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148802A - 横机的沉降片装置和导纱隔距块 - Google Patents

横机的沉降片装置和导纱隔距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8802A
CN101148802A CNA2007101618444A CN200710161844A CN101148802A CN 101148802 A CN101148802 A CN 101148802A CN A2007101618444 A CNA2007101618444 A CN A2007101618444A CN 200710161844 A CN200710161844 A CN 200710161844A CN 101148802 A CN101148802 A CN 101148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bar
plate
sinker
spac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618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8802B (zh
Inventor
森田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48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8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8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88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防止导纱隔距块振动的横机的沉降片装置和导纱隔距块。除了伸出部(15a)和针织纱下落防止部(15b、15c),还设置进入部(15d)而防止导纱隔距块(15)的振动。进入部(15d)从伸出部(15a)的中间向针槽(16a)方向、即远离齿口(18)的方向进入,两侧被针板(16)夹住。在针床(12)的上表面,在配置有伸出部(15a)和进入部(15d)的部分上,形成有阶梯部(12b)。可通过对针床(12)沿着齿口(18)在长度方向上进行切削等的加工容易地形成阶梯部(12b)。使伸出部(15a)的在进入部(15d)的两侧的端缘与针板(16)的端部(16d)抵接时,能够可靠地防止振动。

Description

横机的沉降片装置和导纱隔距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横机的沉降片装置和导纱隔距块,具有可相对于齿口进退摆动的可动的沉降片板,能够防止针织纱被咬入设在针床上的沉降片板的导向槽。
背景技术
以往,在横机的针床上,在向齿口进退地并列设置的多个织针之间配置有沉降片。沉降片的基本功能为,织针引入针织纱时与织针形成针编弧一起形成沉降弧。由针编弧和沉降弧形成的线圈,从织针的针钩脱圈时,成为旧线圈而依次向齿口的下方下垂而形成针织物。在齿口依次形成线圈而编织针织物时,可能产生旧线圈在向织针的齿口进入的同时再次上升的附带浮起,在针织物的编织中发生障碍。为了防止附带浮起,将沉降片设为可动式的沉降片板,使用一种沉降片装置,为使沉降片板的进入齿口的臂部分摆动而对其进行弹簧施力。通过进行弹簧施力使设在沉降片板齿口侧前端部分的针织纱保持部将旧线圈向齿口下方压入,在织针形成新的线圈时,能够防止旧线圈附带浮起。
但是,在沉降片摆动的可动式的沉降片装置中,需要在针床的齿口侧前端设置引导沉降片板的摆动的导向槽。使用细的针织纱等时,针织纱可能落入导向槽和沉降片板之间的间隙而嵌入。本发明申请人公开了一种为了防止该针织纱的下落而设置具有针织纱下落防止部的部件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图4根据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现有技术而说明的图19,以齿口附近的简化的剖面表示现有的具有针织纱下落部的沉降片装置1的简要结构。沉降片装置1设在横机的针床2的齿口侧前端附近。在针床2上以一定的间距并列设置有省略图示的针板。在针板之间形成有针槽,在针槽内可向齿口进退地收容有织针3。在织针3之间配置有沉降片板4。为了使沉降片板4的前端侧在齿口内摆动,在针床2的齿口侧前端设有导向槽2a。由于沉降片板4沿着导向槽2a摆动位移,因而需要在导向槽2a和沉降片板4之间设置一定程度的间隙。在沉降片板4和织针3之间配置导纱隔距块5,在导纱隔距块5的前端附近设置伸出部5a。伸出部5a,横穿织针3进入齿口的路径的底部而伸出,沿着与基端侧侧端和前端侧侧端邻接的沉降片板4的侧面弯曲,形成针织纱下落防止部5b和针织纱下落防止部5c。针织纱下落防止部5b、5c不与邻接的沉降片板4接触,隔开较小的间隔而相对。针织纱下落防止部5b、5c有时也仅设有一侧。
