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12508C - 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12508C CN100512508C CN02802569.5A CN02802569A CN100512508C CN 100512508 C CN100512508 C CN 100512508C CN 02802569 A CN02802569 A CN 02802569A CN 100512508 C CN100512508 C CN 100512508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vibrating
- magnetic circuit
- resonance frequency
- electr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9/00—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 G10K9/12—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electrically operated
- G10K9/13—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electrically operated using electromagnetic driv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 B06B1/045—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using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03—Transducers capable of generating both sound as well as tactile vibration, e.g. as used in cellular phon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05—Acoustic transduc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及其制造方法。该变换器包括:架、至少沿外周固定在架上的振动片、安装在该振动片上的音圈、和振动部,所述振动部具有设置有嵌入音圈的磁隙的磁路、和使磁路结合在架上的多个悬架,在带有振动功能的音响变换器中,将上述架固定在悬架上的部分和将磁路固定在悬架上的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部分在将架预先固定在悬架上或将磁路预先固定在悬架上的第一固定位置以及用于调节振动部的机械共振频率的第二固定位置通过焊接而固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附加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特平2000-153231号公报中公开了现有技术的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以下记载为变换器)。下面参照图5A、5B说明现有技术的变换器。图5A是变换器的俯视图,图5B是剖面图。
在图5A、5B中,变换器的音圈10a固定在振动片10上。磁路11由用于使因在音圈10a上流过电流而产生驱动力的磁路本体11a和与磁路本体11a结合成一体的配重部11b构成。配重部11b是为了接触感知后述的振动部13的振动而附加的部件,但如果振动部13的振动能充分进行,则也有不用附加该配重部11b的情况。
悬架12将磁路本体11a和配重部11b支持在架16上。由磁路11和悬架12构成振动部13。上述振动片10和上述音圈10a构成上述音响部,并由磁路11和悬架12构成机械共振回路。
配重部11b是掺入钽粉的树脂成型品,悬架12和磁路本体11a通过嵌入成形与配重部11b一体化。挡板17与振动片10的周缘粘接结合,并装在上述架16上。
下面说明上述那样构成的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工作。
因为音圈10a配置在磁路本体11a的磁隙A中,所以当交流电流在音圈10a中流动时,就在心圈10a中产生响应电流的驱动力。由于把音圈10a设计得比磁路11轻得很多,所以在大部分的频率下磁路11不振动,而使音圈振动。在大部分的频率下振动片10因音圈振动而振动发音。
因为振动部13的机械共振频率是通过振动接触到人体而感知驱动的,所以将该机械共振频率设定在比音响部的机械共振频率低的频率上。因为振动部13在其机械共振频率下,机械阻抗变为最小,所以即使用很小的驱动力就能产生人体能接触感知程度的振动。这时的振动力由振动部13的重量(近似磁路11的重量)与振动部13的加速度的乘积决定。
在按上述原理工作的现有技术的带有振动功能的变换器中,为了使质量大的振动部13振动而要使机械共振电路的共振锐度Q变高。因此存在下述问题:振动部13的共振频率相对用于使从外部输入给音圈10a的振动部13振动的共振频率的信号的偏差以振动力大的偏差出现的问题。机械共振频率的偏差是由振动部13的重量的偏差、悬架12的材料厚度、宽度扬氏模量等偏差、悬架12的支持位置的偏差等引起的。
本发明是解决上述课题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以低成本通过调节振动部的机械共振波使振动力的偏差变小的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包括:振动片安装在上述振动片上的音圈、至少沿外周固定在上述架上的、、和具有使设置有嵌入上述音圈的磁隙的磁路、和使上述磁路结合在上述架上的悬架的振动部,根据在制造中测定的结果,在上述振动部上安装有共振频率调整用配重,或者根据上述结果使架和悬架在多个结合位置上结合。另外,在本发明中,使共振频率调整用配动装在振动部的位心位置不移的位置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变换器的一实施方式的振动部(振动片安装前)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振动部(振动片安装前)的俯视图。
图3是悬架和架的焊接部的剖面图,图4是另一实施方式的悬架和架的焊接部的剖面图。
图4是又一实施方式的悬架与架的焊接部的俯视图。
图5A是现有技术的变换器的俯视图。
