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3752A - 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移动终端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移动终端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43752A CN101043752A CNA2007100899953A CN200710089995A CN101043752A CN 101043752 A CN101043752 A CN 101043752A CN A2007100899953 A CNA2007100899953 A CN A2007100899953A CN 200710089995 A CN200710089995 A CN 200710089995A CN 101043752 A CN101043752 A CN 1010437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cc
- information
- terminal
- capability
- management ser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8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102000018059 CS domains Human gen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108050007176 CS domains Protein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102100039901 Calcyclin-binding protei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移动终端和系统,属于网络通信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只有CS域覆盖时不能进行终端硬件能力、软件能力和用户偏好信息管理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包括:DM服务器作为一个终端能力信息的中继实现在CS域下向VCC AS上报终端的能力信息,以及通过使用DM服务器作为一个运营商策略信息、用户偏好信息、终端VCC软硬件能力的中继,实现终端和VCC AS都能够实时获得准确的相关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领域,特别涉及语音呼叫连续性(VCC,Voice Call Continuity)能力管理的方法、移动终端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的通信网络正在逐步实现异构网络的互联互通,即实现语音业务在不同结构的网络之间的无缝切换。因此,在用户设备UE的通信过程中,不仅会出现同一网络中的小区间切换,而且将出现不同网络之间的切换。例如,用户设备UE在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与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之间的域转移(Domain Transfer)切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参见图1,是现有技术的终端切换组网图,该终端切换组网图是一种语音呼叫连续性VCC方案,用户设备UE在IP多媒体子系统(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网络的控制下实现语音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网络和无线局域网WLAN之间的切换,终端切换的方法是域转移切换过程。当处在语音通话中的终端远离蜂窝电话网络的信号覆盖进入WLAN信号覆盖范围的时候,终端会根据蜂窝电话网络的信号和WLAN信号变化的情况向WLAN网络发起域转移的切换请求,将语音呼叫转移到WLAN网络。相反地,当终端远离WLAN信号覆盖进入蜂窝电话网络信号覆盖范围时,终端也会根据蜂窝电话网络和WLAN信号变化的情况向蜂窝电话网络发起域转移的切换请求,将语音呼叫转移到蜂窝电话网络。
针对图1中的组网图,具体说明如下:
蜂窝电话网络可以是UMTS网络、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或者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接入)制式的IS95网络和1X网络,以及其它提供基于电路交换的语音业务的移动通信网络,同时WLAN网络也可用其它提供基于IP交换的语音业务(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的无线网络技术来代替,比如蓝牙(Bluetooth)、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World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UMTS的数据交换(PS,Packet Switch)网络或演化数据最优化(EVDO,Evolution Data Optimized)的CDMA网络等。
IMS网络是建立在分组交换承载上的,既可传输呼叫控制信令,也可以承载数据业务,另外,IMS网络建立了专门的对呼叫/呼叫进行控制的交换平台,用于实现呼叫/呼叫控制平面和多媒体承载平面的分离。目前,IMS网络被定义为支持所有形式的IP接入网,它可以支持任何一种移动的或固定的、有线的或无线的IP连通接入网络(IP-CAN,IP Connectivity AccessNetworks),包括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CDMA)、以太网(Ethernet)、各种数字用户线路(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以及WLAN等。
VMSC(Visited Mobile Switching Centre,受访移动交换局)是传统2G移动网络的交换机,负责和终端进行信令交互以及建立电路业务信道。
MGW(Media GateWay,媒体网关)具有CS-MGW(Circuit Switched-Media GateWay,电路域媒体网关)的功能和IM-MGW(IP Mutltimedia-MGW,IP多媒体媒体网关)的功能,其中,CS-MGW的功能指CS域中媒体网关MGW,CS-MGW作为承载层设备,配备回波消除器和编码转换器,主要完成媒体流转换和承载通道的适配;IM-MGW的功能与CS-MGW的功能类似,与MGCF(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媒体网关控制器)配合一起完成资源控制、媒体转换和承载通道的适配。
媒体网关控制器MGCF控制一个或多个媒体网关MGW,管理MGW对PSTN(Public SwitchedTelephon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承载与IP媒体流的相互连接。MGCF接收SIP或者ISUP消息并生成相应的MEGACO命令,控制MGW进行媒体通道的建立和适配。同时它还负责SIP网络和SS7网络之间的信令转换,MGCF从IM域接收SIP消息经过转化后生成相应的ISUP消息发送到SS7网络的SGW中或者进行相反方向的转化。
