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020093B - 一种医疗器械、管状插入装置和具有该医疗器械的管状插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疗器械、管状插入装置和具有该医疗器械的管状插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20093B
CN101020093B CN2007100840555A CN200710084055A CN101020093B CN 101020093 B CN101020093 B CN 101020093B CN 2007100840555 A CN2007100840555 A CN 2007100840555A CN 200710084055 A CN200710084055 A CN 200710084055A CN 101020093 B CN101020093 B CN 1010200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main body
instruments
medical apparatus
insertion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840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20093A (zh
Inventor
下神学
后藤伸一
二本松昌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Intec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Intec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Intec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Intec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20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0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200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00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97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hub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21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105Steering means as part of the catheter or advancing means; Markers for positioning
    • A61M25/0133Tip steering devices
    • A61M25/0136Handl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1/00Devices for introducing or retaining media, e.g. remedies, in cavities of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在一种医疗器械(1)、管状插入装置(10A)和具有医疗器械(1)的管状插入装置中,医疗器械(1)具有主体(2)和圆柱体(3),主体被调节成绕管状插入装置(10A)的轴线旋转,圆柱体(3)被设置成与主体(2)接触,从而与主体(2)一体旋转。设置扭矩调节机构(4)来脱开与主体(2)同步的一体旋转,从而在施加到圆柱体(3)的扭矩大于预定值时阻断向管状插入装置(10A)的扭矩传送。阻断扭矩传送使管状插入装置(10A)无法继续旋转,由此避免在管状插入装置(10A)上引起扭矩弯曲,并使操作人员可以迅速发现过大的扭矩。

Description

一种医疗器械、管状插入装置和具有该医疗器械的管状插入装置
本申请要求2006年2月1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6-37162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内容全文结合于此作为参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管状插入装置以及具有该医疗器械的管状插入装置,当将管状插入装置插入人体时,该医疗器械附连于该管状插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人体器官、特别是诸如血管、消化道、尿道等进行医疗诊断时,要使用一种具有柔性且沿轴向细长的本体的管状插入装置(也叫做管状内腔插入装置)。将插入装置插入人体内的管道的操作人员在近侧操作插入装置,从而操纵远端部分使之进入管道。插入装置的形式为导管、引导线、气囊导管等。
当使用管状插入装置时,操作人员可在医疗器械的近侧绕插入装置的轴线旋转插入装置。例如,在操作插入装置穿过弯曲的管道、操纵预定形状的插入装置或将插入装置扭转地插过管道中的阻塞区域时需要进行这一步骤。
当绕插入装置的轴线旋转插入装置而使插入装置将其末端部分推抵在阻塞区域或血管壁上时,插入装置有可能受到多余的旋转扭矩。
如果旋转扭矩达到大于预定值的量,则插入装置会扭转变形,从而在操作过程中弯曲。在此情况下,操作人员不得不将变形的插入装置从管道中抽出,并用新的插入装置来替换。这将使接受插入装置进行医疗治疗的患者难以承受。
为了解决以上的缺点,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5-296078揭示了这样一种插入装置,该装置在近侧处具有直径减小的近端,它能很好地承受扭转弯曲,从而不会引起在管道中的弯曲。此外,该文件还揭示了一种结构,该结构使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视觉来确认管道中的弯曲。
有可能需要用新的插入装置来替换发生弯曲的插入装置。操作人员有可能需要用视觉来确认发生弯曲。
所述弯曲通常要求当操作人员通过视觉确认发生弯曲时即替换插入装置。即时地发现扭矩超出预定值对于操作人员来说是困难的。由于难以即时发现过大的扭矩,因此要通过视觉来确认弯曲需要时间,因此就会延迟对插入装置的替换,从而延长医疗时间。
同时,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10-66696揭示了一种医疗器械,该医疗器械具有扭矩调节装置来控制导管,在该导管中安装有旋转段。它可控制驱动旋转段所需的扭矩传送,但是没有使操作人员可在使用插入装置的过程中即时发现插入装置承受的扭矩大于预定值的结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并提供一种通过保护插入装置不被弯曲而可以不需要替换管状插入装置的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器械、管状插入装置和具有该医疗器械的管状插入装置,它使操作人员可在使用插入装置的过程中在近侧即时地发现插入装置受到大于预定值的扭矩。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疗器械,提供主体以连接于要用来插入人体的管状插入装置。提供圆柱体以接触主体,并将该圆柱体布置成与主体成一体地旋转。
提供一种扭矩调节装置以松开圆柱体和主体之间的一体旋转,从而当圆柱体被施加超出预定的扭矩时阻断向管状插入装置的扭矩转送。
当施加到圆柱体上的扭矩大于预定值时,该扭矩使圆柱体从主体脱开,由此使插入装置无法旋转,从而保护插入装置不会扭转弯曲。在使用医疗器械时,可松开两侧接触,而该两侧接触使操作人员可使主体和圆柱体之间一体地旋转,由此,就使操作人员能在近侧即时发现插入装置受到大于预定值的扭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管状插入装置,该插入装置将要被插入人体内并具有医疗器械,该医疗器械包括部分地由螺旋线圈体形成的管状体,该螺旋线圈体是通过卷绕金属丝或绞合金属丝这两种方法中的至少一种而设置,而医疗器械是设置成用来向管状体传送旋转运动的。
医疗器械具有主体和圆柱体,该圆柱体与主体接触设置从而与主体一体地旋转。设置有扭矩调节机构以松开圆柱体和主体之间的一体旋转,从而在圆柱体被施加大于预定的扭矩时阻断向管状插入装置的扭矩传送。
当圆柱体被施加大于预定的扭矩时,该扭矩使两侧接触脱开,而该两侧接触使操作人员可令主体和圆柱体之间一体旋转,由此使管状体无法旋转,从而保护管状体不受扭转弯曲。
