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6435A - 变形鼠标 - Google Patents
变形鼠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26435A CN101226435A CNA2007100039603A CN200710003960A CN101226435A CN 101226435 A CN101226435 A CN 101226435A CN A2007100039603 A CNA2007100039603 A CN A2007100039603A CN 200710003960 A CN200710003960 A CN 200710003960A CN 101226435 A CN101226435 A CN 1012264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mouse
- bolster
- bracket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形鼠标,包括: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倾斜侧壁、第一槽口及定位孔;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倾斜侧壁、第二槽口及定位柱;以及用以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连接元件,其中该连接元件包括:连接承架,包括第一承架以及第二承架,其中该第一承架与该第一壳体连接并具有第一承架穿孔,而该第二承架与该第二壳体连接并具有第二承架穿孔,且该第一承架穿孔与该第二承架穿孔对齐;转轴,穿过该第一承架穿孔及该第二承架穿孔;螺旋弹簧,套设于该转轴上;以及挡片,具有供该转轴穿过的挡片穿孔,且该挡片与该螺旋弹簧接触。该连接元件使得该第二壳体可相对该第一壳体旋转而改变该鼠标的外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鼠标装置,尤其涉及可变形的鼠标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个人计算机的功能一直朝向多样化发展,除了早期常见的文字处理功能之外,今日的计算机也常被用来当成演示课件或是娱乐影音的工具。
为了应对个人计算机的多样化功能,传统的鼠标除了提供光标控制的功能之外,也常被设置额外的功能按键以用作演示课件以及影音控制用的遥控器。
当计算机被当成光标控制装置使用时,使用者在桌面上移动鼠标以便控制光标的移动。而当鼠标被当成遥控器时,使用者以手掌握持鼠标并触压控制按键以便输入操作指令。
在鼠标与遥控器这两种使用模式中,使用者对在鼠标外型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当鼠标在桌面移动以便控制光标移动时,与手掌接触的鼠标的握持表面不能是水平的表面,而必须是具有角度的表面,以便产生支撑掌心的力量。而当鼠标被当成遥控器使用时,使用者又希望鼠标具有类似公知遥控器的扁平外型。
换句话说,以上鼠标所具备的两种功能实际上会限制鼠标外型的薄型化。原因在于,如果鼠标的壳体做的太薄,则当使用者在桌面移动鼠标时将不符合人体工学。如果为了符合人体工学而加大鼠标的握持面的角度会使得鼠标的高度变高,则又不利在鼠标被当成遥控器时的握持手感。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鼠标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通过旋转鼠标的壳体来改变鼠标外型的变形鼠标。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出一种变形鼠标,包括:
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倾斜侧壁、第一槽口以及定位孔;
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倾斜侧壁、第二槽口以及定位柱;以及
连接元件,用以连接该第一壳体以及该第二壳体而使该第一壳体可相对于该第二壳体转动,其中该连接元件包括:连接承架,包括第一承架以及第二承架,其中该第一承架具有第一承架穿孔,而该第二承架具有第二承架穿孔,且该第一承架穿孔与该第二承架穿孔对齐;转轴,穿过该第一承架穿孔及该第二承架穿孔;螺旋弹簧,套设于该转轴上;以及挡片,具有供该转轴穿过的挡片穿孔,且该挡片与该螺旋弹簧接触。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承架设置于该第一斜面的该第一槽口,而该第二承架设置于该第二斜面的该第二槽口。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螺旋弹簧位于该挡片与该第二承架之间。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壳体还包括用以将该第一承架固定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一插槽,而该第二壳体还包括用以将该第二承架固定于该第二壳体的第二插槽。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壳体的该定位柱伸入该第一壳体的该定位孔内。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转轴还包括转轴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可兼具扁平外型的遥控器模式以及符合人体工学的鼠标模式,通过设置在倾斜侧壁上的定位柱以及定位孔,可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结合更加牢固而不会造成第二壳体的任意旋转。并且,定位柱以及定位孔的定位效果可容许更多的制造公差而仍能保持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间接缝处的平滑过渡。此外,不需使用螺丝即可将连接元件固定在壳体上。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的附图及说明将会对本发明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图1a、图1b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连接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变形鼠标旋转180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图5b、图5c、图5d是本发明变形鼠标的操作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变形鼠标 100、200壳体 101、201倾斜侧壁
102、202槽口 103、203插槽 104定位孔
204定位柱 300连接元件 301、302、303承架
304、305穿孔 306转轴 307转轴孔
