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011987B - 车辆用尾灯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尾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11987B
CN101011987B CN200710003742XA CN200710003742A CN101011987B CN 101011987 B CN101011987 B CN 101011987B CN 200710003742X A CN200710003742X A CN 200710003742XA CN 200710003742 A CN200710003742 A CN 200710003742A CN 101011987 B CN101011987 B CN 1010119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vehicle
stoplight stop
stop lamp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037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11987A (zh
Inventor
广瀬义久
福拉德杰·福路昂
韦图恩·里尔克西里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11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1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11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19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尾灯装置,其可以降低尾灯装置的上下方向及车宽度方向的尺寸,提高布局或设计的自由度。在左右对称地构成的尾灯装置(30)中,在一体形成的基部件(31)的大致中央上形成有后照灯部(35),在其左右两侧上,形成有刹车灯部(36L)(未图示)、(36R)。在刹车灯部(36R)上,安装有LED组件(50),该LED组件(50)将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刹车灯灯泡(41a、41b、41c)朝向车辆中心方向渐渐配置在高的位置上。通过所述LED的配置形状,降低刹车灯的上下及车宽度方向的尺寸并对尾灯装置(30)进行小型化。刹车灯部(36R)由覆盖转向灯灯泡(42R)的外透镜覆盖。所述LED也可以朝向车辆中心方向渐渐配置在低的位置上。

Description

车辆用尾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尾灯装置,特别地涉及可以降低尾灯装置的上下方向及车宽度方向的尺寸并且提高布局或设计的自由度的车辆用尾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止,知晓有通过发光二极管(LED)构成在制动器动作时点亮的车辆后部的刹车灯的尾灯装置。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中央的后照灯和其左右的转向灯构成的双灯组件的上方,配置有横向一列地排列的多个LED构成的刹车灯的二轮机动车的灯配置结构。
(专利文献1)特开平6-156341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是在双灯组件的上方配置有刹车灯的上下两段的结构,因此存在着尾灯装置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容易增大,布局或设计的自由度受到限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现有问题,提供一种可降低尾灯装置的上下方向及车宽度方向的尺寸并提高布局或设计的自由度的车辆用尾灯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车辆用尾灯装置具有后照灯、刹车灯及转向灯,在所述后照灯的左右两侧上,配置有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刹车灯,所述刹车灯倾斜地配置,所述刹车灯各一列分别被设置在所述后照灯的左右两侧。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车辆用尾灯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配置在位于车辆中心的较高的位置。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车辆用尾灯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配置在位于车辆中心的较低的位置。
另外,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车辆用尾灯装置,其中,在所述刹车灯上 设置有内透镜,在所述内透镜上,在所述发光二极管对着的部分上形成有圆筒状的凹部,并且,在所述凹部以外的表面上施行了皱纹加工。
另外,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车辆用尾灯装置,其中,所述圆筒状的凹部的底部形成为使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光会聚的透镜状。
