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030349B - 显示器面板的能量回收电路和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器面板的能量回收电路和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30349B
CN101030349B CN2007100031993A CN200710003199A CN101030349B CN 101030349 B CN101030349 B CN 101030349B CN 2007100031993 A CN2007100031993 A CN 2007100031993A CN 200710003199 A CN200710003199 A CN 200710003199A CN 101030349 B CN101030349 B CN 1010303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device
terminal
energy
voltage
dec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031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30349A (zh
Inventor
崔学起
丁南声
宋晙源
李周烈
李明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600353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759575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30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0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30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03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 G09G3/296Driving circuits for producing the waveforms applied to the driving electrodes
    • G09G3/2965Driving circuits for producing the waveforms applied to the driving electrodes using inductors for energy recovery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3/00Non-retroactive 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variables by using an uncontrolled element, or an uncontrolled combination of elements, such element or such combination having self-regulating properties
    • G05F3/02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 G05F3/08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 G05F3/1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 G05F3/1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05F3/2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diode- transistor combinations
    • G05F3/24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diode- transistor combinations wherein the transistors are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onl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115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inductors an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9/00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 H03K19/01Modifications for accelerating switching
    • H03K19/017Modifications for accelerating switching 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 circuits
    • H03K19/01728Modifications for accelerating switching 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 circuits in synchronous circuits, i.e. by using clock signals
    • H03K19/01735Modifications for accelerating switching 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 circuits in synchronous circuits, i.e. by using clock signals by bootstrapping, i.e. by positive feed-back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76Supplementary capacities in pixels having special driving circuits and electrodes instead of being connected to common electrode or ground; Use of additional capacitively coupled compensation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工作平稳且可靠的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PDP)的驱动装置。驱动PDP的驱动装置包括:脉冲施加单元,其将脉冲施加到所述PDP;和能量回收单元,其包括:电感器,其与所述PDP的面板电容器成分产生LC谐振;能量回收判定器,其确定在所述LC谐振期间的能量聚集或者将所聚集的能量向所述PDP发送;和能量存储单元,其存储所述聚集的能量,其中所述能量回收判定器包括:第一下降开关器件,其确定所述能量的聚集;和第二下降开关器件,其连接于所述第一下降开关器件和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之间,从而使所述第二下降开关器件形成朝向所述能量存储单元的电流通路。

Description

显示器面板的能量回收电路和驱动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如下三项提交于韩国知识产权局的专利申请的权益,即,在2006年2月2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2006-19291、在2006年4月1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2006-35362和在2006年10月3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2006-105815,所提及的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各方面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PDP)的驱动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含于驱动装置中的能量回收电路,其可以在回收能量时实现开关器件稳定和可靠地工作。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PDP)是一种具有宽阔屏幕的平坦型显示设备,其通过在两个均具有多个电极的基板之间施加放电电压而显示所希望的图像,其中放电气体被限制在两个基板之间并用来产生激发荧光图案的紫外线。 
一种PDP的驱动装置包括:多个电源、多个开关器件、和控制开关器件的开关工作的多个驱动集成电路(IC),从而将驱动信号施加到布置于PDP中的多个电极中的每一个。PDP的驱动装置通过使用所述多个开关器件的开关工作来输出驱动信号。PDP的驱动装置可以分为脉冲施加单元和能量回收单元。脉冲施加单元将脉冲施加到PDP,能量回收单元从PDP内部的放电单元回收和存储能量(壁电荷),其中所述放电由脉冲施加单元所施加的脉冲实现,从而降低了不必要的功率损耗。 
