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5358B - 筆型折疊滑鼠 - Google Patents
筆型折疊滑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05358B TWI705358B TW107147557A TW107147557A TWI705358B TW I705358 B TWI705358 B TW I705358B TW 107147557 A TW107147557 A TW 107147557A TW 107147557 A TW107147557 A TW 107147557A TW I705358 B TWI705358 B TW I70535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pen
- rods
- rod
- mous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QGMRQYFBGABWDR-UHFFFAOYSA-M Pentobarbital sodium Chemical compound [Na+].CCCC(C)C1(CC)C(=O)NC(=O)[N-]C1=O QGMRQYFBGABWDR-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9 electrical wi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3—Mice or puck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04—Detection arrangements using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312—Detection arrangements using opto-electronic means for tracking the rotation of a spherical or circular member, e.g. optical rotary encoders used in mice or trackballs using a tracking ball or in mouse scroll whee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04—Detection arrangements using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317—Detection arrangements using opto-electronic means in co-operation with a patterned surface, e.g. absolute position or relative movement detection for an optical mouse or pen positioned with respect to a coded surface
- G06F3/0321—Detection arrangements using opto-electronic means in co-operation with a patterned surface, e.g. absolute position or relative movement detection for an optical mouse or pen positioned with respect to a coded surface by optically sensing the absolute 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a regularly patterned surface forming a passive digitiser, e.g. pen optically detecting position indicative tags printed on a paper shee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1—Mouse/trackball convertible devices, in which the same ball is used to track the 2D relative move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06F3/03546—Pens or stylus using a rotatable ball at the tip as position detecting me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種筆型折疊滑鼠包括一滾輪、兩支撐軸、兩桿體、兩按鈕以及一光學感應器。滾輪具有一軸線。兩支撐軸設置於滾輪的相對兩側,且與軸線平行設置。兩桿體位於滾輪的相對兩側且可運動地配置於兩支撐軸。兩桿體包括兩外表面及靠近於彼此的兩第一端面。兩按鈕分別設置在兩桿體的兩外表面上。光學感應器位於其中一個桿體的外表面上。
Description
本申請是有關於一種滑鼠,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筆型折疊滑鼠。
滑鼠裝置是現代電腦系統中重要的由標控制裝置。目前市面上的滑鼠為了方便使用,必須維持一定的體積與形狀以提升使用上的手感,而造成在收納上的不便。同時,依據需求,使用者可能需要另外攜帶簡報筆與滑鼠配合使用,更增加了使用者攜帶上的負擔。
本申請提供一種筆型折疊滑鼠,可在滑鼠與筆桿型的兩種型態之間變型。
本申請提供一種筆型折疊滑鼠包括一滾輪、兩支撐軸、兩桿體、兩按鈕以及一光學感應器。滾輪具有一軸線。兩支撐軸設置於滾輪的相對兩側,且與軸線平行設置。兩桿體位於滾輪的相對兩側且可運動地配置於兩支撐軸。兩桿體包括兩外表面及鄰
