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63773A - 改善动态影像品质之侧光式背光模块机构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改善动态影像品质之侧光式背光模块机构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63773A CN101063773A CN 200610077165 CN200610077165A CN101063773A CN 101063773 A CN101063773 A CN 101063773A CN 200610077165 CN200610077165 CN 200610077165 CN 200610077165 A CN200610077165 A CN 200610077165A CN 101063773 A CN101063773 A CN 1010637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guide plate
- light guide
- light source
-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的机构及控制方法以将控制背光方式动态影像品质改善机制加在侧光式的背光模块上。该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机构包括:一导光板模块,其包括位于同一平面且紧邻之一第一导光板以及一第二导光板;二个发光源,所述二个发光源分别安置于所述导光板模块的两端;一反射片,该反射片置于该第一导光板与该第二导光板之间;以及一反射板,其位于所述导光板模块的一侧,用以反射所述二个发光源所提供的光并将光引入该导光板模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特别是关于一种改善动态影像品质的侧光式背光模块的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主要是由液晶面板及背光模块两大部分所组成,其中液晶面板包括如偏光板、玻璃基版、彩色滤光片、配向膜及液晶等;背光模块则由发光源、反射板以及导光板所组成,用以提供液晶显示器面板均匀、高亮度的光源。
由于液晶显示器的非自发光性,因此须利用外加光源提供光源,传统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发光源为冷阴极管或发光二极管,而前述的背光模块可区分为直下式及侧光式。
导光板的主要功能在于使冷阴极管发出的光线,能均匀分布于整体的背光模块,依形状区分,导光板有楔型及平板两种,其中楔型板主要是供侧光式背光模块使用,多使用于笔记型计算机的液晶屏幕面板中,以求降低重量与厚度,而平板的导光板则多用于直下式的背光模块。
图1为关于传统侧光式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此侧光式背光模块中,包含有第一发光源102、第二发光源104、反射板106、导光板108。第一发光源102及第二发光源104为冷阴极管或发光二极管,在传统侧光式背光模块中将发光源置于两侧,经由反射板106将光导入导光板108中,再由导光板108将光导向同一之方向,而由两侧的第一发光源102、第二发光源104提供光源。
在传统侧光式背光模块,不论是单边侧光或是双边侧光,发光源的控制皆为一起控制,即同时开启或关闭,且发光源的开启或关闭会影响整个背光模块的呈现明亮或黑暗,于将控制背光方式加入动态影像品质改善机制时,只能单一地以闪烁方式控制整片面板开关。
以该控制背光方式加入动态影像品质改善机制的缺点是,为了提高画面下半部的亮度,通常必须在液晶电容充电时间尚不足时即开启背光,往往影响动画的品质。反之,如果是等充电完成再开启背光,又会因开启背光时间不足而导致亮度不够,无法呈现优质的影像。因此提出一发明以改善其缺点,实有其必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机构及其控制方法,以将控制背光方式动态影像品质改善机制,加在侧光式的背光模块上。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的机构,此背光模块的机构适用于液晶显示器或其它需要光源的显示器上,藉由此控制背光方式的机构加入动态影像品质改善机制,可有效地改善液晶显示器的动态影像品质。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的控制方法,此背光模块的控制方法适用于液晶显示器上,藉由此控制背光方式动态影像的控制方法加入动态影像品质改善机制,可有效地改善液晶显示器的动态影像品质。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公开一种适用于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的机构,其包括一个导光板模块,该导光板模块包括位于同一平面且紧邻之一第一导光板以及一第二导光板;二发光源,所述二发光源是冷阴极管、发光二极管等发光组件,且该些发光源分别安置于所述导光板模块的两端;一反射片,该反射片设置于该第一导光板与该第二导光板之间,该反射片用以反射所述二发光源所提供的光;以及一个反射板,该反射板位于所述导光板模块的一侧,用以反射所述二个发光源所提供的光并将光引入该导光板模块。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公开一种适用于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板模块、二个发光源、一反射片与一反射板,其中所述导光板模块包括位于同一平面且紧邻之一第一导光板以及一第二导光板,所述二个发光源为第一发光源与第二发光源,其分别位于所述导光板模块的两端,所述反射片设置于该第一导光板与该第二导光板之间,所述反射板位于所述导光板模块的一侧,用以反射所述二个发光源所提供的光并将光引入该导光板模块,其包括:点亮所述第一发光源,且熄灭所述第二发光源;以及点亮所述第二发光源,且熄灭所述第一发光源。并反复实施以使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可分别依时序上下交互驱动以达到闪烁背光的效果。
【附图简单说明】
图1为关于传统侧光式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2为关于加入本发明的动态影像品质改善机制的侧光式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3为关于本发明之一最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控制法的流程图。
图4为关于本发明之又一最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控制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2 第一发光源
104 第二发光源
106 反射板
108 导光板
202 第一发光源
204 第二发光源
206 反射片
208 反射板
210 第一导光板
