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13208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13208A CN101013208A CNA2006100642615A CN200610064261A CN101013208A CN 101013208 A CN101013208 A CN 101013208A CN A2006100642615 A CNA2006100642615 A CN A2006100642615A CN 200610064261 A CN200610064261 A CN 200610064261A CN 101013208 A CN101013208 A CN 1010132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panel
- display
- printed circuit
- flexible printed
- circuit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42—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for double-sided display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2—Composi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以及支撑框架,第一显示面板用于在第一显示方向上显示图像,第二显示面板用于在与第一显示方向基本相反的第二显示方向上显示图像,支撑框架用于支撑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设置成使得与第一显示面板的显示表面正交的假想线不穿过第二显示面板。本发明使比如翻盖型便携式电话的多显示面板装置更加紧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厚度减小的显示装置,其包括用于在相反方向上显示图像的多个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比如小而轻的LCD(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装置的需求爆炸性增长。
液晶显示器作为替代CRT(阴极射线管)的下一代主流显示器的候选者已获得巨大关注。相对于CRT,LCD具有很多优势,比如外形紧凑、重量轻和低功耗,并且现已应用于几乎所有需要显示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中。举例来说,比如监视器和TV的中尺寸和大尺寸产品、以及比如移动电话和PDA(便携数字助理)的小尺寸产品经常包含LCD。
典型的移动电话为可翻盖电话(flip phone),其通常在翻开部分的正面和背面两者之上都含有显示面板。尽管这种双面板配置给使用者提供了便利,比如无需翻开电话即能查看时间,但其也具有缺点。例如,两显示面板的结合增加了移动电话的总厚度,从而使电话更笨重。因此,期望生产一种更薄并且结构更简单的显示装置。
此外,常规的双显示装置采用柔性印刷电路板以对每个显示面板提供驱动信号,由此使整个结构复杂化。
另外,在常规的双显示装置中,由于在每个显示面板的一侧上安装驱动器IC,所以不能加宽用于显示图像的区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能够减小含有多个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厚度。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具有宽的有效显示区域和简单的结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和支撑框架,该第一显示面板用于在第一显示方向上显示图像,该第二显示面板用于在与第一显示方向基本相反的第二显示方向上显示图像,该支撑框架用于支撑该第一显示面板和该第二显示面板。在该显示装置中,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设置成使得与第一显示面板的显示表面正交的假想线不穿过第二显示面板。
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可以彼此平行。
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在假想线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支撑框架可包括第一支撑物和第二支撑物,该第一支撑物用于支撑第一显示面板,该第二支撑物在平行于第一显示面板表面的方向上从该第一支撑物的一端延伸,并支撑第二显示面板。
该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背光组件,其用于向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提供光。
背光组件可包括用于向第一显示面板提供光的第一背光单元和用于向第二显示面板提供光的第二背光单元。
第一背光单元可以被支撑框架的第一支撑物容纳并支撑,第二背光单元可以被支撑框架的第二支撑物容纳并支撑。
从第二背光单元到第二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可以与从第一背光单元到第一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相反。
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该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到第一显示面板的一侧,该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到第二显示面板的一侧。
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安装在与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的第一显示面板一侧的第一驱动器IC芯片,以及安装在连接到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一侧的第二驱动器电路芯片。
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可以安装在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上。
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该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到第一显示面板的一端,该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将该显示面板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显示面板。
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安装在与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的第一显示面板一侧的第一驱动器IC芯片,以及安装在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二驱动器IC芯片。
