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027991A - 吡蚜酮复配活性杀虫剂 - Google Patents

吡蚜酮复配活性杀虫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27991A
CN101027991A CNA2007100209411A CN200710020941A CN101027991A CN 101027991 A CN101027991 A CN 101027991A CN A2007100209411 A CNA2007100209411 A CN A2007100209411A CN 200710020941 A CN200710020941 A CN 200710020941A CN 101027991 A CN101027991 A CN 1010279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yrrole aphid
aphid ketone
rice
weight portion
insectic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209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兴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UNLONG BIOLOGICAL SCIENCE CO Ltd NANJING
Original Assignee
ZUNLONG BIOLOGICAL SCIENCE CO Ltd NAN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UNLONG BIOLOGICAL SCIENCE CO Ltd NANJING filed Critical ZUNLONG BIOLOGICAL SCIENCE CO Ltd NANJING
Priority to CNA2007100209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279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27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79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吡蚜酮复配活性杀虫剂,属于农药技术领域。该复配活性杀虫剂由吡蚜酮及其它活性成分——至少蚊蝇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噻嗪酮之一复配而成。其中,对应于1重量份的吡蚜酮,其它活性成分可行的配比范围为0.001-10重量份,可用于棉花、水稻、蔬菜及果树等多种农业及园艺害虫的防治,如防治烟粉虱、蓟马、蚜虫、白粉虱、叶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象甲、小菜蛾等害虫,具有理想的增效作用和广泛的杀虫谱。

Description

吡蚜酮复配活性杀虫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杀虫活性的复配组合物,尤其是一种吡蚜酮复配活性杀虫剂,属于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数十年来,吡蚜酮之类的农药在植物保护领域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
吡蚜酮的英文通用名:pymetrozine,化学名称为:(E)-4,5-二氢-6-甲基-4-(3-吡啶亚甲基胺)-1,2,4-三嗪-3(2H)-酮
结构式为:
Figure A20071002094100031
吡蚜酮是一种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很高选择性的高效新颖杀虫剂,主要用于烟粉虱、蓟马、蚜虫、白粉虱、叶蝉、稻飞虱等害虫的防治。在农作物田、蔬菜田、观赏植物、果树上控制蚜虫、飞虱和白粉虱等害虫正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有害生物常常在已有农药的选择压力下产生抗性,而诸如吡蚜酮(英文通用名:pymetrozine)、蚊蝇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噻嗪酮之类的杀虫单剂在应付多虫并发的防治要求时常常难尽全功。为了应对人们对食品安全以及对居住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延缓害虫抗药性,扩大农药的杀虫谱,有效利用现有农药品种资源,开发新型的农药复配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吡蚜酮复配活性杀虫剂,从而对杀灭害虫——尤其是在防治烟粉虱、蓟马、蚜虫、白粉虱、叶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象甲、小菜蛾等害虫方面具有增效作用或扩大杀虫谱。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吡蚜酮复配活性杀虫剂由吡蚜酮及其它活性成分——至少蚊蝇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噻嗪酮之一复配而成。其中,对应于1重量份的吡蚜酮,其它活性成分(至少蚊蝇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噻嗪酮之一)可行的配比范围为0.001-10重量份,较好的配比范围为0.01-5重量份,而优选的配比范围0.01-1。
本发明通过室内测试或小区试验筛选确定增效或协同作用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吡蚜酮与活性成分蚊蝇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噻嗪酮均具有增效或协同作用,是极为理想的杀虫组合物。当烟粉虱、蓟马、蚜虫、白粉虱、叶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象甲、小菜蛾等害虫发生时,本发明的组合物可有效控制其危害。
