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032890A - 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32890A
CN101032890A CNA2007100856924A CN200710085692A CN101032890A CN 101032890 A CN101032890 A CN 101032890A CN A2007100856924 A CNA2007100856924 A CN A2007100856924A CN 200710085692 A CN200710085692 A CN 200710085692A CN 101032890 A CN101032890 A CN 1010328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ght
module
signal
modu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856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32890B (zh
Inventor
河西利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32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2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328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28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4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arrays of radiation sources
    • B41J2/4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arrays of radiation sources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 [LED] or laser arr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single radiation source per colour, e.g. lighting beams or shutte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036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 G03G15/04045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for exposing image information provided otherwise than by direct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to the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e.g. digital copiers
    • G03G15/04072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for exposing image information provided otherwise than by direct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to the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e.g. digital copiers by las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03G15/3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in which the charge pattern is formed dotwise, e.g. by a thermal head
    • G03G15/32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in which the charge pattern is formed dotwise, e.g. by a thermal head by application of light, e.g. using a LED arra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or expos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rinters Or Recording Devices Using Electromagnetic And Radiation Means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中计数电路(20-1~20-n),当基准信号(Sref)变为有效时开始时钟信号(CLK)的计数,当计数值与由偏斜量设定信号(S1)~(Sn)指定的指定值一致时将控制信号(LT1~LTn)设定为有效。控制信号(LT1~LTn)指定向各模块的OLED元件开始供给驱动电流的定时。偏斜量设定电路(22)基于设定数据(Q)设定偏斜量设定信号(S1)~(Sn),并且在制品出厂时评估噪声容限后向存储器(23)写入设定数据(Q)。从而,可提高印刷品质并且防止由噪声引起的误动作。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中,用于在感光鼓(photorecepter drum)等图像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光头(head)部,使用多个发光元件以矩阵状排列的发光装置。光头部大多按照多个发光元件沿主扫描方向配置成一行的方式构成。另外,作为发光元件,公知的有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以下略称为“OLED”)元件等的发光二极管。
光头部在基板上具备发光元件、与发光元件近接设置的向发光元件供给驱动电流的驱动电流源、和生成控制驱动电流的供给的驱动信号的驱动电路。在通过这样的行式光头(line head)使所有的发光元件发光而产生潜像的状态下,以发光元件数量同时流动驱动电流,而使瞬间消耗电流的大小变大。当瞬间流动较大电流时,存在光头内的电源变动等而使光头可能产生误动作。为此,在行式光头中降低瞬间流动电流就成为用于光头稳定动作的重要课题。作为改善该课题的技术公知的有:将多个发光元件组构成的模块多块排列,并且在按照与各发光元件组所包括的发光元件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该方向称为副扫描方向)上以相互具有某位移量的方式配置的发光元件阵列中,上述多块模块中邻接的模块的上述位移的倾斜方向相互变成反方向(专利文献1)。这样,通过以模块单位发光就能够使驱动电流时间分散后进行流动。其结果,降低瞬间的消耗电流,由此抑制电源噪声并可期待光头的稳定动作。
