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068740A -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68740A
CN101068740A CNA2005800409563A CN200580040956A CN101068740A CN 101068740 A CN101068740 A CN 101068740A CN A2005800409563 A CNA2005800409563 A CN A2005800409563A CN 200580040956 A CN200580040956 A CN 200580040956A CN 101068740 A CN101068740 A CN 1010687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ne
mentioned
car
responsible
candid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409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匹田志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68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87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66B1/18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40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where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is of importance, i.e. by means of a supervisory or group controller
    • B66B1/2458For elevator systems with multiple shafts and a single car per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10Details with respect to the type of call input
    • B66B2201/102Up or down call inp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30Details of the elevator system configuration
    • B66B2201/301Shafts divided into z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轿厢分配单元将包括互不相同的楼层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中、对产生在第1区域的层站呼梯进行响应的轿厢分配给第1区域,将产生在第2区域的层站呼梯进行响应的轿厢分配给第2区域。在完成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服务并解除分配时,轿厢成为空闲轿厢。候选轿厢选定单元在第1区域和第2区域中一方区域产生了层站呼梯的情况下,在负责第1区域和第2区域中另一方区域的轿厢的台数与空闲轿厢的台数的合计超过对另一方区域设定的保障台数时,将负责一方区域的轿厢和空闲轿厢分别选定为上述候选轿厢,在小于等于保障台数时,只将负责一方区域的轿厢选定为候选轿厢。轿厢分配单元从候选轿厢中分配对层站呼梯进行响应的轿厢。

Description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多个电梯装置的运转作为一个组来进行管理的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电梯用组群控制装置中,为了提高在建筑物内的安全效果,有时在层站楼层设置进行个人认证的磁卡读卡器等。在进行个人认证后,乘客搭乘的轿厢不会停止在由个人认证信息指定的层站楼层以外的楼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92042号公报
但是,为了确保安全效果,必须在所有层站楼层设置磁卡读卡器,所以导致难以降低成本。
