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8688A - 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28688A CN101128688A CNA2006800057766A CN200680005776A CN101128688A CN 101128688 A CN101128688 A CN 101128688A CN A2006800057766 A CNA2006800057766 A CN A2006800057766A CN 200680005776 A CN200680005776 A CN 200680005776A CN 101128688 A CN101128688 A CN 1011286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nion
- flange
- annular groove
- planetary
- planetary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8—Type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82—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利用输出轴(12)以及推力轴承(45)的旋转,对从油孔(65a)流出的润滑油作用离心力,该润滑油被引导向座圈(53)以及输出轴凸缘(12b),并一边对推力轴承(45)进行润滑,一边经过座圈外径部(53c)的前端间隙(g)以及切口部(53d),而几乎全部地被引导到环状槽(51)中。进而,经过连通孔(52)、油孔(49、46、50)而供给到小齿轮支承部(41)。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合应用在行星齿轮中,特别适合应用在搭载于汽车的自动变速器以及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中所使用的行星齿轮中,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中的驱动用电机输出路径上夹设的变速装置的行星齿轮机构中,已知有在行星齿轮的行星轮架上设置有储存罐的润滑装置(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04-66898号公报,图7)。
上述的储存罐被设置成向行星轮架侧方突出,且内径方向呈开放状,从旋转轴的油孔出来的润滑油通过随着该旋转轴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并借助推力轴承而飞散,利用向轴向突出且内径侧呈开放的储存罐,来接收该飞散了的润滑油,并将用该储存罐接收到的润滑油引导向小齿轮轴的油孔,而对支承小齿轮的轴承进行润滑。
上述润滑装置,由于用储存罐来接收因旋转轴的旋转而飞散了的润滑油,所以润滑油的供给效率不足,特别是在借助于夹持齿圈支承凸缘的推力轴承来飞散润滑油时,润滑油的飞散方向偏离于储存罐方向的比率较高,故无法向小齿轮轴供给充足的润滑油。另外,当将本润滑装置应用在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中的驱动用电机的变速装置中时,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由于是利用电动油泵而产生油压,因此润滑油的供给量也不充足,在此种状态下,用上述供给效率较低的储存罐供给润滑油,这就容易成为对小齿轮轴润滑不佳的原因。
另外,上述润滑装置,由于向行星轮架的侧方突出规定量而配置储存罐,所以在轴向上需要空间,因此就成为了对行星齿轮的小型化、进而对使用了它的变速装置、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紧凑化,特别是对轴向上的紧凑化造成妨碍的原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成为将来自旋转轴的润滑油没有遗漏地引导向小齿轮轴,来解决上述课题的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
本发明的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1),具备:行星齿轮(6),其具有行星轮架(CR)和太阳齿轮(S2),而该行星轮架(CR)包括对小齿轮(P1、P2、P3)进行自由旋转的支承的小齿轮轴(37、39)以及支承这些多个小齿轮轴的侧板(35、36);以及旋转轴(11、12),其被配置在该行星齿轮的中心部,该装置(1)将从上述旋转轴(11、65a)供给来的润滑油向上述小齿轮轴(37、39)的支承上述小齿轮的部位(41、42)引导,该装置(1)中,
支承上述小齿轮轴(37、39)的一方的侧板(36),在其内周面上具有环状槽(51),而且具有从该环状槽的底部(e)与上述小齿轮轴(37、39)的油孔(46、49)连通的在径向上延伸的连通孔(52);在与上述一方的侧板(36)一体的凸缘(12b)、和上述太阳齿轮(S2)之间夹设有推力轴承(45);该推力轴承(45)在上述太阳齿轮侧具备:具有在径向上延伸的隆起部(53b)的座圈(53);来自上述旋转轴(11、65a)的润滑油经过上述座圈的隆起部(53b)与上述凸缘(12b)之间而被引导到上述环状槽(53)中,进而通过上述连通孔(52)而被引导到小齿轮轴(37、39)的油孔(41、49)中。
由此,利用离心力而从旋转轴向推力轴承供给的润滑油,被引导到推力轴承的座圈以及与行星轮架一体的凸缘中,而且其几乎全部的量都被供给到成为油滞留部的环状槽中,进而该油滞留部的润滑油因随着行星轮架旋转的离心力的作用而通过连通孔及小齿轮轴的油孔,被引导向小齿轮支承部,利用充足的润滑油量来润滑小齿轮,并可以长期地维持其啮合性能。
优选地,上述推力轴承(45)和上述一方的行星轮架侧板(36)的环状槽(51)及连通孔(52),在轴向上重叠地被配置。
