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2493A - 集成调谐器装置、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集成调谐器装置、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32493A CN101132493A CNA2007101468911A CN200710146891A CN101132493A CN 101132493 A CN101132493 A CN 101132493A CN A2007101468911 A CNA2007101468911 A CN A2007101468911A CN 200710146891 A CN200710146891 A CN 200710146891A CN 101132493 A CN101132493 A CN 1011324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vector signal
- digitized
- frequency
- zi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D—DEMODULATION OR 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 H03D3/00—Demodulation of angle-, frequency- or phase- modulated oscillations
- H03D3/007—Demodulation of angle-, frequency- or phase- modulated oscillations by converting the oscillations into two quadrature related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这里一般性地描述了零中频(ZIF)调谐器的实施例。可以描述并要求其它实施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例通常涉及到包括与射频(RF)调谐器相关联的装置、系统和方法的电子通信。
背景技术
可以使用传统的调谐器来接收范围在大约50兆赫(MHz)到860MHz之间的地面或有线广播信号。这种调谐器可以使用单次变频或二次变频中频(IF)技术。单次变频调谐器可以在单次混频级中将接收的RF信号和本地振荡器(LO)信号进行混频,以产生IF信号。普通的IF频率可以大约是例如36MHz。
二次变频接收机可以利用两个混频级来将接收的RF信号变频为IF信号。第一级可以把接收的RF信号上变频成高IF信号。该高IF信号的频率可以比所接收的RF信号的最大频率更大。然后第二混频级可以把该高IF信号变频为输出IF信号。该输出IF信号的频率可以大约是例如36MHz。
在单次变频的情况和二次变频的情况下,输出IF级可以包括频率固定的信道滤波器和可变增益的IF放大器。除了其它类型的滤波器之外,该频率固定的信道滤波器可以包括声表面波(SAW)滤波器。可以将输出IF级连接到解调器。
地面或有线广播信号可以是模拟调制或数字调制的。在模拟调制的情况下,SAW滤波器可以与准分离声音(quasi-split sound,QSS)解调方案或者与视频IF(VIF)解调方案兼容。QSS解调器可能需要在IF域中分离视频和声音信息。可以在提供有两个独立输出的公共SAW滤波器中分裂该IF信号。可替换地,可以在两个并联的SAW滤波器中对IF信号进行滤波。
VIF解调器可以对整个视频信号进行处理。与VIF级相关联的SAW滤波器可以以特殊的方式对该IF信号进行成形,以便对与该信号相关联的声音信息进行适当地衰减。
在QSS模拟的情况和VIF模拟的情况下,IF SAW滤波器可以使用非对称成形。非对称成形可以提供与关联于QSS和VIF的残留边带调制模式相兼容的奈奎斯特斜率(Nyquist slope)。另一方面,数字调制的信号可能需要对称的IF SAW滤波器。由于不同的调制标准所需要的IF级有这些不同,有必要使用能够进行多标准操作的接收机来复制IF路径,包括IF SAW滤波器。IF SAW滤波器的半导体集成可能提出了额外的挑战。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装置和典型系统的框图。
图lB是图1A的框图的延续。
图2A是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多个方法的流程图。
图2B是图2A的流程图的延续
图3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和1B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装置100和系统190的框图。可以把零中频(ZIF)变频技术与数字控制的选择性滤波以及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信号削弱处理进行组合,以产生能够半导体集成的多标准调谐器。
装置100可以包括ZIF下变频器106。ZIF下变频器可以对接收的RF信号110执行ZIF变频操作。
ZIF下变频器106可以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NA)级111。与LNA级111相关联的增益可能能够经由从后续级所接收的自动增益控制(AGC)信号112来进行自动控制。ZIF下变频器106还可以包括可变的选择性滤波器113。可变的选择性滤波器113可以连接到LNA级111,以削弱一个或多个干扰信道。信道校准控制信号114可以设置该可变的选择性滤波器113的中心频率和/或带宽。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二次变频调谐器可以包括上变频器115,其连接到LNA级111,以产生高IF信号。上变频器115可以包括混频器116和本地振荡器117。可以将高IF滤波器118连接到上变频器115,以滤除伴随着上变频的不想要的信号。可以把上变频器115和高IF滤波器118应用到二次变频调谐器中,来替代可变的选择性滤波器113,或者添加到可变的选择性滤波器113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ZIF正交混频器120连接到高IF滤波器118。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变频器115可以是可调谐的,并且高IF滤波器118和/或ZIF正交混频器120可以是固定频率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变频器115可以是固定频率的,高IF滤波器118和/或ZIF正交混频器120可以是可调谐的。
如前所述,可以将ZIF正交混频器120连接到可变的选择性滤波器113或高IF滤波器118。ZIF正交混频器120可以包括同相(I)混频器122和正交相位(Q)混频器124。I混频器122和Q混频器124可以分别把想要的信道信号正交转换成I向量信号分量和Q向量信号分量。
可以将正交生成器130连接到I混频器122和Q混频器124。正交生成器130可以为I混频器122生成同相LO信号,为Q混频器124生成正交相位LO信号。可以将LO 132连接到正交生成器130,以向其提供基本LO信号。
可以将I信道修平滤波器136连接到I混频器122,以降低与I向量信号分量相关联的复合能量的级别。可以将Q信道修平滤波器138连接到Q混频器124,以降低与Q向量信号分量相关联的复合能量的级别。可以将带宽校准模块140连接到I信道修平滤波器136和/或Q信道修平滤波器138。带宽校准模块140可以调整与所述I信道修平滤波器和/或所述Q信道修平滤波器相关联的截止频率。
