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0519130C - 带表皮的发泡成形体的成形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表皮的发泡成形体的成形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19130C
CN100519130C CNB2004101022485A CN200410102248A CN100519130C CN 100519130 C CN100519130 C CN 100519130C CN B2004101022485 A CNB2004101022485 A CN B2004101022485A CN 200410102248 A CN200410102248 A CN 200410102248A CN 100519130 C CN100519130 C CN 10051913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skin material
skin
periphery
lower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1022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85646A (zh
Inventor
大池秀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KATA CHEMIC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KATA 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KATA CHEMIC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KATA 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10224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19130C/zh
Publication of CN1785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5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913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913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表皮的发泡成形体的成形方法及其装置,能在表皮材料上不发生偏位的情况下可靠地进行夹持,并在下模上放置表皮材料时能提高定位精度。在表皮材料2的至少一方的端缘部上预先穿设有定位孔2b,将凸设于下模1的模具开口周缘上的复数个定位销7插通在这些定位孔2b中,将表皮材料2载放在下模1上,然后由中间模3夹持。接着,吸引表皮材料2使之与下模1的模穴内面密合,向其上部供给发泡树脂材料,将上模5插入中间模3的内侧,将表皮材料2的周缘密封,然后使发泡树脂材料发泡,可得到带表皮的发泡成形体。

Description

带表皮的发泡成形体的成形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座席扶手和汽车用座垫之类的带表皮的发泡成形体的成形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的带表皮的发泡成形体的成形方法,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2995019号公报)所示,已知有这样的方法,即将表皮材料载放在具有多个吸引孔的下模上,由放置在下模上的中间模将表皮材料的周缘夹持,吸引表皮材料使之与下模的模穴内表面密合,向其上部供给发泡树脂材料,将上模插入中间模的内侧,将表皮材料的周缘密封后使发泡树脂材料发泡。
在上述的成形方法中,在吸引表皮材料使之与下模的模穴内表面进行密合时,必须不使表皮材料起皱。若在此阶段起了皱,则成形品的外观恶化而成为次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下了这样的工夫,一方面使由设于下模和中间模中的凹凸条所构成的凹凸止动部可靠地夹持表皮材料的一方端缘,另一方面将表皮材料的另一端缘松弛地夹持,使表皮材料顺利地被引入下模的模穴内。
但是,即使将表皮材料夹入中间模的下表面上形成的凸条与下模的上表面上形成的凹条之间,有时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即不能可靠地将表皮材料固定,在将表皮材料吸引至下模上进行密合时发生偏位。一旦在表皮材料上发生了偏位,则表皮材料的缝线呈蛇行状或缝线发生偏位,成为次品。
又,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在使带表皮的发泡成形体成形时,由于是由作业员采用目视方式来进行表皮材料的定位,使其与设置于下模中的设置位置标记线相对准,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即表皮材料的定位精度差,表皮材料的缝线位置会发生倾斜或偏位而成为次品,成品合格率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提供这样一种带表皮的发泡成形体的成形方法及其装置,在向下模吸引时可不使在表皮材料上发生偏位而可靠地进行夹持,并提高在下模上设置表皮材料时的定位精度。