308螺旋弹簧 309挡片 310挡片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述现有技术所述,为了兼顾鼠标与遥控器这两种使用模式,本发明提出一种变形鼠标,其在第一种外型的情况下适合作为遥控器使用,而在另一种外型的情况下适合当成鼠标使用。
请参阅图1a以及图1b,其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该变形鼠标10包括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以及连接元件300。第一壳体100包括第一倾斜侧壁101、第一槽口102、第一插槽103以及定位孔104。而第二壳体200包括第二倾斜侧壁201、第二槽口202、第二插槽203以及定位柱204。连接元件300则包括连接承架301、第一承架302、第二承架303、转轴306、螺旋弹簧308以及挡片309。第一承架302具有第一承架穿孔304,第二承架303具有第二承架穿孔305,转轴306具有转轴孔307且挡片309具有挡片穿孔310。
在图1a中,第一壳体100具有第一倾斜侧壁101,在第一倾斜侧壁101上有第一槽口102,而第一插槽103位于第一倾斜侧壁101内侧并位于第一槽102的两侧,定位孔104如图1b所示位于第一倾斜侧壁101的外侧。在图1b中,第二壳体200具有第二倾斜侧壁201,在第二倾斜侧壁201上有第二槽202,而第二插槽203位于第二槽202的内侧,定位柱204如图1a所示位于第二倾斜侧壁201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0用以设置光学传感器以及电路板等装置,第二壳体200作为电池容置室,用以放置电池。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示出了结合在一起的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以及连接元件300。如图2所示,连接元件300的第一承架302被设置于第一壳体100的第一插槽103中,且定位柱204(如图1a所示)伸入定位孔104(如图1b所示)中以固定第一壳体100以及第二壳体200,避免第二壳体200相对于第一壳体100旋转。接下来说明用于连接第一壳体100以及第二壳体200的连接元件300。
请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连接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在连接元件300中,第一承架302的第一承架穿孔304对准第二承架303的第二承架穿孔305,使转轴306可穿过第一承架穿孔304以及第二承架穿孔305。接着将螺旋弹簧308套在转轴306上,最后将转轴306穿过挡片309的挡片穿孔310并将挡片309固定在转轴306上,其中挡片309与转轴306以铆接方式连接且螺旋弹簧308位于第二承架303以及挡片309之间。连接元件300用以连接第一壳体100以及第二壳体200,其中,连接元件300的第一承架302穿过第一槽口102被设置在第一壳体100的第一插槽103中,如图2所示。而第二承架303穿过第二槽口202且被设置在第二壳体200的第二插槽203中,由于将承架固定在插槽中,再加上壳体对承架的下压力,因此不需使用螺丝将承架固定在倾斜侧壁上。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制连接元件300的设置方向,即可将转轴306的头端设置于第一壳体100侧,也可以改变连接元件300的设置方向,即将转轴306的头端设置于第二壳体200侧。
连接承架301以及转轴306提供第二壳体200相对于第一壳体100旋转的能力。螺旋弹簧308使连接承架301中的第一承架302可与第二承架303分开。当连接元件300装设于第一壳体100以及第二壳体200中时,螺旋弹簧308可使装设于第一壳体100中的第一承架302与设于第二壳体200中的第二承架303分开,也就是说,可分开第一壳体100以及第二壳体200。其中定位柱204随着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的分开而离开定位孔104。挡片309用以卡合转轴306,以避免连接元件300散开。
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变形鼠标旋转180度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壳体200相对于第一壳体100绕转轴306旋转180度后,定位柱204(在图中未能示出)仍与定位孔104(在图中未能示出)结合。图2中原本扁平外型的变形鼠标10,经过上述180度的旋转会产生一定角度的突起,以供支撑使用者的掌心。
请参阅图5a、图5b、图5c、图5d,其为本发明变形鼠标的操作示意图。当变形鼠标10并非用于在桌面上移动以进行计算机光标控制时,第一壳体100的第一倾斜侧壁101与第二壳体200的第二倾斜侧壁201如图5a所示地相互接触,而使变形鼠标10呈现扁平的外型。
当使用者需要在桌面上移动鼠标时,可以如图5b中的箭头A所示将第二壳体200向着远离第一壳体100的方向拉开,此时螺旋弹簧308处在压缩状态(如图5b中的局部放大图所示),使定位柱204离开定位孔104,在定位柱204不与定位孔104接触后,才可转动第二壳体200,第二壳体200的转动情况如图5c所示。当第二壳体200转动180度完成之后,去除将第二壳体200与第一壳体100拉开的作用力,此时,螺旋弹簧308解除压缩而恢复伸展状态,使第二壳体200往靠近第一壳体100的方向移动,并使定位柱204再度伸入定位孔104中,且第一壳体100的第一倾斜侧壁101与第二壳体200的第二倾斜侧壁201再次接触在一起,由于第二倾斜侧壁201已经转动了180度,所以此时的第一倾斜侧壁101与第二倾斜侧壁201会使鼠标的外型产生突起,如图5d中虚线圆所标示,从而让使用者可以将手掌放置在该具有突起的表面上以进行鼠标的操控。
当然,当使用者不需要使用时,则可以再将第二壳体200旋转180度,以便使鼠标恢复扁平的外型。
请再度参阅图2,转轴306的转轴孔307用以供第二壳体200的导线(未标示在图上)穿过以便与第一壳体100中的元件(未标示在图上)连接,而实现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间的电连接。因此,要实现从一种鼠标模式到另一鼠标模式之间的切换时,第二壳体200必须沿与原有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而不能沿原有的旋转方向继续以单一方向旋转。例如,假如扁平外型的变形鼠标10在对第二壳体200进行顺时针的旋转之后变形为具有突起表面的鼠标模式,则欲将具有突起表面的变形鼠标10恢复为扁平的外型时,必须对第二壳体200进行逆时针的旋转。其原因在于,转轴306的转轴孔307中有导线通过,当第二壳体200旋转时,转轴306同步旋转,此时会带动转轴孔307中导线发生扭卷的情况,为了避免导线扭卷至破损,采用与原本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对第二壳体200进行旋转,使转轴孔307中的导线不再扭卷并恢复原状。