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可安装在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上。
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可以是液晶面板。
因此,在含有多个显示面板时,该显示装置的总厚度可以较薄。此外,能够使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最大化并且能够简化其整体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和用于驱动该显示面板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图3的显示面板的像素的等效电路;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图5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将参照附图描述如下。在附图中,采用两显示面板的小的显示装置、例如用于双翻盖型移动电话(便携式电话)的显示装置,经由示例性实施例而得到图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仅为实例,而并非限制本发明。
在随后的描述中,具有相同结构的构成部件在后续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以下参考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此外,在后续示例性实施例中,只有不同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会被描述。
为了简明,对于与所述描述无关的部分的描述被省略,并且此处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构成部件。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包括第一显示面板200、第二显示面板300、支撑框架750和背光组件700,第一显示面板200用于在第一方向上显示图像,第二显示面板300用于在与第一显示方向基本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显示图像,支撑框架750用于支撑第一显示面板200和第二显示面板300,背光组件700用于向第一显示面板200和第二显示面板300提供光。显示装置100还包括用于分别向第一显示面板200和第二显示面板300提供驱动信号的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410和420,并且还可以包括用于向柔性印刷电路板410和420或背光组件700传输功率和其它信号的柔性印刷电路膜(FPC)450。此外,显示装置100包括与用于容纳或支撑背光组件700以及柔性印刷电路板410和420的支撑框架650耦接的第一支撑构件610和第二支撑构件620,并且可以包括其它所需的部件。
第一显示面板200比基本平行于该第一显示面板200放置的第二显示面板300大。显示装置100尤其可应用于翻盖型移动电话,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显示面板200将通常设置在移动电话闭合时为内表面的表面上,而第二显示面板300将设置在外表面上。因此,当翻盖型电话闭合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具有小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面板300获取少量信息、比如时间等等,而通过打开该翻盖型电话,用户可以通过具有大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面板200获取相对大量的信息。第一显示面板200和第二显示面板300设置成使得它们不会彼此交叠(即,一者不在另一者之上)并且在基本平行的平面内。换句话说,第二显示面板300设置成使得与第一显示面板200的显示表面正交的假想线不穿过第二显示面板300。通过设置两显示面板200和300使得它们不会相互处于对方的上端,能够减小显示装置100的总厚度。
透射反射型或半透射反射型液晶面板如图1第一显示面板200和第二显示面板300所示,但是,这只是本发明的一个实例,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因此,也可以使用反射型液晶面板或其它光接收型显示面板。还可以使用OLED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柔性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410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420,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到第一显示面板200的一侧,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到第二显示面板300的一侧并与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410连接。柔性印刷电路板410和420在图1中为图示方便起见而表示为断开的,但它们是连接的。此外,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410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420分别含有用于彼此连接的连接部分412和422。然而,本发明当然不限于图1所示的结构。因此,柔性印刷电路板410和420的数量和连接结构可以以多种方式变化。
柔性印刷电路板410和420分别向第一显示面板200和第二显示面板300传输用于形成图像的信号。此外,在与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410连接的柔性印刷电路膜450的端部安装移动电话连接器451。由于这种配置,柔性印刷电路板410和420通过移动电话连接器451接收对应于移动电话的折叠器的开关程度的信号。
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410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420分别含有第一光源单元711和第二光源单元721。第一光源单元711和第二光源单元721为发光二极管(LED)。
显示装置100还包括安装在与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410连接的第一显示面板200一侧的第一驱动器IC芯片201以及安装在与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420连接的第二显示面板300一侧的第二驱动器IC芯片301。在这种配置中,第一驱动器IC芯片201和第二驱动器IC芯片301分别被钝化层205和305包围。第二驱动器IC芯片301和覆盖该第二驱动器IC芯片301的钝化层305如图2所示。
背光组件700包括用于向第一显示面板200提供光的第一背光单元710和用于向第二显示面板300提供光的第二背光单元720。