这样,由于推力轴承和在行星轮架的一方侧板形成的环状槽以及连通孔在轴向上重叠地被配置,所以可以将小齿轮用的润滑装置在轴向上紧凑地构成,并将行星齿轮紧凑化、特别是在轴向上紧凑地构成。
另外,上述凸缘(12b)及上述旋转轴(12)与输出轴(11)成一体。
这样,由于凸缘以及旋转轴与输出轴成一体,并与行星轮架一起旋转,所以在输出轴的旋转中,凸缘以及行星轮架也旋转,对润滑油施以离心力,可根据需要对小齿轮供给润滑油时适当地供给润滑油。
此外,上述推力轴承(45)的座圈(53)由截面Z形状构成,其具有:上述隆起部(53b)、从该隆起部的内径侧端向左右一方延伸的内径部(53a)、以及从上述隆起部的外径侧端向左右另一方延伸的外径部(53c),而且,上述内径部(53a)与上述太阳齿轮(S2)嵌合,并在上述外径部(53c)的前端与上述凸缘(12b)之间存在规定间隙(g)。
这样,推力轴承的座圈由截面Z形状构成,例如通过使座圈的内径部与成为行星齿轮的输入部的太阳齿轮啮合,而在行星齿轮的动作时,座圈及凸缘两者发生旋转并利用离心力,可以可靠地将推力轴承内的润滑油供给到成为油滞留部的环状槽中,进而该润滑油经过座圈的外径部与凸缘之间的间隙,而不会向外部泄漏地可以将其全部的量几乎均等量地供给到环状槽的整周。
另外,在上述座圈(53)的外径部(53c),以规定间隔形成有切口部(53d)。
这样,由于在座圈的外径部形成有切口部,所以可以利用该切口部向成为油滞留部的环状槽供给需要量的润滑油。
而且,上述环状槽(51),具有从上述凸缘(12b)侧朝向上述底部(e)倾斜的倾斜面(c),且在上述小齿轮侧具有向内径方向垂下的凸缘部(d)。
由此,由于环状槽在凸缘侧具有倾斜面,所以可以将经过座圈外径部与凸缘之间的间隙的润滑油可靠且顺畅地引导到环状槽底部,直到连通孔中。
另外,上述环状槽(51)的构成上述小齿轮侧的壁面的凸缘部(d)的前端,被配置成接近于上述座圈(53)的外径侧端。
这样,由于环状槽的小齿轮侧形成有延伸至与座圈外径侧端接近的位置的凸缘部,所以对环状槽可以确保作为油滞留部的充足的容量,并减少润滑油从环状槽中溢漏,而且对在圆周方向上配置多个的各连通孔,可以引导供给充足的润滑油,不会出现过于不足。
此外,上述行星齿轮(6)具有齿圈(R),且支承该齿圈的支承板(22)在其内周侧具有支承用的在轴向上延伸的轮毂部(22a)。
这样,基于将润滑装置在轴向上紧凑地构成,而产生轴向上的富余的空间,利用该富余的空间,可以在齿圈支承板上形成支承用轮毂部,由此稳定了齿圈的支承,提高了齿圈的啮合精度,并减少齿轮噪音,而且再加上上述的小齿轮的润滑性的提高,可以长期地维持行星齿轮的较高啮合精度。
上述行星齿轮(6)适合用于对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中的驱动用电机的输出旋转进行变速的变速装置(5)中,且向上述旋转轴供给的润滑油,是利用基于电动油泵的油压来进行供给的。
这样,通过将行星齿轮应用在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中的驱动用电机的变速装置中,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特别是在其电机驱动模式下,形成安静的运行环境,变速装置也会进行配合该安静环境的、噪音较小的安静运行,而且,还能以较高效率且不会浪费地使用由电机引起的绝对容量变少的润滑油。
此外,上述括号中的符号,是与附图进行对照用的,不会因此对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范围带来任何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可应用本发明的变速装置的图,(a)是为示意图,(b)为动作表,(c)为速度线图。
图2是表示上述变速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将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润滑装置的上述剖视图的主要部位进行放大了的图。
图4是表示推力轴承的座圈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图,(a)、(b)表示不同的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可应用本润滑装置的行星齿轮的图,该行星齿轮是与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驱动电机输出用变速装置相关联的装置。该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具有动力分配用行星齿轮(未图示),内燃发动机的输出传递到该行星齿轮的第一元件(例如行星轮架)上,在第二元件(例如太阳齿轮)上连结有控制用电机,在第三元件(例如齿圈)上连结有输出轴,通过控制控制用电机,来将内燃发动机的输出进行无级变速并输送到输出轴1上。另外,在该输出轴1上,借助变速装置5连结有驱动用电机2的转子3(具体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04-66898号公报)。
变速装置5具备所谓的拉威挪式行星齿轮机构6,该行星齿轮机构6是由一个双行星齿轮、和具有与行星齿轮共通的长小齿轮的行星齿轮构成的,而且上述长小齿轮由齿数不同的两个小齿轮P1、P2构成。即,共通的行星轮架CR支承着上述长小齿轮以及短小齿轮P3,长小齿轮的大径齿轮P1与第一太阳齿轮S1啮合,短小齿轮P3与上述长小齿轮的小径齿轮P2、第二太阳齿轮S2以及齿圈R啮合。而且,第二太阳齿轮S2与上述驱动用电机2的转子3连结,行星轮架CR与输出轴1连结,且第一太阳齿轮S1与第一制动器B-1连结,齿圈R与第二制动器B-2连结。
上述变动装置5如图1(b)的动作表以及图1(c)的速度线图所示地进行动作。即,在释放第一制动器B-1而且同时接合第二制动器B-2的低模式下,传递驱动用电机2的旋转的第二太阳齿轮S2的旋转是基于齿圈R停止的情况,使第一太阳齿轮S1向反转方向空转,同时使行星轮架CR大幅减速地旋转,该行星轮架的旋转被输出到输出轴1。在接合第一制动器B-1而且同时释放第二制动器B-2的高模式下,基于第一太阳齿轮S1停止的情况,来自驱动用电机2的第二太阳齿轮S2的旋转,使齿圈R空转,同时使行星轮架CR小幅减速,该行星轮架的旋转被输出到输出轴1。