呼叫控制功能(CSCF,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是根据SIP协议完成核心的呼叫控制功能的。CSCF类似于IETF结构中的SIP服务器。现有的3G分组交换核心网络用来提供多媒体呼叫的承载路径(媒体承载),而CSCF则用来建立呼叫信令(信令承载)。CSCF的主要功能是处理用来控制用户多媒体呼叫的信令消息,采用SIP协议来实现该控制功能。CSCF的另一功能是地址翻译,同时CSCF还执行业务交换和编码协商的功能。
其中,CSCF包括P-CSCF(Proxy-CACF,代理CSCF)、I-CSCF(Interrogating CSCF,查询CSCF)和S-CSCF(Serving CSCF,服务CSCF),本质上它们都是SIP服务器,用来处理SIP信令。IM域的业务承载部分可以是多种网络结构,UMTS核心网的PS域部分作为IM域的业务承载,UMTS的核心网的PS域部分由SGSNs(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服务GPRS支持节点)、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网关GPRS支持节点)组成;WLAN本身就是基于IP传输的网络,通过网关设备接入IM域作为业务承载。
呼叫连续控制器(CCCF,Call Continuity Control Function)是一个逻辑上的实体,能以一台设备的形式单独存在,也可以作为一个功能模块存在。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话音连续性控制功能,控制话音业务在6SM/UMTS的CS域和IP CAN的IMS域之间的切换。
CCCF具体功能为:接收并处理有关呼叫连续性的请求。这些请求与无线环境相关,可以是由网路资源问题引起的,也可以是由无线覆盖问题引起的;当UE需要把一个呼叫从CS域切换到IMS域,或者返向切换的时候,负责建立新呼叫支路,关联新老呼叫支路,删除旧呼叫支路。
实现域转移切换的先决条件是用户平面在IMS网络锚定,控制平面也在IMS网络锚定。也就是说只有在IMS网络被锚定的呼叫才有能力实现域转移切换,普通的电路域的呼叫是不具备域转移切换能力的。参见图2,用户平面被锚定在IMS的多媒体网络MGW1上,而控制平面锚定在IMS的DTF(Domain Transfer Function,域转移功能)AS上面。
这里所说的锚定的具体含义是:在IMS网络中设置一个锚点,所有的呼叫信令都必须通过它,这样该锚点才可以进行信令的转换、接续,保证跨域迁移的呼叫连续性(VCC)。
而锚定的先决条件是需要将终端的软件能力和硬件能力上报给IMS网络,即终端是否上报软件能力合硬件能力决定了能否在IMS网络锚定。
如果VCC终端处于CS域,对于VCC终端主叫的情况,CS域需要把呼叫路由到IMS网络里,然后由IMS网络向对端发起呼叫;对于VCC终端在CS域作为被叫的情况,当呼叫到达CS域的时候,CS需要把呼叫路由到IMS域,然后再从IMS域向VCC终端所在的CS域进行呼叫。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为了实现域转移切换,付出了额外的信令和语音路由代价,本来可以直接在CS域中进行的呼叫,被强行路由到IMS。
一般来讲,网络是根据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中存储的用户签约数据来决定是否将CS域的呼叫强行路由到IMS网络的。也就是说只要用户签属了VCC业务,呼叫默认都会路由到IMS网络中来。但是需要考虑终端的情况,如果用户终端根本不具备VCC切换能力,比如换卡,用一个普通终端(根本不是双模的),或者用户的VCC双模终端WLAN模块没开,或者仅仅是双模,不具备VCC的软件能力,就没有必要将呼叫路由到IMS网路。
所以需要将终端的硬件能力和软件能力上报给IMS网络,由IMS网路判断是否将当前呼叫,特别是有没有必要把CS域的呼叫路由到IMS网络中来。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
在当前技术中,当VCC UE有IMS网络信号覆盖的时候,终端通过IMS注册等过程建立了一条与VCC服务器间的IP连接通路,因此终端可以通过该通路上报硬件能力和软件能力,但是如果VCC UE只有CS域覆盖的情况下,因为传统CS域的信令主要功能为移动性管理、呼叫控制等,终端在CS网络中时,没有办法通过传统的CS域信令向VCC AS传递终端能力及偏好信息的功能。不能实现终端软件能力/硬件能力的上报管理,网络无法及时更新终端相关信息。
对VCC UE的来电入呼叫,IMS必须选择一个网络(CS网络/IMS网络)进行呼叫处理。用户可以有自己的偏好,比如希望更多使用新的IMS网络进行呼叫,用户就会优先选择IMS网络进行来电下发,或者优先通过用户认为更为可靠的CS网络发起呼叫。当VCC UE有IMS网络信号覆盖的时候,可以直接上报用户的偏好信息,但是,现有技术中如果VCC UE只有CS域覆盖的情况下,则不能实现用户偏好信息的上报管理,网络无法及时更新终端的相关信息。
同时,现有技术不能实现网络对终端相关信息的有效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终端语音呼叫连续性(VCC)能力的上报管理,以及网络对终端的语音呼叫连续性(VCC)能力的有效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语音呼叫连续性(VCC)能力管理的方法、移动终端和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终端的配置信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生成所述终端的VCC能力信息;
将所述VCC能力信息发送给设备管理服务器;
所述设备管理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VCC能力信息更新对应的终端能力信息记录,并将更新后的所述终端的VCC能力信息发送给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
所述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收到所述VCC能力信息后,根据所述终端VCC能力信息确定语音呼叫域。
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VCC能力信息生成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的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生成VCC能力信息;
发送模块,将所述VCC能力信息发送给网络侧。
一种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终端、设备管理服务器和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
所述终端根据终端的配置信息生成VCC能力信息,然后将所述VCC能力信息发送给所述设备管理服务器;
所述设备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终端发送的VCC能力信息,更新所述终端能力信息记录,并将更新后的所述终端的VCC能力信息发送给所述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
所述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设备管理服务器发送的所述VCC能力信息确定语音呼叫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移动终端和系统。
一种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VCC AS通知DMS对指定终端的配置信息进行管理;
DMS与终端建立DM会话;
DMS向终端发送对配置信息进行管理的命令;
终端执行DM发送的管理命令,命令执行完成后,DM会话结束。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设备管理服务器发送的对终端配置信息进行管理的命令;