并且,为了确保安全效果,例如可以对居住在一个建筑物的不同楼层的两个租户分别设置专用的电梯装置,但是对于在建筑物中的占有率较小的租户而言,专用电梯装置的台数减少,因此导致乘客的输送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确保乘客的输送效率而且提高安全效果的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将分别具有可以停止在多个楼层的轿厢的多个电梯装置作为一组来进行管理,该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具有:轿厢分配单元,其将对在包括互不相同的上述楼层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中的上述第1区域产生的层站呼梯进行响应的上述轿厢分配给上述第1区域,将对在上述第2区域产生的层站呼梯进行响应的上述轿厢分配给上述第2区域;区域设定单元,其将分配给第1区域的轿厢设定为负责第1区域的第1区域负责轿厢,将分配给第2区域的轿厢设定为负责第2区域的第2区域负责轿厢;控制单元,其控制各个电梯装置的运转,使第1区域负责轿厢只停止在第1区域内的楼层,使第2区域负责轿厢只停止在第2区域内的楼层;以及候选轿厢选定单元,其分别检测第1区域负责轿厢的台数、第2区域负责轿厢的台数、和解除了对第1区域和上述第2区域的分配而待机于各个楼层中的任一层的空闲轿厢的台数,并根据检测出的各个台数,从各个轿厢中选定成为轿厢分配单元的分配候选的候选轿厢,候选轿厢选定单元预先独立地对第1区域和第2区域分别设定保障台数,候选轿厢选定单元在第1区域和第2区域中任一区域产生了层站呼梯的情况下,在负责第1区域和第2区域中另一方区域的轿厢的台数与空闲轿厢的台数的合计超过对另一方区域设定的保障台数时,将负责一方区域的轿厢和空闲轿厢分别选定为候选轿厢,在负责另一方区域的轿厢的台数与空闲轿厢的台数的合计小于等于对另一方区域设定的保障台数时,只将负责一方区域的轿厢选定为候选轿厢,轿厢分配单元从候选轿厢中分配对层站呼梯进行响应的轿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对图1中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设定的第1区域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对图1中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设定的第2区域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1中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对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设定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在图中,在设有多个楼层的建筑物中设置有多个电梯装置1。各个电梯装置1具有可以停止在各个楼层的轿厢2、和用于控制轿厢2的移动的各台控制装置3。由组群管理控制装置4管理各台控制装置3的控制。即,组群管理控制装置4将各个电梯装置1作为一个组来进行管理。
在各个楼层,对每个电梯装置1设有可以开闭的电梯出入口5,以便在轿厢2内和层站之间进行搭乘及下梯。在各个电梯出入口5的附近分别设有层站设备8,该层站设备8包括可以在层站操作的层站按钮6、和根据亮灯或闪烁而进行向层站侧的信息传递的厅外指示灯7。各个层站设备8的动作由多个层站工作站(层站设备控制装置)9控制,这些层站工作站9分别与各台控制装置3和组群管理控制装置4之间进行信息通信。
在层站按钮6被操作时,各个层站工作站9产生用于使各个轿厢2中任一方停止在该楼层的层站呼梯。并且,各个层站工作站9使厅外指示灯7亮灯,以便向层站侧传达轿厢2预定到达的电梯出入口5,并且使厅外指示灯7闪烁,以便向层站侧传达轿厢2已到达该楼层的情况。
组群管理控制装置4预先设定有包括互不相同的楼层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即,预先对组群管理控制装置4设定第1区域和第2区域,并且使第1区域中包含的各个楼层与第2区域中包含的各个楼层互不相同。
在此,图2是表示对图1中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4设定的第1区域的示意图。并且,图3是表示对图1中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4设定的第2区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第1区域10包括作为第1出发基准楼层的1层楼层,并包括多个作为第1服务楼层的3层~10层的各个楼层。并且,第2区域11包括作为第2出发基准楼层的2层楼层,并包括多个作为第2服务楼层的11层~20层的各个楼层。
并且,组群管理控制装置4具有通信单元12、轿厢分配单元13、区域设定单元14、控制单元15和候选轿厢选定单元16。
通信单元12进行各台控制装置3和各个层站工作站9的各自与组群管理控制装置4之间的信息通信。
轿厢分配单元13将对在包括在第1区域10中的各楼层中的任一方产生的层站呼梯进行响应的轿厢2分配给第1区域10,将对在包括在第2区域11中的各楼层中的任一方产生的层站呼梯进行响应的轿厢2分配给第2区域11。来自轿厢分配单元13的信息被发送给区域设定单元14。