为解决上述课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的带表皮的发泡成形体的成形方法,将表皮材料载放在具有多个吸引孔的下模上,由放置在下模上的中间模将表皮材料的周缘夹持,吸引表皮材料使之与下模的模穴内表面密合,向其上部供给发泡树脂材料,将上模插入中间模的内侧,将表皮材料的周缘密封,然后使发泡树脂材料发泡,其特征在于,在表皮材料的周缘的一部分预先穿设有多个定位孔,将这些定位孔插通在凸设于下模的模具开口周缘上的多个定位销上,将表皮材料载放在下模上,然后由中间模夹持。
又,为解决上述课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的带表皮的发泡成形体的成形装置,由具有多个吸引孔的下模、将载放在下模上的表皮材料的周缘夹持的中间模、以及插入中间模的内侧并将表皮材料的周缘密封的上模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将可插入穿设于表皮材料周缘的一部分的定位孔中的多个定位销,凸设在下模的至少一方的模具开口周缘上。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这些的定位销最好是设置在与下模的模具开口周缘上形成的夹持用的凹状相同的位置上。又,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这些定位销最好是预先设置成与表皮材料的具有缝线的部位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和第二个方面,由于将表皮材料的周缘的一部分上穿设的多个定位孔插通在凸设于下模的模具开口周缘上的多个定位销上,将表皮材料放置在下模上,然后由中间模夹持,因此,表皮材料不仅能准确定位,而且向下模吸引时也不会变动,表皮材料上不会出现蛇行状缝线或倾斜而偏位。又,表皮材料的未设置有定位孔的部分,在将表皮材料吸引至下模的模具工作面进行接合时成为引入部,可在表皮材料上不起皱和不均匀伸长的情况下与模具工作面密合。这样,就不会发生在表皮材料上形成蛇行状缝线或倾斜、偏位的次品。
又,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在将表皮材料吸引至下模的模具工作面进行接合时,能使表皮材料的引入更加均等,不会出现缝线偏位的现象。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能更加可靠地防止因稍许的偏位而引起的容易显眼的表皮材料的缝线位置的偏位。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成形装置的分解剖面图;
图2为下模的平面图;
图3为表皮材料的平面图;
图4为中间模的平面图;
图5为表示将表皮材料放置在下模上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6为表示即将夹持表皮材料之前的状态的放大剖面图;
图7为表示将表皮材料夹持状态的剖面图;
图8为表示将表皮材料夹持状态的放大剖面图;
图9为表示将上模模具对合后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0为表示发泡合成树脂的发泡状态的剖面图;
图11为表示带表皮的发泡成形体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11详细说明本发明最佳的实施形态。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装置由吸引表皮材料2进行密合的下模1、夹持表皮材料2的周缘的中间模3和将芯材4临时保持的上模55所构成。
如图3和图11所示,表皮材料2的周缘成为了芯材4的卷边2a,通过将下模1与中间模3合型而将该卷边2a夹持。卷边2a被裁断成在与芯材4接合时无需进行修边的尺寸。表皮材料2的材质使用聚乙烯树脂及其它塑料系薄片和织物坯料,但使用织物坯料时,为了遮断通气性,预先在内表面上层叠薄膜。
如图3所示,表皮材料2的卷边2a上穿设有多个定位孔2b。定位孔2b在表皮材料2的至少一方的端缘部上穿设有多个,图3中,在表皮材料2的上部和左部设置定位孔2b,其它部分用作未设置有定位孔2b的引入部。定位孔2b最好是与表皮材料2的具有缝线的部位对应地进行设置。
本实施形态中,下模1是铝压铸件制成,如图1所示,通过设置于模具工作面的多个吸引孔1a与模具内部的真空室1b连通,可将表皮材料2吸引至模具工作面进行接合。如图2所示,7是凸设于下模1的模具开口周缘的多个定位销,这些定位销7与表皮材料2的定位孔2b对应而凸设,插通卡止在定位孔2b中,将表皮材料2定位。定位销7如图7和图8所示,将前端作成圆锥形的扩大头部,使表皮材料2不容易脱出。
如图1所示,中间模3是铝压铸件制成,形成有定位销7的避让孔3a和嵌合插通上模5的上模嵌合孔3b,与下模1模具对合将表皮材料2夹持。9是将表皮材料2的周缘2夹持的凹凸止动部9,由图2所示的下模1的模具开口周缘上形成的凹条9a和图4所示的中间模3的上模嵌合孔3b的周缘上形成的凸条9b所构成,该凸条9b与凹条9a对应形成。
本实施形态中,所述凹条9a形成于定位销7之间,凸条9b形成于避让孔3a之间,表皮材料2的定位和夹持在同一条线上进行。这样,在将表皮材料2吸引至下模1的模具工作面进行密合时,能使表皮材料2的引入压均等,消除缝线的偏位现象。另外,若是采用将定位销7推压至中间模而落入下模1内的结构,则不需要中间模3的避让孔3a。
上模5是插入中间模3的内侧将表皮材料2的周缘全体进行密封的构件,在与下模1的模具对合面上预先形成有密封用的条状隆起部5a。在上模5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临时保持芯材4的临时保持机构11。临时保持机构11如图9所示,具有可将芯材4上形成的车体安装用的车体安装用的卡止部11a装取自如地进行卡止的卡合部11b。
在芯材4的周缘上,卷装着由与发泡合成树脂同一系列的树脂形成的密封材料4a,发泡成形时可排出发泡气体,但不会泄漏发泡树脂,同时能可靠地与发泡合成树脂进行接合。
下面说明带表皮的发泡成形体的成形方法。
