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55160A - 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模板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模板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55160A CN101255160A CNA2007100377281A CN200710037728A CN101255160A CN 101255160 A CN101255160 A CN 101255160A CN A2007100377281 A CNA2007100377281 A CN A2007100377281A CN 200710037728 A CN200710037728 A CN 200710037728A CN 101255160 A CN101255160 A CN 1012551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aza
- oxo
- spiral shell
- undecane
- ac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螺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模板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解决现有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的合成方法存在的收率低、反应条件苛刻无法规模生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同样以N-苄基哌啶-4-酮A和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在氨乙醇溶液中生成二氰基碳二酰亚胺B,然后酸性水解选择性脱羧得到碳二酰亚胺C,选择性还原碳二酰亚胺C得到酰胺D,氢化脱苄基后换成不同的保护基得到目标模板化合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反应路线短,可放大规模生产,成本低廉的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模板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模板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含有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结构的螺环化合物已被证明具有较好的生理活性,文献WO2005097795曾报道过以结构1类化合物具有神经激肽拮抗活性,尤其具有N1,N1/N2组合,N1/N2/N3组合的拮抗活性。可用来治疗或预防精神分裂症,呕吐,焦虑和抑郁症,急性肠并发症状(IBS),生理节奏紊乱,惊厥前期,疼痛(特别是的内脏和神经病疼痛),胰腺炎,神经原发炎,哮喘等相关疾病。
关于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的合成方法,文献报道见于WO2005097795。其反应式如下:
该方法是用N-苄基哌啶-4-酮和氰乙酸乙酯反应得到共轭的酯2后,和锂化(LDA)的乙酸乙酯进行迈克尔加成生成双酯3,然后在LiCl的作用下选择性脱酯得到腈酯4,经氢化关环得目标化合物。
该合成方法存在如下不足:关键步骤用到LDA,需在低温(-78)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反应较为苛刻,并且收率很低。文献报道的该合成方法不具备大规模制备的可行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条件温和、具备大规模制备价值的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模板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解决现有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的合成方法存在的收率低、反应条件苛刻无法规模生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模板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合成工艺反应式如下:
本发明同样以N-苄基哌啶-4-酮A和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在氨乙醇溶液中生成二氰基碳二酰亚胺B,然后酸性水解选择性脱羧得到碳二酰亚胺C,选择性还原碳二酰亚胺C得到酰胺D,经氢化脱苄基,换成不同的保护基得到目标模板化合物。
上述工艺中,酸为硫酸、盐酸或磷酸中的一种或两种。PG为苄基、叔丁氧羰基,芴氧羰基、烯丙氧羰基、苄氧羰基、甲氧羰基、乙氧羰基或乙酰基中的一种。本发明所述工艺中,缩短了文献工艺,避免使用LDA和超低温,有利于规模生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涉及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模板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改进,提供了一种反应路线短,可放大规模生产,成本低廉的合成方法。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模板化合物可结合“组合化学”技术平台,在短时间内合成出大量针对已知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模板化合物结构改性的化合物库,进一步筛选有助于得到生物活性更好的药物前体化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例有助于了解本发明内容,但本发明包括但不局限于下列有关内容。
实施例1
1、9-苄基-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的合成
第一步:9-苄基-3,9-二氮杂-2,4-二氧代-1,5-二氰基螺[5.5]十一烷合成
将159.7g(0.844mol)N-苄基哌啶酮和191g(1.689mol)氰基乙酸乙酯的混合物溶于12%的氨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在零度冰箱中静置八天。将产生的固体过滤,依次用乙醇和乙醚洗涤,然后悬浮在910mL水中,用2M盐酸调pH值至6,搅拌一小时后,重新过滤,用水洗涤,真空干燥得177.2g(65%)淡黄色固体。
第二步:9-苄基-3,9-二氮杂-2,4-二氧代-螺[5.5]十一烷的合成