近滾輪的兩第一端面。兩按鈕分別設置在兩桿體的兩外表面上。光學感應器位於其中一個桿體的外表面上。當兩桿體在一第一位置時,兩第一端面分別朝向滾輪的相對兩側。兩桿體與滾輪沿著該軸線延伸而呈一筆桿型。兩桿體適於相對於滾輪從第一位置運動至一第二位置,而使兩桿體的兩外表面朝向滾輪的相對兩側且靠近於彼此。兩桿體、滾輪、光學感應器及兩按鈕共同成為一滑鼠,且兩按鈕分別作為滑鼠的一左鍵與一右鍵。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其中各桿體分別具有位於內部的一滑塊。各個支撐軸分別具有一滑槽。滑塊適於在滑槽內滑動與轉動。當兩桿體在第一位置時,滑塊位於滑槽內的一第一端。各滑塊適於滑動至滑槽內的一第二端後轉向,以將兩桿體固定於第二位置。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其中各桿體內更分別具有一第一定位部及一第二定位部。各支撐軸更分別具有一第一卡合部。當兩桿體在第一位置時,各桿體內的第一定位部卡合於對應的支撐軸的第一卡合部。各滑塊適於滑動至滑槽內的一第二端後轉向,而使各桿體內的第二定位部卡合於對應的支撐軸內的第一卡合部。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其中各桿體內更分別具有一第一定位部,各支撐軸更分別具有一第一卡合部及一第二卡合部。當兩桿體在第一位置時,各桿體內的第一定位部卡合於對應的支撐軸內的第一卡合部。各滑塊適於滑動至滑槽內的一第二端後轉
向,而使各桿體內的第一定位部卡合於對應的支撐軸內的第二卡合部。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其中滑塊具有一第一定位部與一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相對於內表面位在一第一高度上且沿一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定位部相對於內表面位在一第二高度上且沿一第二方向延伸。各支撐軸更分別具有連通於滑槽且位於不同深度的一第一定位穴以及一第二定位穴。第一定位穴靠近於滑槽的一第一端。第二定位穴靠近於滑槽的一第二端。當兩桿體在第一位置時,各滑塊位於滑槽內的第一端且各第一定位部卡合於對應的第一定位穴。各滑塊適於滑動至滑槽內的第二端後轉向,而使各桿體內的第二定位部卡合於對應的第二定位穴。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其中兩桿體分別包括兩第一磁吸件。各第一磁吸件位於對應的桿體上鄰近於滾輪的端部。當兩桿體在第一位置時,兩桿體的兩第一磁吸件靠近於滾輪且彼此吸引以維持筆桿型。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其中兩桿體更分別包括兩第二磁吸件,各第二磁吸件位於對應的桿體上遠離滾輪的端部。當兩桿體在第二位置時,兩桿體的兩第二磁吸件彼此吸引以維持滑鼠的形狀。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其中滾輪包括一輪框、一輪圈及一壓力感測器。兩支撐軸設置於輪框的兩側面。輪圈覆蓋輪框的至少部分並可轉動地設置於輪框。壓力感測器位於輪圈內側,
以感測輪圈被按壓。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其中滾輪包括一轉動感測器位於輪圈內側,以感測輪圈轉動。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其中一個桿體更包括位於外表面且靠近滾輪的一轉動感測器。當兩桿體在第二位置時,轉動感測器用以感測輪圈轉動。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其中一個桿體更包括位於內部的一電路板及一軟排線。軟排線貼附於對應的支撐軸上且連接於電路板與壓力感測器。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其中一個桿體更包括位於內部的一電路板及電性連接於電路板的兩金屬片。具有兩金屬片的桿體所對應的支撐軸包括電性連接至壓力感測器的兩條導體。兩金屬片分別接觸對應的兩條導體,以將壓力感測器電性連接至電路板。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其中兩桿體包括位於兩外表面上且鄰近於滾輪的兩凸出部,且各凸出部的一頂部與軸線的距離大於滾輪的半徑。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筆型折疊滑鼠更包括一紅外線發射器。紅外線發射器位於其中一個桿體在遠離滾輪的一第二端面上。
基於上述,本申請的筆型折疊滑鼠的兩桿體可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變型。使用者在需要使用滑鼠時可將兩桿體變
型至第二位置。而當使用者不需要使用滑鼠時則可將兩桿體變型至第一位置而呈筆桿狀,方便使用者攜帶。同時,在筆桿狀的形態下的筆型折疊滑鼠可具備不同於滑鼠的功能性。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筆桿型
20:滑鼠
21:左鍵
22:右鍵
100、200、300、400:筆型折疊滑鼠
110、210、310、410、510、610:滾輪
111、211、611:輪框
111a、211a、611a:容置空間
112、212、612:輪圈
113、213、513、613:感測總成
120、220、320、420、520、620:支撐軸
120a:端部
121、221、321:滑槽
121a、221a、321a:第一端
121b、221b、321b:第二端
122、222:第一卡合部
130、230、330、430、630:桿體
130a、230a、330a:內表面
131:外表面
132:第一端面
133:第二端面
134、234、334:滑塊
135、235、334a:第一定位部
136、334b:第二定位部
140:按鈕
150:光學感應器
160:紅外線發射器
170、670:電路板
180:電池
181:充電口
190:凸出部
220b:側面
223:第二卡合部
320c:頂面
322:第一定位穴
323:第二定位穴
501:軟排線
501a:第一接口
501b:第二接口
601:金屬片
621:導體
L:軸線
H1:第一高度
H2:第二高度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PS:壓力感測器
MS:轉動感測器
FM:第一磁吸件
SM:第二磁吸件
X、Y、Z:方向
A-A’、B-B’、C-C’、D-D’、E-E’、F-F’、G-G’、H-H’、I-I’:線段