图5B是图5A中的现有技术的变换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4说明本发明的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一实施方式,在说明中,凡与现有技术相同部分就附加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的主要部分的振动部的俯视图,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主要不同点是通过在配重部上安装共振频率调整用配重构成变换器这一点。
参照图1,磁路11由磁路本体11a和大致不构成磁路的配重部11b构成,由磁路11和悬架12(剖面线部分)形成振动部13。
架16与悬架12的固定部15为四个设置在对称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粘接进行固定,但用已知的其它方法例如铆接、焊接、钎焊进行也可。另外,悬架12和磁路本体11a在配重部11b形成时通过树脂成型等一体化。
在配重部11b上在两个位置上安装用于调整振动部13的机械共振频率的共振频率调整用的配重14。配重14设置在通过磁路本体11a与配重部11b的重心位置的对角线上。因此即使安装配重14,重心位置在平面方向不移动而其位置也不变化。
另外,如果配重14的安装位置在是不使上述重心位置变化的位置,则配重14的安装位置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另外,如果把配重14设置在其安装前后移动的位置上时,则当振动部13振动时容易横摇。
下面说明制作本发明的变换器的过程。
首先通过悬架12将磁路11固定在架16上形成振动部13。在该状态下,例如将已安装在标准振动片10上的音圈10a嵌入在磁路本体11a的磁隙中,使标准电流在音圈10a上流。或者从外部向振动部的机械共振电路提供振动。通过这些操作,测定振动部13的机械共振频率。另外,机械共振频率f0由以下的式(1)计算出
通过从式1预先测定振动部的质量(重量)m,计算出为了使振动部产生规定的共振频率而应追加的配重11的重量。通过把该追加的配重14的重量按安装的地点的个数(在本实施方式k为2)分成的重量分别粘接在安装地点进行安装。
然后通过把带有实际的音圈10a的振动片10嵌入在上述音圈10a的磁路11的磁隙中后安装在架16上来制造变换器。
上述制造工序也可以能纳入生产线而自动化。这样就能非常高效率并稳定地制造具有设定的振动部13的共振频率的带振动功能的变换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追加安装配重14后调整振动部13的机械共振频率,而必须预先把配重14安装前的重量设定得轻一些。这意味作为机械共振频率比规定的机械共振频率高。因此在生产时比较容易将机械共振频率设在规定的机械共振频率的允许误差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就在变换器的制造途中测定初始的机械共振频率后根据该测定的机械共振频率安装调整用配重说明的。作为其它的调整手段,也可以在配重11b的里则的架16上设置开口,从该开口安装共振频率调整用配重14。如果这样做,不使用标准振动片,即使变换器完成后也能进行规定的共振频率的调整,并且能提高生产率。
(实施方式2)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变换器的振动部的俯视图,图3是振动部焊接部分的剖面图,图4是该展开侧的振动部的焊接部的俯视图。
利用图2只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的不同点。在本实施方式中悬架12与架16的接合为焊接接合,并在磁路11周围的悬架12的圆周方向长久确保四个可焊接的范围的位置作为可焊接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在不装振动片10的半成品的状态完成振动部13的机械共振电路,可以测定机械共振频率。接着与实施方式1同样,可以作为用于根据在装上带音圈10a的标准振动片10后测定的机械共振频率与规定的机械共振频率的差得到规定的机械共振频率的制造工序。在本实施方式2中,为了得到规定的机械共振频率而计算出悬架12与架16的焊接位置。即,预先焊接固定悬架12与架16,通过再次焊接固定被计算得到的位置来改变基本上支持振动部13的悬架12的长度。利用该操作使机械共振频率变成规定的频率。
另外,为了通过追加悬架12和架16的焊接位置将机械共振频率调整为规定的频率,而把最初的焊接位置预先设定在使共振频率比机械共振频率低的位置上。具体地说,尽量使悬架12的支持变长,机械共振频率测定后,为了得到规定的振动频率而再次焊接固定,这是必要的。从而能在生产时比较容易地将机械共振频率设定在规定的机械共振频率的容差内。
另外,按照上述说明,在已完成振动部13的半成品状态进行悬架12与架16的最终焊接固定。作为其它的调节手段,可以在架16侧设置开口部,从该开口部进行悬架12与架16的焊接固定,因此即使在振动片10安装上后的外形完成形态也能设定在规定的机械共振频率上。这时因删除标准振动片的拆卸和安装工序而能提高生产率。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展开例,在实施方式2中使可焊接器12a是向悬架12的圆周方向延伸的,与此相反,在展开例中是使该可焊接部12在向半径方向也变宽。
这是在正在与用于设定在规定的机械共振频率上的焊接位置接近时为了得到稳定的焊接条件而使宽方向也变宽的例子。例如在20mm四方形尺寸的制品上机械共振频率为120Hz时,虽然使共振频率变化2H,却需要0.2~0.4m的微妙调整,可能进行再次焊接。因为在这样的场合把可焊接部12b的悬架的宽做得比其它部分的宽度大,所以可减少可焊接部12b对悬架12b全体的动柔度的影响,并可把焊接位置的变化量设定得大一些。通过这样的构成可以防止焊接部分的重叠。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把悬架12作为在配重11b侧由树脂成形为一体的结构,作为只焊接固定架16和悬架12的结构说明的。然而本发明不受上述发明的限定,也可以用铁等能焊接的金属形成配重部11b并与悬架12焊接固定。在这种场合也能在该悬架12与配重部11b之间进行规定的共振频率的设定。但从生产效率上看在固定容易的架16与悬架12之间进行焊接固定在效率上是高的。