另外,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车辆用尾灯装置,其中,还具有安装在车辆后部的基部件,在所述基部件的大致中央上配置有后照灯,并且,在所述刹车灯的车体外侧方向上配置有所述转向灯,具有覆盖所述后照灯的后照灯用外透镜和覆盖所述转向灯的转向灯用外透镜。
另外,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车辆用尾灯装置,其中,所述刹车灯覆盖所述转向灯用外透镜。
通过第一方面的发明,在后照灯的左右由LED构成的刹车灯分开设置,由于多个LED倾斜地配置,可以降低尾灯装置的上下方向及车宽度方向的尺寸,提高布局或设计的自由度。
通过第二方面的发明,与多个LED大致水平排列配置的结构相比降低了刹车灯的宽度,因此,可以降低尾灯装置的车宽度方向的尺寸。另外,由于使用了比白炽灯发热量小的LED,所以通过接近配置多个LED可以在小空间内进行高亮度的发光,从而提高刹车灯的被视觉辨认度。
通过第三方面的发明,与多个LED大致水平排列配置的结构相比降低了刹车灯的宽度,因此,可以降低尾灯装置的车宽度方向的尺寸。另外,由于使用了比白炽灯发热量小的LED,所以通过接近配置多个LED可以在小空间内进行高亮度的发光,从而提高刹车灯的被视觉辨认度。
通过第四方面的发明,内透镜的圆筒状的凹部由于透过光而发光,所述凹部以外的表面由于皱纹加工引起的光扩散而整体发光,因此,从同一光源可以得到两种光,并且可以得到具有崭新外观性的刹车灯。
通过第五方面的发明,利用会聚LED照射光的透镜状物,可以使圆筒状的凹部更加明亮并强力地发光。
通过第六方面的发明,由于在基部件上一体配置有后照灯、刹车灯及转向灯,可以提高尾灯装置对于车辆的安装性或维护性。另外,将后照灯配置在中央,将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刹车灯配置在其左右,由此,可以得到降低上下方向的尺寸并且确保高的被视觉辨认性的尾灯装置。
通过第七方面的发明,由于为用转向灯用外透镜覆盖刹车灯的结构, 可以实现后照灯用外透镜的小型化,并且可以实现尾灯装置的布局及设计的自由度的大幅提高。另外,与独立于刹车灯而设置外透镜的结构相比,可以降低部件数或生产工时数。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尾灯装置的二轮机动车的侧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尾灯装置的侧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尾灯装置的正面图;
图4是含有图3的A-A线剖面图的尾灯装置的上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LED组件的正面图;
图6是图3的B-B线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内透镜(右侧)的正面图;
图8是图7的C-C线剖面图。
符号说明
30,尾灯装置;31,基部件;32,后照灯透镜;33L,左侧转向灯透镜;35,后照灯部;36R,右侧刹车灯部;37R,右侧转向灯部;40,后照灯灯泡;41a、41b、41c,刹车灯灯泡;42L、42R,转向灯灯泡;50,右侧LED组件;60L,左侧内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为适用本发明的二轮机动车的一实施方式的侧面图。二轮机动车1为具有内藏无级变速器的摆动组件式的动力组件的小型二轮机动车。在左右一对的主架6的前方上,固定结合有作为增强部件的角板7和圆筒状的头管4,在轴支承于该头管4的左右一对的前叉5的下端部上,自由旋转地轴支承有前轮WF。所述前叉5通过手杆2和安装在其上的手把3可以控制转向,该手杆2与自由转动地轴支承在所述头管4上的杆轴(未图示)连结。另外,所述头管4被作为外装部件的前盖24及盖板15从车辆前后方向覆盖。
所述主架6在车体下方大致U字状弯曲,与向车体后部延伸的座椅架9连结。另外,结合在所述主架6下部的角板11上,连结有用于支承后述的动力组件18的板12。所述主架6和座椅架9,经由设置在车体的大致中 央的角板10通过左右一对的副架8结合,被该副架8夹着地配置有燃料箱13。其一端侧可转动地轴支承在所述角板11上的所述板12上,支承有含有发动机17~21、空气滤清器盒20的动力组件18。该动力组件18通过安装在所述座椅架9上的后减震器22而悬挂,由此将所述板12的一端侧作为转动轴而可摆动,在其后端部上,自由旋转地轴支承有作为驱动轮的后轮WR。另外,与所述发动机17的气缸盖上设计的排气口(未图示)连接的排气管19的另一端侧,与配置在车体后方的消声器23连结。
所述座椅架9,被设置在乘员就座的座椅16下方的左右一对的边盖25覆盖。在该边盖25的车辆后端侧上,配设有由作为尾灯的后照灯、作为制动灯的刹车灯以及作为方向指示灯的左右转向灯一体构成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尾灯装置30。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尾灯装置30的侧面图。所述尾灯装置30的基部件31一体收容所述后照灯、刹车灯以及转向灯,并且通过左右一对的支架34等固定支承在车体侧。另外,利用树脂等一体形成的所述基部件31为朝向其后端逐渐上升的形状。另外,在所述基部件31的表面侧上,安装有由透明或有色透明的树脂等形成的作为外透镜的后照灯透镜32、左转向灯透镜33L以及右转向灯透镜33R(参照图4)。
图3为所述尾灯装置30的正面图,相当于从二轮机动车1的后方进行视觉辨认的状态的图。所述尾灯装置30的基部件31或各外透镜形成为左右对称形状,在该图中,表示将作为转向灯用外透镜的右转向灯透镜33R(参照图4)和所述后照灯32的右侧一半取下的状态。在所述基部件31的车宽度方向中央上,形成有配置白炽灯的后照灯灯泡40的凹形状的后照灯部35,其左右两侧上形成有凹形状的刹车灯部36L(为图示)、36R。在该刹车灯部36L、36R的内部,配置有由发光二极管(LED)构成的右侧刹车灯灯泡41a、41b、41c以及左侧刹车灯灯泡71a、71b、71c(参照图5)。另外,在所述刹车灯部36L、36R的车体外侧方向上,形成有转向灯部37L(未图示)、37R,并且在其内部上,配置有白炽灯的转向灯灯泡42L、42R。另外,在所述后照灯部35和刹车灯部36L、36R之间以及该刹车灯部36L、36R和转向灯部37L、37R之间,分别形成有交互地遮断各灯泡的照射光的隔板。