但是,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必须将原本为一列结构的发光元件组形成为多列结构,从而光头部在副扫描方向上延伸较大。为此,行式光头结构复杂化,从而导致成本增加和大型化这样的问题。为了防止这样的问题,例如虽然只要两列结构那样的列数较少的结构即可,但是当列数较少时,因为同时发光的发光元件数增加所以瞬间电流增大,从而存在噪声增大这样的问题。也就是,列数和噪声量具有相反的关系。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由于需要预先制定发光元件的排列数,从而对于稍微的排列变更也不能简单地进行对应处理。一般,要将瞬间电流等抑制到何种程度光头部可正常动作(即能减小噪声量),对此事先进行正确把握是困难的,从而一边对所完成的光头部进行实物评估,一边谋求噪声对策的情况较多。在利用专利文献1的技术的情况下,当假设由于噪声对策不充分要增加列数时,需要对光头部本身进行改造。为此,如果想使光头可靠地动作,则需要预先制作噪声充分小的结构即列数较多的结构。但是,如上述那样,如果列数较多则引起光头成本增加且大型化。从而,在这样的现有技术中,从成本、光头大小、动作稳定性等观点而言,实现最佳结构是困难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807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以上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使发光元件结构复杂化、大型化的情况下也可稳定工作的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发明相关的发光装置具备:按照驱动信号进行发光的多个发光元件;控制机构,在一个或多个上述发光元件分别属于的多个模块之间调整向上述发光元件供给上述驱动信号的供给定时,对每个上述模块生成指示该供给定时的控制信号;和多个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每个上述模块中,基于上述控制信号向属于该模块的发光元件供给上述驱动信号。
根据该发明,以模块单位设定驱动信号的供给定时,可以在多个模块间调整供给定时后进行设定。虽然当所有的模块一起供给驱动信号时流动较大电流而使电源线路上产生较大的噪声,但是根据本发明,因为可将供给定时偏移,所以能够在时间上使噪声分散。并且,由于各模块的供给定时可调整,由此在发光装置用作光头的情况下,能够在兼顾打印品质和基于噪声的误动作的状态下调整供给定时。
在此,上述控制机构优选将同时供给上述驱动信号的模块进行分组,分别生成供给定时对多个分组的每一个不同的上述控制信号,并且根据设定信号(例如,实施方式的设定数据Q)重编属于分组的上述模块。虽然根据同时驱动的模块数决定噪声的大小,但是根据本发明,因为能够按照设定信号进行模块的重编,所以可根据噪声容限(margin)改变分组所属的模块。
作为更优选的方式,还具备存储有上述设定信号的存储机构,上述控制机构,优选从上述存储机构读出上述设定信号并对属于上述分组的上述模块进行重编。此时,能够在制品出厂时等评估基于噪声的误动作后,使设定信号存储在存储机构以使在不产生误动作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打印品质。
另外,上述设定信号指定印刷品质,上述控制机构优选设定如下,即按照由上述设定信号指定的印刷品质变得越高,属于各分组的上述模块数变得越多的方式重编属于分组的上述模块,以使上述分组数减少。虽然优选在谋求的印刷品质较高时打印的最大段差变小,但是分组数越少打印的最大段差变得越小。根据该发明,因为能够根据打印的品质改变分组数,所以当谋求较高品质时减少分组数以使段差减小,当谋求不太高的品质时增加分组数从而降低噪声量。
更具体而言,在作为印刷的品质指定了高速(低品质)印刷方式时,增加分组数而使噪声量降低,另一方面使最大段差较大(偏斜量大)。另外,在指定了低速(高品质)印刷方式时,减少分组数而使噪声量降低,另一方面使最大段差较小(偏斜量)。
另外,作为控制机构的具体方式,优选具有:生成基准信号的基准信号生成机构;和检测上述基准信号后开始时钟信号的计数,并且根据计数结果生成上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生成机构。此时,控制信号生成机构也可以设置在每个模块,或设置在每个分组中并且兼用于属于分组的多个模块中。
另外,上述控制机构优选按照使邻接的模块间的上述供给定时的延迟和超前以固定周期重复的方式,对上述多个分组的每一个分配上述模块。通过这样设定供给定时,能够降低打印的振动(wave)的振幅。
进一步,上述控制机构优选还按照使邻接的模块间的上述供给定时的偏移量为固定的方式,对上述多个分组的每一个分配上述模块。此时,因为能使打印的段差均等分配,所以难于使一处的段差增大而由人的目视检测出段差。
接着,本发明相关的电子设备,优选具备上述的发光装置。这样的电子设备相当于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或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机等。
接着,本发明相关的驱动方法,是驱动根据驱动信号进行发光的多个发光元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或多个上述发光元件分别属于的多个模块之间调整向上述发光元件供给上述驱动信号的供给定时,对每个上述模块生成指示该供给定时的控制信号,基于按每个上述模块生成的上述控制信号,向属于该模块的发光元件供给上述驱动信号。根据该驱动方法,因为能够是供给定时偏移,所以可在时间上使噪声分散。进一步,由于可调整各模块的供给定时,在发光装置用作光头的情况下,能够兼顾打印品质和基于噪声的误动作后调整供给定时。
作为上述的驱动方法的优选方式,在生成上述控制信号的步骤中,优选将同时供给上述驱动信号的模块进行分组,分别生成供给定时对多个分组的每一个不同的上述控制信号,按照规定的设定条件重编属于分组的上述模块。根据本发明,因为能够根据设定条件进行模块的重编,所以可根据噪声容限改变属于分组的模块。
并且,上述所定的设定条件指定印刷品质,优选在生成上述控制信号的步骤中,如下进行设定,即按照由上述规定的设定条件指定的印刷品质变得越高,属于各分组的上述模块数变得越多的方式重编属于分组的上述模块,以使上述分组数减少。在该情况下,当指定的印刷品质较高时,可减少分组数而使印刷的最大段差减小,另一方面当指定的印刷品质较低时,可增大分组数而使印刷的最大段差变大。
还有,发光元件例如也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或无机发光二极管元件等的发光二极管。另外,这样的发光元件中可包括场致发射显示器件(FED)、表面传导显示器件(SED)、及弹道电子表面发射器件(BSD)。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利用本发明相关的光头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相关的光头1所使用的OLED元件的配置的图。
图3为表示光头1的结构的框图。
图4为表示控制电路20的结构的框图。
