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88171A - 键板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键板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88171A CN101188171A CNA2007101611375A CN200710161137A CN101188171A CN 101188171 A CN101188171 A CN 101188171A CN A2007101611375 A CNA2007101611375 A CN A2007101611375A CN 200710161137 A CN200710161137 A CN 200710161137A CN 101188171 A CN101188171 A CN 1011881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y
- plate
- resin
- stiffener
- rub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9/00—Layers
- H01H2209/006—Force isola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9/00—Layers
- H01H2209/01—Increasing rigidity; Anti-creep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54—Actuators connected by flexible web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3/00—Casings
- H01H2223/034—Bezel
- H01H2223/0345—Bezel with keys positioned directly next to each other without an intermediate bezel or fram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9/00—Manufacturing
- H01H2229/044—Injection moulding
- H01H2229/047—Preformed layer in moul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9/00—Manufacturing
- H01H2229/044—Injection moulding
- H01H2229/048—Insertion moulding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键板,具有底板和配置在底板上的多个键头,所述键头从形成在仪器壳体上的没有隔挡的操作开口露出,将底板构成为具有固定键头的多个台座部和加强构件或树脂薄膜,该加强构件或树脂薄膜以使该台座部可按压位移的方式支撑台座部。根据本发明的键板,利用上述结构,提高了底板的刚性,抑制了底板发生形变,或者使形变变得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因此,能够解决因底板的形变而引起的各种问题。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4年4月9日、申请号为200410033496.9、发明名称为“键板及其制造方法”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手机、PDA、车辆驾驶导航装置、车辆音响装置等各种仪器的操作部的按钮开关用的键板,特别是涉及对于使多个键头从形成在仪器壳体上的没有隔挡的操作开口露出使用是最佳的键板。
背景技术
如图32中示出的手机1,根据装置整体和操作部的小型化的要求,此外,根据图案性的要求,需要键板2的多个键头3按窄间距配置从形成在壳体1a上的没有隔挡的操作开口1b露出的按钮开关。基于该背景技术的键板2如图33所示,在由硅酮橡胶构成的底板4上固定了多个即合计17个的键头3。即,由位于中央上部的大型的输入上下左右方向的键头3a、和位于其左右的小型的4个键头3b、和位于它们的下侧的12个中型的键头3c构成。相邻键头3a、3b、3c彼此之间的间隔非常窄,例如按0.15mm~0.2mm的窄间距配置,与操作开口1b的间隙也同样程度地非常窄。
这样的键板2的安装结构是如图34所示,用壳体1a的结构要素,在该背景技术中,是在壳体1a的背面1c的操作开口1b的开口边缘部分和内装在壳体1a内的电路基板1d,经全周压焊保持底板4的外边缘部分的结构,在压焊部分的内侧,成为对壳体1a和电路基板1d不约束的安装结构。因此,在使用手机1时,若将键板2如图35所示地直立,或如图36所示地向下放倒,由柔软的硅酮橡胶等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底板4由于键头3的重量载荷,有时产生整体伸长形变。这样地,若键板2整体产生形变,在底板4的按键4a,与由电路基板1d的金属碟形弹簧和接点电路组成的接点开关1e之间产生位置偏移,有时产生即使按压键头3也输入不了、或难以输入的操作故障。此外,根据底板4的形变形态,由于对每个键头3输入的按压行程量不同,有时会对操作性产生恶性影响。另外,有时也有损及手机1的美观的问题。此外,有时邻接的一方键头3横向滑动钻入到另一方键头3的下面。
关于使全部键头3从如图所示的操作开口1b按窄间距配置并露出的键板2,由如上所述的柔软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底板4的形变而引起的问题是特别需要解决的。但是,在关于位于上下的键头3b,在壳体1a上设置了一个操作开口的情况下,即,若配置在每一个单一操作开口上的键头是2个以上时,就能引起这些问题。此外,在假设如手机1使用时不使其直立或倾倒的仪器上,安装了窄间距配置多个键头的键板的情况中,因为由有柔软性的橡胶状弹性体制成的底板的形变,也能引起键头彼此之间的钻入等问题,因此,关于这些键板,同样要求其相应的对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上述技术为背景。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地抑制窄间距地配置多个键头的键板的形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构成为,关于具有底板和配置在底板上的多个键头的键板,所述键头从形成在仪器的壳体上的没有隔挡的操作开口露出,底板包括具有支撑各键头的台座部和跨过台座部固定的具有贯通孔的树脂薄膜。
根据本发明,由于使用跨过台座部固定的具有贯通孔的树脂薄膜,因此,与现有的使用了硅酮橡胶等橡胶状弹性体的底板相比,能够提高整体刚性,即使使键板直立或倾倒,也能抑制整体发生形变。这样,关于仪器即对于使用时使键板直立或倾倒的手机和PDA等携带式仪器,即使使键板直立或倾倒,也能够尽可能地减低下述情况,即,因键头(按键)与接点开关的位置偏移而发生操作故障、或因每个在操作开口露出的键头的按压行程量不同而发生操作感的恶化、另外对仪器的可视设计性的恶性影响等。
关于前述本发明,利用如下的具体方式,能够进一步可靠地抑制键板整体发生形变。
关于前述本发明,通过在树脂薄膜上设置限制底板形变的加强构件,能够可靠地抑制发生形变。作为这样的加强构件的具体例,可以构成为与树脂薄膜粘接的树脂压型体,该情况下的树脂压型体可以是单一的压型体,也可以是不局限于材料的异同的多个压型体。此外,由模成型可以构成与树脂薄膜整体成型的树脂压型体,该情况下的模成型可以利用例如嵌入成型、型内处理成型。另外,可以构成为涂敷在树脂薄膜上的液态树脂的固化体,该情况的液态树脂可以利用加热固化型、光固化型、湿固化型、加压加湿固化型等反应固化型树脂、或热塑性树脂等无反应固化型树脂等。
然后,关于这样的本发明,用橡胶状弹性体形成台座部,构成为在该台座部上具有受到对键头的按压而变位的挠性部。若构成为在台座部上具有挠性部,就能够提高键板整体的刚性,并且能够实现利用台座部的挠性部使键头向按压方向位移而进行的开关输入。
此外,关于本发明,用硬质树脂形成台座部,构成为在树脂薄膜上具有受到对键头的按压而位移的挠性部。若构成为在树脂薄膜上具有挠性部,就能够提高键板整体的刚性,并且能够实现利用树脂薄膜的挠性部使键头向按压方向位移而进行的开关输入。
以上的本发明中的树脂薄膜的构成为,在由台座部支承的多个键头从形成在仪器的壳体上的没有隔挡的操作开口露出的状态下,即使使其直立或倾倒,也能抑制整体上产生形变。即,有必要充分满足下述要求特性:没有因键头(按键)与接点开关的位置偏移而发生的操作故障;没有每个在操作开口露出的键头因按压行程量不同而发生的操作感恶化;没有对仪器的设计性的恶性影响即目视看不到键板从仪器的壳体明显外突的状态。从而,若至少充分满足这些要求特性,就不局限于其软硬和厚度,可以作为本发明中的树脂薄膜来使用。
更具体地说,在前述贯通孔间不具有加强构件的前述本发明,使用在使由台座部支承的多个键头从形成在仪器壳体上的没有隔挡的操作开口露出的状态下,即使使其直立或倾倒,也能抑制整体上产生形变的刚性的树脂薄膜。
另一方面,在上述贯通孔间具有加强构件的上述本发明,使用在使由台座部支承的多个键头从形成在仪器壳体上的没有隔挡的操作开口露出的状态下,即使使其直立或倾倒,也能与加强构件相结合抑制整体上产生形变的树脂薄膜。然后,在将该树脂薄膜适用于用硬质树脂形成台座部、在树脂薄膜上设置将台座部可按压位移的挠性部的本发明中的情况下,最好是使用刚性低且柔软的树脂薄膜,所述刚性低到容易利用按压键头来进行开关输入的程度。即,本发明中的树脂薄膜从键板整体看来与其作为加强构件起作用,不如作为利用按压变位的挠性部起作用。若是这样的树脂薄膜,利用键头的按压的变形就容易,能够用适当的按压载荷可靠地进行开关输入。
