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136541A - 电连接箱的防水护套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箱的防水护套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6541A
CN101136541A CNA2007101476706A CN200710147670A CN101136541A CN 101136541 A CN101136541 A CN 101136541A CN A2007101476706 A CNA2007101476706 A CN A2007101476706A CN 200710147670 A CN200710147670 A CN 200710147670A CN 101136541 A CN101136541 A CN 1011365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th
wall
peripheral wall
electrical connection
wal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76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久保田勝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36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65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对上方洒上的水能够迅速排出水滴,可靠地防止水渗入到电连接箱内部的电连接箱防水护套结构。在外部护套3的上壁部20a内侧介以间隙设有内壁16与连接着内壁16的倾斜壁17,将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沿着内壁16插入该间隙,使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的顶端位于倾斜壁17的上方,并在外部护套3的上壁部20a的内表面上,设置从上壁部20a的顶端直到与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的顶端重叠的位置的槽26。

Description

电连接箱的防水护套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了上方的洒水从护套相互结合部渗入电连接箱的防水护套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性说,电连接箱具有配线基板、保险丝、继电器、接线器等的电器构件,例如装在汽车里的电连接箱有时设置在发动机室,对于由于洗车等引起的水渗入到发动机室来说,就要施行防水对策使配线基板等的电器零件不短路。(例如参考日本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连接箱101,如图4及图5所示具有在一个个护套102的壁部103的内侧介以间隙,设有内壁104与连着内壁的倾斜壁105,将另一个护套106的壁部107沿着内壁104插入上述间隙中,使另一个护套106的壁部107的顶端107a位于倾斜壁105上方的结构。
组装两侧护套102、106时,另一个护套106的壁部107插入一个护套102的壁部103与内壁104的间隙中,另一个护套106的壁部107的顶端就穿过内壁104上边位于倾斜壁105的上方。倾斜壁105位于另一个护套106的壁部107的顶端下方。并且,洒落在电连接箱101上面的水经由一个护套102的壁部103与另一个护套的壁部107之间,从壁部107的顶端落到倾斜壁105的表面上,再沿着倾斜壁105排出到外部。
日本专利文献1:特开2004-1663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不过,日本专利文献1公开的电连接箱的防水护套结构中,一个护套102的壁部103与另一个护套106的壁部107间的间隙比较狭窄,且其间隙也为固定的,因此由于毛细管现象等而使水停留在一个护套102的壁部103与另一个护套106的壁部107的间隙里,又由于例如振动等的外在原因,滞留的水恐怕有返回到电连接箱内的可能。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形而作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迅速排出上面的洒水,可靠地防止水渗入到电连接箱内的电连接箱的防水护套结构。
(1)电连接箱的防水护套结构具有:具备周壁的第一护套和具备覆壁、在上述覆壁上形成的垂直上述覆壁的周壁、及在上述覆壁上形成与上述周壁之间具有间隔并备有立壁和倾斜壁的内壁的第二护套,上述覆壁具有连通上述间隔至外部的开口,上述第一护套的周壁插进上述间隔时,在上述第二护套的周壁与上述内壁之间配置上述第一护套的周壁,在上述第一护套的周壁和上述第二护套的周壁的对向面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沟槽。
(2)较好的是:在上述第一护套的周壁上形成上述沟槽,并延伸至上述第一护套周壁的顶端。
(3)较好的是:在上述第二护套的周壁上形成上述沟槽,并从上述第二护套周壁的顶端延伸到对应上述第一护套顶端的位置。
(4)较好的是:上述第一护套周壁的顶端位于从上述第二护套的立壁插入方向的外部侧。
(5)较好的是:上述第二护套备有连接上述第二护套周壁与上述倾斜壁的凸肋。
(6)较好的是:上述第一护套的周壁设有卡住突出部,上述卡住突出部与在上述第二护套的周壁上形成的卡合部相卡合。
若采用上述(1)至(3)的结构,组装两个护套之际,第一护套周壁插入第二护套周壁与内壁之间的间隙,第一护套周壁的顶端就经过立壁上面位于倾斜壁的上方。并且,洒落在电连接箱上面的水通过第一护套周壁之间,从第一护套周壁的顶端落到倾斜壁的表面上并沿着倾斜壁排出到外部。并且,在第一护套周壁和第二护套周壁的对向面的至少一方上设有沟槽,由于扩大了两个护套周壁间的间隔,能够防止因毛细管现象等而使水停留在两个护套周壁间的间隙内,也就能够可靠防止水渗入到电连接箱内。
若采用上述(4)的结构,组装两个护套之际,第一护套周壁的顶端穿过立壁上并位于倾斜壁上方相对向。第一护套周壁的顶端与立壁在水平方向上远离,立壁位于靠近电连接箱的内侧,第一护套周壁的顶端位于靠近电连接箱的外侧。并且,洒落在电连接箱上面的水就不会从第一护套周壁的顶端倒流到立壁而可靠地落到倾斜壁的表面上,越发顺利地沿着倾斜壁排出到外部。
若采用(5)的结构,第二护套周壁与立壁之间的间隙不会扩大而利用凸肋保持正确的尺寸,提高了立壁与第一护套周壁间的密封性。因此,提高了防水性。还有,利用凸肋加强第二护套的环绕间隙的结构,提高了机械强度。
若采用(6)的结构,组装两个护套之际,卡住突出部与卡合壁相卡合,卡紧两个护套。由于使用卡住突出部与卡合壁这样的组装方式作为卡式结构而不使用贯通的卡合孔,因此可防止水从卡合孔渗入到护套内这样的不良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连接箱的防水护套结构的一实施方式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2为以剖视图表示图1的电连接箱的防水护套结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3为以不同于图2的剖视图表示图1的电连接箱的防水护套结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4为现有的电连接箱的防水护套结构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5为图4的电连接箱的防水护套结构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电连接箱