第一背光单元710和第二背光单元720包括:用于产生光的第一光源单元711和第二光源单元721;用于将光源单元711和721发出的光导向到第一显示面板200和第二显示面板300的第一光导714和第二光导724;分别设置在光导714和724后表面上的第一反射片719和第二反射片729;以及分别设置在光导714和724与显示面板200和300之间的第一光学片713和第二光学片723,以用于改善亮度并且更均匀地散射光。第一背光单元710和第二背光单元720被支撑框架750以及支撑构件610和620支撑并容纳。
直接安装在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410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420上的发光二极管(LED)在图1中分别表示为光源单元711和721。如上所述,由于光源单元711和721直接安装在柔性印刷电路板410和420上,所以显示装置100的整个结构得以简单。不过,这样的结构只是本发明的一个实例,而本发明不限于该结构。因此,光源单元711和721不必直接安装在柔性印刷电路板410和420上。例如,作为替代,可以使用调制发光二极管(LED)的线光源或平面光源。此外,发光二极管(LED)的数目不限于图1所示的实例,可随需要而变化。
支撑框架750包括第一支撑物751和第二支撑物752,第一支撑物751支撑显示面板200,第二支撑物752在第一支撑物751的一侧平行于第一显示面板200表面的方向上延伸,用于支撑第二显示面板300。如上所述,第一显示面板200和第二显示面板300可以由支撑框架750支撑,使得它们不会彼此交叠。支撑框架750支撑第一显示面板200和第二显示面板300,使得该两面板在不同(基本相反)的方向上显示图像。此外,背光组件700的第一背光单元710由支撑框架750的第一支撑物751容纳并支撑,并且背光组件700的第二背光单元720由支撑框架750的第二支撑物752容纳并支撑。
如图2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中,光从第二背光单元720向下发射至第二显示面板300,同时光从第一背光单元710向上发射至第一显示面板200。也就是说,从第一背光单元710到第一显示面板200的光发射方向与从第二背光单元720到第二显示面板300的光发射方向相反。
根据以上结构,第二显示面板300不与第一显示面板200交叠且平行于第一显示面板200。因而,能够减小显示装置100的总厚度。此外,用于照亮第一显示面板200的第一背光单元710和用于照亮第二显示面板300的第二背光单元720被分别驱动,从而使第一显示面板200或第二显示面板300不被不需要地照亮。换句话说,当仅仅想要使用第一显示面板200时,能够不照亮第二显示面板300;类似地,当仅仅想要使用第二显示面板300时,能够不照亮第一显示面板200。
第一显示面板200包括第一子显示面板210、第二子显示面板230以及附着于第一子显示面板210和第二子显示面板230的外表面的偏振器(未示出),第二显示面板300包括第一子显示面板310、第二子显示面板330以及附着于第一子显示面板310和第二子显示面板330的外表面的偏振器(未示出)。
以下将参考图3和图4详细描述液晶面板的第一显示面板200的内部结构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显示面板200的结构。由于第二显示面板300具有与第一显示面板200基本相同的结构,所以将不再详细描述第二显示面板300。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显示面板200包括多条信号线G1至Gn和D1至Dm,第一子显示面板210和第二子显示面板230与信号线G1至Gn和D1至Dm连接并包括基本以矩阵形式排布的多个像素。
信号线G1至Gn和D1至Dm包括用于传输栅极信号(也称作“扫描信号”)的多条栅极线G1至Gn以及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多条数据线D1至Dm。栅极线G1至Gn基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彼此平行,数据线D1至Dm基本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彼此平行。所述第一和第二方向基本上彼此垂直。
每个像素包括与信号线G1至Gn和D1至Dm连接的开关元件Q,以及连接到开关元件Q的存储电容器CST和液晶电容器CLC。如果需要,可以省略存储电容器CST。
薄膜晶体管可以作为开关元件Q的一个实例,其形成在第一子显示面板210上。薄膜晶体管是三端元件,其控制端和输入端分别与栅极线G1至Gn和数据线D1至Dm连接,其输出端与液晶电容器CLC和存储电容器CST连接。
第一驱动器IC芯片201(图1所示)包括信号控制器60、连接到信号控制器60的栅极驱动器40和数据驱动器50,以及连接到数据驱动器50的灰度电压发生器80。
信号控制器60控制栅极驱动器40和数据驱动器50。栅极驱动器40将由栅极开启电压Von和栅极关断电压Voff的组合形成的栅极信号施加到栅极线G1至Gn,数据驱动器50将数据电压施加到数据线D1至Dm。灰度电压发生器80产生关于像素透射率的两组多个灰度电压,并将其作为数据电压提供给数据驱动器50。灰度电压中的一组相对于公共电压Vcom具有正值,另一组具有负值。
如图4所示,液晶电容器CLC具有两端、即第一显示面板210的像素电极218和第二显示面板230的公共电极239,并且电极218和239之间的液晶层220起电介质材料的作用。像素电极218连接到开关元件Q,公共电极239形成在第二显示面板230的整个表面之上并接收公共电压Vcom。与图4不同,公共电极239可以包含在第一显示面板210中,并且两电极218和239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以线或条的形状形成。此外,在第二子显示面板230上形成滤色器235,滤色器235对于所经过的光给予颜色。与图4不同的是,滤色器235也可以形成在第一子显示面板210上。
对液晶电容器CLC进行辅助的存储电容器CST通过将第一子显示面板210上的单独的信号线(未示出)与像素电极218交叠并在其中夹入绝缘体而形成。预定电压、比如公共电压Vcom施加到所述信号线。然而,可选地,可以通过绝缘体将像素电极218与在其正上方的栅极线G1至Gn交叠来形成存储电容器CST。
根据以上结构,当例如薄膜晶体管的开关元件导通时,在像素电极218和公共电极239之间形成电场。该电场改变了第一显示面板210和第二显示面板230之间的液晶层220的液晶的取向角度,并且通过依赖于该角度的光透射而获得想要的图像。显示面板200的这种结构以及驱动方法也适用于第二显示面板300。
现在参考图5和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1。
如图5所示,显示装置101包括连接到第一显示面板200一侧的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410以及将第一显示面板200的另一侧与第二显示面板300的一侧相连接的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430。为了图示的方便起见,柔性印刷电路板410和430在图5中表示为断开的,但它们是连接的。
根据以上结构,来自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410的信号被传输到第一显示面板200,然后通过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430被传输到第二显示面板300。
