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45707C - 液晶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45707C CN100545707C CNB2006100659423A CN200610065942A CN100545707C CN 100545707 C CN100545707 C CN 100545707C CN B2006100659423 A CNB2006100659423 A CN B2006100659423A CN 200610065942 A CN200610065942 A CN 200610065942A CN 100545707 C CN100545707 C CN 100545707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acer
- horizontal
- compensation
- distance
- protru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8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2447 hatch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基板、水平导线与垂直导线、第二基板、主要间隙物、补偿间隙物,以及液晶层。水平导线与垂直导线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并互相重叠而形成多个第一突起部。第二基板设置于第一基板的上方。主要间隙物与补偿间隙物设置于第二基板上,而主要间隙物是可滑动地接触于第一突起部上,补偿间隙物位于主要间隙物的周围。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当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产生相对偏移时,主要间隙物与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会等于补偿间隙物与其接触的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所以,可达到均匀的间隙物压缩密度与面板间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且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补偿偏移(Biased Compensation)的方式使间隙物(spacer)具有均匀的压缩密度(compressing density)的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通常是由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Thin Film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TFT array substrate)与彩色滤光基板(Color Filter substrate,CF substrate)所组成。为了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彩色滤光基板之间填入液晶层(liquid crystallayer),而必须利用间隙物(spacer)使两基板之间能维持一定的间隙。通常间隙物是设置在彩色滤光基板上,其并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接触。
然而,液晶显示面板在组装的过程中,因为面板的偏移(shift)而使得间隙物随之偏移,所以间隙物接触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面积密度(即压缩密度)便会改变。因此,两基板之间的间隙将会不均匀,而造成面板显示不良的现象。
承上述,公知技术中已提出阻止偏移(shift stopping)与补偿偏移(biased compensation)两种方式,来改善因为间隙物偏移而造成的面板显示不良的问题。图1A与图1B为公知两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请先参照图1A,液晶显示面板100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0与彩色滤光基板120以及位在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130。并且,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0上具有多个突起部112,在两突起部112之间是凹陷部114。值得注意的是,间隙物140是设置在彩色滤光基板120上,并接触在凹陷部114的位置而阻止间隙物140移动。
请再参照图1B,液晶显示面板200也具有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10、彩色滤光基板220以及位于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230。其中,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10上具有漏极212,而平坦层216覆盖此漏极212。通过在漏极212上方的平坦层216中制造接触窗开口216a,而使像素电极214通过此接触窗开口216a与漏极212电连接。值得注意的是,间隙物240是设置在彩色滤光基板220上并卡置于接触窗开口216a中,而阻止间隙物240移动。
通过如图1A或图1B的阻止偏移的方式,可以阻止间隙物140、240移动并防止面板偏移。然而,由于使面板偏移的外力通常更大,所以间隙物140、240仍会被推出凹陷部114或接触窗开口216a外,而造成间隙物140、240支撑不良以及间隙d不均的问题。
另外,图2A为公知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此液晶显示面板300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310与彩色滤光基板320上分别制造多个间隙物344、342(图中仅表示一个),并使间隙物344、342之间部分接触,进而维持面板的间隙d,并使液晶层330分布于两基板之间。
图2B为图2A中的间隙物的俯视示意图。请共同参照图2A与图2B,当彩色滤光基板320向右偏移时,第一间隙物组A1中的间隙物342与间隙物344之间的接触面积R1会变小,但是第二间隙物组A2中的间隙物342与间隙物344之间的接触面积R2会变大,所以可在水平方向上使第一间隙物组A1与第二间隙物组A2之间的接触面积R1、R2相互补偿。依照同样的原理,可在垂直方向上使第三间隙物组A3与第四间隙物组A4之间的接触面积R3、R4相互补偿。
但是,如图2A与图2B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300仅适用在面板偏移量不大的情形,也就是说,面板偏移的距离只能在小于半颗间隙物342、344大小的范围之内。随着大尺寸面板的发展趋势,面板偏移量必定会随之增大。此时,上述的方法即会失效,而仍然会造成间隙物压缩密度不均、间隙不均以及面板显示不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解决在大尺寸面板中,面板偏移量过大所造成之间隙物的压缩密度不均、间隙不均以及面板显示不良等问题。
