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0531769C -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31769C
CN100531769C CNB2006100374984A CN200610037498A CN100531769C CN 100531769 C CN100531769 C CN 100531769C CN B2006100374984 A CNB2006100374984 A CN B2006100374984A CN 200610037498 A CN200610037498 A CN 200610037498A CN 100531769 C CN100531769 C CN 10053176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radix
gout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374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27330A (zh
Inventor
吴智南
黄能章
招翠微
郑鹏
石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h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ZHI MEDICINE TECH Co Ltd GUANGZH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ZHI MEDICINE TECH Co Ltd GUANGZHOU filed Critical GUZHI MEDICINE TECH Co Ltd GUANGZHOU
Priority to CNB20061003749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31769C/zh
Publication of CN1927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7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17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176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是由2~40%黄柏、5~50%苍术、5~50%忍冬藤、2~40%牛膝、5~50%土茯苓、5~50%赤芍、2~40%秦艽、8~58%金钱草制成的药剂。方法是(1)称量;(2)苍术提取挥发油,制成挥发油包合物I;(3)苍术药渣与忍冬藤、土茯苓水煎煮两次,浓缩成浓缩液II;(4)赤芍、秦艽和金钱草用乙醇回流二次,滤液与浓缩液II合并制成稠膏III;(5)黄柏、牛膝用乙醇回流二次,滤液制成稠膏IV;(6)稠膏III、IV干燥,粉碎成粉,加挥发油包合物I即成为本发明药物的活性成分;(7)活性成分与常用辅料混合,制成片剂、颗粒剂或胶囊剂。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因湿热瘀阻导致的痛风具有显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尤其是指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痛风(Gout)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产生过多尿酸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并在体内蓄积沉淀所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尿酸性泌尿系结石等等。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痛风虽不直接危及患者性命,但是发病时的疼痛、对身体造成的损害、治疗所需费用都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给患者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痛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尿酸在体内软组织内沉淀,从而引起一系列病变。现代医学对痛风的治疗一般按急性期治疗、间歇期和慢性期治疗进行,其中急性期治疗主要是迅速有效地终止急性关节炎的发作,常使用以下药物:
(1)秋水仙碱:可以抑制发炎关节部位的白细胞聚集,使白细胞吞噬尿酸的作用减弱,这样局部白细胞破坏引起的炎症反应就减轻,而达到迅速消炎的目的;另外,本药还有抑制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也可使炎症反应受阻,对于制止炎症、止痛有特效,一旦怀疑或已经发作应尽早使用,可使90%以上病例在用药后24-48小时内症状缓解,故常作为痛风发作时的首选药,但本药无降低尿酸作用,且用药后毒性反应大,表现为:①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②骨髓毒性反应: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③肝脏损害:引起肝功能异常;④肾脏损害:可出现蛋白尿;⑤其他副作用:包括脱发、皮肤过敏、精神抑郁等。
(2)非甾体抗炎药:常用消炎痛(又名吲哚美辛),能较强地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明显的消炎、解热、镇痛作用。常见副作用为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诱发溃疡出血甚至穿孔;还有明显的致畸作用、肝功能损害、抑制造血系统、过敏等。
(3)糖皮质激素:上述两类药物无效或禁忌时使用,一般不用为好(易反跳)。可出现多种不良反应。
其中间歇期和慢性期治疗:主要是控制血尿酸在正常水平,防治和保护已伤害的脏器功能;其中促进尿酸排泄药,适用于高尿酸血症期及间歇期和慢性期,常使用以下药物:
(1)丙磺舒: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进而使尿酸合成减少,降低血中尿酸浓度,减少尿酸盐在骨关节及肾脏的沉积。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发热、皮疹,治疗初期可使痛风加重或引起转移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2)磺吡酮:可竞争性抑制尿酸盐在近曲小管主动再吸收,从而增加尿酸从尿中排泄,降低血中尿酸浓度;有微弱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和肾毒性,长期使用后血小板减少和粒细胞减少。