取32.2g 9-苄基-3,9-二氮杂-2,4-二氧代-1,5-二氰基螺[5.5]十一烷悬浮于300mL硫酸水溶液(30%)中。油浴加热至10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18小时。HPLC监控反应。反应完毕,降至室温,用浓氨水调至pH~8。将析出的固体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得粗品。粗品用甲醇重结晶得18.6g(68%)白色固体。
第三步:9-苄基-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的合成
取5g(18.4mmol)9-苄基-3,9-二氮杂-2,4-二氧代-螺[5.5]十一烷溶50mL乙醇,室温下,逐渐加入7g NaBH4(184mmol)。加毕,室温搅拌12小时,HPLC监控反应终点。反应液倒入200mL冰水中,用氯仿(3×100mL)提取。有机层干燥,蒸干得粗品。粗品和3.5mL三乙基硅氢溶于50mL二氯甲烷中,加入5mL三氟乙酸,然后室温搅拌2小时,HPLC监控终点。反应完毕,反应液缓慢倒入10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分出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干燥,蒸干得粗品。粗品经柱层析纯化后得3.5g(74%)白色固体。
实施例2
2、9-苄基-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的合成
第一步:9-苄基-3,9-二氮杂-2,4-二氧代-1,5-二氰基螺[5.5]十一烷合成
将159.7g(0.844mol)N-苄基哌啶酮和191g(1.689mol)氰基乙酸乙酯的混合物溶于12%的氨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在零度冰箱中静置八天。将产生的固体过滤,依次用乙醇和乙醚洗涤,然后悬浮在910mL水中,用2M盐酸调pH值至6,搅拌一小时后,重新过滤,用水洗涤,真空干燥得177.2g(65%)淡黄色固体。
第二步:9-苄基-3,9-二氮杂-2,4-二氧代-螺[5.5]十一烷的合成
取32.2g 9-苄基-3,9-二氮杂-2,4-二氧代-1,5-二氰基螺[5.5]十一烷悬浮于300mL磷酸水溶液(50%)中。油浴加热至11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30小时。HPLC监控反应。反应完毕,化合物降至室温,用浓氨水调至pH~8。将析出的固体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得粗品。粗品用甲醇重结晶得17.4g(64%)白色固体。
第三步:9-苄基-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的合成
室温下,往5g(18.4mmol)9-苄基-3,9-二氮杂-2,4-二氧代-螺[5.5]十一烷于100mL苯的悬浮液中,滴加5.5mL红铝甲苯溶液(70%,约3.5M),加毕搅拌45分钟,然后回流2小时HPLC监测终点。反应液冷却,缓慢加入7mL 5M NaOH水溶液破坏过量的铝氢,然后加入100mL水。苯层分离后,水层用乙醚萃取(3×50mL)。有机层合并,干燥,蒸干得粗品。柱层析分离得3.9g(82%)白色固体。
实施例3
3、9-叔丁氧羰基-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的合成
第一步:3,9-二氮杂-2-二氧代-螺[5.5]十一烷的合成
取5g 9-苄基-3,9-二氮杂-2-二氧代-螺[5.5]十一烷溶于80mL无水乙醇中,加入0.5g 10%钯碳。在50PSI氢气压力,50℃油浴温度下,搅拌16小时。TLC监控反应。反应完毕,滤除催化剂,并用乙醇洗涤。滤液合并,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无需处理。
第二步:9-叔丁氧羰基-3,9-二氮杂-2-二氧代-螺[5.5]十一烷的合成
往上一步得到的滤液滴加4.6g Boc2O溶于10mL乙醇的溶液,室温搅拌3小时。TLC监控反应。反应完毕,减压浓缩,粗品用乙酸乙酯/正己烷重结晶得4.7g(90%)白色晶体。
实施例4
4、9-芐氧羰基-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的合成
第一步:3,9-二氮杂-2-二氧代-螺[5.5]十一烷的合成
取5g 9-苄基-3,9-二氮杂-2-二氧代-螺[5.5]十一烷溶于80mL无水乙醇中,加入0.5g 10%钯碳。在50PSI氢气压力,50℃油浴温度下,搅拌16小时。TLC监控反应。反应完毕,滤除催化剂,并用乙醇洗涤。滤液合并,减压浓缩,粗品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无需处理。
第二步:9-苄氧羰基-3,9-二氮杂-2-二氧代-螺[5.5]十一烷的合成
上一步得到的粗品溶于100mL二氧六环和25mL氢氧化钠溶液(0.5M)中。冰浴冷却,滴加4g Cbz-Cl溶于15mL二氧六环的溶液,室温搅拌3小时。TLC监控反应。反应完毕,减压浓缩去除二氧六环,析出的固体用水洗涤,干燥。粗品用乙酸乙酯/正己烷重结晶得5.1g(87%)白色晶体。
实施例5
5、9-乙酰基-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的合成
第一步:3,9-二氮杂-2-二氧代-螺[5.5]十一烷的合成
取5g 9-苄基-3,9-二氮杂-2-二氧代-螺[5.5]十一烷溶于80mL无水乙醇中,加入0.5g 10%钯碳。在50PSI氢气压力,50℃油浴温度下,搅拌16小时。TLC监控反应。反应完毕,滤除催化剂,并用乙醇洗涤。滤液合并,减压浓缩,粗品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无需处理。
第二步:9-乙酰基-3,9-二氮杂-2-二氧代-螺[5.5]十一烷的合成
上一步得到的粗品溶于100mL二氯甲烷中,加入2.8g三乙胺和50mg 4-N,N-二甲胺基吡啶。冰浴冷却下,滴加2.2g乙酸酐溶于10mL二氯甲烷的溶液,室温搅拌3小时。TLC监控反应。反应完毕,反应液依次用水洗涤,0.5M HCl,饱和NaHCO3洗涤,干燥,减压浓缩得粗品,用乙酸乙酯/正己烷重结晶得3.5g(91%)白色晶体。
