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87334C - 空调室内机热交换器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热交换器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87334C CN100487334C CNB2004100201806A CN200410020180A CN100487334C CN 100487334 C CN100487334 C CN 100487334C CN B2004100201806 A CNB2004100201806 A CN B2004100201806A CN 200410020180 A CN200410020180 A CN 200410020180A CN 100487334 C CN100487334 C CN 100487334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air
- base
- air conditioner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热交换器安装结构,包括形成空气导引孔的隔板;安装在隔板的背面,两侧末端有防止泄露装置的热交换器;安装在热交换器背面的底座;安装在热交换器的下端和底座的前面的接水盘。本发明具有便于安装在室内空气从背面吸入并从前面排出的室内机,在把送风扇吸入的空气导引到排出口的过程中,降低因流动阻力产生的损失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尤其是在采用背面吸入前面排出的方式的室内机中,把从背面吸入的空气导引到排出口的隔板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至图3所示,现有的空调室内机10包括前面面板20、过滤器30、前面框架35、热交换器60、送风扇50、隔板70及底座40,其中,前面面板20上包括显示接受遥控器信号后的运行状态的显示部21;过滤器30与从前面面板的上部吸入的空气相接触,并过滤所吸入空气中所包含的异物;前面框架35上安装有过滤器30和前面面板20并形成前面部;热交换器60通过与经过前面框架35净化的空气相接触,降低所吸入空气的温度;送风扇50位于热交换器60后侧,并吸入通过热交换器60的低温空气;隔板70导引送风扇吸入的低温空气的流动;底座40上安装有排出经隔板70导引的空气的排出部。
具体而言,包括接水盘80和电子元件部75,其中,接水盘80收集从热交换器60的外壁冷凝滴落的空气中的水分;而电子元件部75位于隔板70的上侧并控制电子元件部件。
更具体地说,在底座40的上侧内安装有导引空气流动的通道导引部90,通道导引部使通过隔板70并被送风扇50吸入的低温的空气不向上侧排出,而向室内机的左右侧面排出。
下面说明空调室内机10的功能和作用:
首先,安装在室内机10前面面板20的显示装置接收到遥控器或手动的启动信号,前面面板20的上部被开启。也就是说,开口部分成为吸入口25。另外,安装于室内机内部的电机启动后,送风扇50开始旋转,使空气通过吸入口25被吸入。
所吸入的室内空气通过空气过滤器30得到净化后再通过热交换器60,因为热交换器60内部的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都非常低,因此所吸入的室内空气与热交换器接触后放热。因此通过热交换器60的室内空气的温度会降低。
通过热交换器60的室内空气通过隔板70流入到送风扇50,而流入到送风扇50的空气通过排出口31、33重新排出至室内。
上述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因为采用从前面吸入并再从前面排出的方式,因此存在无法适用于从背面吸入并从前面排出的方式的室内机。而且,现有技术的空调室内机,存在不能有效地发挥把吸入的空气导引到排出口的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板结构,适用于采用背面吸入并前面排出室内空气的方式的室内机;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隔板结构,具有能够将吸入的室内空气顺利地导引至排出口一侧的空气导引部。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室内机热交换器安装结构,包括形成空气导引孔的隔板;安装在隔板的背面,两侧末端有防止泄露装置的热交换器;安装在热交换器背面的底座;安装在热交换器的下端和底座的前面的接水盘。
在隔板的背面设置有安装室内机的热交换器组装结构的、防止泄露的、组装用的热交换器安装板。
在底座的下端设置有安装热交换器下端的热交换器支撑板。
接水盘的内部底座上设置支撑热交换器的下端部分的支撑板和防摇动板,防止摇动板支撑热交换器的前部并防止热交换器的摇动。
为了和热交换器的背面侧端组装,在底座前部的两侧,设置有多个上侧为阶梯状的热交换器安装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便于安装在室内空气从背面吸入并从前面排出的室内机,在把送风扇吸入的空气导引到排出口的过程中,降低因流动阻力产生的损失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空气从前面吸入并再从前面排出的室内机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空气从前面吸入并再从前面排出的室内机分解立体图。
