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08524B - 塑料制品连续生产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塑料制品连续生产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08524B CN101108524B CN2007100124536A CN200710012453A CN101108524B CN 101108524 B CN101108524 B CN 101108524B CN 2007100124536 A CN2007100124536 A CN 2007100124536A CN 200710012453 A CN200710012453 A CN 200710012453A CN 101108524 B CN101108524 B CN 10110852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unterdie
- patrix
- platform
- oil cylinder
-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塑料制品连续生产方法,利用一个上模和多个下模配合,且多个下模之间循环换位,使模内成型的塑料制品连为一体;实现上述方法的设备,包括机架,在机架上滑动安装有注射机,机架上设有固定平台,在固定平台的上方安装有驱动上模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固定平台的一侧设有升降平台,另一侧设有升降移动平台。本发明的塑料制品连续生产方法,可使每个工作循环成型的塑料产品连为一体,即连续生产出塑料制品,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利用注射成型方式只能在每个工作循环中生产出相互独立的塑料制品的缺陷,方法简单易行;本发明的设备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实现了机、电、液一体化,各动作到位及时准确,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品的成型方法和生产该产品的设备,特别是一种塑料制品连续生产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设备,以便连续生产出各类塑料制品。
背景技术
塑料在性能上的优势使得应用日益广泛,目前常用的成型工艺包括注射成型、压制成型、压铸成型、挤出成型、中空成型、泡沫塑料成型等。其中挤出成型是得到连续型材最常用的方法,但注射成型是单一的,即通过模具组中的上下模相互开或合,配合注射机的注射,每个工作循环生产出一个或多个成型产品,而每个工作循环生产出的产品是相互独立的,不能生产出连续的成型产品,采用注射成型方式生产出连续的塑料制品仍是一项空白。但是有些异形连续的塑料型材是挤出成型所做不到的,因此限制了塑料行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注射成型工艺中不能生产连续的塑料产品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注射成型方法生产出连续的塑料制品,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塑料制品连续生产方法,一种塑料制品连续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先使注射机向前移动,并通过喷嘴和第一下模上的注射口向上模和第一下模合模后形成的内腔内注射原料成型;
b、注射机回位,上模上移脱模,使成型的制品位于第一下模内;
c、第二下模跟进并顶靠第一下模移动,使第二下模也处于与上模可合模的位置;
d、上模下移与第二下模合模,并第二下模有与第一下模的注射口相连通的出口;
e、注射机再次前移,并通过喷嘴和第二下模上的注射口向上模和第二下模合模后形成的内腔内注射原料成型,同时经第二下模上的出口和第一下模上的注射口将第一下模内的成型制品与第二下模内的成型制品连为一体;
f、注射机回位,上模上移脱模,使再次成型的制品位于第二下模内;
g、第三下模跟进并顶靠第二下模和第一下模移动,使第三下模处于与上模可合模的位置;
h、上模下移与第三下模合模,并第三下模有与第二下模的注射口相连通的出口;
i、注射机再次前移,并通过喷嘴和第三下模上的注射口向上模和第三下模合模后形成的内腔内注射原料成型,同时经第三下模上的出口和第二下模上的注射口将第三下模内的成型制品与第二下模内的成型制品连为一体;
j、注射机回位,上模上移脱模,使又一次成型的制品位于第三下模内;
k、第一下模下移脱模;