命令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接收模块接收的设备管理服务器发送的管理命令。
一种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设备管理服务器,及移动终端;
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用于通知设备管理服务器对指定终端的配置信息进行管理。
设备管理服务器用于与终端建立设备管理会话,并向终端发送对配置信息进行管理的命令;
移动终端用于接收并执行设备管理服务器发送的管理命令。
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使用DM服务器作为一个终端能力信息的中继,实现在CS域下向VCC AS上报终端的能力信息,还可进一步上报用户的偏好信息,使网络能够及时更新每个终端的配置信息通过使用DM服务器作为一个运营商策略信息、用户偏好信息、终端VCC软硬件能力的中继,实现终端和VCC AS都能够实时获得准确的相关信息,避免终端向网络发送不符合运营商策略的呼叫信令、切换信令等带来的空口资源浪费,有助于VCC AS作出符合用户偏好、运营商策略、终端VCC软硬件能力的呼叫连续性会话控制决策。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终端切换组网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域转移切换能力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M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软件组件管理对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终端开机时上报VCC能力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终端正常工作是动态上报VCC能力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管理对象的管理树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上报的系统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管理终端配置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DM(Device Management,设备管理)技术实现了一种语音呼叫连续性(VCC)能力管理的方法、移动终端和系统。
其中,DM是一种管理用户终端的技术。设备管理平台通过OMA DM技术规范中定义的接口与支持DM的用户终端通信,可以实现对终端进行业务参数配置、软件故障修复、应用程序安装等功能,极大的增强了运营商网络对终端的管理和控制。
DMS对终端进行的管理操作包括:终端设备参数设置、固件更新、软件安装和升级、故障诊断、备份恢复等。
参见图3,描述了DM规范的整体结构,终端设备上的DMAgent(代理)用于解释和执行DM服务器下发的管理命令。终端设备上存储的管理树是一个DMS通过DM协议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接口,该结构中还包括一些基本管理对象(MO,Management Object),DMS通过对管理对象的操作达到控制终端管理对象的目的。其中,操作命令有Get(获取)、Replace(替换)、Exec(执行)、Copy(复制)、Delete(删除)等。
例如,对软件组件的管理可以通过对终端设备上的软件组件管理对象(SCoMO,SoftwareComponent Management Object)的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来实现。参见图4,为软件组件管理对象的结构图。软件组件包括:可执行应用程序、动态链接库、UI界面等。这些软件可以由多个软件提供商提供。
实施例1
计算终端的VCC能力的方法如下:
根据终端的配置信息,按一定算法计算出终端的VCC能力。这里的配置信息包括:VCC硬件能力信息、VCC硬件开关信息、VCC软件能力信息、VCC软件开关信息、VCC用户偏好信息等。
其中,VCC硬件能力表示终端接入IMS域的硬件能力,例如WLAN、Bluetooth、WiMax等;以HC1、HC2、HC3、…、HCn分别表示每种硬件能力,对于每种硬件能力的取值,以二进制值1表示终端具备该能力,二进制值0表示不具备该能力;
VCC硬件开关表示终端接入IMS的硬件的开关信息,即用户可设置的WLAN、Bluetooth、WiMax的开关信息;以HS1、HS2、HS3、…、HSn分别表示每种硬件能力对应硬件的开关信息,二进制值1表示开,二进制值0表示关;
VCC软件能力表示终端是否安装了VCC软件协议栈,以Sc表示,二进制值1表示终端安装了该协议栈,二进制值0表示终端未安装该协议栈;
VCC软件开关表示终端的VCC软件协议栈是否处于可用状态,以Ss表示,二进制值1表示可用,二进制值0表示不可用;
VCC用户偏好信息表示用户起呼域和终止域——CS/IMS域,即用户可设置从CS域或IMS域发起呼叫、从CS域或IMS域接收呼叫;以0表示用户对起呼域的设置信息,以二进制值0表示从CS域发起呼叫,以二进制值1表示从IMS域发起呼叫;T表示用户对终止域的设置信息,以二进制值0表示从CS域接收呼叫,以二进制值1表示从IMS域接收呼叫。
对于上述信息,具体计算该终端的VCC能力的方法如下;
首先,对终端的VCC硬件能力HC1、HC2、HC3、…、HCn作并运算操作,得出结果为终端是否具备接入IMS域的硬件能力,以Hc表示;Hc值为1表示终端具备该能力,Hc值为0表示不具备该能力;
然后,对VCC硬件开关HS1、HS2、HS3、…、HSn作并运算操作,得出结果为终端IMS域硬件的开关信息,以Hs表示;Hs值为1表示某种可接入IMS域的硬件处于打开状态,Hs值为0表示所有可接入IMS域的硬件都处于关闭状态;
最后,将Hc、Hs、Sc、Ss、O、T的值串接起来,所得结果为计算出的该终端VCC能力,例如:Hc、Hs、Sc、Ss、O、T的值为分别1、0、1、0、1、0,则串接的结果就是101010,则该终端VCC能力为101010。
本实施例提供了终端开机时,管理VCC能力的方法,首先,需具备以下两个前提条件:
VCC AS(Voice Call Continuity Application Server,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通过Sh接口向HSS(High Speed Switch,高速交换机)获得所有VCC用户的签约信息;
VCC AS向DMS订购终端VCC能力变更通知服务,订购的技术手段不限,其中一种较好的订购手段为,DMS通过Webservice接口发布:DMS提供终端VCC能力变更通知服务;VCC AS使用Webservice接口向DMS订购终端VCC能力变更通知服务。
参见图5,终端开机时,具体管理VCC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终端开机后,自动收集终端的配置信息,并按照前面给出的方法,计算终端的VCC能力;
步骤502:终端发起对终端DM Tree上的VCC能力对象(VCC硬件能力、VCC硬件开关、VCC软件能力、VCC软件开关、VCC用户偏好)进行初始化,即对相关节点赋予对应的初始值;
步骤503:终端发起建立与DMS之间的DM会话,通过Generic Alert消息向DMS传送计算出的VCC能力;
步骤504:DMS从接收的Generic Alert消息中获得终端的VCC能力,判断新获取的VCC能力与保存在该终端DM Tree上的VCC能力的值是否相同,即比较DM Tree树上每个节点的值是否与新获取的VCC能力中的对应值相同,如果两个能力值相同则结束;否则执行步骤505;
步骤505:DMS通过WebService接口向VCC AS传输终端的VCC能力,并将保存的该终端DM Tree上的VCC能力对象进行更新;