当使用管状插入装置时,它使操作人员可以发现两侧接触脱开,而该两侧接触使操作人员可令主体和圆柱体之间一体旋转,从而可即时发现插入装置被施加了大于预定的扭矩。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这些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插入装置的一个例子中的医疗器械和该医疗器械所附连的闭塞导管的侧视图;
图2是沿图1中的线A-A得到的插入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沿图1中的线B-B得到的插入装置的截面图;
图4是沿图1中的线C-C得到的插入装置的截面图;
图5是示出了闭塞导管和医疗器械之间的连接区域的放大的纵截面图;
图6是医疗器械的侧视图;
图7是医疗器械的前端表面的平面图;
图8是医疗器械的纵截面图;
图9是当医疗器械受到小于特定预定值的扭矩时的放大立体图;
图10是当医疗器械受到大于特定预定值的扭矩时的放大立体图;
图11是示出了主体侧齿部分和圆柱体侧齿部分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医疗器械的侧视图;
图13是该医疗器械的纵截面图;
图14是示出了主体侧齿部分和圆柱体侧齿部分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医疗器械和该医疗器械所附连的闭塞导管的侧视图;
图16-18是示出了主体侧齿部分和圆柱体侧齿部分的倾斜面(修改形式)之间的啮合关系的视图;
图19是附连有闭塞导管的医疗器械(修改形式)的侧视图;
图20是附连有闭塞导管的医疗器械(修改形式)的纵截面图;以及
图21是沿图20中的线J-J得到的卡盘(修改形式)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有一种医疗器械,该医疗器械附连于管状内腔插入装置,该插入装置具有柔性且轴向细长的本体。该管状内腔插入装置具有远端部分和近端,该远端部分用于插入人体内的管道中,而操作部分固定于近端。该医疗器械具有主体、圆柱体和扭矩调节机构。主体连接于操作部分并被调节为绕管状内腔插入装置的轴线旋转。圆柱体与主体接触,并被布置成与主体一体地旋转。当绕圆柱体的轴线手动旋转该圆柱体时,如果对圆柱体施加大于预定的扭矩,则扭矩调节机构可通过松开圆柱体和主体之间的一体旋转而阻止从圆柱体到管状插入装置的扭矩传送。
圆柱体具有位于管状内腔插入装置所定位的那一侧的圆柱体远端部分,并具有位置与管状内腔插入装置所定位的那一侧相对的圆柱体近端。扭矩调节机构位于主体和圆柱体远端部分之间的接触部分或位于主体和圆柱体近端之间的接触部分。
扭矩调节机构具有主体侧齿部分和圆柱体侧齿部分,主体侧齿部分具有至少两个在主体上的倾斜表面,圆柱体侧齿部分具有至少两个在圆柱体上的倾斜表面以与主体侧齿部分啮合。
根据圆柱体沿一个方向与一个倾斜表面接触旋转以及沿另一个方向与另一个倾斜表面接触旋转的情况,主体侧齿部分和圆柱体侧齿部分各自使倾斜表面以不同的倾斜角倾斜。
主体在其外围部分具有至少一个主体侧突出部,同时,圆柱体在其外围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圆柱体侧突出部,从而形成一系列突出部。
附连于医疗器械的管状内腔插入装置具有由金属体所形成的远端部分,以及部分地由螺旋线圈体所形成的轴部分,该螺旋线圈体是通过卷绕金属丝或绞合金属丝这两种方法中的至少一种而设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有一种医疗器械,其中主体具有第一主体端和第二主体端,第一主体端位于管状内腔插入装置的远端部分所定位的那一侧,而第二主体端的位置与管状内腔插入装置的远端部分所定位的那一侧相对。圆柱体的第一圆柱体端被构造成与第一主体端接触,且第二圆柱体端被构造成与第二主体端接触。
圆柱体被布置成可轴向运动,从而使第一主体端或第二主体端与主体接触。扭矩调节机构具有第一扭矩调节部分和第二扭矩调节部分。第一扭矩调节部分设置在第一主体端和第一圆柱体端之间的接触部分处,而第二扭矩调节部分设置在第二主体端和第二圆柱体端之间的接触部分处。
这就是使第一扭矩调节部分处的一体旋转脱开所需的扭矩大小与使第二扭矩调节部分处的一体旋转脱开所需的扭矩大小不同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有一种管状内腔插入装置,该插入装置具有柔性且轴向细长的本体,用于从管状内腔插入装置的远端部分插入管道。
管状内腔插入装置具有轴部分、操作部分、远端部分和医疗器械。轴部分至少部分地由螺旋线圈体形成,该螺旋线圈体是通过卷绕金属丝或绞合金属丝这两种方法中的至少一种而设置。操作部分可旋转地设置在管状内腔插入装置的近端。
医疗器械被设置成用来将操作部分的旋转运动传送给轴部分。医疗器械具有与主体接触的圆柱体,且被布置成与主体一体旋转。
扭矩调节机构被设置成用来阻断主体和圆柱体的一体旋转,从而在圆柱体被施加大于预定的扭矩时,使扭矩无法从圆柱体传送给主体。
在此情况下,医疗器械的主体具有位于管状内腔插入装置的远端部分处的第一主体端以及位置与管状内腔插入装置的远端部分相对的第二主体端。
圆柱体具有被构造成与第一主体端接触的第一圆柱体端以及被构造成与第二主体端接触的第二圆柱体端。圆柱体被布置成可轴向运动,从而使第一圆柱体端或第二圆柱体端与主体接触。
扭矩调节机构具有第一扭矩调节部分和第二扭矩调节部分。第一扭矩调节部分被设置在第一主体端和第一圆柱体端之间的接触部分处,而第二扭矩调节部分被设置在第二主体端和第二圆柱体端之间的接触部分处。
扭矩调节机构具有主体侧齿部分和圆柱体侧齿部分,主体侧齿部分具有至少两个在主体上的倾斜表面,圆柱体侧齿部分具有至少两个在圆柱体上的倾斜表面以与主体侧齿部分啮合。
根据圆柱体沿一个方向与一个倾斜表面接触而旋转以及沿另一个方向与另一个倾斜表面接触而旋转的情况,主体侧齿部分和圆柱体侧齿部分各自使倾斜表面以不同的倾斜角倾斜。
这使操作人员可以区分松开第一扭矩调节部分处的一体旋转所需的扭矩和松开第二扭矩调节部分处的一体旋转所需的扭矩。
为了更加具体地说明实施例,将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医疗器械和管状插入装置的结构。
在以下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的说明中,相同类型的结构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10,这些附图结构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医疗器械1,该医疗器械1将附连于用作管状插入装置(管状内腔插入装置)的闭塞导管10的近端部分(图示右侧)。闭塞导管10具有轴部分11,轴部分的一部分通过卷绕金属丝或绞合金属丝这两种方法中的至少一种形成螺旋线圈体。轴部分11在左端具有由金属体形成的远端部分12,并在轴部分11的近端具有操作部分13,如图1所示。
具体来说,轴部分11形成螺旋线圈体。螺旋线圈体包括通过将多根既长且细的金属丝以大致恒定的间距紧密绞合在一起而制成的绞合线圈。组成螺旋线圈体的每一根金属丝由不锈钢丝制成。用作金属丝的金属并不完全限于本实施例所使用的不锈钢。
金属丝可以由任何柔性的金属材料制成,这些材料通常可用于生产导管元件。例如,诸如镍-钛基合金之类的超弹性合金可单独或与不锈钢结合使用。
此外,金属丝的数量可自由选择,只要例如对螺旋线圈体所需的柔性和刚性有适当的平衡即可。例如,螺旋线圈体可通过绞合六根或十六根金属丝(直径为0.075-0.20mm)而形成,更佳的是通过绞合8到12根金属丝。例如,螺旋线圈体可以1.70-1.90mm的引线距绞合而成。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采用引线距为1.78mm的八根金属丝(直径为0.18mm)。要注意的是,螺旋线圈体的轴部分11可通过卷绕单根金属丝或多根金属丝而形成,而非绞合金属丝。
通过研磨工艺或类似的工艺,轴部分11的远端部分的外表面呈锥形,从而使远端部分随着向前延伸而直径逐渐减小,如图3所示。
同时,轴部分11的远端部分的外表面在图4中被显示为呈波浪形,因为它没有被研磨。
远端部分12是通过将金属圆柱体固定到轴部分11的前端而形成的,它是要通过皮肤而插入到人体的管道中的部分。远端部分12的金属圆柱体是由不透射线的材料制成的,比如金、铂、铂-铑合金等。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远端部分12的金属圆柱体由铂制成。远端部分12的金属圆柱体的外表面为图2所示的光滑表面。
操作部分13具有近端部分,该近端部分提供圆柱形连接器14,用于与医疗器械1连接。圆柱形连接器14具有形成直径增加的凸缘部分15的近端,该凸缘部分15的外表面形成螺纹部分15a。
闭塞导管10经操纵而在其近侧绕其轴线旋转,以根据螺旋线圈体的引线距而向前和向后移动。然后,在允许引导线通过之后,将闭塞导管10插入闭塞部分,该闭塞部分使扩张装置(例如气囊导管)不能通过。闭塞导管10用于为之后所操纵使用的扩张装置生成通道。