图5为表示模式1的控制电路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6为表示模式1的形成在感光体上的潜像的说明图。
图7为表示模式2的控制电路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8为表示模式2的形成在感光体上的潜像的说明图。
图9为表示模式3的控制电路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10为表示模式3的形成在感光体上的潜像的说明图。
图11为表示模式3的控制电路的动作的其他示例的时序图。
图12为表示模式3的形成在感光体上的潜像的其他示例的说明图。
图13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使用的控制电路20’的结构的框图。
图14为第三实施方式相关的发光装置2的框图。
图15为相同装置所使用的象素电路的电路图。
图16为控制信号的时序图。
图17为表示利用本发明相关的光头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18为表示利用本发明相关的光头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中:1-光头,P11~Pn4-OLED元件,B1~Bn-模块,20、20’-控制电路,20-1~20-n-计数电路,22-偏斜(skew)量设定电路,23-存储器,30-1~30-n-驱动信号输出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还有,对各图中共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
<1.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利用第一实施方式相关的光头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部分的结构的立体图。如图所示,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光头1、光纤透镜阵列(Opticalfiber lens array)15和感光鼓110。光头1包括排列成阵列状的多个发光元件。这些发光元件根据应打印在用纸等记录材料上的图像而选择性地进行发光。另外,作为发光元件使用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以下,称为OLED元件)。光纤透镜阵列15配置在光头1和感光鼓110之间。该光纤透镜阵列15包括在使各个光轴朝向光头1的姿势下排列为阵列状的多个剃度折射率透镜(gradient index lens)。从光头1的各发光元件发射的光透过光纤透镜阵列15的各剃度折射率透镜之后,到达感光鼓110的表面。通过该曝光,在感光鼓110的表面形成与期望图像相应的潜像。
图2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相关的光头1所使用的OLED元件的配置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将多个OLED元件分割为n个模块B1~Bn,并且各个模块B1~Bn包括4个OLED元件。例如,模块B1由OLED元件P11、P12、P13及P14构成。于是,多个OLED元件P11、P12、…Pn4在主扫描方向X上排列成直线状。在此,主扫描方向X与打印行的方向一致,与其正交的副扫描方向Y为相对感光鼓110的扫描方向。还有,在以下说明中当不需对各模块、各OLED元件进行特定时,将它们简单地记为“B”、“P”。
图3为表示光头1的结构的框图。如图所示,光头1具备控制电路20、n个驱动信号输出电路30、及4n个OLED元件P11~Pn4。驱动信号输出电路30-1~30-n按照与各模块B1~Bn对应的方式设置,并通过控制电路20供给控制信号LT1~LTn。控制信号LT1~LTn指定向属于各模块B1~Bn的OLED元件P11~Pn4供给驱动电流(驱动信号)的定时。输出电路30-1~30-n根据控制信号LT1~LTn向OLED元件P11~Pn4供给驱动电流(驱动信号)。
图4表示控制电路20的框图。如图所示,控制电路20具备:按照与各模块B1~Bn对应的方式设置的n个计数电路20-1~20-n、定时生成电路21、偏斜量设定电路22及存储器23。定时生成电路21生成基准信号Sref和时钟信号CLK。基准信号Sref是控制计数电路20-1~20-n的计数开始定时的信号。时钟信号CLK是规定计数电路20-1~20-n的动作定时的基本时钟。
计数电路20-1~20-n具有在计数时钟信号CLK指定数后使控制信号LT1~LTn从低电平向高电平变化的功能。计数电路20-1~20-n,当基准信号Sref变为高电平时开始时钟信号CLK的计数,当计数值与由偏斜量设定信号S1~Sn指定的指定值一致时将控制信号LT1~LTn设定为高电平。控制信号LT1~LTn被供给到后级的驱动信号输出电路30-1~30-n,并且指定向各模块B1~Bn所包括的OLED元件P11、P12、…Pn4开始供给驱动电流的定时。因而,通过任意设定偏斜量设定信号S1~Sn,可按每模块B1~Bn控制驱动电流的供给开始定时。例如,如果将S2之值设定得比S1大,则能够使模块B2供给驱动电流的开始(即OLED元件的发光开始定时)比模块B1要延迟。另外相反地,如果将S2之值设定得比S1小,则能够使模块B2的OLED元件的发光开始定时比模块B1要超前。也就是,通过偏斜量设定信号S1~Sn可控制各模块所包括的OLED元件的发光开始定时。
偏斜量设定电路22从存储器23读出设定数据Q(发光开始定时的设定值),基于设定数据Q生成偏斜量设定信号S1~Sn。存储器23为易失性或非易失性的存储机构。本实施方式中,可对每个模块B1~Bn分别指定供给驱动电流的定时,从而可将同时发光的模块数(OLED元件数)任意地设定。例如,如果将偶数号模块设定为Q=1、将奇数号模块设定为Q=2,则在偶数号模块和奇数号模块之间产生时钟信号CLK1周期量的定时差(偏斜(skew))。由此,即使在使所有的发光元件发光的条件下,由于同时发光的数量为总体的一半,所以瞬间电流也大致为整体的一半,也减轻噪声。进而,如果以精细的模块单位将设定数据Q设定为不同的值,则能进一步减少同时发光的数量,由此大幅度地抑制噪声。
根据该功能,在制造光头1后,对设定数据Q值和动作稳定性的关系进行实物评估,可决定最佳的Q值。如果将Q的最佳值保持在存储器23中,则在印刷时始终可适用最佳的Q值。在此,如果同时发光的模块数较少,则噪声较小、易于稳定工作。但是,所谓同时发光的模块数较少是指发光定时偏移之处较多、在生成直线潜像时较多之处产生段差。在打印中并非原来就优选该段差,由此从印刷品质的观点而言,优选尽可能使同时发光的模块数增多而使段差之处减少。利用本实施方式的技术,可采用在实物评估光头1之后,求取兼顾稳定动作和印刷品质的最佳的设定数据Q。
在此,表示实际控制发光定时的示例(模式1~4)。
首先,对模式1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模式1是使邻接模块的发光定时偏移的示例。将奇数号模块B1、B3…设为分组A,将偶数号模块B2、B4…设为分组B,并且在分组A和分组B之间对供给驱动电流的定时设置差值(图6为表示形成在感光体鼓110上的潜像的图)。
