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4722C - 前牙反合矫治器 - Google Patents
前牙反合矫治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74722C CN100574722C CN200810049131A CN200810049131A CN100574722C CN 100574722 C CN100574722 C CN 100574722C CN 200810049131 A CN200810049131 A CN 200810049131A CN 200810049131 A CN200810049131 A CN 200810049131A CN 100574722 C CN100574722 C CN 100574722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ntal arch
- groove
- anterior teeth
- unusual
- appli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牙反合矫治器,包括矫治器本体,矫治器本体具有可与人体标准下牙弓适配的牙弓槽,牙弓槽弓形两侧部分的槽宽与对应下牙的厚度相适应,牙弓槽弓形中部的槽宽大于下前牙的厚度,牙弓槽弓形中部的槽顶内表面为舌侧高唇侧低的下牙内移斜导面,同一部位的槽顶外表面上设有可被上前牙覆盖的咬合体。患者可以直接将本矫治器扣戴在下牙弓上,在自然咬合时,患者的上前牙覆盖咬合体,通过施加咬合力,咬合体对上前牙形成了向外的推力使上前牙向唇侧移动,由于下牙内移斜导面顶部向舌侧倾斜,咬合力通过下牙内移斜导面对下前牙形成了向内的推力,内收下前牙使之向舌侧移动,这样通过长期的配戴矫正即可使前牙反合逐步恢复到正常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正畸治疗中使用的矫治器,尤其是一种前牙反合矫治器。
背景技术
人体牙齿正常合是上前牙覆盖下前牙,如果是下前牙覆盖上前牙则为畸形,在医学上称之为前牙反合,俗称“地包天”。前牙反合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影响牙颌颅面的正常发育,导致患者面中1/3发育不足产生凹陷,下颌前突,不但影响颜面,而且对患者的咀嚼功能影响也较大。前牙反合在临床上是通过给患者配戴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目前,常用的矫治器有固定矫治器和活动矫治器,固定矫治器是采用固定支架加平面合垫、用结扎丝捆绑的方式进行矫正,该矫治器患者不能够自行取下,戴用后对牙齿和牙周组织的清洁较困难,容易引起口腔疾病,且在饮食上还会受到一些限制;而活动矫治器是采用活动支架、再利用钢丝来回调整达到矫正的目的,该种矫治器患者可以自由摘戴,吃饭、清洁时可以取下,使用比较方便,但其固位较差,矫治力偏弱,如不坚持戴用将影响治疗效果。这两类矫治器都是通过机械结构使钢丝产生矫治力来对牙齿、颌骨进行牵拉,矫正到正常合位置,在整个漫长的正畸治疗过程中,都需要患者全天戴用,这样,在一些公共场合就会对患者的容貌和形象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患者多次定期复诊,医生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患者可以自行摘戴、在治疗过程中不用多次复诊、且不需全天戴用的前牙反合矫治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前牙反合矫治器,包括矫治器本体,矫治器本体具有可与人体标准下牙弓适配的牙弓槽,牙弓槽弓形两侧部分的槽宽与对应下牙的厚度相适应,牙弓槽弓形中部的槽宽大于下前牙的厚度,牙弓槽弓形中部的槽顶内表面为舌侧高唇侧低的下牙内移斜导面,同一部位的槽顶外表面上设有可被上前牙覆盖的咬合体。
牙弓槽弓形中部的舌侧壁外表面上靠近槽顶的部位开有横向的缓冲狭缝。
所述咬合体是并排间隔设置在槽顶外表面上的咬合突起。
牙弓槽弓形中部的唇侧壁内表面上设有横向的加力弓线。
牙弓槽弓形中部的唇侧壁外表面上横向间隔布有刺唇突起。
矫治器本体由弹性记忆材料制成。
本发明采用牙弓槽型结构,牙弓槽弓形两侧部分的槽宽与对应下牙的厚度相适应,而弓形中部的槽宽大于下前牙的厚度,这样当矫治器扣合到下牙弓上时,下前牙紧靠唇侧壁,牙尖抵在唇侧壁与下牙内移斜导面的交汇处,在下前牙与弓形槽的舌侧壁间则形成了下牙内移空间,为下前牙受力后向舌侧移动提供了空间。矫正时,患者可以直接将本矫治器扣戴在下牙弓上,在自然咬合时,患者的上前牙覆盖咬合体,通过施加咬合力,咬合体对上前牙形成了向外的推力使上前牙向唇侧移动,由于下牙内移斜导面顶部向舌侧倾斜,咬合力通过下牙内移斜导面对下前牙形成了向内的推力,内收下前牙使之向舌侧移动,这样通过长期的配戴矫正即可使前牙反合逐步恢复到正常合。
