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34935A - 移动通信网络中多用户设备数据复用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网络中多用户设备数据复用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34935A CN101034935A CNA2006101430549A CN200610143054A CN101034935A CN 101034935 A CN101034935 A CN 101034935A CN A2006101430549 A CNA2006101430549 A CN A2006101430549A CN 200610143054 A CN200610143054 A CN 200610143054A CN 101034935 A CN101034935 A CN 1010349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data
- group
- temporary mark
- subscriber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多用户设备数据复用传输方法及其系统,使得多个UE的数据复用在HS-PDSCH的一个TTI中时,可以减少UE的处理负担和对Node B的重传需求。本发明中,对UE编组,组内数据复用后下发,将临时标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表示UE组的标识,第二部分表示组内每个UE是否有数据传输;组内UE分别对收到的H-RNTI进行分析,仅在有自身的数据传输时才从共享信道接收相应数据。组内UE根据H-RNTI分析获知有自身的数据传输时,进一步判断是否该数据为重传数据并且本UE此前已正确收取过该数据,如果是则不收取该数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涉及移动通信网络中多用户设备的数据复用。
背景技术
第三代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UMTS”)由于其强大的多媒体通信能力、高速的数据传输速率和高效的频谱利用率等许多优点而倍受青睐,并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目标。UMTS技术R5版本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Downlink Packet Access,简称“HSDPA”),即通过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daptiveModulation and Coding,简称“AMC”)、混合重传(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简称“HARQ”),以及基站节点(Node B)的快速调度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下行的高速数据传输。
HSDPA下行包括两个物理信道,一个是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High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HS-PDSCH”),用于承载用户的数据信息,另一个是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igh Speed Shared ControlChannel,简称“HS-SCCH”),用于承载解调伴随数据信道HS-PDSCH所需的信令。另外,HSDPA在上行增加了一个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ighSpeed-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简称“HS-DPCCH”),该信道用于承载反馈下行数据帧通过HS-PDSCH接收正确与否的信息,或者用于反馈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简称“CQI”)。
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通过HS-SCCH获知相应的HS-PDSCH上是否有Node B发送给它的数据,也从HS-SCCH获得解调HS-PDSCH所需的包括并行的码道数及相应的扩频码、传输块大小、调制方案等传输格式和资源信息,Node B则通过HS-DPCCH获知数据是否被正确接收,如果不正确,将发起重传,否则发送新数据。
具体地说,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简称“TTI”)上,HS-PDSCH只能传输一个UE的数据,UE通过监听HS-SCCH来判断相应的TTI的HS-PDSCH信道承载的是否为属于自己的数据。根据3GPP规范“TS 25.212《多路复用和信道编码(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HS-SCCH承载的信息包括:7个比特的信道码集信息、1个比特的调制方案信息、6个比特的传输块大小信息、3个比特的HARQ过程信息、3个比特的冗余版本和星座图版本信息、1个比特的新数据指示和16个比特的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HS-DSCH 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简称“H-RNTI”)。UE就是根据HS-SCCH上携带的16个比特的UE标识H-RNTI来判断相应的TTI的HS-PDSCH信道承载的是否为属于自己的数据。
由于下行传输速率大、传输时延小等明显的优势,HSDPA被越来越多的业务所使用,基于网际协议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简称“IMS”)的分组语音(Voice over IP,简称“VoIP”)技术就是其中的典型,另一个例子就是分组游戏(Game over IP,简称“GoIP”)业务。
为了高效地承载VoIP业务,普遍采用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简称“HSUPA”)承载方式,其中HSDPA用于承载下行方向的VoIP数据,HSUPA用于承载上行方向的VoIP数据。
由于HSDPA在一个TTI内只能传输一个UE中一个MAC-hs优先级队列中的分组数据,而基于HSDPA的VoIP业务总的峰值速率较低,如果将VoIP中不同的分组数据流进一步细分后在不同的MAC-hs优先级队列上传输,将导致每个优先级队列具有更低的速率,远远小于HSDPA的传输带宽,致使大量的剩余传输带宽不能被利用,而该UE中或者该小区内许多其它的正在使用VoIP业务的UE中的其他MAC-hs优先级队列中还有大量等待传输的数据。
