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76625C - 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残余量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残余量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76625C CN100476625C CN200610128598.8A CN200610128598A CN100476625C CN 100476625 C CN100476625 C CN 100476625C CN 200610128598 A CN200610128598 A CN 200610128598A CN 100476625 C CN100476625 C CN 100476625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ner
- amount
- setting
- mentioned
- remai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5
- 230000007115 recruit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20317 Ros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91008695 photoreceptor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203 pre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G03G15/553—Monitoring or warning means for exhaustion or lifetime end of consumables, e.g. indication of insufficient copy sheet quantity for a job
- G03G15/556—Monitoring or warning means for exhaustion or lifetime end of consumables, e.g. indication of insufficient copy sheet quantity for a job for toner consumption, e.g. pixel counting, toner coverage detection or toner density measuremen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49—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 G03G15/0853—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the concentration being measured by magnetic mea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56—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level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G03G15/553—Monitoring or warning means for exhaustion or lifetime end of consumables, e.g. indication of insufficient copy sheet quantity for a job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在补充量是稳定的规定残余量以上时,使用根据累积旋转时间计测部的调色剂补充量计算部的计算结果来检测调色剂残余量,在残余量变少而补充量出现偏差的范围,基于像素计数部来进行检测,在调色剂残余量进一步减少的接近调色剂耗尽的范围,使用调色剂浓度控制部的ATC的结果来进行检测。由此,不设置的调色剂残余量检测单元就能精度良好地检测调色剂残余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使用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直到调色剂耗尽为止能够精度良好地检测调色剂残余量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使用调色剂形成图像的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装置等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调色剂补充等维修保养的关系而需要掌握调色剂的残余量。
然而,当在图像形成装置上装载调色剂残余量检测单元时,则不免要提高成本。因此,利用已有的部件来进行调色剂残余量的检测。
例如在日本国公開特許公報「特開10-221944号(公開日:1998年8月21日)」中公开了如下的结构,即在使用的显影剂是两种成分的显影剂的情况下,使用调色剂浓度控制(ATC)的控制结果来检测调色剂残余量的结构。
ATC是指测定显影剂的导磁率而将显影剂中的调色剂浓度控制成一定。两种成分的显影剂是将调色剂以规定浓度(例如4~5%)的程度混合到由铁粉等构成的载体中而构成的。因此,由于当显影剂中的调色剂被消耗而载体的比例增加时,则显影剂的导磁率上升,所以通过检测显影剂的导磁率就能够掌握显影剂中调色剂的比例。
在ATC中有如下的方法,即当导磁率上升而超过上限值(相当于调色剂浓度的下限值)时,则使补充电机旋转规定时间(或者规定旋转次数)而从调色剂瓶等的调色剂供给源补充调色剂的方法,或者,预先确定导磁率的下限值(相当于调色剂浓度的上限值),当导磁率上升并超过上限值时,则使补充电机旋转而从调色剂供给源补充调色剂直至达到上述下限值的方法。
哪种方法都是当调色剂供给源的调色剂残余量变少时,则在ATC表现出其影响,从而由控制结果能够检测出调色剂残余量变少。
即,由于补充电机的每旋转规定时间的补充量减少,所以在前者的情况下,调色剂补充就频繁地反复进行,根据这点就能够检测出调色剂残余量已少。而在后者的情况下,由于补充电机的每旋转规定时间的补充量减少,所以补充时间(达到下限值为止的所需要时间)变长,根据这点就能够检测出调色剂残余量已少。
然后,当即使使补充电机旋转规定时间(例如3秒),导磁率也不恢复,即调色剂浓度也不上升时,则检测为调色剂用空(调色剂耗尽、调色剂用完)。
此外,ATC以外的作为使用已有的部件来检测调色剂消耗量或者残余量的现有技术,例如有以下记载的技术。
在日本国公開特許公報「特開2004-163553号(公開日:2004年6月10日)」中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即对印刷点的形成次数进行计数,并且累计对该计数值上乘上规定的加权系数的值,并根据该累计值来求调色剂消耗量。还记载了根据调色剂的使用履历来变更设定加权系数。
此外,在日本国公開特許公報「特開2004-163554号(公開日:2004年6月10日)」中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即根据图像信号来对印刷点数进行计数,并根据其结果来计算调色剂消耗量,另一方面,在伴随形成拼补图像的浓度控制模式那样的动作模式中,通过计算与拼补图像的图案对应的调色剂消耗量来求出调色剂残余量。
此外,在日本国公開特許公報「特開平10-333419号(公開日:1998年12月18日)」中公开了如下的技术,通过一边利用形成中的图像的视频计数值对将图像的视频计数值换算成调色剂补充时间的调色剂补充函数进行加权一边进行校正,来使调色剂的补充量与调色剂的消耗量吻合的技术。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利用已有的部件来检测调色剂残余量的方法中,存在如下记载那样的要解决的课题。
例如在日本国公開特許公報「特開10-221944号」中公开的使用ATC来检测调色剂残余量的方法中,不能过程性地检测从充满到用空的调色剂残余量。因此,用户不能确保到准备下一个调色剂为止的期间,因而存在使得图像形成装置的运转率降低的问题。
即,在ATC中,频繁地反复进行调色剂补充或者每一次的调色剂补充时间变长的现象是在调色剂残余量变得足够少的情况下出现的,虽然根据纸张的尺寸和印刷率有所不同,但剩余的能够印刷的张数仅是50张~100张左右。因此,在检测出这样的状态的时刻,即使对用户通知调色剂残余量已少,多数情况下也可能在准备下一个调色剂之前调色剂已经用空(调色剂耗尽),而使图像形成装置停止。
另一方面,在不使用ATC的所述的“特開2004-163553号公報”、“特開2004-163554号公報”和“特開平10-333419号公報”所公开的方法中,根据图像信号或拼补图像的图案等利用运算来精度良好地求出所使用的调色剂量,并将其作为调色剂消耗量。因此,通过由调色剂消耗量来求调色剂残余量,就能够过程性地检测调色剂残余量,从而也能够在比ATC早的阶段检测出调色剂残余量少并通知给用户。
然而,实际上由于感光体上承载的调色剂量随环境或每个装置的差异而不一定是一定量,所以尽管进行加权运算等而怎样地提高精度,仅使用由运算求得的结果来准确地判断调色剂用空也是困难的。
因此,即使进行设定而在作为剩余的能够印刷张数预测足够的张数的状态下,通知用户调色剂残余量已少,也会有在到达预定的印刷张数之前调色剂就已用空或者相反地在调色剂还有剩余的状态下就判断调色剂用空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不设置的调色剂残余量检测装置就能够精度良好地检测调色剂残余量的图像形成装置及调色剂残余量检测方法,进而,提供能够根据检测出的调色剂残余量在更适当的时机将有关调色剂的信息通知给用户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两种成分的显影剂,并具有为了使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浓度为一定而根据显影剂的导磁率将调色剂从补充装置向显影装置内进行补充的调色剂浓度控制部,其中,具有检测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的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该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包括:调色剂补充量计算部,其根据通过旋转驱动而将调色剂从补充装置向显影装置进行补充的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累积旋转圈数)来计算所补充的调色剂量;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其计算在根据图像信息形成图像过程中所消耗的调色剂量;以及上述调色剂浓度控制部,在上述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达到第一规定值之前,根据上述调色剂补充量计算部的计算结果进行检测,在达到第一规定值时且接下来在达到第二规定值之前,根据上述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的计算结果进行检测,在达到第二规定值时,则根据上述调色剂浓度控制部的控制结果进行检测。