作为本发明的杀虫活性组合物中的其他活性成分选自蚊蝇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噻嗪酮中的一种或多种。这三种成分简称为A组化合物,可用于棉花、水稻、蔬菜及果树等多种农业及园艺害虫的防治,如防治烟粉虱、蓟马、蚜虫、白粉虱、叶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象甲、小菜蛾等害虫。分别以中文通用名/英文通用名的格式描述如下:
(1)蚊蝇醚/pyriproxyfen
(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in benzoate
(3)噻嗪酮/buprofezin
蚊蝇醚属于苯醚类杀虫剂,是一种保幼激素类型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具有强烈的杀卵活性。同时具有内吸作用,可以影响隐藏在叶片背面的幼虫。对昆虫的抑制作用表现在抑制幼虫蜕皮和成虫繁殖,抑制胚胎发育及卵的孵化,或生成没有生活力的卵,从而有效的控制并达到害虫防治的目的。对同翅目、缨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害虫具有高效、持效期长的特点,对作物安全,对鱼类低毒,对生态环境影响小。主要用于防治公共卫生及农业害虫。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是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具有超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等生物农药的特点。对很多害虫具有其它农药(如阿维菌素)无法比拟的活性,尤其对鳞翅目高效,如烟蚜夜蛾、棉铃虫,烟草天蛾、小菜蛾、大豆夜蛾、粘虫、甜菜夜蛾、旱地贪夜蛾、纷纹夜蛾、甘蓝银纹夜蛾、菜粉蝶、菜心螟、甘蓝横条螟、番茄天蛾、番茄蠹蛾、马铃薯甲虫、墨西哥瓢虫等多种害虫。其作用机制为:甲维盐可以增强神经递质如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从而使大量氯离子进入神经细胞,使细胞功能丧失,扰乱神经传导。幼虫在接触后马上停止进食,发生不可逆转的麻痹,在3-4天内达到最高致死率。
噻嗪酮是一种抑制昆虫生长发育的选择性杀虫剂。其触杀作用强,也具胃毒作用。作用机制为抑制昆虫体内几丁质的合成和干扰新陈代谢,致使若虫蜕皮畸形或翅畸形而缓慢死亡。一般在3~7天才能显现效果,但持效期长(30~40天)。该药对成虫没有直接的杀伤力,但可缩短其寿命,减少产卵量,且所产的卵多为不育卵,即使孵化的幼虫也很快死亡。与常规农药无交互抗性。该药对天敌较安全。
本发明组合物的上述四种主要复配成分均是本领域公知的杀虫剂,易于购得,因此本发明容易实施和推广应用。
在对吡蚜酮和上述A组药剂联合作用的研究中发现,部分组合类型表现出极高的增效作用,在防治稻田害虫、棉花及园艺害虫时表现出优秀的效果。同时,由于我国甲胺磷等高毒品种的禁止使用,急需优秀的组合物,高效、安全、与环境友好的新型实用药剂。
作为本发明的有害生物的研究对象二化螟和稻飞虱是农业上发生频繁和严重的害虫。二化螟可代表鳞翅目类害虫,具有钻蛀性,对杀虫药剂的要求高,药剂最好具有触杀、胃毒、内吸和渗透特性。稻飞虱种类多,包括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等,可代表刺吸式口器类的害虫,对防治稻飞虱的药剂必须要有较长的持效性。
在对吡蚜酮和上述A组药剂联合作用的研究中发现,部分组合类型表现出极高的增效作用,在防治稻田害虫、棉花及园艺害虫时表现出优秀的效果。同时,由于我国甲胺磷等高毒品种的禁止使用,急需优秀的本发明所提及的组合物,高效、安全、与环境友好的新型实用药剂。
制备本发明的复配活性杀虫剂时,可加入常规量的载体及添加剂(如:乳化剂、分散剂、稳定剂、渗透剂等)混合,并且,按常用方法可制得乳油、微乳剂、胶悬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颗粒剂、颗粒剂等。
适合在本发明具有杀虫活性的组合物中使用的载体可以是通常用于农业、园艺药剂的任何一种固体或液体载体,根据需要,可使用各种表面活性剂、稳定剂和其它辅助成分,在商业用的制剂中,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以与其它活性成分(例如各种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增效剂、肥料、芳香剂)组成混合物,以扩展其适用性。
虽然本发明具有杀虫活性的组合物的施用量需根据主要条件如种群密度、核心作物的种类和耕作形式、天气条件、施用方式等而调整,但一般而言,每公顷施用的具有杀虫活性的组合物的有效成分总量为1-500g,较好的为3-100g。在实践中,当本发明具有杀虫活性的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乳油、微乳剂、胶悬剂、水分散颗粒剂等时,可按对应的有效成分用量稀释后施于作物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为优选状态,但本发明活性成分及其配比、辅助成分及其添加量等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中所有的份均以重量计。
实施例一:50%吡蚜酮+蚊蝇醚水分散性颗粒剂
吡蚜酮                    25份
蚊蝇醚                    25份
木质素磺酸钠              5份
聚醋酸乙酸酯              5份
活性白土                  23份
尿素                      17份
实施例二:25.1%吡蚜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
吡蚜酮                    25份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0.1份
乙二醇                    12份
黄原胶                    1.2份