本发明中,设置缓冲狭缝是为了使咬合体部分具有一定的弹性,防止咬合力过大时咬合体顶疼上颌内牙龈;采用咬合突起形式的咬合体,可以使咬合体具有较高的强度,便于施加咬合力;加力弓线是为了增大了唇侧壁的强度,能对下前牙施加轻力,使之得到矫正;刺唇突起的作用是当颌肌过度收缩时,摩擦刺激唇内粘膜,以提醒患者注意减缓收缩,帮助纠正由不良口腔习惯导致的下颌前伸,有助于改善颜面形态。本矫治器由弹性记忆材料制成,配戴后,矫治器本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牵拉力可以替代固定矫治器用支架加钢丝牵拉牙齿,从而避免了配置固定矫治器的繁杂程序,也不需要安装活动支架来回的调整,所以本矫治器一次配置成形后就能够长期使用达到矫正目的,而不需要多次复诊,医患双方都省力简便。
本发明属于可以自行摘戴的矫治器,患者每天保持配戴一定的时间即可,不用全天戴用,因而不会对患者的形象造成影响。另外,现有矫治器一般是在患者12岁时才能进行配戴矫治,错过了牙齿矫正的最佳时期,而本矫治器可以在儿童前四颗恒牙萌出后就进行矫正,从而不会影响到儿童颜面的正常发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4所示的前牙反合矫治器,包括由弹性记忆材料制成的矫治器本体,矫治器本体具有可与人体标准下牙弓适配的牙弓槽,牙弓槽弓形两侧部分A和B的槽宽与对应下牙的厚度相适应,弓形中部C的槽宽大于下前牙8的厚度,当矫治器扣合到下牙弓上矫治时,在下前牙8与弓形槽的舌侧壁5间便形成了下牙内移空间9,给下前牙受力后向舌侧移动让出了空间。
本矫治器在牙弓槽的弓形中部C,槽顶内表面为舌侧高唇侧低的下牙内移斜导面7,槽顶外表面上并排间隔设置有可被上前牙覆盖的咬合突起4,舌侧壁5外表面上靠近槽顶的部位开有横向的缓冲狭缝6,唇侧壁1内表面上设有横向的加力弓线2,唇侧壁1外表面上横向间隔布有刺唇突起3。
上述弹性记忆材料是高弹性、无异味、无毒副作用的高分子材料,在发生形变后能够稳定地恢复原有形状,属于现有技术。
在具体实施时,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人体标准下牙弓形状有所不同,将矫治器设计成三种型号,分别对应6-10岁患者、10-12岁患者和12-18岁患者矫治使用。
Claims (9)
1.前牙反合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矫治器本体,矫治器本体具有可与人体标准下牙弓适配的牙弓槽,牙弓槽弓形两侧部分的槽宽与对应下牙的厚度相适应,牙弓槽弓形中部的槽宽大于下前牙的厚度,牙弓槽弓形中部的槽顶内表面为舌侧高唇侧低的下牙内移斜导面,同一部位的槽顶外表面上设有可被上前牙覆盖的咬合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牙反合矫治器,其特征在于:牙弓槽弓形中部的舌侧壁外表面上靠近槽顶的部位开有横向的缓冲狭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牙反合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体是并排间隔设置在槽顶外表面上的咬合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牙反合矫治器,其特征在于:牙弓槽弓形中部的唇侧壁内表面上设有横向的加力弓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牙反合矫治器,其特征在于:牙弓槽弓形中部的唇侧壁内表面上设有横向的加力弓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牙反合矫治器,其特征在于:牙弓槽弓形中部的唇侧壁外表面上横向间隔布有刺唇突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牙反合矫治器,其特征在于:牙弓槽弓形中部的唇侧壁外表面上横向间隔布有刺唇突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牙反合矫治器,其特征在于:牙弓槽弓形中部的唇侧壁内表面上设有横向的加力弓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牙反合矫治器,其特征在于:矫治器本体由弹性记忆材料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49131A CN100574722C (zh) | 2008-01-22 | 2008-01-22 | 前牙反合矫治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49131A CN100574722C (zh) | 2008-01-22 | 2008-01-22 | 前牙反合矫治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14171A CN101214171A (zh) | 2008-07-09 |
CN100574722C true CN100574722C (zh) | 2009-12-30 |
Family
