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69041C - 用于在数据通信网络上进行连通性评估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数据通信网络上进行连通性评估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69041C CN100469041C CNB038208296A CN03820829A CN100469041C CN 100469041 C CN100469041 C CN 100469041C CN B038208296 A CNB038208296 A CN B038208296A CN 03820829 A CN03820829 A CN 03820829A CN 100469041 C CN100469041 C CN 10046904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vider
- concerned
- autonomous
- carrying capacity
- subpa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8—Flow based rou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04L45/04—Interdomain routing, e.g. hierarchical ro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在数据通信网络上,为具有一组用户(C)的参考提供商(ISP)(10)执行连通性评估,所述评估与至少一个所关心的提供商(ISP)(12、14)有关。选择能够为该参考提供商(10)的用户(C)形成业务源或业务目的地至少之一的自主系统(AS)中的多个(T),提供包含在用于有关所述多个自主系统(AS)的所述业务路由的所述网络上的可用路径信息的BGP类型表(BGP1,...,BGPm)。从所述表格提取与提供商或所关心的提供商(12、14)相关的BGP类型的路径,为提供商或所关心的提供商(12、14)找出包含各个自主系统编号(AS编号)的路径。通过为每个子路径识别有关中继段数,为所述每个自主系统(AS)提取在每个所述自主系统(AS)和提供商或所关心的提供商(12,14)之间的定向子路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诸如因特网等数据通信网络上进行连通性评估的技术。
随着对进行连通性评估的问题产生高度的关注,开发了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其可用于例如,与特定的因特网服务供应商(ISP)建立对等关系。为了评估与给定的供应商建立协作关系的机会,利用能够为给定的供应商或者候选ISP提供候选者本身连通性的目标指示,即,所述供应商满足有关可用内容的特定需求的能力以及通过网络可以到达所述信息内容的过程的技术工具使非常重要的。
背景技术
在因特网上的不同域之间的路由通过以边界网关协议(BGP)著称的协议来执行。对于使用BGP协议的特征和方式的一般的讨论可以参考文件“边界网关协议4(BGP-4)”Rekhter和T.Li,RFC 1771,T.J.Watson研究中心,Cisco,1995年3月。
BGP协议允许每个自主系统(AS)采用其自身的策略来选择路径并传播其他网络用户的可达性信息。然而,这些路由策略依赖于不同管理域之间的商业合同协定。例如,一个自主系统AS可以选择在其供应商中不提供转接服务的策略。
仅仅与供应商在网络上发送信息的“技术”能力有关的供应商连通性的评估,如现有技术所公知的,可以通过各种方案来获得。然而,这些方案不能以完整和完全正确的方式标记诸如因特网的网络特征。
已经出现了一些方案以某种方式允许推断在网络上特定用户/供应商关系的存在。
其中的一种方案在例如Lixin Gao,GLOBECOM 2000-IEEE全球电信会议,No.1,2000年11月的“推断在因特网中的自主系统关系”的文件中第387-396页有所描述。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不论怎样都具有仅仅总体上提供了网络连同性特征的部分概貌,特别是关于赋予网络自身的物理传输特征的权重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根据上述公知技术而得出的技术方案中的局限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通过具有在附加权利要求中再次描述的技术特征的优化方法实现这一目的。
本发明涉及相应的系统和信息技术产品,其可以直接装载于数字计算单元的内部存储器中并包括部分软件代码,本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能够执行根据本发明的过程。
附图说明
参考下面的附图,将通过非限定性的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可能的应用内容的总体概貌;
图2示出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总体体系结构的功能方框图;
图3至6包含了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操作模式的同一流程图的顺序路径;以及
图7和8例举了连通性值的两类列表,其可以根据本发明而生成。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由10标记第一供应商(ISP),其后表示为“参考”供应商或ISP。连接到参考供应商的一组用户由标记C标识。这些用户喜欢访问一组自主系统AS或被其所访问,这些AS归属于因特网并且由目标AS所标识。为了允许来自和去向可以充当业务源和/或用户C的业务目的地的组T中的AS系统的业务,ISP 10与一组附加ISP协作,其整体由标记12标识,由此建立所谓的对等关系。