图5表示设定数据Q指定模式1时的控制电路20的时序图。在该模式的情况下,偏斜量设定电路22将对应于分组A的奇数号的偏斜量设定信号S1、S3、…的指定值设为“0”,将对应于分组B的偶数号的偏斜量设定信号S2、S4、…的指定值设为“1”。此时,在从时刻t0至时刻t1为止的第一期间T1中,奇数号的控制信号LT1、LT3、…是有效的,在从时刻t1至时刻t2为止的第二期间T2中,偶数号的控制信号LT2、LT4、…是有效的。通过该控制能够实现图6那样的潜像。在模式1中,分组A、分组B同时发光的模块数均为总体的一半,由此可将发光时流动的瞬间电流抑制为整体的一半左右。还有,生成直线潜像时的最大段差为图6的A~B的幅宽,该幅宽与发光定时的偏移量对应。发光定时的偏移量的大小与发光时的瞬间电流没有直接的关系。对发光时的瞬间电流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同时发光的模块数(OLED元件的总数)。因而,如果将发光定时的偏移量设定得较小,则可将生成直线潜像时的最大段差减小,由此不会使印刷品质显著降低。
接着,对模式2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模式2是按4模块周期将发光定时以波状偏移的示例。将模块B1、B5、B9…设为分组A,将模块B2、B4、B6…设为分组B,将模块B3、B7、B11、…设为分组C,并且在分组A~分组C之间对供给驱动电流的定时设置差值。
图7表示设定数据Q指定模式2时的控制电路20的时序图。在该模式的情况下,偏斜量设定电路22将对应于分组A的偏斜量设定信号S1、S5、…的指定值设为“0”,将对应于分组B的偏斜量设定信号B2、B4、…的指定值设为“1”,将对应于分组C的偏斜量设定信号B3、B7、…的指定值设为“2”。此时,在从时刻t0至时刻t1为止的第一期间T1中,控制信号LT1、LT3、…是有效的,在从时刻t1至时刻t2为止的第二期间T2中,控制信号LT2、LT4、…是有效的,在从时刻t2至时刻t3为止的第三期间T3中,控制信号LT3、LT7、…是有效的。通过该控制能够实现图8那样的潜像。在模式2中,同时发光的模块数随分组而不同。也就是,分组A为整体的四分之一,分组B为整体的一半,分组C为整体的四分之一。还有,生成直线潜像时的最大段差为图8的A~C的幅宽。
接着,对模式3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模式3是按6模块周期将发光定时以波状偏移的示例。将模块B1、B7、…设为分组A,将模块B2、B6、…设为分组B,将模块B3、B5、…设为分组C,将模块B4、B10、…设为分组D,并且在分组A~分组D之间对供给驱动电流的定时设置差值。
图9表示设定数据Q指定模式3时的控制电路20的时序图。在该模式的情况下,偏斜量设定电路22将对应于分组A的偏斜量设定信号S1、S7、…的指定值设为“0”,将对应于分组B的偏斜量设定信号B2、B6、…的指定值设为“1”,将对应于分组C的偏斜量设定信号B3、B5、…的指定值设为“2”,将对应于分组D的偏斜量设定信号B4、B10、…的指定值设为“3”。此时,在从时刻t0至时刻t1为止的第一期间T1中,控制信号LT1、LT7、…是有效的,在从时刻t1至时刻t2为止的第二期间T2中,控制信号LT2、LT6、…是有效的,在从时刻t2至时刻t3为止的第三期间T3中,控制信号LT3、LT5、…是有效的,在从时刻t3至时刻t4为止的第四期间T4中,控制信号LT4、LT10、…是有效的。通过该控制能够实现图10那样的潜像。在模式3中,同时发光的模块数也随分组而不同。也就是,分组A为整体的六分之一,分组B为整体的三分之一,分组C为整体的三分之一,分组D为整体的六分之一。还有,生成直线潜像时的最大段差为图10的A~D的幅宽。
接着,对模式4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模式4是按4模块周期将发光定时以锯齿状偏移的示例,为将模块B1、B5、…设为分组A,将模块B2、B6、…设为分组B,将模块B3、B7、…设为分组C,将模块B4、B8、…设为分组D,并且将在分组A~分组D之间对供给驱动电流的定时偏移的示例。图11表示此时的控制电路20的时序图。偏斜量设定电路22将对应于分组A的偏斜量设定信号S1、S5、…的指定值设为“0”,将对应于分组B的偏斜量设定信号B2、B6、…的指定值设为“1”,将对应于分组C的偏斜量设定信号B3、B7、…的指定值设为“2”,将对应于分组D的偏斜量设定信号B4、B8、…的指定值设为“3”。此时,在从时刻t0至时刻t1为止的第一期间T1中,控制信号LT1、LT5、…是有效的,在从时刻t1至时刻t2为止的第二期间T2中,控制信号LT2、LT6、…是有效的,在从时刻t2至时刻t3为止的第三期间T3中,控制信号LT3、LT7、…是有效的,在从时刻t3至时刻t4为止的第四期间T4中,控制信号LT4、LT8、…是有效的。通过该控制能够实现图12那样的潜像。在模式4中,分组A、分组B、分组C、分组D同时发光的模块数均为整体的一半,由此可将发光时流动的瞬间电流抑制到整体的四分之一程度。还有,生成直线潜像时的最大段差为图12的A~D的幅宽。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控制电路20中,多个模块B1~Bn之间向OLED元件P11~Pn4供给驱动电流的供给定时由偏斜量设定信号S1~Sn调整,按每模块B1~Bn生成指示供给定时的控制信号LT1~LTn。由此,因为能够改变同时发光的模块数(OLED元件的总数),所以能够调整驱动电流的供给所引起的噪声产生的时期及大小。另外,可形成上述模式1~4那样的各种各样的定时模式,并且可将该模式作为设定数据Q保持在存储器23中。因为改变设定数据Q就可改变定时模式,所以可采用:在将光头1实物评估之后求取兼顾稳定工作和印刷品质的最佳的设定数据Q。
还有,一般而言,不限定于光头1,有关电气电路的动作速度,存在越是动作高速化、噪声产生就越增大的倾向。为此,预测到当印刷动作处于高速状态下可产生比低速时大的噪声。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抑制噪声而减少同时发光的模块数,但是此时产生在生成直线潜像时的最大段差增大的弊端。但是,现实中也认为当印刷速度较快时印刷品质也可降低一些,由此,也容许“高速且低品质”这样的印刷方式(mode)。另一方面,也可有印刷速度较低而印刷品质较高的“低速且高品质”这样的印刷方式。这样,也具有印刷速度、印刷品质不同的多个方式共存的印刷机(printer)。
在上述那样存在多种方式的印刷机中适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只要预先准备对应多种方式的多个设定数据Q即可。例如,准备“高速且低品质”的印刷方式用设定数据Q1,准备“低速且高品质”的印刷方式用设定数据Q2。设定数据Q1选择降低了同时发光的模块数的模式即图12所示的模式4,设定数据Q2选择增加了同时发光的模块数的模式即图6所示的模式1。在该状态下,当印刷方式设定为“高速且低品质”时,向偏斜量设定电路22供给设定数据Q1进而实现模式4,当设定为“低速且高品质”时,供给设定数据Q2进而实现模式1。
<2.第二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头1上对应各模块B1~Bn设置有计数电路20-1~20-n。与此相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头1在多个模块中兼并使用计数电路这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头1不同。