ID=39620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491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4722C (zh) | 2008-01-22 | 2008-01-22 | 前牙反合矫治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74722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57078B (zh) * | 2008-09-11 | 2010-06-16 |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一种治疗露龈笑的矫治辅弓 |
CN102499767B (zh) * | 2011-11-01 | 2013-08-28 |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 一种真空成型改良式Activator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 |
CN106073912B (zh) * | 2015-04-27 | 2019-06-25 | 洪澄祥 | 咀嚼式齿列矫正装置 |
US20170100215A1 (en) * | 2015-10-09 | 2017-04-13 | John H. Khouri | Orthodontic assembly |
CN111529096B (zh) * | 2020-04-29 | 2022-03-08 | 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壳状牙齿矫治器的设计方法及制备方法 |
-
2008
- 2008-01-22 CN CN200810049131A patent/CN10057472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14171A (zh) | 2008-07-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63801B (zh) | 一种隐形矫治器 | |
CN110584805B (zh) | 一种颌位性凹面畸形矫治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 |
CN210277375U (zh) | 一种实现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全牙弓整体内收的复合装置 | |
CN210931950U (zh) | 一种牙齿矫治器、矫治器套组以及壳状牙科矫治系统 | |
CN102805666B (zh) | 压膜式前方牵引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
CN210612259U (zh) | 一种隐形矫治器 | |
CN100574722C (zh) | 前牙反合矫治器 | |
CN110179560A (zh) | 一种前牵引上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 | |
CN209661830U (zh) | 导下颌移动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 |
CN201139647Y (zh) | 前牙反合矫治器 | |
CN207590768U (zh) | 用于矫治乳牙反合的功能矫治器 | |
CN104622589A (zh) | 一种新型压膜式间隙保持装置 | |
CN210541883U (zh) | 一种垫式隐形磁力功能矫治器 | |
CN214434574U (zh) | 一种实现前牙整体压低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复合装置 | |
CN215019356U (zh) | 壳状牙科器械及壳状牙科矫治器套组 | |
CN107137154A (zh) | 一种全口义齿活动瓣及其装配方法 | |
CN210204955U (zh) | 颊屏式隐形磁力功能矫治器 | |
CN209984332U (zh) | 一种三力合一活动矫治器 | |
CN210330778U (zh) | 一种口颌系统肌功能训练和咬合引导正畸矫治器 | |
CN217448047U (zh) | 一种口腔正畸用多功能矫正装置 | |
CN217430237U (zh) | 一种用于前牙美学区的数字化唇盾 | |
CN201279191Y (zh) | 口腔跨颌唇挡 | |
CN214908430U (zh) | 一种能控制垂直向发育的咬合诱导矫治器 | |
CN211460605U (zh) | 一种下颌阻生磨牙直立辅簧 | |
CN108294837A (zh) | 一种矫治开牙合畸形的矫治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30 Termination date: 2013012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