l、第一下模跟进顶靠第三下模和第二下模移动,使第一下模再次位于与上模可合模的位置;
m、上模下移与第一下模合模,并第一下模有与第三下模的注射口相连通的出口;
n、注射机再次前移,并通过喷嘴和第一下模上的注射口向上模和第一下模合模后形成的内腔内注射原料成型,同时经第一下模上的出口和第三下模上的注射口将第一下模内的成型制品与第三下模内的成型制品连为一体;
o、注射机回位,上模上移脱模,使又一次成型的制品位于第一下模内;
p、第二下模下移脱模;
q、第二下模跟进顶靠第一下模和第三下模移动,使第二下模再次位于与上模可合模的位置;
r、上模下移与第二下模合模,并第二下模有与第一下模的注射口相连通的出口;
s、注射机再次前移,并通过喷嘴和第二下模上的注射口向上模和第二下模合模后形成的内腔内注射原料成型,同时经第二下模上的出口和第一下模上的注射口将第二下模内的成型制品与第一下模内的成型制品连为一体;
t、注射机回位,上模上移脱模,使又一次成型的制品位于第二下模内;
u、第三下模下移脱模;
v、重复上述g~u步骤;
与第一下模、第二下模、第三下模相配有专用设备,所述设备的结构是:包括机架,在机架上滑动安装有注射机,机架上设有固定平台,在固定平台的上方安装有驱动上模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固定平台的一侧设有升降平台,另 一侧设有升降移动平台;
所述的升降平台结构是:升降平台与第一导柱相配,第一导柱固定在机架上,在机架的底部固定有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油缸,与油缸相配的活塞杆的端头与升降平台的底面相接;
所述的升降移动平台结构是:机架上固定有第二导柱和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第一油缸,与第一油缸相配的活塞杆端头与升降架相接,升降架套装在第二导柱上,升降架上固定有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第二油缸,与第二油缸相配的活塞杆接升降移动平台,升降移动平台座落在升降架上并与升降架之间为滑动连接,在升降移动平台上面固定有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第三油缸,与第三油缸相配的活塞杆端头接推挡块,推挡块滑动安装在升降移动平台上;
注射开始时,上模、升降平台、升降移动平台均处于上止点位置,升降平台、升降移动平台、固定平台上表面平齐形成共面,第一下模位于升降平台上,第三下模、第二下模位于固定平台上,注射机前移,使喷嘴对正第一下模的注射口,并推动第一下模右移顶靠第三下模和第二下模,使第一下模和第三下模位于固定平台上,第二下模移动到升降移动平台上,并靠在推挡块上,上模下移与第一下模合模注射;注射机回移,上模上移,升降移动平台、升降平台下移同时处于下止点位置;升降移动平台左移并升降平台合并成一个平台整体;推动第二下模至升降平台上,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上升到上止点位置,注射机再次前移,推动第二下模到固定平台上,按上述方式重复。
利用收卷装置将上述成型制品收集成卷。
一种专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料制品连续生产方法的设备,它包括机架,在机架上滑动安装有注射机,机架上设有固定平台,在固定平台的上方安装有驱动上模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固定平台的一侧设有升降平台,另一侧设有升降移动平台;
所述的升降平台结构是:升降平台与第一导柱相配,第一导柱固定在机架上,在机架的底部固定有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油缸,与油缸相配的活塞杆的端头与升降平台的底面相接。
所述的升降移动平台结构是:机架上固定有第二导柱和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第一油缸,与第一油缸相配的活塞杆端头与升降架相接,升降架套装在第二导柱上,升降架上固定有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第二油缸,与第二油缸相配的活塞杆接升降移动平台,升降移动平台座落在升降架上并与升降架之间为滑 动连接,在升降移动平台上面固定有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第三油缸,与第三油缸相配的活塞杆端头接推挡块,推挡块滑动安装在升降移动平台上。
