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8246B - 通风装置以及包括此种装置的窗 - Google Patents
通风装置以及包括此种装置的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48246B CN101248246B CN2006800311818A CN200680031181A CN101248246B CN 101248246 B CN101248246 B CN 101248246B CN 2006800311818 A CN2006800311818 A CN 2006800311818A CN 200680031181 A CN200680031181 A CN 200680031181A CN 101248246 B CN101248246 B CN 1012482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plate
- ventilation installation
- shielding part
- gro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7/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 E06B7/02—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for providing ventilation, e.g. through double windows; Arrangement of ventilation r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通风装置(10)包括具有第一组孔(16)的第一板(11)、以及具有由遮盖部(27)所分隔的第二组孔(26)的第二板(21)。第一板和第二板相对于彼此可滑动。遮盖部(27)具有与第一组孔(16)的尺寸不同的尺寸。此外,遮盖部的尺寸沿第一方向(x)和/或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y)变化以提供所实现的通风面积大小的直观指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装置,其包括:第一板,其具有第一组孔;以及第二板,其具有由遮盖部所分隔的第二组孔;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能够沿第一方向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滑动,并且能够在所述极限位置之间呈现至少一个中间位置;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所述第一组的所有孔与所述遮盖部对准而不与所述第二组的孔对准;以及在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所述第一组的所有孔与所述第二组的孔至少部分地对准。
背景技术
这种包括两个互相滑动的板的通风装置也指通风调节装置或滑动通风装置。此种装置在本领域众所周知,并且传统上装在诸如窗和门等建筑物结构内。在例如DE 30 34 765 A1、DE 1 208 864 A以及美国专利第5,581,945号中公开了几个示例。此种滑动装置的优点在于仅沿一个方向的平移运动就能够提供通过该装置的不同气流。因此,该装置的构造可保持简单紧凑并容易操作。
在现有技术的通风装置的最简单形式中,通风装置的两个板的孔具有相对应的尺寸。此外,第一组孔的尺寸总是与第二板的遮盖部的尺寸对应。这样,无需相对于彼此过量地滑动板,就可以在关闭位置以及与第一板内的孔的总面积相对应的完全敞开的通风位置之间移动通风装置。当两个板相对于彼此滑动时,总通风面积线性地递增。换言之,在通风面积和两个板所行进的相对距离之间存在关联。
在通风装置的这种配置中,用户不可能或至少难以确定通风面积的大小,因而也不可能或至少难以确定通过该装置的气流。结果,用户往往仅利用装置的极限位置,即关闭位置和完全敞开的通风位置,而未利用中间位置,其中,完全敞开的通风位置是指第一板的孔完全不被第二板的遮盖部遮盖的位置。完全敞开位置对于某些用户而言可能感觉太冷和/或通风过多,从而他们趋于完全关闭通风装置。但是,在这种建筑物结构的很多应用领域中,非常希望有至少一些最低程度的通风。
上述现有技术的通风装置均未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通风装置,其提供对通风装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中间位置的更清楚的直观指示。
该目的借助于开头所述类型的通风装置来实现,其特征在于,遮盖部的尺寸沿第一方向和/或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变化,使得在中间位置,第一组的至少一个孔与第二组的至少一个孔至少部分地对准,并且第一组的至少另一个孔与遮盖部对准而不与第二组的孔对准。
当将概述的现有技术类型的通风装置装于建筑物结构内时,第一板或第二板通常朝建筑物内侧定位,并且另一板朝外侧定位。一般而言,在孔的面积减半时,人眼通常不能确定出孔面积减半,甚或不能注意到通过孔照射的光量不同。因而在使光(例如太阳光)照射通过现有技术的通风装置时,用户不可能或难以确定该装置是位于中间位置还是完全敞开位置。仅当通风面积变得非常小(或关闭)时,才可以确定光强度的任何减小。当位于中间位置时,通过孔照射的少量的光(例如,来自相邻的房间或街灯)通常足以使人眼产生错觉而使得从内侧看不见第二板,并且用户不能从建筑物结构内侧确定板的相互位置。