图2是上述变速装置5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润滑装置的其主要部位的放大剖视图。在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箱体10内,邻接地容纳有驱动用电机2和变速装置5。驱动用电机2的转子轴3a借助轴承11被自由旋转地支承在该箱体10的隔壁10a上,套轴12通过花键一体地连结于该转子轴3a。在由中空轴构成的上述转子轴3a以及套轴12的中空部中,贯通有来自动力分配用行星齿轮的前部输出轴11,输出轴12通过花键一体地连结于该前部输出轴11的后部,这些输出轴11、12构成配置于行星齿轮的中心的旋转轴。该输出轴12借助轴承15、16被自由旋转地支承在箱体10的后壁10b的轮毂部10c上,另外,在前部输出轴11与套轴12之间还夹设有多个衬套17、17。
在输出轴12中的与前部输出轴11的嵌合部分12a的外周面上,并在与上述轴承15之间,花键嵌合有输出转速检测用的驻车齿轮19,而且上述输出轴嵌合部分12的前端部分成为凸缘12b。在该凸缘12b与上述驻车齿轮19之间,分别在左右借助推力轴承20、21来配置有齿圈支承板22。齿圈R花键嵌合在该支承板22的外周,并防止脱落地被其支承,该支承板的内周呈轮毂形状,并通过该轮毂部22a被自由旋转地支承在上述输出轴12上。由此,齿圈R的支承呈稳定,通过以高精度来支承齿圈R,减少了由行星齿轮机构6的齿轮啮合所引起的噪音。
在该齿圈R的外周面上所形成的外花键、与箱体10的内周面上所形成的内花键之间,夹设有分别与各花键接合并由多个圆盘及板片(摩擦板以及外摩擦板)构成的第二制动器B-2,该第二制动器B-2与齿圈R被配置为在轴向上重叠。在上述箱体后壁10b的内侧,装配有由双活塞23构成的油压传动装置25;该传动装置的推压部26,在箱体10中不会旋转地被引导,并在轴向上延伸,并与上述第二制动器B-2的一侧面相对,而且在该推压部26,形成有转速检测用传感器27用的多个孔26a。
在上述箱体10的隔壁10a与后壁10b之间配置有本变速装置5,变速装置如上所述具备拉威挪式行星齿轮机构6和第一及第二制动器B-1、B-2。行星齿轮机构6的第一太阳齿轮S1借助衬套29、29被自由旋转地嵌合于上述套轴12的外周,该太阳齿轮S1的前端侧成为凸缘31。在该凸缘30上,通过焊接,一体地固定有第一制动器B-1用的鼓形物31的凸缘部。在该鼓形物31的外周面上所形成的外花键、与箱体10的内周面上所形成的内花键之间,夹设有分别与各花键接合并由多个圆盘及板片(内摩擦板以及外摩擦板)构成的第一制动器B-1。在箱体的隔壁10a的一侧面上装配有由一个活塞32构成的油压传动装置33,且该活塞的推压部与上述第一制动器B1的一侧面相对。另外,在上述套轴12的前端部分外周上形成有第二太阳齿轮S2。
在上述太阳齿轮S1的凸缘30与齿圈支承板22之间的部分,配置有上述行星齿轮机构6的行星轮架CR。行星轮架CR是由结合成一体的行星轮架本体35与行星轮架护罩36构成,横跨于该本体及护罩之间,交替地支承有长小齿轮用轴37与短小齿轮用轴39。这些各轴37、39在圆周方向上分别配置有三个,共计六个,且各轴分别通过销40而在行星轮架中无法转动。一体地形成有齿数不同的两个小齿轮P1、P2的长小齿轮,借助滚针轴承41、41被自由旋转地支承在轴37上,各一个短小齿轮P3借助滚针轴承42被自由旋转地支承在轴39上。
在上述太阳齿轮凸缘30的左右两侧面与箱体隔壁10a的侧面以及行星轮架本体35的侧面之间,分别夹设有推力轴承42、43,通过这些轴承42、43以及上述推力轴承20、21,行星轮架CR、第一太阳齿轮S1及齿圈R相对于箱体10在轴向上被定位并被稳定地支承。另外,在套轴12的后端面与输出轴12的前端面之间还夹设有推力轴承45,形成有第二太阳齿轮S2的套轴12在轴向上被定位。通过这些推力轴承,行星齿轮机构6整体相对于箱体10在轴向上被稳定地支承,并保持各齿轮的较高的啮合精度。
接着,在上述各小齿轮轴37、39中,从其前端侧到中心部形成有油孔46、46,而且各油孔的前端部由塞子47、47所封堵,并且各油孔46的前端部与径向的油孔49、49相连通,而且在各油孔上形成有适当的半径方向的油孔50...。另一方面,上述行星轮架护罩36利用其内周部分并通过焊接,与上述输出轴12的凸缘12b一体地结合。
在上述行星轮架护罩36的与上述凸缘12b邻接的内周面上形成有环状槽51,该环状槽由朝向远离该凸缘12b的方向并向外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c构成,且该行星轮架护罩36的内周面轴向前端侧形成有向内径方向突出的凸缘部d。即,环状槽51从凸缘12b沿倾斜面c在外径方向上逐渐变深,而且从其底部e沿凸缘部d几乎呈直角地隆起。该凸缘部d高于上述倾斜面c起始的部分,即向内径方向突出,以在该凸缘部d以及上述凸缘12b之间形成油滞留部。此外在上述行星轮架护罩36中,形成有在径向上延伸的连通孔52,从而将环状槽51的底部e与上述小齿轮轴37、39的径向油孔49连通。
位于上述环状槽51的内径侧的上述推力轴承45,由剖视图呈Z形状的座圈53与多个滚子55构成,其中座圈的内径部53a与套轴12的前端内周面嵌合,而且,滚子55,与上述座圈的隆起部53b接触,并借助挡板56与凸缘12b接触,而且其外径端部由座圈的外径部53c所保持。上述座圈的隆起部53b的外径端与上述行星轮架护罩36的凸缘部d的内径端接近,该轴承45被配置成与构成上述油滞留部的环状槽51在轴向上重叠。另外,在座圈53的外径部53b上,以规定间隔形成有切口部53d。
另一方面,在箱体的后壁10b上形成有润滑油路56,润滑油通过由电动油泵所产生的润滑油压被供给到该油路中。另外,在输出轴12的中心部以及前部输出轴11的中心部形成有油孔57、59,在输出轴12上形成有与上述油孔57连通的径向油孔60。在该油孔60所开口的输出轴1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通过密封环61、61将轴向两端部进行密封的环状槽62,该环状62与上述润滑油路56相连通。另外,上述两中心油孔57、59彼此相对地开口,并通过嵌合部的密封环63连通。而且,各中心油孔57、59形成有适当的半径孔65、65...,以对各需要润滑的部分供给润滑油,其中的一个半径孔65a在上述推力轴承45部分呈开口。