区域设定单元14将分配给第1区域10的轿厢2设定为负责第1区域10的第1区域负责轿厢,将分配给第2区域11的轿厢2设定为负责第2区域11的第2区域负责轿厢。并且,区域设定单元14在第1区域10内的所有服务(针对所有层站呼梯的响应)结束时,解除第1区域负责轿厢在第1区域10的责任,在第2区域11内的所有服务(针对所有层站呼梯的响应)结束时,解除第2区域负责轿厢在第2区域11的责任。即,第1区域负责轿厢在完成第1区域10内的所有服务之前,被持续分配给第1区域10,第2区域负责轿厢在完成第2区域11内的所有服务之前,被持续分配给第2区域11。
第1区域10和第2区域11各自的责任被解除后的第1区域负责轿厢和第2区域负责轿厢,成为待机于各楼层中的任一层的空闲轿厢。
控制单元15根据来自区域设定单元14的信息,进行各台控制装置3的管理控制,由此控制各个电梯装置1的运转。即,控制单元15控制各个电梯装置1的运转,使第1区域负责轿厢只停止在第1区域10内的楼层(1层和3层~10层的各个楼层),使第2区域负责轿厢只停止在第2区域11内的楼层(2层和11层~20层的各个楼层)。
即,控制单元15控制各个电梯装置1的运转,使第1区域负责轿厢只响应针对第1区域10内的层站呼梯,使第2区域负责轿厢只响应针对第2区域11内的层站呼梯。并且,由控制单元15控制空闲轿厢,以便可以响应第1区域10和第2区域11中任一方的层站呼梯。
候选轿厢选定单元16根据来自区域设定单元14的信息,分别检测第1区域负责轿厢的台数、第2区域负责轿厢的台数和空闲轿厢的台数,并根据检测出的各自的台数,从各个轿厢2中选定成为轿厢分配单元13的分配候选的候选轿厢。
在候选轿厢选定单元16中独立设定有对第1区域10和第2区域11的各自的保障台数。在该示例中,对第1区域10设定的保障台数P1利用式(1)表示,对第2区域11设定的保障台数P2利用式(2)表示。
P1=((M×A1)/A)-1……(1)
P2=((M×A2)/A)-1……(2)
其中,M为全部轿厢2的台数,A1为第1区域10的居住人口,A2为第2区域11的居住人口,A为总居住人口。
另外,在上述式(1)和式(2)中,A1、A2分别为第1区域10和第2区域11的居住人口,A为总居住人口,但是,也可以把A1、A2设为第1区域10和第2区域11各自的楼层数,把A设为总楼层数。
并且,在式(1)中,通过从“(M×A1)/A”中减去“1”来求出保障台数P1,但也可以从“(M×A1)/A”中减去大于等于“2”的数来求出保障台数。另外,在式(2)中,通过从“(M×A2)/A”中减去“1”来求出保障台数P2,但也可以从“(M×A2)/A”中减去大于等于“2”的数来求出保障台数。
在第1区域10和第2区域11中一方区域产生了层站呼梯的情况下,在负责与产生了层站呼梯的一方区域不同的另一方区域的轿厢的台数与空闲轿厢的台数的合计超过对另一方区域设定的保障台数时,候选轿厢选定单元16将负责一方区域的轿厢和空闲轿厢分别选定为候选轿厢,在负责另一方区域的轿厢的台数与空闲轿厢的台数的合计小于对另一方区域设定的保障台数时,只将负责一方区域的轿厢选定为候选轿厢。
例如,在第1区域10产生了层站呼梯的情况下,在第2区域负责轿厢的台数与空闲轿厢的台数的合计超过对第2区域11设定的保障台数时,将第1区域负责轿厢和空闲轿厢分别选定为候选轿厢,在第2区域负责轿厢的台数与空闲轿厢的台数的合计小于对第2区域11设定的保障台数时,只将第1区域负责轿厢选定为候选轿厢。
轿厢分配单元13从通过候选轿厢选定单元16来选定的候选轿厢中分配响应层站呼梯的轿厢2。通过根据各个电梯装置1的运转信息,进行关于各个候选轿厢的评价值运算来进行轿厢2的分配。评价值运算例如通过求出关于等待时间等多个项目的评价值,将所求出的评价值代入以下评价式(3)计算综合评价值来进行。
J(I)=∑wi×fi(xi)……(3)
其中,J(I)是分配了各个电梯装置1中的I号机时的综合评价值。并且,wi是各个项目的权重,fi(xi)是有关等待时间等的各个评价值的函数。
根据评价值运算的结果,各个候选轿厢中综和评价值最好的轿厢2被分配为响应层站呼梯的轿厢2。
下面说明动作。图4是用于说明图1中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4的动作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在产生层站呼梯后(S1),通过候选轿厢选定单元16检测产生了层站呼梯的楼层包含于第1区域10和第2区域11中的哪一方(S2)。然后,根据来自区域设定单元14的信息,通过候选轿厢选定单元16来分别检测已经分配给第1区域10的第1区域负责轿厢的台数、已经分配给第2区域11的第2区域负责轿厢的台数、和空闲轿厢的台数(S3)。
然后,通过候选轿厢选定单元16判定负责与产生了层站呼梯的一方区域不同的另一方区域的轿厢的台数与空闲轿厢的台数的合计,是否超过对另一方区域设定的保障台数。即,通过候选轿厢选定单元16判定另一方区域中可以响应层站呼梯的轿厢2的台数是否是满足设定条件的台数(S4)。
在负责另一方区域的轿厢的台数与空闲轿厢的台数的合计超过对另一方区域设定的保障台数时,通过候选轿厢选定单元16,将负责一方区域的轿厢和空闲轿厢分别选定为候选轿厢(S5)。并且,在负责另一方区域的轿厢的台数与空闲轿厢的台数的合计小于等于对另一方区域设定的保障台数时,通过候选轿厢选定单元16,只将负责一方区域的轿厢选定为候选轿厢(S6)。
