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0702A - 带有角度调节装置的自行车前拨链器 - Google Patents
带有角度调节装置的自行车前拨链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90702A CN101190702A CNA2006101604771A CN200610160477A CN101190702A CN 101190702 A CN101190702 A CN 101190702A CN A2006101604771 A CNA2006101604771 A CN A2006101604771A CN 200610160477 A CN200610160477 A CN 200610160477A CN 101190702 A CN101190702 A CN 1011907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ard member
- adjustable angle
- angle formula
- chain guard
- formula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0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3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386 athl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4 remode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31—Front derailleurs
- B62M9/136—Chain guides; Mounting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31—Front derailleurs
- B62M9/135—Mounting the derailleur on the fr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行车前拨链器包括:基座构件、可动构件以及带有角度可调式板构件的导链器。基座构件构置成用于联接至自行车的一部分。可动构件具有联接至基座构件的第一支承侧和与该第一支承侧隔开的第二支承侧。该可动构件构置成使第二支承侧在缩回位置与伸展位置之间相对于基座构件运动。角度可调式板构件联接至第二支承侧以便与其一起运动。导链器包括链条罩,该链条罩操作联接角度可调式板构件以便选择性地调节链条罩相对于角度可调式板构件的角度取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带有角度调节装置的自行车前拨链器。更特别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调节机构的自行车前拨链器,该调节机构对前拨链器的链条罩提供相对于自行车车架的角度调节。
背景技术
骑自行车正在成为日益流行的一种娱乐形式及运输方式。而且,骑自行车已经成为一种在业余爱好者和职业运动员中都非常流行的竞技体育运动。不管自行车用于娱乐、运输或竞技,自行车工业都在不断改进自行车的各种组件。一种被大量重新设计的组件就是自行车前拨链器。
一般来说,前拨链器通常固定于自行车车架的座管或底架上。基本上,前拨链器包括:基座(固定)构件,其不可运动地固定于自行车车架上;可动构件,其受到支承以便可相对于基座构件运动;以及导链器。通常,基座构件为固定于座管上的管状夹紧构件。可动构件通常由一对枢转连杆形成,这对枢转连杆与基座构件和导链器一起形成四杆联动装置。导链器通常具有链条罩,其带有一对罩板以便接触链条并在自行车驱动轮系的前链轮之间移动链条。该导链器通常通过弹簧而相对于基座构件沿给定方向偏置。通常,通过牵拉和/或松脱变速器控制缆线而使导链器相对于基座构件运动,其中该变速器控制缆线联接于变速器与前拨链器之间。通常,控制缆线连接至枢转连杆之一上,以便对其施加转矩,从而使导链器在伸展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运动。近年来,已经研发了多种拨链器,其使用其它类型的可动构件所用的设置结构,如:电动马达设置结构、液压设置结构等。
如上所述,自行车前拨链器通常具有安装至自行车车架的座管上的基座构件。通常,前拨链器的链条罩具有相对于该基座构件与自行车车架的固定的角度取向。然而,当今使用多种不同的自行车车架,所述车架具有不同的座管构型。某些自行车车架的座管从垂直方向略微倾斜,而其它车架的座管相对于垂直方向以较大的角度倾斜。这样,关于典型的自行车前拨链器所存在的问题在于链条罩的角度取向相对于基座构件固定。具体地说,对于大多数自行车前拨链器而言,由于链条罩的角度取向相对于基座构件固定,所以对于所有现行的自行车车架而言,自行车前拨链器不能以最佳取向被安装。因此,需要自行车前拨链器的若干不同的构型以便适应现行的各种自行车车架构型。
鉴于以上内容,通过阅读本公开内容,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就需要一种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自行车车架上的改进型自行车前拨链器。通过阅读本公开内容,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清楚,本发明能够适应现有技术的这种要求及其它要求。
发明内容