为了解决传输带宽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将多个UE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层数据分组在MAC层和物理层复用后在一个TTI内传输的方法,如图1所示,从而有效提高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并有利于提高每个小区VoIP、GoIP等小分组业务用户的容量。
为了同时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UE传输多UE复用的传输块,将各复用在一起的MAC层数据分组所对应的UE组成一个UE群组,为UE群组分配一个H-RNTI,用于标识该UE群组,使该UE群组内的UE能够根据H-RNTI正确接收复用后的数据分组。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方案存在以下问题:增加了UE额外的功耗及无线资源不必要的消耗。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由于UE群组中的UE个数以及各UE是预先配置的,同一UE群组中的所有UE总是同时根据该UE群组H-RNTI的指示接收HS-PDSCH信道,因此,即使该HS-PDSCH信道上可能并没有自己需要接收的数据,也还是接收并解码HS-PDSCH信道,再通过辨识相应的UE标识,来判断该HS-PDSCH信道上是否有自己的数据。这将增加UE不必要的接收操作,从而增加UE功耗。而且,在UE在接收并处理不需要接收的数据的过程中,在遇到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简称“CRC”)失败的情况时,该UE仍然将发送NACK(不确认),通知NodeB重传,从而造成无线资源不必要的消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多用户设备数据复用传输方法及其系统,使得多个UE的数据复用在HS-PDSCH的一个TTI中时,可以减少UE的处理负担和对Node B的重传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多用户设备数据复用传输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将至少两个用户设备设置为一个用户设备组,为其分配组标识;
网络侧将需要发送给所述组内各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复用后在第一信道发送,并在相应的第二信道上设置一个临时标识,该临时标识的第一部分为所述组标识,第二部分指示该组内每个用户设备是否有数据传输;
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二信道中收取所述临时标识,如果该临时标识的第一部分为本组的组标识并且第二部分指示有本用户设备的数据,则对相应的所述第一信道进行处理并解复用得到本用户设备的数据,否则忽略对相应的所述第一信道的处理。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复用模块,用于将一个用户设备组内各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进行复用生成复用数据;临时标识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临时标识,该临时标识的第一部分为所用户设备组的组标识,第二部分指示该组内每个用户设备是否有数据传输;第一信道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信道发送来自所述复用模块的复用数据;第二信道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二信道发送来自所述临时标识生成模块的临时标识。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第一信道接收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接收和解码;第二信道接收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信道进行接收和解码;解复用模块,用于对来自所述第一信道接收模块的数据进行解复用,从中获取属于本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临时标识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信道接收模块从所述第二信道获取的临时标识进行分析,如果该临时标识的第一部分为本组的组标识并且第二部分指示有本用户设备的数据,则指示所述第一信道接收模块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接收和解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多用户设备数据复用传输系统,在网络侧包含:
复用模块,用于将一个用户设备组内各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进行复用生成复用数据;
临时标识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临时标识,该临时标识的第一部分为所用户设备组的组标识,第二部分指示该组内每个用户设备是否有数据传输;
第一信道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信道发送来自所述复用模块的复用数据;
第二信道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二信道发送来自所述临时标识生成模块的临时标识;
在用户设备侧包含:
第一信道接收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接收和解码;
第二信道接收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信道进行接收和解码;
解复用模块,用于对来自所述第一信道接收模块的数据进行解复用,从中获取属于本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