首先,如图5所示,将表皮材料2的定位孔2b插入卡止在下模1的定位销7中,一边对表皮材料2作出定位,一边设置在下模1的模具工作面上。这样,因采用了将定位销7插入表皮材料2的定位孔2b中的方法,故可提高表皮材料2的定位精度,不会出现偏位。又,预先将芯材4临时保持在上模5的临时保持机构11上。再将中间模3与下模1进行模具对合,这样,可将表皮材料2周缘的卷边2a夹在下模1与中间模3的模具对合面上。
这种夹持方法,是通过由表皮材料2上形成的定位孔2b和下模1的定位销7所作出的定位以及由凹凸止动部9向表皮材料2压入来进行的。如前所述,凹凸止动部9的压入是通过将表皮材料2的卷边2a夹入下模1的凹条9a与中间模3的凸条9b之间来进行的。
在此状态下,如果对下模1的真空室1b施加负压,通过吸引孔1a而对表皮材料2作用吸引压,则表皮材料2如图6所示,沿着下模1的模具工作面而密合。此时,在设置有下模1的定位销7和凹凸止动部9的部分,表皮材料2被牢固夹持,但其它部分夹得比较松,故能克服中间模3的夹持力而被引入,表皮材料2在不产生起皱或偏位的情况下与下模1的模具工作面密合。由此,对表皮材料2不会施加过度的拉伸力,不会出现起皱或蛇行状缝线的现象。
接着,在向表皮材料2上供给所定量的发泡尿烷树脂材料等的发泡合成树脂原料8,然后如图9所示,若将临时固定有芯材4的上模5通过中间模3与下模1进行模具对合,则设置在上模5的模具工作面上的芯材4通过中间模3的上模嵌合孔3b,处于下模1的模具内。
其后将其合型,对发泡合成树脂原料8进行加热而发泡,成形为带表皮的发泡成形体。此时,模具内产生的发泡气体通过安装于芯材4周缘的密封材料4a而排出。发泡成形结束后将上模5和中间模3打开,将如图11所示的发泡成形品脱模,脱膜后在芯材4的周缘上涂覆粘接剂,将表皮材料2的卷边2a与芯材4的周缘接合,则带表皮的成形品完成。
本实施形态是通过粘接剂将表皮材料2的卷边2a与芯材4的周缘进行接合,但也可预先将双面粘合带接合在表皮材料2的卷边2a上,通过双面粘合带使卷边2a与芯材4接合。采用双面粘合带的接合,能省略粘接剂的涂覆工序,可消除因粘接剂中包含的有害性溶剂等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在向下模1吸引时,可不使表皮材料2上产生偏位而可靠地进行夹持,又,在下模1上设置表皮材料2时可提高定位精度,故可减少次品的发生率,提高成品的合格率。
符号的说明
1   下模
2   表皮材料
2a  卷边
2b  定位孔
3   中间模
3b  避让孔
4   芯材
4a  密封材料
5   上模
5a  条状隆起部
7   定位销
8   发泡合成树脂原料
9   凹凸止动部
9a  凹条
9b  凸条
11  临时保持机构
11a 车体安装用的卡止部
11b 卡合部

Claims (4)

1.一种带表皮的发泡成形体的成形方法,将表皮材料载放在具有多个吸引孔的下模上,由放置在下模上的中间模将表皮材料的周缘夹持,吸引表皮材料使之与下模的模穴内表面密合,向其上部供给发泡树脂材料,将上模插入中间模的内侧,将表皮材料的周缘密封,然后使发泡树脂材料发泡,其特征在于,在表皮材料的周缘的一部分预先穿设有多个定位孔,将这些定位孔插通在凸设于下模的模具开口周缘上的多个定位销上,将表皮材料载放在下模上,然后由中间模夹持。
2.一种带表皮的发泡成形体的成形装置,由具有多个吸引孔的下模、对载放在下模上的表皮材料的周缘进行夹持的中间模、以及插入中间模的内侧并对表皮材料的周缘进行密封的上模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将插入表皮材料周缘的一部分上穿设的定位孔中的多个定位销,凸设在下模的至少一方的模具开口周缘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表皮的发泡成形体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模的定位销,设置在与下模的模具开口周缘上形成的夹持用的凹状相同的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表皮的发泡成形体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模的定位销,与表皮材料的具有缝线的部位对应设置。
CNB2004101022485A 2004-12-09 2004-12-09 带表皮的发泡成形体的成形方法及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913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1022485A CN100519130C (zh) 2004-12-09 2004-12-09 带表皮的发泡成形体的成形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1022485A CN100519130C (zh) 2004-12-09 2004-12-09 带表皮的发泡成形体的成形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5646A CN1785646A (zh) 2006-06-14
CN100519130C true CN100519130C (zh) 2009-07-29

Family

ID=36783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10224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9130C (zh) 2004-12-09 2004-12-09 带表皮的发泡成形体的成形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19130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86927A (zh) * 2012-02-02 2017-09-22 Lm Wp 专利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的托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64498A1 (ja) 2008-12-03 2010-06-1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表皮付発泡成形部材の製造装置、表皮付発泡成形部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皮付発泡成形部材
