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34686C - 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环面蜗杆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环面蜗杆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34686C CN100534686C CNB2008101011968A CN200810101196A CN100534686C CN 100534686 C CN100534686 C CN 100534686C CN B2008101011968 A CNB2008101011968 A CN B2008101011968A CN 200810101196 A CN200810101196 A CN 200810101196A CN 100534686 C CN100534686 C CN 10053468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rm
- involute
- gear
- axis
- toroid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环面蜗杆加工方法,属于硬齿面环面蜗杆的精加工方法。技术方案包括环面蜗杆1及其回转轴线4、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及与其具有相同几何参数和同一回转轴线5的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两轴线4、5固定并垂直交错,中心距为a,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相对于环面蜗杆1沿轴线5移动s并绕轴线5转动φdc=φ/i12+s/pd=f(φ,s),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相对环面蜗杆1作双自由度运动珩磨环面蜗杆1。本发明提出的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环面蜗杆珩磨方法,解决了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精密加工问题,为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提供了一种新的加工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环面蜗杆加工方法,属于硬齿面环面蜗杆的精加工方法。由此得到的硬齿面环面蜗杆与硬齿面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形成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
背景技术
在蜗杆蜗轮传动中为了得到较好的接触质量,蜗杆副都需要跑合,而为了提高耐磨性和跑合性,一般采用硬齿面蜗杆和软齿面蜗轮形式蜗杆副,软齿面蜗轮的材料一般采用铜,但成本较高,或者采用铸铁,但承载能力低。如果蜗杆和蜗轮的加工精度很高、蜗杆副接触质量很好且有利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采用极压润滑油润滑,就可以把蜗杆和蜗轮都做成硬齿面,那么,蜗杆副的承载能力和寿命就会有很大的提高,不采用铜及锡等有色金属,成本也会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为了得到高精度的环面蜗杆传动以保障好的接触质量,将蜗轮用可以达到高精度的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代替,得到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
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环面蜗杆齿面有两种加工方法,一种是用渐开线刀齿按双自由度运动包络而成,这种方法是刘宗辅在1995年《机械》第22卷第5期的“渐开线斜齿轮包络蜗杆副的研制”中提出的,在滚齿机上铣削出这种环面蜗杆,并将这种蜗杆副用于精密分度。但是,这种方法铣削的是锡青铜环面蜗杆,只有相配的渐开线斜齿轮是硬齿面,所以只能用于精密分度蜗杆传动,而且对于加工出的环面蜗杆和渐开线齿轮需要配对跑合。
另一种是用渐开线齿轮形修磨轮按单自由度运动磨削硬齿面环面蜗杆的方法,是由《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2002年第37卷第7期的文章“Tooth contact analysis of toroidal involute wormmating with involute helical gear”提出的。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齿面瞬时接触线方向与其相对运动方向的夹角接近90°,具有形成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的良好条件,承载能力和传动效率高。但是,因为蜗杆和渐开线齿轮形修磨轮的相对速度较低,使修磨轮上金刚石颗粒容易脱落,效果较差。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中国科学E辑》2005年第35卷第7期的文章“精确磨削包络TI蜗杆的方法”中提出采用盘形砂轮磨削蜗杆的方法,砂轮除具有磨削主运动之外,还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运动:圆周进给运动和垂直进给运动。砂轮轴截面廓线不是渐开线,这样砂轮本身制造麻烦,而且机床运动复杂,生产效率低,从而增加制造成本难以得到工艺应用。
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接触条件很好,作为蜗轮的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可以达到很高精度,如果能解决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蜗杆精密加工问题,那么再配以极压润滑油润滑,就可以将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做成硬齿面传动。但是,目前尚未找到一种精确加工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硬齿面蜗杆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蜗杆加工方法,是硬齿面环面蜗杆的精加工方法。粗加工是采用渐开线刀齿按双自由度运动加工出环面蜗杆的螺旋面并留有珩磨余量,经热处理后,通过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相对蜗杆的双自由度运动珩磨环面蜗杆,得到的环面蜗杆与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形成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环面蜗杆1及其回转轴线即蜗杆轴线4、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及与其具有相同几何参数和同一回转轴线即齿轮轴线5的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蜗杆轴线4和齿轮轴线5固定并垂直交错,环面蜗杆1和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的中心距O1O2等于环面蜗杆1和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啮合传动的中心距a,当环面蜗杆1绕蜗杆轴线4转动角度时,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沿齿轮轴线5移动s并绕齿轮轴线5转动转角由两部分合成,一部分是由环面蜗杆1与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啮合传动的传动比i12得到的转角另一部分是由其轴向位移s引起的附加转角s/pd,pd为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即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的螺旋参数,pd=d2/(2tanβ2),其中d2和β2分别为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的分度圆直径和螺旋角, 和s是两个独立的运动参数,s在零点附近一定范围内的正负区间取值,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相对环面蜗杆1作双自由度运动珩磨环面蜗杆1,形成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蜗杆加工方法(如图1),该加工方法可以在普通滚齿机上实施。