临时标识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信道接收模块从所述第二信道获取的临时标识进行分析,如果该临时标识的第一部分为本组的组标识并且第二部分指示有本用户设备的数据,则指示所述第一信道接收模块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接收和解码。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侧还包含:
重传判别模块,用于在所述临时标识分析模块判定所述临时标识的第一部分为本组的组标识并且第二部分指示有本用户设备的数据时,进一步根据所述第二信道接收模块从所述第二信道获取的新数据指示信息,判断所述第一信道上的数据是否为重传数据并且此前是否已正确接收了该数据,如果是则指示所述第一信道接收模块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接收和解码。
此外在所述系统中,所述第一信道是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所述第二信道是高速共享控制信道;
所述临时标识是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对UE编组,组内数据复用后下发,将临时标识(如H-RNTI),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表示UE组的标识,第二部分表示组内每个UE是否有数据传输;组内UE分别对收到的H-RNTI进行分析,仅在有自身的数据传输时才从共享信道(如HS-PDSCH)接收相应数据。通过对H-RNTI的分段编码,可以使UE不用接收和解码HS-PDSCH就可以知道HS-PDSCH中是否有本UE的数据传输,被编组的UE不再需要接收和解码属于本UE组的每一个数据,从而大大减轻了UE处理信号的负担。因为UE接收和解码HS-PDSCH的机会减少,因接收和解码而导致的重传的机会也相应减少,所以对Node B的重传需求也减少了,减轻了网络侧的负担,减少了对空口资源的占用。
组内UE根据H-RNTI分析获知有自身的数据传输时,进一步判断是否该数据为重传数据并且本UE此前已正确收取过该数据,如果是则不收取该数据。因为网络侧会一直重传直到UE组内各UE均收到数据为此,所以通过跳过对已正确收取的重传数据的处理,可以进一步地减轻UE处理信号的负担。如果不采用本发明的方案,而是对已正确收取的重传数据再次进行常规处理,可能会因为重传数据本身的出错而导致新的重传请求,而这些重传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多个UE的MAC层分组数据复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多个UE的分组数据复用的临时标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多UE数据复用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生成HS-SCCH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过程。
图5示出了一种UE组的H-RNTI的编码结构;
图6示出了UE组传输过程中针对HS-SCCH信道的解码过程;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多UE数据复用传输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通过HSDPA进行多UE数据复用传输,首先将至少两个UE设置为一个UE组,为其分配组标识;随后,网络侧将需要发送给该UE组内各UE的分组数据复用后在第一信道发送,并在相应的第二信道上设置一个临时标识,该临时标识的第一部分为该UE组的组标识,第二部分指示该UE组内每个UE是否有数据传输,如图2所示;之后,UE从第二信道中收取临时标识,判断该临时标识的第一部分是否为本UE组的组标识,并且进一步根据该临时标识的第二部分判断是否存在本UE的数据,如果该临时标识的第一部分为本组的组标识并且第二部分指示有本UE的数据,则对相应的第一信道进行处理并解复用得到本UE的数据,否则忽略对相应的第一信道的处理。
下面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移动通信网络中多UE数据复用传输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3所示,在步骤310中,将至少两个UE设置为一个UE组,并为其分配组标识。比如说,将UE#0、UE#1和UE#2设置为一个UE组,并为其分配组标识#10。
在步骤320中,网络侧将需要发送给组内各UE的分组数据复用后在HS-PDSCH的一个TTI中发送,并在相应的HS-SCCH上设置一个临时标识,该临时标识可以是H-RNTI,临时标识的第一部分为组标识,第二部分指示该组内每个UE是否有数据传输,通常,可以使UE组中每个UE对应于临时标识第二部分中的不同比特,以该些比特指示对应的UE是否有数据传输。针对上述例子,网络侧在需要向UE#0和UE#1发送分组数据时,将需要发送给UE#0和UE#1的分组数据复用后通过HS-PDSCH发送,并且将H-RNTI的第一部分,如H-RNTI高位的13个比特,设置为其UE组标识#10,而将H-RNTI的第二部分中第0个比特位和第1个比特位均设置为1,分别指示UE#0与UE#1有数据传输,第2个比特位设置为0,指示UE#2没有数据传输,之后,通过HS-SCCH发送设置好的H-RNTI。
如图4中的左半部分所示,对于UE组传输,在网络侧组织控制信息的过程中,解调HS-PDSCH所需的信息经过信道编码后,用H-RNTI形成的序列加扰,形成HS-SCCH的第一部分,如图5所示,所述的H-RNTI除了组标识部分,所述的H-RNTI还包括用固定比特值来表示的UE指示部分,例如,假设UE指示部分占用H-RNTI的最后6个比特,则所述H-RNTI为“xxxxxxxx xx000000”(其中“x”表示组标识部分),或者用“xxxx xxxx xx111111”表示所述H-RNTI,等等。这样,UE组中的UE对该HS-SCCH接收时,就可根据该H-RNTI对HS-SCCH的第一部分进行解码。
如图4中的右半部分所示,解调HS-PDSCH所需的信息还和解码HS-PDSCH所需的信息一起生成16比特的CRC(循环校验码),该CRC再与当前UE组的H-RNTI模2加后,与解码HS-PDSCH所需的信息一起进行信道编码形成HS-SCCH的第二部分。由于在一次UE组传输中,实际有数据传输的该UE组中的UE是不确定的(UE指示部分不同),因此需要使用不同的H-RNTI(组标识部分相同,但UE指示部分不同)对解码输出分别进行CRC校验,当某个UE使用该UE组的H-RNTI能够对该TTI上的HS-SCCH信道的控制信息进行正确解码(CRC校验通过)时,则表明该TTI的HS-SCCH信道所指示的HS-PDSCH上的UE组传输中包含了属于该UE的数据。
这样,在步骤330中,UE通过HS-SCCH接收来自网络侧的H-RNTI,并判断H-RNTI的第一部分是否为本UE组的组标识,如果是,则进入步骤340,反之,则进入步骤370。