此处描述的系统被设计执行连通性估计,来评估与整体由标记14标识,并且通常定义为ISP“候选者”的一个或多个供应商建立对等关系的可能性。每个候选ISP因此至少潜在的被设计来附加到ISP 12上或替代其中的一个。
通常,由于因特网的总体复杂度,组T的目标AS并不能经由供应商12或14直接可达。则业务将被路由经过更多的附加供应商,这整体由标记16标识,虽然其与本描述没有特定的相关性。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使用由所谓的BGP表和/或由相似的表格形成的数据库,其一般地由图2的BGP1,...,BGPm标识。这些表格可以由适当的公共路由服务器提供,其源于主要对其执行连通性评估的主体(subject)(举例来说,候选者ISP 14),另外,其仍可源于ISP提供商12。
因而,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很显然可以通过使用严格定义的BGP表格或与BGP表格结构相似或功能等同的表格来应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基于这一理由,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通常将这一参考设定为“BGP类型”表格,以便在发明中包含这些类似或等同的表格,对GBP路径的提取功能也基于同样的考虑,其将在后续进行。
BGP表格实际上构成了一个数据库,其中三部分是很突出的(在逻辑层面上):
-第一部分,称为Adj-RIBs-In,包含从输入的更新消息中收集的信息;这部分内容是作为用于BGP过程的判定过程的输入的可用路由路径;
-第二部分,称为Loc-RIB,包含本地路由信息,所述信息已经通过对包含在称为Adj-RIBs-In的数据库部分之中的路由数据应用本地策略进行了选择;以及
-第三部分,称为Adj-RIBs-Out,其中出于对被认为是“同位体”主体进行的广告功能的考虑而存储所述信息,由此通过BGP协议执行通信。
存储在诸如数据库中的路由信息组织为一组信息单元,如下所列,称为:
-IP目的地网络,以及
-描述为了到达诸如IP目的地网络而需穿过的自主系统的字符串(称为AS-path)。
在指向特征为“同位体”主体的广告功能中将这一信息传递到向外界发送的更新消息。
在此处的上下文中,“同位体”通常意味着其它在因特网上的自主源(AS)并且具有与其有进行业务交换并通过每一个用于一个ISP的至少两个路由器的互连来执行的协作关系、以及BGP对等会话的配置。
此处描述的系统S被设计用于对在公知方式下收集的业务数据工作,用于例如通过无源管理系统,举例来说通过在品牌号为Cisco IOSNetFlowTM公知软件产品装置来实现,其由Cisco系统有限公司(U.S.A.)供应。所述产品通过其不同的应用,使得收集有关诸如因特网的数据通信网络操作的各种数据成为可能,允许例如检测业务并整合基于各种分类标准收集的信息,由此将可能计算指向或来自特定目的地/源的业务量。
利用这一产品以及特别是在网络节点上工作的“NetFlowSwitching”功能通常是最经济的解决方案,虽然由于图1的参考ISP 10的板上路由器可以接受使用附加的资源来收集并导出业务数据,其可能需要复核。
BGP表格和任何收集的业务数据最好经过预处理(举例来说以公知的方式通过所谓的辅助脚本)以便清理BGP表格的注释,举例来说,并且使有关业务数据的文件是可用的以便为进一步的整合而进行处理,作为举例来说充当源或充当目的地的自主系统(AS)的功能。
图2,方框CL1,...,CLm标识相应的清理函数(移除注释,等等)被设计运行于表格BGP1,...,BGPm之上,而参考BGP1’,...,BGPm’表示由函数CL1,...,CLm执行清理而得出的表格BGP的结果。在所述清理之后,BGP表格可以视为并入相应的列表,其由L1标识。
参考TD总体表示通过整体由CF标识的函数(可能是举例来说NetFlowTM函数,如前所述)收集的业务数据,而SM标识预处理函数,其目的是允许对业务数据进行附加处理。
SM函数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程序,由举例来说Visual C++6.0编写,以能够整合有关业务数据的文件的控制台应用的形式,通过源或目的AS来整合它们。
SM函数的应用导致出现两个业务数据文件FI和DI的格式,其分别表示正向业务和反向业务。这些术语的意义将在后面更好的理解。可以认为文件FI和DI形成了业务数据列表L2。
列表L1和L2典型的被配置为文件并且能够轮流并入配置文件FC中,其中相应于列表或者表格L1和L2的名称写入FC文件的适当行中,指定数据路径以阻止其执行与前一个重叠。
ASB标记表示相应于所关心的ISP列表的文件,举例来说,请求连通性评估的主体。这一术语主要应用于将要对其进行连通性特征估计的ISP,以便评估-基于由技术设备,诸如根据本发明的系统,提供的目标数据-建立/确定/改变对等关系的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适合于应用在至少两个重要的场景中,称为:
-与一个或多个候选ISP候选者14建立对等关系的可能性和/或确认与一个或多个ISP提供商12关系的可能性,以及定义优先级/适当性分类来建立该关系的可能性:因而,一个应用,其最终结果是被配置为一脱机和非实时应用;以及
-已经标识一组“同位体”并定义与其的关系,为再平衡信息流而执行干预的可能性,其目标是对等连接的有效使用和对用户业务的最优传输,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技术很显然的可以在线使用。
所提到的再平衡干预,通常在彼此间的瞬时时间上执行而不是间隔执行,其由,举例来说,以彼此不同的时间间隔来执行连通性评估来预测。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既适于在第一顺序或层级上执行,其中每个列于ASB文件中的ISP都由其自身评估,也为针对衍生类的执行目的,在第二层级上执行。在后一种情况下,所有记录在ASB文件上的所关心的ISP整体被认为是在第一步上执行的脚本的函数,导致执行两个进一步的脚本。
其第一步创建了结合特定子序列的ISP文件,随后计算不同ISP元组的连通性。