为达上述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基板、水平导线与垂直导线、第二基板、主要间隙物(mainspacer)、补偿间隙物(compensation spacer),以及液晶层。水平导线与垂直导线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并且水平导线与垂直导线互相重叠而形成多个第一突起部(first protrusion)。第二基板设置于第一基板的上方。主要间隙物与补偿间隙物设置于第二基板上,而主要间隙物是可滑动地接触于第一突起部上,补偿间隙物位于主要间隙物的周围。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其中,当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产生相对偏移时,主要间隙物会从第一突起部上移开,同时补偿间隙物会与其相邻的第一突起部接触,且主要间隙物与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会等于补偿间隙物与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突起部的面积大于主要间隙物与补偿间隙物的面积。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突起部的面积小于主要间隙物与补偿间隙物的面积。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补偿间隙物包括第一补偿间隙物、第二补偿间隙物,而主要间隙物、第一补偿间隙物、第二补偿间隙物对应同一条水平导线而设置,且主要间隙物介于第一补偿间隙物与第二补偿间隙物之间;主要间隙物自与其接触的第一突起部的边缘往第一水平取向突出第一距离且往第二水平取向突出第二距离;第一补偿间隙物与其在第一水平取向上相邻的垂直导线相隔上述第二距离;以及第二补偿间隙物与其在第二水平取向上相邻的垂直导线相隔上述第一距离,其中该第一水平取向和该第二水平取向为水平方向上的两个相反取向。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主要间隙物往第二水平取向的偏移距离大于第一距离且小于第一距离与第二补偿间隙物本身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的和时,第二补偿间隙物会接触于与其相邻的第一突起部上,使得主要间隙物与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等于第二补偿间隙物与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主要间隙物往第一水平取向的偏移距离大于第二距离且小于第二距离与第一补偿间隙物本身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的和时,该第一补偿间隙物会接触于其相邻的第一突起部上,使得主要间隙物与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等于第一补偿间隙物与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补偿间隙物还包括第三补偿间隙物、第四补偿间隙物,而主要间隙物、第三补偿间隙物、第四补偿间隙物对应同一条垂直导线而设置,且主要间隙物介于该第三补偿间隙物与该第四补偿间隙物之间;主要间隙物自与其接触的第一突起部的边缘往第一垂直取向突出第三距离且往第二垂直取向突出第四距离;第三补偿间隙物与其在第二垂直取向上相邻的水平导线相隔上述第三距离;以及第四补偿间隙物与其在第一垂直取向上相邻的水平导线相隔上述第四距离,其中第一垂直取向和第二垂直取向为垂直方向上的两个相反取向。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主要间隙物往第二垂直取向的偏移距离大于第三距离且小于第三距离与第三补偿间隙物本身在垂直方向上的宽度的和时,第三补偿间隙物会接触于其相邻的第一突起部上,使得主要间隙物与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等于第三补偿间隙物与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主要间隙物往第一垂直取向的偏移距离大于第四距离且小于第四距离与第四补偿间隙物本身在垂直方向上的宽度的和时,第四补偿间隙物会接触于其相邻的第一突起部上,使得主要间隙物与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等于第四补偿间隙物与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水平导线与垂直导线至少其中的一条是扫描线(scan line)、共用线(Cs line)或数据线(data line)。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TFT array substrate)。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基板包括彩色滤光基板(ColorFilter Substrate,CF substrate)。
为达上述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再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基板、水平导线与垂直导线、垫层(support pad)、第二基板、主要间隙物与补偿间隙物,以及液晶层。水平导线与垂直导线设置于第一基板上,而水平导线与垂直导线将第一基板划分成沿水平方向排列的第一区域(first area)、第二区域(second area)与第三区域(third area),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与第三区域包括相同的三条水平导线。垫层分别设置于水平导线与垂直导线至少其中的一条的下方,而形成多个第一突起部。第二基板设置于第一基板的上方。主要间隙物与补偿间隙物设置于第二基板上,而主要间隙物是可滑动地接触于第一突起部上,而补偿间隙物位于主要间隙物的周围。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其中,当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产生相对偏移时,主要间隙物会从第一突起部上移开,同时补偿间隙物会与其相邻的第一突起部接触,且主要间隙物与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会等于补偿间隙物与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突起部的面积大于主要间隙物与补偿间隙物的面积。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突起部的面积小于主要间隙物与补偿间隙物的面积。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三条水平导线包括第一水平导线、第二水平导线与第三水平导线,且第二水平导线介于第一水平导线与第三水平导线之间,补偿间隙物包括第一补偿间隙物与第二补偿间隙物,第一补偿间隙物设置于第一区域中的第一水平导线上,第二补偿间隙物设置于该第一区域中的第三水平导线上;主要间隙物设置于该第一区域中的该第二水平导线上,且自与其接触的第一突起部的边缘往第二水平取向内缩第一距离且往第一水平取向内缩第二距离;第一补偿间隙物与设置于第一区域中的第一水平导线上的第一突起部在第二水平取向上相隔上述第二距离;以及第二补偿间隙物与设置于第一区域中之第三水平导线上的第一突起部在第一水平取向上相隔上述第一距离,其中在第一水平取向上和第二水平取向为水平方向的两个相反取向。