这样,在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达到第一规定值之前,是利用根据由调色剂补充量计算部计算出的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的调色剂补充量来进行检测,在达到第一规定值时且接下来在达到第二规定值之前,利用根据由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计算出的图像信息的调色剂消耗量来检测调色剂残余量,在达到第二规定值以后,则根据调色剂浓度控制部的控制结果来进行检测。
即,在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为与补充电机的旋转次数或旋转时间对应地线性变化的补充量稳定的规定残余量以上时,用精度容易的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来检测调色剂残余量,在残余量变少而补充量出现偏差的范围,根据图像信息预测所消耗的调色剂量而检测调色剂残余量,在调色剂残余量进一步减少的范围,则利用现有的调色剂浓度控制部的控制结果来直接检测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量而检测调色剂耗尽。
因此,能够进行与调色剂残余量对应的残余量检测,即使不设置的调色剂残余量检测装置,也能够从充满到用空精度良好地检测调色剂残余量。
而且,由于与仅用ATC的残余量检测不同,能够从充满到用空过程性地检测调色剂残余量,所以能够简单地实现在适当的时机将有关调色剂的信息通知给用户。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通知部,其使用显示部将需要准备调色剂的情况通知给用户,上述通知部,在根据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的调色剂残余量的检测,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达到根据用户为了获得更换用的补充装置所需要日数的量的调色剂使用量而设定的第三规定值时,向用户进行通知。
这样,由于在调色剂残余量达到根据用户为了获得更换用的补充装置所需要的日数的量的调色剂使用量而设定的第三规定值时,通知部使用显示部来催促准备调色剂,所以用户能够在适当的时机来准备下一个的调色剂,从而能够避免图像形成装置运转率的降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调色剂残余量检测方法,其检测图像形成装置所使用的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两种成分的显影剂,并具有为了使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浓度为一定而根据显影剂的导磁率将调色剂从补充装置向显影装置内进行补充的调色剂浓度控制部,其包括:第一检测方法,其根据上述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来检测残余量;第二检测方法,其根据在基于图像信息形成图像过程中所消耗的调色剂量来检测残余量;以及第三检测方法,其根据上述调色剂浓度控制部的控制结果来检测残余量,在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与将调色剂从补充装置向显影装置进行补充的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对应地线性变化的残余量多的范围,使用第一检测方法,当调色剂残余量与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对应而达到不是线性变化的残余量少的范围时,则切换成第二检测方法,当达到残余量进一步接近零的范围时,则切换成第三检测方法。
即,如对图像形成装置说明的那样,这样的调色剂残余量检测方法,能够进行与调色剂残余量对应的残余量检测,即使不设置的调色剂残余量检测装置,也能够从充满到用空精度良好地检测调色剂残余量,此外,能够简单地实施在适当的时机将有关调色剂的信息通知给用户。
另外,本发明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使计算机作为上述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各部发挥功能的调色剂残余量检测程序、以及记录该程序的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媒体也落入本发明的范畴内。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通过以下所示的记载能够充分了解。此外,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参照附图的下面的说明就能清楚。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2是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纵剖面图;
图3是表示研究调色剂瓶内的调色剂残余量与在调色剂瓶中的降低量的关系结果的曲线图;
图4是表示研究调色剂电机的旋转时间与瓶内的调色剂残余量的关系结果的曲线图;
图5是模式地表示装载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上的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中的调色剂残余量的检测方法的切换、以及残余量信息通知部中的调色剂残余量与关于调色剂残余量的信息的显示定时的图;
图6是表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图像处理的控制框图;
图7是表示加权系数表的内容的图;
图8是表示输入信号值与调色剂消耗量的关系以及输入信号值与加权系数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9是表示检测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调色剂残余量,并根据检测结果向用户通知有关残余量的信息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检测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调色剂残余量,并根据检测结果向用户通知有关残余量的信息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1是装载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上的调色剂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到图11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纵剖面图。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由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等读取原稿并输出图像信号的图像读取装置(扫描器)2、根据上述图像信号在纸张上形成(印刷)图像的打印部3、向打印部3依次供给纸张的给纸台装置4。
打印部3具备:与红色、青色、黄色对应的三个彩色用感光体鼓10a和比彩色用感光体鼓10a大的黑色用感光体鼓10b。向这些各感光体鼓10写入静电潜影是由光学单元(LSU)12来进行的,写入进行数字控制。
在各感光体鼓10的周围各自配置有收容与红色、青色、黄色和黑色中对应的显影剂并将感光体鼓10上的静电潜影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13。在本发明中,显影剂是将调色剂以规定浓度(例如4~5%)程度混合到由铁粉等构成的载体中的两种成分的显影剂。
在感光体鼓10的周围另外还各自配置有带电装置或清洗装置、复印装置(用于从感光体鼓10向复印带14复印)等的卡尔森工艺的公知部件。
在图2的结构中,复印带14设置成能够与各感光体鼓10接触。在各感光体鼓10上分别形成的调色剂像(可视像)通过被复印到该复印带14上而依次重合,然后,其在二次复印单元15被复印到由具备多个给纸盒20的给纸台装置4供给来的纸张上。在通过了二次复印单元15的纸张的输送方向前方配置有具备定影辊16的定影装置,被复印在纸张上的调色剂像在通过该定影装置时被固定在纸张上。
固定有调色剂像的纸张则在之后被排除到设置在图像读取装置2与打印部3之间的空间,或者被反向输送而再次向二次复印单元15输送。
在上述复印带14的上方配置有收容了红色、青色、黄色的各调色剂的彩色用调色剂瓶17和两个比彩色用调色剂瓶17大一圈的收容黑色调色剂的调色剂瓶17b。这些调色剂瓶(补充装置)17将收容在内部的调色剂向与各个对应的显影装置13进行补充。各调色剂瓶17通过未图示的调色剂电机(补充电机)的驱动力向各个传递而进行旋转,随着旋转而补充调色剂。
次外,调色剂瓶17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装卸自如地设置,当内部的调色剂被消耗后,能够依次更换新的调色剂盒。在本图像形成装置1中,作为调色剂瓶装载图11所示的圆筒型的旋转瓶类型,可以使用例如特許文献5特開2004-317592号公報(公開日:2004年11月11日)中所公开的。
调色剂瓶17具有收容调色剂的瓶主体50和旋转自如地支承其的支承部件51。瓶主体50,如图中箭头R所示,以瓶主体50的轴线L50为旋转轴被旋转驱动。在瓶主体50的外周面形成有倾斜状的槽52。该槽52在瓶主体50的内周面成为凸部,当瓶主体50旋转时,则内部的调色剂被槽52所引导而向供给口汇集。这种旋转瓶类型的调色剂瓶17每旋转一圈的调色剂补充量是稳定的。
下面,根据图1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检测图像形成装置1的调色剂残余量并根据检测结果将有关残余量的信息向用户通知的处理。图1是本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主要部分的控制框图。
如图1所示,本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调色剂残余量检测单元)31、导磁率传感器37、规定值设定部(规定值设定单元)39、校正部(校正单元)40、输入部38、残余量信息通知部(通知单元、通知部)41、显示部42和机器停止部43。