通过上述的刹车灯的配置结构,刹车灯被分开配置在后照灯的左右而 不是上下,因此可以降低尾灯装置30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另外,由于可以在车宽度方向上扩大刹车灯的照射范围,可以提高刹车灯的被视觉辨认性。另外,由于使用比白炽灯发热少的LED,将多个LED接近地配置,可以抑制刹车灯部36L、36R的大小,并且可以得到能高亮度发光的刹车灯。
所述右侧刹车灯灯泡41a、41b、41c从所述右侧刹车灯部36R的底面配置在相对的LED组件50上,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三个LED朝向车体中心方向渐渐配置在高的位置上而构成。通过这样的结构,与将所述右侧刹车灯灯泡41a、41b、41c大致水平地排列的方法相比,可以抑制右侧刹车灯部36R的车宽度方向的尺寸,因此,可以降低尾灯装置30的车宽度方向的尺寸。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右侧刹车灯灯泡41a、41b、41c直线地配置,但也可以非直线配置,另外,也可以朝向车体中心方向渐渐配置在低的位置上。另外,如上述的结构也同样适用于左侧刹车灯灯泡71a、71b、71c。
所述后照灯部35,由与该后照灯部35的形状配合的大致三角形的作为后照灯用外透镜的后照灯透镜32覆盖,相对于此,所述刹车灯部36L、36R不由红色透明的树脂等形成的后照灯透镜32覆盖,而由所述转向灯透镜33L、33R(参照图4)的局部覆盖而构成。通过该结构,可以实现所述后照灯透镜32的小型化,并且可以提高尾灯装置30的整体的设计的自由度。另外,例如,与在刹车灯部36L、36R上独立地设置外透镜的结构相比,可以减少部件数或生产工时数。另外,在所述刹车灯灯泡41a、41b、41c和右侧转向灯透镜33R(参照图4)之间,配置有与图示的左侧内透镜60L为对称形状的右侧内透镜60R(参照图4)。该右侧内透镜60R利用螺纹孔36a固定在所述刹车灯部36R上,其详细内容后面叙述。
图4为含有图3的A-A线剖面图的尾灯装置30的上面图。与上述相同的符号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或同等的部件。在所述基部件31上,形成有将尾灯装置30支承在车体侧的左右对称的支架31a(右侧未图示)。如上所述,在基部件31上,分别左右对称地形成有后照灯部35、刹车灯部36L(未图示)、36R、转向灯部37L(未图示)、37R。下面,着重对图示的右侧的结构进行说明。在所述后照灯部35的底部上,安装有支承后照灯灯泡40的灯座70。另外,在所述刹车灯部36R的底部上安装有LED组件50,另外,在所述转向灯部37R的底部上,安装有支承转向灯灯泡42R的灯座72R。
所述转向灯透镜33R,分别与所述基部件31的端部和所述后照灯透镜32的端部卡合而构成,通过安装销73将所述后照灯透镜32结合在基部件31上,由此转向灯透镜33R也同时固定在所述基部件31上而构成。所以,通过从基部件31的背面侧固定所述后照灯透镜32的三个安装销73,也同时进行左右转向灯透镜33L、33R的固定。可以降低部件数的同时,安装销的头或安装用的孔不会露出于各外透镜的表面侧,可以提高尾灯装置30的外观性以及质感。
安装在所述刹车灯部36R上的LED组件50,由用于提供电力的配线54连接的基盘51、支承该基盘51的外壳52以及覆盖LED的透镜53构成。在所述透镜53和转向灯透镜33R之间,配置有内透镜60,该内透镜60形成有分别与所述刹车灯灯泡41a、41b、41c对应的圆筒状的凹部61。
图5为所述LED组件50的正面图。与上述相同的符号表示与上述相同或同等的部份。将配置有左右的LED的基盘51收容在左右一体型的外壳52的LED组件50,在被安装到所述基部件31上时,只有配置有LED的部分从左右刹车灯部36L、36R的底部相对地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左侧刹车灯灯泡71a、71b、71c向右上升地设置,并且所述右侧刹车灯灯泡41a、41b、41c向右下降地设置,即,分别朝着车辆中心方向渐渐配置在高的位置上,由此实现沿着形成为大致三角形形状的所述后照灯部35的形状的大致“ハ”字状的LED列。由此,在充分确保考虑各灯泡的发热量时需要的灯泡间距离的同时降低死空间,可以进一步地降低所述尾灯装置30的上下方向以及车宽度方向的尺寸。
图6为图3的B-B线剖面图。与所述相同的符号表示与所述相同或同等部分。所述基盘51,通过安装销74安装在所述外壳52的底部侧,右侧LED组件50,通过贯通固定用支架52a、52b的安装销75、76安装,以堵住形成在所述基部材料31的底部的开口部。另外,形成在所述右侧内透镜60R的圆筒状的凹部61,形成为在所述透镜53侧延伸很多的形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作为刹车灯灯泡的发出红光的LED,但是,也可以是LED为白色但所述透镜53或内透镜60R为红色透镜的结构。
图7为所述右侧内透镜60R的正面图。如上所述,右侧内透镜60R通过贯通安装孔65的安装销(未图示),固定在基部件31上以覆盖右侧LED组件50。另外,在透明或有色透明的树脂等形成的内透镜60R的表面上, 形成有分别与所述LED组件50的刹车灯灯泡41a、41b、41c的位置对应的开口部62a、62b、62c。另外,在斜线表示的内透镜60R的平板状的表面部上,进行由多个凹凸形状构成的使来自背面侧的照射光扩散的皱纹加工。