2内侧护套(第一护套)
3外侧护套(第二护套)
9内侧护套的周壁
9a上壁部(第二护套的壁部)
14卡住突出
16内壁(立壁)
17倾斜壁
20外侧护套的周壁
20a上壁部(第一护套的壁部)
24凸肋
25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电连接箱的防水护套结构的一实施方式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2为以剖视图表示图1的电连接箱的防水护套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3为以不同于图2的剖视图表示图1的电连接箱的防水护套结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如图1所示,电连接箱1具有合成树脂制的有底矩形筒状的内部护套(第一护套)2和堵塞朝向内部护套2的水平方向上的开口5的合成树脂制的外部护套(第二护套)3。内部护套2内装有未图示的配线板、保险丝、继电器及接线端子等的电器部件。
内部护套2相对的角部设有在例如车辆的配电板(部分控制板)等的未图示的被安装构件上安装电连接箱1用的悬臂13,在内部护套2的周壁9的上壁部9a及下壁部上设有卡住突出部14。各个卡住突出部14拴住了外部护套3。
外部护套3具有矩形板状的覆壁19和在覆壁19周围形成的框状周壁20。在垂直地配置的覆壁19的上端边缘部分设有沿水平方向展开的切口状开口21,从该开口21的下边缘部分向上倾斜并延伸的倾斜壁17和从其顶端水平延伸的内壁(立壁)16形成一整体。周壁20也就覆盖在内部护套2的周壁9的外表面上。
外部护套3的内壁16平行地位于与周壁20的上壁部20a队置的位置,且要形成比上壁部20a的长度短,内壁16的顶端位于稍微离上壁部20a顶端的内侧处。在内壁16、倾斜壁17及上壁部20a之间设有间隙。
使用加强用的多根凸肋24连接与覆壁19接连的倾斜壁17的底端部与上壁部20。凸肋24形成为不妨碍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插入进内壁16、倾斜壁17及上壁部20间的间隙的长度。而且,不一定需要凸肋24。
在外部护套3的上壁部20a与下壁部上向外部鼓出地形成自锁部25,该自锁部25作为相对内部护套2的卡住突出部14的卡合壁。
在内部护套2内收纳电器部件等的状态下,安装外部护套3在内部护套2上。外部护套3的周壁20覆盖住内部护套2的周壁9的外侧,自锁部25跨过卡住突出部14,在其内部卡住该卡住突出部14。
进而,如图2及图3所示,外部护套3的上壁部29a的内表面与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的外表面接触(也可存在少许间隙),外部护套3的内壁16与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的内表面接触(理想为紧贴)。理想的是使外部护套3周壁20的下壁部与左右侧壁部的内表面紧贴在内部护套2周壁9的外表面上,或者使内部护套2的周壁9的顶端紧贴在外部护套3覆壁19的内表面上。
外部护套3的上壁部20a与深于内壁16的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接触,内壁16在上壁部20a的纵深范围内与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接触。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的顶端位于经过接连倾斜壁17的内壁16的底端向外侧伸出,并延伸到内壁16上的倾斜壁17的中间部的上侧(上方),外部护套3的上壁部20a的底端即覆壁19位于上壁部9a的顶端的外侧。即,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的顶端位于内壁16、倾斜壁17及上壁部20之间的间隙内。
洒落在电连接箱1上面的水经由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与外部护套3的上壁部20a之间的间隙,从上壁部9a的顶端落下,并沿着外部护套3的倾斜壁17的外表面排出到外部。
因此,在与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接触或者稍有间隙对向的外部护套3的上壁部20的内表面上设有从上壁部20a的顶端直到与内部护套2上壁部9a的顶端重叠的位置的凹槽26。该凹槽26成形为图示例的矩形剖面形状,不过也可为三角形剖面、半圆形剖面等。
通过凹槽26扩大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与外部护套3的上壁部20a之间的间隔,能够防止因毛细管现象等而使水停留在两个护套2、3的上壁部9a、20a之间的间隙内,迅速地排出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上面的水。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部护套3的上壁部20a的内表面上形成凹槽26,但也可设置在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上面的,与外部护套3的上壁部20a相对的位置。最好在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上面所设置的凹槽26从与外部护套3的顶端重叠的位置延伸到达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20a顶端的位置。凹槽26的形状也可为矩形剖面状、三角形剖面及半圆形剖面之中的一种形状。而且,在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上面设有凹槽26的情形下也能够获得和在外部护套3的上壁部20a内表面上设置凹槽26时相同的效果。
如同上述说明一样,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箱1的防水护套结构,在组装两个护套2、3之际,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插入外部护套3的上壁部20a与内壁16间的间隙,则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穿过内壁16上面位于倾斜壁17的上方。倾斜壁17位于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顶端的下方。并且,洒落在电连接箱1上面的水经由外部护套3的上壁部20a与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之间,从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顶端落到倾斜壁17的表面上,再沿着倾斜壁17排出到外部。而且,在外部护套3的上壁部20a内表面上从该上壁部20a的顶端直到与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顶端重叠的位置都设置凹槽26,由于扩大了两个护套2、3的上壁部9a、20a之间的间隔,能够防止因毛细管现象等而使水停留在两个护套2、3的上壁部9a、20a之间的间隙,就能可靠地防止了水渗入到电连接箱1内。
