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1971A - 平面显示器及该平面显示器的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平面显示器及该平面显示器的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21971A CN101221971A CNA2007100023041A CN200710002304A CN101221971A CN 101221971 A CN101221971 A CN 101221971A CN A2007100023041 A CNA2007100023041 A CN A2007100023041A CN 200710002304 A CN200710002304 A CN 200710002304A CN 101221971 A CN101221971 A CN 1012219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ea
- wire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panel display
- conduc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平面显示器,其基板包括形成于该基板上且作为荧幕画面的发光区、多个分别在该发光区互相垂直延伸的扫描线及数据线,第一导线区包含第一接引线区、第一导引线区及多个第一导电垫片,第一接引线区内的第一接引线一端电连接扫描线,另一端与第一导引线区内的第一导引线或第一导电垫片电连接;第二导线区包含第二接引线区、第二导引线区及第二导电垫片,第二接引线区内的第二接引线电连接数据线,另一端与第二导引线区内的第二导引线或第二导电垫片电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及该显示器的测试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平面显示器及该平面显示器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一般有机电致发光二极体的平面显示器的测试过程之中需与两个第一导电介质8及一个第二导电介质9电连接,外界的第一电压及第二电压分别导入这些导电介质8、9以对该平面显示器做测试(aging)。
该平面显示器包含基板7及设置于该基板7上方的保护单元(未示出)。该基板7可为透明的玻璃、塑胶或弹性体材料。该基板7包括形成于该基板7上且可显示图像的发光区71、多个设置于该发光区71中的数据线72、多个设置于该发光区71中且垂直数据线72的扫描线73、设置于该发光区71的一侧且与该发光区71相间隔的多个第一导电垫片7411、多个第二导电垫片7412、两个第一导线区75及一个第二导线区76,第一导线区75内含第一接引线区751、第一导引线区77及多个第一导电垫片7411,第二导线区76内含第二接引线区761、第二导引线区78及多个第二导电垫片7412。
该发光区71用来显示画面,保护单元覆盖该基板7的发光区71以保护该发光区71避免受到刮伤,该保护单元材质可为玻璃、塑胶、弹性体或金属盖板。
该第一导线区75、第二导线区76设于发光区71之外,每一第一接引线区751的第一接引线一端与扫描线73电连接,每一第一导引线区77的第一导引线一端与第一导电垫片7411电连接,第一导引线的另一端与第一接引线的另一端电连接。而每一第二接引线区761的第二接引线一端与数据线72,每一第二导引线区77的第二导引线一端与第二导电垫片7412电连接,第二导引线的另一端与第二接引线的另一端电连接。
而在测试时,驱动晶片尚未电连接于第一导电垫片7411、第二导电垫片7412。该驱动晶片一般是以晶片直接接合于基板(Chip On Glass,简称COG)或是卷带式晶片接合(Tape Automated Bonding,简称TAB)的方式与基板的多个导电垫片7411、7412电连接。对于COG的情形而言,多个导电垫片7411、7412是连接垫片(bonding pad),并藉由各向异性导电胶(An-isotropicConductive Film,简称ACF)直接与该驱动晶片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而对于TAB的情形而言,这些导电垫片7411、7412是与可挠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FPC)(未示出)电连接的接触垫片(FPC pad),因此这些导电垫片7411、7412是通过FPC间接地与该驱动晶片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每一接引线都通过这些导电垫片7411、7412的其中之一而接收该驱动晶片输出的驱动信号。
而测试是将这些第一导电介质8及第二导电介质9分别同时导入电压差极大的该第一电压及该第二电压,并同时分别接触在该第一导引线区77内的多个第一导引线及第二导引线区78内的多个第二导引线,藉由该第一电压与该第二电压之间的高压电场使该平面显示器隐藏的缺陷(defect)得以做详细检视。
但是该基板7的发光区71以外的区域面积有限,该第一导线区75与该第二导线区76在该基板7上布线的范围有一定的面积限制存在,而该第一导电介质8与该第二导电介质9的距离dist至少必须大于50μm,一般情形为100μm,优选情形为200μm;以使第一导电介质8、第二导电介质9分别接触该第一导引线区77的多个第一导引线、第二导引线区78的多个第二导引线时不会彼此互相接触。
若该驱动晶片是以TAB的方式与该基板7接合,该第一导电介质8与该第二导电介质9之间必须具有大于50μm的距离dist,一般情形为100μm,优选情形为200μm;才能将该第一导电介质8、第二导电介质9分别同时电连接多个第一导引线及多个第二导引线,否则容易造成接触错误。而相对于较高解析度的平面显示器而言,该第一导引线区77、第二导引线区78内的导引线数目必须增加,相对地使该第一导电介质8及该第二导电介质9间的距离dist缩小而增加彼此互相接触的可能性,因此容易造成该第一导电介质8、第二导电介质9的接触错误。