前述再处理操作的结果在相应的文件FIX、BIX、FIY和BIY中收集,其包括连通性评估,正向FIX和反向BIX,考虑来自/去向每个主体,举例来说,内容提供商(AS)的第X个ISP,向其或从其记录非零业务量。在每个文件中,都有用于每对所考虑的ISP/目标AS的一行,其包含第X个ISP的AS标识符和目标AS的AS标识符,以及由下述方法所评估的连通性值。FIY和BIY是有关多个ASB的第Y个ISP所对应的文件。示出这些文件是由于其可用于作为在上述第二应用中分配业务的标准。
参考CE标识图2的一组信息(实际上组成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输出数据),其包含每个候选ISP元组的整个连通性的评估。
由于下面将更好的描述这些数据,其可被认为是:
-对于每个充当目标的自主系统AS,包含在被认为是来自/去向相同目标AS的元组中的每个ISP的连通性的代数和;或者
-诸如分配、来自/去向给定目标AS的整个元组的最大连通性,来自/去向相同目标的构成元组的每个ISP的连通性的应用准则,或
-带有适当包含脚本代码修改的截止函数。
所述截止函数在下述方式下作用:如果构成去向/来自给定目标AS的元组的每个ISP的连通性值的代数和除以去向/来自相同目标AS的业务量的值超过了一个给定值,通过乘以去向/来自目标AS的业务量该元组的连通性值就被设置为等于一阈值。可应用的阈值的确定可以由适当执行本方法自身而获得。
抛开图2所示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的一般流程,应该注意,在该图中出现的每个方框的各自功能和操作都根据公知的标准来执行,因此更进一步的描述就可以省略。
对于SM函数执行的数据业务TD的预处理,可以通过首先创建每一天的集合,而后进一步执行对每一天整合数据的处理,来实现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整合数据,举例来说,三天。
执行所有上述内容都需要考虑一个实事,即,在去向所谓的BIG网络的接口的情况下(举例来说,去向现有ISP提供商的接口,去向外部,其由标记12标识),所关心的系统是起始AS,而在去向内部的接口(举例来说,去向参考ISP 10的C用户)的情况下,所关心的系统是业务的AS目的地。这将引发一个问题,即,由方框CF表示的诸如NetFlowTM函数的收集工具,在其当前最广泛传播的版本中,也仅仅对在接口上接收的业务进行分类。
在使用NetFlowTM来收集业务的同时,可以并行使用两个或更多不同的线程,每一个都由适当的过滤器来识别每个边界路由器上对去向BIG因特网的接口(外部接口)的情况和去向内部接口的情况。实际上最好根据已经在由Netflow收集器收集的基本集合等级中存在的业务方向(来自因特网、去向因特网)来分类所接收业务的统计(由于所采用的集合没有显示每个接口的分离数据)。
此外,参考ISP 10的边界路由器最好以如下效果配置,对于每个IP流,将起始AS系统和目的AS系统相关联而不与那些“等同同位体”(peer-as)(举例来说,那些在信息传输链上之前和紧随其后的)的系统相关联。
显然,也有可能设想另一种选择,由此将路由器与以包到达的AS系统作为起始的系统编号和以业务递送的AS系统作为目的地的系统编号流相关联。
作为替代,对于执行BGP表格清理的函数CL1,...,CLm,建议相同的表格排除所有初始和终止注释以及存在于有效行之间的任何其他注释,以便也能恢复断裂为两行或更多行的有效行,举例来说,没有正确的结束。相关的操作必须是对每个将要处理的表格是有效的。
关于这一点,应该注意不是所有的公共路由服务器都提供已经以压缩格式准备的文件。为了下载路由服务器的BGP表格(需要其管理部分的授权),需要一个适当的公知类型的脚本,其通过经由远程通信网与路由服务器相连接来使得能够以n行为块请求表格以便使路由服务器的CPU不会超载,由此通过每n行一个适当的控制字符来避免在远程通信网与相同的路由服务器会话过程中由于表格的传输时间而可能导致的超时问题。
BGP路径数和IP网络数比率提供了多个可用资源的评估。然而由于表格可以包括上百万行,完整的表格下载要求一个高层脚本,能够替代人工操作与路由服务器交互。
最好,为了分担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使用,辅助脚本是准备BGP表格所期望的,由于这些文件是非常大的,仅显示其开始或结束部分。
正如多次所述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系统适合于为获得对于一个或多个ISP的参考ISP的连通性评估,诸如举例来说候选ISP 14,以便建立可能的连通性协议。利用在参考ISP 10的实际业务,在此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系统使得这一目的成为可能,因此起始点至少在同一客户端的边界路由器的内部和外部接口处,由对该参考ISP的网络产生影响的业务统计集合而组成。此处描述的方案允许建立最方便用于向因特网中的目标AS发送业务并从中接收业务的ISP的分类列表,这一评估适当的考虑实际的经验业务。
参考流程图图3-6,我们可以看到标记100表示标准起始步骤,此后在整个由102标记的步骤中,系统S执行包含在由标记BGP1’到BGPm’表示的BGP表格中的信息提取,。
这些步骤的执行涉及读取相应的配置文件和所关心的ISP列表。
这一列表,存储在ASB之上,可以包括候选ISP 14,并可能包括已经包含在ISP提供商12中的ISP。
因此,读取受所考虑的ISP数目和将实际使用的加权函数的因数的影响,并且由参考ISP 10所希望建立的对等关系的数目或元组来定义。
执行由FC函数收集的业务文件的读取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些文件由自主系统AS从一个集合中开始读出并且随着根据源AS或目标AS将其集合起来的后续处理SM,执行载入相关数组的操作,由图2的FD和FI表示,并作为AS编号的关键字和业务字节数值。
在本描述的后续过程中使用的这一体系也可以为可能的应用提供参考,来以称为PERL的编程语言实现本发明。虽然在此提倡,但这一选择显然既不是强制的也不限制本发明的实施。
下一步是元组组合的计算和写入相应文件。为了这一目的,起始点将是包含在ASB中的AS编号的列表,并且在其中将考虑第一组所关心的ISP。
在该所关心的ISP组上将计算所有可能的元组,并且随后将每行的组合写入结果文件中。
在随后的步骤中,整个由104表示,对来自BGP表格的信息执行实际提取,并且同时执行有关所关心ISP的BGP路径提取。