图8为图7的C-C线剖面图。与所述相同的符号表示与所述相同或同等的部分。如上所述,在内透镜60R的表面上,进行扩散来自背面侧的照射光的皱纹加工,由此,在刹车灯灯泡41a、41b、41c的点亮时,可以实现如同内透镜60R的表面整体为发光体的外观。另外,在所述圆筒状的凹部61a、61b、61c的底部上,形成有会聚照射光的透镜状物63a、63b、63c,在所述刹车灯灯泡41a、41b、41c点亮时,该照射光大致直线地从所述开口部62a、62b、62c朝向车体后方侧透过。上述结构时,在刹车灯灯泡41a、41b、41c点亮时,从所述开口部62a、62b、62c照射出圆环状的透明的透过光,并且,其周围整体由于闪烁的扩散光而发光,可以得到刹车灯的崭新的外观性,并且进一步地提高了被视觉辨认性。另外,所述皱纹加工,也可以在内透镜60R的背面侧进行。另外,通过改变所述圆筒状的凹部61a、61b、61c的长度或直径等,即使在刹车灯灯泡41a、41b、41c使用相同的LED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来自所述开口部62a、62b、62c的各不相同的强度的光透过。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尾灯装置,可以不使用所述内透镜而构成。
如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车辆用尾灯装置,在后照灯的左右两侧配置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刹车灯,因此,可以降低尾灯装置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并且,可以将刹车灯的照射范围向车宽度方向扩大并提高被视觉辨认性。另外,由于将比白炽灯发热量低的发光二极管配置在朝向车辆中心渐渐高的位置上,降低了尾灯装置的上下方向及车宽度方向的尺寸,可以提高尾灯装置的设计的自由度。
另外,形成在所述基部件上的后照灯部、刹车灯部、转向灯部的形状或刹车灯灯泡的个数及配置形状、各转向灯的形状等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6)

1.一种车辆用尾灯装置,其具有后照灯、刹车灯以及转向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后照灯的左右两侧上,配置有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多个刹车灯,
所述刹车灯倾斜地配置,所述刹车灯各一列分别被设置在所述后照灯的左右两侧,
在所述刹车灯上设置有内透镜,
在所述内透镜上,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相对的部分上形成有圆筒状的凹部,在所述凹部以外的表面上进行皱纹加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尾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朝向车辆中心方向渐渐配置在高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尾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朝向车辆中心方向渐渐配置在低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尾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的凹部的底部形成为会聚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光的透镜状。
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尾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安装在车辆后部的基部件,
在所述基部件的大致中央配置有后照灯,并且,在所述刹车灯的车体外侧方向上配置有所述转向灯,
具有,覆盖所述后照灯的后照灯用外透镜以及覆盖所述转向灯的转向灯用外透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尾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灯构成为被所述转向灯用外透镜覆盖。
CN200710003742XA 2006-01-31 2007-01-24 车辆用尾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119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23419A JP4711417B2 (ja) 2006-01-31 2006-01-31 車両用尾灯装置
JP023419/06 2006-01-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1987A CN101011987A (zh) 2007-08-08
CN101011987B true CN101011987B (zh) 2011-07-06

Family

ID=38483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374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11987B (zh) 2006-01-31 2007-01-24 车辆用尾灯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711417B2 (zh)
CN (1) CN101011987B (zh)
MY (1) MY16711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50422A1 (de) * 2011-05-17 2012-11-22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leuchte
