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0495988C - 实现信令承载可用性检测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实现信令承载可用性检测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95988C
CN100495988C CN 200610033499 CN200610033499A CN100495988C CN 100495988 C CN100495988 C CN 100495988C CN 200610033499 CN200610033499 CN 200610033499 CN 200610033499 A CN200610033499 A CN 200610033499A CN 100495988 C CN100495988 C CN 10049598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ing
cscf
pdf
bear
ind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3349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18160A (zh
Inventor
朱奋勤
黄华
胡华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1003349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95988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18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8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598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598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实现信令承载可用性检测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代理呼叫控制实体P-CSCF发起信令承载可用性检测,通过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指示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检测用户设备信令链路承载状况;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根据所述指示检测用户设备信令链路状况,并在检测到用户设备信令链路失效后通过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将信令链路失效信息通知代理呼叫控制实体P-CSCF。本发明便于IMS实体及时有效的获取到信令承载失效信息,进而进行相应故障处理,从而提高系统性能。

Description

实现信令承载可用性检测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P多媒体子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中实现信令承载可用性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语音通信业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通信需求,人们迫切需要体验全新的多媒体业务。所述多媒体业务不仅仅是简单的视音频通信业务,还包括即时消息、同址浏览、协同工作、流媒体等等业务,特别是新通信方式和传统语音通信融合的业务。
目前,鉴于互联网和电信网融合的趋势,国际标准化组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在分组承载网的基础上引入了支持多媒体业务的全IP业务网络架构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IPMultimedia Subsystem),IMS的目标是按照个性化的用户数据,屏蔽用户接入方式,控制业务能力的开放程度,提供全新的多媒体的通信体验。
图1所示为目前3GPP定义的IMS实体和接口示意图,IMS中最主要的功能实体是呼叫控制实体(CSCF,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和归属用户服务器(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
其中,CSCF有三种类型:服务CSCF(S-CSCF,Serving-Call SessionControl Function)、代理CSCF(P-CSCF,Proxy-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查询CSCF(I-CSCF,Interrogating-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P-CSCF是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在IMS系统的第一个接触点,完成代理(Proxy)功能,接受初始会话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消息并可能进行相应处理,然后将其转发。I-CSCF主要是完成网络隐藏的功能,用户注册时I-CSCF到HSS查询并确定用户服务的S-CSCF。S-CSCF记录用户的呼叫状态,完成呼叫控制功能,是最主要的业务控制实体。不同的S-CSCF由于所连接的应用服务器AS不同,可完成不同的业务功能。
当IMS承载在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网络上时,GPRS网络将会创建信令承载(Context)以传输SIP信令,但当终端出现异常关机、离开覆盖区等原因时,则可能使得建立的信令承载失效,目前的3GPP协议定义了用户面承载可用性检测通过PDF通知IMS网元的机制,但对于信令承载可用性检测目前还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当发生信令面承载失效时,对于存在一个或者多个会话正常执行,或者没有任何实时使用的会话的场景,现有的机制是当UE发现这个信令承载的上下文已经不再起作用了,UE将尝试重新建立PDP上下文,如果重新建立失败,UE将同时删除该媒体相关的上下文;而如果被叫UE的信令承载失效了,则可通过会话控制协议的超时处理机制检测到信令承载失效的状态。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的缺点:
当信令承载失效时,根据现有的机制,IMS网元不能够及时得到信令承载的状态信息,同时,承载网络发现信令承载失效,也不能及时将相关的信令承载状态信息通知给IMS网元,这样导致直到IMS进行会话处理时,通过复杂漫长的超时处理机制才能发现信令链路故障,极大的影响了系统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信令承载可用性检测的方法,以便IMS实体能及时有效的获取到信令承载失效信息,进而进行相应故障处理,从而提高系统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现信令承载可用性检测的方法,包括:
