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0203B - 一种抑制湿式氧化脱硫液中副反应生成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抑制湿式氧化脱硫液中副反应生成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10203B CN101210203B CN2006101663055A CN200610166305A CN101210203B CN 101210203 B CN101210203 B CN 101210203B CN 2006101663055 A CN2006101663055 A CN 2006101663055A CN 200610166305 A CN200610166305 A CN 200610166305A CN 101210203 B CN101210203 B CN 1012102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 reaction
- grams per
- inhibitor
- doctor solution
- w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体净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能降低湿式氧化法脱硫过程中副反应生成率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的抑制剂直接加入湿式氧化脱硫中,在脱硫液中加入适量的上述抑制剂,溶液本身脱硫性能不受影响,副反应生成率有明显的降低,有利于脱硫长期稳定运转,减少废液排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气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湿式氧化还原法脱硫过程副反应生成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脱除H2S的方法主要有:(1)干法脱硫,(2)醇胺法,(3)湿式氧化法,(4)物理溶剂法。
湿式氧化法主要有ADA法、栲胶法、PDS法、络合铁法等。湿式氧化法具有能直接将硫化氢转化成硫磺的优点,处理量一般在0.1t~20t/a的范围。
我国以栲胶法和ADA法使用最为广泛,国外近年来开发了络合铁法,以LO-CAT法和Sulferox法为代表。(《环境保护与气体净化》朱世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无论是钒基湿式氧化法还是铁基湿式氧化法都存在副反应生成的问题,除了因工况、操作条件、管理等方面存在副反应生成率差异外,一般铁基湿式氧化法比钒基湿式氧化法副反应生成率要低。副反应产物在溶液中会影响溶液的脱硫效率,影响硫磺质量、溶液起泡等,严重时需排放脱硫液来降低副反应盐浓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湿式氧化法(栲胶法、ADA法、络合铁法等)的溶液中加入副反应抑制剂,从而达到降低副反应生成率,保持溶液长期稳定运转。所说的副反应产物为硫代硫酸钠和硫酸钠;所说的副反应生成率为脱除H2S过程中,生成副反应产物所耗硫磺与脱除H2S理论产生的硫磺之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原脱硫液中加入抑制剂的方法,来达到减少脱硫过程副反应生成率。抑制剂是NaSCN,苯甲酸,8-羟基喹啉,正丁醇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即是在脱硫液中加入抑制剂,抑制剂的加入量为硫氰化钠2克/升,8-羟基喹啉2克/升和正丁醇2克/升。
一般的本发明的脱硫液的吸收和再生温度为35~45℃,脱硫液的pH值为6.5~8.5。抑制剂加到栲胶、ADA、络合铁脱硫液中使用,其加入量为2~20克/升,最佳加入量为5~15克/升。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所述的抑制剂加入脱硫液后具有以下特征:(1)溶液中Na2S2O3和Na2SO4生成量明显降低;(2)溶液吸收能力不受影响;(3)硫磺回收率相应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用本发明所说的抑制剂加入到栲胶脱硫液中,脱除H2S。
(1)抑制剂的组成如下:
苯甲酸 1克/升
硫氰化钠 4克/升
正丁醇 0.5克/升
(2)工艺条件
空气吹风强度:80米3/米2·时
再生时间: 15分钟
再生温度: 35~45℃
(3)脱硫效果及副反应生成率
从表1可见,在气液比为80时,添加抑制剂的栲胶脱硫液与原栲胶液相比,净化气中H2S含量相当,副反应生成率降低1%。
表一:
实施例2:用本发明所说的抑制剂加入到ADA脱硫液中脱除半水煤气中H2S。
(1)添加剂组成
正丁醇 2克/升
8—羟基喹啉 2克/升
硫氰化钠 2克/升
(2)工艺条件
空气吹风强度:85米3/米2·时
再生时间:20分钟
再生温度:35~40℃
(3)脱硫效果及副反应生成率
由表2可见,保持气化比~80不变,添加抑制剂与原ADA液脱硫净化度相当,副反应生成率降低2%