已经发现通过对于自行车前拨链器提供简单的调节,单个自行车前拨链器就可以安装于各种自行车车架上。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角度调节机构的自行车前拨链器,其允许简单地调节链条罩相对于自行车前拨链器的基座构件的角度取向。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水平角度调节机构的自行车前拨链器,其允许简单地调节链条罩相对于自行车前拨链器的基座构件的水平角度取向,其中基座构件安装于自行车车架上。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垂直角度调节机构的自行车前拨链器,其允许简单地调节链条罩相对于自行车前拨链器的基座构件的垂直角度取向,其中基座构件安装于自行车车架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自行车前拨链器包括:基座构件、可动构件、角度可调式板构件以及导链器。基座构件构置成用于联接至自行车的一部分。可动构件具有联接至基座构件的第一支承侧和与该第一支承侧隔开的第二支承侧。该可动构件构置成使第二支承侧在缩回位置与伸展位置之间相对于基座构件运动。角度可调式板构件联接至第二支承侧以便与其一起运动。导链器包括链条罩,该链条罩操作联接角度可调式板构件以便选择性地调节链条罩相对于角度可调式板构件的角度取向。
对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通过阅读结合附图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可以清楚了解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
附图说明
现在请参阅附图,这些附图构成了本原始公开内容的一部分:
图1为带有安装于其上的前拨链器的自行车的侧视图,该前拨链器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角度调节机构;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前拨链器的透视图,其中将该前拨链器从自行车上取下以进行示出;
图3为前拨链器的上部的俯视透视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前拨链器的各个方面,其中将基座与运动机构取下;
图4为前拨链器的内侧透视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前拨链器的各个方面;
图5为从不同于图3的角度观察的前拨链器的上部的俯视透视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前拨链器的各个方面;
图6为前拨链器的外侧透视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前拨链器的各个方面;
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前拨链器的组件分解透视图,其示出了调节板、链条罩的内罩板与该链条罩的外罩板;
图8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调节板的透视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链条罩的内罩板的透视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链条罩的外罩板的透视图;
图11为沿图5中的线11-11剖开的链条罩的剖视图,用以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垂直角度调节机构;
图12为沿图4中的线12-12剖开的链条罩的剖视图,用以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水平角度调节机构;
图13为类似于图12的、链条罩的剖视图,用以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水平角度调节机构的特征;以及
图14为类似于图8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水平角度调节机构的调节板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进行说明。通过阅读本公开内容,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清楚,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仅供示例说明,而非用于对由附属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内容所限定的本发明进行限制。
首先请参看图1,所示的自行车10具有自行车车架11,该自行车车架11装备有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自行车前拨链器12。如以下更详细地说明,自行车前拨链器12配置成带有角度调节装置,其允许选择自行车前拨链器12相对于自行车车架11的角度定位。在本文中使用时,下述方向性词“向前、向后、上方、向下、垂直、水平、下方和横向”以及其它类似的方向性词是指相对于处于直立、骑行位置并且配备有本发明的自行车前拨链器12的自行车的那些方向。相应地,这些术语在用于描述本发明时应当被理解成相对于处于直立、骑行位置并且配备有本发明的自行车前拨链器12的自行车而言。