图13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相关的控制电路20’。该控制电路20’具备:分组A用的计数电路20A、分组B用的计数电路20B、分组C用的计数电路20C、分组D用的计数电路20D。于是,选择电路24基于选择数据SEL选择由计数电路20A~20D输出的信号,生成控制信号LT1~LTn。
如上所述,模块B1~Bn的各组是驱动电流的供给定时相同的模块的集合。因而,在相同的组中控制信号成为有效的定时是一致的。由此,通过本实施方式中兼并使用计数电路,可使结构简单化。
还有,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将设定数据Q存储在存储器23中,但是也可以由未图示的上位装置接收指定印刷方式的指定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指定信号供给到偏斜量设定电路22、或选择电路24。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属于各模块B1~Bn的OLED元件P的数量为4个,但是属于模块的OLED元件的数量也可在模块间不同。并且,属于模块的OLED元件的数量只要为1以上即可。
<3.第三实施方式>
图14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相关的发光装置2的框图。该发光装置2用作显示装置。还有,对与上述第一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符号。
发光装置2具备多根数据线60和多根扫描线70。象素电路50按照对应数据线60和扫描线70的交叉的方式配置成矩阵状。
扫描线驱动电路10依次选择多根扫描线70。如果在选择了某扫描线70期间介由数据线60供给驱动信号,则将驱动信号写入到与选择的扫描线70连接的象素电路50中。驱动信号输出电路30-1~30-n在波形形成电路输出的写入信号WT1~WTn指定的定时将驱动信号向数据线60输出。写入信号WT1~WTn由波形形成电路25生成,并且与由控制信号LT1~LTn规定的定时同步地变为高电平。
图15表示象素电路50的结构。象素电路50具备驱动晶体管53和OLED元件54。在驱动晶体管53的栅极、源极间连接有电容器52。由驱动晶体管53的栅极电位控制OLED元件54的点亮、熄灭。电容器52作为保持栅极电位的机构起作用。晶体管51在介由扫描线70所供给的扫描信号为有效(高电平)时处于导通状态,并将介由数据线60所供给的信号写入电容器52。
图16表示控制信号的时序图。如该图所示,偶数号的控制信号WT2、WT4、…比奇数号的控制信号WT1、WT3、…延迟ΔT后变为有效。因而,奇数号的模块B1、B3…在第一写入期间Twrt1中写入驱动信号,并且在第一发光期间Tel1中使OLED元件54以对应驱动信号的亮度发光。另一方面,偶数号的模块B2、B4…在第二写入期间Twrt2中写入驱动信号,并且在第二发光期间Tel2中使OLED元件54以对应驱动信号的亮度发光。
在驱动信号写入到各象素电路50之际,虽然流动较大电流但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将写入定时偏移,可使噪声在时间上分散后产生,从而能够防止误动作。
<4.图像形成装置>
如图1所示,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关的光头1可用作在利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图像载体上写入潜像的行式型的光头。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示例具有印刷机、复印机的印刷部分及传真机的印刷部分。
图17是表示利用光头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示例的纵剖视图。该图像形成装置为利用中间转印方法(intermediate transfer method)的串联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该图像形成装置,同样结构的四个有机EL阵列曝光光头1K、1C、1M、1Y被分别配置在相同结构的四个感光鼓(图像载体)110K、110C、110M、110Y的曝光位置上。有机EL阵列曝光光头1K、1C、1M、1Y为以上所示的任一方式相关的光头1。
如图17所示,该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驱动辊121和从动辊122,在这些辊121、122上缠绕无端的中间转印带120,如箭头所示在辊121、122的周围旋转。虽然未图示,但也可设置对中间转印带120赋予张力的张力辊(tension roller)等的张力赋予机构。
在该中间转印带120的周围,以互相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配置有外周面上具有感光层的四个感光鼓110K、110C、110M、110Y。添加字母“K”、“C”、“M”、“Y”意味着为了分别形成黑、蓝绿、品红、黄的显像而使用。关于其他组件也相同。感光鼓110K、110C、110M、110Y与中间转印带120的驱动同步地被旋转驱动。
在各感光鼓110(K、C、M、Y)的周围,配置有电晕带电部件(unit)111(K、C、M、Y)、有机EL阵列曝光光头1(K、C、M、Y)、显影器114(K、C、M、Y)。电晕带电部件111(K、C、M、Y)使对应的感光鼓110(K、C、M、Y)的外周面均匀地带电。有机EL阵列曝光光头1(K、C、M、Y)在感光鼓的带电后的外周面上写入静电潜像。将各有机EL阵列曝光光头1(K、C、M、Y)设置为使多个OLED元件P的排列方向沿感光鼓110(K、C、M、Y)的母线(主扫描方向)。静电潜像的写入通过由上述的多个发光元件30向感光鼓照射光而进行。显影器114(K、C、M、Y)通过使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toner)附着在静电潜像,在感光鼓上形成显像、即可视像。
由这样的四色的单色成像系统(monochromatic imaging systems)形成的黑、蓝绿、品红、黄色的各显像,通过在中间转印带120上依次被一次转印从而在中间转印带120上相互叠加,其结果可获得彩色显像。在中间转印带120的内侧配置有四个一次转印(primary transfer)电晕管(转印器)112(K、C、M、Y)。一次转印电晕管112(K、C、M、Y)分别配置在感光鼓110(K、C、M、Y)的附近,通过从感光鼓110(K、C、M、Y)静电地吸引(pick up)显像,将显像转印在通过感光鼓和一次转印电晕管之间的中间转印带120上。
作为最终形成图像的对象(记录材料)的片材(sheet)102,通过捡拾辊(pick up roller)103从送纸盒(paper feeding cassette)101一张一张地被送给,发送到与驱动辊121接触的中间转印带120和二次转印辊126之间的辊隙(nip)。中间转印带120上的彩色显像一并由二次转印辊126二次转印在片材102的单面,通过作为定影部(fuser)的定影辊(fuser roller)对127而被固定(fixing)在片材102上。之后,片材102通过排纸辊(paperejecting)对128排出在形成在装置上部的排纸盒上。
接下来,对本发明相关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他方式进行说明。