能量回收单元包括开关器件、用于谐振的电感性器件、存储所回收能量(壁电荷)的电容性器件等等。在此,开关器件由开关控制信号驱动。开关控制信号以脉冲的形式从通常称为驱动IC的集成电路输出。呈脉冲形式的开关控制信号经过电容器,从而移除其中的DC成分,并因此使开关控制信号的波形变形。由于开关控制信号的变形,开关器件产生过多的热量并可能烧毁。这些问题特别发生于在能量回收单元回收能量之时正在使用的开关器件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方面包括一种运行平稳且可靠的用于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PDP)的驱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用于驱动PDP(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的驱动装置包括:脉冲施加单元,其向所述PDP施加脉冲;能量回收单元,其包括:电感器,其与所述PDP的面板电容器的电容成分产生LC谐振;能量回收判定器,其确定在所述LC谐振期间的能量聚集或者所聚集的能量向所述PDP的发送;和能量存储单元,其存储所述聚集的能量,其中所述能量回收判定器包括:第一下降开关器件,其确定所述能量的聚集;和第二下降开关器件,其连接于所述第一下降开关器件和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之间,从而使所述第二下降开关器件形成朝向所述能量存储单元的电流路径,其中所述第一下降开关器件和所述第二下降开关器件可以为FET(场效应晶体管),并且它们的源极端子被公共地连接,并且其中一自举电容器可以连接到所述公共的源极端子,并且所述自举电容器可以被沿着所述第一下降开关器件的内部二极管、所述电感器和所述脉冲施加单元的接地端子组成的路径而充电。 
所述第二下降开关器件可以被连接与所述第一下降开关器件和所述能量回收单元之间,从而是所述第二下降开关器件的内部二极管形成朝向所述能量存储单元的电流路径。 
可以向所述第一下降开关器件和所述第二下降开关器件的栅极端子输入一公共的开关控制信号。 
所述能量回收判定器进一步包括:上升开关器件,其确定将存储于所述能量存储单元的所聚集的能量发送到所述PDP;和二极管,其为将所述聚集的能量传送到所述PDP的单向导通器件。 
所述脉冲施加单元包括:第一电压源,其供给第一电压;第一电压开关器件,其切换所述第一电压并将所述第一电压传送到所述PDP;第二电压源,其供给第二电压;和第二电压开关器件,其切换所述第二电压并且将所述传送到所述PDP。 
第二电压可以是地电压。 
所述能量存储单元可以包括能量存储电容器,其连接于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能量回收判定器之间。 
所述脉冲可以是用于在放电单元中产生维持放电的维持脉冲,所述放电单元为从包含于所述PDP中的多个放电单元中所选出的一放电单元。 
所述脉冲可以是寻址脉冲,该寻址脉冲从包含于所述PDP中的放电单元中选择将要导通的放电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驱动PDP(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的驱动装置包括:脉冲施加单元,其将脉冲施加到所述PDP;和能量回收单元,其包括:电感器,其与所述PDP的面板电容器的电容成分产生LC谐振;能量回收判定器,其确定在所述LC谐振期间的能量聚集或者所聚集的能量向所述PDP的发送;和能量存储单元,其存储所述聚集的能量,其中所述能量回收判定器包括:下降开关器件,其确定所述能量的聚集;和下降二极管,其为单向导通器件并连接于所述下降开关器件和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之间,从而形成从所述下降开关器件到所述能量存储单元的电流路径,其中所述下降开关器件可以为FET,并且所述FET的源极端子可以连接到所述下降二极管,并且其中一自举电容器连接到所述源极端子,所述自举电容器可以被沿着所述第一下降开关器件的内部二极管、所述电感器和所述脉冲施加单元的接地端子组成的路径而充电。 
所述的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开关器件驱动单元,其电连接到所述下降开关器件的驱动端子,从而施加高电平电压或低电平电压以驱动所述下降开 关器件;并且其中所述自举电容器被连接在所述高电平电压的电力供给端子和所述低电平电压的电力供给端子之间。 
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开关器件驱动单元,其电连接到所述下降开关器件的栅极端子,从而施加高电平电压或者低电平电压一驱动所述下降开关器件。 
所述开关器件驱动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放大器,其响应控制所述下降开关器件运行的信号,而输出高电平电压或低电平电压。 
所述自举电容器的一端可以电连接到所述放大器的高电平电力输入端子,并且所述自举电容器的另一端可以电连接到所述放大器的低电平电力输入端子和所述下降开关器件的源极端子。 
所述开关器件驱动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自举二极管,其电连接于驱动电压源和所述自举电容器的所述一端之间。 
所述开关器件驱动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电阻器,其电连接于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子和所述下降开关器件的栅极端子之间;和第二电阻器,其电连接于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子和所述下降开关器件的源极端子之间。 
所述低电平电压可以是地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器面板中的能量回收电路,所述显示器面板在多条电极线路中的至少两条电极线路之间具有面板电容器,其中所述能量回收电路从所述面板电容器回收电能或者将电能施加到所述面板电容器,所述能量回收电路包括:能量存储单元,其通过从所述面板电容器回收电能而充电;能量回收判定器,其控制从所述能量存储单元到所述面板电容器的电能施加或电能回收;和电感器,其一端连接到所述能量回收判定器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到所述面板电容器,其中所述能量回收判定器包括:上升开关器件和下降开关器件,其并联地连接于所述能量存储单元和所述电感器之间,上升二极管,其连接于所述上升开关器件和所述电感器之间,以便电流从所述上升开关器件流到所述电感器,和下降二极管,其连接于所述下降开关器件和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之间,以便电流从所述下降开关器件流到所述能量存储单元。 
所述上升开关器件和所述下降开关器件可以均包括开关器件和驱动每个开关器件的上升开关器件驱动单元和下降开关器件驱动单元。 
所述上升开关驱动单元的一个端子可以连接到第一电压源,并且所述上升开关器件驱动单元的另一个端子可以连接于所述上升开关器件和所述上升二极管之间。 
所述上升开关器件可以包括连接到所述能量存储单元的第一端子、连接到所述上升二极管的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其中从所述第一端子流向所述第二端子的电流被施加到所述第三端子的信号控制。 
所述上升开关器件可以为FET,其中所述第一端子是漏极端子,所述第二端子是源极端子,所述第三端子是栅极端子。 
所述上升开关器件驱动单元可以包括驱动器件,该驱动器件通过输入信号控制从所述第一电压源到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三端子的信号施加。 
所述驱动器件可以包括:施加所述输入信号的驱动信号输入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压源电力施加端子;和输出端子,其连接到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三端子。 
所述电力施加端子可以经第一电容器连接于所述上升开关器件和所述上升二极管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通过将能量回收单元的下降开关器件共源极连接,并且不使用DC耦合电容,驱动电压可以被平稳的施加,下降开关器件工作平稳,并且因此达到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显示器的能量回收电路包括:电感器,其连接到所述显示器;能量存储单元,其从所述显示器回收能量;和能量回收单元,其连接于所述电感器和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之间,其中所述能量回收单元具有:第一单向路径,其将能量从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供给到所述显示器;和第二单向路径,其从所述显示器回收能量,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单向路径具有并行排列的类似元件,其中所述能量回收判定器包括上升开关器件和上升二极管,以及第一下降开关器件和第二下降开关器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向路径中所述上升二极管布置于所述上升开关器件之后,并且在所述第二单向路 径中所述第二下降开关器件布置于所述第一下降开关器件之后,其中所述第一下降开关器件和所述第二下降开关器件为场效应晶体管FET,并且它们的源极端子被公共地连接,并且其中所述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自举电容器,其连接到所述公共的源极端子,并且所述自举电容器被沿着所述第一下降开关器件的内部二极管、所述电感器和所述脉冲施加单元的接地端子组成的路径而充电。 
本发明的其他各方面和/或优点将在下文描述中得到部分阐述,并且一部分将从本说明书中变得清晰,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得到认知。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以及优点将通过下文中结合附图对各方面的描述而变得清晰并更易于被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描述由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驱动装置驱动的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PDP)的视图; 
