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84050C - 通信网络、配线架、通信方法以及配线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网络、配线架、通信方法以及配线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84050C CN100584050C CN200710154669A CN200710154669A CN100584050C CN 100584050 C CN100584050 C CN 100584050C CN 200710154669 A CN200710154669 A CN 200710154669A CN 200710154669 A CN200710154669 A CN 200710154669A CN 100584050 C CN100584050 C CN 10058405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ustomer premises
- access equipment
- premises access
- local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14—Distribution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信网络、配线架、通信方法以及配线架安装方法。所述通信网络包括:局端设备、配线架以及用户端设备,所述用户端设备包括分离器和至少两个用户设备,所述分离器一端连接所述用户设备,另一端连接所述配线架;所述配线架包括:多个用户端设备的配线端子,对应每个用户端设备的配线端子包括连接所述用户端设备分离器的第一端子,以及分别连接不同局端设备第二、第三端子;连接模块,包括对应所述各个用户端设备配线端子的分离单元,每个分离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配线端子的第一端子,另一端连接所述配线端子第二、第三端子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可以降低设备成本,减少工程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通信网络、配线架、通信方法以及配线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信领域,运营商通过一对双绞线,既可以向用户提供宽带电信业务或窄带电信业务,也可以同时向用户提供宽带电信业务和窄带电信业务,如:
1)普通电话增开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Loop over Plain Old Telephone Service,ADSL over POTS);
2)综合业务数字网增开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DSL over IntegratedServices Digital Network,ADSL over ISDN);
3)普通电话增开甚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ery High Speed DSL;Very HighRate DSL over POTS,VDSL over POTS);
4)ISDN增开VDSL(VDSL over ISDN)等业务。
目前这些业务在国内和国外已经开展得相当普遍。本文中,对ADSL、VDSL等等基于双绞线的宽带业务统称为xDSL。
上述各种业务采用图1所示的局端设备、配线架以及用户端设备组成的网络承载。在局端,包括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复用器(Data Subscriber LineAccess Mulitiplexer,DSLAM,又称宽带接入设备)和POTS/ISDN。其中DSLAM包括xDSL业务板以及分离器(Splitter,SPL),POTS/ISDN包括POTS/ISDN业务板。在用户端,包括SPL、电话以及远端用户单元(RemoteTerminal Unit,RTU)。MDF则连接多个用户端设备,每个用户端设备引出的用户外线分别接至一个MDF中,MDF通过用户外线将这些用户端设备连接至局端设备。
处理业务时,xDSL信号和POTS/ISDN信号共存于一条用户外线中。在局端侧,DSLAM中的SPL将宽、窄业务区分开来,分别送往宽带业务板(xDSL业务板)和窄带业务板(POTS/ISDN业务板)进行处理;而用户端侧,SPL则将分离出的宽、窄带业务分别送往用户端的RTU和电话。
在实践中,在窄带用户申请宽带业务时,局端必须在DSLAM中增加所述的SPL,以分离出宽、窄带业务数据。另外,为保障xDSL业务正常运行,需要及时诊断出影响业务的各类故障,因此需要对用户线路参数进行测量,进行测量的宽带测试单元(BroadBand Test Unit,BTU)需要接入到上述业务网络中去,并且这种接入不能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
参阅图2和图3,是另一种现有技术宽带电信业务网络采用基于MDF的分离器安装结构。该方案中将SPL安装到MDF上,每个SPL对应一个用户。SPL通过金手指等结构形式,插入到MDF架上的每个配线端子上(图3所示)。其中,每个用户对应8个配线端子,其中左上方的两个端子连接到DLSAM,右上方的两个端子连接POTS/ISDN(即交换机),右下方的两个端子连接用户线,左下方的两个端子不使用。SPL中的输入金手指连接配线端子的用户线端子,输出金手指连接DSLAM和POTS/ISDN端子。该网络具有以下特点:
1)宽窄带合一的用户端设备连接到MDF,通过SPL将语音电话信号分离到交换机用户端子,而宽带数字信号直接连到DSLAM用户端子;
2)对于没有开通宽带业务的用户,在MDF处不安装SPL模块,并中断此用户线通过MDF到DSLAM的物理通路,只保留电话语音信号到交换机的通路(MDF配线端子默认将用户线和交换机连通);
3)在局端DSLAM机柜里不再需要安装SPL。
在进行本发明创造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宽带业务网络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一个SPL对应一个用户,而MDF一般安装在用户附近。在实践中,每个用户申请宽带业务时都需要委派工作人员到MDF现场进行将SPL插接到对应用户配线端子上的操作,显然,面对申请宽带业务时间不统一但数量庞大的新申请用户时,人工成本较高;而且,无论是运营商或新申请用户,安装宽带时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同样,当宽带用户需要撤销宽带业务时,仍需要委派工作人员到MDF现场,花费同样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信网络、配线架、通信方法以及配线架安装方法,可以降低配线架的设备成本、减少设备安装工程量,同时基本不需要更改现有网络设备与网络连线。