另外,虽然在以上的任何一种实施方式中,就通过至少在各个振动部组装到架上完成后测定变换器振动的机械共振频率,根据与规定的机械共振频率的差求出规定的共振频率的方法进行了说明,然而在磁路悬架或架非常稳定状态的供给是可能时,预先将配重部和悬架等一体化在磁路上的振动部可以非常稳定供给。在这样的场合,也可在同一批内抽出一个以上的振动部的样品,在如上述各实施方式那样,将该样品振动部装在架上,确定共振频率调整用配重和确定焊接位置的变更,直到接着上述变动要因发生,根据上述决定进行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生产。
因此,也可以省略用于在制造个个带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制造过程中所述的规定的机械共振频率设定的测定和用于机械共振频率设定的共振频率调整用配重的确定和焊接位置的确定,并且还能提高生产率。
也就是,除了以批间变动等为代表的悬架材料厚度和磁路本体重量偏差等的共振频率的变动要因之外,在是非常稳定的状态时,可以通过上述抽样测定进行高效率的生产。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在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制造时,高效率地实现振动部的机械共振频率的稳定化,从而能提供低成本、性能稳定的带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并且也是产业效果大的带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
Claims (6)
1.一种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包括:架、至少沿外周固定在上述架上的振动片、安装在该振动片上的音圈、和振动部,所述振动部具有设置有嵌入上述音圈的磁隙的磁路、和使上述磁路结合在上述架上的多个悬架,在上述带有振动功能的音响变换器中,上述悬架在以下的两个位置即、将上述悬架预先固定在上述架上或上述磁路的最初固定位置以及用于调节上述振动部的机械共振频率的最终固定位置,通过焊接固定在上述架或上述磁路上。
2.一种带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制造方法,包括:
用由磁路本体和配重部构成的磁路和悬架形成振动部的工序;
将上述振动部固定在架上的最初的固定位置的最初的固定工序;
将带音圈的振动板上的上述音圈嵌入在上述磁路的磁隙中并将上述振动板安装在架上的工序;
测量固定在架上的最初的固定位置上的上述振动部的机械共振频率的工序;
根据测出的上述机械共振频率确定将上述振动部固定在上述架上的最终的固定位置的工序;
根据上述测定结果,将上述振动部固定在上述架的最终固定位置上的最终的固定工序;
上述最初的固定工序和上述最终的固定工序通过焊接进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最终的固定工序在将上述振动部组装在上述架上后进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最终的固定工序在上述电音响变换器的外形完成后进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最初的固定工序在使上述振动部的机械共振频率变得比规定的共振频率低的位置上进行。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从在同一批内制造的架、悬架和磁路的一组以上确定的最终固定的位置确定使用同一批内制造的架、悬架和磁路的全部电音响变换器的最终固定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02/011062 WO2004039122A1 (ja) | 2002-10-24 | 2002-10-24 | 振動機能付き電気音響変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43752A CN1543752A (zh) | 2004-11-03 |
CN100512508C true CN100512508C (zh) | 2009-07-08 |
Family
ID=32170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280256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2508C (zh) | 2002-10-24 | 2002-10-24 | 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082668B2 (zh) |
EP (1) | EP1562397B1 (zh) |
CN (1) | CN100512508C (zh) |
WO (1) | WO200403912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891094B2 (ja) * | 2002-10-25 | 2007-03-07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振動機能付き電気音響変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ATE394894T1 (de) * | 2003-08-19 | 2008-05-1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Lautsprecher |
JP4475993B2 (ja) * | 2004-03-22 | 2010-06-09 | 並木精密宝石株式会社 | 多機能型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携帯端末機器 |
WO2008093728A1 (ja) * | 2007-02-02 | 2008-08-07 | Namiki Seimitsu Houseki Kabushikikaisha | 多機能型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
JP5007413B2 (ja) * | 2007-07-19 | 2012-08-22 | 並木精密宝石株式会社 | サスペンション構造 |
CN102577434A (zh) * | 2009-04-10 | 2012-07-11 | 伊默兹公司 | 用于声-触扬声器的系统和方法 |
CN101902115B (zh) * | 2009-05-25 | 2013-02-13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线性振动器 |