步骤506:VCC AS根据接收到的终端VCC能力及计算方式,计算出终端的配置信息,即VCC硬件能力信息、VCC硬件开关信息、VCC软件能力信息、VCC软件开关信息、VCC用户偏好信息等。
本实施例提供了终端正常工作情况下,管理VCC能力的方法,需具备以下两个前提条件:
VCC AS通过Sh接口向HSS获得所有VCC用户的签约信息;
VCC AS向DMS订购终端VCC能力变更通知服务,订购的技术手段不限,其中一种较好的订购手段为,DMS通过Webservice接口发布:DMS提供终端VCC能力变更通知服务;VCC AS使用Webservice接口向DMS订购终端VCC能力变更通知服务。
参见图6,终端正常工作情况下,管理VCC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终端正常工作时,对可能影响终端VCC能力的配置信息进行监控,如WLAN设置的开关信息、VCC用户偏好信息等;
步骤602:当终端监控到某个或某些信息发生变化时,则按照前面给出的方法,计算终端的VCC能力,如果计算结果没有发生变化则不作任何操作,结束;否则执行步骤603;
因为VCC硬件包括多种,只要有1个开则硬件开关为开,此后如果把另一VCC硬件开关打开,虽然配置发生变化,但VCC能力不变。所以需要比较计算出的VCC能力与原有的VCC能力,判断是否新计算的VCC能力发生了变化。
步骤603:终端发起对终端DM Tree上的VCC能力对象进行更新,即对相关节点赋予更改后的值;
步骤604:终端发起建立与DMS之间的DM会话,通过Generic Alert向DMS传送计算出的VCC能力;
步骤605:DMS从接收的Generic Alert消息中获得终端的VCC能力,DMS通过WebService接口向VCC AS传输终端的VCC能力,并将保存的该终端DM Tree上的VCC能力对象进行更新;
步骤606:VCC AS根据接收到的终端VCC能力及计算方式,计算获得终端的配置信息,即VCC硬件能力信息、VCC硬件开关信息、VCC软件能力信息、VCC软件开关信息、VCC用户偏好信息等。
所述终端的配置信息还包括:
扩展信息,即扩展的新的VCC能力信息;
计算信息,即VCC能力计算规则和计算结果信息;
网络信息,亦即运营商策略信息,包括运营商设置的VCC起呼域信息,运营商设置的VCC终止域信息,及运营商设置的VCC业务切换策略信息。
本实施例设计的VCCCapability管理对象的管理树结构参见图7,其中,对该MO中的节点的解释如下:
1、Node:VCCCapability(VCC能力)
Tree Occurrence(出现次数) | Format(格式) | Min.Access Types(最小存取类型) |
One(1) | Node(节点) | Get(获取) |
该节点是终端VCC业务能力的父节点。
2、Node:VCCCapability/Ext(扩展信息)
Tree Occurrence(出现次数) | Format(格式) | Min.Access Types(最小存取类型) |
ZeroOrOne(0或1) | Node(节点) | Get(获取) |
该节点留作扩展,用于扩展新的VCC能力信息。
3、Node:VCCCapability/Hardware(硬件信息)
Tree Occurrence(出现次数) | Format(格式) | Min.Access Types(最小存取类型) |
One(1) | Node(节点) | Get(获取) |
该内部节点是终端VCC硬件能力信息的父节点。
4、Node:VCCCapability/Hardware/Ext
Tree Occurrence(出现次数) | Format(格式) | Min.Access Types(最小存取类型) |
ZeroOrOne(0或1) | Node(节点) | Get(获取) |
该节点留作扩展,用于扩展新的VCC硬件信息。
5、Node:VCCCapability/Hardware/Capability(能力信息)
Tree Occurrence(出现次数) | Format(格式) | Min.Access Types(最小存取类型) |
One(1) | Boolean(T,F) | Get(获取) |
该节点用于存储设备接入IMS网络的硬件能力的标识。
6、Node:VCCCapability/Hardware/Switch(开关信息)
Tree Occurrence(出现次数) | Format(格式) | Min.Access Types(最小存取类型) |
One(1) | Boolean(T,F) | Get(获取) |
该节点用于存储设备接入IMS网络的硬件开关的标识。
7、Node:VCCCapability/Preference(偏好信息)
Tree Occurrence(出现次数) | Format(格式) | Min.Access Types(最小存取类型) |
One(1) | Node(节点) | Get(获取) |
该内部节点是终端VCC业务偏好信息设置的父节点。
8、Node:VCCCapability/Preference/Ext
Tree Occurrence(出现次数) | Format(格式) | Min.Access Types(最小存取类型) |
ZeroOrOne(0或1) | Node(节点) | Get(获取) |
该节点留作扩展,用于扩展新的VCC偏好设置。
9、Node:VCCCapability/Preference/OriginatingDomain(起呼域)
Tree Occurrence(出现次数) | Format(格式) | Min.Access Types(最小存取类型) |
One(1) | Chr(字符) | Get(获取)、Replace(替换) |
该节点用于存储用户设置的VCC起呼域,设备管理服务器可以读取和设置该节点的值。
10、Node:VCCCapability/Preference/TerminatingDomain(终止域)
Tree Occurrence(出现次数) | Format(格式) | Min.Access Types(最小存取类型) |
One(1) | Chr(字符) | Get(获取)、Replace(替换) |
该节点用于存储用户设置的VCC终止域,设备管理服务器可以读取和设置该节点的值。
11、Node:VCCCapability/Software(软件信息)
Tree Occurrence(出现次数) | Format(格式) | Min.Access Types(最小存取类型) |
One(1) | Node(节点) | Get(获取) |
该内部节点是终端硬件VCC软件信息的父节点。
12、Node:VCCCapability/Software/Ext
Tree Occurrence(出现次数) | Format(格式) | Min.Access Types(最小存取类型) |
ZeroOrOne(0或1) | Node(节点) | Get(获取) |
该节点留作扩展,用于扩展新的VCC软件信息。
13、Node:VCCCapability/Software/Capability
Tree Occurrence(出现次数) | Format(格式) | Min.Access Types(最小存取类型) |
One(1) | Boolean(T,F) | Get(获取) |
该节点用于存储设备的VCC软件能力的标识。
14、Node:VCCCapability/Software/Switch
Tree Occurrence(出现次数) | Format(格式) | Min.Access Types(最小存取类型) |
One(1) | Boolean(T,F) | Get(获取) |
该节点用于存储设备的VCC软件开关的标识。
15、Node:VCCCapability/Network
Tree Occurrence(出现次数) | Format(格式) | Min.Access Types(最小存取类型) |
One(1) | Node(节点) | Get(获取) |
该内部节点是VCC网络信息的父节点。
16、Node:VCCCapability/Network/Ext
Tree Occurrence(出现次数) | Format(格式) | Min.Access Types(最小存取类型) |
ZeroOrOne(0或1) | Node(节点) | Get(获取) |