(3)苯溴马隆:具有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作用,因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反应,个别患者可诱发肾绞痛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而抑制尿酸合成药,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者,或不适于使用促进尿酸排泄药者,常用药物为别嘌醇,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断黄嘌呤转化为尿酸,降低血中尿酸浓度,减少尿酸盐在骨、关节及肾脏的沉着。副作用有发热、皮疹,肝肾功能不全,骨髓抑制等。
由于近年来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不断增多,加之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上存在较大的不足,因而希望在中医药中寻求突破。目前有大量关于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临床报道,并显示了较好的疗效。
中医药治疗方面应针对其湿热痰浊瘀阻、肝脾肾功能失调的基本病机。并考虑到其急性期以标实为主、兼有本虚以及间歇期和慢性期以本虚为主的不同。针对其急性期的治疗就应该以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为主,兼用健脾、补益肝肾;间歇期和慢性期以健脾、补益肝肾为主,兼清热利湿。痛风急性期的治疗,在痛风病整个治疗中占重要地位;间歇期和慢性期的治疗,则主要以控制血尿酸水平、防止并发症为主。因此,针对急性期为主、兼顾间歇期与缓解期的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法在痛风病的治疗中就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痛风湿热瘀阻的基本病机,提供一种具有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效果,治疗因湿热瘀阻导致的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中药组合物片剂、颗粒剂或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前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药剂:黄柏2~40%、苍术5~50%、忍冬藤5~50%、牛膝2~40%、土茯苓5~50%、赤芍5~50%、秦艽2~40%、金钱草8~58%。
上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中各中药原料的优选重量百分比是:黄柏5~20%、苍术8~25%、忍冬藤8~25%、牛膝5~20%、土茯苓8~25%、赤芍8~25%、秦艽5~25%、金钱草10~30%。
上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药剂是指片剂、颗粒剂或胶囊剂。
本发明是选用四妙丸为主,经加减化裁而成,原方出自清代张秉成的《成方便读》—书,方中黄柏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能,黄柏中的小檗碱等生物碱有解热、抗炎、抗血小板聚集及免疫提高作用;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可用于风湿痹痛,药理学试验证实苍术能改善脾虚动物代谢功能,提高红细胞功能,有抗缺氧作用;牛膝补肝肾、强筋骨,牛膝提取物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镇痛、利尿、解热、抗炎消肿、稳定炎症细胞作用,总皂甙呈现较好镇痛及活血止痛作用,多糖类可增强体液免疫作用;忍冬藤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功能,常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土茯苓除湿、解毒,可通利关节;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秦艽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可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金钱草清利湿热、通淋、消肿。苍术、黄柏能燥湿清热,显著抑制小鼠接触性皮炎作用,两者配合有增强趋势,并能抑制超敏反应,生品对急性抗炎作用最强;黄柏合苍术通治上下湿气,有抗菌与显著排盐作用。
本发明的后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按原料药重量百分比称重,备用;(2)将配方中的苍术提取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制成挥发油包合物I,备用;(3)将提取挥发油的苍术药渣与忍冬藤、土茯苓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浓缩成浓缩液II,备用;(4)将赤芍、秦艽和金钱草用70%乙醇回流二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滤液与浓缩液II合并,减压浓缩为1.20~1.30/60℃稠膏III;(5)取黄柏、牛膝用70%乙醇回流二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为1.20~1.30/60℃稠膏IV;(6)将以上两种稠膏III、IV分别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挥发油包合物I即成为本发明药物的活性成分;(7)将活性成分与常用辅料混合,制成片剂、颗粒剂或胶囊剂。
上述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每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
上述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第一次加6倍量乙醇,第二次加5倍量乙醇,每次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
上述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5)中第一次加5倍量乙醇,第二次加4倍量乙醇,每次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根据各药材的有效成分的性质,通过对原料药材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其有效成分,在经精制提纯后能更好的发挥药效,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提高了原料药材的生物利用率。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经相关的毒理、药效试验研究,和个体临床效果来看,对因湿热瘀阻导致的痛风具有显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配方:黄柏270g、苍术450g、忍冬藤480g、牛膝360g、土茯苓480g、赤芍480g、秦艽360g、金钱草750g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称重,备用;