图2是描述图1的PDP中的电极排列的视图; 
图3是描述驱动图1的PDP的驱动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描述从图3所描述的每个驱动单元输出的驱动信号的示意性时序图; 
图5是描述来自图4所描述的驱动信号中的维持脉冲的波形图; 
图6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PDP的驱动装置的电路图; 
图7是描述驱动图6所描述的第四开关器件的驱动集成电路(IC)的视图; 
图8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PDP的驱动装置的电路图; 
图9是描述驱动图8所描述的第一和第二下降开关器件的驱动IC的视图; 
图10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PDP的驱动装置的电路图; 
图11是描述驱动图10所描述的下降开关器件的开关器件驱动单元的视图; 
图12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PDP的能量回收电路和驱动装置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各方面,本发明的各个示例在附图中得到描述,其中贯穿全文,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下文中所描述的各个方面是为了通过参照附图而对本发明进行阐释。 
下文中,本发明将参照附图进行更为详尽的描述,所述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各方面。 
图1是描述由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驱动装置驱动的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PDP)的视图。图2是描述图1的PDP中的电极排列的视图。 
参照图1和图2,在PDP1的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106之间形成有寻址电极A1-Am、第一和第二介电层102和110、扫描电极Y1-Yn、维持电极X1-Xn、荧光层112、阻挡肋条114、和一氧化镁(MgO)保护层104。 
寻址电极A1-Am以均匀的(或周期性的)图案形成于第二基板106的面向第一基板100的一侧上。第二介电层110涂布在寻址电极A1-Am上。阻挡肋条114形成于第二介电层110上并与寻址电极A1-Am平行。阻挡肋条114限定了每个放电单元的放电区域,并防止放电单元之间的光学干涉。荧光层112被涂布在第二介电层110上,并与阻挡肋条114之间的寻址电极A1-Am相对应。相应地,顺序布置有发出红光(R)、绿光(G)和蓝光(B)的荧光层。在不同的方面中,所述荧光层也涂布在阻挡肋条114的部分上。 
维持电极X1-Xn和扫描电极Y1-Yn以均匀的(或者周期性的)图案形成于第一基板100面向第二基板106的一侧,并相对寻址电极A1-Am垂直地延伸。其中的每个交叉点设定(或者限定)一相应的放电单元。通过将 由诸如氧化铟锡(ITO)之类的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的透明电极Xna和Yna,分别与具有高导电性的金属电极Xnb和Ynb进行组合,可以相应地形成维持电极X1-Xn中的每一个以及扫描电极Y1-Yn中的每一个。第一介电层102涂布在第一基板100的整个表面上,以覆盖维持电极X1-Xn以及扫描电极Y1-Yn。保护PDP1从而将其与强电场隔离的保护层104为诸如MgO层的层,并涂布在第一介电层102的整个表面上。形成等离子体的气体被密封于放电空间108中。在不同的方面中,所述气体为诸如氖气和/或氩气的一种或多种惰性气体或不活泼气体。 
同时,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方法而驱动的PDP不限于图1中所描述的PDP1。也就是说,PDP不仅可以具有如图1所示的三电极结构,还可以具有双电极结构。另一方面,多于三个的电极也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也可以采用其它具有不同结构的PDP,只要它们可以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方法而得到驱动。 
扫描电极Y1-Yn分别平行于维持电极X1-Xn而布置,寻址电极A1-Am被布置成与扫描电极Y1-Yn以及维持电极X1-Xn交叉,并且交叉区域限定放电单元Ce。 
图3是描述用于驱动图1的PDP1的驱动装置的结构图。 
参照图3,PDP1的驱动装置包括图像处理器300、逻辑控制器302、Y驱动单元304、寻址驱动单元306、X驱动单元308和PDP1。图像处理器300转换外部图像信号,从而产生内部图像信号。逻辑控制器302接收内部图像信号,从而输出寻址驱动控制信号SA、Y驱动控制信号SY和X驱动控制信号SX中的每一个。Y驱动单元304、寻址驱动单元306和X驱动单元308中的每一个均接收相应的驱动控制信号,从而将驱动信号相应地输出到扫描电极Y1-Yn、寻址电极A1-Am以及维持电极X1-Xn中的每一个。 
图4是描述从图3所描述的每个驱动单元输出的驱动信号的示意性时序图。 
参照图4,作为一个显示周期的、用于驱动图3中的PDP1的单元框架 (unit frame)可以分成多个子域SF,图4显示了其中一个子域。另外,每个子域SF被分成复位时期PR、寻址时期PA和维持时期PS。 
首先,在复位时期PR期间,包含上升沿脉冲(或部分)以及下降沿脉冲(或部分)的复位脉冲被施加到扫描电极Y1-Yn,并且第二电压Vb被施加到维持电极X1-Xn,同时降低脉冲(或下降沿脉冲)被施加到扫描电极Y1-Yn,以便执行复位放电。整个放电单元被复位放电初始化(或者复位)。针对扫描电极Y1-Yn,上升沿脉冲从第一电压Vs的电平增大到第三电压Vset的电平,从而达到最高电压电平Vset+Vs,并且下降沿脉冲从第一电压Vs的电平下降到第四电压Vnf的电平。 
在寻址时期PA期间,扫描脉冲被顺序地施加到扫描电极Y1-Yn,并且寻址脉冲根据扫描脉冲而被施加到寻址电极A1-Am,以便执行寻址放电。将要在维持时期PS期间产生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由寻址放电进行选择。扫描脉冲初始时处于第五电压Vsch,并逐渐达到低于第五电压Vsch电平的第六电压Vscl。当施加扫描脉冲的第六电压Vscl时,寻址脉冲处于具有同步正向极性的第七电压Va。 
在维持时期PS期间,维持脉冲被交替地施加到维持电极X1-Xn以及扫描电极Y1-Yn,从而执行维持放电。由多个子域形成的单元域的亮度取决于基于分配到每个子域的灰度的权重值而执行的维持放电。维持脉冲在第一电压Vs和地电压Vg之间交替。虽然一些脉冲被示为方波,然而脉冲的其它不同类型的波形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相应地,图4中描述的驱动信号从图3中描述的每个驱动单元输出,但是驱动信号并不仅仅限于图4中显示的驱动信号。 
图5是描述来自图4中描述的驱动信号中的维持脉冲的波形图。 
参照图5,维持脉冲从图3中描述的X驱动单元或Y驱动单元输出。另外,通过图8中描述的脉冲施加单元80以及图8中描述的能量回收单元82的工作,也产生了图5中描述的波形,这将在后文中进行描述。维持脉冲包括:第一时期Ta,其从地电压Vg的电平升高到维持电压Vs的电平; 第二时期Tb,其保持维持电压Vs;第三时期Tc,其从维持电压Vs的电平降低到地电压Vg的电平;和第四时期(或电压)Td,其保持地电压Vg。在第一时期Ta和第三时期Tc这两个时期期间,图8中所描述的能量回收单元82工作,而在第二时期Tb和第四时期Td这两个时期期间,图8中所描述的脉冲施加单元80工作。在不同的方面中,如图所示,第一时期Ta和第三时期Tc的斜率可以越来越陡,或者越来越缓。 
图6是描述与本发明的一方面相比的PDP驱动装置500的电路图。图7是描述驱动图6所描述的第四开关器件的驱动集成电路(IC)701的视图。 
参照图6,驱动装置500包括脉冲施加单元50和能量回收单元52。脉冲施加单元50向PDP施加脉冲,也就是说,向图1和图2中描述的任一个电极施加脉冲。在图6的电路图中,PDP被表示为面板电容器Cp。相应地,所述脉冲被施加到面板电容器Cp的一端(面板电容器Cp的第一端子,来自所述多个电极中的第一电极)。另外,另一个脉冲信号被施加到面板电容器Cp的另一端(面板电容器Cp的第二端子,或者来自所述多个电极中的第二电极)。 
脉冲施加单元50包括第一电压施加单元501和第二电压施加单元503。第一电压施加单元501包括第一电压源和第一开关器件S1,第一开关器件S1切换从第一电压源供给的第一电压Vs,从而将第一电压传送到面板电容器Cp(第一端子)。第二电压施加单元503包括第二电压源和第二开关器件S2,第二开关器件S2切换来自第二电压源的第二电压Vg,并且将第二电压Vg传送到面板电容器Cp(第一端子)。 
能量回收单元52包括电感器L1、能量回收判定器522和能量存储单元520。电感器L1与面板电容器Cp的电容成分产生LC谐振。能量回收判定器522通过将电荷回收到能量存储单元520来确定面板电容器Cp中电荷(能量)的聚集,或者确定存储于能量存储单元520中的电荷(能量)向面板电容器Cp发送(或放电)。相应地,能量回收判定器522包括第三开关器件S3、第四开关器件S4、作为单向导通器件的递增二极管(increasing diode) D1以及递减二极管(decreasing diode)D2。回收到的电荷(能量)存储于能量存储单元520中。能量存储单元520体现为(或包括)电容器C2。 
通过参照图5来观察维持脉冲产生过程,第三开关器件S3在第一时期Ta期间导通,第一开关器件S1在第二时期Tb期间导通,第四开关器件S4在第三时期Tc期间导通,并且第二开关期间S2在第四时期Td期间导通。 