第一驱动器IC芯片201安装在与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410连接的第一显示面板200的一侧,第二驱动器IC芯片303安装在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430上。换句话说,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430由COF(薄膜上芯片)形成,其含有用于驱动第二显示面板300的第二驱动器IC芯片303。如上所述,第二显示面板300上没有安装驱动器IC芯片,从而能够使第二显示面板300的有效图像显示区域最大化。
此外,第一显示面板200、第二显示面板300以及用于驱动它们的柔性印刷电路板410和430可整体地形成为一个装置(one set),由此简化显示装置101的整个结构。
在这样的结构中,用于照亮第一显示面板200的第一背光单元710的第一光源单元711安装在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410上。另一方面,用于照亮第二显示面板300的第二背光单元720的第二光源单元721安装在用于光源的单独的电路板425上。用于光源的该电路板与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410或柔性印刷电路膜450连接,并且被供电以驱动该光源。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1与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410、第一显示面板200、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430以及第二显示面板300顺序连接。
如上所述,根据图6的结构,第二显示面板300不与显示面板200交叠并且与其平行,并且第一显示面板200和第二显示面板300以及用于驱动它们的柔性印刷电路板410和430形成为一个装置。因此,能够使显示装置101的总厚度最小化并且能够使结构简单。
此外,用于驱动第二显示面板300的第二驱动器IC芯片303不是安装在第二显示面板300上,而是安装在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430上。因此,能够使第二显示面板300的有效图像显示区域最大化。因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与第一显示面板200相比相对小的第二显示面板300。
如上所述,本发明能够使具有多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制造得薄或细。换句话说,第二显示面板不与第一显示面板交叠并且与第一显示面板平行。由于所述两显示面板相互不在对方上方,所以能够使该显示装置的总厚度最小化。
此外,因为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以及用于驱动它们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整体地形成为一个装置,所以能够简化该显示装置的整个结构。
此外,该显示装置可以含有具有宽的有效图像显示区域的显示面板。换句话说,因为用于驱动第二显示面板的驱动器IC芯片不是安装在第二显示面板上,而是安装在将第二显示面板连接到第一显示面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上,所以能够使该显示面板的有效图像显示区域最大化。
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利用与第一显示面板相比相对小的第二显示面板。
尽管已经结合目前被认为是可行的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相反,其意欲涵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同设置。
本申请要求于2005年12月02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5-0116956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Claims (15)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在第一显示方向上显示图像;
第二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在与所述第一显示方向基本相反的第二显示方向上显示图像;以及
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支撑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设置成使得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显示表面正交的假想线不穿过所述第二显示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彼此平行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在所述假想线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框架包括:
第一支撑物,所述第一支撑物支撑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以及
第二支撑物,所述第二支撑物在平行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表面的方向上从所述第一支撑物的一端延伸,并支撑所述第二显示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向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提供光的背光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背光组件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显示面板提供光的第一背光单元和用于向所述第二显示面板提供光的第二背光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背光单元被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一支撑物容纳并支撑,所述第二背光单元被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二支撑物容纳并支撑。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从所述第二背光单元到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与从所述第一背光单元到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到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一侧;以及
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到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一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驱动器集成电路芯片,所述第一驱动器集成电路芯片安装在与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的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一侧;以及
