。若释放按钮被全按下,则第一释放开关和第二释放开关接通。当检测到第二释放开关接通的情况下,为了执行摄影动作,转移到动作步骤S024。当第二释放开关断开的情况下,转移到动作步骤S010。
在动作步骤S024中,检测驱动模式的状态。当驱动模式被设定为静态图像单张拍摄模式时,转移到步骤S026,执行摄影动作。动作步骤S026的详细情况在图4中公开。当驱动模式被设定为静态图像连续拍摄模式时,转移到步骤S026,执行摄影动作。动作步骤S208的详细情况将在图5中公开。
接着,使用图4所示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静态图像的单张摄影模式下的动作。
首先Bμcom 50控制反射镜驱动机构18,开始快速复位反射镜11的上升(up)动作(S102)。等待该反射镜上升(mirror up)动作结束(S104)。当反射镜上升动作结束时,紧接着Bμcom 50指示手抖校正单元40内的Tμcom 100开始抖动校正动作(S106)。
当Tμcom 100接收到开始抖动校正动作的指示时,开始抖动校正动作(S202)。即,根据从抖动检测单元101输出的抖动量和从位置检测传感器110输出的CCD单元22的位置信息,进行抖动量运算,经由抖动校正驱动电路108,进行抖动校正机构109的驱动控制。从而,CCD单元22内的CCD移动以抵消抖动,从而消除抖动的影响。
Bμcom 50在输出了开始抖动校正的指示后,进入曝光动作(S108)。曝光动作是在通过快门15控制的曝光时间的期间,在CCD单元22内的CCD上成像被摄体像,通过CCD进行光电转换的动作。当经过了曝光时间时,快门15的快门帘关闭,曝光动作结束。另外,曝光动作中,通过手抖校正单元40,在CCD上没有抖动的图像被受光。
当曝光动作结束时,Bμcom 50指示Tμcom 100停止抖动校正动作(S110)。当Tμcom 100接收了停止抖动校正动作的指示时,停止抖动校正动作(S204)。
当Bμcom 50输出了停止抖动校正动作的指示时,紧接着向反射镜驱动机构18指示快速复位反射镜11的下降(down)动作(S112)。之后,向Tμcom 50指定进行居中动作的处理时间、并且指示开始居中动作(S114)。居中动作是使抖动校正驱动机构109移动到CCD单元22的移动范围的大致中心的动作。通过动作步骤S112和S114的处理,并行执行快速复位反射镜11的下降动作和居中动作。
Tμcom 100等待从开始居中动作起经过由Bμcom 50指定的处理时间(S208)。若经过了所指定的处理时间,则停止居中动作(S209)。根据位置检测传感器110的输出,判断CCD单元22是否返回到了中心位置。即,判断CCD单元22是否返回到了初始位置(S210)。在返回到了初始位置的情况下,作为结束标记(Finish Flag)设定“1”(S214),另一方面,在没有返回到初始位置的情况下,作为结束标记(Finish Flag)设定“0”(S212)。并且,与该标记相关的信息被发送到Bμcom。
Bμcom 50在输出了居中动作的指示之后,进行读出图像数据的准备(S116)。该读出准备是指从非易失性存储器29等取得作为摄像元件的CCD的缺损数据或固定模式噪声(fixed pattern noise)等、从摄像元件读出图像数据时所需的数据。在动作步骤S320中,在发送到Tμcom 100的处理时间中执行读出准备动作。因此,Bμcom 50能够在Tμcom停止居中动作后马上执行图像数据读出动作。因此,对于缩短摄影时间是有效的。
然后,Bμcom 50从Tμcom 100接收居中动作的结果信息(S118)。即,接收基于步骤S210中的判断结果的结束标记(Finish Flag)的设定值。
当Bμcom 50接收到居中结果状态时,紧接着进行图像数据的读出(S120)。在经过了步骤S208的处理时间的时刻,由Tμcom 100执行的居中动作已停止。因此,在步骤S120中,在从CCD单元22的CCD读出图像数据时,不会发生伴随居中动作的噪声(由超声波电动机的驱动信号产生的噪声)等叠加在图像数据上的情况。
若图像数据的读出动作结束,则接着Bμcom 50判断在步骤S118中接收到的居中结果的状态、即结束标记(Finish Flag)的设定值(S122)。 在判断的结果是,标记为“0”的情况下,居中动作没有结束,因此,再次向Tμcom 100输出开始居中的指示(S124)。
当Tμcom 100接收到开始居中的指示时,与步骤S206相同地再次开始居中动作(S216)。在居中动作中,Tμcom 100输入从位置检测传感器100输出的CCD单元22的位置信息,若CCD单元22到达大致中心位置,则停止居中动作,将“动作停止”发送到Bμcom 50(S218),Tμcom 100结束该动作流程(flow)。