已经证明,通过设置依据本发明的通风装置的遮盖部,可以提供中间通风位置,其直观地指示给用户并易于由用户注意。这归因于以下事实,即,在至少一个中间位置,一个孔将关闭,并且一个孔将敞开。容易确定已关闭的孔是关闭的,因为没有光线照射过该孔,即它将变暗。相似地,敞开孔也很容易确定,因为光线照射通过它,即它将是亮的。借助于一个孔关闭且一个孔敞开,因此实现了易于由用户确定的中间位置,并且其中通风面积以一间隔介于板的两个极限位置之间。
通过相对于第一板的孔适当地配置遮盖部,可变化滑动运动和总通风面积之间的关系。
原则上,第一板的孔可以任何适当的方式形成。但是,第一组孔优选地定位成均匀间隔的行,各行沿第一板的第二方向延伸。这使得可以将第一板形成为标准部件,并且依据所需的通风型式提供各种配置的第二板。有利地,每行均包括一个或多个具有大致矩形、椭圆形或圆形形状的孔。
在一种制造特别简单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遮盖部的每一个均为大致矩形,所述遮盖部的宽度沿第一方向变化。以此方式,总通风面积和板所行进的相对距离之间的关系描述成曲线关系。同时,用户获得对遮盖部的不同宽度的直观指示。
遮盖部的宽度可从第二板的一个端部沿第一方向递增或递减,这使得当板相对于彼此滑动时,总通风面积形成逐渐递减或递增的曲线。
可替代地,宽度从第二板的两个端部递增或递减。这提供在中间的某处具有其最小值或最大值的钟形曲线。依据该配置,如果沿一个或另一方向移动板时,也可以获得不同的通风型式。
在板滑动时,为了获得通风面积的更多可视变化,所述遮盖部的每一个可为大致三角形,所述遮盖部的宽度沿第二方向变化。
通过以阶梯状或锯齿状型式变化遮盖部的宽度,可形成大致三角形的形状。
虽然当板相对于彼此滑动时所有上述实施方式均产生形成或多或少连续曲线的通风面积,但也可以因为板的运动而具有任意的通风面积。在替代的实施方式中,遮盖部具有互不相同的形状。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通风装置的窗。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图中:
图1示出具有依据本发明通风装置的窗的前视图;
图2示出沿图1的线II-II的放大比例的横剖视图;
图3a-3c分别示出位于第一极限位置、中间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的图1的通风装置的两个板的实施方式的平面图;以及
图4至图11示出依据本发明的通风装置的两个板的不同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一种具有窗框1和窗扇2的窗。在窗扇内安装有通风装置10,使得当通风装置位于通风位置时,空气可从外侧流到内侧,或从内侧流到外侧。通风装置10还可安装于例如门等除窗之外的其它任何建筑物结构的任何适当的部件内。
如图2最清楚地示出,通风装置10包括两个板11和21,通风装置10的第一板11以固定的方式与窗扇2相连接。第一板11具有形成为横向延伸的狭缝的第一组孔16。通过容纳第二板21的纵向延伸侧连缘22和23(参见图3)的适当的导引装置,第二板21与第一板11以可滑动方式连接。此外,通风装置10还设置有操作装置。此操作装置可为手动的,并且包括例如连接第二板21的手柄(未示出)。但是,操作装置可采用包括有响应于例如感测装置或远程控制装置而移动第二板21的电动操作机构的更精致形式。
参照图3a,第一板11形成为由诸如铝等任何适当的材料制成的大致矩形板。第一板11具有较长侧边缘12、13和较短端部边缘14、15,其中所述较长侧边缘12、13沿第一方向x--在所示实施方式中为通风装置的纵向--延伸,所述较短端部边缘14、15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y--此处为横向--延伸。第一板11设置有第一组孔16,第一组孔16形成为位于沿第一板11的纵向x大致从一个边缘14延伸到另一边缘15的行内的长圆孔,每个孔16均沿横向y大致从一个边缘12延伸到另一边缘13。两个相邻孔16之间的间距表示为d1。这些孔可改为矩形、圆形或椭圆形。这些孔可以任何适当的方式形成,例如可对板进行冲压而形成。
第二板21设置有由遮盖部27彼此分隔的第二组孔26。在图3a至图3c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遮盖部27全部具有大致矩形形状,遮盖部27的宽度从左侧端部边缘24递减。由于这种配置,第二组孔26的宽度以及因此孔的面积从左到右递增。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以如下方式配置遮盖部27,即,使得在图3a中所示的第一极限位置中遮盖住所有的孔16。也就是说,第二板21在与第一板11的间距d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遮盖部27。但是,也可以设想到以如下方式形成板,即,使得第一板的一些孔在通风装置的所有位置均不被遮盖。此外,应该注意,诸如“右”、“左”、“上”、“下”等所有的方向指示完全是任意性的。通风装置可以任何适当的方式安装在建筑物结构内。
当操作通风装置时,第二板21沿纵向x滑动。在图3a中,标记出第一板21的两个任意孔16a和16b。在所示的关闭位置,这些孔分别由遮盖部27a和27b遮盖。如果第二板21向左仅滑动一段短距离,则右侧的孔16b将不被遮盖部27b遮盖并与孔26b对准。在该位置,左侧的孔16a仍被遮盖部27a遮盖。通过第二板21的进一步移动,该孔16a也不被其对应的遮盖部27a遮盖并与孔26a对准。当到达该位置时,由对准的孔16和26所提供的总通风面积到达其最大值,该最大值对应于孔16的总面积。以下将参照图3a至图3c进一步说明对通风装置10的操作。