该车架11基本上由上管11a、下管11b、前管11c、座管11d、一对座撑11e以及一对链撑杆11f形成。该上管11a通常水平地设置,而下管11b设置于上管11a下方,以使其朝向自行车10的后部向下倾斜。前管11c将上管11a与下管11b的前端连接在一起。座管11d对角地向上延伸并且将上管11a与下管11b的后端连接在一起。
除了其它组件,自行车10还配备有包括前拨链器12的驱动轮系13。该驱动轮系13还包括链环组件14和后链轮组件15,所述链环组件14与后链轮组件15通过链条C而操作联接在一起。前拨链器12安装至自行车车架11以便在链环组件14的前链轮或齿轮之间换档。由于自行车10的这些零组件在本领域中众所周知,所以本文中将不再对这些零组件进行详细地讨论或示出。而且,本文中并未示出和/或讨论的其它常规型自行车零件也可与本发明结合使用。
如图2所示,自行车前拨链器12基本上包括基座构件16、可动构件18和带有调节机构22的导链器20(参见图4和5)。导链器20通常通过弹簧(未示出)而以常规方式沿给定方向相对于基座构件16偏置。除导链器20的调节机构22之外,前拨链器12的这些组件均为常规型组件。因此,前拨链器12构置成响应变速器(未示出)的操作而由变速控制缆线(未示出)操作。变速控制缆线连接于可动构件18上,以便将转矩应用于其上,从而使导链器20在缩回位置与伸展位置之间相对于基座构件16运动。换句话说,通过牵拉和/或松脱变速控制缆线而使该导链器20相对于基座构件16运动,所述变速控制缆线操作联接于变速器与前拨链器12之间。
基座构件16构置成用于联接至自行车10的车架11的座管11d,如图1所示。基座构件16包括一对夹紧零件24和26,其中夹紧零件24具有支承(固定)主体28。夹紧零件24和26按照常规方式设置以便附连至自行车10的车架11的座管11d。支承主体28包括低档位置调节螺钉29a和高档位置调节螺钉29b,其细微地调节导链器20的高档位置与低档位置。换句话说,该低档调节螺钉29a配置成用于改变导链器20相对于支承主体28的低档换档位置,而高档调节螺钉29b配置成用于改变导链器20相对于支承主体28的高档换档位置。支承主体28形成有孔(未示出),所述孔以常规方式容放有大致平行的第一、第二枢轴销30和32以便可枢转地支承可动构件18的第一支承侧。优选地,第一、第二枢轴销30和32互相隔开。
可动构件18由连同基座构件16和导链器20的部分一起形成四连杆机构的一对枢轴连杆36和38形成。基本上,可动构件18通过变速控制缆线(未示出)的运动会引起导链器20在缩回位置与伸展位置之间相对于基座构件16运动。换句话说,通过牵拉和/或松脱该变速控制缆线而使导链器20相对于基座构件16运动,该变速控制缆线操作联接于变速器与可动构件18的连杆36之间以便将自行车10的链条C选择性地定位于链环组件14的链环之一上。第一连杆36受到支承以便关于支承主体28的第一枢轴销30进行枢轴转动。第一连杆36还包括缆线连接器40与容放有第三枢轴销42的孔(未示出)。缆线连接器40构置成用于连接变速控制缆线(图2中未示出)。当通过变速控制缆线的运动而牵拉缆线连接器40时,就使导链器20在缩回位置与伸展位置之间运动,从而使自行车10的链条C在链环组件14的链环之间运动。第三枢轴销42优选地大致平行于第一、第二枢轴销30和32。
第二连杆38受到支承以便绕支承主体28的第二枢轴销32进行枢转运动。优选地,第二连杆38绕着第二枢轴销32进行枢转运动,并与第一连杆36的枢转运动相一致。第二连杆38包括容放有第四枢轴销44的孔(未示出)。
第一、第二连杆36和38的、分别绕着第一和第二枢轴销30和32枢轴转动的端部限定了可动构件18的第一支承侧。在以下描述中将会更为清楚,第一、第二连杆36和38的、分别绕着第三、第四枢轴销42和44枢轴转动的端部按照以下进一步所述的方式限定了可动构件18的、支承着导链器20的第二支承侧。因此,第一和第二连杆36和38构置成用于使可动构件18的第二支承侧在缩回位置与伸展位置之间相对于基座构件16运动,以便在链环组件14的链环之间引导链条。
如图3至7中所示,导链器20基本上包括调节板46、链条罩48、调节机构22以及枢轴销54,其中调节机构22包括垂直角度调节机构50和水平角度调节机构52。如以下更详细地描述,链条罩48通过枢轴销54而可枢转地附连或联接至调节板46。换句话说,链条罩48构置成绕着枢轴销54相对于调节板46枢轴转动。链条罩48绕着枢轴销54的枢轴转动(垂直角度取向)由垂直角调节机构50来控制,如下所述。还如以下更详细地描述,水平角度调节机构52控制链条罩48相对于调节板46的水平角度取向。
如图5、8和11更加清楚地所示,调节板46整体地形成为单个构件,其带有水平壁部分60、垂直壁部分62、垂直突起64、一对第一枢轴销支承件66、一对第二枢轴销支承件68、支承凸缘69(图6与11中所示)、调节器螺钉孔70(图11中所示)以及枢轴支承件71。调节器螺钉72(第一调节器)安装于调节器螺钉孔70中。调节板46优选地由金属材料制成,但是替代地,可以根据需要和/或所需而由聚合物材料、复合材料或其它适用的非金属材料形成。
如图2所示,第一枢轴销支承件66为可枢转地支承于第三枢轴销42上的凸缘,而第二枢轴销支承件68为可枢转地支承于第四枢轴销44上的凸缘。因此,调节板46与可动构件18的第二支承侧一起运动。以下,在描述链条罩48之后,将对调节器螺钉孔70(图11中所示)与第一调节器螺钉72进行更详细地描述。
如图3-7所示,链条罩48基本上包括内罩板80与外罩板82。内罩板80与外罩板82优选地由金属材料制成,但是可以替代地根据需要和/或所需而由聚合物材料、复合材料或其它适用非金属材料形成。