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主要间隙物往第二水平取向的偏移距离大于第二距离且小于第二距离与第一补偿间隙物本身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的和时,第一补偿间隙物会接触于第一水平导线上的第一突起部上,使得主要间隙物与第二水平导线上的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等于第一补偿间隙物与第一水平导线上的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主要间隙物往第一水平取向的偏移距离大于第一距离且小于第一距离与第二补偿间隙物本身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的和时,第二补偿间隙物会接触于第三水平导线上的第一突起部上,使得主要间隙物与第二水平导线上的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等于第二补偿间隙物与第三水平导线上的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补偿间隙物还包括第三补偿间隙物、第四补偿间隙物,第三补偿间隙物设置在第二区域中的第二水平导线上,第四补偿间隙物设置在第三区域中的第二水平导线上;主要间隙物在第二垂直取向上从第二水平导线的上缘内缩第三距离且在第一垂直取向上从第二水平导线的下缘内缩第四距离;第三补偿间隙物与位于第二区域中的第二水平导线上的第一突起部在第一垂直取向上相隔上述第三距离;以及第四补偿间隙物与位于第三区域中的第二水平导线上的第一突起部在第二垂直取向上相隔上述第四距离,其中第一垂直取向和第二垂直取向为垂直方向上的两个相反取向。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主要间隙物往第二垂直取向的偏移距离大于第四距离且小于第四距离与该第四补偿间隙物本身在垂直方向上的宽度的和时,第四补偿间隙物会接触于第三区域中的第二水平导线上的第一突起部上,使得主要间隙物与第二水平导线上的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等于第四补偿间隙物与第三区域中的第二水平导线上的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主要间隙物往第一垂直取向的偏移距离大于第三距离时且小于第三距离与第三补偿间隙物本身在垂直方向上的宽度的和时,第三补偿间隙物会接触于第二区域中的第二水平导线上的第一突起部上,使得主要间隙物与第二水平导线上的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等于第三补偿间隙物与第二区域中的第二水平导线上的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水平导线与垂直导线至少其中的一条包括扫描线、共用线或数据线。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基板包括彩色滤光基板。
本发明因采用主要间隙物与补偿间隙物的设置,并使主要间隙物与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会等于补偿间隙物与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所以,本发明在面板偏移量较大时,仍然能维持均匀的间隙物压缩密度(compressing density of spacer)与均匀的间隙。所以,本发明之液晶显示面板将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
为让本发明之上述和其他国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与图1B为公知两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A为公知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的间隙物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3A为图3中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5A为沿图5中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记说明
100、200、300:液晶显示面板
110、210、310: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
112:突起部
114:凹陷部
120、220、320:彩色滤光基板
130、230、330:液晶层
140、240、342、344:间隙物
212:漏极
216:平坦层
216a:接触窗开口
400、402、500、502:液晶显示面板
410、510:第一基板
420、520:水平导线
430、530:垂直导线
440、550:第二基板
450、560:主要间隙物
460、570:补偿间隙物
460a、570a:第一补偿间隙物
460b、570b:第二补偿间隙物
460c、570c:第三补偿间隙物
460d、570d:第四补偿间隙物
470、580:液晶层
480a、480b、480c、480d、480e、590:第一突起部
510a:第一区域
510b:第二区域
510c:第三区域
520a:第一水平导线
520b:第二水平导线
520c:第三水平导线
540:垫层
A-A’、B-B’:剖面线
A1:第一间隙物组
A2:第二间隙物组
A3:第三间隙物组
A4:第四间隙物组
B:第一距离
C:第二距离
D:第三距离
E:第四距离
d:间隙
R1、R2、R3、R4:接触面积
W1、W2、W3、W4: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3A为图3中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请共同参照图3与图3A,液晶显示面板400包括第一基板410、水平导线420与垂直导线430、第二基板440、主要间隙物450、补偿间隙物460以及液晶层470。水平导线420与垂直导线430设置于第一基板410上,并且水平导线420与垂直导线430互相重叠而形成多个第一突起部480a、480b、480c。第二基板440设置于第一基板410的上方。主要间隙物450与补偿间隙物460设置于第二基板440上,而主要间隙物450是可滑动地接触于第一突起部480a上,补偿间隙物460位于主要间隙物450的周围。液晶层470设置于第一基板410与第二基板440之间。其中,当第一基板410与第二基板440之间产生相对偏移时,主要间隙物450会从第一突起部480a上移开,同时补偿间隙物460会与其相邻的第一突起部480b、480c接触,且主要间隙物450与第一突起部480a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会等于补偿间隙物460与第一突起部480b、480c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水平导线420可以是扫描线(scan line)或共用线(Cs line);而垂直导线430可以是数据线(data line)或共用线(Cs line)。另外,第一基板410可以是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而第二基板440可以是彩色滤光基板。
请继续参照图3,第一突起部480a、480b、480c的面积是小于主要间隙物450与补偿间隙物460的面积,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突起部480a、480b、480c的面积也可以大于主要间隙物450与补偿间隙物460的面积(图中未表示)。