在图3a至图3c中,通风装置10定位于窗或其它建筑物结构内,使得第一板11朝建筑物的内侧定位,并且来自外侧的光照射通过任何未被第二板21的遮盖部27a所遮盖的孔16。
在图3a至图3c的各图的上部处单独地示出第二板21。在下部处示出其后面隐藏有第二板21的第一板11,从而,取决于是否被遮盖部27遮盖,一些孔变黑或变暗。图3a示出位于第一极限位置的板11、21,其中孔16未对准孔26,即基本上完全防止了通过孔的通风。从该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板21相对于第一板11处于没有一个孔16对准孔26的位置,即遮盖部27对准孔16并因此完全遮盖孔16。因此在图3a中所有的孔16均变黑或变暗。
在图3b中,第二板21沿箭头所示方向朝图中右侧滑动一小段距离,以呈现中间位置。在该中间位置,大约一半的孔16与遮盖部27至少在部分上未对准,使得此时它们各自与孔26中的一个对准。另一半的孔仍旧未与孔26对准。如上所述,即使是孔16与孔26的小部分对准,也会使得孔16在肉眼看来与孔16、26完全对准的情况下一样亮。例如图3b中的孔16c就是这种情况。每个孔16均可达到不同的容易确定的中间位置和对应的通风面积。对于这些中间位置的每一个而言,通风面积仅存在一些小的变化。
在图3c中,第二板21沿箭头所示方向进一步滑动了一段距离,以呈现第二极限位置。在该位置,所有的孔16均与遮盖部27至少在部分上未对准,使得它们此时各自均与孔26中的一个至少部分地对准。因此,通风面积以及因此通过通风装置10的气流在此位置均位于它们的最高程度。
由于上述的仅少量光就会使得看起来好像孔完全敞开一样的事实,所以孔16沿纵向x具有一小段宽度。
在图4中示出图3a至3c的实施方式的改型。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元件用添加了标记(’)的图3a至3c的参考标号标示。现将仅对与图3a至3c中的实施方式不同的元件进行描述。
图4的实施方式与图3a至3c的不同在于第一板11’的孔16’沿板11’的横向较短,使得其为圆形形状。与图3a至3c的实施方式中仅有一行长圆孔16对照而言,这容许沿横向提供四行孔16’。由于沿横向也可以看到两个板的敞开的(即对准的)孔的面积的和,所以第一板的这种实施方式容许更大的可视可能性排列。如根据对图7至图10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将更加明显地,这可通过沿横向变化第二板的孔的尺寸完成。
在图5和图6中分别示出图4实施方式的两个改型。现将仅详细描述与图4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元件分别用增加了100和200的图3a至3c的参考标号标示。加以必要的修改,后面描述的实施方式中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在图5的实施方式中,遮盖部127的宽度从每个端部边缘124和125递减,使得位于第二板121中央附近的遮盖部127a的最窄。相应地,孔126的宽度朝中央递增。
在图5所示的位置,遮盖部127遮盖第一组的所有孔116。通过向左略微滑动第二板121,中央孔116a移动成不被遮盖部127a遮盖并与孔126a对准。位于第一板111的端部边缘114、115附近的孔仍旧被遮盖,例如孔116b被遮盖部127b遮盖。通过继续向左滑动,所有的孔116都移动成不被对应的遮盖部遮盖。但是,如果第二板121略微向右滑动,则所有的孔116移动至与第二板121的对应孔126对准。
这种方法以相应的方式应用于图6的实施方式,其中遮盖部的宽度从端部边缘224、225朝中央递增。
在图7至图9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第一板对应。如前,第二板设置有一组由遮盖部所分隔的孔。但是,遮盖部为大致三角形,即尺寸沿横向变化。下面将参照图7的实施方式对采用了具有此种大致三角形遮盖部的板的通风装置的操作进行描述。
图7示出通风装置的关闭位置,其中所有的孔316均由对应的遮盖部327遮盖。当第二板321向左略微滑动时,这些行的上部孔将移动成不被遮盖部遮盖。例如,当第二板321相对于第一板311滑动时,与第一板311的其它行同时地,左侧的行的上部孔移动成不被遮盖。第二板321的继续运动使得沿横向向下在各行内这些孔相继地移动成不被遮盖。
图8和图9的实施方式应用了同样的方法。
如图7中所示,每个三角形遮盖部327的边缘328可为阶梯状,或包括缺口428和528以形成锯齿状边缘。
如果希望因板的运动而呈现任意的通风面积,可将遮盖部配置成具有互相不同的形式。在图10中示出此种实施方式。
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一样,第一板611的孔组616配置成行,其中在图10中标示出位于左侧端部边缘614附近的一行616a和位于板611的中央的一行616b。
第二板621具有穿孔卡片的整体形式,其具有由形成凸部的遮盖部627所分隔的孔626,当第二板相对于第一板移动时,遮盖部627依据预定型式释放第一板的孔。在图10中标示出两个遮盖部和三个孔,即位于左侧端部边缘624附近的遮盖部627a和孔626a以及位于第二板621中央的附近处的遮盖部627b、孔626b和626c。