图3为图1中贯通室内机的空气通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的正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室内机的背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分解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的隔板前面部放大立体图。
图8为隔板背面放大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的隔板背面安装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隔板背面安装热交换器和接水盘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热交换器侧面的部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安装于热交换器底部的接水盘立体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安装在热交换器后部的底座立体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底座内部安装有接水盘的立体图。
图中,100:室内机;110:前面面板;120:前面框架;130:送风扇;150:热交换器;160:底座;170:电子元件部;180:接水盘;190:管道盖;200:隔板;210:空气导引孔;220:风向调节装置;230:连接部件安装部;240:下部排出口门;272:电子元件部连接凸起;280:热交换器安装板;290:安全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的室内机的外观包括前面面板110、前面框架120、排出口开闭装置500、排出口门400、底座160及管道盖190,其中,前面框架120安装在前面面板110上并形成前端盖,而且在两侧具备排出口121;排出口开闭装置500安装在前面框架120和前面面板之间;排出口门400与排出口开闭装置500相连并开闭排出口121;底座160与前面框架120相结合而形成后端盖;管道盖190形成于室内机下侧并容纳进入到室内机的各种管道。
在前面框架120的一侧形成有排出所吸入的室内空气的排出口,而在底座160的一侧形成有能够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
具体而言,包括形成于底座160上侧倾斜面的上侧吸入口161和形成于底座160中央的中央吸入口162。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在底座160两侧的倾斜面形成吸入口。而且,吸入口161、162上形成有网状的格栅,可以首先过滤空气中的杂质。
另外,在底座160的底部也可以形成插入过滤器(未图示)的过滤器插入口163,使过滤器(未图示)再次过滤通过上侧吸入口161和中央吸入口162上的吸入格栅进行过滤的室内空气中所包含的微小异物。
进入室内机110的空气的移动路径如下:通过形成于底座160一侧的至少一个以上的吸入口161、162及过滤器插入口163吸入之后,通过形成于前面框架120一侧的至少一个以上的排出口排出。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前面面板110、前面框架120、送风扇130、隔板200、热交换器150及底座160,其中,前面面板110形成室内机100的前面外观;前面框架120安装在前面面板之上并形成前面部;送风扇130形成于前面框架120的后面并吸入室内空气;隔板200形成于送风扇130后侧并导引通过送风扇的旋转而吸入的空气的方向;热交换器150形成于隔板200后侧并通过与所吸入的空气接触而降低空气的温度;底座160形成于热交换器150的后侧并与前面框架120相结合。
具体而言,在前面面板110和前面框架120之间,安装有能够开闭排出口121的排出口开闭装置500。
而且,如上所述,室内机按前面面板110、前面框架120、送风扇130、隔板200、热交换器150及底座160的顺序组装。
在前面框架120和隔板200之间,还形成带动旋转送风扇130的电机和控制电机及电子元件部件驱动的电子元件部170,而且,还形成安装在热交换器150底部并收集热交换器150表面所形成冷凝水的接水盘180。另外,在接水盘180底部,还形成收容与接水盘180及室内机100相连的各种管道的管道盖190,上述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
下面说明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首先,前面面板110附着在本发明的室内机100前面,形成室内机的外观。在前面面板110的一侧,可形成能够观察显示室内机100的运行与否及/或运行状态的显示部(未图示)的窗口111。另外,在前面面板110上,为了使室内机显得更整洁、美观,可以添加各种装饰品或图案。
前面框架120可以附着前面面板110上,而且其边缘可以按一定的角度倾斜。在各边缘的至少一侧形成排出吸入到室内机100内并通过热交换器150进行冷却的空气的侧面排出口121及底部排出口123。另外,前面面板110可以固定在前面框架120上,也可以左右移动,形成室内机100前面部的排出口。
送风扇130被安装在前面框架120背面的电机(未图示)带动旋转,使室内空气吸入到室内机100内。另外,送风扇130可以根据室内机100的大小或用途至少设置一个以上。
隔板200是导引从送风扇130吸入的空气的流向的部分,通过导引孔210吸入的空气通过空气导引部250、251决定空气流动的方向,然后从排出口121、123排出。