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检测调色剂瓶17内的调色剂残余量,其包括:调色剂补充量计算部(调色剂补充量计算单元)32、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调色剂消耗量计算单元)33、调色剂浓度控制部(调色剂浓度控制单元)34、累积旋转时间计测部(调色剂补充量计算单元、调色剂补充量计算部)35、像素计数部(调色剂消耗量计算单元、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26。
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到达到第一规定值为止根据调色剂补充量计算部32的计算结果进行调色剂残余量的检测,当达到第一规定值时而到达到后述的第二规定值为止根据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33的计算结果来进行调色剂残余量的检测,当达到第二规定值时,则根据调色剂浓度控制部34的控制结果来进行调色剂残余量的检测。
调色剂补充量计算部32根据累积旋转时间计测部35所计测的调色剂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来计算将调色剂从调色剂瓶17向显影装置13进行补充的调色剂量。在此,图3表示研究调色剂瓶17内的调色剂残余量与向显影装置13的调色剂降低量(相当于调色剂补充量)的关系的结果。如图3所示,调色剂残余量从充满的初始残余量360g到100g,调色剂降低量是稳定的。当超出100g后,则变化不再是线性的。这是由于残余量变少而含在调色剂中的空气量增加,使补充量变得不稳定的缘故。
此外,图4表示研究调色剂电机的旋转时间与调色剂瓶17内的调色剂残余量的关系的结果。其中,调色剂瓶17内的调色剂残余量从充满的360g到100g是与调色剂电机的旋转时间对应而线性地变化,但当超出100g后,则变化不再是线性的。
因此,在图3、图4的例子中,到残余量100g为止,通过累积调色剂电机旋转的时间(换言之就是累积调色剂电机的旋转次数),能够计算从调色剂瓶17向显影装置13补充的调色剂量。并且,这样的利用调色剂电机的累积旋转时间的补充的调色剂量的计算容易且精度高。
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33计算在根据图像信息形成图像过程中所消耗的调色剂量。在此,其根据像素计数部36的像素计数结果来计算调色剂消耗量。像素计数部36对于实施了中间色调校正处理等之后的图像信号,一边以像素单位对每个CMYK信号乘上加权系数一边进行像素计数。关于像素计数部36和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33的调色剂消耗量的计算在后面叙述。
调色剂浓度控制部34根据由导磁率传感器37检测出的显影装置13内的显影剂的导磁率而将显影剂中的调色剂浓度控制为一定。如已经说明过的那样,在现有的使用两种成分的显影剂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显影装置13内的显影剂的导磁率来将调色剂从调色剂瓶17向显影装置13进行补充,并进行使显影装置13内的调色剂浓度为一定的控制(以下称为ATC)。
在此,调色剂浓度控制部34在导磁率上升而调色剂浓度成为下限值以下时,则使调色剂电机旋转规定时间T1而从调色剂瓶17补充调色剂。另外,也可以构成为预先确定调色剂浓度的上限值,当调色剂浓度超过下限值时,则使调色剂电机旋转而从调色剂瓶17补充调色剂直到达到调色剂浓度的上限值为止。
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在即使调色剂浓度控制部34执行ATC而使调色剂电机旋转规定时间,并在此后短的期间内调色剂浓度再次变成下限值以下而反复进行ATC这样的处理时,则检测为接近于调色剂耗尽的接近耗尽。
此外,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在即使调色剂浓度控制部34执行ATC而使调色剂电机旋转规定时间,而调色剂浓度仍然在下限值以下不变,且即使经过了规定时间T2(例如5秒)仍然是下限值以下的状态时,则检测为调色剂耗尽。
将调色剂残余量的检测方法从根据调色剂补充量计算部32的计算结果向根据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33的计算结果切换时的要点的第一规定值,是调色剂瓶17内的调色剂残余量与调色剂电机的累积旋转时间(累积旋转次数)对应地线性地变化的范围内的值,优选是设定成该范围的下限值。如果是所述的图3、图4例,则第一规定值设定为100g即可。
此外,将调色剂残余量的检测方法从根据调色剂残余量计算部33的计算结果向根据调色剂浓度控制部34的控制结果切换时的要点的第二规定值,只要是即使由于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33产生计算误差也能根据调色剂浓度控制部34的控制结果来检测调色剂残余量的值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将该第二规定值设定为与确定将催促用户准备调色剂的消息进行显示的定时的后述的界限量WL(第三规定值)相同的值。
残余量信息通知部41根据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的调色剂残余量检测结果,使用显示部42通知有关调色剂瓶17内的调色剂残余量的信息。其中,根据检测出的调色剂残余量通知准备更换用的调色剂瓶17的时间、调色剂瓶17的更换时间、以及调色剂用空这三个信息。
残余量信息通知部41,在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检测出的调色剂残余量达到界限量WL(第三规定值)时,则使显示部42显示“请准备备用调色剂”的消息。界限量WL最好是由每个用户设定的值,通过设定为对用户的每一日的调色剂消耗量乘上该用户为了获得更换用的调色剂瓶17所需要的日数所得到的值,能够以准确的定时显示该消息。
此外,残余量信息通知部41,在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检测出接近耗尽时,则使显示部42显示“请更换调色剂瓶”的消息。
残余量信息通知部41,在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检测出调色剂耗尽时,则使显示部42显示“调色剂用空”的消息。
机器停止部43,在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检测出调色剂耗尽时,则使图像形成装置1停止。
输入部38能够从外部设定上述的第一、第二规定值、界限量WL、第二界限量WP等。第一、第二规定值是每个图像形成装置有偏差的值,也根据调色剂瓶侧的型式变更等变化的值。因此,通过这样能从外部进行设定,还能够应对每个图像形成装置的偏差或调色剂瓶侧的型式变更。由于界限量WL、第二界限量WP是随各个用户不同而不同的值,所以通过采用维修服务人员等使用输入部38能够进行适当设定的结构,能够在更加适当的时机来通知消息。
规定值设定部39通过运算来设定作为第三规定值的界限量WL。详细说规定值设定部39包括:消耗量/日计算部(消耗量/日计算单元)和规定值计算部(规定值计算单元)。消耗量/日计算部将从调色剂瓶17内的调色剂初始量减去第一规定值所得的值,用从更换调色剂瓶17到调色剂残余量达到第一规定值所经过的日数去除来计算每一日的消耗量。规定值计算部对由消耗量/日计算部计算出的消耗量/日乘上根据用户设定的获得日数来计算界限量WL。
其中所使用的获得日数是指用户为了准备更换用的调色剂瓶17所需要的日数,其能够与上述的调色剂初始量一起使用输入部38来进行输入。另一方面,上述经过日数通过将该调色剂瓶17的更换日存储在未图示的存储器等中能够用与到达第一规定值日的差来检测。
通过装载这种规定值设定部39能够使消息的通知时间更加适当,能够考虑用户最近的调色剂使用量而准确地在用户所希望的时机(确保获得日数)催促准备调色剂。
校正部40对由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33所求出的调色剂消耗量的计算值进行校正。校正部40在调色剂残余量达到第一规定值为止的期间,也与调色剂补充量计算部32的调色剂补充量计算并行而使像素计数部36和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33计算调色剂消耗量,并根据调色剂补充量计算部32的调色剂补充量的计算结果来校正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33(或者像素计数部36或者双方)。
例如,针对调色剂补充量计算部32的调色剂补充量的计算结果为250g,当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33的调色剂消耗量的计算结果是260g时,进行校正而使调色剂消耗量的计算结果成为与调色剂补充量的计算结果相同的250g。
图5模式地表示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中调色剂残余量的检测方法的切换和残余量信息通知部41中的调色剂残余量与关于调色剂残余量的信息的显示定时。图5中将纵轴设为调色剂残余量,将横轴设为时间。
如图5所示,从充满状态到作为第一规定值的残余量100g,根据调色剂补充量计算部32来检测调色剂残余量,当超出残余量100g时,则切换成根据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33进行检测。然后,当残余量进一步减少并达到作为第三规定值的界限量WL时,则切换为根据ATC进行检测,并且显示催促准备备用调色剂的消息(NNE)。然后,在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当检测出接近耗尽时,则显示催促更换调色剂的消息(NE),进而,当检测出调色剂耗尽时,则显示调色剂用空的消息。
在此,在图6对根据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33的像素计数结果而进行的调色剂消耗量的计算进行说明。
图6是本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图像处理的控制框图。在此,图像处理的控制系统包括:输入信号处理部110、区域分离处理部120、色校正及/或黑生成处理部130、变焦变倍处理部140、空间过滤处理部150、中间色调校正处理部160、像素计数部36、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33。
简单对图像处理进行说明,用扫描器等读入的原稿的数字输入图像信号被输入到输入信号处理部110,而进行对于以后的图像处理的前处理、图像调整中的输入伽马校正、变换等。接着,该图像信号被输入到区域分离处理部120中,进行文字区域、网点照片区域等的区域判定,并对每个区域附加表示它的识别信号(区域分离识别信号)。该区域分离识别信号在作为以后的处理的空间过滤处理部150和中间色调校正处理部160中用于进行各区域不同的处理,例如如果是网点区域,则对于该区域进行平滑过滤处理,此外,如果是文字区域,则进行边缘强调过滤处理或者将中间色调的伽马特性变换成浓淡差更清楚的特性。
接下来由色校正及/或黑生成处理部130进行的色校正及/或黑生成处理是装置为彩色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处理,是将从区域分离处理部120传送来的RBG图像信号变换成作为最终的输出方法的CMYK(黄色、红色、青色、黑色)的图像信号的处理。