(2)将苍术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制成挥发油包合物I,备用;
(3)将提取挥发油的苍术药渣与忍冬藤、土茯苓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成浓缩液II,备用;
(4)将赤芍、秦艽和金钱草用70%乙醇回流二次,第一次加6倍量乙醇,第二次加5倍量乙醇,每次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滤液与浓缩液II合并,减压浓缩为1.25~1.30/60℃稠膏III;
(5)取黄柏、牛膝用70%乙醇回流二次,第一次加5倍量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为1.25~1.30/60℃稠膏IV;
(6)将以上两种稠膏III、IV分别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挥发油包合物I即成为本发明药物的活性成分;
(7)将活性成分与常用片剂辅料混合,制粒、压制成1000片;或与常用颗粒剂辅料混合,制粒,分装成250袋;或与常用胶囊辅料混合后制粒,装成1000粒胶囊剂。
片剂的服用量为:每次4片,每日三次;
胶囊剂的服用量为:每次4片,每日三次;
颗粒剂的服用量为:每次1袋,每日三次。
实施例2
配方:黄柏225g、苍术375g、忍冬藤400g、牛膝300g、土茯苓400g、赤芍400g、秦艽300g、金钱草625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同样制成1000片剂、或1000粒胶囊剂、或分装成250袋。
实施例3
配方:黄柏180g、苍术300g、忍冬藤320g、牛膝240g、土茯苓320g、赤芍320g、秦艽240g、金钱草500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同样制成1000片片剂、或1000粒胶囊剂、或分装成250袋。
实验例1
急性毒性试验资料
方法及观察:小鼠口服灌胃上述实施例片剂,在57.2g生药/kg剂量下,给药后30min小鼠出现轻微活动减少,2小时左右恢复正常,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无一动物死亡,其全身状况、饮食、摄水、大小便和体重增长均正常。
实验结果表明: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片剂的最大给药量为57.2g生药/kg/d(LD50>57.2g生药/kg)。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片剂的每日成人临床用药总量为0.06g生药/kg/d;按体重计,小鼠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片剂的耐受量为临床成人用量的953倍。提示该药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实验例2
长期毒性试验及文献资料
方法及观察:选用SD大鼠,给予不同浓度(0.9、2.7、8.1g生药/kg)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片剂,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90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各组活杀10只动物(雌雄各半),其余10只动物继续观察2周后活杀。试验期间观察动物的外观、一般行为、体重变化,给药后90天和停药2周进行血液学和血清生化、尿液生化、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等指标检查。
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增长均无异常变化;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学、尿液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无显著差异;各组主要脏器组织未见与药物相关的病理学变化。上述指标停药2周后也未见改变。本试验用药剂量分别为临床用药剂量的15、45、135倍,根据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低、中、高三个剂量(0.9、2.7、8.1g生药/kg)连续90天给药对大鼠无明显影响,无明确的毒性靶器官和敏感指标,恢复期观察也未见延迟性毒性反应,提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临床应用的剂量安全性较高。
实验例3
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冰醋酸腹腔注射以及热刺激所致小鼠疼痛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大鼠角叉菜胶足趾肿胀、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等急性炎症模型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亚急性炎症模型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采用微晶型尿酸钠诱导兔急性关节炎模型、微晶型尿酸钠致大鼠踝关节肿胀法及次黄嘌呤致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抗痛风作用。
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明显降低家兔滑膜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减轻滑膜组织水肿程度、减少炎性细胞的浸润,抑制微晶型尿酸钠诱导大鼠足趾肿胀,并能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以上药理试验表明该药具有镇痛、抗炎、抗痛风作用,为临床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痛风病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例4
个体病例
病例一
患者蓝某,男性,50岁,2004年5月25日初诊。患者右足拇趾肿痛1个月,加重3天。患者1个月前,因食海鲜并饮酒后于夜间突发右足拇趾肿痛,在本市某医院查血尿酸568umol/L,考虑为痛风性关节炎,给予秋水仙碱等治疗,症状有所改善,4天前无明显诱因右足拇趾肿痛加重,遂来就诊。症见:右足拇趾红肿热痛,局部触痛,不敢踩地行走,纳差,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查血尿酸532umol/L,辨证属湿热瘀阻,治疗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处方如下:黄柏5g、苍术10g、忍冬藤15g、牛膝15g、土茯苓15g、赤芍12g、秦艽12g、金钱草20g,7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药期间禁食含嘌呤类的食物。一周后复诊,肿痛明显减轻,可行走,效不更方,继服15付,症状均消失。复查血尿酸359umol/L。随诊2年未复发。