该节点留作扩展,用于扩展新的VCC网络信息。
17、Node:VCCCapability/Network/OriginatingDomain
Tree Occurrence(出现次数) | Format(格式) | Min.Access Types(最小存取类型) |
One(1) | Chr(字符) | Get(获取)、Replace(替换) |
该节点用于存储运营商设置的VCC起呼域,设备管理服务器可以读取和设置该节点的值。
18、Node:VCCCapability/Network/TerminatingDomain
Tree Occurrence(出现次数) | Format(格式) | Min.Access Types(最小存取类型) |
One(1) | Chr(字符) | Get(获取)、Replace(替换) |
该节点用于存储运营商设置的VCC终止域,设备管理服务器可以读取和设置该节点的值。
19、Node:VCCCapability/Network/CStoIMS(CS域到IMS域)
Tree Occurrence(出现次数) | Format(格式) | Min.Access Types(最小存取类型) |
One(1) | Boolean(T,F) | Get(获取)、Replace(替换) |
该节点用于存储运营商的VCC业务切换策略,即运营商是否允许VCC业务中由CS域向IMS域的切换,T表示网络允许切换,F表示网络不允许切换,设备管理服务器可以读取和设置该节点的值。
20、Node:VCCCapability/Network/IMStoCS(IMS域到域CS)
Tree Occurrence(出现次数) | Format(格式) | Min.Access Types(最小存取类型) |
One(1) | Boolean(T,F) | Get(获取)、Replace(替换) |
该节点用于存储运营商的VCC业务切换策略,即运营商是否允许VCC业务中由IMS域向CS域的切换,T表示网络允许切换,F表示网络不允许切换,设备管理服务器可以读取和设置该节点的值。
21、Node:VCCCapability/Calculate(计算信息)
Tree Occurrence(出现次数) | Format(格式) | Min.Access Types(最小存取类型) |
One(1) | Node(节点) | Get(获取)、Exec(执行) |
该节点是可执行节点,用于计算终端的VCC能力。
22、Node:VCCCapability/Calculate/Result(结果)
Tree Occurrence(出现次数) | Format(格式) | Min.Access Types(最小存取类型) |
One(1) | Chr(字符) | Get(获取) |
该节点用于存储设备的VCC能力计算结果。
23、Node:VCCCapability/Calculate/Rule(规则)
Tree Occurrence(出现次数) | Format(格式) | Min.Access Types(最小存取类型) |
ZeroOrOne(0或1) | Chr(字符) | Get(获取)、Replace(替换) |
该节点用于存储设备的VCC能力计算规则。
Alert Type(消息类型)定义:终端VCC能力上报可以使用SyncML的Generic Alert命令,其消息编码为1226。使用Generic Alert需要定义Alert Type,使得DMS在接收到一个主动上报的Alert消息后能够识别是什么消息,进而进行相应的处理,Alert Type可以定义如下:
“org.openmobilealliance.dm.vcc-capability.report”。
实施例2
参见图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
VCC能力信息生成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的配置信息,并根据配置信息生成VCC能力信息;
发送模块,将VCC能力信息发送给网络侧。
该移动终端还包括: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配置信息的变化,在配置信息发生变化后,通知VCC能力信息生成模块生成新的VCC能力信息。
其中,VCC能力信息生成模块进一步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的配置信息;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获取单元获取的配置信息生成VCC能力信息。
监控模块进一步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终端的配置信息变化情况;
通知单元,用于在监测单元监测到终端配置信息发生变化的情况时通知VCC能力信息生成模块生成新的VCC能力信息;
VCC能力信息生成模块进一步包括:
通知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通知单元发送的重新生成VCC能力信息的通知,并根据该通知通知上述获取单元及生成单元工作。
实施例3
参见图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终端、设备管理服务器和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
其中,终端根据终端的配置信息生成VCC能力信息,然后将VCC能力信息发送给设备管理服务器;
设备管理服务器根据终端发送的VCC能力信息,更新该终端能力信息记录,并将更新后的该终端的VCC能力信息发送给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
所述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根据设备管理服务器发送的VCC能力信息确定语音呼叫域。
终端进一步包括:
VCC能力信息生成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的配置信息,根据配置信息生成终端的VCC能力信息;VCC能力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VCC能力信息生成模块生成的VCC能力信息发送给设备管理服务器;
为了实现实时动态地更新VCC能力,系统中的终端还包括: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重新计算终端的VCC能力信息,然后将VCC能力信息上报。
设备管理服务器进一步包括:
VCC能力更新模块,根据来自终端的VCC能力信息更新对应的记录,并将更新后的终端的VCC能力信息发送给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
系统中的配置信息具体包括:VCC硬件能力、VCC硬件开关信息、VCC软件能力和VCC软件开关信息,也可以包括VCC用户偏好信息。
以上实施例,通过使用DM服务器作为一个终端能力信息的中继,实现在CS域下向VCCAS上报终端的能力信息,使网络能够及时更新每个终端的配置信息。并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有CS域覆盖时不能上报VCC能力信息和用户偏好信息的问题;
同时,通过对终端配置信息的实时监控,达到了动态地将终端的VCC能力信息上报给网络的目的,使网络能够灵活地根据终端的具体能力确定呼叫域,合理地进行呼叫。
实施例4
参见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01:VCC AS通知DMS管理指定终端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VCC运营商策略信息,VCC业务的用户偏好信息管理,终端的VCC软硬件能力中的至少一种;
对VCC运营商策略信息的管理指替换或读取VCC运营商策略信息,所述VCC运营商策略信息包括起呼域、终止域、是否允许CS域向IMS域的切换、是否允许IMS域向CS域的切换等内容;