在步骤340中,UE根据H-RNTI的第二部分判断是否存在本UE的数据。具体地说,UE根据H-RNTI第二部分中与本UE相对应的比特位,判断相应的HS-PDSCH上是否有自己的数据,如果有则进入步骤350,没有则进入步骤370。比如说,UE#1已判断出H-RNTI的第一部分为其所属组的组标识#10,进而判断H-RNTI第二部分中第一个比特位是否为1,如果是,则表示其相应的HS-PDSCH上有UE#1的数据,进入步骤350,反之,如果为0,则表示没有UE#1的数据,同样进入步骤370。
在步骤330和340中,UE通常可同时监听4个HS-SCCH信道,但是,当UE在第n-1个子帧接收到某HS-SCCH上指示对应的HS-PDSCH上有属于自己的数据时,则在紧接着的第n个子帧,根据现有技术,该UE只监听该HS-SCCH信道。因此,当UE组中的两个和两个以上的UE在第n-1个子帧同时监听到某HS-SCCH上指示对应的HS-PDSCH上有属于自己的数据时,即Node B采用不同的HS-SCCH对UE组中不同UE发送控制信息时,为了使该UE组中不同UE可接收到复用的分组数据,可采用如下(但不限于)2种方案之一:
1、在第n个子帧Node B进行UE组传输时,向此次UE组传输中包含了数据的UE所对应的第n-1个子帧监听的HS-SCCH信道同时发送控制信息,从而使得UE组中的多个UE可在第n-1个子帧在原HS-SCCH信道就可监听到本UE的控制信息,以便根据控制信息在n个子帧上接收复用的分组数据;
2、当UE组中的UE在第n-1个子帧接收到某HS-SCCH上指示对应的HS-PDSCH上有属于自己的数据时,可使该UE组中的UE在紧接着的第n个子帧在监听该HS-SCCH信道的同时,还监听至少一个其它HS-SCCH信道,其中所述其它HS-SCCH信道中至少一个传输指示该UE组传输的控制信息。
在步骤330和340中,UE采用如下方法根据H-RNTI判断是否有自己的分组数据,如图6所示,在针对UE组传输的HS-SCCH信道的解码过程中,在步骤61-62中,UE对HS-SCCH的第一部分用组标识形成的序列去扰后进行信道解码,同时,在步骤63-65中,对HS-SCCH的第二部分进行信道解码并分离出的信息比特和CRC比特,然后取包含该UE指示的该UE组的H-RNTI组合中的一个H-RNTI与所述CRC比特模2加,然后,在步骤66中,对步骤62解码结果、步骤65执行结果和步骤64执行结果执行步骤67:进行CRC校验,若CRC校验通过则表明HS-SCCH解码成功,执行步骤69,相应的HS-PDSCH上有UE组传输的包含该UE的数据,因此UE将进一步用HS-SCCH成功解码获得的控制信息对相应的HS-PDSCH进行解调和解码;若CRC校验未通过,执行步骤68,重新取包含该UE指示的该UE组的H-RNTI组合中的下一个H-RNTI与所述CRC比特模2加后进行CRC校验,直到尝试完所有包含该UE指示的可能的该UE组的H-RNTI,CRC校验仍未通过,则执行步骤70,表明相应的HS-PDSCH上没有UE组传输的包含该UE的数据,并忽略该TTI的HS-SCCH的解码输出比特。
其中,所述包含该UE指示的可能的该UE组的H-RNTI,其UE指示部分的与该UE对应的比特位指示相应的HS-PDSCH上该UE有数据传输,而UE指示部分的其它部分为其它任意取值。例如,UE指示部分的长度为6比特,即规定MAC层数据分组多UE复用传输中最多允许6个UE的MAC层数据分组复用在一个传输块上,编号为#0~#5的UE分别对应UE指示部分的从最低位开始的比特,定义比特“1”表示相应TTI的HS-PDSCH上该比特对应的UE有数据传输,比特“0”表示相应TTI的HS-PDSCH上该比特对应的UE无数据传输,若MTG组标识部分为“1001001101”,则对于编号为#3的UE,包含该UE指示的可能的该MTG的H-RNTI为“1001001101xx1xxxx”,其中,“x”表示或者为“0”或者为“1”。
在步骤350中,UE判断HS-PDSCH上的数据是否为重传数据,以及此前是否已正确接收了该数据。具体地说,由于网络侧在未收到同一UE组中所有UE的正确接收数据应答消息的情况下,会不断重传之前所发送的内容。为了避免同一UE组中已正确接收数据的UE再作不必要的接收,UE根据HS-SCCH信道上的新数据指示信息判断相应HS-PDSCH上的数据是否为重传数据,如果是重传数据,则进一步判断此前是否已经正确接收了该数据。如果相应HS-PDSCH上的数据是重传数据,并且此前已经正确接收了该数据,则进入步骤360,反之,则也进入步骤370。
在步骤360中,UE对相应的HS-PDSCH进行接收和解码,根据接收和解码的情况,返回是否正确接收数据的应答消息,如果正确接收了HS-PDSCH上的数据,则进一步通过解复用得到本UE的数据。
在步骤370中,由于H-RNTI的第一部分并非本UE组的组标识,或者本UE组的数据中没有本UE的数据,又或者该数据为重传数据并已经正确接收该数据,UE忽略对相应的HS-PDSCH的处理,从而减轻了UE处理信号的负担。并且因为UE接收和解码HS-PDSCH的机会减少,使得因接收和解码而导致的重传的机会也相应减少,降低了重传的可能性,减轻了网络侧的负担,减少了对空口资源的占用。
以上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移动通信网络中多UE数据复用传输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下面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移动通信网络中多UE数据复用传输系统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移动通信网络中多UE数据复用传输系统,在网络侧包含用于将一个UE组内各UE的分组数据进行复用并生成复用数据的复用模块,用于生成临时标识的临时标识生成模块,用于在第一信道发送复用数据的第一信道发送模块,和用于在第二信道发送临时标识的第二信道发送模块;另外,在UE侧还包含用于对第一信道进行接收和解码的第一信道接收模块,用于对第二信道进行接收和解码的第二信道接收模块,用于对来自第一信道接收模块的数据进行解复用的解复用模块,用于对获取的临时标识进行分析的临时标识分析模块,用于判断第一信道上的数据是否为重传数据以及此前是否已正确接收了该数据的重传判别模块。