现在参考图9,对内罩板80进行更详细地描述。内罩板80基本上包括主体84、第一突起或凸缘86、第二突起或凸缘88、枢轴支承件90以及凹穴壁(pocket wall)92。在自行车前拨链器12安装于自行车10上的情况下,主体84优选地保持处于大致垂直的取向中。主体84形成有第一附连孔94,该第一附连孔94用于将外罩板82紧固于内罩板80上。如图7所示,第一紧固件96将外罩板82固定至内罩板80。根据需要和/或所需,第一紧固件96可以为带螺纹的螺钉、铆钉或其它紧固元件。
再参考图9,第一突起86优选地与主体84形成一体。第一突起86优选地沿大致垂直于主体84的方向延伸。第一突起86优选地大致位于水平取向中或可以偏离水平方向而略成角度。如以下更详细地描述,第一突起86相对于水平方向(以及相对于调节板46的水平壁部分60)的取向通过垂直角调节机构50来进行调节。
第一突起86还形成有第二附连孔98。提供了第二附连孔98以便将外罩板82紧固至内罩板80。如图7所示,第二紧固件100也将外罩板82固定至内罩板80。根据需要和/或所需,第二紧固件100可以为带螺纹的螺钉、铆钉或其它紧固元件。
再参看图9,第二突起88沿一定方向延伸,该方向大致平行于第一突起86的方向但是可以略微偏离该第一突起86。第二突起88形成有第一调节器孔102。调节器孔102构置成用于容放有第一调节器螺钉72的一部分,从而形成垂直角调节机构50的一部分,如以下更详细地描述。
枢轴支承件90形成有枢轴销孔104,该枢轴销孔104容放有枢轴销54以使外罩板82绕着该枢轴销54相对于调节板46枢轴转动。
凹穴壁92形成于内罩板80的主体84上。如图12所示,凹穴壁92限定了凹槽或凹穴106。具体地说,凹穴106形成于主体84的一部分与凹穴壁92之间。如图6所示,开口107可任选地形成于主体84中,开口107通向凹穴106从而示出了垂直突起64的一部分。凹穴壁92还具有细长的弧形孔或狭槽108。狭槽108具有弧形形状,其中心与枢轴销54一致。第二调节器螺钉110(第二调节器)延伸通过凹穴壁92的狭槽108,其中该第二调节器螺钉110拧入形成于垂直突起64中的第二调节器孔64a(图12中所示)中。第二调节器孔64a优选地为螺纹孔,其容放有第二调节器螺钉110(第二调节器)以便改变链条罩48相对于调节板46的水平取向。因此,第二调节器孔64a与第二调节器螺钉110形成水平角度调节机构52的一部分,如以下更详细地描述。
如图4-6和图12中所示,垂直突起64延伸至凹穴壁92中。在将第二调节器螺钉110除去的正常静止位置中,垂直壁部分62弯曲以便在水平角度调节机构52处在垂直壁部分62与内罩板84之间形成间隙。垂直壁部分62和/或内罩板84具有足够的柔性,以使它们可以通过第二调节器螺钉110而相对于彼此弹性地弯曲,从而改变链条罩48相对于调节板46的水平取向。因此,通过将第二调节器螺钉110拧入第二调节器孔64a中,就朝向凹穴壁92牵拉垂直突起64,从而使垂直壁部分62和/或内罩板84弹性地弯曲。具体参看图12,凹穴106具有宽度D1。垂直突起64的厚度为D2。如图12所示,宽度D1比厚度D2大几倍。因此,垂直突起64可在凹穴106内经受沿所测量的宽度D1方向的运动。
参考图10,现在对外罩板82进行更详细地描述。外罩板82形成有第一凸缘114和第二凸缘116。第一凸缘114形成有第三附连孔118,而第二凸缘116形成有第四附连孔120。第三附连孔118优选地为容放有第二紧固件100的螺纹孔。第四附连孔118优选地为容放有第一紧固件96的螺纹孔。因此第一、第二紧固件96和100将内罩板80固定至外罩板82以便形成导链器20。因此,内罩板80和外罩板82一起作为单个整体式结构而运动。由于内罩板80通过枢轴销54而机械地附连于调节板46上,所以导链器20(内罩板80和外罩板82)绕着枢轴销54相对于调节板46枢轴转动。
具体参考图11,现在对垂直角度调节机构50进行描述。如上所述,垂直角度调节机构50包括第一调节器螺钉72。第一调节器螺钉72包括螺纹部分122、轴部分124、肩部126和环形夹128(或E形夹)。螺纹部分122拧入到调节板46的支承件凸缘69的调节器螺钉孔70中。轴部分124延伸至第二突起88中的第一调节器孔102中并穿过它。第一调节器孔102并不带螺纹,因此,第一调节器螺钉72在其中自由地旋转。肩部126的直径大于第一调节器孔102的直径。环形夹128为各种夹或弧形构件中的任何一种,其可以在第一调节器螺钉72的远端附近连接。环形夹128的直径大于第一调节器孔102的直径。因此,链条罩48的内罩板80的第二突起88限制于肩部126与环形夹128之间。因此当第一调节器螺钉72旋转时,第二突起88与链条罩48的其余部分就绕着枢轴销54相对于调节板46与基座构件16枢轴转动。因此,旋转第一调节器螺钉72就提供了对链条罩48的垂直取向的调节。弹簧S绕着螺纹部分122设置于位于支承凸缘69与第一调节器螺钉72之间的接合部中。弹簧S克服意外的旋转而保持第一调节器螺钉72就位。由于可动构件18使调节板46保持处于相对于基座构件16基本一致的角度取向,所以垂直角度调节机构50还能简单地调节链条罩48相对于基座构件16的垂直取向。
具体参考图12,现在对水平角度调节机构52进行描述。如上所述,水平角度调节机构52包括第二调节器孔64a和第二调节器螺钉110。第二调节器螺钉110拧入到调节板46的垂直突起64的第二调节器孔64a中以便改变链条罩48相对于调节板46的水平取向。特别是,第二调节器螺钉110延伸通过凹穴壁92的狭槽108进入由该凹穴壁92形成的凹穴106,随后与调节板46的垂直突起64的第二调节器孔64a以螺纹连接方式接合。
首先,垂直壁部分62与调节板46的垂直突起64的部分的形状为沿远离枢轴销54延伸的方向从内罩板80的主体84偏移开或与其隔开。调节板46的垂直壁部分62和垂直突起64与内罩板80的主体84之间的间距可以按照各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来实现。例如,调节板46的垂直壁部分62可以设置成略具弧形形状,以使随着离开枢轴销54,垂直壁部分62就远离内罩板80的主体84而逐渐延伸。