稳定剂                    6份
水                        补足到100份
实施例三:50%吡蚜酮+噻嗪酮水分散性颗粒剂
吡蚜酮                        25份
噻嗪酮                        25份
木质素磺酸钠                  10份
聚醋酸乙酸酯                  9份
活性白土                      16份
尿素                          15份
此外还有如下可行的实施例
实施例四:26%吡蚜酮+蚊蝇醚可湿性粉剂
吡蚜酮                        25份
蚊蝇醚                        1份
木质素磺酸钠                  6份
聚醋酸乙酸酯                  7份
活性白土                      补足到100份
实施例五:26%吡蚜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
吡蚜酮                        25份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1份
乙二醇                        10份
黄原胶                        1.2份
稳定剂                        10份
水                            补足到100份
实施例六:50%吡蚜酮+噻嗪酮水分散性颗粒剂
吡蚜酮                        20份
噻嗪酮                        30份
木质素磺酸钠                  10份
聚醋酸乙酸酯                  9份
活性白土                    16份
尿素                        15份
与以上实施例相关的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实例1:
具有杀虫活性的组合物杀灭二化螟的毒力试验。
采用常规生物测定方法测试吡蚜酮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作为单剂和复配剂(实施例二)时对二化螟的毒力,并以共毒系数评价其增效效果。具体操作要点描述如下:
方法:浸稻苗饲喂法。
稻苗的培养与选取:采用饲养二化螟的稻苗,高度在10cm左右。
药液配制:原药用丙酮溶解后稀释,用0.05%的土温80水溶液稀释成药液备用,后直接用自来水按一定比例稀释后处理稻苗。
药剂处理:将稻苗在药液中浸渍3s取出置于吸水纸上,自然晾干后装入指形管中。
接虫:每处理剂量共接虫30头,即在上述装有经药剂处理过的稻苗的指形管中接入二化螟幼虫,每管10头,重复三次。
饲养观察与检查:保湿及下光照培养,第7天时检查死活虫数,计算LC50
共毒系数采用孙云沛法计算。
共毒系数CTC=100×实际混用的毒力指数/理论混用的毒力指数
当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00,表明有增效作用;接近100,表示有相加作用;明显小于100,表明有拮抗作用。
测试及计算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供试药剂对二化螟的毒力
  供试药剂   y=a+bx   毒力LC50(ppm)
  吡蚜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Y=1.9349+1.1032xY=6.9960+1.5362x   600.3ppm0.0502ppm
表2、吡蚜酮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二化螟的毒力及共毒系数评价
 组合物   比例  毒力LC50(ppm)   CTC
吡蚜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300∶1250∶1200∶1  0.04150.03110.0395   100.33100.40100.50
结果表明,“吡蚜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活性组合物中,吡蚜酮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二化螟的毒力为相加作用,即此组合物在具体应用时可扩大杀虫谱,一药多治,协同防治农田多种虫害。
试验实例2:
具有杀虫活性的组合物杀灭稻飞虱的毒力试验。
以室内饲养的稻飞虱若虫为测试对象。采用常规生物测定技术,以稻苗浸渍法处理稻飞虱,对吡蚜酮、蚊蝇醚及其复配剂(实施例一)进行毒力测定和增效测定,并以共毒系数评价其增效效果,指导稻飞虱的综合治理。具体操作要点描述如下:取事先培养好的稻苗,修理整齐后在按一定比例及浓度预先配制好的药液中浸渍10s,晾干后接种褐稻虱若虫,然后培养至7天,统计死亡率,计算LC50
共毒系数采用孙云沛法计算。
共毒系数CTC=100×实际混用的毒力指数/理论混用的毒力指数
当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00,表明有增效作用;接近100,表示有相加作用;明显小于100,表明有拮抗作用。
测试及计算结果如表3、4所示。
表3、供试药剂对褐稻虱的毒力
  供试药剂   y=a+bx   毒力LC50(ppm)
  吡蚜酮蚊蝇醚噻嗪酮   Y=5.9161+1.3152xY=5.0931+2.3365xY=4.6997+1.6971x   0.20110.91231.5030
表4含吡蚜酮的组合物对褐稻虱的毒力及共毒系数评价
  组合物   比例  毒力LC50(ppm)   CTC
  吡蚜酮+蚊蝇醚吡蚜酮+噻嗪酮   1∶11∶1  0.07130.1012   506.64233.22
由表4可知吡蚜酮与蚊蝇醚、噻嗪酮混配后的组合物对褐稻虱有非常显著的增效作用。采用此活性组合物可有效地防治稻飞虱。
其它有关实际应用的情况如下:
应用实例1:
以制剂实例1中所述的50%(25%吡蚜酮+25%蚊蝇醚)水分散性颗粒剂对水稀释5000倍,对西瓜进行叶面喷雾,药后7天对烟粉虱的校正防效达90.5%,而25%吡蚜酮水分散性颗粒剂及25%蚊蝇醚水分散性颗粒剂对水稀释5000倍单用,药后7天对烟粉虱的校正防效则分别只达75.1%和65.3%;以每亩10克制剂实例1所述制剂对水稻进行叶面喷雾,药后7天对稻飞虱的防效为95.3%,而25%吡蚜酮水分散性颗粒剂及25%蚊蝇醚水分散性颗粒剂对水稀释5000倍单用,药后7天对稻飞虱的校正防效则分别只达71.2%和60.1%。
应用实例2:
以制剂实例2中所述的25.1%(25%吡蚜酮+0.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悬浮剂对水稀释5000倍,进行叶面喷雾,药后7天对稻飞虱的校正防效达98.5%,而25%吡蚜酮悬浮剂及0.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悬浮剂对水稀释5000倍单用,药后7天对稻飞虱的校正防效则分别只达70.1%和63.3%;以制剂实例2中所述的25.1%(25%吡蚜酮+0.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悬浮剂对水稀释5000倍,叶面喷雾,对黄瓜烟粉虱的校正防效为93.1%,而25%吡蚜酮悬浮剂及0.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悬浮剂对水稀释5000倍单用,药后7天对黄瓜烟粉虱的校正防效则分别只达80.1%和56.2%。
应用实例3:
以制剂实例2中所述的25.1%(25%吡蚜酮+0.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悬浮剂对水稀释3000倍,叶面喷雾,药后7天对稻纵卷叶螟的校正防效为90.1%;而25%吡蚜酮悬浮剂及0.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悬浮剂对水稀释3000倍单用,药后7天对稻纵卷叶螟的校正防效则分别只达30.1%和80.5%。
应用实例4:
以制剂实例3中所述的50%(25%吡蚜酮+25%噻嗪酮)水分散性颗粒剂对水稀释5000倍,叶面喷雾,药后7天对棉花烟粉虱的校正防效为93.5%;而25%吡蚜酮水分散性颗粒剂及25%噻嗪酮水分散性颗粒剂对水稀释5000倍单用,药后7天对棉花烟粉虱的校正防效则分别只达70.1%和53.5%。
总之,以上叙述可以证明,本发明具有理想的增效作用,并且可以扩大杀虫谱。归纳起来:
1、本发明中经过复配的活性组合物在实际应用中比原有单一活性成分的单剂表现出更加优异的杀虫活性,一般增效达20%左右或更高。
2、本发明中经过复配的活性组合物在实际应用中比原有单一活性成分的单剂表现出更加广泛的杀虫谱,如制剂实例2中所述的25.1%(25%吡蚜酮+0.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悬浮剂,其不但对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同时也能很好地控制鳞翅目害虫的危害,一药多治省工省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3、本发明中经过复配的活性组合物在实际应用中比原有单一活性成分的单剂田间桶混使用方便,效果稳定。
4、本发明中经过复配的活性组合物在实际应用中可有效延缓害虫对各单剂抗性的产生,延长各活性组分的使用寿命。
5、本发明中经过复配的活性组合物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选择性强、对天敌杀伤少的特性,有利于生态平衡和综合防治。
6、本发明中经过复配的活性组合物具有对环境友好的特点,有利于环境保护。
7、本发明中经过复配的活性组合物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低毒的特性,随着我国禁用、限用高毒农药措施的实施,本发明中的活性组合物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吡蚜酮复配活性杀虫剂,由吡蚜酮与活性成分复配而成,所述活性成分为至少蚊蝇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噻嗪酮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吡蚜酮复配活性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吡蚜酮1重量份对应的活性成分为0.001-1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吡蚜酮复配活性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吡蚜酮1重量份对应的活性成分为0.01-5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吡蚜酮复配活性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吡蚜酮1重量份对应的活性成分为0.5-2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2、3、4所述吡蚜酮复配活性杀虫剂,其特征在于:还含有常规量的载体及添加剂,所述载体及添加剂包括乳化剂、分散剂、稳定剂、渗透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吡蚜酮复配活性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乳油、微乳剂、胶悬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颗粒剂、颗粒剂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吡蚜酮复配活性杀虫剂在防治烟粉虱、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蓟马、蚜虫、白粉虱、叶蝉、小菜蛾害虫的应用。