被变换成CMYK的图像信号在变焦变倍处理部140进行变倍处理后,被输入到空间过滤处理部150。在空间过滤处理部150中,从空间过滤表中选择与所述区域分离识别信号或图像模式的设定状态等对应的空间过滤,对于被变换成CMYK的图像信号进行空间过滤处理。另外,空间过滤表是进行空间过滤处理时进行参照的过滤系数的表群,可以根据状况选择任意的表群。在接下来的中间色调校正处理部160中,为了对引擎部的输出特性进行校正而进行中间色调伽马特性的校正。
此外,中间色调校正处理后的图像信号被输入到像素计数部36,一边以像素单位对每个CMYK信号进行加权一边由计数器进行累计。然后,使输出图像信号向LSU或LED的引擎输出侧流动。在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33中,根据由像素计数部36所累计的像素计数的累计值来计算各色的调色剂消耗量。
下面,详细说明所述的调色剂消耗量的计算。另外,以下所述的处理分别对CMYK各色(每个输入的CMYK信号)进行。
像素计数部36对于输入的多值图像进行后述那样的像素计数。如图6所示,像素计数部36包括:计数部171、加权运算部172、加权系数表173、累计部174。
计数部(计数单元)171将输入的多值图像(例如16灰阶、256灰阶等的多灰阶的图像)按每个像素进行计数。即,对构成多值图像的每个像素的输入值(灰阶),例如0~15(输入信号值取0~15的值的16灰阶的情况)这样的输入信号值进行计数。
加权运算部(加权运算单元)172在由计数部171对像素进行计数时,按每个像素进行加权。具体说,加权运算部172从加权系数表173中取得与每个像素的输入信号值对应的加权系数,并在输入信号值上乘上所取得的加权系数。在加权系数表173中存储有在利用加权运算部172进行加权时与每个像素输入值对应的加权系数。这样,在像素计数部36中,利用计数部171、加权运算部172、加权系数表173来进行每个像素的像素计数。
并且,按每个像素进行的像素计数的累计由累计部(累计单元)174进行。即,累计部174对于输入的多值图像的所有像素,累计对于加权运算部172的输入信号值乘上加权系数所得到的每个像素的运算值。这样,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33就根据由像素计数部36所计算出的像素计数的累计值,来计算输出图像的调色剂消耗量。
图7表示存储在上述的加权系数表173中的加权系数的一例。是输入信号值取0~15的值的16值的例子。图7的情况是与调色剂消耗量不同的输入信号值对应地分为四个区段(区段1~区段4),按每个区段来确定加权系数。在进行像素计数时,与取0~15值的各个输入信号值对应来确定被分为四个区段的加权系数,并进行加权。
图8表示图7所示的被分为四个区段的加权系数表的输入信号值和与其对应的加权系数的关系。如图8所示,由于矩形部分面积的总和与表示调色剂消耗量特性的曲线的面积大致一致,所以能够根据加权后的像素计数的累计值来预测计算调色剂消耗量。
另外,在图7的例子中,虽然存储在加权系数表173中的加权系数是固定值,但也可以变更加权系数以使由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33计算出的调色剂消耗量与实际的调色剂消耗量相符合。
此外,也可以代替像素计数部36而具备根据图像信息来对印刷点的形成次数进行计数的点计数部,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33根据点计数部的计数结果来计算调色剂消耗量。在对点数进行计数时,乘上规定的加权系数,但也可以通过象例如专利文献2、3所公开的那样根据调色剂的使用履历来变更设定该加权系数或者分类成孤立点、二连续点、三连续点并对每个分类变更加权系数,来提高调色剂消耗量的计算精度。
根据图9、图10的流程图说明检测本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调色剂残余量,并根据检测结果向用户通知有关残余量的信息的处理步骤。在此,例示规定值设定部39设定界限量WL的情况。
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和规定值设定部39判断调色剂瓶17是否是新的(S1)。如果调色剂瓶17是新的,则分别进行初始设定(S2)。规定值设定部39作为调色剂瓶17的更换日而将当日存储在未图示的存储器中,并且将表示有无规定值设定的标志(FLAG)设定为表示没有设定规定值的“0”。此外,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将累积旋转时间计测部35的累积旋转时间(∑Time)设为“0”。
接着,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通过调色剂补充量计算部32计算调色剂补充量。累积旋转时间计测部35通过调色剂浓度控制部34的ATC(S3、S4)而在调色剂电机每旋转规定时间(T1秒)时,将累积旋转时间(∑Time)增加T1(S5)。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判断由累积旋转时间计测部35所计测的累积旋转时间是否达到了上限(S6)。
S6中的累积旋转时间(∑Time)的上限相当于补充了使调色剂瓶17内的调色剂残余量成为第一规定值的量的调色剂的累积旋转时间。例如在调色剂瓶17的初始调色剂量是360g,第一规定值是100g的情况下,是补充了360-100=260g的调色剂的旋转时间。
当判断为累积旋转时间(∑Time)达到上限时,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将调色剂残余量的检测从由调色剂补充量计算部32进行检测切换为由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33进行检测,并且将此通知给规定值设定部39。另外,当累积旋转时间(∑Time)没达到上限时,则返回到S3。
规定值设定部39,在由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判断为累积旋转时间达到上限时,则判断上述标志(FLAG)是否是“0”,在是“0”的情况下,则进入S8来进行利用运算的规定值设定。在标志(FLAG)不是“0”的情况下,由于已经进行了利用运算的规定值设定,所以不进行利用S8运算的初始值设定。
在S8中,消耗量/日计算部根据当日与更换日的差来计算调色剂残余量成为第一规定值所经过的日数∑Day,并将调色剂补充量用所经过的日数去除而求出每一日的消耗量(消耗量/日)。接着,规定值计算部对计算出的消耗量/日乘上根据用户设定的获得日数来确定作为第三规定值的界限量WL。当规定设定值的设定结束后,规定值设定部39将标志(FLAG)设为“1”。
接着,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通过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33计算调色剂消耗量dw(S9),并从调色剂残余量W1(等于第一规定值)中减去调色剂消耗量dw(S10),并判断调色剂残余量W1是否达到了界限量WL(S11)。当没达到时则返回S9。
另一方面,当调色剂残余量W1达到界限量WL时,则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将达到界限量WL的情况通知给残余量信息通知部41,残余量信息通知部41则显示催促准备备用调色剂的消息(S12)。此外,当调色剂残余量W1达到界限量WL时,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将调色剂残余量的检测从由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33进行检测切换为由调色剂浓度控制部34进行的接近耗尽和调色剂耗尽的检测(S13)。
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判断是否是接近耗尽(S14),并且直到判断为接近耗尽为止反复进行该处理。另一方面,当判断为接近耗尽时,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将检测出接近耗尽的情况通知给残余量信息通知部41,残余量信息通知部41显示催促更换调色剂瓶17的消息(S15)。
然后,调色剂浓度控制部34判断是否是调色剂耗尽(S16),并且直到判断为调色剂耗尽为止反复进行该处理。在此,判断调色剂浓度是否是连续规定时间(T2)以上保持不变地超过下限值,如果是调色剂浓度连续规定时间(T2)以上保持不变地超过下限值,则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判断为调色剂耗尽。在判断为调色剂耗尽的情况下,则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将检测出调色剂耗尽的情况通知给残余量信息通知部41和机器停止部43。
残余量信息通知部41在由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判断出达到调色剂耗尽时,显示通知调色剂耗尽的消息,而机器停止部43则使图像形成装置1停止(S17)。
如上所述,在本图像形成装置1中,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31使用如下结果进行调色剂残余量的检测,在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为与补充电机的旋转次数或旋转时间对应地线性变化的补充量是稳定的规定残余量以上(达到第一规定值为止)时,使用根据调色剂电机的累积旋转时间的调色剂补充量计算部32的计算结果,在残余量变少而补充量出现偏差的范围(第一规定值~第二规定值的范围),则使用利用像素计数的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33的计算结果,在残余量进一步减少而接近调色剂耗尽的范围,则是使用调色剂浓度控制部34的ATC结果。
因此,能够进行与调色剂残余量对应的残余量检测,即使不设置的调色剂残余量检测装置,也能够精度良好地检测出从充满到用空的调色剂残余量。而且,由于与仅用ATC的残余量检测不同,能够从充满到用空过程性地检测调色剂残余量,所以能够利用残余量信息通知部41等能简单地且在适当的时机将有关调色剂的信息通知给用户。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将调色剂残余量的检测方法从根据调色剂残余量计算部33的计算结果向根据调色剂浓度控制部34的控制结果切换的第二规定值采用与确定显示催促用户准备调色剂消息的定时的后述的界限量WL(第三规定值)相同的值,但作为第二界限量WP也可以按每个用户来设定。第二界限量WP例如只要设定为能确保剩余的图像形成张数是50张的值即可。
优选地采用如下的结构,在作为第二界限量WP而进行设定时,能够从上述的输入部38进行输入设定,并且能够由规定值设定部39通过运算设定第二界限量WP。即,预先还计测更换调色剂瓶17后的累积张数,将从调色剂瓶17内的调色剂初始量中减去第一规定值所得到的值用累积张数去除,来计算调色剂瓶17内的调色剂残余量在与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对应地线性变化的范围中的每一张的消耗量(消耗量/张)。并且,在计算出的消耗量/张上乘上根据用户设定的界限张数来计算第二界限量WP。