转到图1B,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一模-数转换器(ADC)144。在连续框142中,可以将第一ADC 144连接到I信道修平滤波器136。第一ADC 144可以对I向量信号分量进行数字化。在连续框143中,可以将第二ADC 146连接到Q信道修平滤波器138。第二ADC 146可以对Q向量信号分量进行数字化。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单个ADC 148连接到I信道修平滤波器136和Q信道修平滤波器138二者上,来替代第一ADC 144和第二ADC 146。ADC 148可以对I向量信号分量和Q向量信号分量进行数字化。在后一种情况下,可以将双重采样保持电路(未示)连接到ADC 148,以便,很可能按照连续的时钟周期,来交替地对I向量信号分量和Q向量信号分量进行采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从第一ADC 144或从单个ADC 148,以并行的格式输出已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分量,作为并行的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149。类似地,可以从第二ADC 146或从单个ADC 148,以并行的格式输出已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分量,作为并行的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150。
并-串转换器151可以将并行的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149和并行的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150转换成串行的数字化的I向量和Q向量信号152。
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155,其用于连接到ZIF下变频器106。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DSP 155集成到具有ZIF下变频器106的公共基板上。
DSP 155可以包括正交串扰校正模块156。可以将正交串扰校正模块156连接到第一ADC 144、第二ADC 146,或单个ADC 148。正交串扰校正模块156可以去除由ZIF变频操作所导致的不想要的假影(artifact)。该不想要的假影可以包括相位谱假影和/或增益谱假影。该不想要的假影可以在所述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分量和/或所述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分量上携带。
装置100还可以包括信道退旋(de-rotation)模块160。可以将信道退旋模块160连接到正交串扰校正模块156。信道退旋模块160可以从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分量以及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分量中去除残留频率分量。
可以将信道滤波器162可操作地连接到正交串扰校正模块156,以对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分量和/或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分量执行滤波操作。信道滤波器162可以包括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以及其它类型的滤波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数字正交调制器166,其连接到信道滤波器162。数字正交调制器166可以将所述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分量和所述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分量重组成为数字中频(IF)信号。可以将数-模转换器(DAC)168连接到数字正交调制器166。DAC168可以将数字IF信号转换成能够用外部解调器来解调的第一模拟IF输出信号169。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一DAC 170,其连接到信道滤波器。第一DAC 170可以将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转换成已处理的模拟I向量信号。还可以将第二DAC 171连接到数字正交调制器。第二DAC 171可以将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转换成已处理的模拟Q向量信号。可以将正交调制器172连接到第一DAC 170和第二DAC171。正交调制器172可以对已处理的模拟I向量信号和已处理的模拟Q向量信号进行正交组合,以产生第二模拟IF输出信号173。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数字实现的模拟解调器174,其连接到信道滤波器162。数字实现的模拟解调器174可以对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分量和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分量的组合进行解调,以产生数字化的视频IF信号和数字化的音频IF信号。可以将第一DAC 176连接到该数字实现的模拟解调器174。第一DAC 176可以将数字化的视频IF信号转换成模拟视频IF信号177。可以将第二DAC 178连接到该数字实现的模拟解调器174。第二DAC 178可以将数字化的音频IF信号转换成模拟音频IF信号179。
转回到图1A,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系统19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装置100。系统190还可以包括天线192。天线192可以包括贴片天线、定向天线、全向天线、波束天线、缝隙天线、单极子天线或者偶极子天线,以及其它类型的天线。可以将天线192连接到ZIF下变频器106,以接收RF信号110。
可以用多种方法实现前述的任意组件,包括软件实施例。因此,此处,可以将装置100;ZIF下变频器106;信号110、112、114、149、150、152;LNA级111;可变的选择性滤波器113;上变频器115;混频器116、120、122、124;LO 117、132;高IF滤波器118;正交生成器130;修平滤波器136、138;带宽校准模块140;ADC 144、146、148;并-串转换器151;DSP 155;正交串扰校正模块156;信道退旋模块160;信道滤波器162;数字正交调制器166;DAC 168、170、171、176、178;模拟IF信号169、173、177、179;正交调制器172;数字实现的模拟解调器174;系统190;以及天线192全部特征化为“模块”。