所述的驱动上模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结构是:在固定平台上固定有第三导柱,在第三导柱上设有沿第三导柱可滑动的上模移动体,所述的上模安装在上模移动体的底面上,位于上模移动体的上方上第三导柱上固定有顶板,顶板上设有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锁模油缸,与锁模油缸相配的活塞杆端头与上模移动体相接。
与升降平台、固定平台、升降移动平台相配有与上模可合模的第一下模、第二下模、第三下模,各下模上均有与注射机喷嘴相配的注射口和出口,相邻下模之间的注射口与出口相对。
当升降平台上升到上止点时,刚好与固定平台平齐,其上面与固定平台的上面共面。移动到上止点时,升降移动平台的上面刚好与固定平台的上面共面。当升降平台和升降移动平台同时下落到下止点时,其上面刚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其中上模移动体与上模之间设有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脱模油缸和脱模弹簧。注射机机头处设有缓冲施力弹簧。
本发明的塑料制品连续生产方法,可使每个工作循环成型的塑料产品连为一体,即连续生产出塑料制品,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利用注射成型方式只能在每个工作循环中生产出相互独立的塑料制品的缺陷,方法简单易行;本发明的设备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实现了机、电、液一体化,各动作到位及时准确,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设备的主视示意图;
图2~图6是本发明的设备的在一个工作循环过程中的动作过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设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产品成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塑料制品连续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先使注射机向前移动,并通过喷嘴和第一下模上的注射口向上模和第一下模合模后形成的内腔内注射原料成型;
b、注射机回位,上模上移脱模,使成型的制品位于第一下模内;
c、第二下模跟进并顶靠第一下模移动,使第二下模也处于与上模可合模的位置;
d、上模下移与第二下模合模,并第二下模有与第一下模的注射口相连通的出口;
e、注射机再次前移,并通过喷嘴和第二下模上的注射口向上模和第二下模合模后形成的内腔内注射原料成型,同时经第二下模上的出口和第一下模上的注射口将第一下模内的成型制品与第二下模内的成型制品连为一体;
f、注射机回位,上模上移脱模,使再次成型的制品位于第二下模内;
g、第三下模跟进并顶靠第二下模和第一下模移动,使第三下模处于与上模可合模的位置;
h、上模下移与第三下模合模,并第三下模有与第二下模的注射口相连通的出口;
i、注射机再次前移,并通过喷嘴和第三下模上的注射口向上模和第三下模合模后形成的内腔内注射原料成型,同时经第三下模上的出口和第二下模上的注射口将第三下模内的成型制品与第二下模内的成型制品连为一体;
j、注射机回位,上模上移脱模,使又一次成型的制品位于第三下模内;
k、第一下模下移脱模;
l、第一下模根进顶靠第三下模和第二下模移动,使第一下模再次位于与上模可合模的位置;
m、上模下移与第一下模合模,并第一下模有与第三下模的注射口相连通的出口;
n、注射机再次前移,并通过喷嘴和第一下模上的注射口向上模和第一下模合模后形成的内腔内注射原料成型,同时经第一下模上的出口和第三下模上的注射口将第一下模内的成型制品与第三下模内的成型制品连为一体;
o、注射机回位,上模上移脱模,使又一次成型的制品位于第一下模内;
p、第二下模下移脱模;
q、第二下模根进顶靠第一下模和第三下模移动,使第二下模再次位于与上模可合模的位置;
r、上模下移与第二下模合模,并第二下模有与第一下模的注射口相连通的出口;
s、注射机再次前移,并通过喷嘴和第二下模上的注射口向上模和第二下模 合模后形成的内腔内注射原料成型,同时经第二下模上的出口和第一下模上的注射口将第二下模内的成型制品与第一下模内的成型制品连为一体;
t、注射机回位,上模上移脱模,使又一次成型的制品位于第二下模内;
u、第三下模下移脱模;
v、重复上述g~u步骤。
利用收卷装置将上述成型制品收集成卷。
本发明的设备结构如下:
如图1所示:4为机架,机架4可采用型钢焊接制作或铸造成型。在机架4的一端上方安装有注射座3,注射座3与机架4之间设有滑道。注射机1螺栓固定在注射座3上。注射座3接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油缸,油缸的工作可带动注射座3沿机架4纵向滑动,同时驱动了注射机1水平方向移动。这部分结构为现有技术,不再详述。