图18为利用光头1的其他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纵剖视图。该图像形成装置是利用中间转印带方式的旋转显象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在图18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感光鼓165的周围设置有电晕带电部件168、旋转式的显象单元161、有机EL阵列曝光光头167和中间转印带169。
电晕带电部件168使感光鼓165的外周面均匀地带电。有机EL阵列光头167将静电潜像写入到感光鼓165的带电后的外周面。有机EL阵列曝光光头167为以上所示的各方式的光头1,设置为使多个发光元件30的排列方向沿感光鼓165的母线(主扫描方向)。静电潜像的写入,通过从这些发光元件30向感光鼓165照射光来进行。
显象单元161为四个显影器163Y、163C、163M、163K按照隔开90度的角间隔的方式配置的鼓,能以轴161a为中心逆时针旋转。显影器163Y、163C、163M、163K分别将黄色、蓝绿、品红、黑色的调色剂供给到感光鼓165,通过使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附着在静电潜像上而在感光鼓110上形成显像、即可视像。
无端的中间转印带169缠绕驱动辊170a、从动辊170b、一次转印辊166以及张力辊,在这些辊的周围沿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一次转印辊166通过从感光鼓165静电地吸引显像,将显像转印在通过感光鼓和一次转印辊166之间的中间转印带169上。
具体地来说,通过感光鼓165的最初的一次旋转,由曝光光头167写入用于黄色(Y)像的静电潜像,并由显影器163Y形成同色的显像,进而被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69上。此外,通过下一次旋转,由曝光光头167写入用于蓝绿(C)像的静电潜像,并由显影器163C形成同色的显像,且被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69上以使与黄色的显像叠加。因而,通过这样进行,在感光鼓165进行四次旋转的期间,黄色、蓝绿、品红、黑色的显像被依次地叠加在中间转印带169,结果彩色的显像形成在转印带169上。在最终作为形成图像的对象的片材的两面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在中间转印带169上转印表面和背面颜色相同的显像,接下来按照在中间转印带169上转印表面和背面的下一个颜色的显像的形式,将彩色显像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69上。
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了使片材通过的片材传输装置(sheet handling)174。片材从送纸盒178通过捡拾辊179被一张一张地取出,通常通过传送辊沿片材传输装置174传输,从而通过与驱动辊170a接触的中间转印带169和二次转印辊171之间的辊隙。二次转印辊171通过从中间转印带169一并地静电吸引彩色显像,而在片材的单面上转印显像。二次转印辊171通过未图示的离合器(clutch)而与中间转印带169接近或被隔开。并且,在向片材转印彩色的显像时二次转印辊171与中间转印带169抵接,在中间转印带169中叠加显像的期间与二次转印辊171分离。
综上所述,转印了图像的片材被输送到定影器(fuser)172,使该片材通过定影器172的加热辊172a和加压辊172b之间,而使片材上的显像固定。定影处理后的片材,被引入排纸辊对176而沿箭头F的方向前进。在双面印刷的情况下,在片材的大部分通过排纸辊对176后,使排纸辊对176沿反方向旋转,如箭头G所示,被导入到双面印刷用传输装置(handling)175。并且,显像通过二次转印辊171被转印到片材的另一面,再次由定影器172进行定影处理后,由排纸辊对176排出片材。
图17以及图18所例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利用OLED元件作为曝光机构,因此与采用激光扫描光学系统的情况相比,可使装置小型化。另外,在以上例示以外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可采用本发明的光头。例如,不使用中间转印带而从感光鼓对片材直接转印显像的这类图像形成装置和形成黑白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可适用本发明相关的光头。
另外,本发明相关光头例如可采用在各种电子设备中。这样的电子设备可列举出传真机、复印机、多功能机(multifunction apparatus)、打印机等。

Claims (11)

1、一种发光装置,具备:
按照驱动信号进行发光的多个发光元件;
控制机构,在一个或多个上述发光元件分别属于的多个模块之间调整向上述发光元件供给上述驱动信号的供给定时,对每个上述模块生成指示该供给定时的控制信号;和
多个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每个上述模块中,基于上述控制信号向属于该模块的发光元件供给上述驱动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机构将同时供给上述驱动信号的模块进行分组,分别生成供给定时对多个分组的每一个不同的上述控制信号,并且按照设定信号重编属于分组的上述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存储有上述设定信号的存储机构,
上述控制机构,从上述存储机构读出上述设定信号并对属于上述分组的上述模块进行重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信号指定印刷品质,
上述控制机构设定如下,即按照由上述设定信号指定的印刷品质变得越高,属于各分组的上述模块数变得越多的方式重编属于分组的上述模块,以使上述分组数减少。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机构具有:
生成基准信号的基准信号生成机构;和
检测上述基准信号后开始时钟信号的计数,根据计数结果生成上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生成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机构按照使邻接的模块间的上述供给定时的延迟和超前以固定周期重复的方式,对上述多个分组的每一个分配上述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机构还按照使邻接的模块间的上述供给定时的偏移量为固定的方式,对上述多个分组的每一个分配上述模块。
8、一种电子设备,具备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
9、一种驱动方法,驱动按照驱动信号进行发光的多个发光元件,
在一个或多个上述发光元件分别属于的多个模块之间调整向上述发光元件供给上述驱动信号的供给定时,对每个上述模块生成指示该供给定时的控制信号,
基于按每个上述模块生成的上述控制信号,向属于该模块的发光元件供给上述驱动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生成上述控制信号的步骤中,