圖1A是本申請的第一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的兩個桿體在第一位置時的示意圖。
圖1B是圖1A的筆型折疊滑鼠的兩個桿體在第一位置時的側視圖。
圖2是本申請的第一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的兩個桿體朝著軸線方向彼此分離於滾輪時的示意圖。
圖3是本申請的第一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的兩個桿體在第二位置時的示意圖。
圖4A是圖1A的筆型折疊滑鼠沿著A-A’線段的局部剖視圖。
圖4B是圖1A的筆型折疊滑鼠沿著B-B’線段的局部剖視圖。
圖5A是圖2的筆型折疊滑鼠沿著C-C’線段的局部剖視圖。
圖5B是圖2的筆型折疊滑鼠沿著D-D’線段的局部剖視圖。
圖6A是圖3的筆型折疊滑鼠沿著E-E’線段的局部剖視圖。
圖6B是圖3的筆型折疊滑鼠沿著F-F’線段的局部剖視圖。
圖7是本申請的第二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的桿體在第一位置時的局部剖視圖。
圖8是本申請的第二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的桿體沿著軸線分離於滾輪時的局部剖視圖。
圖9A是本申請的第二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的桿體在第二位置時的局部剖視圖。
圖9B是圖9A的另一視角的局部剖視圖。
圖9C是圖9A的本申請的第二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在第二位置時的俯視圖。
圖10是本申請的第三實施例的滑塊的示意圖。
圖11A是本申請的第三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的桿體在第一位置時的局部示意圖。
圖11B是圖11A沿著G-G線段的剖視圖。
圖12A是本申請的第三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的桿體朝著軸線方向分離於滾輪時的局部示意圖。
圖12B是圖12A沿著H-H’線段的剖視圖。
圖13A是本申請的第三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的在第二位置時的局部示意圖。
圖13B是圖13A沿著I-I’線段的剖視圖。
圖14是本申請的第四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在第二位置時的俯視圖。
圖15是本申請的第五實施例的滾輪與支撐軸的局部示意圖。
圖16是本申請的第六實施例的滾輪、支撐軸以及桿體的局部剖示圖。
圖1A是本申請的第一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的兩個桿體在第一位置時的示意圖。圖1B是圖1A的筆型折疊滑鼠的兩個桿體在第一位置時的側視圖。圖2是本申請的第一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的兩個桿體朝著軸線方向彼此分離於滾輪時的示意圖。圖3是本申請的第一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的兩個桿體在第二位置時的示意圖。
請參考圖1A至圖3,一種筆型折疊滑鼠100包括一滾輪110、兩個支撐軸120(圖2)、兩個桿體130、兩個按鈕140、一光學感應器150以及一紅外線發射器160。滾輪110具有在Y方向上延伸的一軸線L。滾輪具有一輪框111與一輪圈112。輪圈112環繞輪框111並可相對於輪框111轉動。
如圖2所示,兩個支撐軸120設置於滾輪110的相對兩側,並分別伸入兩個桿體130內。各支撐軸120可自滾輪110的輪框111的相對兩側沿著軸線L延伸,或是平行設置於軸線L旁。兩個桿體130位於滾輪110的輪框111的相對兩側,且可運動地配置於兩個支撐軸120上,以適於在如圖1A的一第一位置P1與如圖3的一第二位置P2之間變型。
如圖1B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兩個桿體130包括兩個外
表面131及鄰近滾輪110的兩個第一端面132。當兩個桿體130在第一位置P1時,兩個第一端面132會分別靠近並貼合於滾輪110的輪框111的相對兩側。兩個按鈕140分別設置在兩個桿體130的兩外表面131上。光學感應器150位於其中一個桿體130的外表面131上。紅外線發射器160位於其中一個桿體130在遠離滾輪110的一第二端面133上。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光學感應器150與紅外線發射器160也可以位於同一個桿體130上。
在本實施例中,具有紅外線發射器160的桿體130內具有一電路板170,而另一個桿體130內具有一電池180(電路板170與電池180皆以虛線繪示)與電池180的一充電口181(如圖3所示)。電路板170與光學感應器150、兩個按鈕140、紅外線發射器160以及下文將提到的各種感應機構彼此電性連接,並由電池180供電。並且,電路板170可根據設計上的需求而賦予筆型折疊滑鼠100在不同狀態下的功效。
以下描述本申請的第一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100的兩個桿體130由第一位置P1(圖1A)作動至第二位置P2(圖3)的過程。請參考圖1A,當兩個桿體130在第一位置P1時,兩個第一端面132朝向滾輪110的輪框111相對兩側。兩個桿體130與滾輪110沿著該軸線L延伸而呈一筆桿型10。
在筆型折疊滑鼠100為筆桿型10的狀態下,圖1A的筆型折疊滑鼠100可例如是作為一簡報筆來使用。電路板170例如是具有一藍芽模組(未繪示)與其他的硬體裝置(例如個人電腦、筆
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等裝置,未繪示)進行訊號傳遞,而透過兩個按鈕140或滾輪110的操作來控制硬體裝置內存的簡報軟體(例如Microsoft® PowerPoint®)。舉例而言,在筆桿型10的狀態下,滾輪110內的壓力感測器(下文將提到)例如可以作為紅外線發射器160的開關,同時,以兩個按鈕140控制簡報軟體的上下頁功能。可根據使用上的需求而賦予每個部件不同的功能,本申請並不對此加以限制。