根据装置100以及系统190的结构需要以及根据对各种实施例的特定实现的适合性,这些模块可以包括硬件电路、单或多处理器电路、存储器电路、软件程序模块和对象、固件以及它们的组合。
各种实施例的装置和系统还可以用于除了能够半导体集成的多标准ZIF调谐器之外的其它应用。因此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不是限制性的。关于装置100和系统190的说明是为了提供对各种实施例的结构的一般性理解。而不是想要把它们用来作为用于可以利用此处所述的结构的装置和系统的所有特征和元件的完整描述。
可以包括各种实施例的新颖装置和系统的应用包括:高速计算机中所用的电子电路、通信和信号处理电路、调制解调器、单或多处理器模块、单或多嵌入式处理器、多核处理器、数据开关以及专用模块,包括多层、多芯片模块。还可以把这些装置和系统作为子组件包括在各种电子系统中,这些电子系统例如电视、蜂窝电话、个人计算机(例如膝上计算机、桌上计算机、手持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等)、工作站、收音机、视频播放器、音频播放器(例如MP3(运动图像专家组,音频层3)播放器)、车辆、医疗设备(例如心脏监视器、血压监视器)、机顶盒等等。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多个方法。
图2A和2B是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例的若干方法的流程图。方法200可以在框205开始,其根据从后续级反馈的AGC信号,在RF调谐器中对接收的RF信号进行放大。方法200可以继续进行到框209,其对接收的RF信号进行选择性地滤波。可以对接收的RF信号选择性地滤波,以便在变频过程之前去除一个或多个干扰信道。从而可以得到已滤波的接收RF信号。方法200还可以继续进行到框213,其将已滤波的接收RF信号变频为ZIF信号。该ZIF信号可以包括I向量信号和Q向量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变频过程可以进行,以便从所想要的信道去除一个和多个干扰分量。例如,可以削弱所想要的信道的第三和第五谐波频率区域中的谱能量。
方法200可以包括,在框217中,对I向量信号和/或Q向量信号对称地滤波。可以对I向量信号和/或Q向量信号对称地滤波,以使得后续的ADC级中的量化噪声最小化。可以降低提供给后续的ADC级的复合能量的级别来使得量化噪声最小化。
方法200还可以包括,在框219中,对I向量信号执行ADC操作,以产生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和/或对Q向量信号执行ADC操作,以产生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方法200还可以包括,在框221中,对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和/或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进行正交校正。可以对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和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进行正交校正以去除增益假影和/或相位假影。这些假影可能是由之前的混频器级或者由之前的滤波器级所引入的正交失衡导致的。
方法200可以继续进行到框227,其对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和/或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进行信道退旋。可以对该信号进行退旋,以便从零频位置去除所想要的信道的频率偏移量。方法200还可以包括,在框231中,对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和/或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执行基于DSP的信道滤波操作。
转到图2B,方法200可以在框233中进行测试,以确定是否选择了数字调制。如果是,则方法200可以在框234中进一步进行测试,以确定是希望在数字域还是在模拟域中进行正交重组。如果希望在数字域中进行正交重组,则方法200可以包括,在框235中,在正交调制操作中对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和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进行重组。可以对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和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进行重组,以产生复合数字信号。在框239中,可以对复合数字信号执行数-模转换,以产生第一模拟IF输出信号。
如果希望在模拟域中进行正交重组,方法200可以包括,在框240中,对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执行数-模转换操作,以产生已处理的模拟I向量信号,并且对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执行数-模转换操作,以产生已处理的模拟Q向量信号。方法200还可以包括,在框241中,对已处理的模拟I向量信号和已处理的模拟Q向量信号进行正交组合,以产生第二模拟IF输出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正交组合和数-模转换操作可能能够创建可编程的IF频率的模拟IF输出信号。这种实施例可以允许把模拟IF输出信号放置到适于后续的IF级的需要的频率上。
再次参考框233,如果没有选择数字调制模式,则方法200可以在框243中确定是否选择了QSS或类似模式的操作。如果是,则方法200还可以包括,在框245中,对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和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的复合执行数字实现的模拟解调操作。该数字实现的模拟解调操作可以产生数字化的视频IF输出信号和数字化的音频IF输出信号。方法200还可以包括,在框249中,对数字化的视频IF输出信号和数字化的音频IF输出信号执行数-模转换操作。从而可以得到模拟视频IF输出信号和模拟音频IF输出信号。
也可以用与所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来执行此处所述的动作。此外,可以以重复、串行或并行的方式来执行针对此处的方法的所述各种动作。
可以从基于计算机的系统中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开始运行软件程序,以执行软件程序中所定义的功能。可以用各种编程语言来创建用于实现和执行此处所公开的方法的软件程序。可以通过使用诸如Java或C++的面向对象的语言来以面向对象的格式构建该程序。或者,可以通过使用诸如汇编或C等面向过程的语言来以面向过程的格式构建该程序。该软件成分可以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多种机制(例如应用程序接口或者包括远程过程调用的进程间通信技术)来进行通信。各种实施例的教导并不限于任何特定的编程语言或环境。因此可以如以下关于图3的讨论,来实现其它实施例。