通常,闭塞导管10总长度为750-1530mm,且具有长度为350-1100mm的轴部分11,轴部分11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为0.35-0.66mm和0.50-1.00mm。轴部分11的远端部分12长度为0.5-1.0mm,远端部分12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为0.30-0.50mm和0.50-1.00mm。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闭塞导管10总长度为1450mm,且具有长度为1050mm的轴部分11,轴部分11的最大内径和外径分别为0.46mm和0.71mm。轴部分11的远端部分12的长度为1.0mm,远端部分12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为0.40mm和0.62mm。根据应用目的,闭塞导管10的长度、内径和外径可依据需要适当地选择。
医疗器械1具有设置用来阻断传向闭塞导管10的扭矩传送的扭矩调节机构4。医疗器械1具有主体2,该主体2沿其轴线固定于圆柱形连接器14且不相对于闭塞导管10旋转,还具有圆柱体3,该圆柱体3与主体2相接触,从而一致地与主体2一体旋转。
该结构为:当对圆柱体3施加大于预定的扭矩时,圆柱体3脱开与主体2的一体旋转,从而阻断传向闭塞导管10的扭矩传送,同时保持圆柱体3绕其自身轴线的旋转。
在描述医疗器械1时,前端部分表示作为图中管状插入装置一侧的医疗器械1的左侧,后端部分表示作为图中管状插入装置的另一侧的闭塞导管10的右侧。
主体2为圆柱形,并具有细长的杆部分21以及一体地形成在细长的杆部分21的前端、直径比细长的杆部分21大的直径增加部分22。直径增加部分22的后端被用做靠着圆柱体3的接触表面。主体2具有旋在细长的杆部分21的后端的止档件23。要注意的是,主体2具有内腔24,可将引导线(未示出)经该内腔插入。
细长的杆部分21在与直径增加部分22交界的部分具有中间部分21a。中间部分21a的外径小于直径增加部分22的外径,且略小于圆柱体3前端的内径,如图8所示。
在中间部分21a的后侧,沿细长的杆部分21的轴线方向,细长的杆部分21具有被确定为小于中间部分21a的直径的等直径尺寸。
直径增加部分22具有外圆柱部分25,该外圆柱部分的内表面形成螺纹部分25a。在外圆柱部分25中,中间圆柱部分26同心地向着直径增加部分22的前端一体延伸。中间圆柱部分26的前端稍稍延伸超出外圆柱部分25的前端,环形空间27形成在中间圆柱部分26和外圆柱部分25之间。
在将主体2如图5所示连接到闭塞导管10上时,通过将圆柱形连接器14插入中间圆柱部分26,凸缘部分15的螺纹部分15a被紧固到外圆柱部分25的螺纹部分25a中。主体2在直径增加部分22的后端侧被插入圆柱体3中。
圆柱体3具有位于插入装置一侧的前端段(第一主体端)CF和位置与插入装置一侧相对的后端段(第二主体端)CR。主体2除了直径增加部分22以外的部分都插入到圆柱体3中。在前端段CF处设置有接合圆柱31,该接合圆柱的直径与直径增加部分22的直径相似,从而使圆柱体3的前端与直径增加部分22的后端接触,形成两侧接触。
从接合圆柱31到后端段CR,圆柱体3分别具有收缩部分32和手柄部分33。收缩部分32比接合圆柱31细,而手柄部分33具有锥形部分32A,该部分的直径从收缩部分32向后逐渐增加。
只要握住圆柱体3,操作人员就可以用手指捏住收缩部分32并握住手柄部分33。圆柱体3具有从梯状部分34向后直径变大的内壁,该梯状部分34设置在锥形部分32A的后端,从而形成扩大的孔35。
用螺旋弹簧S将圆柱体3向直径增加部分22推,从而使圆柱体3的前端与直径增加部分22的后端接触。螺旋弹簧S围绕细长的杆部分21的外表面并位于扩大的孔35中。
在此情况下,螺旋弹簧S的前端接触梯状部分34的前端,且其后端接触止档件23的前端。通过轴向移动止档件23,就能依需要调节螺旋弹簧S的收缩和拉伸长度。
在被置于主体2和前端段CF之间的接触部分(两侧接触)中的扭矩调节机构4中,设置有主体侧齿部分42和圆柱体侧齿部分43,这两个齿部分依次设置在主体2和圆柱体3处。扭矩调节机构4使主体侧齿部分42与圆柱体侧齿部分43交替接合。
在这个实施例中,分别有8个齿部分42、43,但至少有一个齿部分,较佳地可设置3到12个齿部分。
更确切地说,主体侧齿部分42形成在直径增加部分22的相对端表面(后端表面)上,面对圆柱体3的前端表面。圆柱体侧齿部分43形成在圆柱体的相对端表面(前端表面)上,面对直径增加部分22的后端表面,从而用作主体2和前端段CF之间的接触部分处的扭矩调节机构4。
主体侧齿部分42和圆柱体侧齿部分43形成由倾斜表面44、45形成的三角形结构(不等边三角形)。倾斜表面44、45具有不同的倾斜角,从而使主体侧齿部分42和圆柱体侧齿部分43的倾斜表面44、44沿一个旋转方向互相紧密接触,而相反,倾斜表面45、45沿相反的旋转方向紧密接触。
倾斜表面44倾斜成9-45°的角度范围内(较佳地为15°),而倾斜表面45倾斜成9°或更大的角度,但小于或等于90°(较佳地为30°)。主体侧齿部分42和圆柱体侧齿部分43沿圆形线以规则的间隔形成8个齿,且每个齿具有0.3-1.5mm范围内(较佳地为0.5mm)的齿高。
螺旋弹簧S的推力以及主体侧齿部分42和圆柱体侧齿部分43的倾斜表面44、45的倾斜度决定了进行主体2和圆柱体3的一体旋转所需的主体侧齿部分42和圆柱体侧齿部分43之间的接合力。当接合力大于施加到圆柱体3上的扭矩时,该扭矩使圆柱体侧齿部分43和主体侧齿部分42之间的接合脱开。闭塞导管10的结构特征、材料特性等预先决定了齿部分42、43之间不会在闭塞导管10上引起扭转弯曲的所需的接合力的大小。
在此情况下,当握住圆柱体3以使之绕其轴线旋转而使圆柱体3施加了大于预定的扭矩时,该扭矩使圆柱体侧齿部分43和主体侧齿部分42之间的一体旋转脱开,从而使圆柱体3相对于主体2旋转,从而阻断传向闭塞导管10的扭矩传送。
主体2具有向外且沿直径增加部分22的外表面延伸的主体侧突出部28。沿直径增加部分22的外表面以规则的间隔(90°)设置有四个主体侧突出部28。
圆柱体3具有向外且沿接合圆柱31的外表面延伸的圆柱体侧突出部37。沿接合圆柱31的外表面以规则的间隔(90°)设置有四个圆柱体侧突出部37。四个圆柱体侧突出部37之一沿轴向延伸得比其它突出部37更长,从而通过收缩部分32达到手柄部分33。圆柱体侧突出部37适于形成一系列与对应的主体侧突出部28对齐的突出部P。
要注意的是,通过注射模制,主体2、圆柱体3和止档件23各自由耐磨聚缩醛形成。除了聚缩醛以外,也可使用诸如聚碳酸酯、聚砜、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之类的塑料材料。除了注射模制以外,主体2、圆柱体3和止档件23也可通过切削工艺之类的方法成形。
通过使用医疗器械1以及附连有该医疗器械1的管状插入装置,可以对人体内的血管、消化道、尿道等进行治疗和诊断。
在此情况下,在用闭塞导管10作为管状插入装置(内腔插入装置)来扩张心血管堵塞区域时采用以下步骤。
将引导线经皮肤插入,以通过心血管堵塞区域,从而为堵塞区域提供开放通道(未示出)。插入引导线后,阻塞区域允许引导线在相对柔软的区域处通过阻塞区域的一部分。然后,将医疗器械1附连到闭塞导管10的操作部分13的圆柱形连接器14上(参见图1)。
与引导线插入心血管系统的远端部分相对的近端部分被插入闭塞导管10和主体2中(内腔24)。在荧光镜的观察下,闭塞导管10沿引导线被插入心血管系统。通过观察不透射线的远端部分12,将闭塞导管10的远端部分12插入阻塞区域。
当闭塞导管10的远端部分12达到阻塞区域时,位于闭塞导管10近侧的医疗器械1的圆柱体3被固定成可操作地旋转,而圆柱体3被向前推。这样,施加于圆柱体3的扭矩通过主体侧齿部分42和圆柱体侧齿部分43被传送给主体2,如图9所示。
这样就有可能进行圆柱体3和主体2之间的一体旋转,由此使闭塞导管10依据轴部分(金属丝扭绞螺旋体)11的引线距向前进入心血管系统(人体管道),从而将远端部分12沿引导线插入阻塞区域的开放通道。
这使操作人员可将远端部分12和轴部分11的引导端部引入开放通道,由此将开放通道扩张到基本等于轴部分11的引导端部的直径的程度。
在将闭塞导管10从心血管系统抽出之后,如果需要的话,可经皮肤沿引导线将气囊导管插入心血管系统。气囊导管进一步扩张开放通道,并放置扩张器(未示出)以主动保持扩张开的开放通道。
当使圆柱体3与主体2和闭塞导管10同步地一体旋转时,圆柱体侧突出部37和主体侧突出部28作为沿轴向形成一系列突出部P一体旋转。
通过在旋转圆柱体3之前(不施加负荷)将一系列突出部P设置成“零位”,该“零位”使操作人员可在“零位”绕一圈后知道转了一圈,从而可计算旋转圈数。
根据设置在闭塞导管10中的金属丝扭绞线圈体上的轴部分11的引线距,可在操作人员观察到单次旋转时计算每次闭塞导管10旋转的送进量,由此使操作人员可通过计算旋转次数来测量阻塞区域的长度。
在将闭塞导管10插入血管或将其插入阻塞区域时,远端部分12或闭塞导管10的一部分与血管壁或阻塞区域相遇。该相遇阻止闭塞导管10的平滑旋转。如果操作人员在该情况下保持旋转均匀,则施加给圆柱体3的扭矩可增加到预定的值。
在此情况下,该扭矩造成主体侧齿部分42和圆柱体侧齿部分43之间的滑动,从而使它们之间旋转位移,使圆柱体3相对于主体2空转,由此阻断传给主体2和闭塞导管10的扭矩传送,如图10所示。
这使操作人员可产生触觉,该触觉为轴向触觉和旋转触觉,从而可发现扭矩超出预定值。
当一对啮合齿沿倾斜表面44、45在齿位移到相邻的齿以空转之前互相滑离以在它们之间产生沿轴向的小距离时,会有轴向触觉。
当齿在空转状态下滑过主体侧齿部分42和圆柱体侧齿部分43之间多个面对的齿时,会有旋转触觉。这产生触觉,以使操作人员即时发现大于预定值的扭矩(过大扭矩)。