接著,當筆型折疊滑鼠100要變型時,請參考圖2,兩個桿體130沿著軸線L以相反方向彼此分離,使兩個桿體130的第一端面132遠離滾輪110,並使連接在兩個桿體130與滾輪110之間的兩個支撐軸120外露。接著,如圖3使兩個桿體130的兩個外表面131朝向滾輪110的輪框111的相對兩側轉動且靠近於彼此。此轉動的過程可例如是透過後續將描述的支撐軸120與桿體130之間的作動機構完成。亦或是,在其他實施例中,支撐軸本身為可撓性金屬而適於彎折,又或是在一些實施例中,桿體本是可撓性金屬。
在本實施例中,兩個桿體130會因為旋轉而沿著X方向沿伸並位於第二位置P2。當兩個桿體130在第二位置P2時,兩個桿體130、滾輪110、光學感應器150及兩個按鈕140共同成為一滑鼠20,並透過電路板170賦予每個部件不同於筆型折疊滑鼠100在第一位置P1時的功能。
舉例而言,電路板170可以藉由藍芽模組(未繪示)與其他
的硬體裝置(未繪示)進行訊號傳遞。兩個按鈕140可分別作為滑鼠20的一左鍵21與一右鍵22。光學感應器150則可成為滑鼠20在硬體裝置的一顯示屏幕上的一游標位置控制器,而滾輪110則可為一般滑鼠的滾輪功能,例如提供硬體裝置內存的軟體在顯示屏幕上的頁面滑動或切換。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使本申請的筆型折疊滑鼠100在第二位置P2(也就是滑鼠20)的狀態下能夠順利操作,兩個桿體130可包括位於兩個外表面131上且鄰近於滾輪的兩個凸出部190。請參考圖1B,各個凸出部190的頂部與軸線L的距離R1大於滾輪110的最外側的半徑R2(在此實施例中是輪圈112的最外側與軸線L之間的半徑)。如此配置使得處在第二位置P2的筆型折疊滑鼠100放在平面上時,滾輪110的輪圈112能夠懸空而順利地轉動,而不會在輪圈112轉動時與平面互相干擾。類似地,桿體130的徑向尺寸可大於滾輪110的徑向尺寸,同樣可使滾輪110的輪圈112能夠懸空而順利地轉動。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外表面132為圓柱形的桿體130的表面,但桿體130的形狀並不以圓柱形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桿體可例如是長方體、圓錐等柱體或錐體,本申請並不對此加以限制。
透過上述的作動原理描述,本申請的筆型折疊滑鼠100在第一位置P1與第二位置P2之間切換而具有不同的功效。在第一位置P1時,筆型折疊滑鼠100為筆桿型10而方便使用者攜帶或例如是簡報筆。在第二位置時,筆型折疊滑鼠100為滑鼠20。
此種切換機制增加了使用者在使用上與攜帶上的便利性。
以下將就本申請的筆型折疊滑鼠100在第一位置P1與第二位置P2切換過程中的內部機構作動進行描述。
圖4A是圖1A的筆型折疊滑鼠沿著A-A’線段的局部剖視圖。圖4B是圖1A的筆型折疊滑鼠沿著B-B’線段的局部剖視圖。為清楚描述以及表示,以下將就滾輪110的相對兩側的其中一側的支撐軸120與桿體130進行描述。
請參考圖1A、圖4A與圖4B。本申請的第一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100的各個桿體130分別具有位於桿體130內部的一滑塊134、一第一定位部135以及一第二定位部136(圖4A)。各個支撐軸120(圖3)分別具有一滑槽121與一第一卡合部122。
如圖4B所示,滑塊134可以是一柱狀結構且設置於桿體130的一內表面130a。滑塊134穿設於滑槽121(圖4A)中而適於在滑槽121內滑動與轉動。第一卡合部122設置於支撐軸120(圖3)遠離滾輪110的一端部120a上。當桿體130在第一位置P1時,桿體130內的第一定位部135卡合於對應的支撐軸120的第一卡合部122,且滑塊134位於滑槽121內的一第一端121a。第一卡合部122例如是凸起的凸塊而第一定位部135例如是凹槽而能彼此卡合。
由於第一卡合部122與第一定位部135對應外型上的圓弧狀設計,兩者能透過使用者沿著滾輪110的軸線L施加的一作用力而能彼此分離。圖5A是圖2的筆型折疊滑鼠沿著C-C’線段
的局部剖視圖。圖5B是圖2的筆型折疊滑鼠沿著D-D’線段的局部剖視圖。請參考圖2、圖5A以及圖5B,與第一卡合部122分離的桿體130適於透過滑塊134沿著滑槽121滑動而和支撐軸120與滾輪110在滾輪110的軸線L(也就是Y方向)上分離。此時,滑塊134位於滑槽121的一第二端121b。
圖6A是圖3的筆型折疊滑鼠沿著E-E’線段的局部剖視圖。圖6B是圖3的筆型折疊滑鼠沿著F-F’線段的局部剖視圖。請參考圖3、圖6A以及圖6B。接著,使用者可將桿體130相對於滾輪110旋轉90度,滑塊134在滑槽121的第二端121b轉向,而使桿體130內的第二定位部136卡合於支撐軸120的第一卡合部122,並將本申請的筆型折疊滑鼠100固定在第二位置P2,成為一個滑鼠20的外觀。第二定位部136可例如與第一定位部135以相同的材質與相同的構型而製成,於此不加以贅述。
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定位部與第一定位部可以是凸塊,第一卡合部可以是與凸塊形狀對應的凹槽而能和第二定位部與第一定位部彼此卡合。亦或是,第二定位部與第一定位部可以是磁吸件,第一卡合部可以是受磁吸的材質而受到吸引。亦或是,第一卡合部可以是磁吸件,第二定位部與第一定位部可以是受磁吸的材質而受到吸引。亦或是,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一卡合部可以皆為磁吸件而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互相吸引。
值得一提的是,如圖6A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滾輪110的輪框111在截面上為一H字型而在外觀上具有一環狀溝槽。輪圈
112的形狀與環狀溝槽的形狀相配合且適於相對於輪框111轉動。輪框111與輪圈112之間可嵌入例如是滾珠(未示出)的輔助滑動結構而使輪圈112的滑動更加順暢。另外,如圖6B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輪框111內具有一容置空間111a。容置空間111a內容納了一感測總成113並設置於輪圈112內側。並且,在筆型折疊滑鼠100是滑鼠20的形態時,感測總成113會靠近使用者的滾動輪圈112的一側。詳細而言,感測總成113可以包括壓力感測器與轉動感測器,並用以感測輪圈112受到使用者操作時的轉動與按壓。另外,容置空間111a延伸至輪框111的相對兩側,而提供空間供電路板170與輪框111內的感測總成113之間電性連接的走線(未繪示)通過。然而,為了圖示的整齊與易於說明,圖4A至圖6B並未示出電性連接結構。