进一步,每个开关器件通过接收来自如图7所示的驱动IC701的开关控制信号而工作。具体而言,在来自供给电压Vcc的驱动电压源的驱动电压被施加到驱动电压电容器Cc中之后,通过向驱动IC701的输入端子LIN施加预定信号而从驱动IC701的输出端子输出开关控制信号。从驱动IC701输出的开关控制信号以脉冲的形式被输出,所述脉冲具有大约5V到15V之间的脉冲电压。通常,在开关控制信号输入到开关器件之前,将使用DC耦合电容器Cd来去除DC成分。不过,DC耦合电容器Cd使开关控制信号的波形变形。这种问题特别发生于能量回收单元52内部的第四开关器件S4中。也就是说,由于开关控制信号波形的变形,第四开关器件S4发热并且可能烧毁。 
图8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PDP驱动装置800的电路图。图9是描述驱动图8中所描述的第一和第二下降开关器件S14和S15的驱动IC831的视图。 
参照图8,驱动装置800包括脉冲施加单元80和能量回收单元82。下文中,PDP将被认为与面板电容器Cp在电学上是等价的。 
脉冲施加单元80将脉冲施加于(或者,施加到)面板电容器Cp中,并包括第一电压施加单元801和第二电压施加单元803。第一电压施加单元801包括第一电压源和第一电压开关器件S11,第一电压开关器件S11切换来自第一电压源的第一电压Vs,并将第一电压Vs传送到面板电容器Cp的一端(第一端子)。第二电压施加单元803包括第二电压源和第二电压开关器件S12,第二电压开关器件S12切换来自第二电压源的第二电压Vg,并将第二电压Vg传送到面板电容器的一端(第一端子)。在此,第二电压Vg 可以是地电压。 
同时,在维持时期PS期间,所述脉冲可以是交替施加到如图2所示的扫描电极Y1-Yn和维持电极X1-Xn的维持脉冲。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电压Vs是维持电压Vs。在第一电压Vs为维持电压Vs的情况下,面板电容器Cp的一端(第一端子)可以为扫描电极,并且面板电容器Cp的另一端(第二端子)可以为维持电极。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当前方面的驱动装置800可以为图3所示的Y驱动单元304。 
当然,当面板电容器Cp的一端(第一端子)为维持电极时,驱动装置800可以为图3所示的X驱动单元308。另外,在寻址时期PA期间,脉冲可以为施加到如图2所示的寻址电极A1-Am的寻址脉冲。相应地,一个或更多个电极可以连接到驱动装置800。 
能量回收单元82包括电感器L11、能量回收判定器822和能量存储单元820。能量回收单元82回收和聚集面板电容器Cp中的电荷(能量),或者将所聚集的(或存储的)电荷(能量)发送到面板电容器Cp。电感器L11与面板电容器Cp的电容成分产生LC谐振,从而在脉冲升高或降低之时传送能量。 
能量回收判定器822包括第一下降开关器件S14、第二下降开关器件S15、上升开关器件S13和二极管D11,二极管D11是单向导通器件。在第一下降开关器件S14和第二下降开关器件S15被布置的路径中,电荷(能量)从面板电容器Cp传送到能量存储单元820。在上升开关器件S13和二极管D11被布置的路径中,电荷(能量)从能量存储单元820传送到面板电容器Cp。 
能量存储单元820可以体现为(或包括)能量存储电容器C12,其被布置于能量回收判定器822和接地端子之间。 
下文中,将参照图5所示的维持脉冲的波形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当前方面的驱动装置800的运行。在第一时期Ta期间,上升开关器件S13导通,因此,存储于能量存储单元820中的电荷(能量)沿着由上升开关器件S13、 二极管D11和电感器L11形成的路径而传送到面板电容器Cp。此时,电感器L11和面板电容器Cp的电容成分产生了LC谐振。 
在第二时期Tb期间,第一电压开关器件S11导通,因此,第一电压Vs从第一电压源传送到面板电容器Cp。在第三时期Tc期间,第一下降开关器件S14和第二下降开关器件S15导通,因此,面板电容器Cp的电荷(能量)经电感器L11、第一下降开关器件S14和第二下降开关器件S15传送到能量存储单元820。在第四时期Td期间,第二电压开关器件S12导通,因此,第二电压Vg被传送(或被施加)到面板电容器Cp。 
第一和第二下降开关器件S14和S15可以体现为(或包括)场效应晶体管(FET),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其每个源极端子被公共地连接。也就是说,各个源极端子是连接在一起的公共源极。 
另外,公共的切换控制信号被输入到第一和第二下降开关器件S14和S15的每个栅极端子。第二下降开关器件S15用作单向导通器件,例如图6中描述的下降二极管D2。 
也就是说,在第一时期Ta期间,第一和第二下降开关器件S14和S15截止,因此,来自能量存储单元820的电荷(能量)不能经其中而被传送。这还因为,第一和第二下降开关器件S14和S15的相应的内部二极管彼此沿相反方向面对。 
下文中,将参照图9详细描述第一和第二下降开关器件S14和S15的工作。第一和第二下降开关器件S14和S15电连接到驱动IC831。为了使第一和第二下降开关器件S14和S15工作,连接到公共源极端子的自举电容器Cb1首先被充电。当第二电压开关器件S12导通时,形成了从自举电容器Cb1、第一下降开关器件S14的内部二极管、电感器L11、第二电压开关器件S12到接地端子的路径,因此,来自供给电压Vcc的驱动电压源的驱动电压沿着所述路径被施加于自举电容器Cb1中。 
驱动IC831、自举电容器Cb1、自举二极管D10以及电阻器R11、R12和R13形成开关器件驱动单元830。自举二极管D10被连接,从而截断可以 在供给电压Vcc的驱动电压源和自举电容器Cb1之间形成的、沿着从自举电容器Cb1到供给电压Vcc的驱动电压源的方向的电流路径。 
电阻器R11可以连接于供给电压Vcc的驱动电压源和自举二极管D10之间,从而防止瞬时电压变化。另外,电阻器R12和R13可以分别连接在驱动IC831的输出端子HO和第一下降开关器件S14的栅极端子之间,以及驱动IC831的输出端子HO和第二下降开关器件S15的栅极端子之间,从而防止瞬时电压变化。 
图11中所描述的诸如推挽式放大器的放大器931,可以被包含于驱动IC831中,以接收驱动控制信号,并且将驱动控制信号放大到能够操作第一和第二下降开关器件S14和S15从而输出所放大电压的电平。 
接着,当驱动电压被施加并且预定信号被输入到输入端子HIN时,开关控制信号从驱动IC831的输出端子HO输出。开关控制信号为公共开关控制信号,其驱动第一和第二下降开关器件S14和S15。 
比较本发明的当前方面与图6所示的方面,开关控制信号的波形未变形,因为DC耦合电容器Cd并未设置于驱动IC831与第一和第二下降开关器件S14和S15的栅极端子之间。另外,驱动电压可以被平稳地施加,并且第一和第二下降开关器件S14和S15平稳地工作。相应地,可以增大或实现可靠性。 
图10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PDP驱动装置900的电路图。图11是描述驱动图10所示的下降开关器件S24的开关器件驱动单元930的视图。 
参照图10,根据本发明的当前方面的PDP驱动装置900包括脉冲施加单元90和能量回收单元92。下文中,PDP将被认为与面板电容器Cp在电学上等价。 
脉冲施加单元90将脉冲施加到PDP,并包括第一电压施加单元901和第二电压施加单元903。第一电压施加单元901包括第一电压源和第一电压开关器件S21,第一电压开关器件S21切换从第一电压源供给的第一电压 Vs,并将第一电压Vs传送到面板电容器Cp的一端(第一端子)。第二电压施加单元903包括第二电压源和第二电压开关器件S22,第二电压开关器件S22切换来自第二电压源的第二电压Vg,并将第二电压Vg传送(连接,或施加)到面板电容器Cp的一端(第一端子)。在此,第二电压Vg可以为接地电压。 
脉冲(或所施加的脉冲)可以为在维持时期PS期间交替施加到如图2所示的扫描电极Y1-Yn以及维持电极X1-Xn的维持脉冲。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电压Vs为维持电压Vs。当第一电压Vs为维持电压Vs时,面板电容器Cp的一端(第一端子)可为扫描电极,并且面板电容器Cp的另一端(第二端子)可为维持电极。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当前方面的驱动装置900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Y驱动单元304。 
当然,当面板电容器Cp的一端(第一端子)为维持电极时,驱动装置900可为如图3所示的X驱动单元308。另外,脉冲可为在寻址时期PA期间施加到如图2所示的寻址电极A1-Am的寻址脉冲。相应地,所述电极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连接到驱动装置900。 
能量回收单元92包括电感器L2、能量回收判定器922和能量存储单元920。能量回收单元92回收和聚集在面板电容器Cp中的电荷(能量),或者将所聚集的(或所存储的)电荷(能量)发送到面板电容器Cp。电感器L2与面板电容器Cp的电容成分产生LC谐振,从而在脉冲上升和下降之时传送能量。 
在此,电感器L2可以连接于能量回收判定器922和面板电容器Cp之间,或者连接于能量回收判定器922和脉冲施加单元90之间。 
能量回收判定器922包括下降开关器件S24、下降二极管D22、上升开关器件S23、和为单向导通器件的二极管D21。沿着下降开关器件S24和下降二极管D22被布置的路径,来自面板电容器Cp的电荷(能量)被传送到能量存储单元920。沿着上升开关器件S23和二极管D21被布置的路径,来自能量存储单元220的电荷(能量)被传送到面板电容器Cp。 
能量存储单元920可以体现为(或包括)能量存储电容器C22,并且能量存储电容器C22被布置于能量回收判定器920和接地端子之间。 
下文中,将参照图5所示的维持脉冲的波形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当前方面的驱动装置900的运行。在第一时期Ta期间,上升开关器件S23导通,因此,存储于能量存储单元920中的电荷(能量)经过由上升开关器件S23、二极管D21和电感器L2所形成的路径,而被传送到面板电容器Cp。此时,电感器L2和面板电容器Cp的电容性成分产生了LC谐振。 