212 第二导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机构及其控制方法,以将控制背光方式动态影像品质改善机制加在侧光式的背光模块上,据以改善传统上当控制背光方式加入动态影像品质改善机制时,为了提高画面下半部的亮度,通常必须在液晶电容充电时间尚不足时即开背光,往往影响动画的品质;如果是等充电完成再开启背光,又会因开启背光时间不足而导致亮度不够之缺点。
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关于加入动态影像品质改善机制的侧光式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在本项发明的此一实施例中,包括有一个导光板模块,该导光板模块包括位于同一平面的紧邻的第一导光板210及第二导光板212;二个发光源,包括第一发光源202、第二发光源204,其中第一发光源202及第二发光源204是发光组件,且该二发光源分别各位于所述导光板模块的两端,即第一发光源202位于第一导光板之侧,第二发光源204位于第二导光板之侧;一个反射片206,该反射片206设置于第一导光板210与第二导光板212之间,该反射片206用以反射所述第一发光源202及第二发光源204两个发光源所提供的光;以及一个反射板208,该反射板208位于所述导光板模块的其中一侧边,用以将所述第一发光源202及第二发光源204所提供的光反射入所述的导光板模块。
第一发光源202及第二发光源204为冷阴极管或发光二极管等发光组件,通过其自发性发光之特性,以提供液晶显示器光源,其中第一发光源202及第二发光源204的控制为个别控制,即不论同时开启、关闭或一发光源开启而另一发光源关闭,均可据以实施。
该导光板模块使用的材料为光学级压克力,光学级压克力是可使第一发光源202及第二发光源204发出的光线有效率传播的化学合成物,以减少发光源所生之光线于导光板内传播时所受到的阻碍,如环烯烃聚合物,其不仅比重仅为1.01、吸水性低于0.01%,且光学特性不受环境的温湿度影响,而达成使发光源所生之光线于导光板内有效率传播的功效。而关于反射片206的设计需考虑不会让导光板模块显示出第一导光板210与第二导光板212之间的区隔线,又能使第一导光板210与第二导光板212中的灯光影响度最小为原则。
本实施例所公开的背光模块,是利用发光源驱动电路控制发光源的开关,其中发光源驱动电路如阴极灯管驱动电路、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使第一发光源202及第二发光源204交互发光,亦即当一发光源开启时,另一发光源关闭。不论是第一发光源202或第二发光源204所发出的光,都直接射入或经由反射板208的反射将光导入第一导光板210以及第二导光板212中,再由第一导光板210以及第二导光板212将光导向同一之方向,将第一发光源202、第二发光源204所提供的光源由线光源转换成面光源。本实施例通过控制第一发光源202与第二发光源204的开闭以控制第一导光板210及第二导光板212的明或暗,则应用此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的控制方法时,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可分别依时序上下交互驱动以达到闪烁背光的效果,即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发光源202开启时,第一导光板210将呈现为明亮状态,同时第二发光源204为关闭,第二导光板212将呈现为黑暗状态;反之,当第一发光源202关闭时,第一导光板210将呈现为黑暗状态,同时第二发光源204为开启,第二导光板212将呈现为明亮状态,而由所述的二个发光源分别提供半个导光板模块区域的光源。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包括有一个导光板模块,该导光板模块包括位于同一平面之紧邻的第一导光板210及第二导光板212;二个发光源,包括第一发光源202、第二发光源204,其中第一发光源202及第二发光源204是发光组件,且该二个发光源分别各位于所述导光板模块的两端,即第一发光源202位于第一导光板之侧、第二发光源204位于第二导光板之侧;一个反射片206,该反射片206设置于第一导光板210与第二导光板212之间,该反射片206用以反射所述第一发光源202及第二发光源204两个发光源所提供的光;以及一个反射板208,该反射板208位于所述导光板模块的其中一侧边,用以将所述第一发光源202及第二发光源204所提供的光反射入所述的导光板模块。
本实施例所公开的背光模块,是利用发光源驱动电路控制发光源的开关,其中发光源驱动电路如阴极灯管驱动电路、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使第一发光源202及第二发光源204同明或同暗。亦即当开启一发光源时,另一发光源亦为开启;而当关闭一发光源时,另一发光源亦为关闭。不论是第一发光源202或第二发光源204所发出的光,都直接射入或经由反射板208的反射将光导入第一导光板210以及第二导光板212中,再由第一导光板210以及第二导光板212将光导向同一之方向,将第一发光源202、第二发光源204所提供的光源由线光源转换成面光源。本实施例通过控制第一发光源202与第二发光源204的开闭以控制第一导光板210及第二导光板212的明或暗,即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发光源202开启时,第一导光板210将呈现为明亮状态,同时开启第二发光源204,第二导光板212将呈现为明亮状态;反之,当第一发光源202关闭时,第一导光板210将呈现为黑暗状态,同时关闭第二发光源204,第二导光板212将呈现为黑暗状态。
接下来请参阅图3,其为本项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控制法的流程图。在此一实施例中,如图3中的第一步骤中,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的控制法是当第一发光源202开启时,第一导光板210将呈现为明亮状态,同时关闭第二发光源204,使第二导光板212呈现为黑暗状态(步骤301)。后续如图3中的第二步骤中,将第一发光源202关闭,使第一导光板210将呈现黑暗状态,同时开启第二发光源204,使第二导光板212呈现为明亮状态(步骤302),并反复实施以使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可分别依时序上下交互驱动以达到闪烁背光的效果。相反地,应用此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的控制方法以使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可分别依时序上下交互驱动以达到闪烁背光效果的控制方法亦可以为,在如图4中的第一步骤中,当第一发光源202关闭时,第一导光板210将呈现为黑暗状态,同时开启第二发光源204,使第二导光板212呈现为明亮状态(步骤401)。后续如图4中的第二步骤将为,当第一发光源202开启时,第一导光板210将呈现为明亮状态,同时关闭第二发光源204,使第二导光板212呈现为黑暗状态(步骤402),并反复实施以使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可分别依时序上下交互驱动以达到闪烁背光的效果。