以下将继续说明本实施例之液晶显示面板400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补偿偏移的方式。请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补偿间隙物460包括第一补偿间隙物460a、第二补偿间隙物460b,而主要间隙物450、第一补偿间隙物460a、第二补偿间隙物460b对应同一条水平导线420而设置,主要间隙物450介于第一补偿间隙物460a与第二补偿间隙物460b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主要间隙物450自与其接触的第一突起部480a的边缘往第一水平取向突出第一距离B且往第二水平取向突出第二距离C。第一补偿间隙物460a与其在第一水平取向上相邻的垂直导线430相隔上述第二距离C。第二补偿间隙物460b与其在第二水平取向上相邻的垂直导线430相隔上述第一距离B,第一水平取向和第二水平取向为水平方向上的两个相反取向。
当主要间隙物450往第二水平取向的偏移距离大于第一距离B且小于第一距离B与第二补偿间隙物460b本身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W2的和时,第二补偿间隙物460b会接触于与其相邻的第一突起部480b上,使得主要间隙物450与第一突起部480a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等于第二补偿间隙物460b与第一突起部480b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另外,当主要间隙物450往第一水平取向的偏移距离大于第二距离C且小于第二距离C与第一补偿间隙物460a本身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W1的和时,该第一补偿间隙物460a会接触于其相邻的第一突起部480c上,使得主要间隙物450与第一突起部480a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等于第一补偿间隙物460a与第一突起部480c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承上述,当液晶显示面板400的水平偏移量较小时,主要间隙物450本身即有往第二水平取向的第一距离B以及往第一水平取向的第二距离C的补偿值。并且,当面板的水平偏移量大于第一距离B或第二距离C时,上述设计的液晶显示面板400可补偿面板的水平偏移量在“W1+C”或“W2+B”的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之液晶显示面板400在水平方向上将可以补偿较大的面板偏移量。所以,即使面板的偏移量较大,液晶显示面板400也可以得到均匀的间隙物压缩密度与面板间隙,进而能得到良好的显示效果。
第二实施例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4,此液晶显示面板402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均具有补偿间隙物460,其中在水平方向上的第一与第二补偿间隙物460a、460b的设置与图3中所述相同,在此不予以赘述。
另外,水平导线420可以是扫描线(scan line)或共用线(Csline);而垂直导线430可以是数据线(data line)或共用线(Csline)。并且,第一基板410可以是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而第二基板440可以是彩色滤光基板。
同样地,如图4中所示的第一突起部480a、480b、480c、480d、480e的面积可以是小于主要间隙物450与补偿间隙物460的面积,然而,第一突起部480a、480b、480c、480d、480e的面积也可以大于主要间隙物450与补偿间隙物460的面积(图中未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液晶显示面板402中的补偿间隙物460可以还包括第三补偿间隙物460c与第四补偿间隙物460d,而主要间隙物450、第三补偿间隙物460c、第四补偿间隙物460d对应同一条垂直导线430而设置,且主要间隙物450介于第三补偿间隙物460c与第四补偿间隙物460d之间。
特别是,主要间隙物450自与其接触的第一突起部480a的边缘往第一垂直取向突出第三距离D且往第二垂直取向突出第四距离E。第三补偿间隙物460c与其在第二垂直取向上相邻的水平导线420相隔上述第三距离D,而第四补偿间隙物460d与其在第一垂直取向上相邻的水平导线420相隔上述第四距离E,第一垂直取向和第二垂直取向为垂直方向上的两个相反取向。
当主要间隙物450往第二垂直取向的偏移距离大于第三距离D且小于第三距离D与第三补偿间隙物460c本身在垂直方向上的宽度W3的和时,第三补偿间隙物460c会接触于其相邻的第一突起部480d上,使得主要间隙物450与第一突起部480a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等于第三补偿间隙物460c与第一突起部480d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当主要间隙物450往第一垂直取向的偏移距离大于第四距离E且小于第四距离E与第四补偿间隙物460d本身在垂直方向上的宽度W4的和时,第四补偿间隙物460d会接触于其相邻的第一突起部480e上,使得主要间隙物450与第一突起部480a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等于第四补偿间隙物460d与第一突起部480e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承上述,当液晶显示面板402的垂直偏移量较小时,主要间隙物450本身即有往第二垂直取向的第三距离D以及往第一垂直取向的第四距离E的补偿值。并且,当面板的垂直偏移量大于第三距离D或第四距离E时,上述设计的液晶显示面板402可补偿面板的垂直偏移量在“W3+D”或“W4+E”的范围之内。
并且,由于液晶显示面板402同时也设置了第一补偿间隙物460a与第二补偿间隙物460b,所以其也可以补偿面板的水平偏移量在“W1+C”或“W2+B”的范围之内。因此,在此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402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同时能允许较大的面板偏移量。所以,即使面板的偏移量较大,液晶显示面板402也可以得到均匀的间隙物压缩密度与面板间隙,进而能得到良好的显示效果。
第三实施例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5A为沿图5中B-B’线的剖面示意图。请共同参照图5与图5A,液晶显示面板500包括第一基板510、水平导线520与垂直导线530、垫层540、第二基板550、主要间隙物560与补偿间隙物570以及液晶层580。水平导线520与垂直导线530设置于第一基板510上,而水平导线520与垂直导线530将第一基板510划分成沿水平方向排列的第一区域510a、第二区域510b(示于图6中)与第三区域510c(示于图6中),第一区域510a、第二区域510b与第三区域510c包括相同的三条水平导线520。垫层540分别设置于水平导线520与垂直导线530至少其中的一条的下方,而形成多个第一突起部590。第二基板550设置于第一基板510的上方。主要间隙物560与补偿间隙物570设置于第二基板550上,主要间隙物560是可滑动地接触于第一突起部590上,而补偿间隙物570位于主要间隙物560的周围。液晶层580设置于第一基板510与第二基板550之间。其中,当第一基板510与第二基板550之间产生相对偏移时,主要间隙物560会从第一突起部590上移开,同时补偿间隙物570会与其相邻的第一突起部590接触,且主要间隙物560与第一突起部590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会等于补偿间隙物570与第一突起部590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水平导线520可以是扫描线或共用线数据线;而垂直导线530可以是数据线或共用线。另外,第一基板510可以是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而第二基板550可以是彩色滤光基板。