在圆柱体3相对于主体2空转的过程中,圆柱体侧齿部分43碰撞主体侧齿部分42。这产生可以听到的声音,以使操作人员可即时发现大于预定值的扭矩(过大扭矩)。
特别是由于每对齿滑离所造成的敏感的轴向触觉(上浮的感觉)。该轻微的轴向触觉使操作人员可在向接受治疗或诊断的患者施加不必要的负担之前就发现重要的警告信息。
与圆柱体3相对于主体2的旋转运动相关,圆柱体侧齿部分43相对于主体侧齿部分42旋转运动,从而消除表现为圆柱体侧突出部37和主体侧突出部28所形成的一系列突出部P的构成。这使操作人员可以立即发现大于预定值的扭矩的生成。
这还使操作人员可通过视觉发现表现为圆柱体侧突出部37和主体侧突出部28所形成的一系列突出部P的被打乱的构成,从而使操作人员再一次发现扭矩大于预定值。
通过在圆柱体侧突出部37和主体侧突出部28上设置目标(颜色、标记等),操作人员可更有效地通过视觉确认产生大于预定值的扭矩。
通过上述结构,操作人员有可能即时发现扭矩超出预定值,并由此防止对患者人体施加不必要的负担。
一旦操作人员发现产生过多的扭矩,则通过沿与将闭塞导管10插入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反向旋转闭塞导管10,操作人员可将闭塞导管10从心血管系统向人体外侧抽出,从而立即解决造成扭矩大于预定值的因素。通过解决因素之一,在重新插入闭塞导管10之前将例如被粘在阻塞区域中的闭塞导管10的远端部分12抽出。
在这一实施例中,正常旋转方向被定义为将闭塞导管10插入人体的旋转方向,且角(θ1)、(θ2)形成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表面和各个倾斜表面44、45之间。倾斜表面44、45的倾斜角(θ1)、(θ2)之间的角度关系由图11所示那样确定。在此情况下,角度(θ1)小于角度(θ2)。
这意味着沿相反旋转方向施加给圆柱体3的扭矩大于沿正常旋转方向而施加的扭矩。当沿反向旋转方向旋转圆柱体3以缓解闭塞导管10被粘在阻塞区域之类的状态时,通过将闭塞导管10向后抽出,操作人员可向闭塞导管10传动更大的扭矩。
这一更大的扭矩传送使圆柱体3旋转更快,以抽出闭塞导管10。这样就可沿正常的旋转方向进行针对医疗诊断和治疗的扩张操作,并可沿反向旋转方向快速操作以使闭塞导管10向后运动。
在可操作地旋转导管时,与会因大于预定值的扭矩(也称为多余扭矩)而弯曲的传统导管不同,带有扭矩调节机构4的医疗器械1还可避免因抽出弯曲的导管以替换新的导管而造成的程序上的延迟。
也就是说,带有扭矩调节机构4的医疗器械1可防止过多的扭矩,从而可连续操作闭塞导管10而不会使其弯曲,由此就不需要更换闭塞导管10。
特别在插入装置是由诸如闭塞导管10之类的螺旋线圈体所形成时,闭塞导管10具有良好的柔性和扭矩转送性能,但具有因螺旋线圈元件所造成的波形外表面,并且在将闭塞导管10插入阻塞区域时使阻塞区域等有可能会部分地位于波形外表面上。
这在插入装置上造成过大的扭矩,从而有可能造成插入装置发生弯曲。
通过使用医疗器械1,就可能防止向插入装置传送过大的扭矩,从而不会引起插入装置弯曲。通过采取避免产生弯曲的步骤,当插入装置由螺旋线圈体构成时,这些步骤使操作人员可在保持良好的柔性和扭矩传送性能的同时继续操作。
这样就可不必更换插入装置,由此使操作人员可通过立即发现大于预定值的扭矩而安全地继续进行操作。
要注意的是,虽然主体2和前端段CF之间的啮合接触为直径增加部分22的后端表面和圆柱体3的前端表面之间的接触,但也可以是主体2的内表面与前端段CF的外表面接触,反之亦然。
除了通过使螺旋弹簧S将圆柱体3向前推而令前端表面(圆柱体3)与后端表面(直径增加部分22)接触以外,也可通过将扭矩调节机构4放置在主体2和位置与插入装置相对的后端段CR之间,由螺旋弹簧S将圆柱体3向后推。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图12-1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这里只描述那些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结构和构造。主体2具有位于插入装置所定位一侧的主体前段(第一圆柱端)BF和位于插入装置所定位的相反一侧的主体后段(第二圆柱端)BR。
主体前段BF适于与圆柱体前端段CF接触,而主体后段BR适于与圆柱体后端段CR接触。主体前段BF使直径增加部分22一体地形成在杆部分21的前端侧。
主体后段BR具有与杆部分21和直径增加部分22分离地设置在杆部分21的后端部分的圆柱形互配(interfit)延长部分29。互配延长部分29的后端具有径向扩张的增大凸缘29a,而凸缘29a的外径基本等于手柄部分33的外径。凸缘29a的前端表面面对圆柱体3的后端表面。
预先确定凸缘29a的前端表面和直径增加部分22的后端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圆柱体3的轴向长度,如图12和13中所示。圆柱体3适于沿杆部分21在互配延长部分29和直径增加部分22之间轴向运动。在通常情况下,螺旋弹簧S推动圆柱体3而使之靠着直径增加部分22,从而使圆柱体3的前端表面与直径增加部分22的后端表面接触。
在此情况下,圆柱体3的后端表面并不与凸缘29a的前端表面接触。当克服螺旋弹簧S的推力向凸缘29a的前端表面拉圆柱体时,圆柱体3的后端表面与凸缘29a的前端表面接触,同时,脱开圆柱体3的前端表面和直径增加部分22的后端表面之间的接触。
扭矩调节机构4具有第一扭矩调节部分4A和第二扭矩调节部分4B。第一扭矩调节部分4A设置在主体前段BF和圆柱体前端段CF之间的接触部分,而另一方面,第二扭矩调节部分4B设置在主体后段BR和圆柱体后端段CR之间的接触部分。
具体来说,主体侧齿部分42设置在直径增加部分22的与圆柱体3相对的表面(后端表面)上,而圆柱体侧齿部分43设置在圆柱体3的与直径增加部分22相对的表面(前端表面)上,这样就使第一扭矩调节部分4A位于主体前段BF和圆柱体前端段CF之间的接触部分。第二扭矩调节部分4B是通过将主体侧齿部分46设置在凸缘29a的前端表面上、将圆柱体侧齿部分47设置在圆柱体后端段CR的后端表面上而形成的。
由此,这意味着第二扭矩调节部分4B被布置在主体后段BR和圆柱体后端段CR之间的接触部分上。主体侧齿部分42和圆柱体侧齿部分43与上述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相同。
关于主体侧齿部分46和圆柱体侧齿部分47,这些部分46、47形成三角形结构(不等边三角形),该结构具有与各个倾斜表面42、43相类似的倾斜表面48、49。
当沿反向旋转方向旋转圆柱体3时,与匹配的倾斜表面49接触的倾斜表面49所成的倾斜角不同于在沿正常旋转方向旋转圆柱体3时与匹配的倾斜表面48接触的倾斜表面48。
松开齿部分46、47(第二扭矩调节部分4B)之间的一体旋转接触所需的扭矩大于松开齿部分42、43(第一扭矩调节部分4A)之间的一体旋转接触所需的扭矩。
也就是说,倾斜表面48、49(齿部分46、47)的齿高和倾斜角(θ3、θ4)大于各个倾斜表面44、45(齿部分42、43)的齿高和倾斜角(θ1、θ2),如图14所示。这意味着松开齿部分46、47之间的一体旋转接触所需的扭矩大于松开齿部分42、43之间的一体旋转接触所需的扭矩。
在使用医疗器械1和附连有医疗器械1的闭塞导管10时,需要进行以下步骤来扩张心血管阻塞区域,以下描述重点在与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不同之处。
将闭塞导管10可操作地插入心血管系统中以达到在阻塞区域处的闭塞导管10的远端部分12,其方法与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相同。
握住位于闭塞导管10的近侧的医疗器械1的圆柱体3,从而使其随被向前推的圆柱体可操作地旋转,由于圆柱体在正常情况下保持其前侧表面与直径增加部分22的后端表面的接触,该旋转操作将圆柱体3的扭矩通过主体侧齿部分42和圆柱体侧齿部分43传送给主体2。
这样就能使圆柱体3与主体2和闭塞导管10同步地一体旋转,由此使闭塞导管10根据轴部分11的引线距向着管道前行,从而将远端部分12插入阻塞区域的开放通道内。
在将闭塞导管10引入血管、从而使其前行进入阻塞区域之后,远端部分12或闭塞导管10的一部分与血管壁或阻塞区域相遇。施加于圆柱体3的扭矩会升高到大于预定值(过大扭矩)。
过大的扭矩使第一扭矩调节部分4A中的主体侧齿部分42和圆柱体侧齿部分43之间的接合脱开,从而允许圆柱体3相对于主体2旋转,由此阻断传向闭塞导管10的扭矩传送。
这使操作人员在主体侧齿部分42和圆柱体侧齿部分43之间的啮合接触松开而使一个齿越到其它齿之上时可产生触觉,从而发现扭矩大于预定值。
以下情况是确实的:在相对于主体2旋转圆柱体3之后,一个齿会越到多个齿之上;以及当相对于主体2旋转圆柱体3时,圆柱体侧齿部分43碰撞主体侧齿部分42以产生可以听到的声音。
与圆柱体3相对于主体2的旋转相关,圆柱体侧齿部分43相对于主体侧齿部分42作旋转运动,从而消除表现为圆柱体侧突出部37和主体侧突出部28所形成的一系列突出部P的构成。这使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视觉发现大于预定值的扭矩的生成。