图3是根据本方面的各种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CRM)300的框图。这种实施例的例子可以包括:存储器系统、磁或光盘,或者其它存储设备。CRM 300可以包含指令306,当对该指令进行访问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10执行任意前述动作,包括针对上述方法200所讨论的那些动作。
实现此处所公开的装置、系统和方法可以利用ZIF变频技术、数字控制的选择性滤波以及DSP信号损伤(impairment)处理,以产生能够半导体集成的多标准调谐器。
可以把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为有线或无线系统的一部分。其实例还可以包括:包括多载波无线通信信道(例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离散多音(DMT)等等)的实施例,其中所述多载波无线通信信道例如可以用在无线个域网(WP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广域网(WWAN)、蜂窝网络、第三代(3G)网络、第四代(4G)网络、通用移动电话系统(UMTS)以及其它通信系统中的那些信道,并且没有限制。
附图作为此说明书的一部分,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可以实践本发明的主旨的具体实施例。对此处所示的实施例进行了足够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此处所公开的教导。可以使用或者从中衍生其它实施例,从而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做出结构上的、逻辑上的替代和改动。因此,不应将“具体实施方式”视为限制性的,并且各种实施例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体现的等价形式的全部范围来定义。
如果实际上公开了不止一个实施例,则为了方便起见,此处可以单独地或共同地用术语“发明”来称呼发明主题的这种实施例,而不会把本申请的范围主动地限制到任何单个发明或发明性概念上。因此,尽管此处示出并描述了具体的实施例,但是可以用所设计的用于实现相同目的的任意配置来替代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本公开旨在覆盖针对各个实施例的任意或全部的改变和变形。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通过查看以上描述,以上实施例的组合以及此处未具体描述的其它实施例是显而易见的。
按照37.C.R.R.§1.72(b),提供了本公开的摘要,其中37.C.R.R.§1.72(b)要求摘要能够允许读者迅速地确定该技术公开的本质。可以理解,这里提交的摘要并不能用于解释或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和含义。在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精简本公开,把各种特征结合在了单个实施例中。不应该将此公开的方法解释为需要比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叙述的更多的特征。而是,可以在比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特征更少的特征中找到发明主题。因此把以下权利要求并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独自作为一个独立的实施例。
Claims (35)
1.一种装置,包括:
零中频(ZIF)下变频器,用于将接收的射频(RF)信号变频为ZIF信号;
连接到所述ZIF下变频器的同相(I)信道修平滤波器,用于降低与所述ZIF下变频器的I向量信号分量相关联的复合能量的级别;以及
正交相位(Q)信道修平滤波器,用于降低与所述ZIF下变频器的Q向量信号分量相关联的复合能量的级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连接到所述I信道修平滤波器的第一模-数转换器(ADC),用于对所述I向量信号分量进行数字化,以产生并行的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以及
连接到所述Q信道修平滤波器的第二ADC,用于对所述Q向量信号分量进行数字化,以产生并行的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并-串转换器,用于将所述并行的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和所述并行的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转换为串行的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和Q向量信号。
4.一种装置,包括:
零中频(ZIF)下变频器,用于将接收的射频(RF)信号变频为ZIF信号;以及
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ZIF下变频器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用于对所述ZIF信号执行数字信号处理操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将所述DSP集成到具有所述ZIF下变频器的公共基板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ZIF下变频器包括:
低噪声放大器(LNA)级;
连接到所述LNA级的可变的选择性滤波器,用于削弱至少一个干扰信道;以及
连接到所述可变的选择性滤波器的ZIF正交混频器,所述ZIF正交混频器包括:同相(I)混频器,用于将想要的信道信号正交转换为I向量信号分量,以及正交相位(Q)混频器,用于将想要的信道信号正交转换为Q向量信号分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与所述LNA级相关联的增益能够经由从后续级接收的自动增益控制信号来进行自动控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连接到所述I混频器和所述Q混频器的正交生成器,用于为所述I混频器生成同相本地振荡器(LO)信号,以及为所述Q混频器生成正交相位LO信号;以及
连接到所述正交生成器的LO,用于向所述正交生成器提供基本LO信号。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I信道修平滤波器或Q信道修平滤波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I信道修平滤波器连接到所述I混频器,用于降低与所述I向量信号分量相关联的复合能量的级别,所述Q信道修平滤波器连接到所述Q混频器,用于降低与所述Q向量信号分量相关联的复合能量的级别。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连接到所述I信道修平滤波器或所述Q信道修平滤波器中至少一个的带宽校准模块,用于对与所述I信道修平滤波器或所述Q信道修平滤波器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截止频率进行调整。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下述部件中的至少一个:
连接到所述I信道修平滤波器的第一模-数转换器(ADC),用于对所述I向量信号分量进行数字化,以及连接到所述Q信道修平滤波器的第二ADC,用于对所述Q向量信号分量进行数字化;或者
连接到所述I信道修平滤波器和所述Q信道修平滤波器的单个ADC,用于对所述I向量信号分量和所述Q向量信号分量进行数字化,以及连接到所述ADC的采样保持电路,用于按照连续的时钟周期,交替地对所述I向量信号分量和所述Q向量信号分量进行采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连接到所述第一ADC、所述第二ADC或所述单个ADC中的至少一个的正交串扰校正模块,用于从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分量或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分量的至少一个中去除由所述ZIF变频操作所引起的相位谱假影或由所述ZIF变频操作所引起的增益谱假影中的至少一个。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连接到所述正交串扰校正模块的信道退旋模块,用于从所述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分量和所述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分量中去除残留频率分量。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正交串扰校正模块的信道滤波器,用于对所述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分量或者所述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分量中的至少一个执行滤波操作。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道滤波器包括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连接到所述信道滤波器的数字正交调制器,用于将所述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分量和所述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分量重组成数字中频(IF)信号;以及
连接到所述数字正交调制器的数-模转换器(DAC),用于将所述数字IF信号转换为模拟IF信号。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连接到所述信道滤波器的第一数-模转换器(DAC),用于将所述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转换成已处理的模拟I向量信号;
连接到所述信道滤波器的第二DAC,用于将所述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转换成已处理的模拟Q向量信号;以及
正交调制器,用于对所述已处理的模拟I向量信号和所述已处理的模拟Q向量信号进行正交组合,以产生模拟中频输出信号。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连接到所述信道滤波器的数字实现的模拟解调器,用于对所述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分量和所述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分量的复合进行解调,以产生数字化的视频IF信号和数字化的音频IF信号;以及
连接到所述数字实现的模拟解调器的第一数-模转换器(DAC),用于将所述数字化的视频IF信号转换成模拟视频IF信号,以及连接到所述数字实现的模拟解调器的第二DAC,用于将所述数字化的音频IF信号转换成模拟音频IF信号。
19.一种系统,包括:
零中频(ZIF)下变频器,用于将接收的射频(RF)信号变频为ZIF信号;
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ZIF下变频器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用于对所述ZIF信号执行信号处理操作;以及
连接到所述ZIF下变频器的定向天线,用于接收所述RF信号。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
低噪声放大器(LNA)级;
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LNA级的上变频器,用于产生高IF信号,所述上变频器包括混频器和本地振荡器;以及
高IF滤波器,用于对伴随着上变频的不想要的信号进行滤除。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
连接到所述LNA级的可变的选择性滤波器,用于在上变频操作之前削弱至少一个干扰信道。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
连接到所述高IF滤波器的ZIF正交混频器,所述ZIF正交混频器包括同相(I)混频器,用于将想要的信道信号正交转换为I向量信号分量,以及正交相位(Q)混频器,用于将想要的信道信号正交转换为Q向量信号分量。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上变频器是可调谐的,并且所述高IF滤波器或所述ZIF正交混频器中的至少一个是固定频率的。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上变频器是固定频率的,并且所述高IF滤波器或所述ZIF正交混频器中的至少一个是可调谐的。
25.一种方法,包括:
将已滤波的接收的射频(RF)信号变频为包括同相(I)向量信号和正交相位(Q)向量信号的零中频(ZIF)信号;以及
对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或者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执行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信道滤波。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所述I向量信号或所述Q向量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对称滤波,以通过降低提供给后续的模-数转换器(ADC)级的复合能量的级别,来使得所述后续的ADC级中的量化噪声最小。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所述I向量信号执行ADC操作,以产生所述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以及