为了执行第一功能,在清理注释后的每个表格上,搜索能够满足由预定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的行,举例来说IP地址类型的字符串以A.B.C.D形式(其中A、B、C、D是二进制数)在行开始处的第三个字符后出现。从满足所需特征的每行,提取AS路径并且设置到输出文件的一行中。该路径最好从由结束AS路径的字符(“i”、“e”或“?”)标识的行的底部开始识别直到第一个0。
所推荐的过程是一次读取一行,并且所读取的每一行被再分为串,作为诸如“间隔”和“标签”等分离字符。所提取的路径写入临时文件的一行中。这一文件而后被打开并且对于每个所关心的ISP,搜索该路径以核实其包含ISP的AS编号。
在这一点上,AS路径将被再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ISP到AS序列的最后单元(ASM),汇聚为正向或逆流文件,由FPX标记;第二部分,从AS序列的第一单元(AS1)到ISP,汇聚为反向或顺流文件,由DPX标记。这样,每个所关心的ISP有一文件对FPX和DPX。
“正向”显然意味着涉及从一个给定的ISP到达因特网的剩余部分的方式的信息,“反向”则表示所有从因特网到达给定ISP的信息。
由此,对FPX和DPX文件进行压缩操作,通过使用具有作为AS路径的关键字的关联数组,来避免重复。进行这一操作的理由是每个序列只出现一次,并且最后关联数组通过仅仅写入关键字来再次写入文件中。
在一边由106、108、110和112表示,另一边由114、116和118表示的后续步骤中,用为各种子路径定义的业务权重执行连通性计算,以及为每个所检测到的元组执行组分连通性计算。
这将以不同的正向或逆流,和反向或顺流标记执行。
对于考虑到的所关心的每个ISP,执行一个循环,对于每个与相同ISP有关的文件FPX中的目标系统AS,搜索在结束或中间位置上包含目标系统AS的行。对每个满足这一条件的行,提取一定向子路径并且而后用作临时关联数组的关键字,该数组具有在基于提取的子串AS中继段数目的长度而计算的加权函数的值。
在整个文件处理过后,路径和不同的子路径将对从所考虑的ISP到作为目标使用的AS系统的连通性作出贡献。该贡献以一个推荐的方式来定义(由于将可能诉诸不同的加权法则,因此并不捆绑这一选择)作为在编址到目标AS的字节中的业务量乘以每个子路径AS的中继段的长度的基础上评估的加权函数产品。
从所考虑的ISP到作为目标的AS的整体连通性的值(以及识别提供商ISP和所考虑的系统AS的有关值)被写入相应的输出文件的行中。
这一操作将执行与包含在图1的组T中的AS系统数相同的次数。
为作为目标的每个系统AS执行一个类似的循环来寻找到达供应商ISP的反向连通性。同样,在这种情况下,该搜索由与所考虑的ISP相关的DPX文件中的初始或中间位置上包含目标系统AS的行组成。这样生成从目标系统AS到提供商ISP的子路径的关联数组并且计算每个子串的连通性贡献作为由通过子路径的AS中继段长度而评估的加权函数实现的目标AS系统生成的业务量产品。有关的AS编号标识符和作为结果的连通性值将写入相应文件的行中。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处理操作将执行与包含在图1的组T中的AS系统数相同的次数。
通过读取各个文件并为每个目标AS系统添加正向和反向连通性来生成整体连通性的文件。
特别的,在图4的流程图中的步骤106是运用业务权重和子路径的连通性计算操作,步骤108表示各个所考虑的提供商ISP的选择,从文件ASB中选择。由110表示的步骤涉及为每个目标AS系统确定目的业务,步骤112整体表示上述的其他操作。
混合连通性的计算在步骤114处开始。在紧随的步骤116中,从在步骤102确定的各个文件中读出元组,而后计算从元组的第一提供商ISP到从业务文件中检测的每个目标系统AS的连通性值。将目标系统AS作为关联临时数组的关键字,为从在先考虑的第一提供商ISP到正在考虑的目标系统AS的不同路径累积数据。相同的过程为其他组成当前元组的ISP重复执行。
这将对正向连通性保持为真;并且相似的过程也应用于相反方向和整个文件。
特别的,为每个组成当前元组的提供商ISP建立关联数组。在步骤118中,其中完整的连通性通过在输出文件中设置所获得的连通性值来获得,随后通过为元组在同一行上计算而获得元组指示。
对于每个目标AS执行来自和去向目标AS的元组的连通性贡献的计算(通过选择的加权法则,诸如通过前述列举的代数和)。
在后续步骤中,由120标记,所获得的结果文件根据从所考虑的ISP或候选ISP的每个元组中获得的连通性值以降序分类。其由使用具有作为连通性值的关键字的关联数组来实现,进行关键字分类并将输入文件的整个行写入一个有序的输出文件。
图7和8描绘了上述类型的连通性“级别”的两个例子,以分离正向和反向结果的形式产生。
建议这类表格可以作为正向/反向整合类型的全局结果而产生。
此外,建议提供商ISP的元组的连通性计算功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施。作为累积的一个例子,先前的代数和函数作为参考:由申请人实验证明这一选择肯定是有益的,同时简化了实施。
BGP路径的提取将认定为定义AS路径的边界字串的可用性。这一字串可以由包含在有关表格的BGP信息的“权重”参数(举例来说,等于0)来表示,其通常存储在路由器上。然而,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并不局限于这一选择。
同样通过使用参考关联数组的结构(其实质上是一种指针)以及各种特质的子程序,以更加压缩的方式编写代码或脚本也成为可能。所述指针允许个人使用输入参数的子程序,并且其作用于在不同关联数组上的每次调用。64位浮动指针运算的使用证明其对上述操作模式很宽范的适用性。
显然,保持本发明的原则不变,可以根据上面的描述和阐释宽泛的改变其应用的细节和实施例,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这一应用特别的但不是绝对适用于执行有关单正向或单反向的连通性评估的可能性。
Claims (16)