另外,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箱1的防水护套结构,在组装两个护套2、3之际,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的顶端穿过外部护套3的内部16上并位于相对倾斜壁17的上方。在水平方向上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顶端与外部护套3的内壁16远离,内壁16位于靠近电连接箱1的内侧,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顶端位于靠近电连接箱1的外侧。并且,洒落在电连接箱1上面的水不会从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的顶端倒回内壁16上,可靠地落到倾斜壁17的表面上,也就越发顺利地沿着倾斜壁17排出到外部。
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箱1的防水护套的结构,通过连接倾斜壁17的下端侧与上壁部20的凸肋24,不会扩大外部护套3的上壁部20a与内壁16之间的间隙而保持正确的尺寸,提高内壁16与内部护套2的上壁部9a间的密封性。因此,提高了防水性。还有,也提高了外部护套3的机械强度。
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箱1的防水护套结构,在组装两个护套2、3之际,卡合卡住突出部14与自锁部25,也就牢固地卡住了两个护套2、3。使用卡住突出部14与自锁部25这样的组装方式作为卡式结构,而不用贯通卡合孔,因此能够防止水从卡合孔渗入护套内这样地不良情形。
另外,本发明并非只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自由自在地适当变形,改进等。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构成要素的材质、形状、尺寸、数值、形态、数目及配置场所等只要是能达成本发明,就是任意的,也不加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电连接箱防水护套结构,具有:
具备周壁的第一护套;以及
具备覆壁、在所述覆壁上形成的垂直所述覆壁的周壁及在所述覆壁上形成与所述周壁之间具有间隔并备有立壁和倾斜壁的内壁的第二护套,
所述覆壁具有连通所述间隔至外部的开口,
所述第一护套的周壁插入上述间隔时,在所述第二护套的周壁与所述内壁之间配置所述第一护套的周壁,
在所述第一护套的周壁和所述第二护套的周壁的对向面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沟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电连接箱防水护套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护套的周壁上形成所述沟槽,并延伸至所述第一护套的周壁的顶端。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电连接箱防水护套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二护套的周壁上形成所述沟槽,并从所述第二护套的周壁的顶端延伸到对应所述第一护套的顶端的位置。
4.按照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电连接箱防水护套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护套周壁的顶端位于从所述第二护套的立壁插入方向的外部侧。
5.按照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电连接箱防水护套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护套备有连接所述第二护套周壁与所述倾斜壁的凸肋。
6.按照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电连接箱防水护套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护套的周壁备有卡住突出部,所述卡住突出部与在所述第二护套的周壁上形成的卡合部相卡合。
CNA2007101476706A 2006-08-31 2007-08-31 电连接箱的防水护套结构 Pending CN1011365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36061A JP4948940B2 (ja) 2006-08-31 2006-08-31 電気接続箱の防水カバー構造
JP2006236061 2006-08-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6541A true CN101136541A (zh) 2008-03-05

Family

ID=39160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476706A Pending CN101136541A (zh) 2006-08-31 2007-08-31 电连接箱的防水护套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948940B2 (zh)
CN (1) CN101136541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4532A (zh) * 2009-06-11 2012-11-2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防水盒
CN102842873A (zh) * 2011-06-21 2012-12-2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盒主体
CN103107453A (zh) * 2011-11-10 2013-05-1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4515539A (zh) * 2013-09-30 2015-04-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检测装置
CN104659722A (zh) * 2013-11-25 2015-05-2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气接线箱
CN104685743B (zh) * 2012-10-04 2017-05-2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连接箱
CN108141025A (zh) * 2015-10-26 2018-06-0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连接箱