此外,本发明的另外的构成为,关于具有底板和配置在底板上的多个键头的键板,所述键头从形成在仪器壳体上的没有隔挡的操作开口露出,底板包括固定键头用的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多个台座部和由硬质树脂制成的薄板状的加强构件,该加强构件以使该台座部可按压位移的方式支撑该台座部。
根据本发明的键板,由于由台座部支撑键头,利用由硬质树脂制成的薄板状的加强构件支撑台座部,提高了底板的刚性,因此,能够利用加强构件,使底板的形变变得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因此,能够使因底板形变而引起的下述各问题变得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即,因键头与接点开关的位置偏移而引起的操作故障、因每个键头的按压行程量的不同引起的操作性的恶化、对仪器的设计性的恶性影响、及键头彼此之间的钻入。
关于具有薄板状的加强构件的本发明和在树脂薄膜上具有加强构件的本发明中的任一种键板,可以由在其加强构件上使用基于日本工业标准JIS K7191测定的载荷挠曲温度在170℃以上的耐热性硬质树脂来构成。
由于用基于日本工业标准JIS K 7191测定的载荷挠曲温度在170℃以上的耐热性硬质树脂来制造加强构件,因此,提高了底板的刚性,此外,得到了不容易热变形,且没有翘曲等的尺寸精度好的键板。再有,JIS K 7191关于载荷挠曲温度的试验方法进行了记载,以下如不特殊限定,所述的“载荷挠曲温度”是指基于日本工业标准JIS K 7191测定的载荷挠曲温度。
该硬质树脂可以使用从多芳(基)化树脂、聚芳砜树脂、聚醚砜树脂、聚砜树脂中选择的耐热性硬质树脂。
若使用这些树脂,则有刚性且耐热性优良,因此,例如在利用模成型,将加强构件和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台座部整体成型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成形时和脱模时容易引起的热变形,能得到尺寸精度高的键板。此外,在作成照光式键板的情况下,若作为这些树脂使用透明树脂,则由于原料本身的透明度高,因此,能够成为来自内部光源的光线的透射性好的、照光性优良的照光式键板。
此外,该硬质树脂可以使用包含用下述一般式(1)表示的结构单位的耐热性的聚碳酸酯树脂。
(式中,X表示碳,m表示4~7的整数。R1及R2可以对各X个别地选择,并且,相互独立地表示氢或碳数1~6的烷基。此外,n表示40~100的整数。)
若使用该树脂,则有刚性且耐热性优良,因此,例如在利用模成型,将加强构件和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台座部整体成型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成型修整时和脱模时容易引起的热变形,得到尺寸精度高的键板。此外,在作成照光式键板的情况下,若作为这些树脂使用透明树脂,则由于原料本身的透明度高,因此,能够成为来自内部光源的光线的透射性好的、照光性优良的照光式键板。
另外,可以构成为,构成加强构件的硬质树脂含有树脂强化材料。
根据本发明,由于硬质树脂的刚性大幅地提高,因此,能够使底板的形变完全没有。
作为前述本发明的树脂强化材料,由鳞片状的树脂强化材料、土块状的树脂强材料、纤维状的树脂强化材料、球状的树脂强化材料构成。
若是这些树脂强化材料,则容易填充在硬质树脂中,成形后的硬质树脂的加工性好,此外,也能得到高的加强效果。作为鳞片状的树脂强化材料,可以使用云母粉、石墨粉等,作为土块状的树脂强化材料,可以使用石墨粉等,作为球状的树脂强化材料,可以使用玻璃球、二氧化硅球等。然后,作为纤维状的树脂强化材料,可以使用以下材料。
即,作为前述本发明的树脂强化材料,其构成为:至少含有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或陶瓷纤维的某一种。
这些纤维材料能够发挥提高优良的刚性的效果,加之耐热性也优良,例如,在利用模成型,将加强构件与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台座部整体成型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成形时和脱模时容易引起的构成加强构件的硬质树脂的热变形,能得到精度高的键板。
作为以上的键板的具体结构,能以下述结构实现:底板全体将加强构件作为基体,在该加强构件中具有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台座部的方式;底板全体将由硅酮橡胶或热塑性合成橡胶等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弹性板作为基体,在该弹性板中部分地具有加强构件的结构。在本申请中,作为其具体结构,提供以下的发明。
即,关于本发明的键板,加强构件由一张板构成,该板具有跨过台座部用于固定的贯通孔。
根据本发明,由于加强构件是一张板,因此,由于提高全面性的刚性,故能可靠地抑制键板整体发生形变。该情况下,能够利用模成型的整体成型和使用粘结剂的粘接等来实现加强构件的贯通孔与台座部的固定。再有,若是模成型的整体成型,则特别能提高固定强度和生产性。
此外,关于以上本发明的键板,其构成为:底板由具有台座部的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弹性板形成,在邻接的台座部之间部分地设置加强构件。
根据本发明,虽然用弹性板形成底板,但是由于设置在邻接的台座部之间的加强构件的刚性提高了,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键板发生形变。可以利用例如由模成型与弹性板的整体成型、对弹性板的粘接、在弹性板上涂敷构成加强构件的液态树脂而固化等方式,来设置该情况的加强构件。
关于以上本发明的键板,其构成为:由具有台座部的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弹性板形成底板,将加强构件设置在该弹性板的外边缘侧。
根据本发明,虽然用弹性板形成底板,但是由于因加强构件提高了弹性板外边缘的刚性,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键板发生形变。可以利用例如由模成型与弹性板的整体成型、对弹性板的粘接、在弹性板上涂敷构成加强构件的液态树脂而固化等方式,来设置该情况的加强构件。
关于以上本发明的键板,其构成为:在底板上设置了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压焊承受部。
根据本发明,由于使压焊承受部压缩保持,因此,利用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压焊承受部的回跳弹性,能够可靠地将键板保持在仪器上。
另外,本发明的另外的构成为,关于将从形成在仪器壳体上的没有隔挡的操作开口露出的多个键头固定在底板上的键板的制造方法,使用基于JIS K7191测定的载荷挠曲温度在170℃以上的耐热性硬质树脂来制造加强构件,将该加强构件搬运到底板成型金属模的内腔内,向该内腔内注入橡胶状弹性体,在不足前述耐热性硬质树脂的载荷挠曲温度的温度下,使加强构件与该橡胶状弹性体一体化来制造底板。
根据本发明,使用基于JIS K 7191测定的剩余载荷挠曲温度在170℃以上的耐热性硬质树脂来制造加强构件,将该加强构件搬运到底板成型金属模的内腔内,向该内腔内注入橡胶状弹性体,在不足前述耐热性硬质树脂的载荷挠曲温度的温度下,使加强构件与该橡胶状弹性体一体化,来制造底板,因此,在橡胶状弹性体与加强构件的整体成型时或脱模时,不容易产生加强构件的热变形,能够得到尺寸精度高的键板。然后,若选择规定的载荷挠曲温度以上的树脂,就不需要对应于树脂种类,准备多个根据树脂的种类预先考虑了“翘曲”程度的加强构件制造用金属模,此外,由于不用考虑了“翘曲”程度的复杂的设计,加强构件制造用金属模的制作变得容易,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若在橡胶状弹性体中使用热固化性合成橡胶,能够就在该热固化性合成树脂的固化温度以上,不足使用于加强构件的耐热性硬质树脂的载荷挠曲温度的温度下,使加强构件与热固化性合成橡胶一体化,来制造底板。
由于在热固化性合成橡胶的固化温度以上,不足用于加强构件的耐热性硬质树脂的载荷挠曲温度的温度下,使加强构件与热固化性合成橡胶一体化,因此,即使加热到使热固化性合成橡胶在成型金属模内交联(硫化)固化的温度,由于不足耐热性硬质树脂的载荷挠曲温度,因此,加强构件不引起热变形。因此,不受热固化性合成树脂的固化温度的影响,能够得到没有翘曲等热变形的键板。
若橡胶状弹性体是硅酮橡胶,则在160℃以上的不足用于加强构件的耐热性硬质树脂的载荷挠曲温度的温度下,能够使加强构件与硅酮橡胶一体化,来制造底板。
由于在160℃以上的,不足使用于加强构件的耐热性硬质树脂的载荷挠曲温度的温度下,使加强构件与硅酮橡胶一体化,因此,即使提高到使硅酮橡胶交联固化的160℃以上,由于不足耐热性硬质树脂的载荷挠曲温度,因此,加强构件不引起热变形。因此,不受硅酮橡胶的固化温度的影响,能够得到没有翘曲等热变形的键板。
如以上说明的,根据上述任一本发明的键板,利用加强构件的前述结构,提高了底板的刚性,抑制了底板发生形变,或者使形变变得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因此,成为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因底板形变而引起的下述各问题的键板,即,因键头与接点开关的位置偏移而操作故障、因每个键头的按压行程量的不同而引起的操作性的恶化、对仪器的设计性的恶性影响、键头彼此之间的钻入。
特别是在构成加强构件的硬质树脂中含有树脂强化材料的情况下,能格外地提高硬质树脂的刚性,使底板的形变变得完全没有。另外,作为树脂强化材料,在含有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或陶瓷纤维的至少一种的情况下,由于在提高优良刚性的效果的同时,可以抑制成形时和脱模时容易引起的构成加强构件的硬质树脂的热变形,能够得到精度高的键板,因此,即使是复杂的设计形态的键板,成品率也高,也可以批量生产。