如图1~7所示:机架4上螺栓连接有固定平台8,在固定平台8的上方安装有驱动上模14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固定平台8的一侧设有升降平台9,另一侧设有升降移动平台18。
其中驱动上模14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结构是:用螺母将第三导柱25的底端头固定在固定平台8上,并使第三导柱25呈铅垂方向设置。在第三导柱25上套装有沿第三导柱25可上下滑动的上模移动体13,所述的上模14通过螺钉安装在上模移动体13的底面上,位于上模移动体13的上方第三导柱25上用螺母固定有顶板12,顶板12的中心位置上安装有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锁模油缸27,与锁模油缸27相配的活塞杆外端头与上模移动体1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锁模油缸27工作时,可通过其活塞杆带动上模移动体13和上模14沿第三导柱25上下移动。
在顶板12与上模移动体13之间还安装有两个锁模油缸26分别位于锁模油缸27的两侧,以提高其锁模能力。
上模移动体13与上模14之间安装有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脱模油缸28和脱模弹簧29,当上模14上移脱模时,可顺利地与下模和其内的成型制品脱开。
所述的升降平台9结构是:升降平台9套装在第一导柱7上,相对于第一导柱7可滑动。第一导柱7通过螺母沿铅垂方向固定安装在机架4上,在机架4的底部螺栓固定有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油缸6,与油缸6相配的活塞杆的端头与升降平台9的底面采用法兰盘固定连接。当油缸6工作时,可通过与油缸6 相配的活塞杆带动升降平台9沿第一导柱7上下移动。当升降平台9上升到上止点时,刚好与固有定平台8平齐,其上面与固定平台8的上面共面。
所述的升降移动平台18结构是:机架4上用螺母固定有第二导柱22,第二导柱22沿铅垂方向设置,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第一油缸24螺栓固定在机架4的底部内侧,与第一油缸24相配的活塞杆23端头与升降架之间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升降架套装在第二导柱22上。升降架上螺栓固定有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水平设置的第二油缸21,与第二油缸21相配的活塞杆20通过连接板19接升降移动平台18,升降移动平台18座落在升降架上并与升降架之间为滑动连接。在升降移动平台18上面固定有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第三油缸17,与第三油缸17相配的活塞杆端头螺钉连接推挡块16,推挡块16滑动连接在升降移动平台18上。所述的滑动连接为滑道式连接方式。当第一油缸24工作时,可通可其内的活塞杆23带动升降架、第二油缸21、升降移动平台18、第三油缸17、推挡块16一起沿第二导柱22上下移动,移动到上止点时,升降移动平台18的上面刚好与固定平台8的上面共面;当第二油缸21工作时,可通过其内的活塞杆20、连接板19驱动升降移动平台18沿升降架水平移动,同时带动其上的第三油缸17、推挡块16一起移动;当第三油缸17工作时,可通过其内的活塞杆带动推挡块16沿升降移动平台18水平滑动。当升降平台9和升降移动平台18同时下落到下止点时,其上面刚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如图8所示:所述的注射机1机头处设有缓冲施力弹簧31,弹簧31套装在芯杆30上,芯杆30固定在机头处的喷嘴2的下方。当注射机1前移并将喷嘴2对正下模的注射口时,由于有弹簧31的存在,可起到缓冲作用,同时在注射过程中也起到了顶靠下模的作用。
与升降平台9、固定平台8、升降移动平台18相配有与上模可合模的第一下模11、第三下模15、第二下模10,各下模上均有与注射机喷嘴相配的注射口和出口,相邻下模之间的注射口与出口相对。
工作过程如下:
各油缸均通过液压管路和阀门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如图2:开始工作时第二下模10和第三下模15位于固定平台8上,升降平台9和升降移动平台18均处于上止点位置,第一下模11位于升降平台9上,上模移动体13及上模14位于上止点位置,注射座3在油缸驱动下带动注射机1前移,使喷嘴2对正第一下模11的注射口,并推动第一下模11右移顶靠第二下模10和第三下模15,使 第一下模11和第二下模10位于固定平台8上,第三下模15移动到升降移动平台18上,并靠在推挡块16上,由第三油缸17和推挡块16限位。然后锁模油缸26、27工作,使上模移动体13带动上模14下移,与第一下模11合模并锁模,经喷嘴2向上模和第一下模11之间的内腔注射塑料原料成型(如图3所示)。