圖7是本申請的第二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的桿體在第一位置時的局部剖視圖。圖8是本申請的第二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的桿體沿著軸線分離於滾輪時的局部剖視圖。圖9A是本申請的第二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的桿體在第二位置時的局部剖視圖。圖9B是圖9A的另一視角的局部剖視圖。圖9C是圖9A的本申請的第二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在第二位置時的俯視圖。圖7、圖8以及圖9A的視角分別與圖4A、圖5A以及圖6A的視角相同。圖9B的視角與圖6B的視角相同。
為清楚描述以及表示,以下將就圖9C的滾輪210的相對兩側的其中一側的支撐軸220與桿體230進行描述。另外,本實
施例除支撐軸220與桿體230內部的構型不同外,其於構件與外觀可和第一實施例相同或相似,於此不加以贅述。
請參考圖7至圖9C。圖7至圖9C示出本申請的第二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200在第一位置P1與第二位置P2切換過程中的內部機構作動方式。
本申請的第二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200的各個桿體230分別具有位於桿體230內部的一第一定位部235與一滑塊234。各個支撐軸220分別具有一第一卡合部222、一第二卡合部223以及一滑槽221。滑塊234可以是一柱狀結構且設置於桿體230的一內表面230a。滑塊234穿設於滑槽221中而適於在滑槽221內滑動與轉動。第一卡合部222為凹陷於支撐軸220的一側面220b上的一個凹槽且第二卡合部223為凹陷於支撐軸220遠離滾輪210的端部220a的一個凹槽。
當桿體230在第一位置P1時,桿體230內的第一定位部235卡合於對應的支撐軸220的第一卡合部222,且滑塊234位於滑槽221內的一第一端221a。桿體230內的第一定位部235例如是凸起的金屬彈片且會因受力而變形。
由於第一卡合部222與第一定位部235具有對應的圓弧狀設計,兩者能透過使用者施加的一作用力而能彼此分離。如圖8所示,與第一卡合部222分離的桿體230適於透過滑塊234沿著滑槽212滑動而和支撐軸220與滾輪210在滾輪210的軸向L(也就是Y方向)上分離。第一定位部235會受到支撐軸220的側面
220b的推抵而被壓平並順著側面220b滑動,使滑塊234滑至滑槽221的第二端221b。
接著,使用者可將桿體230相對於滾輪210旋轉90度,如圖9A所示,滑塊234可在滑槽221的第二端221b轉向。此時第一定位部235順著第二卡合部223的凹槽形狀彈出而使桿體230內的第一定位部235卡合於支撐軸220的第二卡合部223,並將本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200固定在第二位置P2,成為一個滑鼠20(如圖3所示)的外觀。
另外,本申請的第二實施例的輪圈212完全覆蓋在輪框211的圓柱面且適於相對於輪框211轉動。輪框211與輪圈212之間亦可如同嵌入例如是滾珠(未示出)的輔助滑動結構而使輪圈212的滑動更加順暢。除此之外,輪框211可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相似或相同的容置空間211a與感測總成213,如圖9B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感測總成213可僅為一壓力感測器PS,並且另外在兩個桿體230的其中一者上可設置位於外表面231且靠近滾輪210的一轉動感測器MS。如圖9C所示,當兩個桿體在第二位置時,轉動感測器MS可例如是在Y方向上與輪圈212相交疊而感測輪圈212的轉動行為。同樣的,為了圖示的整齊與易於說明,圖7至圖9B並未示出感測總成213與電路板的電性連接結構。
圖10是本申請的第三實施例的滑塊的示意圖。圖11A是本申請的第三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的桿體在第一位置時的局部
示意圖。圖11B是圖11A沿著G-G’線段的剖視圖。請先參考圖10。
為清楚描述以及表示,以下將就滾輪310的相對兩側的其中一側的支撐軸320與桿體330進行描述。另外,本實施例除支撐軸320與桿體330內部的構型不同外,其於構件與外觀可和第一實施例相同或相似,於此不加以贅述。
本申請第三實施例的滑塊334是一圓柱狀結構且凸出於桿體330的一內表面330a。滑塊334具有一第一定位部334a與一第二定位部334b。第一定位部334a相對於內表面330a位在一第一高度H1上且沿X方向延伸。第二定位部334b相對於內表面330a位在一第二高度H2上且沿Y方向延伸,且第一高度H1大於第二高度H2而使第一定位部334a與第二定位部334b在Z方向上錯開。第一定位部334a與第二定位部334b為相同或相似的彈片結構,適於受到推抵而變形。
請參考圖11A與圖11B。圖11A的視角與圖4A的視角相同。支撐軸320具有一滑槽321、一第一定位穴322(圖13A)以及一第二定位穴323。第一定位穴322與第二定位穴323分別具有相對於支撐軸320的一頂面320c在Z方向上具有不同的深度,且在組裝上第一定位部334a的第一高度H1能對應到第一定位穴322而第二定位部334b的第二高度H2能對應到第二定位穴323。第一定位穴322靠近於滑槽321的一第一端321a並連通於滑槽321。第二定位穴323靠近於滑槽321的一第二端321b並連通於滑槽
321(由圖12A清楚示出)。滑塊334適於在滑槽321內滑動及轉動。
當兩桿體330在第一位置P1時,滑塊334位在滑槽321的第一端321a且凸出的第一定位部334a卡合於對應其形狀的第一定位穴322。
圖12A是本申請的第三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的桿體朝著軸線方向分離於滾輪時的局部示意圖。圖12B是圖12A沿著H-H’線段的剖視圖。請參考圖12A與圖12B。其中圖12A的視角與圖5A的視角相同。當使用者操作使滑塊324由滑槽321的第一端321a往第二端321b移動時,第一定位部334a會由於滑槽321的內壁面的在X方向上的寬度相較於第一定位穴322在X方向上的寬度較窄,而受到擠壓以使滑塊334得以在滑槽321內往第二端321b滑動。