JP5746910B2 (ja) * 2011-05-13 2015-07-08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繊維体の固定装置
JP5708297B2 (ja) * 2011-06-24 2015-04-30 東海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表皮付一体発泡成形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689607B (zh) * 2012-05-22 2015-06-17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带加热装置的发泡体及其制作工艺
CN103273603B (zh) * 2013-04-28 2015-09-23 东莞万德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悬空双面包胶的硅胶制品成型模具
CN103587023B (zh) * 2013-10-30 2015-12-30 江苏科盛科技有限公司 扶手发泡工艺
CN106827357A (zh) * 2016-12-21 2017-06-13 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真皮扶手的发泡模具
JP6866740B2 (ja) 2017-04-14 2021-04-2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用発泡型
CN111116959A (zh) * 2019-12-18 2020-05-08 南通普力马弹性体技术有限公司 搪塑/注塑热塑性弹性体表皮、塑料件
CN111016045A (zh) * 2019-12-31 2020-04-17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3d柔性内饰部件及其发泡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86927A (zh) * 2012-02-02 2017-09-22 Lm Wp 专利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的托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5646A (zh) 2006-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9130C (zh) 带表皮的发泡成形体的成形方法及其装置
TW516998B (en) Produ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rim component
US5714175A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multilayer molded article
US20070132159A1 (en) Vacuum mol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molded article
JP6938635B2 (ja) 可撓性壁を有する三次元物品の製造方法
JPH0596655A (ja) 予め定めた形状の面を有する乗物シートを形成する方法
JP2001191361A (ja) 表皮付き樹脂成形品の成形方法及び成形装置
JP2006137015A (ja) 表皮付発泡成形体の成形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995019B2 (ja) 表皮付発泡成形体の成形装置および表皮付発泡成形体の成形法
US5290093A (en) Method of seam location using vacuum
JPH06344433A (ja) 真空成形法
KR102038916B1 (ko) 차량용 크래쉬 패드 제조방법
JPH07195430A (ja) 複合表皮一体成形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08258132A (ja) 表皮材の貼着方法及びその貼着装置
JP5166832B2 (ja) 表皮材被覆樹脂製品の製造方法
JP3153038B2 (ja) 表皮接着シートの製造法
JP2970062B2 (ja) 多層成形品の成形方法
JPH0582807B2 (zh)
JP6453728B2 (ja) 樹脂成形品の成形方法及び樹脂部材
JP3761276B2 (ja) 成形型
JP4302072B2 (ja) 内装品の真空成形機及び真空成形方法
JPH1158504A (ja) 合成樹脂中空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H06269581A (ja) 表皮接着シートの製造法
JPH07276425A (ja) 樹脂製品の成形方法及び成形用金型装置
JP2004322557A (ja) 自動車内装部品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9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