请继续参照图5A,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突起部590的面积大于主要间隙物560与补偿间隙物570的面积。但是,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突起部590的面积也可以小于主要间隙物560与补偿间隙物570的面积(图中未表示)。
以下将继续说明本实施例之液晶显示面板500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补偿偏移的方式。请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水平导线520包括第一水平导线520a、第二水平导线520b与第三水平导线520c,且第二水平导线520b介于第一水平导线520a与第三水平导线520c之间,补偿间隙物570包括第一补偿间隙物570a与第二补偿间隙物570b,分别设置于第一区域510a中的第一水平导线520a与第三水平导线520c上。
值得注意的是,主要间隙物560设置于第一区域510a中的第二水平导线520b上,且自与其接触的第一突起部590的边缘往第二水平取向内缩第一距离B且往第一水平取向内缩第二距离C。第一补偿间隙物570a与设置于第一区域510a中的第一水平导线520a上的第一突起部590在第二水平取向上相隔上述第二距离C。第二补偿间隙物570b与设置于第一区域510a中的第三水平导线520c上的第一突起部590在第一水平取向上相隔上述第一距离B,第一水平取向和第二水平取向为水平方向上的两个相反取向。
当主要间隙物560往第二水平取向的偏移距离大于第二距离C且小于第二距离C与第一补偿间隙物570a本身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W1的和时,第一补偿间隙物570a会接触于第一水平导线520a上的第一突起部590上,使得主要间隙物560与第二水平导线520b上的第一突起部590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等于第一补偿间隙物570a与第一水平导线520a上的第一突起部590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当主要间隙物560往第一水平取向的偏移距离大于第一距离B且小于第一距离B与第二补偿间隙物570b本身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W2的和时,第二补偿间隙物570b会接触于第三水平导线520c上的第一突起部590上,使得主要间隙物560与第二水平导线520b上的第一突起部590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等于第二补偿间隙物570b与第三水平导线520c上的第一突起部590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承上述,当液晶显示面板500的水平偏移量较小时,主要间隙物560本身即有往第二水平取向的第二距离C以及往第一水平取向的第一距离B的补偿值。然而,当面板的水平偏移量大于第一距离B或第二距离C时,上述设计的液晶显示面板500亦可补偿面板的水平偏移量在“W1+C”或“W2+B”的范围之内。
所以,本发明之液晶显示面板500在水平方向上将可以补偿较大的面板偏移量,即使面板的偏移量较大,液晶显示面板500也可以得到均匀的间隙物压缩密度与面板间隙,进而能得到良好的显示效果。
特别是,本实施例是利用在水平导线520或是垂直导线530的下方设置垫层540的方式,而形成第一突起部590。所以,相较于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而言,本实施例之第一突起部590的位置可自行设定,进而能得到更佳的补偿偏移之效果。
第四实施例
图6示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6,此液晶显示面板502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均具有补偿间隙物570,其中在水平方向上的第一补偿间隙物570a与第二补偿间隙物570b的设置与图5中所述相同,在此不予以赘述。
另外,水平导线520可以是扫描线或共用线。而垂直导线530可以是数据线或共用线。并且,第一基板510可以是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而第二基板550可以是彩色滤光基板。
同样地,如图6所示,第一突起部590的面积是大于主要间隙物560与补偿间隙物570的面积,然而,第一突起部590的面积也可以小于主要间隙物560与补偿间隙物570的面积(图中未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液晶显示面板502中的补偿间隙物570可以还包括第三补偿间隙物570c、第四补偿间隙物570d,分别设置在第二区域510b中的第二水平导线520b上以及第三区域510c中的第二水平导线520b上。
特别是,主要间隙物560在第二垂直取向上从第二水平导线520b的上缘内缩第三距离D且在第一垂直取向上从第二水平导线520b的下缘内缩第四距离E。第一垂直取向和第二垂直取向为垂直方向上的两个相反取向。第三补偿间隙物570c与位于第二区域510b中的第二水平导线520b上的第一突起部590相隔上述第三距离D。第四补偿间隙物570d与位于第三区域510c中的第二水平导线520b上的第一突起部590相隔上述第四距离E。
当主要间隙物560往第二垂直取向的偏移距离大于第四距离E且小于第四距离E与该第四补偿间隙物本身在垂直方向上的宽度W4的和时,第四补偿间隙物570d会接触于第三区域510c中的第二水平导线520b上的第一突起部590上,使得主要间隙物560与第二水平导线520b上的第一突起部590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等于第四补偿间隙物570d与第三区域510c中的第二水平导线520b上的第一突起部590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当主要间隙物560往第一垂直取向的偏移距离大于第三距离D时且小于第三距离D与第三补偿间隙物570c本身在垂直方向上的宽度W3的和时,第三补偿间隙物570c会接触于第二区域510b中的第二水平导线520b上的第一突起部590上,使得主要间隙物560与第二水平导线520b上的第一突起部590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等于第三补偿间隙物570c与第二区域510b中的第二水平导线520b上的第一突起部590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承上述,当液晶显示面板502的垂直偏移量较小时,主要间隙物560本身即有往第二垂直取向的第四距离E以及往第一垂直取向的第三距离D的补偿值。然而,当面板的垂直偏移量大于第三距离D或第四距离E时,上述设计的液晶显示面板502亦可补偿面板的垂直偏移量在“W3+D”或“W4+E”的范围之内。