另外,热交换器150由弯曲多次的热交换管151构成,在热交换管151里流动着经过膨胀阀(未图示)的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
因此,吸入到室内机100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150放热并成为低温状态。在上述过程中,包含在所吸入空气内的水蒸气还可以在热交换器150的表面冷凝形成冷凝水。另外,因为热交换器150的面积越大冷却效果也越好,因此在其形状上可以形成平面矩形或按一定角度倾斜的形状。另外,在热交换器150底部,形成有能够收集形成于热交换器150表面的冷凝水的接水盘,保证不会从室内机100流出冷凝水。
在底座160的一旁至少形成有吸入室内空气的上侧吸入口161和在底座160中央形成的中央吸入口162,而且吸入口的形态和数量可以根据室内机的容量和形状自由选择。另外,在吸入口161、162上形成有相距一定间隔相互交叉的格栅,首先过滤吸入到室内机100内部的室内空气中所包含的异物。
在底座160一侧可形成有可插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异物的过滤器(未图示)的过滤器插入口163。过滤器插入于底座160和热交换器150之间,保证不使异物粘在热交换器150上为宜。另外,过滤器插入口163也可以成为室内空气的吸入口。
底座160的边缘按一定的角度倾斜形成,可以方便设置在安放室内机的墙面的棱角地方,也可在侧面形成吸入口。
在底座160的棱角部分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安装室内机的挂接球或挂接槽。
如图7及图8,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隔板200的前面部分包括贯通中央部并具有一定直径的圆形空气导引孔210和在空气导引孔210的外周以一定的曲率半径凹陷形成的承口211。还包括为导引通过空气导引孔210吸入的室内空气到排出口121、123,而在上侧以一定的高度形成上部空气导引部250,和导引所吸入的室内空气到下侧排出口的下部空气导引部251。
具体地说,通过形成于空气导引孔210外周的承口211,空气导引孔的外围向前弯曲,更便于把从背面吸入的室内空气导引到前面。
另外,在承口211的外周面,形成有把送风扇130安装在隔板200时使送风扇130完全紧贴于隔板200面上的送风扇安装面212。
更具体地说,为了左右分离导引通过空气导引孔210的空气,上部空气导引部250根据空气的流动曲线弯曲制成而成。
另外,为了导引通过空气导引孔210的空气到下侧排出口123,底部空气导引孔251形成如图7所示的形状。具体地说,通过空气导引孔210吸入的空气沿着送风扇130的轴方向流入,而且沿着与轴直交的方向旋转流入。为了确保旋转流入的室内空气在没有发生流动损失的情况下导引到排出口,下部空气导引部251沿着空气导引孔210的接线方向倾斜形成。另外,根据底部空气导引部251形成的通道向一侧倾斜,因此与吸入空气的流动曲线相一致。
本发明的隔板200的两端末端,为了把通过上部空气导引部250吸入的空气导引到设置于前面的排出口121,而按一定的曲率半径向前弯曲形成。另外,为了在弯曲部分分散室内空气,安装有调节空气方向的风向调节装置220。风向调节装置220被突出形成于弯曲面的风向调节装置支撑板221支撑,而且可以按一定的角度旋转。在空气导引部250、251的上部或下部安装风向调节装置220,形成确保旋转顺利的风向调节安装面222。在风向调节装置安装面222和上部空气导引部250的交界处的上侧,形成与前面框架连接的连接凸起223。
为了防止使用者或儿童的手受到送风扇130伤害,在空气导引孔210和风向调节装置220之间安装有安全网290。安全网290插入于形成于隔板200面上的多个安全网安装槽291。
在上部空气导引部250上部形成安装电子元件部170的空间。
具体地说,在其一侧形成能够使形成于电子元件部170一侧的安装板插入的安装板插入部260。形成与形成于电子元件部170的底部另一侧的连接部件插入槽(未图示)相对应并使连接部件插入的连接凸起272。
更具体地说,安装板插入部260从隔板200的上侧面凸起一定高度,而且在侧面形成一定深度的槽。另外,形成支撑从电子元件部170底部机壳延长形成的安装板(未图示)的安装板托台263,和把安装板分为两个部分的安装板分离台262。另外,在安装板插入部260上部和安装板托台263之间,形成错开相当于安装板厚度的安装板插入槽261。因此,将安装板插入到安装板插入槽261之后,安装板托台263将支撑安装板。另外,形成大致安装板中央部的槽内插入安装板分离台262。
另外,设置于安装板插入部260对面的连接凸起272,对应于形成于下部机壳220下部的连接凸起插入槽223,并通过连接部件与下部机壳220相结合。在连接凸起272的上部及/或下部,形成有安装侧面延长端时,能够维持下部机壳220水平,具备一定高度而形成的连接延长端安装板271。也就是说,连接延长端安装板271和连接凸起220以相同的高度凸起形成。
还包括下部空气导引部251和设置于下部的风向调节装置安装面222相接触而形成的连接部件安装部230。
具体地说,连接部件安装部230上安装有连接部件,因此在使用者修理室内机100时,无需拆开全部的室内机100,只需打开连接部件安装部230的盖子即可。
还包括形成于下部空气导引部251下部的下部排出口门240和安装在下部排出口门240一侧的下部排出口驱动电机241。
具体地说,为了使通过下部空气导引部251排出的冷却空气的分散排除,下部排出口门240按一定的角度做来回旋转运动。另外,为了使下部排出口门240来回旋转,连接有下部排出口驱动电机重复正向旋转及逆向旋转。
同时,在隔板200的背面,包括在两侧面按一定高度倾斜形成的热交换器安装板280,和为了与底座160相结合而突出形成于底部的底座连接板270。