此外,在构成加强构件的硬质树脂中使用载荷挠曲温度为170℃以上的耐热性硬质树脂的情况下,在键板的制造过程中,由于没有热变形,能得到尺寸精度高的键板,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键板的制造方法,没有键板的翘曲等热变形的问题,能够得到尺寸精度高的键板,可以制造高品质且廉价的键板。
如上所述,若是本发明的键板,由于能解决底板形变所引起的各问题,因此,不依赖于对操作性有恶性影响的方法,即键头自身的尺寸的小型化,就能够实现仪器整体的小型化和操作部的小型化的要求。
本发明的内容不限制于以上的说明,关于本发明的目的、优点、特征及用途,从参照附图进行叙述的以下说明可以进一步明确。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适宜的变更,也应该理解为全部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第一实施方式的键板底面的外观图。
图2是图1的SB-SB线剖面图。
图3是图1的SC-SC线剖面图。
图4是按照第二实施方式的键板底面的外观图。
图5是图4的SD-SD线剖面图。
图6是图4的SE-SE线要部放大剖面图。
图7是按照第三实施方式的键板底面的外观图。
图8是图7的SF-SF线剖面图。
图9是按照第四实施方式的键板底面的外观图。
图10是图9的SG-SG线剖面图。
图11是按照第五实施方式的键板底面的外观图。
图12是图11的SH-SH线剖面图。
图13是按照第六实施方式的键板上面的外观图。
图14是图13的SI-SI线剖面图。
图15是按照第七实施方式的键板背面的外观图。
图16是图15的SJ-SJ线剖面图。
图17是图15的SK-SK线剖面图。
图18是按照第八实施方式的键板背面的外观图。
图19是图18的SL-SL线剖面图。
图20是图18的SM-SM线要部放大剖面图。
图21是按照第九实施方式的键板背面的外观图。
图22是图21的SN-SN线剖面图。
图23是按照第十实施方式的键板背面的外观图。
图24是图23的SO-SO线剖面图。
图25是示出第一、第二、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26是示出第一、第二、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27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28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29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30是示出第九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31是示出第十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32是一个现有例涉及的手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33是图32的手机所具有的键板的外观图。
图34是图32的SA-SA线的手机的概略剖面图。
图35是示出使手机直立的状态的相当于图34的概略剖面图。
图36是示出使手机倾倒的状态的相当于图34的概略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再有,关于与现有技术通用的结构和在各实施方式中通用的结构,标记为同一符号,省略重复说明。再有,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仪器”,与现有技术的说明同样地,将适用于手机1的按钮开关用的键板作为一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图1~图3)
本方式的键板11由底板12和固定在底板12上的键头3构成。图1~图3中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键板11。图1是按照第一实施方式的键板11的底面的外观图,图2是图1的SB-SB线剖面图,图3是图1的SC-SC线剖面图。
底板12包括上部具有矩形舌片部的圆角长方形形状的一张板的硬质树脂板13作为“加强构件”。在硬质树脂板13上,由于格子状的格棱部13a,在设置各键头3的部分上形成了矩形的贯通孔14。贯通孔14被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台座部15封闭着。在台座部15上,如图2和图3中的放大剖面所示,在其上面用无图示的粘结剂固定键头3,在其底面形成了向下突出的圆柱形的按键16。此外,在台座部15上形成挠性部17,该挠性部17由于对键头3的按压而产生橡胶弹性变化,浮动支撑着键头3,可使得键头3的按键16可以由在图中向下方的按压而位移。
在此,关于构成底板12的各部分的材料进行说明。首先,作为硬质树脂板13,使用应能抑制键板11形变的、刚性高的材料。作为这样的硬质树脂板13的材料,可以使用包括聚碳酸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聚丙烯类共聚物树脂、聚烯烃类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聚酯类树脂、环氧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亚胺树脂等的聚酰胺树脂、硅酮类树脂、三聚氰酰胺树脂等氨基树脂、烯丙树脂、呋喃树脂、苯酚类树脂、氟化乙烯树脂、多芳基化合物树脂、聚芳砜树脂、聚醚砜树脂、聚苯醚树脂、聚苯硫醚树脂、聚砜树脂等。
这些树脂中,最好使用载荷挠曲温度为170℃的耐热性硬质树脂。这是为了防止制造底板12时因加热在硬质树脂板13上产生翘曲等的变形。这些树脂中可以举出例如,180℃的氨基树脂、180℃的三聚氰酰胺树脂、200℃的烯丙树脂、230℃的环氧树脂、170℃的呋喃树脂、200℃的苯酚树脂、300℃的硅酮树脂、200℃的氟化乙烯树脂、270℃的聚酰胺亚胺树脂、175℃的多芳基化合物树脂、204℃的聚芳砜树脂、200℃的聚醚砜树脂、240℃的聚酰亚胺树脂、172℃的聚苯醚树脂、260℃的聚苯硫醚树脂、175℃的聚砜树脂、180℃的聚碳酸酯树脂等。另外,在这些树脂中,更好的是例如包含用下述一般式(1)表示的结构单位的聚碳酸酯树脂、多芳基化合物树脂、聚芳砜树脂、聚醚砜树脂、聚砜树脂等。所述的最好使用包含用下述一般式(1)表示的结构单位的聚碳酸酯树脂等是因为,这些树脂的载荷挠曲温度在170℃以上,对于包含硅酮橡胶的许多树脂的交联温度不产生热变形,而且树脂与橡胶状弹性体的粘结力高。此外,由于透明性高,因此,在作成利用内部光源进行照光的所谓的照光式键板的情况下,能够高效地照光来自光源的光线。
(式中,X表示碳,m表示4~7的整数、R1和R2可以对各X个别地选择,并且,相互独立地表示氢或碳的数1~6的烷基。此外,n表示40~100的整数。)
用一般式(1)表示的结构单位中,包含用下面的式(2)~式(4)表示的结构单位。
式(4)
(各式中,n相互独立地表示40~100的整数。)
用上述一般式(1)、式(1)~式(4)表示的结构单位,对于聚碳酸酯树脂全体是40~100摩尔%,此外,上述一般式(1)、式(1)~式(4)末端,按照原料的种类,结合着H、OH、OR、COOR(R是氢或碳数1~3的链烷)等。
另一方面,可以在构成硬质树脂板13的母材的硬质树脂中混合树脂增强材料。构成母材的硬质树脂可以是上述的耐热性硬质树脂,但也可以不是这些耐热性硬质树脂,而使用一般的上述的树脂。树脂强化材料在固化后的硬质树脂板13中实际上成为均匀分散的状态,在硬质树脂板13的整个面中提高刚性。
作为这样的树脂强化材料,使用云母粉、石墨粉等鳞片状的树脂强化材料、石墨粉等土块状的树脂强化材料、玻璃纤维、碳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陶瓷纤维、金属纤维等纤维状的树脂强化材料、玻璃球、二氧化硅球等球状的树脂强化材料。若使用这些树脂强化材料,就容易向未固化的液状硬质树脂中进行填充,固化后的硬质树脂压型体的加工性好,能够发挥高的加强效果。
然后,在以上的树脂强化材料中,最好包含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或陶瓷纤维的至少某一种。这些纤维材料在能够发挥提高优良刚性的效果的同时,耐热性也优良,例如,在硬质树脂板13与台座部15利用模成型形成一体的情况下,该台座部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能够抑制成形时或脱模时容易引起的硬质树脂板13的热变形,因此能够得到精度高的键板11。
关于以上这样的树脂强化材料的填充量,因选择的树脂增强材料的形状和原料而不同。例如,在鳞片状、土块状、球状等的树脂强化材料中,对于硬质树脂100重量份,最佳范围是15重量份至60重量份。此外,在纤维状的树脂强化材料中,对于硬质树脂100重量份,最佳范围是10重量份至40重量份。所述的这样地规定是因为,在各填充量不足上述数值的下限值时,不能得到高的加强效果,有可能因构成母材的硬质树脂的刚性不足而产生微小形变。此外,若各填充量超过前述数值的上限值,则向构成母材的硬质树脂进行的填充变得极其困难,混合加工时间变长,因此妨碍生产效率。而且,在硬质树脂板13的成形时,填充超过上限值的树脂加强材料的硬质树脂组成物的流动性差,就不能加工成形为期望的形状。
作为构成台座部15的橡胶状弹性体,可以使用回跳弹性好且有柔软度的硅酮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乙烯-丙烯橡胶、丁二烯橡胶、氯丁橡胶、天然橡胶等热固化性合成橡胶。此外,也可以使用苯乙烯类、酯类、尿烷类、聚烯烃类、氨化物类、丁二烯类、乙烯-醋酸乙烯类、含氟橡胶类、异戊二烯类、氯化聚乙烯类等热塑性合成橡胶。这些中,若是硅酮橡胶、苯乙烯类热塑性合成橡胶、酯类热塑性合成橡胶,则能得到回跳弹性优良,具有高耐久性的台座部15。