具体地说,网络侧在需要发送同一UE组内各UE的分组数据时,首先通过复用模块将该UE组内各UE的分组数据进行复用,生成复用数据,并通过第一信道发送模块发送该复用数据,同时,网络侧通过临时标识生成模块生成临时标识,该临时标识的第一部分为UE组的组标识,第二部分指示该UE组内每个UE是否有数据传输,之后,通过第二信道发送模块发送该临时标识;在接收端,UE首先通过第二信道接收模块对第二信道进行接收和解码,从而获取临时标识,再通过临时标识分析模块对获取的临时标识进行分析,如果该临时标识的第一部分为本组的组标识并且第二部分指示有本UE的数据,则进一步通过重传判别模块根据来自第二信道接收模块的新数据指示信息,判断第一信道上的数据是否为重传数据并且此前是否已正确接收了该数据,如果第一信道上的数据为重传数据并且此前已正确接收了该数据,则指示第一信道接收模块对第一信道进行接收和解码,并进一步通过解复用模块对解码后的数据进行解复用,从中获取属于本UE的分组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复用模块,用于将一个用户设备组内各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进行复用生成复用数据;临时标识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临时标识,该临时标识的第一部分为所用户设备组的组标识,第二部分指示该组内每个用户设备是否有数据传输;第一信道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信道发送来自所述复用模块的复用数据;第二信道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二信道发送来自所述临时标识生成模块的临时标识;重传判别模块,用于在所述临时标识分析模块判定所述临时标识的第一部分为本组的组标识并且第二部分指示有本用户设备的数据时,进一步根据所述第二信道接收模块从所述第二信道获取的新数据指示信息,判断所述第一信道上的数据是否为重传数据并且此前是否已正确接收了该数据,如果是则指示所述第一信道接收模块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接收和解码;调制模块,用于对解调第一信道所需的信息经过信道编码后,用组标识形成的序列加扰,形成第二信道的第一部分;根据解调第一信道所需的信息、解码第一信道所需的信息和临时标识形成第二信道的第二部分;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第一信道接收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接收和解码;第二信道接收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信道进行接收和解码;解复用模块,用于对来自所述第一信道接收模块的数据进行解复用,从中获取属于本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临时标识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信道接收模块从所述第二信道获取的临时标识进行分析,如果该临时标识的第一部分为本组的组标识并且第二部分指示有本用户设备的数据,则指示所述第一信道接收模块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接收和解码;解调模块、用于对第二信道的第一部分用组标识进行信道解码,对第二信道的第二部分根据用户设备组的临时标识进行解码。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信道为HS-PDSCH,第二信道为HS-SCCH。
在基于MAC-hs复用的多用户传输技术中,Node B在指定了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组的UE的实际传输时,可根据需要灵活地动态选择在传输该UE数据的TTI内,是仍按照现有技术即不通过用户设备组传输(用该UE自己的H-RNTI指示该UE接收)该UE的数据,还是通过用户设备组传输该UE的数据(通过用户设备组传输一起的UE的数目也是灵活动态按需选择的),因此,尽管用户设备组组中不同UE的瞬时无线条件(由UE通过HS-DPCCH的CQI报告Node B)可能不同而不适合用户设备组传输,或者该用户设备组中的某UE在某时刻没有适合与其它该用户设备组内UE复用传输的数据分组,都不影响所述用户设备组传输,以及所述用户设备组的管理和控制。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7)
1、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多用户设备数据复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将至少两个用户设备设置为一个用户设备组,为其分配组标识;
网络侧将需要发送给所述组内各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复用后在第一信道发送,并在相应的第二信道上设置一个临时标识,该临时标识的第一部分为所述组标识,第二部分指示该组内每个用户设备是否有数据传输;
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二信道中收取所述临时标识,如果该临时标识的第一部分为本组的组标识并且第二部分指示有本用户设备的数据,则对相应的所述第一信道进行处理并解复用得到本用户设备的数据,否则忽略对相应的所述第一信道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多用户设备数据复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进行所述多用户设备数据复用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多用户设备数据复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是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所述第二信道是高速共享控制信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多用户设备数据复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标识是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多用户设备数据复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第二部分中,以一个比特对应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一个用户设备是否有数据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多用户设备数据复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如果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高速共享控制信道上的新数据指示信息判断相应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上的数据是重传数据,并且此前已正确接收了该数据,则忽略对该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处理,否则接收并解码相应的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