具体地说,热交换器安装板280和热交换器150的倾斜角度相同,而且其大约中央部的倾斜角度最大。因此,从背面吸入并通过热交换器150进行冷却的空气不会从侧面泄露。
如图9至图11所示,热交换器150安装在形成于隔板200背面的热交换器安装板280上,而接水盘180安装在热交换器150底部。
形成于接水盘180底部的隔板连接凸起186,需与形成于底座连接板270的连接槽相一致,而且通过连接部件相结合。
热交换器150底部被形成于接水盘180内部底面的热交换器支撑板所支撑,因此防止其前后摇动。
热交换器150由使低温状态的冷凝水的流动的热交换管道151曲折数次而形成,而在热交换管道151的外围排列多个薄的散热片153。另外,热交换器150的宽度可以根据热交换管道151的直径改变。
还包括长长地形成于热交换器150的两侧,并阶梯形成的防泄露板152。具体而言,通过防泄露板152安装在热交换器安装板280上,消除吸入的室内空气向侧面泄露的现象。
如图12至图14所示,如上所述,热交换器150的底部插入于热交换器支撑板182和热交换器防摇动板183之间。因此,因为板182、183的作用,防止热交换器150的摇动现象。
冷凝于热交换器150外围面的水分落在接水盘180上被收集起来之后,通过冷凝水排出口181向外排出。
在底座160下部,形成有能够使热交换器150的下端部的两侧末端插入,并固定于底座160内部的热交换器支撑板165。另外,在底座160的内周面两侧,形成有多个使热交换器150的背面两侧端部安装于底座160的热交换器安装板164。具体而言,热交换器安装板164至少阶梯形成1次以上。如上所述,热交换器150的宽度根据热交换管道151的直径有所改变,因此可以很容易的对应根据直径变化的热交换器150的规格变化。
在底座160的底部两侧,具备以一定高度凸起并形成有能够插入连接部件的连接槽的接水盘连接板166。
接水盘连接板166上面,与向接水盘180底面突出的隔板连接凸起186垂直相切,而接水盘连接板166下面与底座连接板270平行相切。另外,连接部件贯通形成于底座连接板270槽后,通过接水盘连接板166插入到隔板连接凸起186内部。在接水盘连接板166的前后,同时连接接水盘18背面和隔板200的底部。
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范围为基础进行解释。在权利要求范围内,具备本专业基本知识的人员,可以进行很多种变化。
Claims (5)
1、一种空调室内机热交换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空气导引孔(210)的隔板(200);安装在隔板(200)的背面,两侧末端有防止泄露装置的热交换器(150);安装在热交换器(150)背面的底座(160);安装在热交换器(150)的下端和底座(160)的前面的接水盘(1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热交换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隔板(200)的背面设置有安装室内机的热交换器组装结构的、防止泄露的、组装用的热交换器安装板(2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热交换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60)的下端设置有安装热交换器(150)下端的热交换器支撑板(1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热交换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接水盘(180)的内部底座上设置支撑热交换器(150)的下端部分的支撑板(182)和防摇动板(183),防止摇动板(183)支撑热交换器(150)的前部并防止热交换器(150)的摇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热交换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为了和热交换器(150)的背面侧端组装,在底座(160)前部的两侧,设置有多个上侧为阶梯状的热交换器安装板(16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201806A CN100487334C (zh) | 2004-07-29 | 2004-07-29 | 空调室内机热交换器安装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201806A CN100487334C (zh) | 2004-07-29 | 2004-07-29 | 空调室内机热交换器安装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27805A CN1727805A (zh) | 2006-02-01 |
CN100487334C true CN100487334C (zh) | 2009-05-13 |
Family
ID=35927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2018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7334C (zh) | 2004-07-29 | 2004-07-29 | 空调室内机热交换器安装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87334C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26665A (zh) * | 1998-02-19 | 1999-08-25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器的接水盘 |