从图10所示的位置将第二板621略微向左移动,从顶部开始数左侧行616a的第一个、第三个以及第五个孔移动成不被遮盖部627a遮盖,并且与孔626a对准。在中央的行的孔616b处,从顶部开始数的第二孔移至与开口626b对准。因此,板611和621的其余部分进入形成通风通道的型式的位置。这种型式在第二板621的连续运动过程中会变化。所生成的总通风面积相对于第二板沿纵向的行进距离离散变化。
如果第二板621向右略微移动,则所有的孔616移动成不被它们对应的遮盖部627遮盖,并与孔626对准。
所有的上述实施方式均配置为沿第二板的纵向滑动第一板,以在通风装置的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移动板。但是,第一板沿第二板的横向移动的实施方式也应该视为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在图11中示出此种实施方式的示例。第一板711包括三行孔716,所述孔716沿板711的纵向延伸并且形成长圆形。第二板721仅包括两个大致沿板721的整个长度延伸的孔726。当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改变板711、721的相互位置时,沿方向x相对于第二板721向下移动第一板711。
本发明不应该被视为局限于以上所示和所述的实施方式。虽然描述为沿纵向和/或横向变化的尺寸仅应用于第二板,但也可以变化第一板的孔的配置。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第一板描述为相对于例如窗或门的框或扇等建筑物结构固定,而第二板描述为可移动部件,或反之亦然。显然,可以将第一板和第二板互换,或者使两个板相对于建筑物都可移动。
Claims (12)
1.一种通风装置(10),包括:
第一板(11),其具有第一组孔(16),以及
第二板(21),其具有由遮盖部(27)所分隔的第二组孔(26),
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11、21)能够沿第一方向(x)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滑动,并且能够在所述极限位置之间呈现至少一个中间位置,
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所述第一组孔的所有孔(16)与所述遮盖部(27)对准而不与所述第二组孔的孔(26)对准,以及
在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所述第一组孔的所有孔(16)与所述第二组孔的孔(26)至少部分地对准,
所述通风装置(10)的特征在于
所述遮盖部的尺寸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或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y)变化,使得在所述中间位置,所述第一组孔的至少一个孔(16)与所述第二组孔的至少一个孔(26)至少部分地对准,并且所述第一组孔的至少另一个孔(16)与所述遮盖部(27)对准而不与所述第二组孔的孔(26)对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孔(16)定位成均匀间隔的行,每行沿所述第一板的第二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部(27)的每一个均为大致矩形,所述遮盖部的宽度沿所述第二板(21)的第一方向变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从所述第二板(21)的一个端部(24)沿所述第一方向(x)递增或递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从所述第二板的两个端部递增或递减。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部的每一个均为大致三角形,所述遮盖部的宽度沿所述第二方向变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部的宽度以阶梯状或锯齿状的型式变化。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部具有互不相同的形式。
9.如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孔的每行包括一个或多个具有大致矩形、椭圆形或圆形形式的孔。
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设置有呈电动操作机构形式的操作装置,所述操作装置响应于感测装置或远程控制装置而提供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的相互运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设置有呈电动操作机构形式的操作装置,所述操作装置响应于感测装置或远程控制装置而提供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的相互运动。
12.一种包括窗框和窗扇的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或所述窗扇上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05388075.3 | 2005-09-05 | ||
EP05388075A EP1760246A1 (en) | 2005-09-05 | 2005-09-05 | Ventilation device and window comprising such a device |