病例二
患者,男,29岁,2005年10月14日初诊。主诉:右拇指红肿疼痛1周。现病史:右拇指红肿疼痛,伴灼热感,口干口渴,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大便干,2日一行,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实验室检查:血尿酸515umol/L。中医辨证:湿热瘀阻经络。立法:清热化湿,通络止痛。方药:黄柏6g、苍术10g、忍冬藤18g、牛膝15g、土茯苓18g、赤芍15g、秦艽15g、金钱草25g,7剂后再诊,患者右拇指红肿疼痛消其大半,口微渴,心烦易怒,面红目赤诸症已除,舌质红苔黄,脉滑小数。再进前方14剂后,诸症悉平,血尿酸:380umol/L。
病例三
林某,男,38岁。2006年6月8日初诊。反复发作性左足趾肿痛3年,右手指疼痛3天。患者于3年前因饮酒后突发左足第一跖趾关节大拇趾肿痛,伴红肿发热,难以入睡。经服用消炎止痛类药物如芬必得等后可缓解。以后每遇饮酒或食用肥甘厚味易发作,疼痛部位固定于左足第一跖趾关节大拇趾。开始发作服用消炎止痛类药物效果明显,近1年来服前药疗效不明显。3天前因饮啤酒后发现右手食指指掌关节疼痛,伴红肿发热,疼痛以夜问为甚,难以忍受,其他关节无不适。纳可,大便调,小便黄,因疼痛影响睡眠。舌红,舌体胖,边有齿痕,苔黄腻,脉弦滑数。查体:右手食指指掌关节红肿,触之灼热,压痛(+),功能受限。实验室检查:血尿酸536umol/L,类风湿因子28.6IU/mL,抗“O”、血沉、尿素氮均正常。诊断:痹证(痛风性关节炎)。证属湿热瘀阻型。治宜清热利湿,消肿止痛。药用黄柏6g、苍术12g、忍冬藤20g、牛膝15g、土茯苓20g、赤芍15g、秦艽15g、金钱草30g,服用上方7剂,红肿疼痛明显减轻,患处触之轻微发热,纳可,夜寐安,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脉弦滑。守上方,随证加减又服14剂,疼痛消失,患处仍轻微红肿,触之质软,外科手术割开见细小结石。仍以上方为基础,加减服用10剂,诸症悉除。复查血尿酸、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均正常。随访未复发。

Claims (7)

1.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药剂:黄柏2~40%、苍术5~50%、忍冬藤5~50%、牛膝2~40%、土茯苓5~50%、赤芍5~50%、秦艽2~40%、金钱草8~5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各中药原料的重量百分比是;黄柏5~20%、苍术8~25%、忍冬藤8~25%、牛膝5~20%、土茯苓8~25%、赤芍8~25%、秦艽5~25%、金钱草1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片剂、颗粒剂或胶囊剂。
4.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下述步骤:(1)按原料药重量百分比称重,备用;(2)将配方中的苍术提取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制成挥发油包合物I,备用;(3)将提取挥发油的苍术药渣与忍冬藤、土茯苓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浓缩成浓缩液II,备用;(4)将赤芍、秦艽和金钱草用70%乙醇回流二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滤液与浓缩液II合并,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60℃时密度为1.25~1.30稠膏III;(5)取黄柏、牛膝用70%乙醇回流二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60℃时密度为1.25~1.30的稠膏IV;(6)将以上两种稠膏III、IV分别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挥发油包合物I即成为本发明药物的活性成分;(7)将活性成分与常用辅料混合,制成片剂、颗粒剂或胶囊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每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第一次加6倍量乙醇,第二次加5倍量乙醇,每次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第一次加5倍量乙醇,第二次加4倍量乙醇,每次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
CNB2006100374984A 2006-09-05 2006-09-05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176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374984A CN100531769C (zh) 2006-09-05 2006-09-05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374984A CN100531769C (zh) 2006-09-05 2006-09-05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7330A CN1927330A (zh) 2007-03-14
CN100531769C true CN100531769C (zh) 2009-08-26

Family

ID=37857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3749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1769C (zh) 2006-09-05 2006-09-05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3176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0166B (zh) * 2008-05-27 2012-08-08 北京因科瑞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70058B (zh) * 2009-09-25 2011-06-22 孙红梅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2949675B (zh) * 2012-11-21 2014-07-30 崔海玲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
CN103169900B (zh) * 2013-04-16 2014-11-05 董慧芳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
CN104887841A (zh) * 2015-07-03 2015-09-09 李军 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