当Bμcom 50接收到“动作停止”(S126),或者,在步骤S122的判断中,结束标记(Finish Flag)为“1”的情况下,判断快速复位反射镜11是否被设定在下降位置,在反射镜被设定在下降位置的情况下,结束该动作流程,返回到主程序(main flow)。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摄像元件(CCD)读出图像数据(S120)的动作是在停止居中动作(超声波电动机的驱动)之后进行的。因此,能够防止在图像数据上叠加噪声等,形成难以观看的图像的情况。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在没有完成居中动作的情况下,在图像数据的读出动作结束之后,再次开始居中动作。因此,在下一个摄影动作时,不必进行居中动作,能够防止滞后时间增大。另外,再次开始居中的动作是在反射镜下降(mirror down)动作中进行的,所以不会出现摄影程序(sequence)的动作延迟的情况。
接着,使用图5所示的流程图(flow chart)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静态图像的连续拍摄模式下的动作。
与步骤S102相同,Bμcom 50控制反射镜驱动机构18,开始快速复位反射镜11的上升动作(S302)。
当开始了反射镜上升时,判断结束标记(Finish Flag)的设定值。通常,在进行居中动作之后,已结束了摄影动作。因此,在连续拍摄模式的第一张图像的摄影动作中,不必进行居中动作。但是,在连续拍摄模式的第二张图像之后的摄影动作中,有时居中动作并未完成(后述的步骤S414)。在判断的结果是,结束标记(Finish Flag)为“0”的情况下,向手抖校正单元40内的Tμcom 100输出开始居中的指令(S306)。
当Tμcom 100接收到居中开始的指令时,开始居中动作(S400)。Tμcom 100根据来自位置检测传感器110的CCD单元22的位置信息,判断CCD单元22是否返回到了初始位置,在返回到了初始位置的情况下,停止居中动作,将该信息发送到Bμcom 50(S402)。
Bμcom 50在输出了开始居中的指令之后,判断是否接收到居中动作结束的信号(S308),若接收到结束信号,则接着判断反射镜上升动作是否结束(S310)。若反射镜上升动作结束,则接着由Bμcom 50指示Tμcom100开始抖动校正动作(S312)。
Bμcom 50中的步骤S312到步骤S326的动作与图4中的步骤S106到步骤S120中的动作相同。并且,Tμcom 100中的步骤S404到步骤S416的动作与图4中的步骤S202到步骤S214中的动作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该期间,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相机中,执行曝光动作的同时,在曝光动作中进行抖动校正。若曝光动作结束,则只进行所指定的处理时间的居中动作。当经过了该处理时间时,即使没有返回到初始位置,仍停止居中动作,开始读出图像数据。并且,Tμcom 100在停止了居中动作时判断是否返回到了初始位置,将该判断结果发送到Bμcom 50。
若图像数据的读出结束,则接着判断快速复位反射镜11是否被设定到下降位置(S328),当反射镜没有被设定到下降位置、设定动作没有结束的情况下,等待设定动作结束。若将反射镜设定到下降位置的动作结束,则接着检测记录介质27中是否有闲置区域(能够存储拍摄到的图像的区域)(S329)。若有闲置区域,则转移到动作步骤S330,若没有闲置区域,则转移到动作步骤S332。在动作步骤S330中,检测第二释放开关的状态。若该开关处于断开(off)状态,则摄影动作结束,因而转移到动作步骤S332。若该开关处于接通(ON)状态,则进行下一张图像的摄影动作,因而转移到动作步骤S302。
在重复上述动作时,在步骤S412中,由于没有返回到初始位置,所以在结束标记(Finish Flag)设定为“0”的情况下,在步骤S304、S306、S308中,使Tμcom再次执行居中动作。因此,在开始步骤S314的曝光 动作之前,结束居中,CCD位于初始位置(移动范围的中心)。由此,在连续拍摄模式中,在开始曝光动作时,CCD实质上从中心位置开始移动,不管向哪个方向抖动,均能够确保抖动校正性能(校正范围最大)。