通过这些油路、推力轴承45及构成油滞留部的环状槽51等,来构成本发明涉及的润滑装置U。
下面,对上述的润滑装置U的作用进行说明。通过电动泵,将润滑油借助润滑油路56、环状槽62、油孔60、65、59以及半径孔65a而向推力轴承45供给。在车辆行驶时,输出轴11、12旋转,另外在变速装置5的动作状态下的驱动用电机2的输出中,不管是低模式或高模式,与电机轴3a一体的套轴12旋转。由此,推力轴承45的座圈53与该套轴12一起旋转。
因此,对于从上述半径孔65a流出的润滑油,作用有由输出轴11以及推力轴承45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受离心力的作用,上述润滑油的几乎全部被引导向推力轴承45的座圈53与输出轴凸缘12b之间。该润滑油经过座圈53与凸缘12b之间,并对滚子55进行润滑的同时,通过旋转的推力轴承45以及输出轴凸缘12b所产生的离心力,将几乎全部的量向外径方向供给排送。
并且,上述润滑油,受上述离心力的作用,从座圈53的外径部53c与凸缘12b之间的间隙g,经过以规定间隔设置的切口部53d,而被引导向构成油滞留部的环状槽51中。此外,由于该环状槽51形成在与输出轴12一体地旋转的行星轮架护罩36上,离心力作用给被引导到上述环状槽51中的润滑油,受该离心力的作用,润滑油则从环状槽51的底部被引导向油孔52中,接着通过各小齿轮轴37、39的径向油孔49以及中心油孔46和各半径油孔50而被供给到各滚针轴承41、42。
此时,由于在圆周方向上以规定间隔配置有多个(例如八个)小齿轮轴37、39,因此与该轴的油孔49相连通的行星轮架护罩36的连通孔52也以规定间隔被配置有多个,滞留在油滞留部也即环状槽51中的润滑油,则从上述规定间隔的连通孔52中被吸入。另一方面,沿着上述凸缘12b并通过上述间隙g而被引导的润滑油,虽然在上述环状槽51的整周上几乎普遍均等地、且沿倾斜面c而被引导向环状槽的底部e,但是通过切口部53d被引导的润滑油,则将较大量地集中被供给到环状槽51中。与输出轴12一体的行星轮架CR的旋转、和与具有第二太阳齿轮S2的套轴12嵌合的推力轴承45的旋转,在转速上存在差异,基于该转速差,从上述切口部53d被集中供给的润滑油,在环状槽51的整周几乎均等地分布。
接着,被几乎均等地供给到上述环状槽51中的润滑油,因离心力而附着到环状槽51中,形成油滞留,但是该油滞留部,通过前端(内径端)延伸至与座圈53的外径接近位置的比较高的凸缘部d,而具有较大的容量,即使存在有通过以规定间隔配置的连通孔52吸入而引起的流出位置的集中(分布不均)的情况,也会因从间隙g流出的润滑油沿上述倾斜面c的顺畅的供给、以及从基于相对旋转的切口部53d流出的润滑油的分布的相互作用,而几乎不会发生润滑油越过凸缘部d而溢出的情况,且通过座圈53与凸缘12b之间被供给的润滑油的几乎全部的量,又经过环状槽51以及连通孔52被供给到小齿轮轴37、39的油孔46中,这样能够长期地维持各小齿轮P1、P2、P3依据充足的润滑油而进行顺畅的旋转,以及各小齿轮的顺畅的啮合。
另外,在驱动用电机2停止,而仅靠内燃发动机来驱动输出轴12的发动机行驶模式下,变速装置5不发挥功能,虽然不需要太多的润滑油,但与输出轴12一体的行星轮架CR却在空转。即使在此种状态下,利用由输出轴11、12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来自油孔65a的润滑油则经过轴承45的座圈53以及凸缘12b之间,而被引导向正在旋转的行星轮架的环状槽51,从而被供给到小齿轮轴的油孔46中。
另外,由推力轴承45以及环状槽51等构成的润滑装置U,在轴向上重叠地构成,而且构成在行星轮架护罩36的宽度内的轴向上较狭小的空间内。由此,与需要设置向轴向突出的储存罐的以往构造相比,可以实现轴向的缩短化。而且,利用由此产生的轴向空间,可以在齿圈支承板22上形成轮毂部22a,提高齿圈R的支承精度,并减少齿轮噪音的产生。
此外,推力轴承45的座圈53,并不局限于如图3所示的隆起部53b呈直角的构造,也可以是隆起部53b1如图4(a)所示向滚子方向呈凸状的凸斜面型,或是隆起部53b2如图4(b)所示呈凹状的凹斜面型,此外,也可以是外径部53中没有去除滚子支承部的构造等其它形状。另外,本润滑装置,如上所述,并不局限于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驱动用电机的输出转速变速用变速装置,当然也可以应用在其它变速装置,甚至是变速装置以外的行星齿轮中同样也可以应用。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的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可以使用在搭载于轿车、卡车、公共汽车、农用机械等的自动变速器、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等中,特别适合使用在油泵所提供的润滑油的供给量不足,而要求确保对小齿轮充足的润滑油量的装置中。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具备:行星齿轮,其具有行星轮架和太阳齿轮,而该行星轮架包括对小齿轮进行自由旋转的支承的小齿轮轴以及支承这些多个小齿轮轴的侧板;以及旋转轴,其被配置在该行星齿轮的中心部,
且将从上述旋转轴供给来的润滑油向上述小齿轮轴的支承上述小齿轮的部位引导,该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的特征在于,
支承上述小齿轮轴的一方的侧板,在其内周面上具有环状槽,而且具有从该环状槽的底部与上述小齿轮轴的油孔连通的在径向上延伸的连通孔,
在与上述一方的侧板一体的凸缘、和上述太阳齿轮之间夹设有推力轴承,
该推力轴承在上述太阳齿轮侧具备:具有在径向上延伸的隆起部的座圈,
上述环状槽的构成上述小齿轮侧的壁面的凸缘部的前端,被配置成接近于上述座圈的外径侧端,