将同时供给上述驱动信号的模块进行分组,
分别生成供给定时对多个分组的每一个不同的上述控制信号,
按照规定的设定条件重编属于分组的上述模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的设定条件为指定印刷品质的条件,
在生成上述控制信号的步骤中,按照下述那样设定:
即按照由上述规定的设定条件指定的印刷品质变得越高,属于各分组的上述模块数变得越多的方式重编属于分组的上述模块,以使上述分组数减少。
CN2007100856924A 2006-03-07 2007-03-06 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328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60567 2006-03-07
JP2006060567A JP4428351B2 (ja) 2006-03-07 2006-03-07 発光装置、電子機器、及び駆動方法
JP2006060567 2006-03-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2890A true CN101032890A (zh) 2007-09-12
CN101032890B CN101032890B (zh) 2012-04-25

Family

ID=38478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8569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32890B (zh) 2006-03-07 2007-03-06 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945179B2 (zh)
JP (1) JP4428351B2 (zh)
KR (1) KR101380849B1 (zh)
CN (1) CN101032890B (zh)
TW (1) TWI37562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7262A (zh) * 2010-03-29 2011-10-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发光装置的驱动方法、打印头及图像形成设备
CN104191826A (zh) * 2010-03-23 2014-12-1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发光芯片、打印头及成像设备
CN110784961A (zh) * 2018-07-27 2020-02-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驱动方法与装置、存储介质
CN111095701A (zh) * 2017-11-22 2020-05-0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发光部件、打印头、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光照射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25785A (ja) * 2008-11-28 2010-06-10 Seiko Epson Corp ラインヘッド、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0170104A (ja) * 2008-12-26 2010-08-05 Rohm Co Ltd タイミングコントロール回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6413473B2 (ja) * 2014-08-20 2018-10-3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60067A (ja) * 2014-09-17 2016-04-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書き込み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光書き込み制御方法
JP2016078362A (ja) 2014-10-17 2016-05-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書き込み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光書き込み制御方法
WO2018037862A1 (ja) * 2016-08-23 2018-03-01 株式会社ニコン 撮像素子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JP7045907B2 (ja) * 2017-04-10 2022-04-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0363A (en) * 1988-12-28 1997-02-04 Kyocer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driving means at each end of array and power feeding substrate outside head housing
JPH11235842A (ja) 1998-02-23 1999-08-31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289743B2 (ja) * 1999-10-26 2009-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239909B2 (en) * 2000-01-19 2007-07-03 Luminetx Technologies Corp. Imaging system using diffuse infrared light
JP3709470B2 (ja) * 2000-02-29 2005-10-26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記録装置
US6633322B2 (en) * 2000-05-29 2003-10-14 Kyocera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rray, optical printer head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optical printer head