1.一种通过数据通信网络为具有一组用户的参考提供商(10)执行连通性评估的方法,所述评估与至少一个所关心的提供商(12、14)有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通过相同的参考提供商(10)选择能够形成为该参考提供商(10)的用户的业务源和业务目的地至少之一的多个自主系统;
提供包含在用于为有关所述多个自主系统的业务路由的所述数据通信网络上的可用路径信息的BGP类型表格(BGP1,...,BGPm);
通过为所述至少一个所关心的提供商(12、14)找出包含各个自主系统编号的路径,由所述表格提取在所述至少一个所关心的提供商(12、14)内的BGP类型的路径(104);
通过为每个子路径识别有关中继段数,为所述多个自主系统的每一个提取在每个所述自主系统和所述至少一个所关心的提供商(12,14)之间的定向子路径;
为所述多个自主系统的每一个,识别有关所述参考提供商(10)的使用者的正向业务量和反向业务量中的至少一个;
作为所述有关中继段数以及正向业务量和反向业务量中至少一个业务量的函数,为每个所述子路径确定各自的连通性贡献(112);
为多个自主系统的每一个,确定为所述每个自主系统提取的定向子路径而确定的连通性贡献而累积的整个连通性值;以及
累积为所述多个自主系统而确定的整个连通性值,以便获得有关所述至少一个所关心的提供商(12,14)的整个连通性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为在所述数据通信网络上的多个所关心的供应商执行所述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为对在至少一个分类列表中的所述多个所关心的提供商(12,14)所获得的整个连通性值进行分类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所述的任何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为所述多个自主系统的每一个识别有关所述参考提供商(10)的用户的正向业务量和反向业务量,以及
作为所述有关中继段数和所述正向业务量和反向业务量的函数,为每个所述子路径确定各自的连通性贡献(1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为所述至少一个所关心的提供商(12,14)生成分离为正向业务和反向业务的整体连通性值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交所述BGP类型(BGP1,...,BGPm)表格进行清理操作(CL1,...,CLm)以排除包含在所述表格中的注释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NetFlowTM类型的函数检测所述业务量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所述参考提供商(10)在所述多个所关心(12,14)的提供商的至少一部分上选择性地再分配发送业务的步骤。
9.一种在数据通信网络上为具有一组用户的参考提供商(10)执行连通性评估的系统,所述评估与至少一个所关心的提供商(12、14)有关而执行,其特征在于包括:
BGP类型表格(BGP1,...,BGPm),包含在用于在有关多个自主系统的业务路由的所述数据通信网络上可用的路径信息,所述自主系统能够通过相同的参考提供商(10)为该参考提供商(10)的用户建立业务源和业务目的地至少之一;
检测模块,用于为每个所述多个自主系统的每一个检测与所述参考提供商(10)的用户有关的至少一个正向业务量和反向业务量的;以及
一个处理模块,被配置为:
通过为所述至少一个所关心的提供商(12,14)搜索包含各个自主系统编号的路径,从所述表格提取(104)在至少一个所关心的提供商(12,14)中的BGP类型的路径;
为每个子路径识别有关中继段数,为所述多个自主系统的每一个,提取在每一个所述自主系统和所述至少一个所关心的提供商(12,14)之间的定向子路径;
作为有关所述参考提供商(10)的用户的所述有关中继段数以及正向业务量和反向业务量中至少一个业务量的函数,为每个所述子路径确定各自的连通性贡献(112);
为多个自主系统的每一个,确定为所述每个自主系统提取的定向子路径而确定的连通性贡献而累积的整个连通性值;以及
累积为所述多个自主系统确定的整个连通性值,以便获得有关所述至少一个所关心的提供商(12,14)的整个连通性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系统,被配置为在所述数据通信网络上的多个所关心的供应商执行连通性评估。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在至少一个分类列表中的所述多个所关心的提供商(12,14)所获得的整个连通性值进行分类的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9-11的任何一项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所述多个自主系统的每一个检测有关所述参考提供商(10)的用户的正向业务量和反向业务量,以及
所述处理模块被配置为作为所述有关中继段数和所述正向业务量和反向业务量的函数,为每个所述子路径确定各自的连通性贡献(112)。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至少一个所关心的提供商(12,14)生成分离为正向业务和反向业务的整体连通性值。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模块(CL1,...,CLm),用于提交所述BGP类型(BGP1,...,BGPm)表格进行清理操作(CL1,...,CLm)以排除包含在所述表格中的注释。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至少一个所述业务量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NetFlowTM类型的函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所述所关心的提供商(12,14)装备有选择性的再平衡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参考提供商(10)再平衡发送业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ITTO2002A000762 | 2002-09-02 | ||