对VCC业务的用户偏好信息的管理,是指获取或替换用户设置的VCC起呼域信息、用户设置的VCC终止域信息;
对终端的VCC软硬件能力的管理,是指获取VCC硬件能力信息、硬件开关信息、软件能力信息、软件开关信息。
1002:DMS与终端建立DM会话;
1003:DMS向终端发送对VCC运营商策略信息,或/和VCC业务的用户偏好信息管理,或/和终端的VCC软硬件能力进行管理的命令;
1004:终端执行VCC运营商策略管理命令,DM命令执行完成后,DM会话结束。
对于读取命令,则将DM管理树中VCC运营商策略信息返回给DMS;对于替换命令,则将DM管理树中VCC运营商策略信息设置为DMS在管理命令中指定的值。
实施例5
参见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设备管理服务器发送的对终端配置信息进行管理的命令;
命令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接收模块接收的设备管理服务器发送的管理命令。
实施例6
参见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设备管理服务器,及移动终端;
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用于通知设备管理服务器对指定终端的配置信息进行管理。
设备管理服务器用于与终端建立设备管理会话,并向终端发送对配置信息进行管理的命令;
移动终端用于接收并执行设备管理服务器发送的管理命令。
实施例4、实施例5和实施例6,通过使用DM服务器作为一个运营商策略信息、用户偏好信息、终端VCC软硬件能力的中继,实现终端和VCC AS都能够实时获得准确的相关信息,避免终端向网络发送不符合运营商策略的呼叫信令、切换信令等带来的空口资源浪费,有助于VCC AS作出符合用户偏好、运营商策略、终端VCC软硬件能力的呼叫连续性会话控制决策。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8)
1.一种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终端的配置信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生成所述终端的VCC能力信息;
将所述VCC能力信息发送给设备管理服务器;
所述设备管理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VCC能力信息更新对应的终端能力信息记录,并将更新后的所述终端的VCC能力信息发送给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
所述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收到所述VCC能力信息后,根据所述终端VCC能力信息确定语音呼叫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前提步骤: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通过Sh接口向高速交换机获得所有VCC用户的签约信息;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向设备管理服务器订购终端VCC能力变更通知服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订购的方法是设备管理服务器通过Webservice接口发布:设备管理服务器提供终端VCC能力变更通知服务;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使用Webservice接口向设备管理服务器订购终端VCC能力变更通知服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具体包括:VCC硬件能力、VCC硬件开关信息、VCC软件能力、VCC软件开关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用户偏好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VCC能力信息是终端依据VCC硬件能力、VCC硬件开关信息、VCC软件能力和VCC软件开关信息、VCC用户偏好信息按照运算规则计算出来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步骤包括:
对所述终端的所有VCC硬件能力进行并运算操作,将得到的结果作为接入IMS域的硬件能力标识;对所述终端的所有VCC硬件开关信息进行并运算操作,将得到的结果作为所述终端的IMS域硬件开关信息;
将所述接入IMS域的硬件能力标识、IMS域硬件开关信息、VCC软件能力和VCC软件开关信息进行串接运算,所述串接后的结果为所述终端的VCC能力信息。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计算信息,及运营商策略信息,所述运营商策略信息,包括运营商设置的VCC起呼域信息,运营商设置的VCC终止域信息,及运营商设置的VCC业务切换策略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VCC能力信息是以消息的形式发送给设备管理服务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控所述终端的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重新生成所述终端的VCC能力信息,然后将所述VCC能力信息进行上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更新后的所述终端的VCC能力信息发送给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是通过WebService接口进行发送的。
12.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VCC能力信息生成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的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生成VCC能力信息;
发送模块,将所述VCC能力信息发送给网络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所述配置信息的变化,在所述配置信息发生变化后,通知所述VCC能力信息生成模块生成新的VCC能力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VCC能力信息生成模块进一步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的配置信息;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配置信息生成VCC能力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进一步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终端的配置信息变化情况;
通知单元,用于在所述监测单元监测到终端配置信息发生变化的情况时通知所述VCC能力信息生成模块生成新的VCC能力信息;
所述VCC能力信息生成模块进一步包括:
通知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通知单元发送的重新生成VCC能力信息的通知,并根据所述通知通知所述获取单元及生成单元工作。
16.一种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终端、设备管理服务器和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
所述终端根据终端的配置信息生成VCC能力信息,并将所述VCC能力信息发送给所述设备管理服务器;