JP2013112309A (ja) * 2011-11-30 2013-06-10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CN105102882B (zh) * 2013-03-28 2017-06-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后组合灯
JP6125308B2 (ja) 2013-04-24 2017-05-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尾灯装置
JP6010079B2 (ja) * 2014-09-25 2016-10-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照灯装置
CN105818906B (zh) * 2015-01-09 2018-10-19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速克达型车辆
TWI580602B (zh) * 2015-01-09 2017-05-01 Yamaha Motor Co Ltd Speed ​​Keda vehicles
TWI583585B (zh) * 2015-10-30 2017-05-21 Yamaha Motor Co Ltd Vehicle rear light combination unit, and with its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6564129B2 (ja) * 2016-03-31 2019-08-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灯火器装置及び鞍乗型車両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6579Y (zh) * 1994-05-07 1995-05-10 陈永潮 助动车组合闪光尾灯
JP2004203370A (ja) * 2002-11-22 2004-07-22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テールランプ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38290A (ja) * 1986-11-29 1988-06-10 Toshiba Corp 核分裂型中性子検出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3138290U (zh) * 1987-03-05 1988-09-12
JP3395384B2 (ja) * 1994-07-29 2003-04-14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テールランプ取付構造
JP4509401B2 (ja) * 2001-01-19 2010-07-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のテールカウルに対するランプ取付構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6579Y (zh) * 1994-05-07 1995-05-10 陈永潮 助动车组合闪光尾灯
JP2004203370A (ja) * 2002-11-22 2004-07-22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テールラン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711417B2 (ja) 2011-06-29
JP2007203828A (ja) 2007-08-16
CN101011987A (zh) 2007-08-08
MY167119A (en) 2018-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11987B (zh) 车辆用尾灯装置
CN100570206C (zh) 车辆的前照灯结构
US7416046B2 (en) Modular front headlight for a three-wheeled vehicle
CN1963291B (zh) 尾灯构造体
JP5660726B2 (ja) 車両用灯火装置
CN104203736A (zh) 两轮摩托车的头灯装置
CN103359211B (zh) 跨坐型车辆
CN101782210B (zh) 车辆尾灯装置
JP6537779B2 (ja) 車両用灯火器
CN103963880A (zh) 跨坐型车辆
EP3115286B1 (en) Straddled vehicle
CN103183072A (zh) 车辆用尾灯单元
JP6356358B2 (ja) 自動二輪車用のポジションライト構造
CN105818906B (zh) 速克达型车辆
JP2006131084A (ja) 車両用灯火器構造
JP5624200B2 (ja) 車両の前照灯装置
CN107891930B (zh) 跨乘型车辆
TWI736322B (zh) 速克達型機車
CN106627874B (zh) 车辆用后灯组合单元、及具备其的跨乘型车辆
CN104554557A (zh) 跨坐型车辆
CN101294674A (zh) 前照灯构造
CN101619828B (zh) 机动二轮车的前照灯结构
TWI583585B (zh) Vehicle rear light combination unit, and with its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2019218009A (ja) 車両
WO2020129345A1 (ja) 鞍乗型車両の灯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