圖13A是本申請的第三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的在第二位置時的局部示意圖。圖13B是圖13A沿著I-I’線段的剖視圖。請參考圖13A與圖13B。圖13A的視角與圖6A的視角相同。接著,使用者可將桿體330相對於滾輪310旋轉90度,如圖13A與圖13B所示,滑塊334可在滑槽321的第二端321b轉向使兩個桿體330位於第二位置P2。此時第二定位部334b吻合第二卡合穴323的凹槽形狀,並將本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300固定在第二位置P2。
圖14是本申請的第四實施例的筆型折疊滑鼠在第二位置
時的俯視圖。請參考圖14。在本實施例中,筆型折疊滑鼠400的支撐軸420可具有類似於前述第一至第三實施例的滑槽,但不具有任何的卡合機制。取而代之,在兩個桿體430上分別設置第一磁吸件FM與第二磁吸件SM。各第一磁吸件FM與對應的第二磁吸件SM位於對應的桿體430的相對兩個端部。當兩個桿體430在如同圖1A的第一位置P1時,兩個桿體430的兩個第一磁吸件FM靠近於滾輪410且彼此吸引以維持如同圖1A的筆桿型10。當兩個桿體430在第二位置P2時,兩個桿體430的兩個第二磁吸件SM彼此吸引以維持如同圖3的滑鼠20的形狀。
以下將針對滾輪內的感測總成與電路板之間的電性連接進行說明。
圖15是本申請的第五實施例的滾輪與支撐軸的局部示意圖。為清楚描述以及表示,以下將就滾輪510的相對兩側的其中一側的支撐軸520進行描述。請參考圖15。在本實施例中,一軟排線501貼附於支撐軸520上,且軟排線501的一端的一第一接口501a穿入滾輪510中與感測總成513電性連接,而軟排線501的另一端的一第二接口501b可伸入如圖1A的桿體130而連接於電路板170。
軟排線501穿入滾輪510的第一接口501a可類似於穿入第一實施例的容置空間111a或第二實施例的容置空間211a,且滾輪510、支撐軸520、以及感測總成513可以第一實施例至第四實施例中類似的對應構件替換。舉例而言,感測總成513可以如第
二實施例的壓力感測器213a。軟排線501貼附於支撐軸220且一端穿過容置空間211a與壓力感測器213a連接,而另一端則與位於桿體230內的電路板連接。
圖16是本申請的第六實施例的滾輪、支撐軸以及桿體的局部剖示圖。為清楚描述以及表示,以下將就滾輪的相對兩側的其中一側的支撐軸與桿體進行描述。請參考圖16。桿體630更包括位於內部且透過電線電性連接於電路板670的兩個金屬片601。具有兩個金屬片601的桿體630所對應的支撐軸620包括電性連接至感測總成613的兩條導體621。兩條導體621透過例如是電線與滾輪610的殼體611的容置空間611a內的感測總成613電性連接。兩金屬片601接觸對應的兩條導體621,以將感測總成613電性連接至電路板670。滾輪610的輪框611與其容置空間611a、輪圈612以及感測總成613可類似於或相同於第一實施例的態樣而設置。
綜合上述,本申請的筆型折疊滑鼠的兩桿體可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變型而呈筆桿型或滑鼠,並且在筆桿型時可具備不同於滑鼠時的功能。整合多種功能性而減少了使用者需要同時攜帶多種裝置的負擔。同時,使用者在不使用滑鼠時,可將筆型折疊滑鼠變型為筆桿型,方便使用者攜帶。
雖然本申請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申請,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申請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申請的保護範圍
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0:滑鼠
21:左鍵
22:右鍵
100:筆型折疊滑鼠
111:輪框
112:輪圈
120:支撐軸
130:桿體
131:外表面
133:第二端面
140:按鈕
150:光學感應器
160:紅外線發射器
170:電路板
180:電池
181:充電口
190:凸出部
L:軸線
P2:第二位置
X、Y、Z:方向
E-E’、F-F’:線段
Claims (14)
- 一種筆型折疊滑鼠,包括: 一滾輪,具有一軸線; 兩支撐軸,設置於該滾輪的相對兩側,且與該軸線平行設置; 兩桿體,位於該滾輪的相對兩側且可運動地配置於該兩支撐軸,該兩桿體包括兩外表面及鄰近該滾輪的兩第一端面; 兩按鈕,分別設置在該兩桿體的該兩外表面上;以及 一光學感應器,位於其中一個該桿體的該外表面上,其中 當該兩桿體在一第一位置時,該兩第一端面分別朝向該滾輪的相對兩側,該兩桿體與該滾輪沿著該軸線延伸而呈一筆桿型,該兩桿體適於相對於該滾輪從該第一位置運動至一第二位置,而使該兩桿體的該兩外表面朝向該滾輪的相對兩側且靠近於彼此,該兩桿體、該滾輪、該光學感應器及該兩按鈕共同成為一滑鼠,且該兩按鈕分別作為該滑鼠的一左鍵與一右鍵。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筆型折疊滑鼠,其中各該桿體分別具有位於內部的一滑塊,各該支撐軸分別具有一滑槽,該滑塊適於在該滑槽內滑動與轉動, 當該兩桿體在該第一位置時,該滑塊位於該滑槽內的一第一端, 各該滑塊適於滑動至該滑槽內的一第二端後轉向,以將該兩桿體固定於該第二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筆型折疊滑鼠,其中各該桿體內更分別具有一第一定位部及一第二定位部,各該支撐軸更分別具有一第一卡合部, 當該兩桿體在該第一位置時,各該桿體內的該第一定位部卡合於對應的該支撐軸的該第一卡合部, 各該滑塊適於滑動至滑槽內的一第二端後轉向,而使各該桿體內的該第二定位部卡合於對應的該支撐軸內的該第一卡合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筆型折疊滑鼠,其中各該桿體內更分別具有一第一定位部,各該支撐軸更分別具有一第一卡合部及一第二卡合部, 當該兩桿體在該第一位置時,各該桿體內的該第一定位部卡合於對應的該支撐軸內的該第一卡合部, 