另外,由于也同时设置了第一补偿间隙物570a与第二补偿间隙物570b,所以液晶显示面板502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都能允许较大的面板偏移量。即使面板的偏移量较大,液晶显示面板502也可以得到均匀的间隙物压缩密度与面板间隙,进而能得到良好的显示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是利用垫层540形成第一突起部590,所以,第一突起部590的位置可自行设定,进而能得到更佳的补偿偏移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例之垫层540也可以是薄膜晶体管(图中未绘示)中的膜层,以使得薄膜晶体管本身突起而形成第一突起部590。所以,如同上述一般,可以利用主要间隙物560与一个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突起部590接触,并在主要间隙物560的周围设置补偿间隙物570,以进行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的补偿偏移。
综上所述,本发明之液晶显示面板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主要间隙物与补偿间隙物的设置方式,可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对于较大的面板偏移量进行补偿,进而能维持均匀的间隙物压缩密度与面板间隙。另外,通过垫层将可以提高设置第一突起部的自由度,进而能提高补偿偏移的效果。由于本发明之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均匀的间隙,并不容易受到面板偏移的影响,所以本发明之液晶显示面板将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之更动与改动,因此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4)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包括:
第一基板;
多条水平导线与多条垂直导线,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上述这些水平导线与上述这些垂直导线互相重叠而形成多个第一突起部;
第二基板,设置于该第一基板的上方;
主要间隙物与补偿间隙物,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上,而该主要间隙物是可滑动地接触于上述这些第一突起部上,该补偿间隙物位于该主要间隙物的周围;以及
液晶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其中,当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产生相对偏移时,该主要间隙物会从上述这些第一突起部上移开,同时该补偿间隙物会与其相邻的上述这些第一突起部接触,且该主要间隙物与上述这些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会等于该补偿间隙物与上述这些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每第一突起部的面积大于该主要间隙物与该补偿间隙物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每第一突起部的面积小于该主要间隙物与该补偿间隙物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该补偿间隙物包括第一补偿间隙物、第二补偿间隙物,该主要间隙物、该第一补偿间隙物、该第二补偿间隙物对应同一条水平导线而设置,且该主要间隙物介于该第一补偿间隙物与该第二补偿间隙物之间;
该主要间隙物自与其接触的该第一突起部的边缘往第一水平取向突出第一距离且往第二水平取向突出第二距离;
该第一补偿间隙物与其在该第一水平取向上相邻的该垂直导线相隔该第二距离;以及
该第二补偿间隙物与其在该第二水平取向上相邻的该垂直导线相隔该第一距离,其中该第一水平取向和该第二水平取向为水平方向上的两个相反取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当该主要间隙物往该第二水平取向的偏移距离大于该第一距离且小于该第一距离与该第二补偿间隙物本身在该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的和时,该第二补偿间隙物会接触于与其相邻的该第一突起部上,使得该主要间隙物与该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等于该第二补偿间隙物与该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当该主要间隙物往该第一水平取向的偏移距离大于该第二距离且小于该第二距离与该第一补偿间隙物本身在该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的和时,该第一补偿间隙物会接触于其相邻的该第一突起部上,使得该主要间隙物与该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等于该第一补偿间隙物与该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该补偿间隙物还包括第三补偿间隙物、第四补偿间隙物,该主要间隙物、该第三补偿间隙物、该第四补偿间隙物对应同一条垂直导线而设置,且该主要间隙物介于该第三补偿间隙物与该第四补偿间隙物之间;
该主要间隙物自与其接触的该第一突起部的边缘往第一垂直取向突出第三距离且往第二垂直取向突出第四距离;
该第三补偿间隙物与其在该第二垂直取向上相邻的该水平导线相隔该第三距离;以及
该第四补偿间隙物与其在该第一垂直取向上相邻的该水平导线相隔该第四距离,其中该第一垂直取向和该第二垂直取向为垂直方向上的两个相反取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当该主要间隙物往该第二垂直取向的偏移距离大于该第三距离且小于该第三距离与该第三补偿间隙物本身在该垂直方向上的宽度的和时,该第三补偿间隙物会接触于其相邻的该第一突起部上,使得该主要间隙物与该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等于该第三补偿间隙物与该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当该主要间隙物往该第一垂直取向的偏移距离大于该第四距离且小于该第四距离与该第四补偿间隙物本身在该垂直方向上的宽度的和时,该第四补偿间隙物会接触于其相邻的该第一突起部上,使得该主要间隙物与该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等于该第四补偿间隙物与该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上述这些水平导线与上述这些垂直导线至少其中的一条是扫描线、共用线或数据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该第一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该第二基板包括彩色滤光基板。
13.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包括:
第一基板;
多条水平导线与多条垂直导线,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上述这些水平导线与上述这些垂直导线将该第一基板划分成沿水平方向排列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与第三区域,该第一区域、该第二区域与该第三区域包括相同的三条水平导线;