根据调色剂浓度控制部34的控制结果的调色剂残余量的检测并不是直接检测减少的调色剂量。因此,在采用设定界限量WL(第三规定值)而显示需要准备调色剂的意思的消息这样结构的情况下,在向根据调色剂浓度控制部34的控制结果的调色剂残余量的检测切换之前(包括同时)需要显示消息。因此,优选地将第二界限量WP设定为界限量WL(第三规定值)以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例,而能够在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上述的各实施例中公开的各种技术方案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另外,包含在上述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各部(输入部和显示部除外)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运算单元执行在ROM(Read OnlyMemory)或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的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程序,并通过控制键盘等输入单元(输入部)、显示器等输出单元(显示部)、或者接口电路等的通信单元来实现的功能块。
因此,具有这些单元的计算机仅读取记录了上述程序的记录媒体并执行该程序,就能够实现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种功能和各种处理。此外,通过将上述程序记录在可更换的记录媒体上,就能够在任意的计算机上实现上述的各种功能和各种处理。
作为这种记录媒体,为了在微型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可以是未图示的存储器例如是ROM这样的程序媒体,此外,也可以是作为未图示的外部存储装置设置程序读取装置,并通过将记录媒体插入其中而能够读取的程序媒体。
优选地采用在任何情况下存储的程序都能够由微处理器进行访问并执行的结构。而且,优选为读出程序并且读出的程序被下载到微型计算机的程序存储区域中并执行该程序的方式。另外,该下载用的程序预先存储在主体装置内。
此外,作为上述程序媒体是能够与主体分离的记录媒体,其中有磁带或盒式带等的带系列记录媒体;软盘或硬盘等的磁盘或CD/MO/MD/DVD等盘的盘系列记录媒体;IC卡(包括存储卡)等的卡系列记录媒体;或者包括主ROM、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闪速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的固定式承载程序的记录媒体等。
此外,如果是能够连接包括因特网的通信网络的系统,则优选为能够从通信网络下载程序的流动性地承载程序的记录媒体。
而且,在这样从通信网络下载程序时,优选地该下载用的程序预先存储在主体装置内或者从其它的记录媒体进行安装。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两种成分的显影剂,并具有为了使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浓度一定而根据显影剂的导磁率将调色剂从补充装置向显影装置内进行补充的调色剂浓度控制单元(调色剂浓度控制部),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检测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的调色剂残余量检测单元(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该调色剂残余量检测单元包括:调色剂补充量计算单元(调色剂补充量计算部),其根据通过旋转驱动而将调色剂从补充装置向显影装置进行补充的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来计算补充的调色剂量;调色剂消耗量计算单元(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其计算在根据图像信息形成图像过程中所消耗的调色剂量;以及上述调色剂浓度控制单元(调色剂浓度控制部),上述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在达到第一规定值之前根据上述调色剂补充量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进行检测,在达到第一规定值时且在达到接下来的第二规定值之前根据上述调色剂消耗量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进行检测,当达到第二规定值时,则根据上述调色剂浓度控制单元的控制结果进行检测。
这样,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在达到第一规定值之前,通过根据由调色剂补充量计算单元计算出的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的调色剂补充量来进行检测,在达到第一规定值时且在达到接下来的第二规定值之前,通过根据由调色剂消耗量计算单元计算出的图像信息的调色剂消耗量来检测调色剂残余量,而在达到第二规定值以后,则根据调色剂浓度控制单元的控制结果来进行检测。
即,在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为与补充电机的旋转次数或旋转时间对应地线性变化的补充量稳定的规定残余量以上时,用精度容易的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来检测调色剂残余量,在残余量变少而补充量出现偏差的范围,根据图像信息预测所消耗的调色剂量来检测调色剂残余量,在调色剂残余量进一步减少的范围,则是利用现有的调色剂浓度控制单元的控制结果来直接检测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量而检测调色剂耗尽。
因此,能够进行与调色剂残余量对应的残余量检测,即使不设置的调色剂残余量检测装置,也能够精度良好地检测出从充满到用空的调色剂残余量。
而且,由于与仅利用ATC的残余量检测不同,从充满到用空能够过程性地检测调色剂残余量,所以能够简单地实现在适当的时机向用户通知有关调色剂的信息。
上述第一规定值能够设定为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与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对应地线性变化的范围内的值,上述第二规定值能够设定为,即使产生上述调色剂消耗量计算单元的计算误差,也能够根据上述调色剂浓度控制单元的控制结果来检测调色剂残余量的值。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可以采用具有通知单元(通知部)的结构,该通知单元在根据用户为了获得更换用的补充装置所需要日数的量的调色剂使用量来设定第三规定值,并通过调色剂残余量检测单元所进行的调色剂残余量的检测而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达到上述第三规定值时,则使用显示部将需要准备调色剂的情况通知给用户。
这样,由于当调色剂残余量达到根据用户为了获得更换用的补充装置所需要日数的量的调色剂使用量而设定的第三规定值时,通知单元就使用显示部来催促准备调色剂,所以用户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准备下一个调色剂,从而能够避免图像形成装置的运转率的降低。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可以采用具有校正单元(校正部)的结构,该校正单元,在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到达第一规定值为止的期间,与上述调色剂补充量计算单元的调色剂补充量的计算并行而还使上述调色剂消耗量计算单元计算调色剂消耗量,并根据上述调色剂补充量计算单元的调色剂补充量的计算结果来校正上述调色剂消耗量计算单元。
在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与补充电机的旋转次数或旋转时间对应地线性变化的残余量范围,调色剂补充量计算单元的计算精度非常高。由于在上述结构中能够利用这一点而使用精度高的调色剂补充量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来校正调色剂消耗量计算单元,所以能够提高调色剂消耗量计算单元的调色剂消耗量计算的精度。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可以将上述调色剂消耗量计算单元设定为例如根据图像信息而对印刷点的形成次数进行计数而计算调色剂消耗量的结构。
此外,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可以将上述调色剂消耗量计算单元采用如下的结构,即,其数字性地进行对于图像信息的图像处理和校正处理,并进行输入的多值图像的像素计数来计算调色剂消耗量,其包括:计数单元(计数部),其将输入的多值图像的输入信号值按每个像素进行计数;加权系数表,其存储与上述输入信号值对应的加权系数;加权运算单元(加权运算部),其在利用所述计数单元对输入信号值进行计数时,从所述加权系数表中取得与输入信号值对应的加权系数,并对每个像素进行加权。
这样,由于与对形成点进行计数而计算调色剂消耗量的结构相比,能够进行与图像信息的灰阶对应的加权,所以能够进一步精度良好地计算调色剂消耗量。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采用还具有输入部的结构,该输入部能够从外部进行上述第一~第三规定值的设定。
上述的第一、第二规定值是每个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偏差的值,此外也是随补充装置侧的型式变更等变化的值。因此,通过这样能够从外部进行设定,也能够应对每个图像形成装置的偏差或补充装置侧的型式变更。此外,由于第三规定值是随各个用户不同而不同的值,所以通过采用这样使用输入部而能够进行适当设定的结构,就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将消息通知给每个用户。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采用还具备规定值设定单元(规定值设定部)的结构,该规定值设定单元通过运算来设定上述第三规定值,其包括:消耗量/日计算单元(消耗量/日计算部),其将从上述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初始量减去第一规定值所得的值,用更换上述补充装置后到调色剂残余量达到第一规定值所经过的日数去除来计算每一日的用户消耗量;以及规定值计算单元(规定值计算部),其在由该消耗量/日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消耗量/日上乘上根据用户设定的获得日数来计算第三规定值。