然后,通过轿厢分配单元13,进行关于各个候选轿厢的评价值运算,并从候选轿厢中决定响应层站呼梯的轿厢2(S7)。
例如,对第1区域10设定的保障台数为3台,对第2区域11设定的保障台数为3台,第1区域负责轿厢的台数为5台,第2区域负责轿厢的台数为2台,空闲轿厢的台数为1台,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在第1区域10内的楼层产生了层站呼梯的情况。
由于第2区域负责轿厢的台数与空闲轿厢的台数的合计(3台)在第2区域11的保障台数(3台)以下,所以候选轿厢选定单元16不将空闲轿厢的1台选定为候选轿厢,而只将第1区域负责轿厢的5台选定为候选轿厢。
轿厢分配单元13从被选定为候选轿厢的第1区域负责轿厢的5台中,决定响应层站呼梯的轿厢2。由此,在第2区域11产生了层站呼梯时,可以保留空闲轿厢,可以防止轿厢分配单元13进行只偏重特定区域的轿厢2的分配。
在通过轿厢分配单元13来决定响应层站呼梯的轿厢2后,从控制单元15向各台控制装置3输出关于所决定的轿厢2的分配指令(S8)。此时,在通过轿厢分配单元13决定的轿厢2为空闲轿厢时,对区域设定单元14设定该空闲轿厢作为负责产生了层站呼梯的区域的新的轿厢。然后,接收到来自控制单元15的分配指令的各台控制装置3,使轿厢2移动到产生了层站呼梯的楼层。
空闲轿厢一旦成为第1区域负责轿厢和第2区域负责轿厢中的任一方,则只能响应在所负责区域内的楼层产生的层站呼梯,直到完成所有服务为止。
第1区域负责轿厢和第2区域负责轿厢在完成所有服务后,各自的区域责任被解除,成为空闲轿厢。
在这种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中,在包括互不相同的楼层的第1区域10和第2区域11中的一方区域产生了层站呼梯时,在负责另一方区域的轿厢2的台数与空闲轿厢的台数的合计超过对另一方区域设定的保障台数时,负责一方区域的轿厢2和空闲轿厢分别被选定为候选轿厢,在小于等于对另一方区域设定的保障台数时,只有负责一方区域的轿厢2被选定为候选轿厢,从这样选定的候选轿厢中决定响应层站呼梯的轿厢2,所以能够防止第1区域10和第2区域11各自的乘客搭乘相同的轿厢2。由此,可以提高安全效果。并且,可以防止分别负责第1区域10和第2区域11的轿厢2的台数极端减少,所以针对层站呼梯能够灵活进行轿厢2的分配,可以确保第1区域10和第2区域11各自的输送效率。
实施方式2
图5是表示对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设定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示意图。在图中,第1区域20包括作为出发基准楼层的1层楼层,并包括多个作为第1服务楼层的3层~10层的各个楼层。并且,第2区域21包括作为出发基准楼层的1层楼层,并包括多个作为第2服务楼层的11层~20层的各个楼层。即,第1区域20和第2区域21包括作为出发基准楼层的相同楼层(1层)。
在建筑物的出发基准楼层设有:进行个人信息的核对的个人信息核对装置22;和仅使由个人信息核对装置22认证的乘客通过的挡板式门(flapper door)23。在该示例中,个人信息核对装置22设在挡板式门23上。作为个人信息核对装置22,例如可以列举用于读取登记在条形码或磁卡上的信息的读卡器等。并且,个人信息包括乘客的目标楼层等信息。
候选轿厢选定单元16根据通过个人信息核对装置22核对后的个人信息,从第1区域20和第2区域21中确定产生了层站呼梯的区域,根据所确定的区域,从各个轿厢2中选定候选轿厢。即,作为在个人信息所包含的乘客的目标楼层所属的区域产生了层站呼梯的情况,候选轿厢选定单元16从各个轿厢2中选定候选轿厢。
轿厢分配单元13从通过候选轿厢选定单元16选定的候选轿厢中,分配对出发基准楼层进行响应的层站呼梯的轿厢2。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下面说明动作。在个人信息核对装置22进行核对后,通过候选轿厢选定单元16来检测个人信息所包含的乘客的目标楼层包含于第1区域20和第2区域21中的哪一方,视为在包含乘客的目标楼层的区域产生了层站呼梯。然后,根据来自区域设定单元14的信息,通过候选轿厢选定单元16分别检测已经分配给第1区域10的第1区域负责轿厢的台数、已经分配给第2区域11的第2区域负责轿厢的台数、和空闲轿厢的台数(图4中的S3)。以后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种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中,第1区域20和第2区域21包含作为出发基准楼层的相同楼层,在出发基准楼层设置用于进行个人信息核对的个人信息核对装置22,根据来自个人信息核对装置22的信息,确定产生了层站呼梯的楼层,所以能够使各个区域的出发基准楼层相同,可以提高乘客的使用便利性。并且,可以根据个人信息核对装置22读取的个人信息,取得乘客的目标楼层的信息,所以能够防止第1区域10和第2区域11各自的乘客搭乘相同的轿厢2。由此,也可以提高安全效果。