所述设备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终端发送的VCC能力信息,更新所述终端能力信息记录,并将更新后的所述终端的VCC能力信息发送给所述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
所述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设备管理服务器发送的所述VCC能力信息确定语音呼叫域。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进一步包括:VCC能力信息生成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的配置信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生成所述终端的VCC能力信息;VCC能力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VCC能力信息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VCC能力信息发送给设备管理服务器。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所述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重新计算所述终端的VCC能力信息,然后将所述VCC能力信息上报。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管理服务器进一步包括:VCC能力更新模块,根据来自终端的VCC能力信息更新对应的记录,并将更新后的所述终端的VCC能力信息发送给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
20.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具体包括:VCC硬件能力、VCC硬件开关信息、VCC软件能力和VCC软件开关信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用户偏好信息。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计算信息,及运营商策略信息,所述运营商策略信息,包括运营商设置的VCC起呼域信息,运营商设置的VCC终止域信息,及运营商设置的VCC业务切换策略信息。
23.一种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通知设备管理服务器对指定终端的配置信息进行管理;
(2)设备管理服务器与终端建立设备管理会话;
(3)设备管理服务器向终端发送对配置信息进行管理的命令;
(4)终端执行设备管理服务器发送的管理命令,命令执行完成后,设备管理会话结束。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一种:
VCC运营商策略信息;
VCC业务的用户偏好信息管理;
终端的VCC软硬件能力。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是指替换或读取,对于VCC运营商策略信息是指替换或读取VCC运营商策略信息,所述VCC运营商策略信息包括起呼域、终止域、是否允许CS域向IMS域的切换、是否允许IMS域向CS域的切换;对于VCC业务的用户偏好信息是指读取或替换用户设置的VCC起呼域信息、用户设置的VCC终止域信息;对于终端的VCC软硬件能力,是指读取VCC硬件能力信息、硬件开关信息、软件能力信息、软件开关信息。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执行设备管理服务器发送的管理命令具体指对于读取命令,则将DM管理树中配置信息返回给设备管理服务器;对于替换命令,则将DM管理树中VCC运营商策略信息设置为设备管理服务器在管理命令中指定的值。
2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设备管理服务器发送的对终端配置信息进行管理的命令;
命令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接收模块接收的设备管理服务器发送的管理命令。
28.一种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设备管理服务器,及移动终端;
所述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用于通知设备管理服务器对指定终端的配置信息进行管理;
所述设备管理服务器用于与终端建立设备管理会话,并向终端发送对配置信息进行管理的命令;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接收并执行设备管理服务器发送的管理命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7100899953A CN100571449C (zh) | 2007-02-02 | 2007-03-27 | 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移动终端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03245 | 2007-02-02 | ||
CN200710003245.X | 2007-02-02 | ||
CNB2007100899953A CN100571449C (zh) | 2007-02-02 | 2007-03-27 | 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移动终端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43752A true CN101043752A (zh) | 2007-09-26 |
CN100571449C CN100571449C (zh) | 2009-12-16 |
Family
ID=38808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71008999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1449C (zh) | 2007-02-02 | 2007-03-27 | 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移动终端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71449C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68282A (zh) * | 2008-09-01 | 2010-03-10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系统及使用其提供网络服务的方法 |
CN102045696A (zh) * | 2009-10-10 | 2011-05-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获取物联网设备签约信息的方法及物联网服务器 |
CN101583136B (zh) * | 2008-05-12 | 2011-07-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测量处理的方法和终端 |
CN102377589A (zh) * | 2010-08-12 | 2012-03-14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实现权限管理控制的方法及终端 |