当通过动作步骤S329和S330的检测处理检测到连续拍摄模式的摄影动作结束时,转移到动作步骤S332。并且,判断结束标记(Finish Flag)的设定状态。在判断的结果是,结束标记被设定为“0”的情况下,与步骤S306相同,向手抖校正单元40的Tμcom 100输出开始居中的指示(S334)。并且,在结束标记(Finish Flag)被设定为“1”时,返回到主程序。
当Tμcom 100接收到开始居中的指令时,与步骤S400相同,开始居中动作(S418),当居中动作结束时,停止动作。并且,向Bμcom 50发送“动作结束”(S420),Tμcom 100结束该流程。当Bμcom 50从Tμcom 100接收到“动作结束”(S336)时,返回到主程序。
图6是示出连续拍摄模式下的动作的时序图(time chart)。时序图上的箱状的区域(标记有#符号和序号的区域)对应于各个动作的执行。
与Bμcom执行的快速复位反射镜11的反射镜上升动作(#201、S302~S310)并行,由Tμcom执行曝光前居中动作(#211、S400~S402)。并且,与Bμcom执行的曝光动作(#202、S314)并行,由Tμcom执行抖动校正动作(#212、S404~S408)。之后,Bμcom进行反射镜下降(#203、S318~S328)和图像数据读出准备(#204、S322)动作。与该图像数据读出准备动作并行,由Tμcom进行曝光后居中动作(#213、S418~S420)。在曝光后居中动作结束后,Bμcom进行摄像元件的读出(#205、S326)。只要用户持续按下释放按钮,当1张图像的摄影动作结束时,就进入下一个摄影,重复进行上述动作。
如以上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控制单元的Bμcom 50控制成不同时执行由Tμcom执行的居中动作和从摄像元件读出图像数据的动作。因此,不会发生由居中动作产生的噪声叠加在所读出的图像数据上的情况。通过该动作,能够维持图像质量。
并且,在静态图像连续拍摄模式中,Bμcom在摄像后执行的图像数据的读出准备动作所花费的预定时间中(S116),使Tμcom执行居中动 作(S206~S208)。然后,Bμcom执行图像数据的读出动作(S120)。Bμcom在Tμcom执行的居中动作未能在该预定时间中结束时,再次使Tμcom执行居中动作(S216~S218)。因此,能够使从摄像元件读出的动作尽早结束,并且能够在进入到下一次的摄影动作之前结束居中动作。由于不会在摄影程序(sequence)上出现仅由居中动作耗费的时间区域,所以快门释放的滞后时间(release time lag)不会增大。
此外,在静态图像连续拍摄模式中,在Tμcom执行的居中动作未能在处理时间内结束的情况下(S414),Bμcom在将快速复位反射镜11设定到上升位置的动作中(S302~S310),再次使Tμcom执行居中动作。并且,Bμcom在与最后的摄影动作对应的图像数据的读出动作结束时,使Tμcom再次执行居中动作(S418~S420)。因此,在静态图像连续拍摄模式时,能够高效地执行居中动作,不会存在快门释放的滞后时间和连续拍摄间隔增大的情况。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居中动作和图像数据的读出动作的顺序如下:在执行居中动作后,执行图像数据的读出动作。但是,即使以相反的顺序进行,也不会出现在读出图像数据上叠加噪声的情况。但是,若以这样的顺序执行,则不能并行地进行由Bμcom执行的图像数据的读出准备动作和Tμcom执行的居中动作。因此,快门释放的滞后时间多少有些增大。并且,在步骤S114或S320中,指定处理时间,指示开始居中动作,但也可以不指定处理时间,而指示开始居中动作。该情况下,只要在读出图像数据之前,指示Tμcom 100停止居中动作即可。
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时,对在数字单反照相机中应用了本发明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是具有摄像元件移位型的抖动校正装置的摄像装置即可,即使是紧凑型数字照相机(compact digital camera)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并且,还存在可以通过使摄影镜头的一部分移位来进行抖动校正动作的摄像装置。即使在这样的摄像装置中,在驱动使镜头移位的致动器时产生噪声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本发明中公开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