Claims (2)

1.一种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其将分别具有可以停止在多个楼层的轿厢的多个电梯装置作为一组来进行管理,其特征在于,该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具有:
轿厢分配单元,其将对在包括互不相同的上述楼层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中的上述第1区域产生的层站呼梯进行响应的上述轿厢分配给上述第1区域,将对在上述第2区域产生的层站呼梯进行响应的上述轿厢分配给上述第2区域;
区域设定单元,其将分配给上述第1区域的上述轿厢设定为负责上述第1区域的第1区域负责轿厢,将分配给上述第2区域的上述轿厢设定为负责上述第2区域的第2区域负责轿厢;
控制单元,其控制各个上述电梯装置的运转,使上述第1区域负责轿厢只停止在上述第1区域内的上述楼层,使上述第2区域负责轿厢只停止在上述第2区域内的上述楼层;以及
候选轿厢选定单元,其分别检测上述第1区域负责轿厢的台数、上述第2区域负责轿厢的台数、和解除了对上述第1区域和上述第2区域的分配而待机于各个上述楼层中的任一层的空闲轿厢的台数,并根据检测出的各个台数,从各个上述轿厢中选定成为上述轿厢分配单元的分配候选的候选轿厢,
上述候选轿厢选定单元预先独立地对上述第1区域和上述第2区域分别设定保障台数,
上述候选轿厢选定单元在上述第1区域和上述第2区域中任一区域产生了上述层站呼梯的情况下,在负责上述第1区域和上述第2区域中另一方区域的轿厢的台数与上述空闲轿厢的台数的合计超过对上述另一方区域设定的上述保障台数时,将负责上述一方区域的轿厢和上述空闲轿厢分别选定为上述候选轿厢,并在负责上述另一方区域的轿厢的台数与上述空闲轿厢的台数的合计小于等于对上述另一方区域设定的上述保障台数时,只将负责上述一方区域的轿厢选定为上述候选轿厢,
上述轿厢分配单元从上述候选轿厢中分配对上述层站呼梯进行响应的上述轿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区域和上述第2区域分别包括作为出发基准楼层的相同的上述楼层,
在上述出发基准楼层设有进行个人信息核对的个人信息核对装置,
上述候选轿厢选定单元根据来自上述个人信息核对装置的信息,从上述第1区域和上述第2区域中确定产生了层站呼梯的区域,并根据所确定的区域,从各个上述轿厢中选定候选轿厢。
CNA2005800409563A 2005-12-08 2005-12-08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Pending CN1010687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5/022557 WO2007066403A1 (ja) 2005-12-08 2005-12-08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68740A true CN101068740A (zh) 2007-11-07

Family

ID=38122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409563A Pending CN101068740A (zh) 2005-12-08 2005-12-08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07066403A1 (zh)
KR (1) KR100909312B1 (zh)
CN (1) CN101068740A (zh)
WO (1) WO200706640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36554A (zh) * 2016-05-23 2016-08-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梯预约方法及装置
CN110225874A (zh) * 2017-05-31 2019-09-1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系统
CN110775740A (zh) * 2018-07-25 2020-02-11 奥的斯电梯公司 动态轿厢分配过程
CN115397759A (zh) * 2020-04-24 2022-11-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监视系统以及电梯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12930A (ja) * 2007-07-04 2009-01-2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52537A (ja) * 2002-03-06 2003-09-10 Otis Elevator Co マルチロビー階を有する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セクタ割り付け方法およびセクタ割り付け装置