图5表示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支撑板而说明的导纱隔距块5的外观。导纱隔距块5由金属板材形成,主要部分收容在针板的壁厚较薄的部分。导纱隔距块5上形成有伸出部5a及针织纱下落防止部5b、5c的部分的上方的主体部分,具有在齿口侧前端引导针织纱的功能。
专利文献1:特开平6-1848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188775号公报
在图4,导纱隔距块5的侧面或其针织纱下落防止部5b、5c的侧面和沉降片板4之间设有间隙,不在沉降片板4的摆动中发生障碍。因此,导纱隔距块5中设有伸出部5a和针织纱下落防止部5b、5c的部分的支撑,仅相对于与针床2的上表面抵接的伸出部5a进行。由于导纱隔距块5由薄金属板材形成,因而在编织时在主体部分的齿口侧前端引导针织纱时,由于针织纱的张力引起的反作用力向侧方振动,从而主体部分、针织纱下落防止部5b的侧面有可能与以很小的间隔并列的沉降片板4接触。导纱隔距块5的侧面与沉降片板4强烈接触时,有时成为沉降片板4摆动的阻力,使由弹簧施力压入针织物的动作变差,对针织物的完成产生影响。导纱隔距块5有时还向针织纱下落防止部5c侧振动。在这种情况下,针织纱下落防止部5c与沉降片板4的侧面接触,从而成为沉降片板4的摆动的障碍。导纱隔距块5的振动的程度受刚性影响。
在横机中,有用与配置于25.4mm(1英寸)内的织针3的个数对应的机号表示织针3的配列间距的惯例。隔距变小时,配置于针床2上的编织部件必须要薄,由此导纱隔距块5的板厚也变薄。导纱隔距块5的板厚越薄,在刚性方面越是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导纱隔距块的振动的横机的沉降片装置和导纱隔距块。
本发明的横机的沉降片装置,所述横机在针床上以预定的间距分别立起设置有多个针板,在针板之间分别形成有可相对于齿口进退移动地收容织针的针槽,配置于针槽之间的可动的沉降片板沿着形成于针床的齿口侧前端的导向槽相对于齿口进退摆动,使并列设置于沉降片板的一侧的导纱隔距块的齿口侧前端伸出至针床的前端部而设置针织纱下落防止部,其特征在于,从上述导纱隔距块伸出的伸出部,具有向远离齿口的方向进入而夹在针板之间的进入部。
并且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针床的齿口侧前端部具有阶梯部,所述阶梯部收容上述导纱隔距块的伸出部和上述进入部,在收容时使织针在该导纱隔距块的伸出部及进入部的表面和上述针槽的底部之间的进退移动变得顺畅。
并且在本发明中,上述导纱隔距块的进入部,从上述伸出部的端缘的中间进入上述针板之间,成为进入部两侧的伸出部或针织纱下落防止部的端缘,分别与夹住进入部的两侧的针板的端部抵接。
并且本发明的导纱隔距块,在横机中设置于沉降片板的一侧,使针床的齿口侧前端伸出至针床的前端部而设置针织纱下落防止部,所述横机在针床上以预定的间距分别立起设置有多个针板,在针板之间分别形成有可相对于齿口进退移动地收容织针的针槽,配置于针槽之间的可动的沉降片板沿着形成于针床的齿口侧前端的导向槽相对于齿口进退摆动,其特征在于,具有进入部,其以被夹在上述针板之间的方式向远离上述齿口的方向从上述伸出的部分起进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沉降片板相对于齿口摆动的可动式的沉降片装置中,可通过使导纱隔距块的齿口侧前端伸出至针床的前端部而设置的针织纱下落防止部,防止针织纱落入设在针床上的导向槽和沉降片之间的间隙而被咬入。由从导纱隔距块伸出而形成有针织纱下落防止部的伸出部起,进入部向远离齿口的方向进入。由于进入部夹在针板之间,因而能够约束导纱隔距块而防止编织时的针织纱引起的导纱隔距块的振动。
并且根据本发明,在针床的齿口侧前端附近,设有收容导纱隔距块的伸出部和进入部而使织针的进退移动顺畅的阶梯部。通过在阶梯部收容导纱隔距块的伸出部和进入部,能够解除导纱隔距块的伸出部和进入部的表面和针槽的底部之间的高度差。
并且根据本发明,导纱隔距块的伸出部,由于远离齿口的方向上的端缘在进入部的两侧分别与夹住进入部的针板的端部抵接,因而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导纱隔距块的振动。
并且根据本发明,可以用于横机的沉降片装置,能够防止针织纱落入可动沉降片的沉降片板和针床的导向槽之间的间隙,并且还能够防止编织时的针织纱引起的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沉降片装置11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部分俯视图和进而放大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在图1的沉降片装置11中使用的导纱隔距块15的结构的俯视图、侧视图、主视图和透视图。