一旦操作人员发觉触觉,操作人员沿与将闭塞导管10插入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反向旋转闭塞导管10,将闭塞导管10从心血管系统向人体外侧抽,从而立即解决造成扭矩大于预定值的因素。
在此情况下,操作人员可在反向旋转圆柱体3的时候将柱体3向后拉。通过用比螺旋弹簧S的推力大的拉力拉圆柱体3,该拉力使前端段CF中的接合圆柱31的前端表面从直径增加部分22的后端表面脱开,并使后端段CR中的圆柱体3后端表面与凸缘29a的前端表面接触,从而使主体侧齿部分46与圆柱体侧齿部分47接合。
在此情况下,当扭矩大于预定值时,第二扭矩调节部分4B进行控制以阻断共圆柱体3传向主体2的扭矩传送。
在将圆柱体向后拉的时候,主要步骤是反向旋转闭塞导管10,将闭塞导管10向人体的外侧抽出,以缓解闭塞导管10被粘在阻塞区域之类的状态。
由于倾斜表面48、49的齿高和倾斜角分别大于各个倾斜表面44、45,使主体侧齿部分46和圆柱体侧齿部分47之间的一体旋转接触脱开所需的扭矩大于使主体侧齿部分42和圆柱体侧齿部分43之间的一体旋转脱开所需的扭矩。
这使得易于通过握住圆柱体3以使之反向旋转而传送扭矩,从而有效地进行通过向后抽出闭塞导管10而缓解闭塞导管10被粘在阻塞区域之类的状态所需的步骤。
该步骤需要克服螺旋弹簧S的推力来拉动圆柱体3。该推力向前作用以松开两个齿部分46、47之间的一体旋转接触,除非两个齿部分46、47之间的接合力足够大从而可弥补螺旋弹簧S的推力,否则操作人员会感到有些难以操纵医疗器械1,因此两个齿部分46、47之间的接合力被设定成大于主体侧齿部分42和圆柱体侧齿部分43的接合力。
主体侧齿部分46和圆柱体侧齿部分47之间的接合力由形成在垂直于旋转轴线和各个倾斜表面48、49之间的角度(θ3)、(θ4)所确定。
如该实施例的一个例子那样,角度(θ4)大于每个角度(θ2)、(θ3),而角度(θ3)大于角度(θ1),如图14所示。
以上的扭矩装置使操作人员易于继续旋转圆柱体3的步骤,同时不必考虑其旋转方向(反向或正常)而将其拉出。
当沿正常的旋转方向旋转圆柱体3时,与匹配的倾斜表面48接触的倾斜表面48倾斜度比当沿相反的旋转方向旋转圆柱体3时与匹配的倾斜表面49接触的倾斜表面49要小。
在此情况下,角度(θ3)小于角度(θ4)。
考虑到圆柱体3的反向意味着通过将闭塞导管10向后拉以缓解闭塞导管10被粘在阻塞区域之类的状态,沿反向旋转的方向以增大的扭矩快速旋转圆柱体3,在旋转圆柱体3的同时向后施加拉力是有利的。
这使操作人员可通过沿正常旋转方向旋转圆柱体3而进行精细的操作,也可使操作人员通过沿相反的旋转方向旋转圆柱体以快速进行操作。
当在拉力小于螺旋弹簧S的推力的情况下或者在不拉动圆柱体3的情况下旋转圆柱体3时,该步骤允许接合圆柱31的前端表面与直径增加部分22的后端表面接触。从而使主体侧齿部分42与圆柱体侧齿部分43啮合。
在此情况下,当扭矩大于预定值时,第一扭矩调节部分4A进行控制以阻断从圆柱体3传向主体2的扭矩转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当将闭塞导管10从管道沿抽出的方向拉以使接合圆柱31的前端表面和直径增加部分22的后端表面之间脱开时,该拉力允许圆柱体3的后端表面与凸缘29a的后端表面接触。
这使主体侧齿部分46可与圆柱体侧齿部分47接合,从而圆柱体3可将扭矩迅速地传送给主体2,由此使操作人员可继续进行随后需要的步骤。
也就是说,不仅仅通过将闭塞导管10插入管道,而且通过将闭塞导管10拉出管道,都能有效地控制传送给闭塞导管10的扭矩。这可使在使用医疗器械1的过程中从圆柱体3传送给主体2的扭矩基本没有不均匀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图1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其中设置有管状插入装置10A。管状插入装置10A具有设置在管状插入装置10A一端的远端部分12以及具有螺旋线圈体的轴部分11,该螺旋线圈体是通过卷绕金属丝或绞合金属丝这两种方法中的至少一种而设置。
在管状插入装置10A的另一端,操作部分13可旋转地设置在人体外侧的位置,以将操作部分13的旋转运动传送给医疗器械1。
医疗器械1具有主体2、圆柱体3和扭矩调节机构4。圆柱体3与主体2接合,从而与主体2同步地一体旋转。与以上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相同,扭矩调节机构4是设置成在扭矩大于预定值时使圆柱体3和主体2之间的一体旋转接触脱开,从而阻断从圆柱体3向主体2的扭矩传送。
虽然在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医疗器械1是连接于插入装置的操作部分13的,但在本实施例中,医疗器械1的主体2与轴部分11以及连接于操作部分13的圆柱体3相连,从而与操作部分13一体旋转,如图15所示。
在使用中,插入装置10A在其轴部分11和远端部分12处经皮肤插入,而其操作部分13在人体外侧。
通过旋转插入装置10A,可握住和旋转圆柱体3或操作部分13。可将电动机M与操作部分13相连以通过电动机M使其旋转。
修改形式
(a)虽然在本发明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在沿正常旋转方向时,与匹配的倾斜表面44(48)接触的倾斜表面44(48)的倾斜度小于当沿反向旋转方向旋转圆柱体3时与匹配的倾斜表面45(49)接触的倾斜表面45(49)的倾斜度,但主体侧齿部分42(46)和圆柱体侧齿部分43(47)也可形成为等边三角形而非不等边三角形。
(b)倾斜表面44、45中的一个倾斜角可为90°以形成如图16所示的直角三角形,而不是具有9-45°以及大于9°但小于且不等于90°的倾斜角的倾斜表面。
(c)如图17所示,可以通过将三角形齿的顶部截去以使主体侧齿部分42和圆柱体侧齿部分43形成为梯形结构。主体侧齿部分42的齿宽可以与圆柱体侧齿部分43不同。在倾斜表面44、45中,可形成宽度减小的齿,从而交替地向前伸长和向后收缩,如图18所示。可用与以上所述相同的方法来形成主体侧齿部分46和圆柱体侧齿部分47。
(d)虽然在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松开第二扭矩调节部分4B处的一体旋转接触所需的扭矩大于松开第一扭矩调节部分4A处的一体旋转接触所需的扭矩,但在第二扭矩调节部分4B处所需的扭矩也可等于在第一扭矩调节部分4A所需的扭矩。
(e)虽然医疗器械1的主体2和闭塞导管10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将凸缘部分15的螺纹部分15a配合到外圆柱部分25的螺纹部分25a中、将圆柱形连接器14放置在环形空间27中并将中间圆柱部分26放到圆柱形连接器14中来实现的,但医疗器械1的主体2和闭塞导管10之间的连接可采用不同的方式。作为说明,该连接可通过图19-21所示的卡盘6的方式实现。在此情况下,卡盘6具有内夹钳63,该夹钳包括分为四部分的爪件62,这些爪件沿十字形狭缝61相对,该夹钳固定于直径增加部分22的前端表面。设置有在内夹钳63上与之互配的外夹钳64。通过绕轴部分11设定内夹钳63、且将外夹钳64插到内夹钳63上以使爪件62紧固在轴部分11上,就能使轴部分11与主体2相连。
(f)可采用导管、引导线、气囊导管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切除术所用的导管等,而不是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管状插入装置所用的闭塞导管10。
(g)虽然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医疗器械1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医疗器械1结构类似,但它也可以做成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医疗器械1结构类似。也就是说,可将扭矩调节机构4放在主体2和圆柱体前端段CF之间的接触部分或放在主体2和圆柱体后端段CR之间的接触部分。
(h)可采用摩擦接合结构或磁力接合机构等,而不是具有主体侧齿部分42946)和圆柱体侧齿部分43(47)的扭矩调节机构4。

Claims (18)

1.一种医疗器械,它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被设置用来与管状插入装置相连,所述管状插入装置将要被插入人体内;
圆柱体,所述圆柱体被设置成与所述主体接触,且被布置成与所述主体一体地旋转,并且,所述管状插入装置随所述主体一起旋转,所述圆柱体具有位于所述管状插入装置所定位的那一侧的第一圆柱体端以及位于与所述管状插入装置所定位的那一侧不同的一侧第二圆柱体端;
扭矩调节机构,所述扭矩调节机构位于所述主体和所述第一圆柱体端之间的接触部分或位于所述主体和所述第二圆柱体端之间的接触部分,以及
所述扭矩调节机构被设置成在所述圆柱体被施加大于预定的扭矩时使所述圆柱体相对于所述主体空转,以脱开所述圆柱体和所述主体之间的一体旋转,从而阻断对所述管状插入装置的扭矩传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位于所述管状插入装置所定位的那一侧的第一主体端和位于与所述管状插入装置所定位的那一侧不同的一侧的第二主体端;