各該滑塊適於滑動至滑槽內的一第二端後轉向,而使各該桿體內的該第一定位部卡合於對應的該支撐軸內的該第二卡合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筆型折疊滑鼠,其中該滑塊具有一第一定位部與一第二定位部,該第一定位部相對於該內表面位在一第一高度上且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該第二定位部相對於該內表面位在一第二高度上且沿一第二方向延伸,各該支撐軸更分別具有連通於該滑槽且位於不同深度的一第一定位穴以及一第二定位穴,該第一定位穴靠近於該滑槽的一第一端,該第二定位穴靠近於該滑槽的一第二端, 當該兩桿體在該第一位置時,各該滑塊位於滑槽內的該第一端且各該第一定位部卡合於對應的該第一定位穴,各該滑塊適於滑動至滑槽內的該第二端後轉向,而使各該桿體內的該第二定位部卡合於對應的該第二定位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筆型折疊滑鼠,其中該兩桿體分別包括兩第一磁吸件,各該第一磁吸件位於對應的該桿體上鄰近於該滾輪的端部,當該兩桿體在該第一位置時,該兩桿體的該兩第一磁吸件靠近於該滾輪且彼此吸引以維持該筆桿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筆型折疊滑鼠,其中該兩桿體更分別包括兩第二磁吸件,各該第二磁吸件位於對應的該桿體上遠離該滾輪的端部,當該兩桿體在該第二位置時,該兩桿體的該兩第二磁吸件彼此吸引以維持該滑鼠的形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筆型折疊滑鼠,其中該滾輪包括一輪框、一輪圈及一壓力感測器,該兩支撐軸設置於該輪框的兩側面,該輪圈覆蓋該輪框的至少部分並可轉動地設置於該輪框,該壓力感測器位於該輪圈內側,以感測該輪圈被按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筆型折疊滑鼠,其中該滾輪包括一轉動感測器,位於該輪圈內側,以感測該輪圈轉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筆型折疊滑鼠,其中一個該桿體更包括位於該外表面且靠近該滾輪的一轉動感測器,當該兩桿體在該第二位置時,該轉動感測器用以感測該輪圈轉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筆型折疊滑鼠,其中一個該桿體更包括位於內部的一電路板及一軟排線,該軟排線貼附於對應的該支撐軸上且連接於該電路板與該壓力感測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筆型折疊滑鼠,其中一個該桿體更包括位於內部的一電路板及電性連接於該電路板的兩金屬片,具有該兩金屬片的該桿體所對應的該支撐軸包括電性連接至該壓力感測器的兩條導體,該兩金屬片分別接觸對應的該兩條導體,以將該壓力感測器電性連接至該電路板。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筆型折疊滑鼠,其中該兩桿體包括位於該兩外表面上且鄰近於該滾輪的兩凸出部,且各該凸出部的一頂部與該軸線的距離大於該滾輪的半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筆型折疊滑鼠,更包括: 一紅外線發射器,位於其中一個該桿體在遠離該滾輪的一第二端面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147557A TWI705358B (zh) | 2018-12-28 | 2018-12-28 | 筆型折疊滑鼠 |
US16/553,104 US10831285B2 (en) | 2018-12-28 | 2019-08-27 | Pen-shaped folding mouse |
JP2019183766A JP6805312B2 (ja) | 2018-12-28 | 2019-10-04 | ペン型折り畳みマウス |
EP19202811.6A EP3674855B1 (en) | 2018-12-28 | 2019-10-11 | Pen-shaped folding mous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147557A TWI705358B (zh) | 2018-12-28 | 2018-12-28 | 筆型折疊滑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26819A TW202026819A (zh) | 2020-07-16 |
TWI705358B true TWI705358B (zh) | 2020-09-21 |
Family
ID=68280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47557A TWI705358B (zh) | 2018-12-28 | 2018-12-28 | 筆型折疊滑鼠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831285B2 (zh) |
EP (1) | EP3674855B1 (zh) |
JP (1) | JP6805312B2 (zh) |
TW (1) | TWI705358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258359U (en) * | 2004-05-28 | 2005-03-01 | Partner Tech Corp | Pen mouse with fast function keys |
TW200807278A (en) * | 2006-07-28 | 2008-02-01 | Hao-Wen Chen | Combined pen device with cursor unit |
TWM400613U (en) * | 2010-09-10 | 2011-03-21 | Cheng-Wei Wang | Structural improvement of mouse |
CN104199568A (zh) * | 2014-10-03 | 2014-12-10 | 邓乔波 | 笔型光电鼠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733326B1 (en) | 2004-08-02 | 2010-06-08 | Prakash Adiseshan | Combination mouse, pen-input and pen-computer device |