多用户设备数据复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将需要发送给所述组内各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复用到所述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一个传输时间间隔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多用户设备数据复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二信道接收临时标识的过程中,基站同时向用户设备组中各个用户设备监听的第二信道发送控制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多用户设备数据复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二信道接收临时标识的过程包括:
用户设备组中用户设备监听至少两个第二信道,以便从所述的第二信道上接收临时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多用户设备数据复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网络侧组织控制信息的过程中,对解调第一信道所需的信息经过信道编码后,用组标识形成的序列加扰,形成第二信道的第一部分;根据解调第一信道所需的信息、解码第一信道所需的信息和用户设备组的临时标识形成第二信道的第二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多用户设备数据复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用户设备对第二信道的第一部分用组标识进行信道解码,对第二信道的第二部分根据用户设备组的临时标识对解码后的数据基于CRC校验进行匹配。
12、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复用模块,用于将一个用户设备组内各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进行复用生成复用数据;
临时标识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临时标识,该临时标识的第一部分为所用户设备组的组标识,第二部分指示该组内每个用户设备是否有数据传输;
第一信道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信道发送来自所述复用模块的复用数据;
第二信道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二信道发送来自所述临时标识生成模块的临时标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调制模块,用于对解调第一信道所需的信息经过信道编码后,用组标识形成的序列加扰,形成第二信道的第一部分;根据解调第一信道所需的信息、解码第一信道所需的信息和临时标识形成第二信道的第二部分。
14、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信道接收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接收和解码;
第二信道接收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信道进行接收和解码;
解复用模块,用于对来自所述第一信道接收模块的数据进行解复用,从中获取属于本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
临时标识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信道接收模块从所述第二信道获取的临时标识进行分析,如果该临时标识的第一部分为本组的组标识并且第二部分指示有本用户设备的数据,则指示所述第一信道接收模块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接收和解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重传判别模块,用于在所述临时标识分析模块判定所述临时标识的第一部分为本组的组标识并且第二部分指示有本用户设备的数据时,进一步根据所述第二信道接收模块从所述第二信道获取的新数据指示信息,判断所述第一信道上的数据是否为重传数据并且此前是否已正确接收了该数据,如果是则指示所述第一信道接收模块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接收和解码。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户设备还包括:
解调模块、用于对第二信道的第一部分用组标识进行信道解码,对第二信道的第二部分根据用户设备组的临时标识进行解码。
17、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多用户设备数据复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网络侧包含:
复用模块,用于将一个用户设备组内各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进行复用生成复用数据;
临时标识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临时标识,该临时标识的第一部分为所用户设备组的组标识,第二部分指示该组内每个用户设备是否有数据传输;
第一信道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信道发送来自所述复用模块的复用数据;
第二信道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二信道发送来自所述临时标识生成模块的临时标识;
在用户设备侧包含:
第一信道接收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接收和解码;
第二信道接收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信道进行接收和解码;
解复用模块,用于对来自所述第一信道接收模块的数据进行解复用,从中获取属于本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