这样,消耗量/日计算部计算出每一日的消耗量,规定值计算部在由消耗量/日计算部所计算出的每一日的消耗量上乘上根据用户设定的获得日数来计算第三规定值。因此,使消息的通知时间更加恰当,能够考虑最近的用户的调色剂使用量而准确地在用户所希望的时机(确保获得日数)催促准备调色剂。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上述补充装置具有在内部容纳调色剂且水平配置的呈圆筒状的容器主体,该容器主体以容器主体的轴线为旋转轴而被旋转驱动,这样就能从设置在圆筒面上的开口部将调色剂向显影装置进行补充。
由于这种旋转类型的补充装置每旋转一圈的调色剂补充量是稳定的,所以通过与上述的根据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来求补充量而检测调色剂残余量的结构进行组合,能够进行更高精度的调色剂残余量的检测。
本发明的调色剂残余量检测方法,是检测图像形成装置所使用的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的调色剂残余量检测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两种成分的显影剂,并具有为了使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浓度为一定而根据显影剂的导磁率将调色剂从补充装置向显影装置内进行补充的调色剂浓度控制单元,所述调色剂残余量检测方法,在与将调色剂从补充装置向显影装置进行补充的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对应地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线性变化的残余量多的范围,根据上述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来检测残余量,在调色剂残余量与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对应而不是线性变化的残余量少的范围,根据在基于图像信息形成图像过程中所消耗的调色剂量来检测残余量,在残余量接近于零的范围,根据上述调色剂浓度控制单元的控制结果来检测残余量。
如已经对图像形成装置进行的说明,这种调色剂残余量检测方法呢能够进行与调色剂残余量对应的残余量检测,即使不设置的调色剂残余量检测装置,也能够从充满到用空精度良好地检测出调色剂残余量,此外,能够简单地实施在适当的时机将有关调色剂的信息通知给用户。
Claims (12)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两种成分的显影剂,并具有为了使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浓度为一定而根据显影剂的导磁率将调色剂从补充装置向显影装置内进行补充的调色剂浓度控制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检测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的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
该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包括:
调色剂补充量计算部,其根据通过旋转驱动而将调色剂从补充装置向显影装置进行补充的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来计算所补充的调色剂量;
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其计算在根据图像信息形成图像过程中所消耗的调色剂量;以及
上述调色剂浓度控制部,
在上述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达到第一规定值之前,根据上述调色剂补充量计算部的计算结果进行检测,在达到第一规定值时且接下来在达到第二规定值之前,根据上述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的计算结果进行检测,在达到第二规定值时,则根据上述调色剂浓度控制部的控制结果进行检测;
上述第一规定值被设定为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与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对应地线性变化的范围内的值;
上述第二规定值被设定为即使产生上述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的计算误差,也能够根据上述调色剂浓度控制部的控制结果检测出调色剂残余量的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校正部,该校正部在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到达第一规定值之前的期间,与上述调色剂补充量计算部的调色剂补充量的计算并行而使上述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计算调色剂消耗量,并根据上述调色剂补充量计算部的调色剂补充量的计算结果来校正上述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根据图像信息,对印刷点的形成次数进行计数而计算调色剂消耗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数字性地进行对于图像信息的图像处理和校正处理,并进行所输入的多值图像的像素计数而计算调色剂消耗量,其包括:
计数部,其将所输入的多值图像的输入信号值按每个像素进行计数;
加权系数表,其存储与所述输入信号值对应的加权系数;以及
加权运算部,其在利用所述计数部对输入信号值进行计数时,从所述加权系数表中取得与输入信号值对应的加权系数,并按每个像素进行加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输入部,该输入部能够从外部进行上述第一、第二规定值的设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通知部,该通知部使用显示部将需要准备调色剂的情况通知给用户,
上述通知部,根据调色剂残余量检测部的调色剂残余量的检测,当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达到根据用户为了获得更换用的补充装置所需要日数的量的调色剂使用量而设定的第三规定值时,向用户进行通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输入部,该输入部能够从外部进行上述第三规定值的设定。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规定值为第三规定值以下。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规定值设定部,该规定值设定部通过运算来设定上述第三规定值,
上述规定值设定部包括:
消耗量/日计算部,其将从上述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初始量减去第一规定值所得的值,用从更换上述补充装置后到调色剂残余量达到第一规定值为止所经过的日数去除来计算每一日的用户消耗量;以及
规定值计算部,其对由该消耗量/日计算部计算出的消耗量/日乘上根据用户设定的获得日数来计算第三规定值。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补充装置具有在内部容纳调色剂且水平配置的呈圆筒状的容器主体,通过该容器主体以容器主体的轴线为旋转轴而被旋转驱动,而从设置在圆筒面上的开口部将调色剂向显影装置进行补充。
11、一种调色剂残余量检测方法,其检测图像形成装置所使用的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两种成分的显影剂,并具有为了使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浓度为一定而根据显影剂的导磁率将调色剂从补充装置向显影装置内进行补充的调色剂浓度控制部,其包括:
第一检测方法,其根据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来检测残余量;
第二检测方法,其根据在基于图像信息形成图像过程中所消耗的调色剂量来检测残余量;以及
第三检测方法,其根据上述调色剂浓度控制部的控制结果来检测残余量,
在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与将调色剂从补充装置向显影装置进行补充的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的关系中,在调色剂残余量相对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线性地变化的范围,使用第一检测方法;在调色剂残余量相对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非线性地变化的范围、且残余量达到用户设定的规定残余量值的范围,使用第二检测方法,在从上述规定残余量值到残余量为零的范围,使用第三检测方法。
12、一种调色剂残余量检测方法,其检测图像形成装置所使用的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两种成分的显影剂,并具有为了使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浓度为一定而根据显影剂的导磁率将调色剂从补充装置向显影装置内进行补充的调色剂浓度控制部,其包括:
第一检测方法,其根据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来检测残余量;
第二检测方法,其根据在基于图像信息形成图像过程中所消耗的调色剂量来检测残余量;以及
第三检测方法,其根据上述调色剂浓度控制部的控制结果来检测残余量,
在补充装置内的调色剂残余量与将调色剂从补充装置向显影装置进行补充的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的关系中,在调色剂残余量相对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线性地变化的范围,使用第一检测方法,当达到调色剂残余量相对补充电机的累积旋转次数非线性地变化的范围时,则切换成第二检测方法,进而,当残余量达到用户设定的规定残余量值时,则切换成第三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64473/05 | 2005-09-12 | ||