为了制造如上所述的底板12,预先利用注塑成型等模成型得到硬质树脂板13。然后,在选择了热固化性合成树脂作为构成台座部15的橡胶状弹性体的情况下,搬运到其成型金属模的内腔中,在选择了热塑性合成树脂的情况下,搬运到其注射成型金属模的内腔中,分别进行模成型。这样,就能得到与台座部15整体成形的底板12。此外,也可以不用该制造方法,利用双色成型来成形硬质树脂板13和台座部15。
在橡胶状弹性体成型金属模的内腔内一体化形成硬质树脂板13和橡胶状弹性体时,在使用硅酮橡胶等橡胶状弹性体的情况下,为了使其交联(加硫),必须要在内腔内将橡胶状弹性体加热到150℃以上,或根据情况到160℃以上。这时,若硬质树脂板13的载荷挠曲温度低,就会引起热变形,有时就成为带有所谓的“翘曲”形变的底板12。因此,用于硬质树脂板13的树脂最好是载荷挠曲温度在橡胶状弹性体的交联温度以上,170℃以上为更好。这是因为,若在170℃以上,则比很多种类的橡胶状弹性体的交联温度都高,在制造工序中温度设定的自由度增高。设制造底板12时的成型温度是组合考虑对应于硬质树脂和橡胶状弹性体的种类的温度,但在橡胶状弹性体中使用热固化性合成橡胶的情况下,最好是在热固化性合成橡胶的固化温度以上,且不足用于硬质树脂板13的硬质树脂的载荷挠曲温度。此外,在橡胶状弹性体中使用硅酮橡胶的情况下,最好是在160℃以上,且不足用于硬质树脂板13的硬质树脂的载荷挠曲温度。
在制造了底板12后,通过将规定的键头3粘接在各台座部15上,就能得到本方式的键板11。
如上所述得到的键板11将含有树脂强化材料的硬质树脂板13作为基体,在其贯通孔14上形成了浮动支撑键头3的台座部15,因此,底板12上不产生形变。从而,即使使键头11直立或倾倒,让硬质树脂板13承受键头3的重量,也能利用硬质树脂板13的刚性,抑制键板11的整体的形变。从而,能够除掉下述情况,即,因按键16与电路基板1d的接点开关1e的位置偏移而产生的操作故障、因按压行程量的不同而产生的操作感的恶化、对手机1的设计性的恶性影响、键头彼此之间的钻入。
第二实施方式(图4~图6)
本实施方式的键板2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作为构成底板22的加强构件的硬质树脂板13上,整体成形了由热塑性合成橡胶构成的加强外框23,使其作为“加强构件”和“压焊承受部”。图4~图6中示出按照第二实施方式的键板21。图4是按照第二实施方式的键板21的底面的外观图,图5是图4的SD-SD线剖面图,图6是图4的SE-SE线剖面图。通过形成覆盖硬质树脂板13的外边缘的加强外框23,比第一实施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底板21整体的刚性。此外,热塑性合成橡胶构成的加强外框23,由在操作开口1b的开口边缘部分与内装在壳体1a内的电路板1d压焊保持时,由于回跳弹性,对于给予压焊的面的形状追随性优良,所述操作开口1b在手机1的壳体1a的背面1c。从而,在发挥强保持力的同时,也能够发挥优良的密封性,防止液体和灰尘从操作开口1b进入壳体1a的内部。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键板21中,可以使用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的键板11中使用的材料,可以与键板11同样地,由模成型和双色成型进行制造。
第三实施方式(图7、图8)
在本方式的键板31中的底板32中,关于作为隔离贯通孔14彼此之间的加强构件的硬质树脂板13的格棱部13a的表里,其特征在于,形成加强层33作为“加强构件”,该加强层33由与台座部15整体成型的热塑性合成橡胶构成。图7和图8中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键板31。图7是按照第三实施方式的键板31的底面的外观图,图8是图7的SF-SF线剖面图。利用加强层33保护细而薄的格棱部13a不破损和裂损,并且提高刚性,比第一实施方式提高了底板32的整体刚性,能够更可靠地抑制键板31发生形变。
第三实施方式的键板31也可以用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的键板11同样的材料、同样的方法进行制造。
第四实施方式(图9、图10)
本方式的键板41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由弹性板43形成了底板42的全体,所述弹性板43作为橡胶状弹性体,由热塑性合成橡胶构成。
图9和图10中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键板41。图9是按照第四实施方式的键板41的底面的外观图,图10是图9的SG-SG线剖面图。在键板41上,在挠性部17的背面固定着由薄板状的硬质树脂压型体构成的加强内框46,作为“加强构件”,所述挠性部17用于隔离形成在弹性板43上的台座部44彼此之间。从而,在本方式中,利用加强内框46来提高挠性部17中的刚性,其结果,能提高底板42的整体刚性,能更可靠地抑制键板41发生形变。
为了制造这样的底板42,就要利用注塑成型等模成型来制造加强内框46。然后,将加强内框46搬运到热塑性合成橡胶的注塑成型金属模的内腔内,注塑成型台座部44,就得到底板42。也可以不用该制造方法,而利用双色成型来进行制造。之后,通过在各台座部44上粘接规定的键头3,就能得到本方式的键板41。在底板42的制造中也可以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键板11中使用的材料。
第五实施方式(图11、图12)
本方式的键板51是对第四实施方式加以变更的。图11和图12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键板51。图11是按照第五实施方式的键板51的底面的外观图,图12是图11的SH-SH线剖面图。在本方式中,底板52的全体由作为橡胶状弹性体的弹性板53构成。弹性板53的上面53a如图12所示,是没有凸凹的平坦面,这样能够达到减轻重量和由于键头3的固定部分中的薄壁化而实现薄型化。此外,在弹性板53的底面53b上形成突出设置按键53c的多个凹部53d。凹部53d的形成部分中的橡胶状弹性体的壁厚薄,该薄壁部分就成为以使支撑各键头3的台座部53e可按压位移的方式支撑各键头3的台座部53e。
各键头3由有高度的粘结部54,以底面3d距上面53a悬浮的状态固定在薄壁的台座部53e上。粘结部54不是涂敷在薄壁的台座部53e的整个面上,而是部分地涂敷在其面内而固化。这样地,通过将粘结部54的固化区域53f(参照图11)设定成比薄壁的台座部53e小的面积,台座部53e就能够在固化区域53f的外侧区域中发生弹性变形,能够按压位移键头3。从而,不需要如前述各实施方式的台座部15、44那样地,在弹性板53的上面53a上形成固定键头3的凸部,能够实现不用该凸部而带来的弹性板53的薄壁化和重量减轻。这样,能够薄型化键板51。
在凹部53d和台座部53e的外侧,形成包围它们的厚壁部53g。厚壁部53g的壁厚比台座部53e厚,浮动支撑着按键53c和台座部53e。在该厚壁部53g上设置有由薄板状的硬质树脂压型体构成的加强内框53h,作为“加强构件”。在本实施方式的加强内框53h上,如图11所示,形成设置了开口53i的框架,使得凹部53d与台座部53e互不干扰。
制造以上这样的底板52的方法之一是利用模成型的整体成型。该情况下,预先将准备好的加强内框53h,搬运到弹性板53的成型金属模的内腔的内部,进行橡胶状弹性体即热固化性合成橡胶和热塑性合成橡胶的成形。由此,就能得到将加强内框53h埋设在橡胶状弹性体的状态下整体成型了的压型体,即底板52。在这之后,从成型金属模脱模底板52,用粘结剂(粘结部54)固定键头3,就能得到键板51。根据该制造方法,由于弹性板53对于加强内框53h坚固地固定,因此,若橡胶状弹性体不断裂,就不产生加强内框53h的脱离,能得到整体性优良的底板52。也可以将第一实施方式的键板11中使用的材料使用于底板52的制造。
此外,在制造底板52的其他方法中,利用橡胶状弹性体的模成型,得到将图12中示出的厚壁部53g中的加强内框53h的埋设部分,作为凹状向下开口的加强内框53h的安装槽而成形的压型体。然后,从成型金属模脱模后,利用无图示的粘结剂,对该安装槽固定另外制造的加强内框53h。这样,得到在埋设状态下固定了加强内框53h的底板52。之后,用粘结剂(粘结部54)固定键头3,就能得到键板51。根据该制造方法,由于在橡胶状弹性体的模成型过程中不使用加强内框53h,因此,作为加强内框53h,耐热性低,容易引起热变形,模成型中不融合,但也可以使用刚性或耐久性或透明性等键板51所要求的其他要求特性上优良的材料。
第六实施方式(图13、图14)
第六实施方式的键板61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图13和图14中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键板61。图13是按照第六实施方式的键板61的上面的外观图,图14是图13的SI-SI线剖面图。与第五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在于,如图13所示,作为“加强构件”形成了位于外周的包围台座部63e的加强框63h。从而,由于底板52的外边缘周围也能得到加强效果,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全面的刚性。
此外,在本方式的键板61中,如图14所示,使加强框61h在构成底板62的弹性板63的上面63a上露出。这样,例如作为键头3使用透明材料,就可以构成为将加强框63h的色彩作为底板62的设计的一部分,能得到过去没有的能够视觉辨认设计效果的键板61。此外,在键板61作成照光式的情况下,具体地说,在键头3上施行可对镂刻文字照光的印刷,底板62具有透光性,另外,在加强框63h上施行了遮光性着色的情况下,由于加强框63h与相邻的键头3彼此之间的间隙接近,因此,能够抑制漏光。