所述圆柱体的所述第一圆柱体端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主体端接触,所述圆柱体的所述第二圆柱体端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二主体端接触;
所述圆柱体被布置成可轴向运动,从而使所述第一主体端或所述第二主体端与所述圆柱体接触;以及
所述扭矩调节机构具有第一扭矩调节部分和第二扭矩调节部分,所述第一扭矩调节部分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端和所述第一圆柱体端之间的接触部分,所述第二扭矩调节部分被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端和所述第二圆柱体端之间的接触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主体侧齿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圆柱体上从而与所述主体侧齿部分啮合的圆柱体侧齿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侧齿部分和所述圆柱体侧齿部分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倾斜表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侧齿部分和所述圆柱体侧齿部分分别具有至少两个角度不同的倾斜表面。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第一扭矩调节部分处的所述一体旋转脱开所需的扭矩不同于使所述第二扭矩调节部分处的所述一体旋转脱开所需的扭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外周边部分具有至少一个主体侧突出部;以及
所述圆柱体的外周边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圆柱体侧突出部,所述圆柱体侧突出部与所述主体侧突出部形成一系列突出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插入装置由电动机所产生的力转动。
9.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的管状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插入装置是从导管、引导线和气囊导管中选取的一种。
10.一种医疗器械和管状插入装置的组件,所述医疗器械为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所述管状插入装置与所述医疗器械的所述主体一起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插入装置具有由金属体所形成的远端部分,并且至少部分地具有螺旋线圈体,所述螺旋线圈体通过卷绕金属丝或绞合金属丝这两种方法中的至少一种而形成。
11.一种管状插入装置,所述管状插入装置将要被插入人体中,且具有包括至少部分地由螺旋线圈体所形成的管状体的医疗器械和被设置成用来向所述管状体传送旋转运动的医疗器械,所述螺旋线圈体通过卷绕金属丝或绞合金属丝这两种方法中的至少一种而形成;
被设置成将旋转运动传送给所述管状体的所述医疗器械包括:
主体;
圆柱体;所述圆柱体被设置成与所述主体接触,从而与所述主体一体地旋转,并且所述包括管状体的医疗器械随所述主体一起旋转,所述圆柱体具有位于所述包括管状体的医疗器械所定位的那一侧的第一圆柱体端和位于与所述包括管状体的医疗器械所定位的那一侧不同的一侧的第二圆柱体端;
扭矩调节机构,所述扭矩调节机构位于所述主体和所述第一圆柱体端之间的接触部分或位于所述主体和所述第二圆柱体端之间的接触部分,以及
所述扭矩调节机构被设置成在所述圆柱体被施加大于预定的扭矩时使所述圆柱体相对于所述主体空转,以脱开所述圆柱体和所述主体之间的一体旋转,从而阻断对所述管状体的扭矩传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状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被设置成将旋转运动传送给所述管状体的所述医疗器械包括:
所述主体具有位于所述包括管状体的医疗器械所定位的那一侧的第一主体端和位于与所述包括管状体的医疗器械所定位的那一侧不同的一侧的第二主体端;
所述圆柱体被布置成可在所述第一主体端和所述第二主体端之间轴向移动,从而与所述第一主体端或所述第二主体端接触;
所述圆柱体的所述第一圆柱体端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主体端接触,所述圆柱体的所述第二圆柱体端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二主体端接触;以及
所述扭矩调节机构具有第一扭矩调节部分和第二扭矩调节部分,所述第一扭矩调节部分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端和所述第一圆柱体端之间的接触部分,所述第二扭矩调节部分被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端和所述第二圆柱体端之间的接触部分。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状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主体侧齿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圆柱体上从而与所述主体侧齿部分啮合的圆柱体侧齿部分。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状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侧齿部分和所述圆柱体侧齿部分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倾斜表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管状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侧齿部分和所述圆柱体侧齿部分分别倾斜成至少两个角度不同的倾斜表面。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状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第一扭矩调节部分处的所述一体旋转脱开所需的扭矩不同于使所述第二扭矩调节部分处的所述一体旋转脱开所需的扭矩。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状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外周边部分具有至少一个主体侧突出部;所述圆柱体的外周边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圆柱体侧突出部,所述圆柱体侧突出部与所述主体侧突出部形成一系列突出部。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状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插入装置由电动机所产生的力转动。
CN2007100840555A 2006-02-14 2007-02-13 一种医疗器械、管状插入装置和具有该医疗器械的管状插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200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37162A JP4905647B2 (ja) 2006-02-14 2006-02-14 医療用具
JP2006-037162 2006-02-14
JP2006037162 2006-02-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0093A CN101020093A (zh) 2007-08-22
CN101020093B true CN101020093B (zh) 2013-01-09

Family

ID=37964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8405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20093B (zh) 2006-02-14 2007-02-13 一种医疗器械、管状插入装置和具有该医疗器械的管状插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039823A1 (zh)