如图4所示:注射后,注射机1回移,锁模油缸26、27工作,带运上模14上移,第一油缸24工作,带动升降架、第三下模15、推挡块16、第三油缸17、、升降移动平台18、第二油缸21一起沿第二导柱22向下移动。同时油缸6工作,带动升降平台9下移。使升降平台9和升降移动平台18同时处于下止点位置。
如图5所示:移动到下止点时,第二油缸21工作带动升降移动平台18左移,与升降平台9合并成一个平台整体。此时第三油缸17工作,利用推挡块16将第三下模15推至升降平台9上,然后升降平台9上升到上止点位置(如图6所示)。升降移动平台18这一组件再由油缸带动上移到上止点。
当向其中一个下模内腔注射原料时,与其相靠的另一下模上的注射口刚好与被注射的下模上的出口相对,使注射的原料将两次注射成型的制品连为一体,形成连续的塑料制品,反复重复上述动作,即可生产出连续的塑料制品。成型后,可通过收卷装置5将其收卷成卷。收卷装置5可通过电机带动支撑在机座上的卷绕架转动实现。
Claims (5)
1.一种塑料制品连续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先使注射机向前移动,并通过喷嘴和第一下模上的注射口向上模和第一下模合模后形成的内腔内注射原料成型;
b、注射机回位,上模上移脱模,使成型的制品位于第一下模内;
c、第二下模跟进并顶靠第一下模移动,使第二下模也处于与上模可合模的位置;
d、上模下移与第二下模合模,并第二下模有与第一下模的注射口相连通的出口;
e、注射机再次前移,并通过喷嘴和第二下模上的注射口向上模和第二下模合模后形成的内腔内注射原料成型,同时经第二下模上的出口和第一下模上的注射口将第一下模内的成型制品与第二下模内的成型制品连为一体;
f、注射机回位,上模上移脱模,使再次成型的制品位于第二下模内;
g、第三下模跟进并顶靠第二下模和第一下模移动,使第三下模处于与上模可合模的位置;
h、上模下移与第三下模合模,并第三下模有与第二下模的注射口相连通的出口;
i、注射机再次前移,并通过喷嘴和第三下模上的注射口向上模和第三下模合模后形成的内腔内注射原料成型,同时经第三下模上的出口和第二下模上的注射口将第三下模内的成型制品与第二下模内的成型制品连为一体;
j、注射机回位,上模上移脱模,使又一次成型的制品位于第三下模内;
k、第一下模下移脱模;
l、第一下模跟进顶靠第三下模和第二下模移动,使第一下模再次位于与上模可合模的位置;
m、上模下移与第一下模合模,并第一下模有与第三下模的注射口相连通的出口;
n、注射机再次前移,并通过喷嘴和第一下模上的注射口向上模和第一下模合模后形成的内腔内注射原料成型,同时经第一下模上的出口和第三下模上的注射口将第一下模内的成型制品与第三下模内的成型制品连为一体;
o、注射机回位,上模上移脱模,使又一次成型的制品位于第一下模内;
p、第二下模下移脱模;
q、第二下模跟进顶靠第一下模和第三下模移动,使第二下模再次位于与上模可合模的位置;
r、上模下移与第二下模合模,并第二下模有与第一下模的注射口相连通的出口;
s、注射机再次前移,并通过喷嘴和第二下模上的注射口向上模和第二下模合模后形成的内腔内注射原料成型,同时经第二下模上的出口和第一下模上的注射口将第二下模内的成型制品与第一下模内的成型制品连为一体;
t、注射机回位,上模上移脱模,使又一次成型的制品位于第二下模内;
u、第三下模下移脱模;
v、重复上述g~u步骤;
与第一下模、第二下模、第三下模相配有专用设备,所述设备的结构是:包括机架(4),在机架(4)上滑动安装有注射机(1),机架(4)上设有固定平台(8),在固定平台(8)的上方安装有驱动上模(14)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固定平台(8)的一侧设有升降平台(9),另一侧设有升降移动平台(18);
所述的升降平台(9)结构是:升降平台(9)与第一导柱(7)相配,第一导柱(7)固定在机架(4)上,在机架(4)的底部固定有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油缸(6),与油缸(6)相配的活塞杆的端头与升降平台(9)的底面相接;
所述的升降移动平台(18)结构是:机架(4)上固定有第二导柱(22)和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第一油缸(24),与第一油缸(24)相配的活塞杆(23)端头与升降架相接,升降架套装在第二导柱(22)上,升降架上固定有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第二油缸(21),与第二油缸(21)相配的活塞杆(20)接升降移动平台(18),升降移动平台(18)座落在升降架上并与升降架之间为滑动连接,在升降移动平台(18)上面固定有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第三油缸(17),与第三油缸(17)相配的活塞杆端头接推挡块(16),推挡块(16)滑动安装在升降移动平台(18)上;