PCT/DK2006/000492 WO2007028391A1 (en) | 2005-09-05 | 2006-09-05 | Ventilation device and window comprising such a devic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48246A CN101248246A (zh) | 2008-08-20 |
CN101248246B true CN101248246B (zh) | 2011-06-15 |
Family
ID=35788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3118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48246B (zh) | 2005-09-05 | 2006-09-05 | 通风装置以及包括此种装置的窗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00159817A1 (zh) |
EP (2) | EP1760246A1 (zh) |
CN (1) | CN101248246B (zh) |
PL (1) | PL1922469T3 (zh) |
WO (1) | WO200702839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E534353C2 (sv) * | 2009-10-02 | 2011-07-19 | Flaekt Woods Ab | Kylbaffel med VAV-funktion via reglerskena |
DE102011014392A1 (de) * | 2011-03-11 | 2012-09-13 | Ltg Aktiengesellschaft | Volumenstromstelleinrichtung sowie lufttechnische Vorrichtung zum Belüften, Heizen und/oder Kühlen eines Raumes eines Gebäudes |
RU2482251C1 (ru) * | 2011-11-03 | 2013-05-20 | Андрей Юрьевич Семенов | Способ установки съемного вентиляционного шумозащитного экрана со свойствами антимоскитной сетки |
US10550917B2 (en) | 2013-03-14 | 2020-02-04 | Cordell E. Ebeling | Slide-glide privacy blind barrier system |
US9410351B2 (en) * | 2013-03-14 | 2016-08-09 | Cordell E. Ebeling | Slide-glide privacy blind barrier system |
US9513025B2 (en) * | 2013-11-15 | 2016-12-06 | Yorgan Gonzalez | Decorative air conduit |
CN105888492A (zh) * | 2016-06-05 | 2016-08-24 | 周述文 | 上下滑动式窗中窗安装装置 |
CN106642310B (zh) * | 2016-09-19 | 2022-05-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08360346B (zh) * | 2018-05-06 | 2019-09-17 | 吉林大学 | 基于带传动的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检验装置 |
CN110454060B (zh) * | 2019-09-27 | 2024-06-21 | 孙叔江 | 一种具有多孔且通风防蚊虫的猫眼结构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545005A (en) * | 1939-09-02 | 1942-05-07 | Platfoeraedling Ab | Improvements in fresh-air inlet valves |
DE1208864B (de) * | 1962-05-08 | 1966-01-13 | Hagenuk Neufeldt Kuhnke Gmbh | Einlassschieberanordnung an Luftheizungs- und/oder Klimaanlagen zum Beheizen oder Klimatisieren von Raeumen, vorzugsweise von Abteilen in Eisenbahnwagen, nach dem Zweikanalsystem |
NL7906375A (nl) * | 1979-08-23 | 1981-02-25 | Buva Bv | Ventilatierooster. |
CN2270791Y (zh) * | 1996-07-04 | 1997-12-17 | 吕平 | 上下开启式高级节能窗 |
CN2497021Y (zh) * | 2001-08-28 | 2002-06-26 | 罗德庆 | 门(窗)透气边窗 |