a、用户设备向代理呼叫控制实体P-CSCF发起IP多媒体子系统IMS注册;
b、代理呼叫控制实体P-CSCF在注册成功后获取信令链路标识,按照所述信令链路标识发起相应信令链路信令承载可用性检测,通过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指示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检测用户设备信令链路承载状况;
c、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根据所述指示检测用户设备信令链路承载状况,并在检测到用户设备信令承载失效后通过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将信令承载失效信息通知代理呼叫控制实体P-CSCF。
可选地,步骤b中指示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检测用户设备信令链路承载状况具体包括:
b11、代理呼叫控制实体P-CSCF向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发送信令链路承载状况检测指示;
b12、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向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发送信令链路承载状况检测指示。
可选地,步骤b中指示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检测用户设备信令链路承载状况具体包括:
b21、代理呼叫控制实体P-CSCF向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发送信令链路承载状况检测指示;
b22、用户设备发起信令承载更新时,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向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请求策略授权时获取所述信令链路承载状况检测指示。
其中,步骤b22具体包括:
用户设备向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发起信令承载更新;
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向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请求策略授权;
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响应所述策略授权请求,向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发送信令链路承载状况检测指示。
其中,步骤c中将信令承载失效信息通过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通知代理呼叫控制实体P-CSCF为:
用户设备将信令承载失效信息通知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
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将所述信令承载失效信息转发给代理呼叫控制实体P-CSCF。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IMS注册成功后由IMS功能实体P-CSCF指示承载网络的GGSN检测信令承载状况,并在信令承载失效后即时通知P-CSCF,或者由IMS功能实体P-CSCF与UE握手发送检测请求消息进行信令承载检测,从而使得在信令承载失效后,相关的IMS网元(即P-CSCF)能够及时发现该异常,作出及时的反应。同时,当承载网络已经发现信令承载异常时,也能够及时的通知到IMS网元,使得其能够及时的进行响应的处理,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IMS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现信令承载检测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主要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现信令承载检测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主要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现信令承载检测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在IMS注册成功后由IMS功能实体P-CSCF指示承载网络的GGSN检测信令承载状况,并在信令承载失效后即时通知P-CSCF,或者由IMS功能实体P-CSCF与UE握手发送检测请求消息进行信令承载检测,通过所述的方法本发明能够解决目前网络存在的缺陷,提高网络的性能,增强用户的满意程度,下面详细进行说明。
参考图2,该图是本发明实现信令承载检测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主要流程图。
本实施例中当UE成功注册后,P-CSCF发起信令承载可用性检测,P-CSCF通过PDF(本发明中所述PDF是策略决策单元,具体形态可能是现在网络的PDF或者演进网络的PCRF)下发策略给GGSN,并携带信令链路的标识,指示GGSN检测该信令链路,当发现链路故障时,GGSN及时通过PDF将相关状态信息上报给P-CSCF,如图示,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101,UE建立到GGSN的PDP上下文信令承载,并利用已建立的信令承载进行IMS注册。
步骤102,注册成功消息到达P-CSCF,P-CSCF在执行后续的操作的同时将成功消息下发给UE。
步骤103,P-CSCF获取唯一标识信令链路的标识,所述标识可以是UE与P-CSCF之间IMS信令流的IP五元组信息,本发明中P-CSCF可将该信令链路标识作为业务信息的一部分发送给PDF,并且指示PDF上报与该信令链路相关的信令承载状况。
步骤104,PDF指示GGSN检测与该标识对应的信令链路的状况(即检测信令承载是否可用)。
步骤105,GGSN返回成功响应消息给PDF。
步骤106,PDF返回成功响应消息给P-CSCF。
上面的流程完成了策略下发,随后在步骤107,GGSN将检测相关的信令承载。
步骤108,GGSN检测到相关的信令承载丢失,随即发送信令承载失效信息给PDF。
步骤109,PDF再将信令承载失效信息反馈回P-CSCF;P-CSCF进一步进行后续的动作。
本发明中也可以由GGSN主动请求策略时获取信令链路承载状况检测指示,进而根据所述指示进行相应信令承载检测,下面以另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考图3,该图是本发明实现信令承载检测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主要流程图。
本实施例中是在信令链路建成后,UE发起IMS注册流程成功后,P-CSCF将下发检测指示给PDF,同时携带信令链路的标识信息,当UE得到注册成功响应后,发起信令承载的更新流程时,在更新消息中携带信令链路的标识信息,PDF根据所述信令链路标识将P-CSCF下发的检测指示发送给GGSN,指示GGSN检测相应信令链路的承载状况并上报给P-CSCF,如图示,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201,UE向网络发起建立信令承载请求。