Claims (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模板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酸性水解选择性脱羧步骤为:二氰基碳二酰亚胺依次用乙醇和乙醚洗涤,然后悬浮在水中,用酸调pH值至酸性,搅拌后,重新过滤,用水洗涤,真空干燥后反应物悬浮于酸水溶液中,油浴加热保温15-35小时,化合物降至室温,用浓氨水调pH值至碱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模板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酸为硫酸、盐酸或磷酸中的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模板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选择性还原步骤为:用硼氢化钠还原碳二酰亚胺C,然后用三乙基硅氢和三氟乙酸的一种或两种处理。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模板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选择性还原步骤为:用红铝溶液还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0377281A CN101255160A (zh) | 2007-02-28 | 2007-02-28 | 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模板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0377281A CN101255160A (zh) | 2007-02-28 | 2007-02-28 | 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模板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55160A true CN101255160A (zh) | 2008-09-03 |
Family
ID=39890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0377281A Pending CN101255160A (zh) | 2007-02-28 | 2007-02-28 | 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模板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55160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26989A1 (ja) * | 2008-09-02 | 2010-03-11 |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オルト置換ハロアルキルスルホンアニリド誘導体及び除草剤 |
CN103360360A (zh) * | 2012-04-10 | 2013-10-23 | 肖竹平 | 一种基于二氢杨梅素制备(+)-没食子儿茶素的方法 |
-
2007
- 2007-02-28 CN CNA2007100377281A patent/CN10125516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26989A1 (ja) * | 2008-09-02 | 2010-03-11 |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オルト置換ハロアルキルスルホンアニリド誘導体及び除草剤 |
CN103360360A (zh) * | 2012-04-10 | 2013-10-23 | 肖竹平 | 一种基于二氢杨梅素制备(+)-没食子儿茶素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839344B2 (ja) | 環状アミノ酸、並びにその中間体の製造方法 | |
CN101657462B (zh) | 卡培他滨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 |
SK282865B6 (sk) | Spôsob prípravy kyseliny (S)-3-(aminometyl)-5-metylhexánovej a medziprodukty | |
JP7097467B2 (ja) | ブリバラセタム中間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ブリバラセタムの製造方法 | |
JP6114881B2 (ja) | 「3−(5−置換オキシ−2,4−ジニトロ−フェニル)−2−オキソ−プロピオン酸エステル」の化合物、そのプロセスおよび用途 | |
CN112521299B (zh) | 一种普瑞巴林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 |
CN102746210A (zh) | 一种西洛多辛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 |
CN101967118B (zh) | 爱维莫潘的制备方法 | |
JP2004331650A (ja) | モナチン類の製造法 | |
CN105330582A (zh) | (r)-4-羟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的制备方法 | |
US4956473A (en) | 2-aza-4-(alkoxycarbonyl)spiro[4,5]decan-3-one | |
CN101255160A (zh) | 3,9-二氮杂-2-氧代-螺[5.5]十一烷模板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
CN102702191B (zh) | 长春西汀的合成方法 | |
CN119080775A (zh) | 他达那非的制备方法 | |
TW200831478A (en) | Chromane derivatives, synthesis thereof, and intermediates thereto | |
RU2709493C1 (ru) |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роксадустата | |
CN101255161B (zh) | 9-pg-3,9-二氮杂-2,4-二氧代-螺[5.5]十一烷的合成方法 | |
CN101255159A (zh) | 3,9-二氮杂螺[5.5]十一烷模板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
CN102030707A (zh) | 布南色林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 |
CN102001920B (zh) | 一种药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 |
CN110963934A (zh) | 一种合成及精制(s)-普瑞巴林的方法 | |
CN112341413A (zh) | 一种用于合成布瓦西坦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664758B (zh) | 6-甲基-2-乙基-3-羟基吡啶的合成方法 | |
CN102911173A (zh) | 5,6,7,8-四氢-2H-吡啶并[4,3-c]哒嗪-3-酮的合成方法 | |
EP3026047A1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09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