图3是表示形成图1的沉降片装置11的主要部件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具有现有技术的针织纱下落部的沉降片装置1的简要结构的齿口附近的简化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4的导纱隔距块5的外观的例子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沉降片装置11的主要部分的结构。(a)表示针床12的前端附近的部分平面结构,(b)放大表示防止振动的部分。在针床12上,为了收容织针13、沉降片板14和导纱隔距块15,以与横机的机号对应的间距,并列设置有针板16。在针床12上设有用于插入各针板16的下侧的槽。织针13收容在形成于针板16之间的针槽16a而可向附图的左右方向滑动位移。如后文所述,沉降片板14一体形成有弹簧部14a,其对接受针织纱17的喂纱而编织针织物的齿口18侧向下方施力。针板16的齿口侧18前端附近,成为板厚减少的薄壁部16b,在由板厚的减少而形成的空间内,收容有沉降片板14和导纱隔距块15等。
针槽16a内的织针13的滑动位移,可通过设在织针13的齿口18端的针钩13a引入针织纱17而发挥形成线圈中的针编弧的作用。由针织纱17形成针编弧时,在沉降片板14的前端侧还形成沉降弧。导纱隔距块15,在形成线圈时引导针织纱17,并且防止针织纱17落入设在针床12的齿口18侧前端的导向槽12a和沉降片板14之间的间隙。另外,在针床12的齿口18侧前端附近的上表面,还形成有收容在图1(b)中说明的针织纱下落防止部分、振动防止部分等的阶梯部12b。
在织针13上还设有用于移圈的叶片13b。在横机上,与针床12相同的针床夹住齿口18而相对,可在两侧针床之间进行移动线圈的移圈。转移线圈时,使织针13滑动至齿口侧直到叶片13b进入齿口18。在设有叶片13b的情况下,导纱隔距块15的针织纱下落防止部分、振动防止部分,要防止对叶片相对于齿口18的进退产生障碍。
如图1(b)所示,导纱隔距块15的振动防止,除了分别与图5所示的导纱隔距块5的伸出部5a及针织纱下落防止部5b、5c相同的伸出部15a及针织纱下落防止部15b、15c以外,还设置进入部15d来实现。另外,针织纱下落防止部15b、15c也可以仅设置任意一个。
进入部15d从伸出部15a的端缘中间向针槽16a的方向、即远离齿口18的方向进入,两侧被针板16夹住。使进入部15d进入的伸出部15a的端缘的两侧,与夹住进入部15d的两侧的针板16的端部16d抵接而形成振动防止部分。在针床12的上表面,在配置有伸出部15a和进入部15d的部分上,如上所述地形成有阶梯部12b。可通过对针床12沿着齿口18在长度方向上进行切削等的加工容易地形成阶梯部12b。
使进入部15d的前端与阶梯部12b的壁面抵接时,能够进行更可靠的定位。即使进入部15d的前端和阶梯部12b的壁面之间有间隙,也能够通过用针板16从两侧夹住进入部15d而防止振动。在图1中,由于在进入部15d的两侧,伸出部15a的端缘与针板16的端部16d抵接,因而即使在进入部15d和两侧的针板16的侧面之间有间隙,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振动。即使在伸出部15a的端缘和针板16的端部16d之间有间隙,在比导纱隔距块15与沉降片板14接触时小的振动下如果伸出部15a的端缘与针板16的端部16d抵接,则也能够防止由于振动而与沉降片板14接触。
使阶梯部12b的深度与导纱隔距块15的伸出部15a及进入部15d的板厚对应。通过使阶梯部12b的深度大于等于伸出部15a及进入部15d的板厚,可消除进入部15d的表面比针床12的针槽16a的底部高的情况,能够顺畅地进行织针13的滑动。针织纱下落防止部15b、15c的向纸面上方的高度,虽然对防止针织纱17的下落有效,但使针织纱下落防止部15c侧的向纸面上方的高度成为不会对叶片13b的通过产生障碍的程度。
图2表示在图1的沉降片装置11中使用的导纱隔距块15的结构。(a)表示俯视图,(b)表示侧视图,(c)表示主视图,(d)透视而表示外观。伸出部15a、针织纱下落防止部15b、15c及进入部15d,设在编织时引导针织纱17的导向部15e的下方。在(a)表示的包含伸出部15a的伸出长度的导纱隔距块15的最大宽度W,比沉降片板14的间隔稍微小而设为数mm程度。在(b)表示的进入部15d的长度L设为数mm程度。板厚t小于1mm。
图3表示形成图1的沉降片装置11的主要部件。在针床12上隔开形成针槽16a的间隔而并列设置有针板16。在针板16上设有薄壁部16b,并且还设有支撑沉降片板14的摆动位移的支撑凹部16c。沉降片板14与弹簧部14一体形成,通过以支撑部14c为中心的摆动位移,臂14b在齿口18内摆动。设在沉降片板14的臂14b的前端附近的针织纱保持部14d,在齿口18进行针织物的压入。用于压入的摆动,在支撑部14c嵌合于针板16的支撑凹部16c而被支撑的状态下进行。用于压入的施力,根据由弹簧部14a产生的扭矩进行。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与沉降片板分体的细丝弹簧进行弹簧施力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样地,可使用与沉降片板分体的细丝弹簧。