注射开始时,上模(14)、升降平台(9)、升降移动平台(18)均处于上止点位置,升降平台(9)、升降移动平台(18)、固定平台(8)上表面平齐形成共面,第一下模位于升降平台(9)上,第三下模、第二下模位于固定平台(8)上,注射机(1)前移,使喷嘴(2)对正第一下模的注射口,并推动第一下模右移顶靠第三下模和第二下模,使第一下模和第三下模位于固定平台(8)上, 第二下模移动到升降移动平台(18)上,并靠在推挡块(16)上,上模(14)下移与第一下模合模注射;注射机(1)回移,上模(14)上移,升降移动平台(18)、升降平台(9)下移同时处于下止点位置;升降移动平台(18)左移并升降平台(9)合并成一个平台整体;推动第二下模至升降平台(9)上,升降平台(9)、升降移动平台(18)上升到上止点位置,注射机再次前移,推动第二下模到固定平台(8)上,三个下模按上述方式循环重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制品连续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收卷装置将所述的成型制品收集成卷。
3.一种专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料制品连续生产方法的设备,它包括机架(4),在机架(4)上滑动安装有注射机(1),其特征在于:机架(4)上设有固定平台(8),在固定平台(8)的上方安装有驱动上模(14)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固定平台(8)的一侧设有升降平台(9),另一侧设有升降移动平台(18);
所述的升降平台(9)结构是:升降平台(9)与第一导柱(7)相配,第一导柱(7)固定在机架(4)上,在机架(4)的底部固定有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油缸(6),与油缸(6)相配的活塞杆的端头与升降平台(9)的底面相接;
所述的升降移动平台(18)结构是:机架(4)上固定有第二导柱(22)和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第一油缸(24),与第一油缸(24)相配的活塞杆(23)端头与升降架相接,升降架套装在第二导柱(22)上,升降架上固定有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第二油缸(21),与第二油缸(21)相配的活塞杆(20)接升降移动平台(18),升降移动平台(18)座落在升降架上并与升降架之间为滑动连接,在升降移动平台(18)上面固定有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第三油缸(17),与第三油缸(17)相配的活塞杆端头接推挡块(16),推挡块(16)滑动安装在升降移动平台(18)上;
所述的驱动上模(14)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结构是:在固定平台(8)上固定有第三导柱(25),在第三导柱(25)上设有沿第三导柱(25)可滑动的上模移动体(13),所述的上模(14)安装在上模移动体(13)的底面上,位于上模移动体(13)的上方上第三导柱(25)上固定有顶板(12),顶板(12)上设有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锁模油缸(27),与锁模油缸(27)相配的活塞杆端头与上模移动体(13)相接;
与升降平台(9)、固定平台(8)、升降移动平台(18)相配有与上模(14) 可合模的第一下模、第二下模、第三下模,各下模上均有与注射机喷嘴相配的注射口和出口,相邻下模之间的注射口与出口相对;