在第二时期Tb期间,第一电压开关器件S21导通,因此,第一电压Vs从第一电压源传送到面板电容器Cp。在第三时期Tc期间,下降开关器件S24和下降二极管D22导通,因此,面板电容器Cp的电荷(能量)经过电感器L2、下降开关器件S24和下降二极管D22而被传送到能量存储单元920。在第四时期Td期间,第二电压开关器件S22导通,因此,第二电压Vg被传送到面板电容器Cp。 
下降开关器件S24可以体现为(或包括)FET。另外,开关控制信号被输入到下降开关器件S24的栅极端子。下降二极管D22用作类似于图6所描述的下降二极管D2的单向导通器件。也就是说,在第一时期Ta期间,来自能量存储单元920的电荷(能量)不能通过其中而被传送,因为下降开关器件S24截止。 
下文中,将参照图10和图11详细描述下降开关器件S24和下降二极管D22的运行。下降开关器件S24由开关器件驱动单元930驱动,并且电连接到驱动IC931。为了使下降开关器件S24工作,连接到源极端子的自举电容器Cb2首先被充电。当第二电压开关器件S22导通时,来自供给电压Vcc的驱动电压源的驱动电压,沿着从自举电容器Cb2、下降开关器件S24的内部二极管、电感器L2和第二电压开关器件S22到接地端子所形成的路径,被施加在自举电容器Cb2中。 
在此,驱动IC931、自举电容器Cb2、自举二极管D20以及电阻器R21和R22形成开关器件驱动单元930。 
驱动IC931可以为放大器931,其接收和放大驱动控制信号,直至电压水平可以操作下降开关器件S24从而输出被放大的电压。 
放大器931输出高电平电压或低电平电压,该电压可以响应控制信号(in)而驱动下降开关器件S24的栅极端子。控制信号(in)是从图3所示的逻辑控制器302输出的信号,其控制下降开关器件S24的导通/截止。控制信号(in)具有用于逻辑控制器302中的低电压范围。不过,不能通过仅仅使用控制信号(in)的电平而控制下降开关器件S24的导通/截止。相应地,使用放大器931以便放大控制信号(in)的电平。放大器931可为推挽式放大器。 
放大器931的高电平电力输入端子连接到自举电容器Cb2的一端,并且自举电容器Cb2的另一端和放大器931的低电平电力输入端子均连接到下降开关器件S24的源极端子。另外,自举电容器Cb2的所述一端连接到例如供给15V电压Vcc的电源。放大器931的输出端子通过电阻器R21连接到下降开关器件S24的栅极端子。 
当第二电压开关器件S22被导通并且0V正在被施加到面板电容器Cp的一端时,下降开关器件S24的漏极电压,即电感器L2的一端中所获取的电压,也为0V,因为如图10和图11所示,二极管D20并未被设置于电感器L2和下降开关器件S24之间,而不同于图6和图7所示的递减二极管2。相应地,由于下降开关器件S24的体二极管,下降开关器件S24的源极电压变为下降开关器件S24的漏极电压0V。因此,自举电容器Cb2被充电到15V的电压。 
在此,二极管D20可以额外地设置在供给电压Vcc的驱动电压源和自举电容器Cb2之间,从而切断可以沿着从自举电容器Cb2到供给电压Vcc的驱动电压源的方向而形成的路径。 
下文中,将描述图11所示的开关器件驱动单元930的工作。 
首先,当图5的第三时期Tc期间控制信号(in)变为5V以便降低面板电容器Cp的电压时,放大器931输出自举电容器Cb2的一个端子的电压, 所述端子为高电平电力输入端子。因为自举电容器Cb2被自举,因此自举电容器Cb2的高电平输入端子的电压比下降开关器件S24的源极电压高15V,该源极电压为自举电容器Cb2的另一端子的电压。 
也就是说,放大器931外部的输出电压比下降开关器件S24的源极电压高15V。相应地,下降开关器件S24的栅极-源极电压变为15V,因此下降开关器件S24导通。 
当在第四、第一和第二时期Td、Ta和Tb期间控制信号(in)变为0V时,在面板电容器Cp的电压下降之后,放大器931输出下降开关器件S24在低电平电力输入端子处的源极电压,其为低电平电力输入端子。然后,下降开关器件S24的栅极-源极电压变成0V,因此下降开关器件S24截止。 
相应地,自举电容器C2的两端均总是具有15V的电压,因此,可以使用具有低内部压力(或电压)的自举电容器Cb2。因为放大器931的输出电压被直接传送到下降开关器件S24的栅极端子而不经过自举电容器Cb2,因此波形未变形。另外,因为下降开关器件S24的漏极端子直接连接到电感器L2或PDP的电极,而不经过二极管D22,因此自举电容器Cb2可以被充电到15V的电压。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放大器931输出15V的电压,但是可以使用另一种具有不同电平的电压,其可以平稳地导通下降开关器件S24。 
另外,在本发明的各方面,具有第一电压Vs的维持脉冲交替地施加到扫描电极Y1-Yn和维持电极X1-Xn,如图4所示。不过,不同于图4,维持脉冲可以被施加到扫描电极Y1-Yn和/或维持电极X1-Xn,在维持脉冲中扫描电极Y1-Yn与维持电极X1-Xn之间的电压差交替地为第一电压Vs和负第一电压-Vs。例如,当扫描电极Y1-Yn被偏置成地电压时,交替地具有第一电压Vs和负第一电压-Vs的维持脉冲可以被施加到维持电极X1-Xn。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改变连接到能量存储电容器C22以及第一和第二电压开关器件S21和S22的电源的电压电平。 
在本发明的当前方面,在维持时期PS期间使用了能量回收电路,但是 能量回收电路还可以在寻址时期PA期间使用。也就是说,可以使用能量回收电路来产生在寻址时期PA期间施加到寻址电极A1-Am的寻址脉冲。 
另外,将本发明的这方面与图6所描述的方面相比,因为DC耦合电容器Cd并未设置在放大器931和下降开关器件S24的栅极端子之间,所以波形未变形。另外,驱动电压可以平稳地施加,并且下降开关器件S24平稳地工作。相应地,可以增大或实现可靠性。 
图12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PDP能量回收电路420和驱动装置400的电路图。 
参照图12,驱动装置400驱动图1所描述的PDP1,该PDP1具有在来自多个电极线路中的至少两个电极线路之间的面板电容器Cp。驱动装置400包括脉冲施加单元410和能量回收电路420。图8和图10所示的能量回收单元82和92对应本发明的各方面的能量回收电路420。 
脉冲施加单元410将放电电压供给到电极线路。面板电容器Cp通过使用放电电压而产生放电。能量回收电路420从面板电容器Cp回收能量或者将能量放电于(或,到)面板电容器Cp中。 
形成面板电容器Cp的电极线路可以为维持电极线路。也就是说,面板电容器Cp可形成于图1所描述的维持电极X1-Xn线路和/或扫描电极Y1-Yn线路之间。另外,脉冲施加单元410可为图3所描述的X驱动单元308内部的维持脉冲施加单元,或者为图3所描述的Y驱动单元304内部的维持脉冲施加单元。 
脉冲施加单元410的一端连接到供给第一电压Vs的第一电压供给端子,另一端连接到供给第二电压Vg的第二电压供给端子。在图4所描述的维持时期PS期间,图5所描述的维持脉冲被脉冲施加单元410施加到维持电极X1-Xn线路和扫描电极Y1-Yn线路。 
作为替换地,在如图4所描述的维持时期PS期间,幅度相同而极性相反的、具有第一电平Vs和第二电平Vg的电压可以交替地被施加到维持电极X1-Xn线路以及扫描电极Y1-Yn线路。 
脉冲施加单元410包括第一电压施加单元411和地(或者第二)电压施加单元412。第一电压施加单元411将第一电压Vs输出到电极线路的一端(面板电容器Cp的第一端子),从而将驱动信号输出到电极线路的所述一端(面板电容器Cp的第一端子)。地(或者第二)电压施加单元412将地(或第二)电压Vg输出到电极线路的所述一端(面板电容器Cp的第一端子)。 
作为替换地,面板电容器Cp可形成于图1所描述地寻址电极A1-Am线路以及扫描电极Y1-Yn线路之间。在不同的方面,脉冲施加单元410可为数据(或寻址)脉冲施加单元,其将数据(或寻址)脉冲施加到如图3所描述的寻址驱动单元306。 
能量回收电路420从面板电容器Cp回收能量,或者将能量放电于(或者到)面板电容器Cp中。当放电电压由脉冲施加单元410施加到每条电极线路时(如图4所描述的维持时期PS),能量回收电路420首先供给所存储的能量。相应地,通过所存储的能量而施加到电极线路的电压可以从如图4所描述的地电压Vg的电平增大到放电电压的电平(如图4所描述的第一电压Vs),或者至少是与放电电压的电平最接近的电平。 
也就是说,施加到电极线路的电压被增大到放电电压的电平或者与放电电压的电平接近的预定电平,然后,放电电压被施加到电极线路。相应地,开关的负荷被降低,并且反应功率的消耗被降低,从而有效地使用能量。 
当地电压由脉冲施加单元410施加到每条电极线路时(如图4所描述的维持时期PS),在面板电容器Cp中施加的能量存储于能量存储单元421中,即,存储于能量回收电容器Cerc中。另外,在面板电容器Cp中施加的能量被回收到能量回收电容器Cerc,从而将施加到电极线路的电压从地电压(如图4所描述的第一电压Vs)降低到如图4所描述的地电压Vg,或者至少降低到接近(或靠近)如图4所描述的地电压Vg。 
也就是说,施加到电极线路的电压被增大到放电电压或者与放电电压接近的预定电平,然后,地电压Vg被施加到电极线路。相应地,开关的负荷 降低,并且反应功率的损耗降低,从而有效地使用能量。 
能量回收电路420包括能量存储单元421、能量回收判定器430和电感器L0,虽然电感器L0并非必须。 
能量存储单元421被来自面板电容器Cp的回收能量充电。能量存储单元421的充电电压可为相当于电力电压(图4中所描述的第一电压Vs)的1/2的电压,所述电力电压由用于在面板电容器Cp中放电的脉冲施加单元410供给。 
电感器L0的一端连接到能量回收判定器430的一端,并且电感器L0的另一端连接到面板电容器Cp。当面板电容器Cp被充电/放电时,电感器L0与面板电容器Cp产生谐振。 
能量回收判定器430的另一端连接到能量存储单元421,其使能量回收判定器430能够控制从能量存储单元421到面板电容器Cp的能量施加和能量回收。能量回收判定器430包括上升开关器件M1、下降开关器件M2、上升二极管Dr和下降二极管Df。 
上升开关器件M1和下降开关器件M2并联地连接于能量存储单元421和电感器L0之间。上升二极管Dr连接于上升开关器件M1和电感器L0之间,从而使电流能够从上升开关器件M1流到电感器L0。下降二极管Df连接于下降开关器件M2和能量存储单元421之间,从而使电流能够从下降开关器件M2流到能量存储单元421。 