IT000762A ITTO20020762A1 (it) | 2002-09-02 | 2002-09-02 | Procedimento e sistema per realizzare stime di connettivita'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79283A CN1679283A (zh) | 2005-10-05 |
CN100469041C true CN100469041C (zh) | 2009-03-11 |
Family
ID=31972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82082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9041C (zh) | 2002-09-02 | 2003-09-01 | 用于在数据通信网络上进行连通性评估的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451230B2 (zh) |
EP (1) | EP1547327B1 (zh) |
JP (1) | JP4444107B2 (zh) |
CN (1) | CN100469041C (zh) |
AU (1) | AU2003264141A1 (zh) |
BR (1) | BRPI0306205B1 (zh) |
CA (1) | CA2497178C (zh) |
IT (1) | ITTO20020762A1 (zh) |
WO (1) | WO200402165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4055330A1 (de) * | 2004-11-16 | 2006-05-24 | Bosch Rexroth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s Netzwerkes |
IL166390A (en) | 2005-01-19 | 2011-08-31 | Tejas Israel Ltd | Routing method and system |
US7711800B2 (en) * | 2006-01-31 | 2010-05-04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Network connectivity determination |
US8160062B2 (en) * | 2006-01-31 | 2012-04-17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Network connectivity determination based on passive analysis of connection-oriented path information |
US8837275B2 (en) * | 2006-02-09 | 2014-09-1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for re-routing internet packets |
CN101047699A (zh) * | 2006-04-27 | 2007-10-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bgp更新消息保护和验证的方法及装置 |
US8050193B2 (en) | 2006-04-28 | 2011-11-01 | Telecom Italia S.P.A.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rospective peering partners for an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
US8677479B2 (en) * | 2007-04-16 | 2014-03-18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Detection of adversaries through collection and correlation of assessments |
US7991910B2 (en) | 2008-11-17 | 2011-08-02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Updating routing information based on client location |
US8028090B2 (en) | 2008-11-17 | 2011-09-27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Request routing utilizing client location information |
US7860982B2 (en) * | 2008-03-14 | 2010-12-28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Internet connectivity verification |
US7962597B2 (en) | 2008-03-31 | 2011-06-14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Request routing based on class |
US8447831B1 (en) | 2008-03-31 | 2013-05-21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Incentive driven content delivery |