因此,当将第二调节器螺钉110拧入到垂直突起64中的第二调节器孔64a中时,第二调节器螺钉110朝向内罩板80的凹穴壁92牵拉垂直突起64。由于枢轴销54将调节板46的枢轴支承件71与内罩板80的枢轴支承件90固定在一起,所以当第二调节器螺钉110拧入到第二调节器孔64a中时,调节板46和/或内罩板80略微弯曲。当第二调节器螺钉110从垂直突起64中的第二调节器孔64a松脱时,第二调节器螺钉110就松开垂直突起64,以便垂直壁部分62和/或内罩板80之间的弹力使垂直突起64离开内罩板80的凹穴壁92偏置。因此,通过旋转第二调节器螺钉110,可以调节链条罩48相对于调节板46的水平取向。由于可动构件18使调节板46保持处于相对于基座构件16基本一致的角度取向,所以水平角度调节机构52就能简单地调节链条罩48相对于基座构件16的水平取向。换句话说,按照这种方式,在前拨链器12已经附连于车架11上之后,就可以容易地调节链条罩48相对于车架11的水平取向。
第二实施例
现在参看图13与14,将对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改进型水平角度调节机构52’进行描述。鉴于第一、第二实施例之间的相似性,所以对于与第一实施例的零件相同的第二实施例的零件,将会给出与第一实施例的零件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且,为简洁起见,可以省略对与第一实施例的零件相同的第二实施例的零件的描述。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零件的零件将用符号(′)表示。
第二实施例的水平角度调节机构52’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用改进型调节板46’代替第一实施例的调节板46,用改进型内罩板80’代替第一实施例的内罩板80以及用第二调节器螺钉110’代替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调节器螺钉110。换句话说,前拨链器12的调节板46、内罩板80和第二调节器螺钉110均由改进型调节板46’、改进型内罩板80’和改进型第二调节器螺钉110’取代,以便使它们与第一实施例的前拨链器12的其余零件配合工作。因此,除非另作说明,对前拨链器12的零件的描述适用于该第二实施例。
除了细长弧形孔或狭槽64a’形成于垂直突起64’中之外,调节板46’与第一实施例的调节板46基本上相同。狭槽64a’具有弧形(arcuate)形状,其中心与枢轴销54一致。除包含狭槽64a’而非第二调节器孔64a之外,垂直突起64’与第一实施例的垂直突起64基本上相同。
除了包含带螺纹的第二调节器孔108’而非狭槽108之外,该改进型内罩板80’与第一实施例的内罩板80基本上相同。
第二调节器螺钉110’包括螺纹部分110a’、轴部分110b’、肩部110c’和环形夹110d’(或E形夹)。螺纹部分110a’拧入到内罩板80’的凹穴壁92’的第二调节器孔108’中。轴部分110b’在凹穴壁92’的凹穴106’内延伸进入并穿过垂直突起64’中的狭槽64a’。狭槽64a’不带螺纹,因此第二调节器螺钉110’在其中自由地旋转。弹簧S’绕着螺纹部分110a’设置,以便保持第二调节器螺钉110’就位并防止其意外旋转。
肩部110c’的直径大于狭槽64a’。环形夹110d’为各种夹或弧形构件中的任何一种,其可在第二调节器螺钉110’的远端附近连接。环形夹110d’的直径大于狭槽64a’的宽度。因此,该垂直突起64’被限制于肩部110c’与环形夹110d’之间。因此,当第二调节器螺钉110’旋转时,内罩板80’的主体84’(并且和链条罩整体地)相对于调节板46’的垂直突起64’与垂直壁部分62’而运动。由于枢轴销54将调节板46’的枢轴支承件与内罩板80’的枢轴支承件固定在一起,所以当第二调节器螺钉110’在第二调节器孔108内旋转时,调节板46’和/或内罩板80’略微弯曲。因此,通过旋转第二调节器螺钉110’,可以调节链条罩相对于调节板46’的水平取向。
在理解本发明范围的过程中,在本文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及其派生词为开放性术语,其对提出的所述的特征、元件、组件、群、整数和/或步骤进行具体说明,但是并不排除存在其它未述及的特征、元件、组件、群、整数和/或步骤。前述内容还适用于具有类似意义的词,如术语“包含”“具有”及其派生词。另外,当以单数形式使用术语“构件”或“元件”时,则可能具有单个零件或多个零件的双重意义。最后,本文中所用的程度副词例如“基本上”、“大约”和“近似”等是指变动的项具有合理的偏差量以便保证最终结果不会发生显著改变。例如,如果该偏差不会否定其所改动的词的意思,这些词应当被解释为包括所改动项的至少±5%的偏差。
尽管仅选择了选定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说明,但通过阅读本公开内容,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不背离附属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在此可以做出各种变动和改型。此外,以上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仅用于示例说明,而并非用于对如附属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内容所限定的本发明进行限制。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