EP (1) EP1818071B1 (zh)
JP (1) JP4905647B2 (zh)
KR (1) KR20070082046A (zh)
CN (1) CN101020093B (zh)
AT (1) ATE433336T1 (zh)
DE (1) DE602007001246D1 (zh)
TW (1) TW20074469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7356B (zh) 2018-11-07 2019-11-21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導管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545025A1 (en) 2008-04-28 2025-04-30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ROSSING DISORDERS IN BLOOD VESSELS
JP5271016B2 (ja) * 2008-09-25 2013-08-21 日本コヴィディエン株式会社 ガイドワイヤ挿入補助具
EP2938382B1 (en) 2012-12-31 2019-10-16 Clearstream Technologies Limited Counting apparatus for use in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US9878125B2 (en) 2013-06-20 2018-01-30 Zcath Llc Intermittent urinary catheter
WO2016028486A1 (en) * 2014-08-21 2016-02-25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Medical device with support member
US9636477B2 (en) 2014-10-09 2017-05-02 Vascular Solutions, Inc. Catheter
US9782561B2 (en) 2014-10-09 2017-10-10 Vacular Solutions, Inc. Catheter tip
EP3100758B1 (en) * 2015-05-28 2020-04-29 Zcath Llc Intermittent urinary catheter
US10799675B2 (en) * 2016-03-21 2020-10-13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Cam controlled multi-direction steerable handles
US10406354B2 (en) 2016-08-19 2019-09-10 Pacesetter, Inc. Medical tool employing a warning mechanism notifying that a rotational limit has been reached
WO2018147380A1 (ja) * 2017-02-10 2018-08-16 テルモ株式会社 医療用長尺体および医療用長尺体セット
US10238834B2 (en) 2017-08-25 2019-03-26 Teleflex Innovations S.À.R.L. Catheter
KR102190435B1 (ko) * 2018-07-26 2020-12-11 안용철 의료용 천공소작 장치
KR102249644B1 (ko) * 2019-04-30 2021-05-10 울산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가이드와이어의 회전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US11291468B2 (en) * 2019-06-18 2022-04-05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Atherectomy system adapted to free a stuck atherectomy burr
EP4236837A1 (en) 2020-10-30 2023-09-06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Atherectomy burrs with blood flow enhancements
CN115523244A (zh) * 2021-06-25 2022-12-27 创领心律管理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医疗设备的扭矩装置和医疗设备系统
CN116421284B (zh) * 2023-06-15 2023-08-18 创领心律管理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扭矩传递机构、装配方法及植入式医疗设备的输送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19263A (en) * 1984-05-30 1986-10-28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Adjustable rotation limiter device for steerable dilatation catheters
US5114403A (en) * 1989-09-15 1992-05-19 Eclipse Surgical Technologies, Inc. Catheter torque mechanism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63474A (en) * 1975-11-06 1977-12-20 Dresser Industries, Inc. Torque limiting screwdriver
US4362150A (en) * 1980-09-10 1982-12-07 Kontron Cardiovascular Inc. Percutaneous intra-aortic balloon apparatus
US4517865A (en) * 1984-01-06 1985-05-21 Huang Yung Lung Torque-adjustable screwdriver
US5002553A (en) * 1984-05-14 1991-03-26 Surgical Systems & Instruments, Inc. Atherectomy system with a clutch
US4883458A (en) * 1987-02-24 1989-11-28 Surgical Systems & Instruments, Inc. Atherectomy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JPS6156660A (ja) * 1984-05-30 1986-03-22 アドヴアンスド カ−デイオヴアスキユラ− システムズ インコ−ポレ−テツド 操縦自在の拡張カテ−テル用の調整自在回転制限装置
DE3510605A1 (de) * 1985-03-23 1986-10-02 C. & E. Fein Gmbh & Co, 7000 Stuttgart Kupplung fuer kraftgetriebene schraubwerkzeuge
US4793350A (en) * 1987-01-06 1988-12-27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Liquid filled low profile dilatation catheter
US5053015A (en) * 1989-08-30 1991-10-01 The Kendall Company Locking catheter adapter
JPH05500922A (ja) * 1990-03-16 1993-02-25 メドトロニック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拡張カテーテル
US5185004A (en) * 1991-06-03 1993-02-09 Danforth Biomedical, Inc. Turn-limiting proximal adaptor for steerable catheter systems
US5336167A (en) * 1991-07-22 1994-08-09 Theratek International, Inc. Controller for intravascular catheter system
US5327905A (en) * 1992-02-14 1994-07-12 Boaz Avitall Biplanar deflectable catheter for arrhythmogenic tissue ablation