CNA2007100209411A 2007-04-04 2007-04-04 吡蚜酮复配活性杀虫剂 Pending CN1010279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209411A CN101027991A (zh) 2007-04-04 2007-04-04 吡蚜酮复配活性杀虫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209411A CN101027991A (zh) 2007-04-04 2007-04-04 吡蚜酮复配活性杀虫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7991A true CN101027991A (zh) 2007-09-05

Family

ID=38713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209411A Pending CN101027991A (zh) 2007-04-04 2007-04-04 吡蚜酮复配活性杀虫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27991A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9370A (zh) * 2010-12-13 2011-04-06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CN102007920A (zh) * 2010-11-09 2011-04-13 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 吡丙醚和吡蚜酮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352169B (zh) * 2008-09-12 2011-04-20 陈章艳 基于伊维菌素的农药组合物
CN102098920A (zh) * 2008-06-19 2011-06-15 辛根塔有限公司 防治新烟碱类抗性昆虫的方法
CN102349507A (zh) * 2011-09-13 2012-02-15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含吡蚜酮的超低容量液剂
CN102428932A (zh) * 2011-11-28 2012-05-02 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杀虫组合物
CN102657191A (zh) * 2012-05-14 2012-09-1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针对稻飞虱和螟虫的田间桶混农药增效配方
CN101379982B (zh) * 2008-07-17 2012-09-26 张少武 一种含有吡丙醚和阿维菌素的杀虫组合物
CN103348988A (zh) * 2013-07-17 2013-10-1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防治西花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
CN103355323A (zh) * 2013-07-17 2013-10-23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防治蔬菜棕榈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
CN104396967A (zh) * 2014-11-06 2015-03-11 山东永泰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黄瓜上的杀虫杀菌剂
CN104396966A (zh) * 2014-11-06 2015-03-11 山东永泰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治灰霉病和蚜虫的微囊悬浮剂
CN105494362A (zh) * 2015-12-11 2016-04-20 济南舜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吡蚜酮的组合物及应用
CN106106464A (zh) * 2016-06-22 2016-11-16 张利文 一种防治高粱黑穗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69931A (zh) * 2018-05-29 2018-09-25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新型水稻专用叶面喷施药肥
CN112400889A (zh) * 2020-12-03 2021-02-26 中诚国联(河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甲维盐和吡蚜酮组合物在防治稻飞虱上的应用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8920A (zh) * 2008-06-19 2011-06-15 辛根塔有限公司 防治新烟碱类抗性昆虫的方法
CN101379982B (zh) * 2008-07-17 2012-09-26 张少武 一种含有吡丙醚和阿维菌素的杀虫组合物
CN101352169B (zh) * 2008-09-12 2011-04-20 陈章艳 基于伊维菌素的农药组合物
CN102007920A (zh) * 2010-11-09 2011-04-13 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 吡丙醚和吡蚜酮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999370A (zh) * 2010-12-13 2011-04-06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CN102349507A (zh) * 2011-09-13 2012-02-15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含吡蚜酮的超低容量液剂
CN102349507B (zh) * 2011-09-13 2013-09-11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含吡蚜酮的超低容量液剂