Claims (12)
1.一种自行车前拨链器,包括:
基座构件,构置成将被联接至自行车的一部分;
可动构件,具有联接至该基座构件的第一支承侧和与该第一支承侧隔开的第二支承侧,该可动构件构置成使该第二支承侧在缩回位置与伸展位置之间相对于该基座构件运动;
角度可调式板构件,联接至该第二支承侧以便与其一起运动;以及
导链器,包括链条罩,该链条罩操作联接角度可调式板构件以便选择性地调节该链条罩相对于所述角度可调式板构件的角度取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角度可调式板构件构置成当基座构件处于安装取向时,用于调节链条罩相对于该角度可调式板构件的垂直角度取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角度可调式板构件构置成当基座构件处于安装取向时,用于调节链条罩相对于该角度可调式板构件的水平角度取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角度可调式板构件还包括:第一调节器,构置成当基座构件处于安装取向时用于调节链条罩相对于角度可调式板构件的垂直角度取向;以及第二调节器,构置成当该基座构件处于安装取向时用于调节链条罩相对于角度可调式板构件的水平角度取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角度可调式板构件还包括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操作联接于该角度可调式板构件与链条罩之间,以便调节链条罩相对于角度可调式板构件的角度取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角度可调式板构件与链条罩之一包括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调节螺钉以螺纹连接方式接合;而角度可调式板构件与链条罩中的另一个包括第一非螺纹孔,所述第一非螺纹孔包容有调节螺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角度可调式板构件与链条罩之一包括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与附加的调节螺钉以螺纹连接方式接合;而角度可调式板构件与链条罩中的另一个包括第二非螺纹孔,所述第二非螺纹孔包容有附加的调节螺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角度可调式板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凸缘,所述安装凸缘可枢转地联接至上述可动构件的第二支承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角度可调式板构件还包括:螺纹孔,与第一调节螺钉以螺纹连接方式接合,以便沿第一方向调节链条罩相对于角度可调式板构件的角度取向;以及另一螺纹孔,与第二调节螺钉以螺纹连接方式接合,以便沿第二方向调节链条罩相对于角度可调式板构件的角度取向,所述第二调节螺钉联接至所述角度可调式板构件与所述链条罩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前拨链器,其中
角度可调式板构件包括:一个带有垂直调节元件的垂直调节孔;以及一个带有水平调节元件的水平调节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角度可调式板构件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导链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角度可调式板构件包括:第一调节器,联接于可调式板构件与链条罩之间,以便沿第一方向调节链条罩相对于角度可调式板构件的角度取向;以及第二调节器,联接于可调式板构件与链条罩之间,以便沿相对于第一方向垂直设置的第二方向调节链条罩相对于角度可调式板构件的角度取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1/287353 | 2005-11-28 | ||
US11/287,353 US7963871B2 (en) | 2005-11-28 | 2005-11-28 | Bicycle front derailleur with angle adjustment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90702A true CN101190702A (zh) | 2008-06-04 |
CN100564149C CN100564149C (zh) | 2009-12-02 |
Family
ID=37810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16047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4149C (zh) | 2005-11-28 | 2006-11-28 | 带有角度调节装置的自行车前拨链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963871B2 (zh) |
EP (1) | EP1790563B1 (zh) |
CN (1) | CN100564149C (zh) |
DE (1) | DE602006008252D1 (zh) |