上述的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环面蜗杆加工方法中,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沿齿轮轴线5的移动是单向一次或往复多次的。
上述的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环面蜗杆加工方法中,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及与其具有相同几何参数的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是标准齿轮或变位齿轮。
上述的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环面蜗杆加工方法中,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及与其具有相同几何参数的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齿廓曲线同为渐开线或同为圆弧。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环面蜗杆珩磨方法,从而解决了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精密加工问题,为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制造提供了一种新的加工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蜗杆加工方法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环面蜗杆加工方法可以在普通滚齿机上实施。设计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为标准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环面蜗杆1和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均左旋,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为标准渐开线齿轮,它们具有相同的模数mn和压力角αn,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的齿数、分度圆直径和分度圆螺旋角分别为z2、d2和β2,环面蜗杆1的头数为z1,传动比i12=z2/z1,中心距a,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螺旋参数pd=d2/(2tanβ2)。
环面蜗杆1的材料选为38CrMoAl,经常规工艺流程,根据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选择具有同样参数的渐开线刀齿(如插齿刀),在滚齿机上按双自由度运动粗加工环面蜗杆1,并预留珩磨余量,然后对环面蜗杆1渗氮处理。珩磨轮的制作:根据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加工出具有相同几何参数的基体轮并将齿减薄预留出磨料层的厚度,将金刚砂磨料、环氧树脂粘接剂与硬化剂、增塑剂混合,并在基体轮上均布,时效并高温硬化后,按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加工出具有相同几何参数的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并保证磨料层在珩磨轮齿面上均匀覆盖。至此采用公知技术完成了环面蜗杆1的粗加工及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的制备工作。
对环面蜗杆1的精加工,采用本发明的珩磨方法。如图1所示,将经过粗加工和热处理的环面蜗杆1装在滚刀架上(图1蜗杆轴线4位置),使齿部长度的二分之一处通过滚齿机工作台中心并紧固;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装在滚齿机工作台上,蜗杆轴线4与齿轮轴线5垂直交错,取s=0,调整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齿的两侧与环面蜗杆1有相等的珩磨量,然后将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紧固在工作台上。将滚刀架降至使环面蜗杆1低于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调整工作台使中心距O1O2=a,作为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珩磨环面蜗杆1的初始加工位置。由滚刀架转动得到环面蜗杆1的转角滚刀架沿立柱(平行于齿轮轴线5)移动,相当于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与之方向相反、位移相同相对于环面蜗杆1的移动位移s,按环面蜗杆1和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的传动比i12计算滚比交换齿轮得到由滚齿机的差动装置得附加转角两者合成工作台(即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的转角搭上垂直进给和差动挂轮,启动机床,使滚刀架逐步沿工作台轴向提升,直至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离开环面蜗杆1为止,这样就珩磨出环面蜗杆1的所有齿面。加工过程中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相对环面蜗杆1产生和s是两个独立的运动,s由正值经零点到负值变化,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相对环面蜗杆的双自由度运动珩磨环面蜗杆。
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的材料选为40Cr,经热处理后,磨齿可得到精度达到6级以上的硬齿面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与珩磨成的硬齿面环面蜗杆1啮合传动,再配以极压润滑油(准双曲面齿轮油)润滑,构成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
Claims (4)