CN102428932A (zh) * 2011-11-28 2012-05-02 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杀虫组合物
CN102657191A (zh) * 2012-05-14 2012-09-1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针对稻飞虱和螟虫的田间桶混农药增效配方
CN102657191B (zh) * 2012-05-14 2013-10-16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针对稻飞虱和螟虫的田间桶混农药增效配方
CN103348988A (zh) * 2013-07-17 2013-10-1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防治西花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
CN103355323A (zh) * 2013-07-17 2013-10-23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防治蔬菜棕榈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
CN104396967A (zh) * 2014-11-06 2015-03-11 山东永泰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黄瓜上的杀虫杀菌剂
CN104396966A (zh) * 2014-11-06 2015-03-11 山东永泰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治灰霉病和蚜虫的微囊悬浮剂
CN104396966B (zh) * 2014-11-06 2016-09-28 山东永泰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治灰霉病和蚜虫的微囊悬浮剂
CN104396967B (zh) * 2014-11-06 2016-10-05 山东永泰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黄瓜上的杀虫杀菌剂
CN105494362A (zh) * 2015-12-11 2016-04-20 济南舜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吡蚜酮的组合物及应用
CN106106464A (zh) * 2016-06-22 2016-11-16 张利文 一种防治高粱黑穗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69931A (zh) * 2018-05-29 2018-09-25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新型水稻专用叶面喷施药肥
CN112400889A (zh) * 2020-12-03 2021-02-26 中诚国联(河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甲维盐和吡蚜酮组合物在防治稻飞虱上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27991A (zh) 吡蚜酮复配活性杀虫剂
CN101066055A (zh) 含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农药组合物
CN101524075A (zh) 含有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组合物
CN101044855A (zh) 一种含印楝素和阿维菌素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349539B (zh) 一种含噻唑磷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
CN113812414A (zh) 一种含螺虫乙酯和氟啶虫酰胺的农药组合物
CN102342291A (zh) 一种含有乙基多杀菌素与菊酯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
CN102487955A (zh) 一种与乙基多杀菌素复配的杀虫组合物
CN115530173B (zh) 一种防治甘蔗螟虫的增效杀虫剂
CN101984828A (zh) 一种复配杀虫剂
CN101589720B (zh) 一种含有茚虫威的杀虫剂组合物
CN106857581A (zh) 一种含有三氟咪啶酰胺的杀线虫组合物
CN101385457A (zh) 一种含有阿维菌素与茚虫威的杀虫剂组合物
CN103651563A (zh) 一种含有芸苔素内酯的杀菌杀虫组合物
CN103704255A (zh)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的杀菌杀虫组合物
CN105994275B (zh) 一种环虫酰肼与生物源类的农药组合物
CN101379982B (zh) 一种含有吡丙醚和阿维菌素的杀虫组合物
CN108849961A (zh) 含有吡啶喹唑啉的农药组合物
CN1539285A (zh) 含三唑磷和锐劲特复配杀虫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565182A (zh) 氟吗啉与烯肟菌酯及含有增效剂的杀菌组合物
CN1557153A (zh) 具有杀虫活性的组合物及其在防治农业园艺多种害虫方面的应用
CN106719780B (zh) 一种含有高效氯氟氰菊酯与氟铃脲的增效农药组合物
CN105010371B (zh) 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104402B (zh) 杀虫杀螨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734181B (zh) 一种含有环氟菌胺的杀菌杀虫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