表2:
实施例3:用本发明所说的副反应抑剂加入到络合铁脱硫液中,脱除变换气中硫化氢。
(1)添加剂组成:
正丁醇 1克/升
硫氰化钠 5克/升
苯甲酸 1克/升
(2)络合铁脱硫液组成
络合铁:0.1摩尔/升
总碱:25克/升
稳定剂:5克/升
(3)工艺条件
空气吹风强度:90米3/米2·时
再生时间: 20分钟
再生温度: 35~40℃
(4)脱硫效果及副反应生成率
由表3可见,保持气液比240不变的条件,添加抑制剂的络合铁的脱硫液与原络合铁脱硫液相比,净化气中H2S含量相当,副反应生成率降低0.5%。
表3:
实施例4:用本发明所说的副反应抑剂加入到络合铁脱硫液中,脱除变换气中硫化氢。
(1)添加剂组成:
正丁醇 1克/升
硫氰化钠 0.5克/升
苯甲酸 0.5克/升
(2)络合铁脱硫液组成
络合铁:0.1摩尔/升
总碱:25克/升
稳定剂:5克/升
(3)工艺条件
空气吹风强度:90米3/米2·时
再生时间: 20分钟
再生温度: 35~40℃
(4)脱硫效果及副反应生成率
由表4可见,保持气液比240不变的条件,添加抑制剂的络合铁的脱硫液与原络合铁脱硫液相比,净化气中H2S含量相当,副反应生成率降低0.3%。
表4:
实施例5:用本发明所说的副反应抑剂加入到络合铁脱硫液中,脱除变换气中硫化氢。
(1)添加剂组成:
正丁醇 10克/升
硫氰化钠 5克/升
苯甲酸 5克/升
(2)络合铁脱硫液组成
络合铁:0.1摩尔/升
总碱:25克/升
稳定剂:5克/升
(3)工艺条件
空气吹风强度:90米3/米2·时
再生时间:20分钟
再生温度:35~40℃
(4)脱硫效果及副反应生成率
由表5可见,保持气液比240不变的条件,添加抑制剂的络合铁的脱硫液与原络合铁脱硫液相比,净化气中H2S含量相当,副反应生成率降低1.0%。
表5:
实施例6:用本发明所说的副反应抑剂加入到络合铁脱硫液中,脱除变换气中硫化氢。
(1)添加剂组成:
硫氰化钠 8克/升
(2)络合铁脱硫液组成
络合铁:0.1摩尔/升
总碱:25克/升
稳定剂:5克/升
(3)工艺条件
空气吹风强度:90米3/米2·时
再生时间: 20分钟
再生温度: 35~40℃
(4)脱硫效果及副反应生成率
由表6可见,保持气液比240不变的条件,添加抑制剂的络合铁的脱硫液与原络合铁脱硫液相比,净化气中H2S含量相当,副反应生成率降低0.6%。
表6:
由上述实例可见,添加抑制剂后,无论ADA、栲胶还是络合铁脱硫,其副反应生成率都有明显降低,添加的抑制剂不影响原脱硫液的脱硫能力。
Claims (3)
1.一种抑制湿式氧化脱硫液中副反应生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脱硫液中加入抑制剂,抑制剂的加入量为硫氰化钠2克/升,8-羟基喹啉2克/升和正丁醇2克/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湿式氧化脱硫液中副反应生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脱硫液的吸收和再生温度为35~45℃,脱硫液的pH值为6.5~8.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湿式氧化脱硫液中副反应生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抑制剂加到栲胶、ADA或络合铁脱硫液中使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1663055A CN101210203B (zh) | 2006-12-26 | 2006-12-26 | 一种抑制湿式氧化脱硫液中副反应生成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1663055A CN101210203B (zh) | 2006-12-26 | 2006-12-26 | 一种抑制湿式氧化脱硫液中副反应生成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10203A CN101210203A (zh) | 2008-07-02 |
CN101210203B true CN101210203B (zh) | 2011-04-06 |
Family
ID=39610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1663055A Active CN101210203B (zh) | 2006-12-26 | 2006-12-26 | 一种抑制湿式氧化脱硫液中副反应生成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1020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88887B (zh) * | 2011-04-07 | 2013-01-30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用于钠碱法脱硫副产物回收的复合抑制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