来自上述旋转轴的润滑油经过上述座圈的隆起部与上述凸缘之间而被引导到上述环状槽中,进而通过上述连通孔而被引导到小齿轮轴的油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推力轴承和上述一方的行星轮架侧板的环状槽以及连通孔,在轴向上重叠地被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凸缘及上述旋转轴与输出轴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推力轴承的座圈由截面Z形状构成,其具有:上述隆起部、从该隆起部的内径侧端向左右一方延伸的内径部、以及从上述隆起部的外径侧端向左右另一方延伸的外径部,
上述内径部与上述太阳齿轮嵌合,而且在上述外径部的前端与上述凸缘之间存在规定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座圈的外径部,以规定间隔形成有切口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环状槽具有从上述凸缘侧朝向上述底部倾斜的倾斜面,且在上述小齿轮侧具有向内径方向垂下的上述凸缘部。
7.(删除)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行星齿轮具有齿圈,且支承该齿圈的支承板在其内周侧具有支承用的在轴向上延伸的轮毂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行星齿轮用于对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中的驱动用电机的输出旋转进行变速的变速装置中,
向上述旋转轴供给的润滑油,是利用基于电动油泵的油压来进行供给的。
Claims (9)
1.一种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具备:行星齿轮,其具有行星轮架和太阳齿轮,而该行星轮架包括对小齿轮进行自由旋转的支承的小齿轮轴以及支承这些多个小齿轮轴的侧板;以及旋转轴,其被配置在该行星齿轮的中心部,
将从上述旋转轴供给来的润滑油向上述小齿轮轴的支承上述小齿轮的部位引导,该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的特征在于,
支承上述小齿轮轴的一方的侧板,在其内周面上具有环状槽,而且具有从该环状槽的底部与上述小齿轮轴的油孔连通的在径向上延伸的连通孔,
在与上述一方的侧板一体的凸缘、和上述太阳齿轮之间夹设有推力轴承,
该推力轴承在上述太阳齿轮侧具备:具有在径向上延伸的隆起部的座圈,
来自上述旋转轴的润滑油经过上述座圈的隆起部与上述凸缘之间而被引导到上述环状槽中,进而通过上述连通孔而被引导到小齿轮轴的油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推力轴承和上述一方的行星轮架侧板的环状槽以及连通孔,在轴向上重叠地被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凸缘及上述旋转轴与输出轴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推力轴承的座圈由截面Z形状构成,其具有:上述隆起部、从该隆起部的内径侧端向左右一方延伸的内径部、以及从上述隆起部的外径侧端向左右另一方延伸的外径部,
上述内径部与上述太阳齿轮嵌合,而且在上述外径部的前端与上述凸缘之间存在规定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座圈的外径部,以规定间隔形成有切口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环状槽具有从上述凸缘侧朝向上述底部倾斜的倾斜面,且在上述小齿轮侧具有向内径方向垂下的凸缘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环状槽的构成上述小齿轮侧的壁面的凸缘部的前端,被配置成接近于上述座圈的外径侧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行星齿轮具有齿圈,且支承该齿圈的支承板在其内周侧具有支承用的在轴向上延伸的轮毂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行星齿轮用于对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中的驱动用电机的输出旋转进行变速的变速装置中,
向上述旋转轴供给的润滑油,是利用基于电动油泵的油压来进行供给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81754/2005 | 2005-03-22 | ||
JP2005081754A JP4642514B2 (ja) | 2005-03-22 | 2005-03-22 | プラネタリギヤの潤滑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28688A true CN101128688A (zh) | 2008-02-20 |
CN100529478C CN100529478C (zh) | 2009-08-19 |
Family
ID=37023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8000577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9478C (zh) | 2005-03-22 | 2006-03-14 | 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377870B2 (zh) |
JP (1) | JP4642514B2 (zh) |
KR (1) | KR100876192B1 (zh) |
CN (1) | CN100529478C (zh) |
DE (1) | DE112006000382B4 (zh) |