提供一种通信网络,包括:局端设备、配线架以及用户端设备,所述用户端设备包括分离器和至少两个用户设备,所述分离器一端连接所述用户设备,另一端连接所述配线架;所述配线架包括:多个用户端设备的配线端子,对应每个用户端设备的配线端子包括连接所述用户端设备分离器的第一端子,以及分别连接不同局端设备第二、第三端子;连接模块,包括对应所述每个用户端设备配线端子的分离单元,每个分离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配线端子的第一端子,另一端连接所述配线端子第二、第三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在所述分离单元仅连接第二、三端子中的一个时,所述第二、三端子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第一端子。
提供一种配线架,包括:对应各个用户端设备的多个配线端子,对应每个用户端设备的配线端子包括连接用户端设备的第一端子,以及分别连接不同局端设备第二、第三端子;连接模块,包括对应所述各个用户端设备配线端子的分离单元,每个分离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配线端子的第一端子,另一端连接所述配线端子第二、第三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在所述分离单元仅连接第二、三端子中的一个时,所述第二、三端子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第一端子。
提供一种连接模块,包括:对应各个用户端设备配线端子的分离单元,每个分离单元的一端用于连接配线架配线端子的第一端子,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配线端子第二、第三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在所述分离单元仅连接第二、三端子中的一个时,所述第二、三端子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其中,所述第一端子连接所述用户端设备,所述第二、第三端子连接不同局端设备。
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配线框的连接模块接收来自各个用户端设备的混合信号,所述混合信号包括至少两路信号;所述连接模块将所述各个用户端设备的混合信号一起进行信号分离,每个混合信号分离后得到两路信号;所述连接模块将对应各个用户端设备的分离后的至少一路信号发送出去。
提供一种配线架安装方法,包括:准备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包括对应各个用户端设备配线端子的分离单元,每个分离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配线端子的第一端子,另一端连接所述配线端子第二、第三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在所述分离单元仅连接第二、三端子中的一个时,所述第二、三端子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将所述连接模块插接在多个用户端设备配线端子上,所述第一端子还连接用户端设备,所述第二、第三端子还分别连接不同的局端设备。
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在连接用户端设备与局端设备之间的配线架上集成多个分离单元,即将现有单独一个分离器对应一个用户端设备安装使用的设计更改为在一个模块上集成多个分离单元,每个分离单元对应一个用户端设备,这样,可以使用一块连接模块插接在多个用户端设备配线端子上,多个分离单元一起安装使用,不需要每次接受一个用户申请时都派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安装分离器,大大减少设备安装工程量、降低配线架的设备成本,同时基本不需要更改现有网络设备与网络连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提供宽带和窄带电信业务的通信网络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另一种提供宽带和窄带电信业务的通信网络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分布式接入单元与配线端子插接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通信网络第一实施方式的原理框图;
图5是本发明通信网络第二实施方式的原理框图;
图6是图5中配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分布式接入单元与配线端子插接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配线架第一实施方式的原理框图;
图9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配线架安装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是利用现有的电信网络结构,在不改变或很少改变网络及其设备连线的情况下,在连接用户端设备与局端设备之间的配线架上集成多个分离器,即将现有单独一个分离器对应一个用户端设备安装使用的设计更改为在一个模块上集成多个分离单元,每个分离单元对应一个用户端设备,多个分离单元一起安装使用。
参阅图4,本发明提供通信网络第一实施方式,包括:
局端设备430、配线架420以及用户端设备410,
所述用户端设备410包括分离器411和至少两个用户设备412,所述分离器411一端连接所述用户设备411,另一端连接所述配线架420;
所述配线架420包括:
多个用户端设备410的配线端子421,每个用户端设备410的配线端子421包括连接所述用户端设备410分离器411的第一端子,以及分别连接不同局端设备430第二、第三端子;