在能量回收判定器430中,由于存储在能量存储单元421中的能量而产生的电流通过上升开关器件M1和上升二极管Dr而被控制为,从能量存储单元421流到面板电容器Cp。另外,在能量回收判定器430中,由于施加到面板电容器Cp中的放电电压而产生的电流通过下降开关器件M2和下降二极管Df而被控制为,从面板电容器Cp流到能量存储单元421。 
在非限制的方面,上升开关器件M1可为FET,其中第一端子为漏极端子,第二端子为源极端子,第三端子为栅极端子。第一端子连接到能量存储单元421。第二端子连接到上升二极管Dr。从第一端子流到第二端子的电流 由施加到第三端子的信号控制。 
能量回收判定器430包括驱动上升开关器件M1的上升开关器件驱动单元431。上升开关器件驱动单元431的一个端子连接到供给电压Vcc的第一电压源;上升开关器件驱动单元431的另一个端子连接于上升开关器件M1和上升二极管Dr之间。 
上升开关器件驱动单元431包括驱动器件U1,其通过使用从外部输入的输入信号Sr,来控制从供给电压Vcc的第一电压源到上升开关器件M1的第三端子的信号施加。 
驱动器件U1包括:接收输入信号Sr的驱动信号输入端子IN;连接到第一电力电压源VCC的电力施加端子Vss;和连接到上升开关器件M1的第三端子的输出端子OUT。在此,电力施加端子Vss经二极管D5连接到第一电压源VCC,以便电流从第一电压源VCC流到电力施加端子Vss。 
驱动器件U1的端子VEE连接于上升开关器件M1和上升二极管Dr以及电力施加端子VCC和电容器Cr之间。相应地,上升开关器件M1被导通,因为由第一电压源VCC所施加的电压(例如15V)被输入信号Sr在栅极端子(第三端子)和源极端子(第二端子)之间获取。 
下降开关器件M2可以为FET,其中第一端子为漏极端子,第二端子为源极端子,第三端子为栅极端子。第一端子通过电感器L0连接到面板电容器Cp。第二端子连接到下降二极管Df。从第一端子流到第二端子的电流受到施加于第三端子的信号控制。 
能量回收判定器430包括驱动下降开关器件M2的下降开关器件驱动单元432。下降开关器件驱动单元432的一个端子连接到第二电压源VCC,下降开关器件驱动单元432的另一个端子连接于下降开关器件M2和下降二极管Df之间。 
下降开关器件驱动单元432包括驱动器件U2,其通过使用从外部输入的输入信号Sf,来控制从第二电压源VCC到下降开关器件M2的第三端子的信号施加。 
驱动器件U2包括:接收输入信号Sf的驱动信号输入端子IN;连接到第二电压源VCC的电力施加端子Vss;和连接到下降开关器件M2的第三端子的输出端子OUT。在此,电力施加端子VCC经二极管D6连接到第二电压源VCC,这种连接使得电流从第二电源VCC流到电力施加端子VCC。 
驱动器件U2的端子VEE连接于下降开关器件M2和下降二极管Df以及电力施加端子VCC和电容器Cf之间。相应地,下降开关器件M2被导通,因为由第二电压源VCC施加的电压(例如15V)被输入信号Sf在第二控制开关M2的栅极端子(第三端子)和源极端子(第二端子)之间获取。 
特别地针对这方面,下降二极管Df连接于下降开关器件M2和能量存储单元421之间,以便使电流从下降开关器件M2流到能量存储单元421。 
换句话说,当地电压施加单元412的开关器件导通时,由第二电压源VCC施加的相对于地的15V电压而产生的电流,沿着自举充电路径P1并经过自举电容器Cf而施加。也就是说,在初始引导期间,由第二电压源VCC施加的15V而产生的电流,沿着从第二电源VCC、二极管D6、电容器Cf、第二控制开关M2、电感器L0到地电压施加单元412的开关器件的自举充电路径而被施加到电容器Cf中。 
相应地,类似于上升开关器件驱动单元431和下降开关器件驱动单元432,第二控制开关M2被导通,因为由第二电压源VCC施加的电压(例如,15V)被输入信号Sf在第二控制开关M2的栅极端子(第三端子)和源极端子(第二端子)之间获取。 
自举电容器Cf被15V的浮动电压充电,例如在上升开关器件驱动单元431中的充电方法。相应地,不需要额外的DC阻塞电容器来驱动第二控制开关M2。因此,第二控制开关M2可以平稳运行,并且能量回收电路420的可靠性可以得到提高。另外,由于不使用DC阻塞电容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如上文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以及其它优势。 
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能量回收单元的下降开关器件被共源极连接,并 且不使用DC耦合电容器。相应地,驱动电压可以被平稳地施加,下降开关器件可以平稳地工作,并且可以降低发热和耗尽的可能性。因此,可以实现驱动装置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可以为等离子体显示器的显示器的能量回收电路,包括:连接到显示器的电感器;从显示器回收能量的能量存储单元;和连接于电感器和能量存储单元之间的能量回收单元,其中,能量回收单元具有将能量从能量存储单元供给到显示器的第一单向路径,和从显示器回收能量的第二单向路径,并且第一和第二单向路径具有对等布置的对等元件,如附图所示以及上文所讨论的。 
虽然已经显示和讨论了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可以在多方面进行改造,本发明的范围限定于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方法中。 

Claims (41)

1.一种驱动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PDP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脉冲施加单元,其将脉冲施加到所述PDP;和
能量回收单元,其包括:电感器,其与所述PDP的面板电容器的电容成分产生LC谐振;能量回收判定器,其确定在所述LC谐振期间的能量聚集或者所聚集的能量向所述PDP的发送;和能量存储单元,其存储所述聚集的能量,
其中所述能量回收判定器包括:第一下降开关器件,其确定所述能量的聚集;和
第二下降开关器件,其连接于所述第一下降开关器件和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之间,从而使所述第二下降开关器件形成朝向所述能量存储单元的电流路径,
其中所述第一下降开关器件和所述第二下降开关器件为场效应晶体管FET,并且它们的源极端子被公共地连接,并且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自举电容器,其连接到所述公共的源极端子,并且所述自举电容器被沿着所述第一下降开关器件的内部二极管、所述电感器和所述脉冲施加单元的接地端子组成的路径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内部二极管,其连接到所述第二下降开关器件,以形成朝向所述能量存储单元的电流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下降开关器件和所述第二下降开关器件的栅极端子被输入一公共的开关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能量回收判定器进一步包括:
上升开关器件,其确定将存储于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中的所聚集的能量发送到所述PDP;和
二极管,其是将所述聚集的能量传送到所述PDP的单向导通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脉冲施加单元包括:
第一电压源,其供给第一电压;
第一电压开关器件,其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电压传送到所述PDP;
第二电压源,其供给第二电压;和
第二电压开关器件,其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电压传送到所述PDP。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电压是地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能量存储单元包括能量存储电容器,其连接于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能量回收判定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脉冲是用于在放电单元中产生维持放电的维持脉冲,所述放电单元是从包含于所述PDP中的多个放电单元中所选出的放电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脉冲是寻址脉冲,该寻址脉冲用于从包含于所述PDP中的多个放电单元中选择将要导通的放电单元。
10.一种驱动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PDP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脉冲施加单元,其将脉冲施加到所述PDP;和
能量回收单元,其包括:电感器,其与所述PDP的面板电容器的电容成分产生LC谐振;能量回收判定器,其确定在所述LC谐振期间的能量聚集或者所聚集的能量向所述PDP的发送;和能量存储单元,其存储所述聚集的能量,
其中所述能量回收判定器包括:下降开关器件,其确定所述能量的聚集;和下降二极管,其是连接于所述下降开关器件和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之间的单向导通器件,从而形成从所述下降开关器件到所述能量存储单元这个方向的电流路径,
其中所述下降开关器件为场效应晶体管FET,并且所述FET的源极端子连接到所述下降二极管,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到所述源极端子的自举电容器,并且
其中所述自举电容器被沿着所述第一下降开关器件的内部二极管、所述电感器和所述脉冲施加单元的接地端子组成的路径而充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
开关器件驱动单元,其电连接到所述下降开关器件的驱动端子,从而施加高电平电压或低电平电压以驱动所述下降开关器件;和