对所述Q向量信号执行ADC操作,以产生所述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所述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或者所述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正交校正,以去除增益假影或者相位假影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增益假影或者相位假影是由之前的混频器级或之前的滤波器级中的至少一个所引入的正交失衡引起的。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所述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或者所述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执行信道退旋,以从零频率位置去除所想要的信道的频率偏移量。
30.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正交调制操作中对所述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和所述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进行重组,以产生复合的数字信号;以及
对所述复合的数字信号执行数-模转换,以产生模拟中频输出信号。
31.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所述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执行数-模转换,以产生已处理的模拟I向量信号,并且对所述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执行数-模转换,以产生已处理的模拟Q向量信号;以及
对所述已处理的模拟I向量信号和所述已处理的模拟Q向量信号进行正交组合,以产生模拟中频输出信号。
32.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所述数字化的I向量信号和所述数字化的Q向量信号的复合执行数字实现的解调操作,以产生数字化的视频中频(IF)输出信号和数字化的音频IF输出信号;以及
对所述数字化的视频IF输出信号和所述数字化的音频IF输出信号执行数-模转换操作,以产生模拟视频IF输出信号和模拟音频IF输出信号。
33.一种包括机器可访问介质的产品,所述机器可访问介质具有相关信息,其中当所述信息被访问时,使得机器执行:
将与想要的信道相关联的接收的射频(RF)信号变频为包括同相(I)向量信号和正交相位(Q)向量信号的零中频(ZIF)信号,其中削弱了所想要的信道的第三和第五谐波频率区域中的谱能量;以及
对数字化形式的I向量信号和数字化形式的Q向量信号执行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信道滤波操作。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产品,其中当所述信息被访问时,使得机器执行:
在变频过程之前对所述RF信号进行选择性滤波,以去除至少一个干扰信道,从而产生已滤波的接收的RF信号;以及
在所述变频过程中,去除与想要的信道谐波相关的至少一个干扰分量。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产品,其中当所述信息被访问时,使得机器执行:
对所述I向量信号或者所述Q向量信号进行对称滤波,以通过降低提供给后续的模-数转换器(ADC)级的复合能量的级别来使得所述后续的ADC级中的量化噪声最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1/467,390 | 2006-08-25 | ||
US11/467,390 US20080049875A1 (en) | 2006-08-25 | 2006-08-25 | Integrated tuner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32493A true CN101132493A (zh) | 2008-02-27 |
Family
ID=39113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1468911A Pending CN101132493A (zh) | 2006-08-25 | 2007-08-24 | 集成调谐器装置、系统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80049875A1 (zh) |
JP (1) | JP2008104157A (zh) |
CN (1) | CN101132493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95366A (zh) * | 2009-05-18 | 2010-11-2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零中频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2036030A (zh) * | 2009-09-25 | 2011-04-27 | 英特尔公司 | 用于支持多频道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655563A (zh) * | 2011-03-01 | 2012-09-05 |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 校正影音信号的校正装置及方法 |
CN101394218B (zh) * | 2008-11-05 | 2012-11-21 | 浙江新时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通信射频信号数字化电路 |
WO2015010263A1 (en) * | 2013-07-24 | 2015-01-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Publ) | Method and apparautus relating to reception of radio signals |
CN104348494A (zh) * | 2013-07-25 | 2015-02-11 | 美国亚德诺半导体公司 | 宽带正交误差检测以及校正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672657B2 (en) * | 2006-06-28 | 2010-03-02 | Intel Corporation | Tunable filter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
US8606209B2 (en) * | 2009-06-24 | 2013-12-10 | Intel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tuners |
CN102742240B (zh) * | 2011-05-12 | 2014-12-31 | 苏州全波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二次变频调制系统及变频方法 |