JP2005264473A JP4640972B2 (ja) | 2005-09-12 | 2005-09-12 | 画像形成装置、トナー残量検出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32673A CN1932673A (zh) | 2007-03-21 |
CN100476625C true CN100476625C (zh) | 2009-04-08 |
Family
ID=37855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12859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6625C (zh) | 2005-09-12 | 2006-09-05 | 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残余量检测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415214B2 (zh) |
JP (1) | JP4640972B2 (zh) |
CN (1) | CN100476625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89743B2 (en) * | 2004-01-20 | 2007-10-30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 toner counter and a calculation method of toner consumption |
JP2007079100A (ja) * | 2005-09-14 | 2007-03-29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976872B2 (ja) * | 2007-01-31 | 2012-07-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121579B2 (ja) * | 2008-05-30 | 2013-01-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128372B2 (ja) * | 2008-05-30 | 2013-01-23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515477B2 (ja) * | 2009-07-17 | 2014-06-11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916039B2 (ja) * | 2009-12-24 | 2012-04-11 |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483186B2 (ja) * | 2010-03-17 | 2014-05-0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US8666266B2 (en) * | 2010-04-26 | 2014-03-04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ing a controlled toner supply operation |
JP5501212B2 (ja) * | 2010-12-20 | 2014-05-21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量算出方法 |
JP5637870B2 (ja) * | 2011-01-12 | 2014-12-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705811B2 (ja) * | 2012-11-14 | 2015-04-22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残量管理方法 |
JP6391220B2 (ja) * | 2013-08-19 | 2018-09-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282063B2 (ja) * | 2013-08-30 | 2018-02-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391224B2 (ja) * | 2013-08-30 | 2018-09-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280379B2 (ja) * | 2014-02-03 | 2018-02-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トナー消費量の算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6186297B2 (ja) * | 2014-03-26 | 2017-08-23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9523954B2 (en) * | 2014-10-01 | 2016-12-2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performs developer replenishment |
US9372438B2 (en) * | 2014-10-17 | 2016-06-21 | Eci Software Solution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level of toner in a replacement toner cartridge |
JP6693203B2 (ja) * | 2016-03-22 | 2020-05-13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ライフ残量検知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
JP6540624B2 (ja) * | 2016-07-26 | 2019-07-10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6798213B2 (ja) * | 2016-09-23 | 2020-12-09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トナー供給方法およびトナー供給プログラム |
JP6632554B2 (ja) * | 2017-01-18 | 2020-01-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681027B2 (ja) * | 2017-01-23 | 2020-04-15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705425B2 (ja) * | 2017-04-28 | 2020-06-03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作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984214B2 (ja) * | 2017-08-01 | 2021-12-1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現像剤残量検出選択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剤残量検出選択方法 |
JP6897579B2 (ja) * | 2018-01-11 | 2021-06-30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233238B2 (ja) * | 2019-02-14 | 2023-03-0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KR20200102216A (ko) * | 2019-02-21 | 2020-08-31 |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 토너 카트리지의 무게를 이용한 토너 카트리지의 잔여 수명 정보 제공 |
US10776676B1 (en) * | 2019-09-09 | 2020-09-15 |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onditionally estimating remaining developer using correction information |
US10852664B1 (en) * | 2020-02-14 | 2020-12-01 |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toner cartridge |
US10969710B1 (en) * | 2020-03-13 | 2021-04-06 |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3269A (ja) * | 1985-06-29 | 1987-01-09 | Canon Inc | 画像記録装置 |
US4902458A (en) * | 1987-05-12 | 1990-02-20 | Trimble Brent J | Method of molding composite bicycle frames |
US4838569A (en) * | 1988-04-25 | 1989-06-13 | Ford Thomas R | Bicycle |
US5078417A (en) * | 1989-07-19 | 1992-01-07 | Cycle Composites, Inc. | All terrain cycle fork with fiber reinforced resin blades and crown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US6270104B1 (en) * | 1992-05-29 | 2001-08-07 | Trek Bicycle Corporation | Composite bicycle frame and methods for its construction |
US6955372B1 (en) * | 1992-06-05 | 2005-10-18 | Thomas M. Fritschen | Bicycle with improved frame configuration |
US6017048A (en) * | 1992-06-05 | 2000-01-25 | Fritschen; Thomas M. | Aero bicycle frame |
US6848700B1 (en) * | 1992-06-05 | 2005-02-01 | Thomas M. Fritschen | Bicycle with improved frame design |