其中所述自举电容器连接在所述高电平电压的电力供给端子和所述低电平电压的电力供给端子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开关器件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放大器,其响应控制所述下降开关器件运行的信号,而输出高电平电压或低电平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自举电容器的一端电连接到所述放大器的高电平电力输入端子,并且所述自举电容器的另一端电连接到所述放大器的低电平电力输入端子和所述下降开关器件的源极端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开关器件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自举二极管,其电连接于驱动电压源和所述自举电容器的所述一端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开关器件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
第一电阻器,其电连接于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子和所述下降开关器件的栅极端子之间;和
第二电阻器,其电连接于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子和所述下降开关器件的源极端子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低电平电压是地电压。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能量回收判定器进一步包括:
上升开关器件,其确定将存储于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中的所聚集的能量发送到所述PDP;和
上升二极管,其为单向导通器件并将所述聚集的能量传送到所述PDP。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脉冲施加单元包括:
第一电压源,其供给第一电压;
第一电压开关器件,其切换所述第一电压并将所述第一电压传送到所述PDP;
第二电压源,其供给第二电压;和
第二电压开关器件,其切换所述第二电压并将所述第二电压传送到所述PDP。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电压是地电压。
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能量存储单元包括能量存储电容器,其连接于接地端子和所述能量回收判定器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脉冲是用于在放电单元中产生维持放电的维持脉冲,所述放电单元是从包含于所述PDP中的多个放电单元中所选出的放电单元。
2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脉冲是寻址脉冲,该寻址脉冲用于从包含于所述PDP中的多个放电单元中选择将要导通的放电单元。
23.一种显示器面板中的能量回收电路,所述显示器面板在多条电极线路中的至少两条电极线路之间具有面板电容器,其中所述能量回收电路从所述面板电容器回收电能或者将电能施加到所述面板电容器,所述能量回收电路包括:
能量存储单元,其通过从所述面板电容器回收电能而充电;
能量回收判定器,其控制从所述能量存储单元到所述面板电容器的电能施加或电能回收;和
电感器,其一端连接到所述能量回收判定器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到所述面板电容器,
其中所述能量回收判定器包括:
上升开关器件和下降开关器件,其并联地连接于所述能量存储单元和所述电感器之间,
上升二极管,其连接于所述上升开关器件和所述电感器之间,以便电流从所述上升开关器件流到所述电感器,和
下降二极管,其连接于所述下降开关器件和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之间,以便电流从所述下降开关器件流到所述能量存储单元。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能量回收电路,其中所述上升开关器件和所述下降开关器件均包括开关器件和驱动所述开关器件的开关器件驱动单元。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能量回收电路,其中所述上升开关器件驱动单元的一个端子连接到第一电压源,并且所述上升开关器件驱动单元的另一个端子连接于所述上升开关器件和所述上升二极管之间。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能量回收电路,其中所述上升开关器件包括连接到所述能量存储单元的第一端子、连接到所述上升二极管的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其中从所述第一端子流向所述第二端子的电流被施加到所述第三端子的信号控制。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能量回收电路,其中所述上升开关器件为FET,所述第一端子是漏极端子,所述第二端子是源极端子,所述第三端子是栅极端子。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能量回收电路,其中所述上升开关器件驱动单元包括驱动器件,该驱动器件通过一输入信号控制从所述第一电压源到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三端子的信号施加。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能量回收电路,其中所述驱动器件包括:施加所述输入信号的驱动信号输入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压源的电力施加端子;和输出端子,其连接到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三端子。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能量回收电路,其中所述电力施加端子经第一电容器连接于所述上升开关器件和所述上升二极管之间。
31.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能量回收电路,其中所述下降开关器件驱动单元的一个端子连接到第二电压源,所述下降开关器件驱动单元的另一个端子连接于所述下降开关器件和所述下降二极管之间。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能量回收电路,其中所述下降开关器件包括连接到所述电感器的第一端子、连接到所述下降二极管的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其中从所述第一端子流向所述第二端子的电流被施加到所述第三端子的信号控制。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能量回收电路,其中下降开关器件为FET,其中所述第一端子为漏极端子,所述第二端子为源极端子,所述第三端子为栅极端子。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能量回收电路,其中所述下降开关器件驱动单元包括驱动器件,其通过输入一信号控制从所述第二电压源到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三端子的信号施加。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能量回收电路,其中所述驱动器件包括:施加所述输入信号的驱动信号输入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压源的电力施加端子;和输出端子,其连接到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三端子。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能量回收电路,其中所述电力施加端子经一第二电容器连接于所述下降开关器件和所述下降二极管之间。
3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能量回收电路,其中所述能量存储单元包括电容器,该电容器通过从所述面板电容器回收电荷来施加电荷并使用所施加的电荷对所述面板电容器进行充电。
3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能量回收电路,其中在所述面板电容器的充电/放电工作期间,所述电感器与所述面板电容器产生谐振。
39.一种显示器的能量回收电路,包括:
电感器,其连接到所述显示器;
能量存储单元,其从所述显示器回收能量;和
能量回收判定器,其连接于所述电感器和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之间,其中所述能量回收判定器具有:第一单向路径,其将能量从所述能量存储单元供给到所述显示器;和第二单向路径,其从所述显示器回收能量,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单向路径具有对等布置的对等元件,
其中所述能量回收判定器包括上升开关器件和上升二极管,以及第一下降开关器件和第二下降开关器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向路径中所述上升二极管布置于所述上升开关器件之后,并且在所述第二单向路径中所述第二下降开关器件布置于所述第一下降开关器件之后,
其中所述第一下降开关器件和所述第二下降开关器件为场效应晶体管FET,并且它们的源极端子被公共地连接,并且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自举电容器,其连接到所述公共的源极端子,并且所述自举电容器被沿着所述第一下降开关器件的内部二极管、所述电感器和所述脉冲施加单元的接地端子组成的路径而充电。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能量回收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下降开关器件具有源极、漏极和栅极,并且所述电路进一步包括:
驱动器,其驱动所述第一和第二下降开关器件;和
驱动源,其提供驱动源电压,其中所述驱动器的输出连接到所述第一下降开关器件的栅极和所述第二下降开关器件的栅极,并且所述驱动源连接到所述第一下降开关器件的源极和所述第二下降开关器件的源极。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能量回收电路,进一步包括驱动电路,其驱动所述第一和第二下降开关器件,其中所述驱动电路不设置DC耦合电容器。
CN2007100031993A 2006-02-28 2007-02-28 显示器面板的能量回收电路和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303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60019291 2006-02-28
KR1020060019291 2006-02-28
KR10-2006-0019291 2006-02-28
KR1020060035362A KR100759575B1 (ko) 2006-04-19 2006-04-19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전력회수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장치
KR1020060035362 2006-04-19
KR10-2006-0035362 2006-04-19
KR1020060105815 2006-10-30
KR1020060105815A KR100804535B1 (ko) 2006-02-28 2006-10-30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장치
KR10-2006-0105815 2006-10-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0349A CN101030349A (zh) 2007-09-05
CN101030349B true CN101030349B (zh) 2011-04-13

Family

ID=38614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319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30349B (zh) 2006-02-28 2007-02-28 显示器面板的能量回收电路和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804535B1 (zh)
CN (1) CN1010303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54222B2 (en) * 2007-11-01 2009-06-3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based switchi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6040A (zh) * 2001-12-11 2003-06-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有效地驱动等离子体显示屏面的装置和方法
CN1452148A (zh) * 2002-04-19 2003-10-29 富士通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和显示设备
CN1606054A (zh) * 2003-10-08 2005-04-13 Lg电子株式会社 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能量恢复装置和方法
JP2005266460A (ja) * 2004-03-19 2005-09-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駆動基板及び当該駆動基板に搭載される半導体パワーモジュ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71203B1 (ko) 2004-05-18 2006-04-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에너지 회수 회로부를 포함하는 플라즈마 표시 패널의구동 장치
JP4664664B2 (ja) 2004-12-17 2011-04-0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回収回路、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用モジュー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6040A (zh) * 2001-12-11 2003-06-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有效地驱动等离子体显示屏面的装置和方法
CN1452148A (zh) * 2002-04-19 2003-10-29 富士通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和显示设备
CN1606054A (zh) * 2003-10-08 2005-04-13 Lg电子株式会社 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能量恢复装置和方法
JP2005266460A (ja) * 2004-03-19 2005-09-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駆動基板及び当該駆動基板に搭載される半導体パワーモジュー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70089577A (ko) 2007-08-31
CN101030349A (zh) 2007-09-05
KR100804535B1 (ko) 2008-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3366C (zh) 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装置和方法
JP4204054B2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及び駆動装置
CN100414583C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KR100590112B1 (ko)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8106855B2 (en) Energy recovery circuit and driving apparatus of display panel
JP4693625B2 (ja) プラズマ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CN101030349B (zh) 显示器面板的能量回收电路和驱动装置
CN101013555B (zh) 用于驱动等离子显示板的装置和方法
CN100492454C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及其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
KR100561340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장치 및 구동 방법
CN100507989C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装置
TW200425010A (en) Display panel driving method
US7598932B2 (en)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828703B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装置
JP2005331956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05331956A5 (zh)
CN101609639B (zh) 等离子体显示器
US20070013615A1 (en)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KR100998090B1 (ko)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
KR100761291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627370B1 (ko)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100627410B1 (ko)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20060221000A1 (en)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2007058224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駆動装置及び方法
KR100739648B1 (ko)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