步骤202,GGSN收到该建立信令承载请求消息,此时,GGSN可以向PDF请求策略授权,也可以根据GGSN上的配置直接响应该请求消息。
步骤203,若步骤202中GGSN请求策略授权,PDF进行相应的授权操作,该授权可能只是PDF上的一个缺省策略配置,随后PDF将授权信息放在响应消息中发送给GGSN;在该响应消息中,PDF可指示GGSN在检测到该信令承载变化(例如,承载丢失)时将具体的变化情况通知PDF。
步骤204,GGSN发送建立信令承载响应消息给UE,完成信令承载建立;
步骤205,UE通过已建立的信令承载向IMS域发起IMS注册。
步骤206,注册成功消息到达P-CSCF,P-CSCF在执行后续操作的同时将成功消息下发给UE。
步骤207,当P-CSCF收到注册成功消息后,P-CSCF可以获取唯一标识信令链路的标识,比如UE与P-CSCF之间IMS信令流的IP五元组信息,P-CSCF将该信令链路标识作为业务信息的一部分发送给PDF,并且指示PDF转发与该信令链路相关的信令承载变化;PDF存储所述的业务信息,并且对其所标识的信令链路进行策略授权。
步骤208,PDF发送响应消息给P-CSCF,确认收到相关的业务信息。
步骤209,UE收到注册成功消息,发起信令承载更新请求,在更新请求消息中携带所承载的信令链路的标识(即前述五元组信息),例如将其放在更新请求消息中相应的数据流模板(TFT,Traffic Flow Template)信息单元中。
步骤210,GGSN收到更新请求消息后向PDF请求授权,该请求消息中包含信令链路标识信息,具体可以通过将TFT信息放在请求消息来实现。
步骤211,PDF收到请求消息后,进行信息匹配(将请求消息中的信令链路标识信息与已经存储的由P-CSCF发送的业务信息中的相应信令链路标识信息相匹配),从而将信令承载与IMS信令会话绑定起来,根据该绑定信息,PDF可知道在收到信令承载变化消息时将该消息转发给相应的P-CSCF。完成绑定操作后,PDF将匹配到的策略授权信息放在响应消息中发送给GGSN,并且在该响应消息中指示GGSN在检测到相应的信令承载变化后将该变化情况上报给PDF。
步骤212,GGSN发送更新响应消息给UE,整个过程结束,UE可以开始通过信令承载发送IMS SIP会话协商消息。
后续步骤213-215同步骤107-109,GGSN开始检测信令承载状况,并在信令承载出现异常后及时上报给PDF,然后由PDF及时反馈给P-CSCF,执行后续信令链路故障处理操作,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中也可由P-CSCF扩展相应的功能,进行信令链路承载的可用性检测,下面再以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考图4,该图是本发明实现信令承载检测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是P-CSCF与UE的信令握手来及时检测信令链路的状态,在P-CSCF发起信令承载可用性检测后,通过向UE发送检测请求消息;进而判断是否收到UE返回的响应消息,若判断为是,则确定信令承载可用,否则,确定信令承载失效,具体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用户注册后,P-CSCF内针对这个UE启动一个信令链路检测定时器,当UE跟P-CSCF传递SIP信令,该定时器清0。
步骤302,当该定时器超时,P-CSCF发起信令承载可用性检测,发送一个检测请求消息(可以使用现有SIP消息)给UE。
步骤303,如果UE接到该消息,则返回响应消息给P-CSCF。
步骤304,若P-CSCF收到响应消息,则将信令链路检测定时器清0,若P-CSCF没有收到响应消息,则执行重传,当重传次数大于预先配置的上限次数时,则可确定信令链路发生故障(可能有多种原因,P-CSCF不需要清楚具体原因),P-CSCF执行信令链路故障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实现信令承载可用性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用户设备向代理呼叫控制实体P-CSCF发起IP多媒体子系统IMS注册;
b、代理呼叫控制实体P-CSCF在注册成功后获取信令链路标识,按照所述信令链路标识发起相应信令链路信令承载可用性检测,通过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指示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检测用户设备信令链路承载状况;
c、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根据所述指示检测用户设备信令链路承载状况,并在检测到用户设备信令承载失效后通过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将信令承载失效信息通知代理呼叫控制实体P-CSC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信令承载可用性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指示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检测用户设备信令链路承载状况具体包括:
b11、代理呼叫控制实体P-CSCF向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发送信令链路承载状况检测指示;
b12、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向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发送信令链路承载状况检测指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信令承载可用性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指示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检测用户设备信令链路承载状况具体包括:
b21、代理呼叫控制实体P-CSCF向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发送信令链路承载状况检测指示;
b22、用户设备发起信令承载更新时,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向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请求策略授权时获取所述信令链路承载状况检测指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信令承载可用性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22具体包括:
用户设备向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发起信令承载更新;
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向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请求策略授权;