当升降平台(9)上升到上止点时,刚好与固定平台(8)平齐,其上面与固定平台(8)的上面共面;移动到上止点时,升降移动平台(18)的上面刚好与固定平台(8)的上面共面;当升降平台(9)和升降移动平台(18)同时下落到下止点时,其上面刚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移动体(13)与上模(14)之间设有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的脱模油缸(28)和脱模弹簧(2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机机头处设有缓冲施力弹簧(3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124536A CN101108524B (zh) | 2007-08-10 | 2007-08-10 | 塑料制品连续生产方法及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124536A CN101108524B (zh) | 2007-08-10 | 2007-08-10 | 塑料制品连续生产方法及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08524A CN101108524A (zh) | 2008-01-23 |
CN101108524B true CN101108524B (zh) | 2011-06-29 |
Family
ID=39040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124536A Active CN101108524B (zh) | 2007-08-10 | 2007-08-10 | 塑料制品连续生产方法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10852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84757A (zh) * | 2017-01-11 | 2017-04-26 | 捷讯精密橡胶(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不规则硅胶产品连续射出成型设备 |
CN109318444B (zh) * | 2018-11-20 | 2020-12-25 | 安徽创事福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高弹性双密度模内发泡橡塑托盘及其制作工艺 |
CN109531932B (zh) * | 2018-11-27 | 2024-07-16 | 前进民爆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设备 |
-
2007
- 2007-08-10 CN CN2007100124536A patent/CN101108524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08524A (zh) | 2008-0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39524B (zh) | 汽车油箱加油口帽的注塑成型模具 | |
CN211105331U (zh) | 一种纱轴注塑模具 | |
CN102806628A (zh) | 双模同步注射成型机 | |
CN111959021A (zh) | 多工位盐芯制品全自动干粉液压机 | |
CN203254617U (zh) | 一种可顶出自动抽芯的注塑模具 | |
CN205075260U (zh) | 一种双色注塑机 | |
CN101491932A (zh) | 一种带活动隔离片的双色注塑模具及制备方法 | |
CN212888753U (zh) | 一种显微镜加工用镜座成型模具 | |
CN101108524B (zh) | 塑料制品连续生产方法及设备 | |
CN2808516Y (zh) | 立式锁模装置 | |
CN203254618U (zh) | 一种气缸抽芯的注塑模具 | |
CN201950772U (zh) | 汽车油箱加油口帽的注塑成型模具 | |
CN220052690U (zh) | 一种注塑模具螺纹成型用自动埋入及脱离机构 | |
CN220517397U (zh) | 一种便于调节注塑高度的注塑机 | |
CN210940236U (zh) | 一种电子元器件注塑工装治具 | |
CN216992952U (zh) | 一步法注拉吹中空成型机注塑机构反向锁模装置 | |
CN212979348U (zh) | 多工位盐芯制品全自动干粉液压机 | |
CN213648797U (zh) | 多工位盐芯制品全自动干粉液压机的送料装置 | |
CN201483685U (zh) | 一种抽针式模具 | |
CN210453477U (zh) | 四柱式橡胶注射成型机多功能站位机构 | |
CN204249257U (zh) | 动模二次分型机构 | |
CN212498805U (zh) | 一种新型游艇用模具翻转架 | |
CN2813264Y (zh) | 一种采用液压缸抽芯的塑料注射模具 | |
CN103752791A (zh) | 一种新型卧式压铸机 | |
CN202087760U (zh) | 封闭式锻造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