CN101431747B (zh) * | 2007-11-06 | 2012-06-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语音呼叫连续性技术呼叫的判定方法、系统和装置 |
CN101415213B (zh) * | 2007-10-16 | 2012-1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语音呼叫信息的通知方法、系统及装置 |
WO2016011938A1 (zh) * | 2014-07-23 | 2016-01-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业务迁移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5722066A (zh) * | 2014-12-03 | 2016-06-2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终端能力信息上报、资源配置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
-
2007
- 2007-03-27 CN CNB2007100899953A patent/CN10057144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15213B (zh) * | 2007-10-16 | 2012-1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语音呼叫信息的通知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1431747B (zh) * | 2007-11-06 | 2012-06-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语音呼叫连续性技术呼叫的判定方法、系统和装置 |
CN101583136B (zh) * | 2008-05-12 | 2011-07-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测量处理的方法和终端 |
CN101668282A (zh) * | 2008-09-01 | 2010-03-10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系统及使用其提供网络服务的方法 |
CN102045696A (zh) * | 2009-10-10 | 2011-05-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获取物联网设备签约信息的方法及物联网服务器 |
CN102045696B (zh) * | 2009-10-10 | 2013-08-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获取物联网设备签约信息的方法及物联网服务器 |
CN102377589A (zh) * | 2010-08-12 | 2012-03-14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实现权限管理控制的方法及终端 |
CN102377589B (zh) * | 2010-08-12 | 2014-12-24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实现权限管理控制的方法及终端 |
WO2016011938A1 (zh) * | 2014-07-23 | 2016-01-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业务迁移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
US10425843B2 (en) | 2014-07-23 | 2019-09-24 | Zte Corporation | Optimized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rminal service migration |
CN105722066A (zh) * | 2014-12-03 | 2016-06-2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终端能力信息上报、资源配置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71449C (zh) | 2009-1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43752A (zh) | 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移动终端和系统 | |
CN1909681A (zh) |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跨域路由控制方法 | |
CN1941933A (zh) | 电路域用户接入ims域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 |
CN1297124C (zh) | Ip多媒体子系统中利用电路交换承载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1035049A (zh) | 管理无线局域网和移动网之间的互通的方法和相关的设备 | |
CN1747470A (zh) | 分组域业务信号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1039507A (zh) | 演进网络架构中隧道建立、释放方法及装置 | |
CN1773967A (zh) | 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 | |
CN1792104A (zh) | 通信系统中的业务配置 | |
CN1605222A (zh) | 移动终端的系统间切换 | |
CN1795643A (zh) | 通过切换将局域电话系统扩展到广域网 | |
CN101043705A (zh) | 无线演进网络中移动管理的限制信令方法及系统 | |
CN101052161A (zh) | 一种实现ims业务互通的方法和系统 | |
CN1909735A (zh) | 一种防止乒乓切换的方法及具有乒乓切换过滤功能的装置 | |
CN101052154A (zh) | Ip多媒体子系统及其编解码转换控制方法 | |
CN1223130C (zh) | 一种码分多址系统中实现回铃音业务的方法 | |
CN101064661A (zh) | 感知用户进行补充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 |
CN1859395A (zh) | Ip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实现系统和方法 | |
CN1921478A (zh) | 基于网际协议的业务信号传输方法 | |
CN1870777A (zh) | 一种选择被叫路由的方法、网络及设备 | |
CN1913503A (zh) | 一种会话路由路径控制方法和系统 | |
CN1842211A (zh) | 一种实现路由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 |
CN1802022A (zh) | 在话音业务连续性业务中建立初始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 |
CN1825830A (zh) | 实现路由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 |
CN1889756A (zh) | 双模终端在分组域和电路域间切换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