而对于以COG的方式与该驱动晶片电连接的基板7而言,第一导电介质8与第二导电介质9之间也必须具有大于50μm的距离dist,一般情形为100μm,优选情形为200μm;只要有上述距离dist即不会产生问题,若是解析度增加而使这些第一及第二导引线的数目必须增多,就会使第一导电介质8、第二导电介质9间的距离dist必须小于200μm,导致第一导电介质8、第二导电介质9产生接触错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以在有限区域内增加该第一导电介质及该第二导电介质间距离的平面显示器。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以防止第一导电介质与第二导电介质彼此互相碰触的平面显示器的测试方法。
于是,本发明平面显示器包含基板及保护单元。
该基板包括形成于该基板上且可显示图像的发光区、该发光区中设置多个扫描线及多个数据线,该发光区之外设置第一导线区及第二导线区作为连接外界驱动信号输入,其中扫描线电连接到第一导线区,数据线电连接到第二导线区。
第一导线区包含第一接引线区、第一导引线区及多个第一导电垫片,第一接引线区一端电连接多个扫描线,另一端与第一导引线区或第一导电垫片电连接。第二导线区包含第二接引线区、第二导引线区及多个第二导电垫片,第二接引线区一端电连接多个数据线,另一端与第二导引线区或第二导电垫片电连接。
该第一及第二导引线区分别用以导引外界的第一电压进入扫描线及第二电压进入数据线。
该第一及第二导电垫片与外界驱动信号源电连接。
其中,当第一导线区连接顺序为第一接引线区、第一导电垫片及第一导引线区时,第二导线区连接顺序则为第二接引线区、第二导引线区及第二导电垫片。
当第一导线区连接顺序为第一接引线区、第一导引线区及第一导电垫片时,第二导线区连接顺序则为第二接引线区、第二导电垫片及第二导引线区。
测试时分别将第一导电介质接触第一导引线区内的第一导引线、第二导电介质接触第二导引线区内的第二导引线后再导入电压即可。上述方式在测试时该第一导引线区上的第一导电介质与该第二导引线区上的第二导电介质不会发生接触错误。
于是,本发明平面显示器的测试方法是以外界的第一导电介质及第二导电介质,分别与上述的平面显示器中的该第一导引线区中的多个第一导引线及该第二导引线区中的多个第二导引线电连接,外界的第一电压及第二电压同时分别导入该第一导电介质及第二导电介质以对该平面显示器做测试。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示意图,说明现有技术的平面显示器;
图2是一示意图,说明本发明平面显示器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情形;
图3是一类似图2的示意图,说明本发明平面显示器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情形;
图4是一类似图2的示意图,说明本发明平面显示器第一优选实施例包括多个与可挠性印刷电路板电连接的导电垫片。
附图标记说明
1基板 11发光区
12数据线 13扫描线
1411多个第一导电垫片 1412多个第二导电垫片
15第一导线区 151第一接引线区
16第二导线区 161第二接引线区
17第一导引线区 18第二导引线区
191第一绝缘层 192第二绝缘层
dist距离 2第一导电介质
3第二导电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两个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2,本发明平面显示器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可与外界的两个第一导电介质2及一个第二导电介质3电连接,外界的第一电压及第二电压分别导入第一导电介质2及第二导电介质3以对该平面显示器做测试,且该平面显示器包含基板1及保护单元(未示出)。
该基板1包括形成于该基板1上且可显示图像的发光区11、多个设置于该发光区11中的数据线12、多个设置于该发光区11中且垂直数据线12的扫描线13、两个第一导线区15、一个第二导线区16,第一导线区15内含第一接引线区151、多个第一导电垫片1411及第一导引线区17;第二导线区16内含第二接引线区161、多个第二导电垫片1412及第二导引线区18;第一接引线区151的部分区域覆盖第一绝缘层191。该第一导线区15、第二导线区16设于发光区11之外,第一接引线区151内的每一第一接引线与扫描线13电连接,而第二接引线区161内的每一第二接引线与数据线12电连接。
该发光区11用来显示画面。多个第一导电垫片1411、多个第二导电垫片1412分别用来与驱动晶片(未示出)的信号输出端(未示出)电连接,该驱动晶片经由这些导电垫片1411、1412提供用以驱动该发光区11的驱动信号。
该保护单元覆盖于该基板1的发光区11上方,由于该保护单元与本发明改进的重点并不相关,且与现有技术的平面显示器并无不同,故不予赘述。
通过将该第一导引线区17及该第二导引线区18分别设置在这些导电垫片1411、1412的不同侧以增加这些导引线区17、18之间的距离,该第一导电介质2及该第二导电介质3分别同时与该第一导引线区17内的多个第一导引线及第二导引线区18内的多个第二导引线接触时就不会发生接触错误的现象。
该第一绝缘层191设置于多个第一导电垫片1411与该发光区11之间并覆盖这些第一接引线区151的部分区域,且是绝缘材质制成以使该第二导电介质3接触该第二导引线区18时不会与这些第一接引线区151内的多个第一接引线相接触。该第一绝缘层191一般为有机材质,大多以溅镀的方式制作(spin coating);或是以其他的方式覆盖该第一接引线区151,但不以此为限。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解析度较高的平面显示器而言,该第一导线区15也可全部集中布线在该发光区11其中一侧,因此只需要第一导电介质2即可与全部的第一导引线区17内的第一导引线电连接。