临时标识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信道接收模块从所述第二信道获取的临时标识进行分析,如果该临时标识的第一部分为本组的组标识并且第二部分指示有本用户设备的数据,则指示所述第一信道接收模块对所述第一信道进行接收和解码。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1430549A CN101034935B (zh) | 2006-03-06 | 2006-10-31 | 移动通信网络中多用户设备数据复用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
PCT/CN2007/000657 WO2007101395A1 (fr) | 2006-03-06 | 2007-03-01 | Procédé permettant de multiplexer et transmettre les données d'une pluralité d'équipements utilisateur dans un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et système associ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024404.X | 2006-03-06 | ||
CN200610024404 | 2006-03-06 | ||
CN2006101430549A CN101034935B (zh) | 2006-03-06 | 2006-10-31 | 移动通信网络中多用户设备数据复用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34935A true CN101034935A (zh) | 2007-09-12 |
CN101034935B CN101034935B (zh) | 2011-06-08 |
Family
ID=38474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1430549A Active CN101034935B (zh) | 2006-03-06 | 2006-10-31 | 移动通信网络中多用户设备数据复用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034935B (zh) |
WO (1) | WO2007101395A1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43532A (zh) * | 2010-02-03 | 2011-08-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机器类型通信系统中下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
CN102300167A (zh) * | 2010-06-23 | 2011-12-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故障弱化的方法和系统 |
CN101667903B (zh) * | 2008-09-04 | 2013-01-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数据重传方法和装置 |
US9288802B2 (en) | 2011-11-25 | 2016-03-1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channel information |
WO2019128665A1 (zh) * | 2017-12-29 | 2019-07-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09997384A (zh) * | 2016-12-02 | 2019-07-09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第五代通信的接收方标识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4465750A3 (en) * | 2017-06-16 | 2025-03-05 | ZTE Corporation | Secondary path configura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9726845T2 (de) * | 1997-07-02 | 2004-07-08 | Alcatel | Zeitmultiplexverfahren und zugehörige Anordnungen zur Verwendung in einer zentralen Station und Netzwerkendstellen eines Nachrichtenübertragungsnetzwerkes |
WO2003017542A1 (en) * | 2001-08-20 | 2003-02-27 | Skystream Networks Inc. | Controlling multiple nodes to execute messages only once, which are divided into groups, or using snmp, or a combination thereof |
JP4147906B2 (ja) * | 2002-11-08 | 2008-09-1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移動無線通信方法 |
JP4089547B2 (ja) * | 2003-08-12 | 2008-05-28 | Kddi株式会社 | モバイルipを用いた多重化方法、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2006
- 2006-10-31 CN CN2006101430549A patent/CN101034935B/zh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03-01 WO PCT/CN2007/000657 patent/WO200710139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67903B (zh) * | 2008-09-04 | 2013-01-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数据重传方法和装置 |
CN102143532A (zh) * | 2010-02-03 | 2011-08-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机器类型通信系统中下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
CN102143532B (zh) * | 2010-02-03 | 2015-06-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机器类型通信系统中下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