US5346237A (en) * | 1993-07-14 | 1994-09-13 | Wang Tsai Te | Bicycle frame consisted of carbon fiber frame tubes and metal connectors |
US6655707B2 (en) * | 1994-08-22 | 2003-12-02 | Advanced Composites, Inc. | Net shape filament winding manufacturing process,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and composite bicycle fork and other components |
US5762352A (en) * | 1996-03-15 | 1998-06-09 | Lee; Kyu-Wang | Bicycle fork having a fiber reinforced steerer tube and fiber reinforced crown and blade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JPH10221944A (ja) * | 1997-02-12 | 1998-08-21 | Fuji Xerox Co Ltd | トナー残量検知方法及び装置 |
US6340509B1 (en) * | 1997-04-23 | 2002-01-22 | Radius Engineering, Inc. | Composite bicycle frame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
JPH10333419A (ja) | 1997-05-29 | 1998-12-18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219847A (ja) * | 2001-01-25 | 2002-08-06 | Nec Corp | 印刷装置、印字剤残量報知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04109998A (ja) * | 2002-08-30 | 2004-04-08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の現像剤補給容器、現像剤補給容器に搭載されるメモリユニット、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JP4419380B2 (ja) | 2002-11-12 | 2010-02-2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消費量の算出方法 |
JP2004163553A (ja) | 2002-11-12 | 2004-06-10 | Seiko Epson Corp | トナー消費量の算出方法、トナーカウンタ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WO2004081673A1 (ja) | 2003-03-10 | 2004-09-23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現像剤収納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180425B2 (ja) * | 2003-04-11 | 2008-11-1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現像剤収納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7076179B2 (en) * | 2003-03-20 | 2006-07-1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 storage controlling method for information on an improper detachment of developer cartridge to be written in a cartridge storage means |
US7464950B2 (en) * | 2003-06-30 | 2008-12-16 | Trek Bicycle Corporation | Continuous fiber carbon fork |
US6994367B2 (en) * | 2003-07-09 | 2006-02-07 | Trek Bicycle Corporation | Metal and reinforced plastic composite bicycle frame |
JP4097591B2 (ja) | 2003-11-12 | 2008-06-1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474678B2 (ja) * | 2003-12-10 | 2010-06-09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トナー量算出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
JP2005208585A (ja) * | 2003-12-26 | 2005-08-04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トナーカウンタおよびトナー消費量算出方法 |
US7242879B2 (en) * | 2004-03-26 | 2007-07-10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2005
- 2005-09-12 JP JP2005264473A patent/JP4640972B2/ja active Active
-
2006
- 2006-08-21 US US11/507,764 patent/US7415214B2/en active Active
- 2006-09-05 CN CN200610128598.8A patent/CN10047662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415214B2 (en) | 2008-08-19 |
JP2007078886A (ja) | 2007-03-29 |
US20070058996A1 (en) | 2007-03-15 |
CN1932673A (zh) | 2007-03-21 |
JP4640972B2 (ja) | 2011-03-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76625C (zh) | 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残余量检测方法 | |
CN107040691B (zh) | 图像形成设备和伽马校正信息的更新方法 | |
US6754454B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discriminating a service life of detachably mounted process unit | |
CN101192032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0365520C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0580573C (zh) |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条件的校正方法 | |
CN101149584A (zh) | 色粉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0447680C (zh) | 成像装置 | |
CN102759869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及灰度修正方法 | |
US7366457B2 (en) |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oner recycling | |
US8364046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parameter correcting method | |
CN101339384B (zh) |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 |
CN107870543A (zh) | 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供给方法及调色剂供给程序 | |
CN102314112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 |
CN103809415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及调色剂余量管理方法 | |
CN100487592C (zh) | 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 |
CN101692160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US10996606B2 (en) | Remaining toner amount detect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maining toner amount detecting method | |
JP4904982B2 (ja) |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EP3208660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8649048B2 (en) | Memory storing data of a toner cartridge is provided, and control of transfer, fixing or the like is performed based on the data | |
US8649694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maining toner amount calculating unit | |
JP200207258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
JP597146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1222203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