参阅图3,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与该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元件及元件间的连结关系大部分都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该第二优选实施例是与外界的两个第一导电介质2及两个第二导电介质3电连接,且该平面显示器的基板1是包括第一导线区15及第二导线区16,第一导线区15内含第一接引线区151、多个第一导电垫片1411及第一导引线区17;第二导线区16内含第二接引线区161、一个第二导引线区18及多个第二导电垫片1412,第二接引线区161的部分区域盖有第二绝缘层192。该第二接引线区161位于该发光区11与多个第二导电垫片1412之间,而该第一接引线区151及第一导引线区17位于这些第一导电垫片1411与该发光区11之间,且第一导引线区17相邻这些第一导电垫片1411。
这些第一导电介质2及这些第二导电介质3是分别电连接于第一导引线区17的第一导引线,以及该第二导引线区18的第二导引线,因此也可以使这些第一导电介质2与这些第二导电介质3之间有足够距离。在此情况之下,该第二绝缘层192是设置于多个第二导电垫片1412及该发光区11之间并覆盖在该第二接引线区161上。
同样地,对于大尺寸的平面显示器而言,也可以将该第一导线区15集中布线于该发光区11的一侧,因此只需设置一个第一接引线区151在多个第一导电垫片1411与发光区11之间,以及一个第二导引线区18在多个第二导电垫片1412的一侧,此时只需一个第一导电介质2及一个第二导电介质3。
上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这些第一导电垫片1411、第二导电垫片1412皆是COG情形的连接垫片,但在TAB情形下,这些第一导电垫片1411、第二导电垫片1412则是与FPC电连接的接触垫片。图4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其中该导电垫片1411、1412是用来与FPC电连接。
综合上述,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平面显示器将第一导引线区77及第二导引线区78皆设置在这些导电垫片7411、7412与该发光区71之间,本发明藉由只将第一导引线区17及第二导引线区18的其中之一设置于多个第一导电垫片1411、多个第二导电垫片1412与发光区11之间,且将另一导引线区不设置于这些导电垫片1411、1412与该发光区11之间,第一导电介质2与第二导电介质3同时分别接触到该第一导引线区17及该第二导引线区18时彼此之间将有足够的距离而不会发生接触错误的现象,因此确实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所有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平面显示器,包含:
基板,包括:
发光区,形成于该基板上且可显示图像;
该发光区中设置多个扫描线及多个数据线;
该发光区之外设置第一导线区及第二导线区作为连接外界驱动信号输入,其中扫描线电连接到第一导线区,数据线电连接到第二导线区;
第一导线区包含第一接引线区、第一导引线区及多个第一导电垫片,第一接引线区一端电连接多个扫描线,另一端与第一导电垫片电连接;
第二导线区包含第二接引线区、第二导引线区及多个第二导电垫片,第二接引线区一端电连接多个数据线,另一端与第二导引线区电连接;
前述第一及第二导引线区分别用以导引外界的第一电压进入扫描线及第二电压进入数据线;
前述第一及第二导电垫片,与外界驱动信号源电连接;
其中,第一导线区连接顺序为第一接引线区、第一导电垫片及第一导引线区,第二导线区连接顺序则为第二接引线区、第二导引线区及第二导电垫片。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更进一步包含设置于该基板上方的保护单元。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中,第一导引线区及第二导引线区位于保护单元之外。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显示器,更进一步包含一部分覆盖该第一导线区且为绝缘材质构成的第一绝缘层。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中,该第一绝缘层介于多个第一导电垫片及该发光区之间,且位于保护单元之外。
6.一种平面显示器,包含:
基板,包括:
发光区,形成于该基板上且可显示图像;
该发光区中设置多个扫描线及多个数据线;
该发光区之外设置第一导线区及第二导线区作为连接外界驱动信号输入,其中扫描线电连接到第一导线区,数据线电连接到第二导线区;
第一导线区包含第一接引线区、第一导引线区及多个第一导电垫片,第一接引线区一端电连接多个扫描线,另一端与第一导引线区电连接;
第二导线区包含第二接引线区、第二导引线区及多个第二导电垫片,第二接引线区一端电连接多个数据线,另一端与第二导电垫片电连接;
前述第一及第二导引线区分别用以导引外界的第一电压进入扫描线及第二电压进入数据线;
前述第一及第二导电垫片,与外界驱动信号源电连接;
其中,第一导线区连接顺序为第一接引线区、第一导引线区及第一导电垫片,第二导线区连接顺序则为第二接引线区、第二导电垫片及第二导引线区。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面显示器,更进一步包含设置于该基板上方的保护单元。
8.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中,第一导引线区及第二导引线区位于保护单元之外。
9.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面显示器,更进一步包含一部分覆盖该第二导线区且为绝缘材质构成的第二绝缘层。