多个垫层,分别设置于上述这些水平导线与上述这些垂直导线至少其中的一条的下方,而形成多个第一突起部;
第二基板,设置于该第一基板的上方;
主要间隙物与补偿间隙物,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上,而该主要间隙物是可滑动地接触于上述这些第一突起部上,该补偿间隙物位于该主要间隙物的周围;以及
液晶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其中,当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产生相对偏移时,该主要间隙物会从上述这些第一突起部上移开,同时该补偿间隙物会与其相邻的上述这些第一突起部接触,且该主要间隙物与上述这些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会等于该补偿间隙物与上述这些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每第一突起部的面积大于该主要间隙物与该补偿间隙物的面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每第一突起部的面积小于该主要间隙物与该补偿间隙物的面积。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上述三条水平导线包括第一水平导线、第二水平导线与第三水平导线,且该第二水平导线介于该第一水平导线与该第三水平导线之间,该补偿间隙物包括第一补偿间隙物与第二补偿间隙物,该第一补偿间隙物设置于该第一区域中的该第一水平导线上,该第二补偿间隙物设置于该第一区域中的该第三水平导线上;
该主要间隙物设置于该第一区域中的该第二水平导线上,且自与其接触的该第一突起部的边缘往第二水平取向内缩第一距离且往第一水平取向内缩第二距离;
该第一补偿间隙物与设置于该第一区域中的该第一水平导线上的该第一突起部在该第二水平取向上相隔该第二距离;以及该第二补偿间隙物与设置于该第一区域中的该第三水平导线上的该第一突起部在该第一水平取向上相隔该第一距离,其中在该第一水平取向上和该第二水平取向为该水平方向的两个相反取向。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当该主要间隙物往该第二水平取向的偏移距离大于该第二距离且小于该第二距离与该第一补偿间隙物本身在该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的和时,该第一补偿间隙物会接触于该第一水平导线上的该第一突起部上,使得该主要间隙物与该第二水平导线上的该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等于该第一补偿间隙物与该第一水平导线上的该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当该主要间隙物往该第一水平取向的偏移距离大于该第一距离且小于该第一距离与该第二补偿间隙物本身在该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的和时,该第二补偿间隙物会接触于该第三水平导线上的该第一突起部上,使得该主要间隙物与该第二水平导线上的该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等于该第二补偿间隙物与该第三水平导线上的该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该补偿间隙物还包括第三补偿间隙物、第四补偿间隙物,该第三补偿间隙物设置在该第二区域中的该第二水平导线上,该第四补偿间隙物设置在该第三区域中的该第二水平导线上;
该主要间隙物在第二垂直取向上从该第二水平导线的上缘内缩第三距离且在第一垂直取向上从该第二水平导线的下缘内缩第四距离;
该第三补偿间隙物与位于该第二区域中的该第二水平导线上的该第一突起部在该第一垂直取向上相隔该第三距离;以及
该第四补偿间隙物与位于该第三区域中的该第二水平导线上的该第一突起部在该第二垂直取向上相隔该第四距离,
其中该第一垂直取向和该第二垂直取向为垂直方向上的两个相反取向。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当该主要间隙物往该第二垂直取向的偏移距离大于该第四距离且小于该第四距离与该第四补偿间隙物本身在该垂直方向上的宽度的和时,该第四补偿间隙物会接触于该第三区域中的该第二水平导线上的该第一突起部上,使得该主要间隙物与该第二水平导线上的该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等于该第四补偿间隙物与该第三区域中的该第二水平导线上的该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当该主要间隙物往该第一垂直取向的偏移距离大于该第三距离时且小于该第三距离与该第三补偿间隙物本身在该垂直方向上的宽度的和时,该第三补偿间隙物会接触于该第二区域中的该第二水平导线上的该第一突起部上,使得该主要间隙物与该第二水平导线上的该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减少的接触面积等于该第三补偿间隙物与该第二区域中的该第二水平导线上的该第一突起部之间所增加的接触面积。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上述这些水平导线与上述这些垂直导线至少其中的一条是扫描线、共用线或数据线。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该第一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
2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该第二基板包括彩色滤光基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659423A CN100545707C (zh) | 2006-03-27 | 2006-03-27 | 液晶显示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659423A CN100545707C (zh) | 2006-03-27 | 2006-03-27 | 液晶显示面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46562A CN101046562A (zh) | 2007-10-03 |
CN100545707C true CN100545707C (zh) | 2009-09-30 |
Family
ID=38771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6594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5707C (zh) | 2006-03-27 | 2006-03-27 | 液晶显示面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45707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28788A (zh) * | 2013-12-27 | 2014-04-16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KR102167008B1 (ko) * | 2014-09-18 | 2020-10-19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CN105467691B (zh) * | 2016-01-29 | 2019-06-14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