CN104887864A (zh) * 2015-07-03 2015-09-09 李军 一种治疗痛风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6773B (zh) * 2015-08-14 2018-09-2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5194460A (zh) * 2015-10-22 2015-12-30 刘凯 治疗风湿热型痛风发作急性期的中药制剂
CN107468955B (zh) * 2017-09-06 2020-07-24 大连医科大学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10946956A (zh) * 2019-12-28 2020-04-03 成都立泰沐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和预防痛风的茶包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94508B (zh) * 2020-03-25 2022-03-01 广西冠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痛风贴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痛风病的中医治疗. 吴茂文.开卷有益.求医问药,第2期. 2003
痛风病的中医治疗. 吴茂文.开卷有益.求医问药,第2期. 200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7330A (zh) 2007-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1769C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12593B (zh) 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99959B (zh)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05107B (zh)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91521C (zh) 一种治疗湿热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57591B (zh)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直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2813870B (zh) 一种治疗酒精中毒痛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435519B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药物组合物
CN103877438B (zh) 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12755140B (zh)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815318A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
CN101745047A (zh)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0546618C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
CN104352901A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
CN100382815C (zh) 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1045152A (zh)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伴炎性包块的中药组合物
CN111150799A (zh) 一种防治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77268B (zh) 一种治疗阳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31578C (zh) 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中药制剂
CN114588241A (zh) 一种治疗痛风及高血尿酸的中药组合物
CN102552767B (zh) 治疗肾结石的中药、制备方法及给药方式
CN100333758C (zh) 一种抗痛风中药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01840B (zh) 一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药物
CN104940423A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
CN103933154A (zh)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GUANGZHOU HUAH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GUZHI PHARMACEUTICAL SCIENCE CO., LTD., GUANGZHOU

Effective date: 201206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0520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TO: 510663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619

Address after: Moon City Road,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510663 Guangdo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 of Guangzhou No. 80 C District sixth floor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Huah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520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lanyue Road No. 80,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 in C District 6 floor

Patentee before: Guzhi Medicine Tech Co., Ltd., Guangzhou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