US8321568B2 (en) | 2008-03-31 | 2012-11-27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Content management |
US8601090B1 (en) | 2008-03-31 | 2013-12-03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Network resource identification |
US8606996B2 (en) | 2008-03-31 | 2013-12-10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Cache optimization |
US7970820B1 (en) | 2008-03-31 | 2011-06-28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Locality based content distribution |
US9407681B1 (en) | 2010-09-28 | 2016-08-02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Latency measurement in resource requests |
US8782236B1 (en) | 2009-06-16 | 2014-07-15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Managing resources using resource expiration data |
US9210069B2 (en) * | 2009-08-26 | 2015-12-08 | Nec Corporation | Network operation system, network oper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operation program |
US8397073B1 (en) | 2009-09-04 | 2013-03-12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Managing secure content in a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
US9495338B1 (en) | 2010-01-28 | 2016-11-15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 |
US10958501B1 (en) | 2010-09-28 | 2021-03-23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Request routing information based on client IP groupings |
US8468247B1 (en) | 2010-09-28 | 2013-06-18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Point of presence management in request routing |
US9003035B1 (en) | 2010-09-28 | 2015-04-07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Point of presence management in request routing |
US9712484B1 (en) | 2010-09-28 | 2017-07-18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Managing request routing information utilizing client identifiers |
US8452874B2 (en) | 2010-11-22 | 2013-05-28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Request routing processing |
US10467042B1 (en) | 2011-04-27 | 2019-11-05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Optimized deployment based upon customer locality |
US10623408B1 (en) | 2012-04-02 | 2020-04-14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Context sensitive object management |
US9154551B1 (en) | 2012-06-11 | 2015-10-06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Processing DNS queries to identify pre-processing information |
US9323577B2 (en) | 2012-09-20 | 2016-04-26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Automated profiling of resource usage |
US10205698B1 (en) | 2012-12-19 | 2019-02-12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Source-dependent address resolution |
US10097448B1 (en) | 2014-12-18 | 2018-10-09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Routing mode and point-of-presence selection service |