SG134995A1 (en) * 2002-11-06 2007-09-28 Inventio Ag Method of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lift installation with zonal control
JP2005132549A (ja) * 2003-10-29 2005-05-26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4475565B2 (ja) * 2004-02-03 2010-06-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36554A (zh) * 2016-05-23 2016-08-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梯预约方法及装置
CN110225874A (zh) * 2017-05-31 2019-09-1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系统
CN110225874B (zh) * 2017-05-31 2021-12-1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系统
CN110775740A (zh) * 2018-07-25 2020-02-11 奥的斯电梯公司 动态轿厢分配过程
CN115397759A (zh) * 2020-04-24 2022-11-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监视系统以及电梯系统
CN115397759B (zh) * 2020-04-24 2024-02-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70088673A (ko) 2007-08-29
WO2007066403A1 (ja) 2007-06-14
KR100909312B1 (ko) 2009-07-24
JPWO2007066403A1 (ja) 2009-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0817C (zh) 大楼内分区运行的电梯设备和方法及其技术更新的方法
JP5230749B2 (ja)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装置
CN1217700A (zh) 电梯群组的控制
CN1208229C (zh) 电梯群控装置
US8387757B2 (en) Elevator car assignment control strategy with passenger group separation and future serviceability features
CN1211270C (zh) 电梯群控装置
EP221360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waiting times for destination based dispatching systems
CN1283581A (zh) 电梯系统和轿厢分配控制方法
CN1498844A (zh) 具有多层电梯轿厢的电梯设备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18263B (zh) 电梯群控装置
JP2004277177A5 (zh)
CN1767994A (zh)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00486880C (zh) 电梯的群体管理控制装置
CN1344667A (zh) 控制具有复式轿厢的电梯设备的方法
CN104640799B (zh) 电梯系统
CN102689822B (zh) 电梯系统
CN101068740A (zh)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00339287C (zh) 控制电梯设备的方法和电梯设备
JP6686986B2 (ja) エレベータの運行制御装置及び運行制御システム、並びに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6379781B (zh) 召梯方法及系统
JP6213406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WO2020234928A1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行管理システム
CN1576220A (zh) 电梯系统
KR20210055501A (ko) 엘리베이터의 정지 제한 횟수 학습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