CN1357726A (zh) * | 2001-12-26 | 2002-07-10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空调器用排水装置 |
CN1357731A (zh) * | 2001-12-26 | 2002-07-10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分体式空调器热交换器装配结构 |
JP2003254596A (ja) * | 2002-02-28 | 2003-09-10 | Toyotomi Co Ltd | 空気調和機の熱交換器の取付構造 |
CN1502884A (zh) * | 2002-11-26 | 2004-06-09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一体式空调机的室内侧空气流动装置 |
-
2004
- 2004-07-29 CN CNB2004100201806A patent/CN10048733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26665A (zh) * | 1998-02-19 | 1999-08-25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器的接水盘 |
CN1357726A (zh) * | 2001-12-26 | 2002-07-10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空调器用排水装置 |
CN1357731A (zh) * | 2001-12-26 | 2002-07-10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分体式空调器热交换器装配结构 |
JP2003254596A (ja) * | 2002-02-28 | 2003-09-10 | Toyotomi Co Ltd | 空気調和機の熱交換器の取付構造 |
CN1502884A (zh) * | 2002-11-26 | 2004-06-09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一体式空调机的室内侧空气流动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27805A (zh) | 2006-0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77675B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KR102569298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EP2716984A1 (en) | Out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 |
CN103791558A (zh) | 空调 | |
US11022325B2 (en) | Air conditioner | |
KR20200119576A (ko) | 공기조화기 | |
CN108917153A (zh) | 接水盘组件及下出风机房空调 | |
CN101631991A (zh) | 空调的减振结构 | |
CN100451475C (zh) | 空调器 | |
CN100487334C (zh) | 空调室内机热交换器安装结构 | |
CN101078556B (zh) | 空调器室内机的排水底盘 | |
JPH06272884A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216620046U (zh) | 一种空调柜机 | |
CN101852481A (zh) | 分体式空调室内机的前面板与正面框架结合结构 | |
KR100274982B1 (ko) |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KR100274983B1 (ko) |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KR20180044650A (ko) | 공기조화기 | |
CN100541038C (zh) | 分体式空调器的排出格栅 | |
KR20090000520U (ko) | 공기조화기 | |
JP3075017B2 (ja) |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 |
KR100813327B1 (ko) | 공기 조화기용 실내기의 모터 지지구조 | |
CN212869981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800166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9868153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6114352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13 Termination date: 20110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