连接模块422,包括对应所述各个用户端设备410配线端子421的分离单元4221,每个分离单元4221的一端连接所述配线端子421的第一端子,另一端连接所述配线端子421第二、第三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在所述分离单元4221仅连接第二、三端子中的一个时,所述第二、三端子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第一端子。
以上实施方式可以看出,由于在连接用户端设备410与局端设备430之间的配线架上采用包括多个分离单元4221的连接模块422,即将现有单独一个分离器对应一个用户端设备安装使用的设计更改为在一个模块上集成多个分离单元4221,每个分离单元4221对应一个用户端设备410,这样,可以使用一块连接模块422插接在多个用户端设备410配线端子421上,一起安装使用,不需要每次接受一个用户申请时都派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安装分离器411,减少了设备安装工程量、降低配线架的设备成本,同时基本不需要更改现有设备与网络连线。
在所述分离单元4221仅连接第二、三端子中的一个时,比如连接第二端子,那么所述第三端子通过内部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端子。这时候的分离单元4221可以是一个滤波器,比如低通滤波器,对来自用户端设备410的混合信号进行滤波,得到语音信号;同时,第一端子的混合信号传输到所述第三端子。值得说明的是,图4中仅显示出这种结构。
在另一种情况下,所述分离单元4221同时连接第二、三端子时,所述分离单元4221可以将混合信号分成两路。
参阅图5,本发明提供通信网络第二实施方式,包括:
局端设备530、配线架520以及用户端设备510,
所述用户端设备510包括分离器511和至少两个用户设备,所述两个用户设备分别是Modem和电话。所述分离器511一端分别连接所述Modem和电话,另一端通过用户外线连接所述配线架520;
所述局端设备530包括局端窄带设备和局端宽带设备;所述局端窄带设备可以是POTS或ISDN,所述局端宽带设备可以是DSLAM,可应用于ADSL或VDSL。
请参阅图6,所述配线架520包括:
对应各个用户端设备510的多个配线端子521(图中仅显示一个用户端设备510及对应的配线端子521),每个用户端设备510的配线端子521包括通过用户外线连接所述用户端设备510分离器511的第一端子,以及分别连接局端窄带设备和局端宽带设备的第二、第三端子;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局端窄带设备和局端宽带设备分别是POTS/ISDN和DSLAM。
分布式接入单元522,通过其对外提供的通讯接口及测试总线接口连接BTU,BTU的基本能力是对用户线路参数(如:线路电压参数、线路电阻参数、线路电容参数、线路背景噪音、线路对地平衡度等)、用户端设备510、局端设备530(DSLAM端口、BRAS、DHCP服务器等等)等进行测量。依据这些参数数据,可以检查线路、用户端设备510及局端设备530的运行情况,并及时定位出影响业务运行的故障,以便及时将故障修复;
分布式接入单元522的基本能力是抓取连接用户端设备510的用户外线到外测试总线,及抓取连接局端设备530的配线架侧的用户内线到内测试总线。
所述分布式接入单元522包括对应所述多个用户端设备510配线端子521的分离单元5221(图中仅显示一个分离单元5221,对应其他用户端设备510的分离单元结构相同),每个分离单元5221的一端连接所述配线端子521的第一端子,另一端通过第二端子连接局端窄带设备POTS/ISDN。所述第三配线端子521将所述用户端设备510的分离器511和所述局端宽带设备DSLAM连通;
所述分布式接入单元522还包括:
内线抓线电路5222和外线抓线电路5223,串接在所述用户外线和局端设备53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串接在所述配线端子521中的第一端子和第二、三端子之间,分别抓取连接局端设备530的用户内线到内测试总线,以及抓取连接所述用户端设备510的用户外线到外测试总线。内外测试总线通过分布式接入单元522对外提供的测试总线接口,连接到所述BTU,BTU通过内外测试总线,完成对连接用户端设备510的用户外线及连接局端设备530的用户内线的测试,再将这些测试数据发送到远程控制台;
在所述分离单元5221仅连接第二、三端子中的一个时,比如连接第二端子,则第一端子通过所述分布式接入单元522的内部线路连接到第三端子。这样,在第一端子到分离单元5221以及第三端子的路径上,存在一个分叉点,所述内线抓线电路5222和外线抓线电路5223是串接在所述分叉点与第一端子之间;
在另一种情况下,所述分离单元5221同时连接第二、三端子时,所述分离单元5221可以将混合信号分成两路。这种情况下,所述内线抓线电路5222和外线抓线电路5223是串接在所述分离单元5221与第一端子之间。
开关控制电路5224,串接在所述配线端子521中的第一端子与连接所述局端宽带设备的配线端子521之间,其开关控制线连接所述远程控制台,并由所述远程控制台控制所述开关控制电路5224的开关;所述开关控制电路5224可以通过硬件或软件方法来进行控制。
值得说明的是,图6中显示的分布式接入单元522并不属于配线端子521,将分布式接入单元522画在配线端子521中是为了更好显示两者的连接关系。
请参阅图7,所述分布式接入单元522通过金手指等结构形式插入到每个配线架520中的配线端子521内。
以上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至少可以解决如下技术问题:
1)因为分离单元设计在配线架内,解决为实现宽窄带合一的用户业务在局端侧安装分离器框需要占用较多的机房面积或DSLAM机柜容积而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
2)因为预先将多个用户的分离单元接插在对应配线端子上,避免窄带新申请用户开通宽带业务时安装分离器框需要较长时间而中断业务的问题;
3)结合现有的分布式接入单元的抓线电路结构,既实现宽窄带业务合一用户的信号分离功能,又实现针对用户端设备、用户线和局端宽带设备的自动抓线功能;
4)采用开关控制电路,解决配线架的用户线到局端宽带设备的信号或物理通路通断的控制问题,在远程控制台对局端宽带设备与第一端子直接通信的开关进行控制,无须人工现场插拔分离器(单元),大大节省工程量和成本。
参阅图8,本发明提供配线架第一实施方式,包括:
对应各个用户端设备的多个配线端子421,对应每个用户端设备的配线端子421包括连接用户端设备的第一端子,以及分别连接不同局端设备430第二、第三端子;