本发明可兼具扁平外型的遥控器模式以及符合人体工学的鼠标模式,通过设置在倾斜侧壁上的定位柱以及定位孔,可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结合更加牢固而不会造成第二壳体的任意旋转。并且,定位柱以及定位孔的定位效果可容许更多的制造公差而仍能保持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间接缝处的平滑过渡。此外,本发明将连接承架中的第一承架以及第二承架分别设置在第一插槽以及第二插槽中,且壳体对承架的下压力可将第一承架固定在第一壳体上,且将第二承架固定在第二壳体上,因此不需使用螺丝即可将连接元件固定在壳体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变形鼠标,包括:
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倾斜侧壁、第一槽口以及定位孔;
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倾斜侧壁、第二槽口以及定位柱;以及
连接元件,用以连接该第一壳体以及该第二壳体而使该第一壳体可相对于该第二壳体转动,其中该连接元件包括:连接承架,包括第一承架以及第二承架,其中该第一承架具有第一承架穿孔,而该第二承架具有第二承架穿孔,且该第一承架穿孔与该第二承架穿孔对齐;转轴,穿过该第一承架穿孔及该第二承架穿孔;螺旋弹簧,套设于该转轴上;以及挡片,具有供该转轴穿过的挡片穿孔,且该挡片与该螺旋弹簧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鼠标,其中该第一承架设置于该第一斜面的该第一槽口,而该第二承架设置于该第二斜面的该第二槽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鼠标,其中该螺旋弹簧位于该挡片与该第二承架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鼠标,其中该第一壳体还包括用以将该第一承架固定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一插槽,而该第二壳体还包括用以将该第二承架固定于该第二壳体的第二插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鼠标,其中该第二壳体的该定位柱伸入该第一壳体的该定位孔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鼠标,其中该转轴还包括转轴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039603A CN101226435B (zh) | 2007-01-19 | 2007-01-19 | 变形鼠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039603A CN101226435B (zh) | 2007-01-19 | 2007-01-19 | 变形鼠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26435A true CN101226435A (zh) | 2008-07-23 |
CN101226435B CN101226435B (zh) | 2010-08-25 |
Family
ID=39858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039603A Active CN101226435B (zh) | 2007-01-19 | 2007-01-19 | 变形鼠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26435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662343Y (zh) * | 2003-09-04 | 2004-12-08 |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折叠式鼠标、折叠式电子装置及数据处理装置 |
CN100489749C (zh) * | 2003-12-16 | 2009-05-20 |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折叠式计算机鼠标 |
-
2007
- 2007-01-19 CN CN2007100039603A patent/CN10122643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26435B (zh) | 2010-08-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56802B (zh) | 固定机构及其外接式电子装置 | |
CN103296520B (zh) | 连接器机构 | |
CN103838301B (zh) | 电磁固定机构与限制触控显示模块枢转的电子装置 | |
US9104374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TW201935195A (zh) | 觸控模組及具有觸控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 |
CN103576770B (zh) | 可携式电子装置 | |
TW201351219A (zh) | 滾輪滑鼠 | |
US20120052704A1 (en) | Connector mechanism capable of adjusting a height of an opening thereof | |
CN104423460B (zh) | 扩充基座模块及其可携式电子系统 | |
US20130176673A1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docking device thereof | |
CN201638104U (zh) | 具有旋转式信号传输接口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
US7808482B2 (en) | Slim mouse | |
JP4287886B2 (ja) | 変形マウス | |
TW202001479A (zh) | 觸控模組 | |
TW201032094A (en) | Tilted wheel mouse | |
TWI410837B (zh) | 可動式觸控模組及應用其的電子裝置 | |
CN101226435A (zh) | 变形鼠标 | |
CN110609587B (zh) | 触控模块 | |
CN110609624A (zh) | 触控模块 | |
TWI737174B (zh) | 滑鼠 | |
CN108874183A (zh) | 鼠标 | |
TWM626494U (zh) | 電子裝置 | |
CN201311627Y (zh) | 具有触控面板的底座 | |
TWI705358B (zh) | 筆型折疊滑鼠 | |
CN100456221C (zh) | 薄型鼠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