CN107255879A (zh) * | 2017-08-01 | 2017-10-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7450237B (zh) * | 2017-08-16 | 2020-11-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N109358446B (zh) * | 2018-10-31 | 2024-04-26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彩膜基板及薄膜晶体管基板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79997A (ja) * | 2002-03-22 | 2003-10-02 | Hitachi Ltd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497299A (zh) * | 2002-09-26 | 2004-05-1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JP2004205549A (ja) * | 2002-12-20 | 2004-07-22 | Chi Mei Electronics Corp | 液晶表示セルおよ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
US6811458B2 (en) * | 2001-05-10 | 2004-11-02 |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CN1611996A (zh) * | 2003-10-27 | 2005-05-04 |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 液晶显示装置 |
US20050270471A1 (en) * | 2004-06-03 | 2005-12-08 | Hideki Kitagaw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2006
- 2006-03-27 CN CNB2006100659423A patent/CN10054570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811458B2 (en) * | 2001-05-10 | 2004-11-02 |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JP2003279997A (ja) * | 2002-03-22 | 2003-10-02 | Hitachi Ltd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497299A (zh) * | 2002-09-26 | 2004-05-1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JP2004205549A (ja) * | 2002-12-20 | 2004-07-22 | Chi Mei Electronics Corp | 液晶表示セルおよ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
CN1611996A (zh) * | 2003-10-27 | 2005-05-04 |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 液晶显示装置 |
US20050270471A1 (en) * | 2004-06-03 | 2005-12-08 | Hideki Kitagaw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46562A (zh) | 2007-10-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644038B2 (en) |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of | |
US8451416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with uniform compressing density by cooperating main and compensation spacers | |
CN100545707C (zh) | 液晶显示面板 | |
US10488718B2 (en) | Dual-gate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0201101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US8876358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US7548299B2 (en) | Flat display panel with a spacer unit to prevent displacement between upper and lower glass substrates | |
CN109585458B (zh) | 薄膜晶体管基板 | |
US11442318B2 (en) | Dual-gate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JP4784382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CN104614910B (zh) |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TW201541164A (zh) | 顯示面板 | |
JP2007123794A (ja) |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画素構造およびその修正方法 | |
EP3567422A1 (en) |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7514713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 |
TW201624071A (zh) | 顯示面板 | |
CN103676349B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TW201407738A (zh) | 畫素陣列基板及顯示面板 | |
CN113985634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JP5154315B2 (ja) | 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 |
CN102937759A (zh) | 一种可提升抗挤压能力的液晶面板 | |
CN110456576B (zh) | 显示设备 | |
JP2020181004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TWI491964B (zh) | 顯示裝置 | |
CN100388106C (zh) | 数组基板、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