连接模块422,包括对应所述多个用户端设备410配线端子421的分离单元4221,每个分离单元4221的一端连接所述配线端子421的第一端子,另一端连接所述配线端子421第二、第三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在所述分离单元4221仅连接第二、三端子中的一个时,所述第二、三端子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第一端子。
本发明配线架第二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类似,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对应一个用户端设备的配线端子421中,所述分别连接不同局端设备430的第二、第三端子具体是分别连接到局端窄带设备和局端宽带设备。
所述连接模块422是分布式接入单元,并且进一步包括:
抓线电路,串接在所述用户外线和局端设备之间,也即串接在第一端子与第二、三端子之间,抓取连接局端设备的用户线到测试总线。
所述抓线电路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台的控制,抓取内外测试总线到BTU,由BTU进行针对用户内外线的测试。
所述分布式接入单元进一步包括:
开关控制电路,串接在所述配线端子421中的第一端子与连接所述局端宽带设备的配线端子421之间,其开关的控制引线用于连接远程控制台。
值得说明的是,前述本发明配线架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分离单元4221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
还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分离单元4221等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可软件实现的部分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相应地,本发明实施方式既可以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可软件实现的部分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进行销售或使用。
还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称的配线框可以有其他名称,比如配线框、配线架机柜等。
参阅图9,本发明还提供通信方法第一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901:配线框的连接模块接收来自各个用户端设备的混合信号,所述混合信号包括至少两路信号;
步骤902:所述连接模块将所述各个用户端设备的混合信号一起进行信号分离,每个混合信号分离后得到两路信号;
步骤903:所述连接模块将对应各个用户端设备的分离后的至少一路信号发送出去。
其中,可以另外控制分离后的另一路信号的发送与否。
参阅图10,本发明还提供配线架安装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401:准备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包括对应多个用户端设备配线端子的分离单元,每个分离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配线端子的第一端子,另一端连接所述配线端子第二、第三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在所述分离单元仅连接第二、三端子中的一个时,所述第二、三端子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第一端子;
步骤1402:将所述连接模块插接在所述多个用户端设备配线端子上,所述第一端子还连接用户端设备,所述第二、第三端子还分别连接不同的局端设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通信方法、配线架安装方法实施方式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以包括前述本发明方法各个实施方式的内容。这里所称得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综上,本发明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1、不额外占用机房面积:本发明实施方式在基于配线架安装的分布式接入单元模块内集成分离单元电路,在局端不再需要安装分离器板或分离器框,从而节省局端机柜空间,不额外占用机房面积,从而降低成本;
2、减少工程量,降低设备成本:对于窄带用户需要开展宽带业务的新局点,不需要对现有交换机设备及网络连线做任何更改,只需要在配线架插接本发明设计的连接模块,一次性安装,工程安装简单,减少后续工程量,从而提高工程效率,降低工程成本;由于将多个分离器设计成集成在分布式接入单元上,从而可以降低设备成本;
3、对于需要开通和取消宽带业务的用户,可以在配线架侧,通过硬件或软件方法控制用户到局端设备的物理通路的通断,可以减少在局端针对用户端口配置数据的繁琐操作;
4、实现针对一个配线端子上的所有用户抓线的功能;
5、基本不需要更改现有网络设备与网络连线。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配线架、通信方法以及配线架安装方法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局端设备、配线架以及用户端设备,
所述用户端设备包括分离器和至少两个用户设备,所述分离器一端连接所述用户设备,另一端连接所述配线架;
所述配线架包括:
多个用户端设备的配线端子,对应每个用户端设备的配线端子包括连接所述用户端设备分离器的第一端子,以及分别连接不同局端设备第二、第三端子;
连接模块,包括对应所述每个用户端设备配线端子的分离单元,每个分离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配线端子的第一端子,另一端连接所述配线端子第二、第三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在所述分离单元仅连接第二、三端子中的一个时,所述第二、三端子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第一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