JP2002120391A (ja) 2000-10-13 2002-04-23 Ricoh Co Ltd 記録ヘッド駆動方式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25630A (ja) 2001-07-19 2003-01-29 Ricoh Co Ltd 記録ヘッド駆動方式、記録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80763A (ja) 2001-09-11 2003-03-19 Ricoh Co Ltd 発光素子アレイ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1826A (zh) * 2010-03-23 2014-12-1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发光芯片、打印头及成像设备
CN102207262A (zh) * 2010-03-29 2011-10-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发光装置的驱动方法、打印头及图像形成设备
CN102207262B (zh) * 2010-03-29 2015-02-1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发光装置的驱动方法、打印头及图像形成设备
CN111095701A (zh) * 2017-11-22 2020-05-0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发光部件、打印头、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光照射装置
CN111095701B (zh) * 2017-11-22 2021-10-26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发光部件、打印头、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光照射装置
CN110784961A (zh) * 2018-07-27 2020-02-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驱动方法与装置、存储介质
CN110784961B (zh) * 2018-07-27 2021-05-14 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驱动方法与装置、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00629A (en) 2008-01-01
US20070210997A1 (en) 2007-09-13
JP2007237490A (ja) 2007-09-20
CN101032890B (zh) 2012-04-25
KR101380849B1 (ko) 2014-04-04
KR20070092116A (ko) 2007-09-12
JP4428351B2 (ja) 2010-03-10
US7945179B2 (en) 2011-05-17
TWI375624B (en) 201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2890B (zh) 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
US7545399B2 (en) Line hea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24021084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forming image using plurality of exposure heads
US10701240B2 (en) Print hea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00060704A1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exposure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light-emission control method
CN1610617A (zh) 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
US11633960B2 (en) Print hea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052633B2 (en) Exposur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041301A (zh) 电光学装置、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
US8207994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exposure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ignal supply method
JP2008087196A (ja) 光ヘッドの駆動方法、光ヘッドの制御装置、露光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2007705B2 (en) Print head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US11762309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190786A (ja) ライン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755781A (zh) 像素电路、发光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0723757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525473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93048A (ja) 発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6856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7030383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082360B2 (ja) ライン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93938A (ja) ライン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とラインヘッドの制御方法
JP2007210139A (ja) ライン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76179A (ja) プリントヘッド、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90788A (ja) ライン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3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