10.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中,该第二绝缘层介于多个第二导电垫片及该发光区之间,且位于保护单元之外。
11.一种平面显示器的测试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A)制备平面显示器,前述平面显示器包含:
基板,包括:
发光区,形成于该基板上且可显示图像;
该发光区中设置多个扫描线及多个数据线;
该发光区之外设置第一导线区及第二导线区作为连接外界驱动信号输入,其中,扫描线连接到第一导线区,数据线电连接到第二导线区;
第一导线区包含第一接引线区、第一导引线区及多个第一导电垫片,第一接引线区一端电连接多个扫描线,另一端与第一导电垫片电连接;
第二导线区包含第二接引线区、第二导引线区及多个第二导电垫片,第二接引线区电连接多个数据线,另一端与第二导引线区电连接;前述第一及第二导电垫片,与外界驱动信号源电连接;
其中,第一导线区连接顺序为第一接引线区、第一导电垫片及第一导引线区,第二导线区连接顺序则为第二接引线区、第二导引线区及第二导电垫片;
(B)将至少一个第一导电介质与平面显示器上第一导引线区相接触,且将至少一个第二导电介质与平面显示器上第二导引线区相接触;及
(C)将第一电压由第一导电介质经第一导引线区导入多个扫描线,并同时将第二电压由第二导电介质经第二导引线区导入多个数据线,执行测试。
12.依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的测试方法,其中,该平面显示器更进一步包含一部分覆盖该第一导线区且为绝缘材质构成的第一绝缘层及保护单元。该第一绝缘层介于多个第一导电垫片及该发光区之间,且位于保护单元之外。
13.一种平面显示器的测试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A)制备平面显示器,前述平面显示器包含:
基板,包括:
发光区,形成于该基板上且可显示图像;
该发光区中设置多个扫描线及多个数据线;
该发光区之外设置第一导线区及第二导线区作为连接外界驱动信号输入,其中,扫描线连接到第一导线区,数据线电连接到第二导线区;
第一导线区包含第一接引线区、第一导引线区及多个第一导电垫片,第一接引线区一端电连接多个扫描线,另一端与第一导引线区电连接;
第二导线区包含第二接引线区、第二导引线区及多个第二导电垫片,第二接引线区电连接多个数据线,另一端与第二导电垫片电连接;
前述第一及第二导电垫片,与外界驱动信号源电连接;
其中,第一导线区连接顺序为第一接引线区、第一导引线区及第一导电垫片,第二导线区连接顺序则为第二接引线区、第二导电垫片及第二导引线区;
(B)将平面显示器上至少一个第一导电介质与第一导引线区相接触,且将至少一个第二导电介质与第二导引线区相接触;及
(C)将第一电压由第一导电介质经第一导引线区导入多个扫描线,并同时将第二电压由第二导电介质经第二导引线区导入多个数据线,执行测试。
14.依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面显示器的测试方法,其中,该平面显示器更进一步包含一部分覆盖该第二导线区且为绝缘材质构成的第二绝缘层及保护单元。该第二绝缘层介于多个第二导电垫片及该发光区之间,且位于保护单元之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0023041A CN101221971A (zh) | 2007-01-11 | 2007-01-11 | 平面显示器及该平面显示器的测试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0023041A CN101221971A (zh) | 2007-01-11 | 2007-01-11 | 平面显示器及该平面显示器的测试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21971A true CN101221971A (zh) | 2008-07-16 |
Family
ID=39631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0023041A Pending CN101221971A (zh) | 2007-01-11 | 2007-01-11 | 平面显示器及该平面显示器的测试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21971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00238A (zh) * | 2009-06-05 | 2010-08-11 | 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测试方法 |
WO2010139175A1 (zh) * | 2009-06-05 | 2010-12-09 | 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测试方法 |
CN103021306A (zh) * | 2012-12-05 | 2013-04-03 | 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屏体老炼引线布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823913A (zh) * | 2012-11-19 | 2014-05-28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电路板的接合零件布置方法 |
US9412951B2 (en) | 2009-11-13 | 2016-08-09 | Beijing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 Organic materials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apparatuses using the same |