所述局端设备包括局端窄带设备和局端宽带设备,
所述对应每个用户端设备的配线端子中,连接所述分离单元的第二端子或第三端子还连接局端窄带设备,所述第二、三端子中的另一个端子将所述用户端设备的分离器和所述局端宽带设备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模块是分布式接入单元,并且所述连接模块进一步包括:
内线抓线电路和外线抓线电路,串接在所述配线端子中的第一端子和第二、三端子之间,其中内线抓线电路抓取连接局端设备的用户内线到内测试总线,外线抓线电路抓取连接用户端设备的用户外线到外测试总线;
开关控制电路,串接在所述配线端子中的第一端子与连接所述局端宽带设备的端子之间,其开关的控制引线用于连接远程控制台。
4.一种配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应各个用户端设备的多个配线端子,对应每个用户端设备的配线端子包括连接用户端设备的第一端子,以及分别连接不同局端设备第二、第三端子;
连接模块,包括对应所述各个用户端设备配线端子的分离单元,每个分离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配线端子的第一端子,另一端连接所述配线端子第二、第三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在所述分离单元仅连接第二、三端子中的一个时,所述第二、三端子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第一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各个用户端设备的配线端子中,所述分别连接不同局端设备的第二、第三端子具体是分别连接到局端窄带设备和局端宽带设备。
6.一种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应各个用户端设备配线端子的分离单元,每个分离单元的一端用于连接配线架配线端子的第一端子,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配线端子第二、第三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在所述分离单元仅连接第二、三端子中的一个时,所述第二、三端子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第一端子;
其中,所述第一端子连接所述用户端设备,所述第二、第三端子连接不同局端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模块是分布式接入单元,并且进一步包括:
内线抓线电路和外线抓线电路,串接在所述配线端子中的第一端子和第二、三端子之间,其中内线抓线电路抓取连接局端设备的用户内线到内测试总线,外线抓线电路抓取连接用户端设备的用户外线到外测试总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接入单元进一步包括:
开关控制电路,串接在所述配线端子中的第一端子与连接所述局端宽带设备的端子之间,其开关的控制引线用于连接远程控制台。
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线架的连接模块接收来自各个用户端设备的混合信号,所述混合信号包括至少两路信号;
所述连接模块将所述各个用户端设备的混合信号一起进行信号分离,每个混合信号分离后得到两路信号;
所述连接模块将对应各个用户端设备的分离后的至少一路信号发送出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将对应各个用户端设备的分离后的至少一路信号发送出去的同时,还包括:
控制分离后的另一路信号的发送与否。
11.一种配线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包括对应各个用户端设备配线端子的分离单元,每个分离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配线端子的第一端子,另一端连接所述配线端子第二、第三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在所述分离单元仅连接第二、三端子中的一个时,所述第二、三端子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第一端子;
将所述连接模块插接在多个用户端设备配线端子上,所述第一端子还连接用户端设备,所述第二、第三端子还分别连接不同的局端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54669A CN100584050C (zh) | 2007-09-21 | 2007-09-21 | 通信网络、配线架、通信方法以及配线架安装方法 |
PCT/CN2008/071579 WO2009036668A1 (fr) | 2007-09-21 | 2008-07-08 | Reseau de communication, repartiteur,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et procede d'installation de repartiteur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54669A CN100584050C (zh) | 2007-09-21 | 2007-09-21 | 通信网络、配线架、通信方法以及配线架安装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37073A CN101137073A (zh) | 2008-03-05 |
CN100584050C true CN100584050C (zh) | 2010-01-20 |
Family
ID=39160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54669A Active CN100584050C (zh) | 2007-09-21 | 2007-09-21 | 通信网络、配线架、通信方法以及配线架安装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84050C (zh) |
WO (1) | WO200903666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84050C (zh) * | 2007-09-21 | 2010-01-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网络、配线架、通信方法以及配线架安装方法 |