TWI713308B (zh) * | 2019-12-25 | 2020-12-11 |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 接收電路與相關的訊號處理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680011A (en) * | 1970-08-03 | 1972-07-25 | Stanford Research Inst | Loss cancelling resonator and filters |
US4875019A (en) * | 1988-07-21 | 1989-10-17 | Bahr Technologies, Inc. | Receiver preamplifier with tuned circuit adapted for Loran reception |
EP0729230B1 (en) * | 1995-02-21 | 2002-10-02 | Tait Electronics Limited | Zero intermediate frequency receiver |
EP0865686B1 (en) * | 1996-09-06 | 2004-12-08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A zero-if receiver |
US5852630A (en) * | 1997-07-17 | 1998-12-22 | Globespan Semiconducto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RADSL transceiver warm start activation procedure with precoding |
US20030112370A1 (en) * | 2001-12-18 | 2003-06-19 | Chris Long | Adaptive expanded information capacity fo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US6647074B2 (en) * | 1998-08-25 | 2003-11-11 | Zenith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Removal of clock related artifacts from an offset QAM generated VSB signal |
US6252464B1 (en) * | 1999-10-06 | 2001-06-26 | Cubic Defense Systems, Inc. | Numerically-controlled nyquist-boundary hopping frequency synthesizer |
GB0020527D0 (en) * | 2000-08-22 | 2000-10-11 | Mitel Semiconductor Ltd | Digital tuner |
US6735422B1 (en) * | 2000-10-02 | 2004-05-11 | Baldwin Keith R | Calibrated DC compensation system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figured in a zero intermediate frequency architecture |
JP3647756B2 (ja) * | 2001-02-06 | 2005-05-1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半導体集積回路 |
JP4724993B2 (ja) * | 2001-07-04 | 2011-07-13 |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 マルチキャリア復調方法及びマルチキャリア復調装置 |
US20030081706A1 (en) * | 2001-10-25 | 2003-05-01 | Ciccarelli Steven C. | Noise reduction filter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038733B2 (en) * | 2002-01-30 | 2006-05-02 | Ericsson Inc. | Television receiver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signal sample streams synchronously with line/frame patterns |
US20040038649A1 (en) * | 2002-08-26 | 2004-02-26 | Qiang Lin | Zero intermediate frequency to low intermediate frequency receiver architecture |
US7623580B2 (en) * | 2003-06-30 | 2009-11-24 | Nxp B.V. | Simultaneous multiple channel receiver |
JP3854254B2 (ja) * | 2003-08-08 | 2006-12-06 | 株式会社東芝 | 無線機 |
US7532870B2 (en) * | 2004-04-13 | 2009-05-12 | Maxlinea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C offset removal |
US7542100B2 (en) * | 2004-04-30 | 2009-06-02 | Telegent Systems, Inc. | Video receiver with adaptive image rejection |
JP4583097B2 (ja) * | 2004-07-30 | 2010-11-17 | アイコム株式会社 | 無線機、及びノイズの減衰方法 |
JP2006060757A (ja) * | 2004-08-19 | 2006-03-02 | Masaru Noguchi | チューナー方式 |
JP4244929B2 (ja) * | 2005-01-17 | 2009-03-25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地上波ディジタルtv放送受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適する地上波ディジタルtv放送受信装置 |
US7304533B2 (en) * | 2005-04-15 | 2007-12-04 | Microtune (Texas), L.P. | Integrated channel filter using multiple resonant filter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
US7590205B2 (en) * | 2006-03-13 | 2009-09-15 | Intel Corporation | Receiver with sliding intermediate frequency (IF) architecture and programmable bandwidth and method |
US7672657B2 (en) * | 2006-06-28 | 2010-03-02 | Intel Corporation | Tunable filter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
-
2006