第二驱动器集成电路芯片,所述第二驱动器集成电路芯片安装在连接到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和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上安装有多个发光二极管。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到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一端;以及
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将所述显示面板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显示面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驱动器集成电路芯片,所述第一驱动器集成电路芯片安装在与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的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一侧;以及
第二驱动器集成电路芯片,所述第二驱动器集成电路芯片安装在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上安装有多个发光二极管。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为液晶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16956/05 | 2005-12-02 | ||
KR1020050116956A KR20070057468A (ko) | 2005-12-02 | 2005-12-02 | 표시 장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13208A true CN101013208A (zh) | 2007-08-08 |
Family
ID=38118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6100642615A Pending CN101013208A (zh) | 2005-12-02 | 2006-12-04 | 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70126654A1 (zh) |
JP (1) | JP2007156479A (zh) |
KR (1) | KR20070057468A (zh) |
CN (1) | CN101013208A (zh) |
TW (1) | TW200730928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88818A (zh) * | 2009-12-08 | 2011-06-08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柔性印刷电路板,用其的背光单元和含其的液晶显示设备 |
WO2016197488A1 (zh) * | 2015-06-08 | 2016-12-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双显示装置和穿戴设备 |
CN107357071A (zh) * | 2017-08-02 | 2017-11-1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面液晶显示装置 |
CN112086039A (zh) * | 2019-06-12 | 2020-12-15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面板显示装置 |
US11287703B2 (en) | 2019-06-12 | 2022-03-29 |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 Dual-cell display device |
CN115966139A (zh) * | 2022-12-16 | 2023-04-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屏电子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370297B (en) * | 2007-02-12 | 2012-08-11 | Chimei Innolux Corp | Back light modul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US20110014947A1 (en) * | 2008-12-29 | 2011-01-20 | Hui-Hu Liang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the Operation of an Image Device to an External Apparatus |
US20110254932A1 (en) * | 2010-04-19 | 2011-10-20 | Zoran Corporation | 3d display using partial screen illumination and synchronized shutter glass |
KR101940187B1 (ko) * | 2012-10-25 | 2019-01-2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양면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KR102135415B1 (ko) * | 2013-06-28 | 2020-07-17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회로기판 및 상기 회로기판을 포함하는 조명장치 |
EP3182194B1 (en) | 2015-12-17 | 2019-06-19 | Lg Electronics Inc. | Display device |
CN107232700A (zh) * | 2017-06-12 | 2017-10-10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
JP7576470B2 (ja) * | 2021-01-15 | 2024-10-31 | 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I104658B (fi) * | 1997-05-26 | 2000-03-15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Kahden näytön näyttöjärjestely ja päätelaite |
JP2003323164A (ja) * | 2002-05-08 | 2003-11-14 | Hitachi Displays Ltd | 液晶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