JPWO2006049275A1 (ja) | 2004-11-05 | 2008-05-29 | 一平 平野 | 座標指示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US20080259033A1 (en) * | 2007-04-19 | 2008-10-23 | Songchun Mu | Book-notepad personal computing device |
KR101014574B1 (ko) | 2008-11-06 | 2011-02-16 | 주식회사 코아로직 | 펜 마우스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
TWI478011B (zh) | 2011-06-29 | 2015-03-21 | Giga Byte Tech Co Ltd | 指標裝置 |
CN207909082U (zh) | 2017-01-25 | 2018-09-25 | 禾伸堂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具磁感应滚轮的触控笔 |
CN108357242B (zh) | 2018-04-10 | 2024-05-14 | 苏鹏辉 | 一种可弯折手机笔 |
-
2018
- 2018-12-28 TW TW107147557A patent/TWI705358B/zh active
-
2019
- 2019-08-27 US US16/553,104 patent/US1083128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9-10-04 JP JP2019183766A patent/JP6805312B2/ja active Active
- 2019-10-11 EP EP19202811.6A patent/EP3674855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258359U (en) * | 2004-05-28 | 2005-03-01 | Partner Tech Corp | Pen mouse with fast function keys |
TW200807278A (en) * | 2006-07-28 | 2008-02-01 | Hao-Wen Chen | Combined pen device with cursor unit |
TWM400613U (en) * | 2010-09-10 | 2011-03-21 | Cheng-Wei Wang | Structural improvement of mouse |
CN104199568A (zh) * | 2014-10-03 | 2014-12-10 | 邓乔波 | 笔型光电鼠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0109615A (ja) | 2020-07-16 |
US10831285B2 (en) | 2020-11-10 |
EP3674855B1 (en) | 2021-05-05 |
TW202026819A (zh) | 2020-07-16 |
JP6805312B2 (ja) | 2020-12-23 |
EP3674855A1 (en) | 2020-07-01 |
US20200209983A1 (en) | 2020-07-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34450B2 (en) | Stylus with magnetic induction wheel | |
US8477118B2 (en) | Input apparatus and optical reflection panel module | |
CN103914104B (zh) | 携带式电子装置 | |
US9626011B2 (en) | Rechargeable capacitive stylus | |
JP4463840B2 (ja) | 分離式の変形マウス | |
US20110032212A1 (en) | Input apparatus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 |
TWM517858U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小型化充電式電容觸控筆 | |
US11092280B2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7092371A (zh) | 触控笔 | |
US7808482B2 (en) | Slim mouse | |
US20140321043A1 (en) |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US9606642B2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iniaturization rechargeable capacitive stylus thereof | |
CN106200775A (zh) | 充电模块及具有此充电模块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 |
US7830363B2 (en) | Shape-changeable mouse | |
CN108459740B (zh) | 切换组件 | |
US9651993B2 (en) | Docking device | |
TWI705358B (zh) | 筆型折疊滑鼠 | |
TW201032094A (en) | Tilted wheel mouse | |
CN101271367A (zh) | 可分离的变形鼠标 | |
CN111381692B (zh) | 笔型折叠鼠标 | |
US9001043B2 (en) | Mouse device | |
TWM493095U (zh) | 觸控筆結構 | |
TWI752430B (zh) | 滑鼠 | |
US8102370B2 (en) | Mode-changeable slim mouse | |
CN100456221C (zh) | 薄型鼠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