- 2006-08-25 US US11/467,390 patent/US2008004987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
- 2007-08-23 JP JP2007216703A patent/JP2008104157A/ja active Pending
- 2007-08-24 CN CNA2007101468911A patent/CN101132493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94218B (zh) * | 2008-11-05 | 2012-11-21 | 浙江新时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通信射频信号数字化电路 |
CN101895366A (zh) * | 2009-05-18 | 2010-11-2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零中频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2036030A (zh) * | 2009-09-25 | 2011-04-27 | 英特尔公司 | 用于支持多频道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036030B (zh) * | 2009-09-25 | 2014-06-04 | 英特尔公司 | 用于支持多频道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655563A (zh) * | 2011-03-01 | 2012-09-05 |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 校正影音信号的校正装置及方法 |
CN102655563B (zh) * | 2011-03-01 | 2014-09-10 |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 校正影音信号的校正装置及方法 |
WO2015010263A1 (en) * | 2013-07-24 | 2015-01-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Publ) | Method and apparautus relating to reception of radio signals |
US9774356B2 (en) | 2013-07-24 | 2017-09-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relating to reception of radio signals |
CN104348494A (zh) * | 2013-07-25 | 2015-02-11 | 美国亚德诺半导体公司 | 宽带正交误差检测以及校正 |
CN104348494B (zh) * | 2013-07-25 | 2017-05-31 | 美国亚德诺半导体公司 | 用于宽带正交误差检测以及校正的装置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8104157A (ja) | 2008-05-01 |
US20080049875A1 (en) | 2008-02-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32493A (zh) | 集成调谐器装置、系统和方法 | |
CN101378263B (zh) | 基于数字中频的多载波数字接收机及多载波数字接收方法 | |
JP3945538B2 (ja) | マルチチャネルデジタル送受信機および方法 | |
US9838049B2 (en) | Method and frequency agile pre-distorted transmitter using programmable digital up and down conversion | |
EP1522151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direct conversion multi-carrier processor | |
JPH04296684A (ja) | デジタルビーム形成ネットワーク及びデジタルビーム形成方法 | |
WO2002095962A2 (en) | Quadrature envelope-sampling of intermediate frequency signal in receiver | |
US20080291974A1 (en) | Signal Transmitter for Wide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US8050639B2 (en) |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US20130165059A1 (en) | Beam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1931424A (zh) | 短波射频数字化处理模块 | |
JP4836041B2 (ja) | Rf信号をサンプリング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JP2008104157A5 (zh) | ||
JP2008154121A (ja) | 無線通信装置 | |
US20120044976A1 (en) | Multi-carrier receiver, multi-carrier transmitter and multi-carrier transceiver system | |
CN1373562A (zh) | 中继装置 | |
US7965994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 analog zero-IF interface for GSM receivers | |
US8868013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 |
US6118810A (en) | Multi-channel base station/terminal design covering complete system frequency range | |
CN111971913B (zh) | 用于接收rf模拟信号的装置和接收器 | |
JP2013046365A (ja) | 無線送信装置 | |
KR100602271B1 (ko) | 초광대역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신호 발생장치 및 방법 | |
US7570702B2 (en) | Signal generatio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 |
US8396099B2 (en) | Multi-carrier receiver, multi-carrier transmitter and multi-carrier transceiver system | |
KR100210633B1 (ko) | 업변환/변조장치및방법과,다중액세스디지탈송신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