CN102300167A (zh) * | 2010-06-23 | 2011-12-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故障弱化的方法和系统 |
WO2011160373A1 (zh) * | 2010-06-23 | 2011-12-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故障弱化的方法和系统 |
US9288802B2 (en) | 2011-11-25 | 2016-03-1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channel information |
CN109997384A (zh) * | 2016-12-02 | 2019-07-09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第五代通信的接收方标识 |
US11309920B2 (en) | 2016-12-02 | 2022-04-19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Recipient identification for fifth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
CN109997384B (zh) * | 2016-12-02 | 2022-05-10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第五代通信的接收方标识 |
WO2019128665A1 (zh) * | 2017-12-29 | 2019-07-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US11381338B2 (en) | 2017-12-29 | 2022-07-0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34935B (zh) | 2011-06-08 |
WO2007101395A1 (fr) | 2007-09-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85183C (zh) | 发送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业务信息的方法 | |
US9554378B2 (en) | Communications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terminal | |
CN1219372C (zh) | 一种实现多媒体广播和多播业务的传输方法 | |
KR100971159B1 (ko) | 다중 캐리어 무선 통신 접근 단말 및 데이터 전송방법 | |
EP1903735A1 (en) | A multicarrier hsdpa traffic transmission channel coding method and the coding apparatus thereof | |
CN1645786A (zh) | 在高速共享控制信道上发送/接收控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533197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调度许可传输方法 | |
CN101034965B (zh) |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协议数据单元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 |
CN101030932A (zh) |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分组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 |
CN1674715A (zh) | 移动通信中执行基于压缩模式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的方法 | |
CN1471254A (zh) | 编码及解码信道质量标识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 |
CN1951042A (zh) | 具有自动重复请求(arq)的多载波通信系统的方法和设备 | |
CN1992579A (zh) | 在高速共享控制信道上进行发送/接收的设备和方法 | |
CN1426247A (zh) | 发送/接收关于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的信息的方法 | |
CN103812616A (zh) | 由基站执行的方法以及基站 | |
CN100336332C (zh) | 一种多频点小区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实现方法 | |
CN105940630A (zh) | 增强harq机制的方法 | |
CN101034935B (zh) | 移动通信网络中多用户设备数据复用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 |
MX2010011830A (es) | Metodo y aparato en una red de telecomunicaciones. | |
CN101193421A (zh) | 小区前向接入信道状态下随机接入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 |
US8208495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with supplemental resources | |
CN1864422A (zh) | 冗余策略选择方案 | |
CN101079814A (zh) | 无线通讯系统处理封包数据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 |
CN100352243C (zh) |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多载波高速下行分组接入实现方法 | |
CN1868143A (zh) | Mimo 系统中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发送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