CN112582955A (zh) * 2019-09-30 2021-03-3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连接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83491B2 (ja) * 2008-11-27 2013-09-04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コントロール操作装置の防水構造
EP3026808B1 (en) 2011-03-31 2021-03-24 Denso Corporation Power control unit
JP6035630B2 (ja) * 2012-05-22 2016-11-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5884137B2 (ja) * 2012-06-07 2016-03-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5880882B2 (ja) * 2013-05-07 2016-03-0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KR200482382Y1 (ko) * 2015-11-03 2017-01-17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전기적 연결장치의 수분차단구조
JP7067368B2 (ja) * 2018-08-24 2022-05-1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42407B2 (ja) * 2002-11-12 2008-09-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の防水カバー構造
JP3990313B2 (ja) * 2003-04-22 2007-10-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4140433B2 (ja) * 2003-04-25 2008-08-27 アンデン株式会社 電気回路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4532A (zh) * 2009-06-11 2012-11-2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防水盒
CN102804532B (zh) * 2009-06-11 2016-02-2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防水盒
CN102842873A (zh) * 2011-06-21 2012-12-2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盒主体
CN102842873B (zh) * 2011-06-21 2015-05-2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盒主体
CN103107453A (zh) * 2011-11-10 2013-05-1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4685743B (zh) * 2012-10-04 2017-05-2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连接箱
CN104515539A (zh) * 2013-09-30 2015-04-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检测装置
CN104659722A (zh) * 2013-11-25 2015-05-2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气接线箱
CN104659722B (zh) * 2013-11-25 2017-06-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气接线箱
CN108141025A (zh) * 2015-10-26 2018-06-0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连接箱
CN112582955A (zh) * 2019-09-30 2021-03-3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连接箱
CN112582955B (zh) * 2019-09-30 2022-12-16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连接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61401A (ja) 2008-03-13
JP4948940B2 (ja) 2012-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6541A (zh) 电连接箱的防水护套结构
JP5173596B2 (ja) 電気接続箱
JP6309497B2 (ja) 電気接続箱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01946381A (zh) 电接线箱的防水结构
US6797884B2 (en) Waterproof cover structure of electric distribution box
JP5273554B2 (ja) 電気接続箱
CN104242189B (zh) 电气接线盒
CN1543030A (zh) 电接线盒的防水结构
JP2019213393A (ja) ロック構造、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US20190067924A1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US20200153213A1 (en) Hous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and wire harness
JP5187245B2 (ja) 電気接続箱
JP4657025B2 (ja) 電気接続箱
CN103887747B (zh) 电接线箱
US20170163016A1 (en) Electric connection box
JP2009290943A (ja) 電気接続箱
JP6931315B2 (ja)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KR20200134992A (ko) 일체형 구조를 갖는 차량용 전자제어 장치
JP2019047535A (ja) 電気接続箱
JPH11122752A (ja) 電気接続箱の接合面の防水構造
JP5898546B2 (ja) 電子装置
KR20120018843A (ko) 자동차용 정션박스
CN113131420B (zh) 框体和电气接线箱
WO2024181066A1 (ja) 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JP2020053547A (ja) シール構造およ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