TWI437798B (zh) * | 2009-12-30 | 2014-05-1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彈片及採用該彈片之音圈馬達 |
CN202004956U (zh) * | 2010-12-31 | 2011-10-05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发声器 |
WO2021040920A1 (en) | 2019-08-30 | 2021-03-04 | Google Llc | Suspension for moving magnet actuato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704977B2 (ja) | 1998-11-20 | 2005-10-12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電気−機械−音響変換器 |
JP3538043B2 (ja) * | 1998-11-26 | 2004-06-14 | 東京パーツ工業株式会社 | 耐衝撃性良好な電磁型変換器 |
JP2000217182A (ja) * | 1999-01-21 | 2000-08-04 | Kenwood Corp | 加振ウ―ハ |
JP4553278B2 (ja) * | 2000-02-29 | 2010-09-29 |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 多機能型発音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1300422A (ja) * | 2000-04-21 | 2001-10-30 |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 多機能変換器とその駆動方法 |
JP3830022B2 (ja) * | 2000-12-15 | 2006-10-04 |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 多機能型発音体 |
US7003130B2 (en) * | 2003-01-29 | 2006-02-21 |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 Resonance frequency correction method and vibration speaker |
US7421088B2 (en) * | 2003-08-28 | 2008-09-02 | Motorola, Inc. | Multifunction transducer |
-
2002
- 2002-10-24 CN CN02802569.5A patent/CN10051250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10-24 EP EP02773005.0A patent/EP1562397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10-24 WO PCT/JP2002/011062 patent/WO200403912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2-10-24 US US10/380,281 patent/US708266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082668B2 (en) | 2006-08-01 |
EP1562397A4 (en) | 2009-02-18 |
CN1543752A (zh) | 2004-11-03 |
WO2004039122A1 (ja) | 2004-05-06 |
EP1562397A1 (en) | 2005-08-10 |
EP1562397B1 (en) | 2013-12-04 |
US20040081331A1 (en) | 2004-04-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830022B2 (ja) | 多機能型発音体 | |
CN100512508C (zh) | 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 |
US8138639B2 (en) | Linear vibrator | |
JP4695988B2 (ja) | 質量流量計 | |
KR100592930B1 (ko) | 전기 음향 변환기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WO2005091674A1 (ja) | 多機能型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携帯端末機器 | |
JP3550363B2 (ja) | コリオリ流量計の横モードのスタビライザー | |
US20200382874A1 (en) | Speaker | |
CN109257686A (zh) | 提供声音输出和振动功能的扬声器组件 | |
JP4481544B2 (ja) | コリオリ流量計のバランスバー | |
JP3767411B2 (ja) | 振動機能付き電気音響変換器の製造方法 | |
KR100649489B1 (ko) | 진동 스피커 | |
JP2005026920A (ja) | スピーカ振動板およびスピーカ装置 | |
KR101383765B1 (ko) | 스피커 | |
KR101068870B1 (ko) | 스피커 | |
KR200295347Y1 (ko) | 스피커의 진동판 | |
JPH11124214A (ja) | 楕円振動パーツフィーダ | |
Perkins | Multifunction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for handheld electronics | |
MXPA01008026A (en) | Lateral mode stabilizer for coriolis flowmeter | |
JP2006101320A (ja) | スピー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41024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