TW (1) | TW200720150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73256A (zh) * | 2014-01-14 | 2015-07-15 | 株式会社岛野 | 前拨链器 |
TWI504535B (zh) * | 2011-05-17 | 2015-10-21 | Shimano Kk | 自行車前撥鏈器 |
CN105691545A (zh) * | 2014-12-11 | 2016-06-22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前拨链器和自行车车架 |
CN107054551A (zh) * | 2017-03-28 | 2017-08-18 | 珠海蓝图控制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行车前拨链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485924B2 (en) * | 2007-01-29 | 2013-07-16 | Shimano Inc. | Bicycle chain guide |
DE102010011391A1 (de) * | 2010-03-12 | 2011-09-15 | Sram Deutschland Gmbh | Seilzugbetätigungseinrichtung für Fahrrad-Kettenwerfer |
FR2978724A1 (fr) * | 2011-08-04 | 2013-02-08 | Shift Up Engineering | Systeme se fixant sur un velo et qui permet d'eviter le deraillement de la chaine par rapport au plateau |
US9061730B2 (en) * | 2011-09-30 | 2015-06-23 | Shimano Inc. | Front derailleur with contact member |
US9726283B2 (en) * | 2012-11-07 | 2017-08-08 | Shimano Inc. | Electric front derailleur |
US8864611B2 (en) * | 2012-12-05 | 2014-10-21 | Shimano Inc. | Front derailleur |
US8932162B2 (en) * | 2013-05-21 | 2015-01-13 | Shimano Inc. | Bicycle front derailleur |
US10252773B2 (en) * | 2016-04-05 | 2019-04-09 | Shimano Inc. | Bicycle front derailleur |
TWI752306B (zh) * | 2019-03-20 | 2022-01-11 |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自行車變速器 |
US11745828B2 (en) * | 2020-06-30 | 2023-09-05 | Shimano Inc. | Front derailleur and chain guide of bicycle derailleur |
US11787506B2 (en) * | 2021-03-30 | 2023-10-17 | Shimano Inc. | Derailleur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2133634A (en) * | 1976-04-30 | 1977-11-09 | Shimano Industrial Co | Delayer for bicycle |
JPS53102550A (en) * | 1977-02-21 | 1978-09-06 | Shimano Industrial Co | Front derailer |
US4199998A (en) | 1978-02-22 | 1980-04-29 |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 Front derailleur |
FR2507993A1 (fr) * | 1981-06-17 | 1982-12-24 | Huret & Fils | Mecanisme de derailleur pour bicyclette |
FR2518953A1 (fr) | 1981-12-30 | 1983-07-01 | Huret & Fils | Derailleur a chape reglable pour pedalier |
US4617006A (en) * | 1983-09-19 | 1986-10-14 |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 Front derailleur for a bicycle |
JP3328113B2 (ja) | 1995-08-07 | 2002-09-24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のフロントディレーラ |
DE19706156A1 (de) | 1997-02-17 | 1998-08-20 | Sram De Gmbh | Kettenumlegeeinrichtung für Fahrräder |
JP2005186764A (ja) | 2003-12-25 | 2005-07-14 | Shimano Inc | 自転車用フロントディレイラ |