第六实施方式的键板61也可以用与第五实施方式中示出的键板51同样的材料、同样的方法进行制造。
第七实施方式(图15~图17)
本方式的键板71由底板72和固定在底板72上的键头3构成。图15~图17中示出第七实施方式的键板71。图15是按照第七实施方式的键板71的底面的外观图,图16是图15的SJ-SJ线剖面图,图17是图15的SK-SK线剖面图。本实施方式的键板7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键板11的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在键板11中,使用了薄板状的硬质树脂作为“加强构件”,与此相对,在键板71中,使用树脂薄膜作为“加强构件”。
底板72具有一片树脂薄膜73作为基体,该树脂薄膜73在上部具有矩形舌片部的圆角长方形。在树脂薄膜73上,利用残留的格子状的格棱部73a,在设置各键头3的部分上形成矩形的贯通孔14。各贯通孔14由台座部15封闭,所述台座部15由作为橡胶状弹性体的热塑性合成橡胶构成。在台座部15上,如图16和图17的放大剖面所示,在其上面用图外的粘结剂固定键头3,在其底面上形成向下突出的圆柱形的按键16。在台座部15的外边缘形成挠性部17,该挠性部17浮动支撑键头3,使得键头3可以利用向图中下方按压而变位。这样地,通过作成在台座部15中埋设贯通孔14的结构,底板72的整体刚性提高,即使使键板71直立或倾倒,使其承受键头3的重量,也能够抑制键板71的整体的形变变形。从而,不产生下述这样的问题,即,因按键16与电路基板1d的接点开关1e的位置偏移引起的操作故障、因按压行程量的不同引起的操作感的恶化,另外,损坏手机1的设计性。
在此,关于构成底板72的各部分的材料进行说明。首先,作为本方式中的树脂薄膜73,使用具有刚性的硬质材料,使得在使由台座部15支撑的多个键头3,从手机1的壳体1a上形成的没有隔挡的操作开口1b露出的状态下,即使直立或倾倒,也能够抑制键板71的整体发生形变。此外,其材料可以使用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酰胺纤维、聚(氯)乙烯、聚酰胺、聚酰亚胺等,也可以使用属于这些的混合物薄膜。作为以上这样的树脂薄膜73的具体例,可以使用例如ユ—ピロン(注册商标)薄膜(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パンライト(注册商标)板(株式会社帝人)。
此外,作为构成台座部15的热塑性合成橡胶,可以使用苯乙烯类、酯类、尿烷类、聚烯烃类、氨化合物类、丁二烯类、乙烯-醋酸乙烯类、聚(氯)乙烯类、含氟橡胶类、异戊二烯类、氯化聚乙烯类等热塑性合成橡胶。此外,其硬度最好是由JIS K6253中规定的硬度,是A40~80型的。若硬度不足A40型,则台座部15就过软,有开关输入时的按压感差的不适。另一方面,若硬度超过A80型,则有挠性部17不易变形,构成开关输入的按压载荷变重的不适。
为了制造如上所述的底板72,利用冲压模等在树脂薄膜73上形成贯通孔14后,搬运到注塑成型金属模中。然后,向成形台座部15的内腔内注射热塑性合成橡胶,进行固化处理。这样,与各贯通孔14整体成型台座部15,得到底板72。之后,通过在各台座部15上粘结规定的键头3,就能得到本方式的键板71。
第八实施方式(图18~图20)
本方式的键板81与第七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底板82的树脂薄膜83上,整体成型了由热塑性合成橡胶构成的加强外框84。图18~图20中示出第八实施方式的键板81。图18是按照第八实施方式的键板81的底面的外观图,图19是图18的SL-SL线剖面图,图20是图18的SM-SM线剖面图。这样地,通过形成覆盖树脂薄膜83的外边缘的加强外框84,比第七实施方式进一步提高底板81的整体刚性。然后,由热塑性合成橡胶构成的加强外框84由于在手机1的壳体1a的背面1c中的操作开口1b的开口边缘部分和内装在壳体1a中的电路基板1d,利用压焊保持时,对于给予压焊的面的形状追随性好。从而,对于从操作开口1b进入到壳体1a内部的液体和灰尘的密封性好,也能够发挥强保持力。键板81也可以与第七实施方式中示出的键板71同样地制造,可以使用与键板71同样的材料。
第九实施方式(图21、图22)
本方式的键板91的特征在于,在构成底板92的树脂薄膜93的背面全体上,形成了由固化体构成的加强层94作为“加强构件”,所述固化体是涂敷了液状树脂后进行固化的。此外,关于隔离贯通孔14彼此之间的树脂薄膜93的格棱部93a的表里,还形成了加强层95作为“加强构件”,该加强层95与台座部15整体成型,由热塑性合成橡胶构成。图21和图22示出第九实施方式的键板91。图21是按照第九实施方式的键板91的底面的外观图,图22是图21的SN-SN线剖面图。在这样的本方式中,用加强层94加强了树脂薄膜93全体后,通过用加强层95对薄且细的格棱部93a进一步加强,使底板92的整体刚性提高,能够更可靠地抑制键板91发生形变。
关于加强层94,可以利用加热固化型、光固化型、湿固化型、加压加湿固化型等反应固化型树脂、或热塑性树脂等无反应固化型树脂等。此外,也可以利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硬质树脂。然后,其中特别是加压加湿固化型和光固化型的反应固化型树脂,其优点在于,能够在低温中很快固化,提高生产效率。此外,由于不需要加热,作为树脂薄膜93,可以使用软化点低和耐热性低的树脂,因此,其优点在于,能够扩大热塑性合成橡胶和树脂薄膜93的选择材料的幅度。然后,根据加强层94和95给予的加强的结果,作为本方式的树脂薄膜93,可以利用比前述实施方式刚性低且柔软的材料。键板91也可以与第七实施方式中示出的键板71同样地制造,可以使用与键板71同样的材料。
第十实施方式(图23、图24)
本方式的键板101与前述各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用硬质树脂形成底板102的台座部105。图23和图24中示出第十实施方式的键板101。图23是按照第十实施方式的键板101的背面的外观图,图24是图23的SO-SO线剖面图。可以利用与前述第七实施方式同样的方法即注塑成型法,与树脂薄膜103整体成型这样的台座部105。此外,在本方式的底板102中,在隔离贯通孔14彼此之间的树脂薄膜103的格棱部103a的背面,用粘结剂固定由薄板状的硬质树脂压型体构成的加强内框104,作为“加强构件”。从而,在本方式中,利用加强内框104提高格棱部103a中的刚性,其结果,能够提高底板102整体刚性,更可靠地抑制键板101发生形变。然后,如图24所示,加强内框104的宽度d1小于格棱部103a中的台座部105间的间隔d2,由此,在格棱部103a上形成浮动支撑台座部105的挠性部17。这样地,将格棱部103a部分地作为挠性部17利用,利用加强内框104给予的加强,其结果,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树脂薄膜103,使用比前述各实施方式中的刚性低且柔软的材料。即,本发明中的树脂薄膜103,与其作为键板101全体的加强构件起作用,不如作为可按压位移的挠件部发挥作用。作为其一例,可以使用ダイアミロン(注册商标)C(三菱树脂株式会社)。从而,本实施方式的键板101确保了在整体上不产生形变这样的刚性,但挠性部17柔软且能得到良好的操作感。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列举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关于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作为键头3,可以利用热塑性树脂或热固化性树脂、硅酮橡胶或热塑性合成橡胶等的橡胶状弹性体作为材料。此外,因为底板12、22、32、42、52、62、72、82、92、102的刚性高,也可以利用有重量的金属材料的。此外,关于键头3,可以形成用油墨和电镀等表示文字、数字、标记等的显示部。另外,关于键头3,可以构成为镂刻文字照光式键头和文字照光式键头。此外,作为键头3的立体形状,也可以是其他的立体形状。当然,底板12、22、32、42、52、62、72、82、92、102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关于台座部15、44、53e、63e、105,作成平面长方形,但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也可以是其他多角形。此外,底板12、22、32、42、52、62、72、82、92、102的形状也不局限于前述实施方式的例子,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键板31中,例示了覆盖硬质树脂板13的格棱部13a的表里的、由热塑性合成橡胶构成的加强层33,但也可以是仅覆盖某一面的。此外,加强层33也可以不是覆盖全部格棱部13a的,而是部分地覆盖的。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键板41中,例示了利用模成型与硬质树脂板13整体成型的加强内框46,但也可以是利用粘结剂进行粘结的。此外,也可以与加强内框46相对应,通过涂敷例如液状的UV固化型树脂而使其固化,形成对应于加强内框46的加强层。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键板41中,例示了作成与硬质树脂板13的格棱部13a的形状相对应的单一的压型体的加强内框46,但也可以将其分割构成为多个压型体。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包含第二实施方式的加强外框23的单一的压型体,反之,也可以是部分地不加强格棱部13a的。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键板41中,作为弹性板43,例示了热塑性合成橡胶,但也可以是由硅酮橡胶构成的弹性板。该情况下,可以用粘结剂等粘结固定加强内框46或加强外框23。