在细丝弹簧与沉降片板分体的情况下,耗费作为沉降片装置而安装细丝弹簧的劳力。进行组装时,还需要并用硬焊等方法而将细丝弹簧固定到沉降片板上。但是,固定的精度不好时,作为沉降片装置而组合时,沉降片板会振动。在本实施方式的沉降片板14中,考虑弹簧部14a的形状而使其形成一体,能够用冲压加工均匀且精度良好地进行批量生产。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体形成弹簧部14a而防止沉降片板14本身的振动,并且用针板16夹住导纱隔距块15的进入部15d而进行约束,从而还能防止导纱隔距块15在编织时的振动。由于防止并列设置的沉降片板14和导纱隔距块15的振动,因而不易相互接触,能够在沉降片板14的摆动中不产生障碍。在针板16之间的针槽16a内收容有织针13,并且在织针13的上方设有隔距块20。
在针床12和针板16之间的接合部分上,贯穿有针板紧固金属丝21。针板16、导纱隔距块15及隔距块20,用压板22推压上表面,并且使隔距块定位金属丝23贯穿而对其进行定位。

Claims (4)

1.横机的沉降片装置,所述横机在针床上以预定的间距分别立起设置有多个针板,
在针板之间分别形成有可相对于齿口进退移动地收容织针的针槽,
配置于针槽之间的可动的沉降片板沿着形成于针床的齿口侧前端的导向槽相对于齿口进退摆动,
使并列设置于沉降片板的一侧的导纱隔距块的齿口侧前端伸出至针床的前端部而设置针织纱下落防止部,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导纱隔距块伸出的伸出部,具有向远离齿口的方向进入而夹在针板之间的进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机的沉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床的齿口侧前端部具有阶梯部,所述阶梯部收容所述导纱隔距块的伸出部和所述进入部,在收容时使织针在该导纱隔距块的伸出部及进入部的表面和所述针槽的底部之间的进退移动变得顺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机的沉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隔距块的进入部,从所述伸出部的端缘的中间进入所述针板之间,
成为进入部两侧的伸出部或针织纱下落防止部的端缘,分别与夹住进入部的两侧的针板的端部抵接。
4.导纱隔距块,在横机中设置于沉降片板的一侧,使针床的齿口侧前端伸出至针床的前端部而设置针织纱下落防止部,所述横机在针床上以预定的间距分别立起设置有多个针板,在针板之间分别形成有可相对于齿口进退移动地收容织针的针槽,配置于针槽之间的可动的沉降片板沿着形成于针床的齿口侧前端的导向槽相对于齿口进退摆动,其特征在于,
具有进入部,其以被夹在所述针板之间的方式向远离所述齿口的方向从所述伸出的部分起进入。
CN2007101618444A 2006-09-22 2007-09-24 横机的沉降片装置和导纱隔距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88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58119 2006-09-22
JP2006258119 2006-09-22
JP2006-258119 2006-09-22
JP2006288304A JP2008101309A (ja) 2006-09-22 2006-10-24 横編機のシンカー装置およびヤーンガイドスペーサ
JP2006288304 2006-10-24
JP2006-288304 2006-10-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8802A true CN101148802A (zh) 2008-03-26
CN101148802B CN101148802B (zh) 2012-02-29

Family

ID=39435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184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8802B (zh) 2006-09-22 2007-09-24 横机的沉降片装置和导纱隔距块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101309A (zh)
CN (1) CN10114880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5268A (zh) * 2011-09-14 2013-03-27 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横式编织机的下压网眼机构及其沉降片
CN107385659A (zh) * 2017-08-29 2017-11-24 浙江丰帆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横机
CN111733514A (zh) * 2020-07-20 2020-10-02 孙荣飞 可动挡纱片和具有该挡纱片的针织装置及编织方法