WO (1) | WO2006100963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59560A (zh) * | 2011-10-17 | 2012-02-22 | 南京农业大学 | 全自动无级变速器双排行星齿轮系汇流机构 |
CN104812604A (zh) * | 2012-11-27 | 2015-07-29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 |
CN105202162A (zh) * | 2014-06-19 | 2015-12-30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变速器的润滑构造 |
CN105480083A (zh) * | 2014-09-17 | 2016-04-13 | 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驱动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662059B2 (en) * | 2006-10-18 | 2010-02-16 |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Lubrication of windmilling journal bearings |
US20080268997A1 (en) * | 2007-04-24 | 2008-10-30 | Gooden James T | Lubrication path in a planetary gear unit for a transmission |
JP5081248B2 (ja) * | 2007-10-24 | 2012-11-28 |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 潤滑油路内のベアリング配設構造 |
JP4667478B2 (ja) * | 2008-02-26 | 2011-04-13 |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 走行装置 |
FR2955085B1 (fr) * | 2010-01-08 | 2011-12-23 | Snecma | Systeme d'helices contrarotatives pour turbomachine d'aeronef |
EP2385611B1 (en) | 2010-05-06 | 2013-02-13 | Moventas Gears Oy | An electromechanical device |
DK2385612T3 (da) | 2010-05-06 | 2014-10-13 | Moventas Gears Oy | Elektromekanisk apparat |
ES2415505T3 (es) | 2010-05-06 | 2013-07-25 | The Switch Drive Systems Oy | Una máquina eléctrica y un procedimiento para el montaje de ésta |
DK2385247T3 (da) * | 2010-05-06 | 2019-07-08 | The Switch Drive Systems Oy | Elektromekanisk apparat |
US8343002B1 (en) * | 2011-06-20 | 2013-01-01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Rotating planetary gear carrier lubrication device |
KR101954197B1 (ko) * | 2012-10-23 | 2019-05-3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세탁기 |
DE102013207780A1 (de) * | 2013-02-08 | 2014-08-14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 Planetenradlagerung in einem Planetengetriebe |
CN103133673A (zh) * | 2013-02-27 | 2013-06-05 | 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 用于电动汽车的电子无级变速器的润滑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
GB2523128B (en) | 2014-02-13 | 2018-12-26 | Auger Torque Europe Ltd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 secondary drive unit |
DE102014206844A1 (de) * | 2014-04-09 | 2015-10-15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Drehmomentübertragungsanordnung |
US10196926B2 (en) | 2014-04-11 | 2019-02-05 |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Lubricating a rotating component during forward and/or reverse rotation |
KR20210090024A (ko) * | 2020-01-09 | 2021-07-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기어 시스템 |
KR102741908B1 (ko) | 2020-02-24 | 2024-12-11 | 엘지마그나 이파워트레인 주식회사 | 기어 시스템 |