-
2007
- 2007-01-11 CN CNA2007100023041A patent/CN10122197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00238A (zh) * | 2009-06-05 | 2010-08-11 | 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测试方法 |
WO2010139175A1 (zh) * | 2009-06-05 | 2010-12-09 | 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测试方法 |
CN101800238B (zh) * | 2009-06-05 | 2013-08-21 | 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US8836337B2 (en) | 2009-06-05 | 2014-09-16 | Beijing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and testing method thereof |
US9412951B2 (en) | 2009-11-13 | 2016-08-09 | Beijing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 Organic materials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apparatuses using the same |
CN103823913A (zh) * | 2012-11-19 | 2014-05-28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电路板的接合零件布置方法 |
CN103021306A (zh) * | 2012-12-05 | 2013-04-03 | 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屏体老炼引线布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021306B (zh) * | 2012-12-05 | 2016-12-21 | 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屏体老炼引线布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95249B (zh) | 显示装置 | |
US10802358B2 (en) | Display device with signal lines routed to decrease size of non-display area | |
US11443989B2 (en) |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method of fabricating display panel, and mother substrate | |
CN111142295B (zh) | 显示装置 | |
US20090250250A1 (en) |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CN107065334A (zh) | 显示面板 | |
US8013334B2 (en) | Bonding structure of circuit substrate for instant circuit inspecting | |
CN1896811A (zh) | 柔性电路板及采用该柔性电路板的显示装置 | |
CN111208684B (zh) | 芯片模组及显示装置 | |
TWI323443B (zh) | ||
CN113345927B (zh) | 屏下摄像头显示面板及透明显示区域的制备方法 | |
CN103901690A (zh) |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US20200243039A1 (en) | Chip-on-film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9448617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2309268A (zh) |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制备方法 | |
JP2002090424A (ja) | マトリクスアレイ基板 | |
CN101221971A (zh) | 平面显示器及该平面显示器的测试方法 | |
CN101106117A (zh) | 显示面板与其控制电路封装结构 | |
CN110738936A (zh) | 元件基板及拼接电子装置 | |
JP2008033094A (ja) | 表示装置 | |
KR20070120385A (ko) | 어레이 기판,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어레이 기판의제조방법 | |
CN116547736A (zh) | 显示装置 | |
WO2022252112A1 (zh)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5692424A (zh)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母板 | |
CN101359106A (zh) | 显示面板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