虽然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详细叙述,然而其它实施例亦可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替换方式及修改方案已于先前描述中所建议,并且其它替换方式及修改方案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思及。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结构,所有具有实质上相同于本发明的组件结合而达成与本发明实质上相同结果者都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范畴。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所实施的范围。相类于此实施例而依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于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背光模块机构,其包括:
一导光板模块,其包括位于同一平面且紧邻的一第一导光板以及一第二导光板;
二个发光源,所述二个发光源分别安置于所述导光板模块的两端;
一反射片,该反射片设置于该第一导光板与该第二导光板之间;以及
一反射板,其位于所述导光板模块的一侧,用以反射所述二个发光源所提供的光并将光引入该导光板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机构,其中该导光板模块的材质为光学级压克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机构,其中该导光板模块用以引导该反射板所引入的光于该第一导光板及该第二导光板中传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机构,其中该导光板模块用以将线光源转换成面光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机构,其中所述二个发光源用以提供一液晶显示器光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机构,其中该发光源是冷阴极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机构,其中该发光源是发光二极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机构,其中该发光源的开关由发光源驱动电路控制。
9.一种适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板模块、二个发光源、一反射片与一反射板,其中所述导光板模块包括位于同一平面且紧邻之一第一导光板以及一第二导光板,所述二个发光源为第一发光源与第二发光源,其分别位于所述导光板模块的两端,所述反射片设置于该第一导光板与该第二导光板之间,所述反射板位于所述导光板模块的一侧,用以反射所述二个发光源所提供的光并将光引入该导光板模块,该方法包括:
点亮所述第一发光源,且熄灭所述第二发光源;以及
点亮所述第二发光源,且熄灭所述第一发光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控制方法,其中该二个发光源是冷阴极管。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控制方法,其中该二个发光源是发光二极管。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控制方法,其中该发光源的开关由发光源驱动电路控制。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控制方法,其中该导光板模块为一光学级压克力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771654A CN100543553C (zh) | 2006-04-27 | 2006-04-27 | 改善动态影像品质之侧光式背光模块机构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771654A CN100543553C (zh) | 2006-04-27 | 2006-04-27 | 改善动态影像品质之侧光式背光模块机构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63773A true CN101063773A (zh) | 2007-10-31 |
CN100543553C CN100543553C (zh) | 2009-09-23 |
Family
ID=38964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7716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3553C (zh) | 2006-04-27 | 2006-04-27 | 改善动态影像品质之侧光式背光模块机构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43553C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01585A (zh) * | 2010-08-20 | 2010-12-01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液晶显示器背光动态扫描的方法及设备 |
CN102013232A (zh) * | 2009-06-08 | 2011-04-1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光源调光方法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显示装置 |
CN102221757A (zh) * | 2010-04-19 | 2011-10-19 |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 |
CN102278711A (zh) * | 2011-08-31 | 2011-12-14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侧导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
WO2014012303A1 (zh) * | 2012-07-17 | 2014-01-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扫描背光方法、扫描背光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110047429A (zh) * | 2018-01-16 | 2019-07-23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和驱动显示面板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760900B2 (ja) * | 2001-09-06 | 2006-03-2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導光装置、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US6986598B2 (en) * | 2003-05-05 | 2006-01-17 | Yao-Wen Chu | Backlight module for a double-sided LCD device |