JP7616137B2 (ja) | 2022-03-31 | 2025-01-17 |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 車両用駆動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6065U (ja) * | 1984-06-18 | 1986-01-1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回転体部材の潤滑装置 |
JPS62132027A (ja) * | 1985-12-04 | 1987-06-15 | Ntn Toyo Bearing Co Ltd | スラストころ軸受ユニツト |
JPH01115057U (zh) * | 1988-01-29 | 1989-08-02 | ||
JP2892015B2 (ja) * | 1988-08-11 | 1999-05-17 |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 自動変速機の自動変速機構 |
JPH0284053A (ja) | 1988-09-16 | 1990-03-26 | Fuji Electric Co Ltd | 半導体素子用温度検出装置 |
JPH02163515A (ja) * | 1988-12-15 | 1990-06-22 | Nippon Seiko Kk | 軸受の潤滑装置 |
JPH0284053U (zh) * | 1988-12-19 | 1990-06-29 | ||
JPH031353U (zh) * | 1989-05-30 | 1991-01-09 | ||
JPH039145A (ja) * | 1989-06-07 | 1991-01-17 | Jatco Corp | 遊星歯車装置のキャリア組立体 |
JPH04126055A (ja) | 1990-09-17 | 1992-04-27 | Shigeru Togami | ツマミ部を有する納豆の包み揚げの製造方法 |
JPH0752997Y2 (ja) * | 1991-05-02 | 1995-12-06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遊星歯車装置の潤滑構造 |
JP3423410B2 (ja) * | 1994-05-16 | 2003-07-07 |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 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
JPH1068461A (ja) * | 1996-08-28 | 1998-03-10 | Jatco Corp | 遊星歯車装置の潤滑構造 |
JP3565024B2 (ja) * | 1998-06-30 | 2004-09-15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自動変速機のオイルポンプ制御装置 |
JP2001153212A (ja) * | 1999-11-29 | 2001-06-08 | Tochigi Fuji Ind Co Ltd | 遊星歯車装置 |
DE19960157A1 (de) * | 1999-12-14 | 2001-06-21 | Schaeffler Waelzlager Ohg | Schmiermittelzufuhr eines Planetentriebes |
FR2803644B1 (fr) * | 2000-01-12 | 2002-06-07 | Lepelletier Brevets | Ensemble integre comprenant un embrayage hydraulique et un train planetaire, en particulier pour transmission automatique notamment de vehicules, et transmission automatique comportant un tel ensemble. |
JP4196569B2 (ja) * | 2002-02-27 | 2008-12-17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遊星歯車機構 |
JP2003294034A (ja) * | 2002-04-04 | 2003-10-15 | Nsk Ltd | スラストニードル軸受 |
JP2004028293A (ja) * | 2002-06-28 | 2004-01-29 | Exedy Corp | 遊星歯車装置のキャリア機構 |
JP3650089B2 (ja) * | 2002-08-02 | 2005-05-1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ハイブリッド駆動装置並びにそれを搭載した自動車 |
JP4073364B2 (ja) * | 2003-05-29 | 2008-04-0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輌用駆動装置並びに該車輌用駆動装置を搭載したfrタイプの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 |
US7252615B2 (en) * | 2004-03-22 | 2007-08-07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Lubr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brid electro-mechanical planetary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
-
2005