另外,关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例如图25所示,在格棱部13a上形成阶段部13b,通过在这固定热塑性合成橡胶,能够增大固定面积,提高对于硬质树脂板13的粘结力。此外,关于第三实施方式,例如图26所示,在格棱部13a上形成贯通孔13c,通过向这注入热塑性合成橡胶进行固定,在增大固定面积的同时,利用连接表里的连结结构,能够提高对于硬质树脂板13的粘结力。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使加强内框53h露出在弹性板53的底面53b,在第六实施方式中,使其露出在其相反侧的上面63a,但也可以如图27所示,完全埋入到厚壁部53g中。此外,也可以如图28所示,在相邻台座部53e之间不形成厚壁部53g,而在台座部53e的边界部分形成加强内框53h。另外,也可以如图29所示,在构成底板53的板面的底面53b上,由无图示的粘结剂或两面胶带等粘贴加强内框53h,取代厚壁部53g,使其支撑台座部53e。此外,也可以固定在上面53a上。
关于底板52、62中的形成加强内框53h、63h的地方,也可以根据键头3的配置方式进行变更。总之,若存在按窄间距配置相邻的至少两个键头,就有必要用加强内框53等“加强构件”进行加强。从而,也可以在固定它们的至少两个台座部彼此之间设置“加强构件”。
关于第七和第八实施方式的键板71、81,也可以如第十实施方式的台座部105这样地由硬质树脂形成台座部15。
在第九实施方式的键板91中,例示了覆盖树脂薄膜93的格棱部93a和加强层94双方的、由热塑性合成橡胶构成的加强层95,但也可以仅覆盖某一方。此外,加强层94在树脂薄膜93的背面全体上形成,但也可以仅形成在例如第八实施方式的对应于加强外框84的部分和第十实施方式的对应于加强内框104的部分。即,也可以部分地形成。
在第十实施方式的键板101中,利用粘结,在树脂薄膜103上固定了加强内框104,但也可以同样地利用模成型,与台座部105整体成型。此外,也可以与加强内框104相对应地,通过涂敷加热固化型、光固化型、湿固化型、加压加湿固化型等反应固化型树脂或热塑性树脂等无反应固化型树脂使其固化,来形成与加强内框104相对应的加强层。
在第十实施方式的键板101中,例示了作成与树脂薄膜103的格棱部103a的形状相对应的单一的压型体的加强内框104,但也可以将其分割构成为多个压型体。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包含第八实施方式的加强外框84的单一的压型体,反之,也可以是部分地不加强格棱部103a的。
另外,关于第九实施方式,例如图30所示,在格棱部93a和加强层94上形成贯通孔H,通过向这注入热塑性合成橡胶进行固定,因此能够在增大固定面积的同时,利用连接表里的连结结构,能够提高对于树脂薄膜93的粘结力。此外,关于用注塑成型形成第十实施方式的加强内框104的实施方式,例如图31所示,在格棱部103a上形成贯通孔H,通过向这注入熔融树脂进行固定,因此能够在增大固定面积的同时,利用连接表里的连结结构,能够提高对于树脂薄膜103的粘结力。
再有,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用于手机1的键板11、21、31、41、51、61、71、81、91、101,但也可以适用于此外的仪器。由于其特征在于,能抑制使用时使键板直立或倾倒而产生的形变,因此,最适用于使用时使键板直立或倾倒的手机或PDA或远距离控制器等携带式仪器。
例
以下,关于具体制造例中的一例进行说明。
制造了图12中示出的方式的键板(51)。用包含上述式(2)中表示的结构单位的载荷挠曲温度为180℃的聚碳酸酯树脂,预先成形作为加强构件的加强内框(53h),接着,将加强内框(53h)搬运到形成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弹性板(53)的金属模的内腔内。之后,向内腔内注入作为橡胶状弹性体的硅酮橡胶,在160℃、5分钟的条件下进行硅酮橡胶的交联(加硫),同时,得到硅酮橡胶与由聚碳酸酯树脂制成的加强内框(53h)一体化的底板(52)。用尿烷-丙烯酸酯类粘结剂(54),将其与另外成形的由聚碳酸酯制成的键头(3)进行紫外线照射粘结,得到了本发明的键板(51)。得到的键板(51)看不到在底板(52)上有“翘曲”等变形,是尺寸精度良好的键板(51)。
此外,作为加强内框(53h)用的材料,取代包含式(2)中表示的结构单位的聚碳酸酯树脂,使用包含用下述式(5)表示的结构单位的载荷挠曲温度为135℃的聚碳酸酯树脂,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下,制造了与硅酮橡胶一体化的底板(52)。得到的底板(52)稍微带有“翘曲”。因此,在使用该树脂的情况下,用该树脂专用的另外准备的加强内框(53h)制造用金属模,考虑到发生翘曲,就需要制造预先已形变的加强内框(53h)。
(式中,n是40~150范围内的整数)
Claims (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板,其特征在于,硬质树脂含有树脂强化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板,其特征在于,树脂强化材料含有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以及陶瓷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板,其特征在于,由一张板构成加强构件,该板跨过台座部固定,且具有贯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板,其特征在于,在底板上设置有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压焊承受部。
6.一种键板的制造方法,将从形成在仪器壳体上的没有隔挡的操作开口露出的多个键头固定在底板上,其特征在于,
用基于日本工业标准JIS K 7191测定的载荷挠曲温度在170℃以上的耐热性硬质树脂来制造加强构件,
将该加强构件搬运到底板成型金属模的内腔内,
向该内腔内注入橡胶状弹性体,在不足170℃的温度下,使加强构件与该橡胶状弹性体一体化,由此制造底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橡胶状弹性体是热固化性合成橡胶,在该热固化性合成橡胶的固化温度以上、且不足170℃的温度下,使该热固化性合成橡胶与加强构件一体化,由此制造底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橡胶状弹性体是硅酮橡胶,在160℃以上、且不足170℃的温度下,使硅酮橡胶与加强构件一体化,由此制造底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141190 | 2003-04-11 | ||
JP2003141190 | 2003-04-11 | ||
JP2003114833 | 2003-04-18 | ||
JP2003114833A JP4214465B2 (ja) | 2003-04-18 | 2003-04-18 | キーシート |
JP2003291736A JP4473538B2 (ja) | 2003-04-11 | 2003-08-11 | キーシート |
JP2003291736 | 2003-08-11 | ||
JP2003375581 | 2003-11-05 | ||
JP2003375581A JP4512346B2 (ja) | 2003-04-11 | 2003-11-05 | キーシート及びキーシートの取付構造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334969A Division CN100435254C (zh) | 2003-04-11 | 2004-04-09 | 键板及其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88171A true CN101188171A (zh) | 2008-05-28 |
Family
ID=3287289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1611375A Pending CN101188171A (zh) | 2003-04-11 | 2004-04-09 | 键板及其制造方法 |
CNA2007101611360A Pending CN101188170A (zh) | 2003-04-11 | 2004-04-09 | 键板 |
CNB20041003349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5254C (zh) | 2003-04-11 | 2004-04-09 | 键板及其制造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1611360A Pending CN101188170A (zh) | 2003-04-11 | 2004-04-09 | 键板 |
CNB20041003349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5254C (zh) | 2003-04-11 | 2004-04-09 | 键板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7262379B2 (zh) |
EP (1) | EP1467391B1 (zh) |
CN (3) | CN101188171A (zh) |
DE (1) | DE602004006793T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35507B2 (ja) | 2003-06-03 | 2010-03-17 |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キーシート |