EP1571076A1 (en) * | 2004-03-05 | 2005-09-07 | Campagnolo S.R.L. | Device for the attachment of a derailleur to a bicycle and derailleur comprising such an attachment device |
-
2005
- 2005-11-28 US US11/287,353 patent/US796387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8-10 TW TW095129419A patent/TW200720150A/zh unknown
- 2006-10-23 DE DE602006008252T patent/DE602006008252D1/de active Active
- 2006-10-23 EP EP06022161A patent/EP1790563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6-11-28 CN CNB2006101604771A patent/CN10056414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04535B (zh) * | 2011-05-17 | 2015-10-21 | Shimano Kk | 自行車前撥鏈器 |
CN104773256A (zh) * | 2014-01-14 | 2015-07-15 | 株式会社岛野 | 前拨链器 |
CN104773256B (zh) * | 2014-01-14 | 2017-10-03 | 株式会社岛野 | 前拨链器 |
CN105691545A (zh) * | 2014-12-11 | 2016-06-22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前拨链器和自行车车架 |
CN105691545B (zh) * | 2014-12-11 | 2019-02-01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前拨链器和自行车车架 |
CN107054551A (zh) * | 2017-03-28 | 2017-08-18 | 珠海蓝图控制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行车前拨链器 |
CN107054551B (zh) * | 2017-03-28 | 2022-06-21 | 珠海蓝图控制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行车前拨链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790563B1 (en) | 2009-08-05 |
US7963871B2 (en) | 2011-06-21 |
EP1790563A3 (en) | 2008-01-23 |
DE602006008252D1 (de) | 2009-09-17 |
TW200720150A (en) | 2007-06-01 |
EP1790563A2 (en) | 2007-05-30 |
CN100564149C (zh) | 2009-12-02 |
US20070123379A1 (en) | 2007-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64149C (zh) | 带有角度调节装置的自行车前拨链器 | |
EP1433696B2 (en) | Front derailleur | |
CN101139004A (zh) | 自行车拨链器 | |
US9919765B2 (en) | Single pivot front derailleur | |
EP1746021B1 (en) |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 |
CN100560424C (zh) | 自行车后拨链器 | |
US7824285B2 (en) |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 |
US8485924B2 (en) | Bicycle chain guide | |
US7722489B2 (en) | Bicycle front derailleur | |
US7674198B2 (en) |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 |
US7677998B2 (en) | Bicycle front derailleur | |
CN103538687B (zh) | 自行车后拨链器 | |
CN1982154A (zh) | 顶部/底部牵拉型自行车前拨链器 | |
US20100127473A1 (en) | Suspension bicycle derailleur link | |
US7666111B2 (en) |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 |
US20080026888A1 (en) | Bicycle front derailleu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2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