1、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蜗杆加工方法,包括环面蜗杆(1)及其回转轴线即蜗杆轴线(4)、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及与其具有相同几何参数和同一回转轴线即齿轮轴线(5)的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环面蜗杆(1)和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的传动比为i12,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的螺旋参数为pd=d2/(2tanβ2),其中d2和β2分别为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的分度圆直径和螺旋角,蜗杆轴线(4)和齿轮轴线(5)固定并垂直交错,环面蜗杆(1)和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的中心距O1O2等于环面蜗杆(1)和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啮合传动的中心距a,当环面蜗杆(1)绕蜗杆轴线(4)转动角度时,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沿齿轮轴线(5)移动位移s并绕齿轮轴线(5)转动转角环面蜗杆(1)的转角和s是两个独立的运动参数,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相对环面蜗杆(1)作双自由度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蜗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沿齿轮轴线(5)的移动是单向一次或往复多次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蜗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及与其具有相同几何参数的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是标准齿轮或变位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蜗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2)及与其具有相同几何参数的渐开线齿轮形珩磨轮(3)齿廓曲线同为渐开线或圆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8101011968A CN100534686C (zh) | 2008-02-29 | 2008-02-29 | 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环面蜗杆加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8101011968A CN100534686C (zh) | 2008-02-29 | 2008-02-29 | 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环面蜗杆加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34441A CN101234441A (zh) | 2008-08-06 |
CN100534686C true CN100534686C (zh) | 2009-09-02 |
Family
ID=39918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81010119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4686C (zh) | 2008-02-29 | 2008-02-29 | 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环面蜗杆加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34686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78446B (zh) * | 2013-01-23 | 2016-03-02 | 洛阳凯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环面蜗杆小中心距磨削加工方法 |
CN106112379B (zh) * | 2016-07-22 | 2018-02-16 | 东北大学 | 一种直廓环面蜗杆副的变参数复合修形方法 |
CN110508879B (zh) * | 2019-08-12 | 2020-07-07 | 扬州大学 | 一种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数控车削飞边和倒棱方法 |
CN114505543B (zh) * | 2022-02-25 | 2023-07-21 | 重庆大学 | 基于媒介齿轮的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齿面滚齿加工刀具确认方法 |
-
2008
- 2008-02-29 CN CNB2008101011968A patent/CN10053468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Non-Patent Citations (6)
Title |
---|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最佳修形方法. 冯晓云,董学朱,张德华.机械传动,第1期. 1997 |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最佳修形方法. 冯晓云,董学朱,张德华.机械传动,第1期. 1997 * |
渐开线包络环面蜗杆的磨削方法. 殷李森.机械传动,第24卷第3期. 2000 |
渐开线包络环面蜗杆的磨削方法. 殷李森.机械传动,第24卷第3期. 2000 * |
精确磨削单包络TI蜗杆的方法. 孙月海,郑惠江,毕庆贞,王树人.中国科学E辑,第35卷第7期. 2005 |
精确磨削单包络TI蜗杆的方法. 孙月海,郑惠江,毕庆贞,王树人.中国科学E辑,第35卷第7期. 2005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34441A (zh) | 2008-08-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19266B (zh) | 无退刀槽圆弧螺旋线混合型人字齿轮及其加工方法 | |
CN101808771B (zh) | 桶状蜗杆形刀具 | |
CN102271851B (zh) | 内齿轮机械加工方法 | |
CN101774029B (zh) | 环面蜗杆螺旋面的车削方法 | |
CN100534686C (zh) | 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环面蜗杆加工方法 | |
CN103231125B (zh) | 一种新型珩齿加工方法 | |
KR101657967B1 (ko) | 로터리 테이블장치 | |
CN101244474A (zh) | 一种斜齿椭圆齿轮及斜齿非圆齿轮的数控滚齿加工方法 | |
JP5061186B2 (ja) | 内歯車状ダイヤモンドドレッサ、歯車加工用砥石のツルーイング、ドレッシング方法、および内歯車の研削加工法 | |
Kobialka | Contemporary gear pre-machining solutions | |
CN102528172A (zh) | 高精度数控转子磨床 | |
CN105710454B (zh) | 小型弧齿锥齿轮数控蜗盘砂轮研齿机及其加工步骤 | |
CN202824878U (zh) | 高精度数控转子磨床 | |
CN101700587A (zh) | 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环面蜗杆剃齿方法 | |
CN101745669B (zh) | 精密小模数蜗杆加工方法 | |
CN101837483B (zh) | 环面蜗杆螺旋面的铣削加工方法 | |
CN203227898U (zh) | 数控滚齿机 | |
CN101837484B (zh) | 环面蜗杆螺旋面的铣削方法 | |
CN102151911B (zh) | 双导程直线接触偏置蜗杆传动的加工方法 | |
CN101362230B (zh) | 外啮合珩磨圆柱齿轮的机床和方法 | |
CN114769737A (zh) | 一种少齿数齿轮成型磨削加工方法 | |
CN202344053U (zh) | 不重磨蜗杆砂轮数控磨齿机 | |
CN202628946U (zh) | 一种可消除齿侧间隙的蜗杆传动装置 | |
CN103433569B (zh) | 凸节曲线非圆齿轮蜗杆砂轮磨削方法 | |
CN105195833A (zh) | 数控内齿珩磨轮刀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2 Termination date: 201702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