CN102970619A (zh) * | 2012-10-12 | 2013-03-13 | 刘湘文 | 窄带语音和宽带语音组合式配线架 |
CN113810222B (zh) * | 2021-08-13 | 2024-06-14 | 柳州达迪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配线链路识别装置、系统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38226B1 (en) * | 1997-10-06 | 2002-08-20 | Ccs Holdings, Inc. | XDSL splitter assembly for main distribution frame |
KR100452490B1 (ko) * | 2001-01-16 | 2004-10-12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Adsl용 스플리터 장치 및 배선방법 |
BR0215744A (pt) * | 2002-06-06 | 2005-03-22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Arranjo em um sistema de telecomunicação |
CN100584050C (zh) * | 2007-09-21 | 2010-01-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网络、配线架、通信方法以及配线架安装方法 |
-
2007
- 2007-09-21 CN CN200710154669A patent/CN100584050C/zh active Active
-
2008
- 2008-07-08 WO PCT/CN2008/071579 patent/WO200903666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9036668A1 (fr) | 2009-03-26 |
CN101137073A (zh) | 2008-03-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52068B (zh) | 提供湿电流的设备及方法 | |
CN100584050C (zh) | 通信网络、配线架、通信方法以及配线架安装方法 | |
US7804940B2 (en) | Subscriber line testing system, broadband line card and broadband/narrowband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1730943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xdsl and telephone service vi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JP2004509516A (ja) | 情報通信回線の使用の管理方法と、その方法の使用に関するシステム | |
CN101160819B (zh) | 提高通信可靠性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1854562A (zh) | 实现总配线架的方法及总配线架 | |
EP1858196A1 (en) | A broadband and narrow-band unification board of the integrated access device | |
JP2003523648A (ja) | 組込みアイソレーターを具えた低域フィルター装置と該装置を有した個人機器 | |
EP1565031B1 (en) | Redundanc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 | |
US7346158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ing a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circuit | |
EP1903832A1 (en) |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gnal splitting and a splitter board | |
EP1845663A1 (en) | Communication access apparatus | |
US20020141428A1 (en) | Line card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 plurality of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 |
CN101252373B (zh) | 一种局端设备、信号分离器及其通信系统 | |
EP2131563A1 (en) | Line termination board with multi type xDSL line high pass filters | |
EP2237544A1 (en) | Telecommunications filter device | |
CN201134809Y (zh) | 光纤到楼设备 | |
US20060133351A1 (en) | Integrated access device | |
CN100505799C (zh) | 一种4线n+1备份及其测试电路 | |
CN1516481A (zh) | 用于xDSL和窄带交换接入的总配线架方法及装置 | |
EP2230826A1 (en) | Opera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s connections by means of a sealing current | |
KR20050099340A (ko) | 엑스디에스엘 가입자 인터페이스 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엑스디에스엘 가입자 시스템 | |
WO2006079984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sioning broadband ser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