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响应所述策略授权请求,向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发送信令链路承载状况检测指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信令承载可用性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将信令承载失效信息通过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通知代理呼叫控制实体P-CSCF为:
用户设备将信令承载失效信息通知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
策略决策功能实体PDF将所述信令承载失效信息转发给代理呼叫控制实体P-CSCF。
CN 200610033499 2006-02-09 2006-02-09 实现信令承载可用性检测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598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33499 CN100495988C (zh) 2006-02-09 2006-02-09 实现信令承载可用性检测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33499 CN100495988C (zh) 2006-02-09 2006-02-09 实现信令承载可用性检测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8160A CN101018160A (zh) 2007-08-15
CN100495988C true CN100495988C (zh) 2009-06-03

Family

ID=38726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3349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5988C (zh) 2006-02-09 2006-02-09 实现信令承载可用性检测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9598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361509T3 (es) 2007-09-28 2011-06-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 Recuperación de un fallo en una red de subsistema de multimedios sobre ip.
CN101330319B (zh) * 2007-11-15 2012-0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策略同步的方法
CN103238293B (zh) 2010-12-10 2016-08-17 西门子企业通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用于监控通信系统的方法
CN103974295B (zh) * 2013-01-30 2017-1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状态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6488475B (zh) * 2015-08-28 2019-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终端被叫业务恢复的方法及装置
CN106649555A (zh) * 2016-11-08 2017-05-10 深圳市中博睿存科技有限公司 存储单元状态标记方法及分布式存储系统
CN109392002B (zh) * 2017-08-11 2022-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网络性能参数的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8160A (zh) 2007-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86219C2 (ru)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отказов в представлении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CN100388685C (zh) Ip多媒体子系统中ims注册触发实现方法
JP4549414B2 (ja)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7583963B2 (en) User registr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21339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ement of inactive connections for service continuity in an agnostic access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CN100495988C (zh) 实现信令承载可用性检测的方法
US2008009222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mless connections and service continuity in an agnostic access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70077419A (ko) IMS 도메인을 통한 실시간 서비스를 포함하는 VoIP단말의 호 요청을 CSI 단말이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1797694A1 (en) Change of resource reservation for an ip session
CN101175251B (zh) 注册超时时间协商方法以及重注册方法及注销方法
JP2007325191A (ja)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セッション継続方法
WO2011050733A1 (zh) 一种ims集中业务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326412C (zh) 媒体流承载路径的选择方法
CN101340720A (zh) 用于ip多媒体子系统对用户终端进行两级位置管理的方法
KR20050103050A (ko) 아이피 멀티미디어 서브 시스템에서 중간 노드를 이용한착신 단말의 세션 형성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EP1796326B1 (en) A method for enabling communication in application servers
CN101156371A (zh) 一种实现初始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注册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