JP4165646B2 (ja) * | 2003-12-25 | 2008-10-15 |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キーシート |
EP1737010B1 (en) * | 2004-03-25 | 2012-09-05 | Shin-Etsu Polymer Co., Ltd. | Cover member for push-button switch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US7348512B2 (en) * | 2004-04-05 | 2008-03-25 | Sunarrow Limited | Key unit with reinforcing plate |
US7834284B2 (en) * | 2004-05-07 | 2010-11-16 | Sunarrow Limited | Key unit with support frame |
JPWO2005117047A1 (ja) * | 2004-05-28 | 2008-04-03 | サンアロー株式会社 | 筐体付キーユニット |
EP1667182A1 (en) * | 2004-12-01 | 2006-06-07 | I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S & ENGINEERING S.A. | Foil-type switching element with enhanced carrier foil |
JP4653119B2 (ja) * | 2004-12-28 | 2011-03-16 | サンアロー株式会社 | 薄型キーシート及び該薄型キーシートを組み込んだ薄型キーユニット |
CN100463088C (zh) * | 2005-04-26 | 2009-02-18 | 乐金电子(昆山)电脑有限公司 | 按钮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JP4394047B2 (ja) * | 2005-08-05 | 2010-01-06 |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 キーフレームおよび押釦スイッチ用カバー部材 |
JP4256866B2 (ja) * | 2005-09-01 | 2009-04-22 |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キーシート及びキー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USD549710S1 (en) * | 2005-09-21 | 2007-08-28 | Amx Llc | Controller keypad |
JP4728771B2 (ja) * | 2005-10-24 | 2011-07-20 | サンアロー株式会社 | キーシート |
JP2007141662A (ja) * | 2005-11-18 | 2007-06-07 | Polymatech Co Ltd | キーシート |
US7897888B2 (en) * | 2006-03-30 | 2011-03-01 | Strattec Security Corporation | Key fob device and method |
JP4398951B2 (ja) * | 2006-04-03 | 2010-01-13 |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キーシート |
JP4146866B2 (ja) * | 2006-06-06 | 2008-09-10 | サンアロー株式会社 | 押釦スイッチ用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413892B2 (ja) * | 2006-07-03 | 2010-02-10 |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キーシート |
CN101110299B (zh) * | 2006-07-21 | 2012-07-25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按键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US7427725B2 (en) * | 2006-08-25 | 2008-09-23 |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 Keyboards |
US7978467B2 (en) * | 2007-02-05 | 2011-07-12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Key sheet, press switch and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press switch |
ATE492898T1 (de) | 2008-03-18 | 2011-01-15 | Research In Motion Ltd | Tastatur mit wasser- und staubschutz |
US8050019B2 (en) | 2008-03-18 | 2011-11-01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Keypad with water and dust protection |
IT1391018B1 (it) * | 2008-07-16 | 2011-10-27 | Bticino Spa | Interruttore a pulsante con dispositivo di protezione anti-inceppamento |
JP2010040358A (ja) * | 2008-08-06 | 2010-02-18 | Polymatech Co Ltd | キーシート |
JP4402735B1 (ja) * | 2008-12-16 | 2010-01-20 |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キーシート、遮光性導光シート、押釦スイッチおよびキー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CN101576774B (zh) * | 2009-06-09 | 2010-11-03 |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尘键盘 |
KR102021845B1 (ko) * | 2011-04-28 | 2019-09-18 | 가부시키가이샤 가네카 | 보강판 일체형 플렉서블 프린트 기판 |
CN102856104B (zh) * | 2011-07-01 | 2015-05-06 |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 薄型按键及具有薄型按键的电子装置 |
JP6520315B2 (ja) | 2015-03-31 | 2019-05-2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キー入力ユニット、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
CN104875306A (zh) * | 2015-05-13 | 2015-09-02 | 苏州国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面板用三色硅胶按键硫化成型工艺 |
CN109979774B (zh) * | 2017-12-28 | 2020-09-11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键板以及具备该键板的电子设备 |
CN110673760B (zh) * | 2019-09-25 | 2023-08-01 | 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手写膜型材及包含其的显示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TE42496T1 (de) | 1984-03-21 | 1989-05-15 | Franz Sterner |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spritzgussteilen und spritzgussform zur durchfuehrung des verfahrens. |
US4820887A (en) * | 1988-05-02 | 1989-04-11 | Honeywell Inc. | Membrane keyboard blockout apparatus |
FI86780C (fi) * | 1990-11-20 | 1992-10-12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Yttre skal foer mobiltelefon |
US5557079A (en) * | 1995-07-03 | 1996-09-17 | Motorola, Inc.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hielded keypad interface |