WO2003027577A1 (en) * | 2001-09-27 | 2003-04-03 | Halton Oy | Supply air terminal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107599A (en) * | 1960-11-21 | 1963-10-22 | Charles J Weller | Ventilator construction for windows |
US3444919A (en) * | 1968-08-05 | 1969-05-20 | Paul Karoll | Multiple panel screen |
US3564770A (en) * | 1969-10-27 | 1971-02-23 | Joanna Western Mills Co | Closure structure |
DE2351232A1 (de) * | 1973-10-12 | 1975-04-17 | Zeiss Ikon Ag | Luftdrossel fuer be- und entlueftungsanlagen |
DE3000994A1 (de) * | 1980-01-12 | 1981-08-06 | Gretsch-Unitas Gmbh Baubeschlagfabrik, 7257 Ditzingen | Schieberlueftung |
DE3034765C2 (de) | 1980-09-15 | 1987-05-07 | Gretsch-Unitas Gmbh Baubeschlagfabrik, 7257 Ditzingen | Schieberlüftung |
JPS58217135A (ja) * | 1982-06-12 | 1983-12-17 | Tokuji Sawara | 二段切替式換気框 |
US5016526A (en) * | 1989-11-13 | 1991-05-21 | Dallaire Industries Ltd. | Ventilated sliding closure assembly |
US5218998A (en) * | 1992-04-01 | 1993-06-15 | Bakken Gary M | Linearly adjustable |
DE9410496U1 (de) | 1994-06-29 | 1994-09-08 | Roto Frank Ag, 70771 Leinfelden-Echterdingen | Schieberlüftung für Fenster |
CN1110676C (zh) * | 1995-10-18 | 2003-06-04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控制冰箱冷藏室温度的装置和方法 |
US5809798A (en) * | 1996-09-26 | 1998-09-22 | Cornerstone Technologies, Ltd. | Refrigerated container with controlled air distribution |
KR100254409B1 (ko) * | 1997-08-29 | 2000-05-01 | 구자홍 | 냉장고의 집중식 냉기공급장치 |
US7232369B2 (en) * | 2003-04-04 | 2007-06-19 | Smithgroup,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
US7189158B2 (en) * | 2004-09-29 | 2007-03-13 | Caterpillar Inc | Airflow control system |
JP4384225B2 (ja) * | 2005-08-16 | 2009-12-16 |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 障子用換気装置 |
CN101305148B (zh) * | 2005-09-07 | 2011-10-19 | Vkr控股公司 | 固定开口闭合件的组件及固定和释放开口闭合件的方法 |
US7584777B2 (en) * | 2006-04-05 | 2009-09-08 | Charles Hoberman | Panel assemblies for variable shading and ventilation |
-
2005
- 2005-09-05 EP EP05388075A patent/EP1760246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6
- 2006-09-05 US US11/990,202 patent/US2010015981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6-09-05 CN CN2006800311818A patent/CN10124824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9-05 WO PCT/DK2006/000492 patent/WO2007028391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09-05 PL PL06775977T patent/PL1922469T3/pl unknown
- 2006-09-05 EP EP06775977.9A patent/EP1922469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545005A (en) * | 1939-09-02 | 1942-05-07 | Platfoeraedling Ab | Improvements in fresh-air inlet valves |