US5352197A (en) * 1992-03-18 1994-10-04 The Spectranetics Corporation Turn limiter for a catheter with twistable tip
US5313967A (en) * 1992-07-24 1994-05-24 Medtronic, Inc. Helical guidewire
US5337638A (en) * 1993-02-11 1994-08-16 Micro Motors, Inc. Torque control ratchet wrench
US5492527A (en) * 1994-09-09 1996-02-20 Linvatec Corporation Arthroscopic shaver with rotatable collet and slide aspiration control valve
US6001112A (en) * 1998-04-10 1999-12-14 Endicor Medical, Inc. Rotational atherectomy device
US6155147A (en) * 1998-09-08 2000-12-05 Ryeson Corporation Torque screwdriver with indexing means lock
US6183435B1 (en) * 1999-03-22 2001-02-06 Cordis Webster, Inc. Multi-directional steerable catheters and control handles
US6132435A (en) * 1999-09-14 2000-10-17 Synthes (Usa) Torque limiting device for surgical use
SE513457C2 (sv) * 1999-10-11 2000-09-18 Kapman Ab Momentbegränsad skruvmejsel
US6358152B2 (en) * 1999-12-20 2002-03-19 Sulzer Orthopedics Ltd. Medical/technical tool holder apparatus with torque limitation and a shear body for an apparatus of this kind
EP2258425B1 (en) * 2001-05-16 2013-01-30 Eli Lilly and Company Medication injector apparatus
WO2003017857A1 (de) * 2001-08-23 2003-03-06 Synthes Ag Chur Vorrichtung zur begrenzung eines zu übertragenden drehmomentes
US6640674B1 (en) * 2002-05-21 2003-11-04 Pilling Weck Incorporated Screwdriver having a variable torque-limiting in-line drive
JP3971320B2 (ja) * 2003-02-17 2007-09-05 修 加藤 カテーテル
DE10341697B3 (de) * 2003-09-10 2004-10-07 Felo-Werkzeugfabrik Holland-Letz Gmbh Schraubwerkzeug mit einer Vorrichtung zur Begrenzung des übertragenen Drehmomentes
JP4497454B2 (ja) * 2004-04-06 2010-07-07 朝日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医療用具
JP2006010004A (ja) * 2004-06-28 2006-01-12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電動式コントロールバルブ
JP4693091B2 (ja) * 2004-12-21 2011-06-01 朝日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カテーテ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68970A (ja) * 2006-01-17 2007-03-22 Fmd:Kk 医療用処置具
US20070088230A1 (en) * 2005-09-06 2007-04-19 Fmd Co., Ltd Medical instrument and medical equipment for treatment, and rotational handl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19263A (en) * 1984-05-30 1986-10-28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Adjustable rotation limiter device for steerable dilatation catheters
US5114403A (en) * 1989-09-15 1992-05-19 Eclipse Surgical Technologies, Inc. Catheter torque mechanis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7356B (zh) 2018-11-07 2019-11-21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導管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05647B2 (ja) 2012-03-28
TW200744693A (en) 2007-12-16
KR20070082046A (ko) 2007-08-20
US20080039823A1 (en) 2008-02-14
EP1818071A1 (en) 2007-08-15
DE602007001246D1 (de) 2009-07-23
CN101020093A (zh) 2007-08-22
ATE433336T1 (de) 2009-06-15
JP2007215610A (ja) 2007-08-30
EP1818071B1 (en) 2009-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20093B (zh) 一种医疗器械、管状插入装置和具有该医疗器械的管状插入装置
JP3310031B2 (ja) カテーテルチューブ
KR100690467B1 (ko) 내시경
EP1454649B1 (en) Catheter and hollow tube being incorporated therein
EP2361652B1 (en) Guidewire
JP2022084785A (ja) 遠位側に延在するコイルおよび成形可能な先端部を有するガイドワイヤデバイス
US5497785A (en) Catheter advancing guidewire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JP2004190167A (ja) 中空撚線コイル体と、それを用いて成る医療用器具、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US20160375226A1 (en) Guidewire
JP2010029736A (ja) 人体構造内を進行する医療用具
JPH09504214A (ja) 音響型像形成カテーテル用の駆動シャフト
JPH01502641A (ja) カテーテルデバイスと、それに使用されるカテーテルおよび案内ワイヤ
JP3775831B2 (ja) カテーテルチューブ
WO2002045770A2 (en) Medical guidewire and method for making
CN102762158B (zh)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JPH0329669A (ja) 医療用カテーテル
JP3778873B2 (ja) 医療用具挿入装置
JP6076855B2 (ja) マイクロカテーテル及びカテーテル器具
JP3630466B2 (ja) ガイドワイヤ
JP4316252B2 (ja) カテーテル
WO2022118845A1 (ja) カテーテル
JP2006247148A (ja) 医療用処置具
JP2001009041A (ja) 医療用ガイドワイヤ
CN118973650A (zh) 导丝
JP2004041319A (ja) 医療器具用ワイヤ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