- 2005-03-22 JP JP2005081754A patent/JP464251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3-14 WO PCT/JP2006/304991 patent/WO200610096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03-14 KR KR1020077019072A patent/KR100876192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03-14 CN CNB2006800057766A patent/CN10052947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3-14 DE DE112006000382.8T patent/DE112006000382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3-17 US US11/377,416 patent/US737787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59560A (zh) * | 2011-10-17 | 2012-02-22 | 南京农业大学 | 全自动无级变速器双排行星齿轮系汇流机构 |
CN104812604A (zh) * | 2012-11-27 | 2015-07-29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 |
CN104812604B (zh) * | 2012-11-27 | 2017-12-19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 |
CN105202162A (zh) * | 2014-06-19 | 2015-12-30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变速器的润滑构造 |
CN105202162B (zh) * | 2014-06-19 | 2018-11-06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变速器的润滑构造 |
CN105480083A (zh) * | 2014-09-17 | 2016-04-13 | 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驱动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0876192B1 (ko) | 2008-12-31 |
WO2006100963A1 (ja) | 2006-09-28 |
DE112006000382T5 (de) | 2008-02-07 |
CN100529478C (zh) | 2009-08-19 |
JP2006266305A (ja) | 2006-10-05 |
JP4642514B2 (ja) | 2011-03-02 |
US20060223665A1 (en) | 2006-10-05 |
KR20070100808A (ko) | 2007-10-11 |
DE112006000382B4 (de) | 2017-03-09 |
US7377870B2 (en) | 2008-05-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28688A (zh) | 行星齿轮的润滑装置 | |
JP4998185B2 (ja) | 自動変速機 | |
US7967712B2 (en) | Lubrication of a planetary gearset | |
US8523725B2 (en) | Lubricating structure of speed change mechanism | |
US6890280B2 (en) | Lubricating device for automatic power transmission | |
US9885404B2 (en) | Power transfer device | |
JP4048950B2 (ja) | 自動変速機用プラネタリギヤ | |
US20160290492A1 (en) | Planetary carrier | |
JP2007032624A (ja) |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 | |
JP3996154B2 (ja) | 遊星歯車機構における潤滑構造 | |
JP5072672B2 (ja) | 遊星歯車装置の潤滑構造 | |
JP2021089014A (ja) | 摩擦係合装置用支持部材 | |
JP3584791B2 (ja) | プラネタリギヤ機構の潤滑構造 | |
JPH02138537A (ja) | 遊星歯車装置 | |
JP5120218B2 (ja) | 変速機 | |
JPH0561497B2 (zh) | ||
JP3891104B2 (ja) |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装置の潤滑構造 | |
JPS6330544B2 (zh) | ||
JPS6330845Y2 (zh) | ||
JP2012177430A (ja) | 電気自動車用モータ付き減速差動装置 | |
JP4860560B2 (ja) |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 |
JP6705345B2 (ja) |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の支持構造 | |
JP2006132553A (ja) | 前後進切替装置の潤滑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80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