CN115573088A (zh) * 2022-10-28 2023-01-06 浙江睿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沉降片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70531B1 (en) * 2011-09-15 2014-03-05 Pai Lung Machinery Mill Co., Ltd. Downward pressing mesh mechanism and sinker thereof for flat knitting machines
CN107641890B (zh) * 2017-10-16 2024-02-06 中山辰元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横编织机多针距齿片
CN110295454B (zh) * 2019-06-14 2020-09-01 福建省和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导纱装置的电脑横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00204B2 (ja) * 1992-12-15 1998-01-19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におけるシンカー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5268A (zh) * 2011-09-14 2013-03-27 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横式编织机的下压网眼机构及其沉降片
CN107385659A (zh) * 2017-08-29 2017-11-24 浙江丰帆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横机
CN107385659B (zh) * 2017-08-29 2022-12-23 浙江丰帆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横机
CN111733514A (zh) * 2020-07-20 2020-10-02 孙荣飞 可动挡纱片和具有该挡纱片的针织装置及编织方法
CN115573088A (zh) * 2022-10-28 2023-01-06 浙江睿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沉降片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101309A (ja) 2008-05-01
CN101148802B (zh) 2012-0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8802B (zh) 横机的沉降片装置和导纱隔距块
CN100436687C (zh) 带有制动弹簧的系统组件
KR101452919B1 (ko) 래치 니들을 구비한 싱커리스 편물기
EP2762625B1 (en) Embroidery cloth presser
CN108026676A (zh) 成圈方法、装置以及系统部件
KR19990014884A (ko) 절단 파일 메카니즘 및 프로세스
CN101278086B (zh) 具有可动导纱器的横机
CN101490324B (zh) 可动沉降片和横机
WO2009107338A1 (ja) 丸編機における給糸案内装置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編成方法
JP4348286B2 (ja) 横編機
JP4519636B2 (ja) 可動シンカを備える横編機
JP2018016933A (ja) 経編生地を製造するための経編機及び製造方法
KR102072196B1 (ko) 편성 도구 및 편성 도구의 제조 방법
CN100503926C (zh) 横编机的可动沉降片装置
KR20220152398A (ko) 직물 공구 부품 쌍 및 직물 기계 장착 방법
CN101094947B (zh) 可动沉降片以及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机
CN100494536C (zh) 具有可动沉降片的横机
JP4318675B2 (ja) 電子式ジャガード装置及び電子式ジャガード用カセット
EP2354285A1 (en) Knitting yarn holding device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
TWI702321B (zh) 圓編機的上取襪針結構
JP2751957B2 (ja) スプリングニードル
KR20180087861A (ko) 경편기
US408270A (en) Sinker-supporting device for straight-knitting machines
JP2023154676A (ja) 可動シンカーを備える横編機
JP2017071880A (ja) 丸編機における電磁選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