CN108693177A (zh) * | 2017-04-12 | 2018-10-23 | 宁夏澍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测定脱硫体系中络合铁降解的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930A (zh) * | 1993-05-11 | 1994-02-16 | 华东化工学院 | 改进的络合铁法从气体混合物中脱除硫化物 |
CN1355062A (zh) * | 2000-12-01 | 2002-06-26 | 成都华西化工研究所 | 以氨为碱源脱硫副反应物的利用方法 |
-
2006
- 2006-12-26 CN CN2006101663055A patent/CN10121020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930A (zh) * | 1993-05-11 | 1994-02-16 | 华东化工学院 | 改进的络合铁法从气体混合物中脱除硫化物 |
CN1355062A (zh) * | 2000-12-01 | 2002-06-26 | 成都华西化工研究所 | 以氨为碱源脱硫副反应物的利用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梁锋等.湿式氧化法脱硫的技术进展.现代化工23 5.2003,23(5),21-24. |
梁锋等.湿式氧化法脱硫的技术进展.现代化工23 5.2003,23(5),21-24.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10203A (zh) | 2008-07-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27397B (zh) | 一种生物还原结合络合吸收同时脱除烟气中so2和no的方法 | |
CN100450917C (zh) | 从硫化氢气中同时回收硫磺和制取氢气的方法 | |
CN103421566B (zh) | 一种天然气脱出硫回收工艺及装置 | |
CN102160960A (zh) | 烧结烟气的钠碱湿法脱硫工艺及系统 | |
CN206940821U (zh) | 络合铁脱硫装置 | |
CN101210203B (zh) | 一种抑制湿式氧化脱硫液中副反应生成的方法 | |
CN104119946B (zh) | 一种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及酸性气处理工艺 | |
CN103387506B (zh) | 回收FeIIEDTA湿法络合脱硝废液生成EDTA铁钠盐的方法 | |
CN102658011A (zh) | 一种低浓度so2烟气浓缩-转化回收处理方法 | |
CN105505480A (zh) | 适用于焦炉煤气的脱硫净化系统 | |
CN109529567B (zh) |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反应脱硫的工艺 | |
CN102559292A (zh) | 中高温湿法氧化硫化氢的脱硫方法 | |
CN202688288U (zh) | 一种塔机结合气体脱硫工艺装置 | |
CN105251335A (zh) |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529578B (zh) | 硫化氢和二氧化硫液相反应脱硫的工艺装置及工艺方法 | |
CN103301718B (zh) | 一种回收、浓缩尾气中二氧化硫的装置 | |
CN106039972A (zh) | 一种用磷矿浆净化工业尾气的方法 | |
CN105344220A (zh) | 克劳斯尾气脱硫并达标排放的方法 | |
CN109381985A (zh) | 一种天然气的净化处理方法 | |
CN109529573A (zh) | 硫化氢和二氧化硫液相脱硫的工艺装置和工艺方法 | |
CN115845924A (zh) | 一种用于沼气脱硫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210814688U (zh) | 一种硫酸制备过程中尾气处理系统 | |
CN117358027A (zh) | 一种脱除硫化氢和羰基硫的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KR101486162B1 (ko) | 연료가스에 함유된 황화수소의 제거방법 | |
CN219670440U (zh) | 一种简易型沼气湿式脱硫净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Liuhe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48 geguan Road No. 699 Patentee after: SINOPEC NANJING 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Liuhe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48 geguan Road No. 699 Patentee before: Nanhua Group Research Institu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