CN1314999C (zh) * | 2003-03-21 | 2007-05-09 |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 采用双背光单元的双液晶显示装置 |
KR100518408B1 (ko) * | 2003-08-22 | 2005-09-29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듀얼 프론트 라이트를 이용한 듀얼 액정표시장치 |
-
2005
- 2005-12-02 KR KR1020050116956A patent/KR20070057468A/ko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6
- 2006-11-30 TW TW095144377A patent/TW200730928A/zh unknown
- 2006-11-30 US US11/607,787 patent/US2007012665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6-12-01 JP JP2006326255A patent/JP2007156479A/ja active Pending
- 2006-12-04 CN CNA2006100642615A patent/CN10101320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88818A (zh) * | 2009-12-08 | 2011-06-08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柔性印刷电路板,用其的背光单元和含其的液晶显示设备 |
US8884935B2 (en) | 2009-12-08 | 2014-11-11 | Lg Display Co., Ltd. |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backlight unit us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
WO2016197488A1 (zh) * | 2015-06-08 | 2016-12-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双显示装置和穿戴设备 |
US10203725B2 (en) | 2015-06-08 | 2019-02-12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Double display device and wearable apparatus |
CN107357071A (zh) * | 2017-08-02 | 2017-11-1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面液晶显示装置 |
CN112086039A (zh) * | 2019-06-12 | 2020-12-15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面板显示装置 |
WO2020248617A1 (zh) * | 2019-06-12 | 2020-12-17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面板显示装置 |
US11287703B2 (en) | 2019-06-12 | 2022-03-29 |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 Dual-cell display device |
CN112086039B (zh) * | 2019-06-12 | 2022-11-11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面板显示装置 |
CN115966139A (zh) * | 2022-12-16 | 2023-04-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屏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7156479A (ja) | 2007-06-21 |
US20070126654A1 (en) | 2007-06-07 |
KR20070057468A (ko) | 2007-06-07 |
TW200730928A (en) | 2007-08-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13208A (zh) | 显示装置 | |
US7522230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7210838B2 (en) |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US7626672B2 (en) | Portable display device | |
US7887210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 |
US20070030222A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WO2004029918A1 (ja) | 表示装置 | |
US9607560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 |
TWI254901B (en) | Display device | |
US20040207569A1 (en) | Dual-display panel module with a shared ASIC chip | |
US8593384B2 (en) | System for displaying images | |
EP1918764A1 (en) | Multi-panel display apparatus | |
KR100759675B1 (ko) | 휴대용 표시장치 | |
KR100759674B1 (ko) | 휴대용 표시장치 | |
KR100759673B1 (ko) | 휴대용 표시장치 | |
JP2001154191A (ja)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この液晶表示装置を用いた情報端末機 | |
KR20060079694A (ko) | 가요성 인쇄회로기판 보호용 필름 부재 및 이를 이용한평판표시장치 | |
JP2009031618A (ja) |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US7751182B2 (en) | Portable display device | |
KR20060030190A (ko) | 평판표시장치 | |
KR20070121478A (ko) | 휴대용 표시장치 | |
KR20180049379A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KR20060033482A (ko) | 평판표시장치 | |
KR20060058407A (ko) | 몰드 프레임을 변형한 평판표시장치 | |
KR20060067332A (ko) | 인쇄회로기판을 개선한 평판표시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7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