-
2006
- 2006-04-27 CN CNB2006100771654A patent/CN10054355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13232A (zh) * | 2009-06-08 | 2011-04-1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光源调光方法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显示装置 |
CN102013232B (zh) * | 2009-06-08 | 2014-12-17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光源调光方法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显示装置 |
US9241379B2 (en) | 2009-06-08 | 2016-01-19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Method of dimming a light sour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
CN102221757A (zh) * | 2010-04-19 | 2011-10-19 |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 |
CN101901585A (zh) * | 2010-08-20 | 2010-12-01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液晶显示器背光动态扫描的方法及设备 |
CN102278711A (zh) * | 2011-08-31 | 2011-12-14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侧导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
WO2014012303A1 (zh) * | 2012-07-17 | 2014-01-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扫描背光方法、扫描背光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
US10431163B2 (en) | 2012-07-17 | 2019-10-01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Backlight scanning method, backlight scann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10047429A (zh) * | 2018-01-16 | 2019-07-23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和驱动显示面板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43553C (zh) | 2009-09-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17611B (zh) | 透明顯示裝置 | |
US8162525B2 (en) | Light guide pl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9086512B2 (en) |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light source and light-guiding plate with reflective plate having a bent portion surrounding the light source | |
CN1881035A (zh) | 液晶显示设备 | |
KR101338998B1 (ko) | 반사투과형 액정표시소자 | |
CN1584703A (zh) | 采用双面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 |
CN1517761A (zh) | 液晶显示设备 | |
CN1664667A (zh) | 具有可调式镜面板的双面显示面板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 |
KR20060095696A (ko) | 엘이디 백라이트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 |
TW201031979A (en) | Backlight unit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of the same | |
CN1932614A (zh) | 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 |
CN100543553C (zh) | 改善动态影像品质之侧光式背光模块机构及方法 | |
JP2012163581A (ja) | 表示装置 | |
WO2013120297A1 (zh) | 背光模组 | |
CN2627536Y (zh) | 背光组件的光源组件结构 | |
CN103162161A (zh) |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553259A (zh) | 背光模块 | |
CN1802596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KR20110064878A (ko) | 편광시트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소자 | |
KR101049142B1 (ko) | Led 백라이트를 이용한 액정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화면분할 구동 방법 | |
CN1553228A (zh) | 增光扩散薄膜 | |
KR101296467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 |
CN100338511C (zh) | 增光膜的制法及其结构 | |
CN100346211C (zh) | 液晶显示器 | |
KR100759458B1 (ko) | 뉴턴링 및 모아레를 제거한 액정표시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23 Termination date: 2011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