US5661279A (en) * | 1995-10-26 | 1997-08-26 | Sunarrow Co., Ltd. | Pushbutton switch |
US5672405A (en) * | 1996-02-26 | 1997-09-30 | Plank, Jr.; J. Lee | Metal-reinforced molded-plastic composite structures |
JP3151553B2 (ja) | 1996-11-29 | 2001-04-03 | 帝国通信工業株式会社 | キートップ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EP0997968A4 (en) * | 1998-01-05 | 2001-03-21 |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 ANTENNA DEVICE FOR PORTABLE TELEPHO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
JP2000010710A (ja) | 1998-06-24 | 2000-01-14 | San Arrow Kk | 樹脂製キーユニット |
EP1110365B1 (de) * | 1998-08-31 | 2006-07-26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Gehäuseoberteil für ein kommunikationsendgerät |
GB2344935B (en) * | 1998-12-18 | 2003-05-21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Keypad |
EP1054420A1 (de) * | 1999-05-18 | 2000-11-22 | Molex Incorporated | Tastenfeld für ein elektrisches oder elektronisches Gerät sowie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
JP4049587B2 (ja) * | 1999-08-27 | 2008-02-2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押し釦スイッチ |
JP3810237B2 (ja) * | 1999-11-19 | 2006-08-16 |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 押釦スイッチ用キートップ部材の製造方法 |
US6259044B1 (en) * | 2000-03-03 | 2001-07-10 | Intermec Ip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actile keypad-overlay |
JP4514884B2 (ja) | 2000-03-28 | 2010-07-28 |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 フィルム一体キートップ |
JP2002217457A (ja) * | 2001-01-12 | 2002-08-02 | Nec Corp | 携帯電話機、それに備えられた拡散体及び照明装置 |
KR100384993B1 (ko) * | 2001-05-22 | 2003-05-23 | 주식회사 유일전자 | 이엘램프 내장 일체형 키패드 |
US6821467B2 (en) * | 2001-08-31 | 2004-11-23 | Multi-National Resources | Method of making a thin film keypad |
JP2003178639A (ja) | 2001-12-12 | 2003-06-27 | Sunarrow Ltd | ハードベース・キーユニット |
JP4214465B2 (ja) | 2003-04-18 | 2009-01-28 |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キーシート |
JP4473538B2 (ja) | 2003-04-11 | 2010-06-02 |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キーシート |
JP4165646B2 (ja) * | 2003-12-25 | 2008-10-15 |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キーシート |
-
2004
- 2004-04-06 US US10/817,853 patent/US726237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4-07 EP EP04008385A patent/EP1467391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4-07 DE DE602004006793T patent/DE602004006793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4-09 CN CNA2007101611375A patent/CN101188171A/zh active Pending
- 2004-04-09 CN CNA2007101611360A patent/CN101188170A/zh active Pending
- 2004-04-09 CN CNB2004100334969A patent/CN10043525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8-22 US US11/507,451 patent/US2006027851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262379B2 (en) | 2007-08-28 |
DE602004006793T2 (de) | 2008-02-07 |
CN1536598A (zh) | 2004-10-13 |
US20040200712A1 (en) | 2004-10-14 |
US20060278510A1 (en) | 2006-12-14 |
EP1467391B1 (en) | 2007-06-06 |
EP1467391A1 (en) | 2004-10-13 |
CN100435254C (zh) | 2008-11-19 |
DE602004006793D1 (de) | 2007-07-19 |
CN101188170A (zh) | 2008-05-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88171A (zh) | 键板及其制造方法 | |
US7034235B2 (en) | Key sheet | |
JP4994472B2 (ja) | キーシート及びキーシートの取付構造 | |
US6967292B2 (en) | Key sheet | |
US7538286B2 (en) | Key sheet and pushbutton switch | |
US6180896B1 (en) | Control panel having sheet-formed pushbutton unit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 |
US7525061B2 (en) | Cover member for push-button switch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8022324B2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keypad structure having a transparent keycap and keypad structure having a transparent keycap | |
CN101459004B (zh) | 电子装置的按键面板结构及制造该按键面板结构的方法 | |
CN101300742A (zh) | 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并具有两层的防水模内贴箔盖 | |
CN100550242C (zh) | 键板及键板的制造方法 | |
CN102034633B (zh) | 一种全键盘组件、制作方法及其全键盘 | |
CN101093757B (zh) | 薄形化按键结构的制造方法 | |
CN101816056A (zh) | 键盘及其制造方法 | |
JP2005100981A (ja) | キーシート及びキー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
JP2003323827A (ja) | 押釦スイッチ用部材とその製造方法 | |
JP4376572B2 (ja) | キーシート | |
JP2011243555A (ja) | キーパッドプランジャー構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4319396A (ja) | キーシート | |
JP2004253290A (ja) | 押釦スイッチ用部材とその製造方法 | |
JP4616897B2 (ja) | キーシート | |
JP2005183151A (ja) | キーシー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0528 |
|
C20 |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