DE1208864B (de) * | 1962-05-08 | 1966-01-13 | Hagenuk Neufeldt Kuhnke Gmbh | Einlassschieberanordnung an Luftheizungs- und/oder Klimaanlagen zum Beheizen oder Klimatisieren von Raeumen, vorzugsweise von Abteilen in Eisenbahnwagen, nach dem Zweikanalsystem |
NL7906375A (nl) * | 1979-08-23 | 1981-02-25 | Buva Bv | Ventilatierooster. |
CN2270791Y (zh) * | 1996-07-04 | 1997-12-17 | 吕平 | 上下开启式高级节能窗 |
CN2497021Y (zh) * | 2001-08-28 | 2002-06-26 | 罗德庆 | 门(窗)透气边窗 |
WO2003027577A1 (en) * | 2001-09-27 | 2003-04-03 | Halton Oy | Supply air terminal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922469B1 (en) | 2016-11-30 |
CN101248246A (zh) | 2008-08-20 |
US20100159817A1 (en) | 2010-06-24 |
WO2007028391A1 (en) | 2007-03-15 |
EP1922469A1 (en) | 2008-05-21 |
PL1922469T3 (pl) | 2017-05-31 |
EP1760246A1 (en) | 2007-03-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48246B (zh) | 通风装置以及包括此种装置的窗 | |
US20180038613A1 (en) | Air conditioner | |
US20110005690A1 (en) | Window Covering | |
DE202018106291U1 (de) | Schiebedach mit intergrierter Umgebungsbeleuchtung | |
US9969244B2 (en) | Vehicle instrument panel with deployable air register | |
DE60302612T2 (de) | Luftverteileinheit für Kraftfahrzeuge | |
JP4942619B2 (ja) | 吹出口装置 | |
JPS61237962A (ja) | 空気吹出口装置 | |
EP2161507A2 (de) | Dunstabzugs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deckenbefestigbare Inselesse, sowie Modulanordnung mit einer solchen Dunstabzugsvorrichtung | |
JP3828543B2 (ja) | 換気手段 | |
DE3928259A1 (de) | Luftfuehrendes fensterelement | |
JP2018169091A (ja) | 空調用シャッタ装置及び鉄道車両 | |
KR20110007377U (ko) | 풍향 변환이 되는 공기조화용 디퓨져 | |
EP3348736A1 (en) | Roof window system with a ventilation assembly with improved flow path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ventilation assembly | |
JP4136015B2 (ja) | 窓を利用した空気取り入れ構造 | |
EP1643192A1 (en) | Radiator covers | |
EP0002919A1 (en) | Improved caravan roof light | |
JPH1082260A (ja) | 開閉体の構造 | |
JPH116371A (ja) | 通風扉 | |
DE10241821B4 (de) | Fahrzeugdach mit einer Lüftungseinrichtung | |
DE10241822B4 (de) | Sonnenschutz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 |
DE19641902C2 (de) | Quellauslaß | |
KR20200137617A (ko) | 환기 효율이 향상된 시스템 방범 창호 | |
JPH07238751A (ja) | 換気装置 | |
CN211075454U (zh) | 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和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15 Termination date: 2011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