US10225326B1 (en) | 2015-03-23 | 2019-03-05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Point of presence based data uploading |
US9819567B1 (en) | 2015-03-30 | 2017-11-14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Traffic surge management for points of presence |
US9832141B1 (en) | 2015-05-13 | 2017-11-28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Routing based request correlation |
US10270878B1 (en) | 2015-11-10 | 2019-04-23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Routing for origin-facing points of presence |
JP7062956B2 (ja) * | 2016-02-12 | 2022-05-0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光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および光ノード装置 |
US10075551B1 (en) | 2016-06-06 | 2018-09-11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Request management for hierarchical cache |
US10110694B1 (en) | 2016-06-29 | 2018-10-23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Adaptive transfer rate for retrieving content from a server |
US9992086B1 (en) | 2016-08-23 | 2018-06-05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External health checking of virtual private cloud network environments |
US10469513B2 (en) | 2016-10-05 | 2019-11-05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Encrypted network addresses |
US10831549B1 (en) | 2016-12-27 | 2020-11-10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Multi-region request-driven code execution system |
US10938884B1 (en) | 2017-01-30 | 2021-03-02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Origin server cloaking using virtual private cloud network environments |
US10503613B1 (en) | 2017-04-21 | 2019-12-10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Efficient serving of resources during server unavailability |
US11075987B1 (en) | 2017-06-12 | 2021-07-27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Load estimating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
US10447648B2 (en) * | 2017-06-19 | 2019-10-15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Assignment of a POP to a DNS resolver based on volume of communications over a link between client devices and the POP |
US10742593B1 (en) | 2017-09-25 | 2020-08-11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Hybrid content request routing system |
US10592578B1 (en) | 2018-03-07 | 2020-03-17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Predictive content push-enabled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
US10862852B1 (en) | 2018-11-16 | 2020-12-08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Resolution of domain name request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environments |
US11025747B1 (en) | 2018-12-12 | 2021-06-01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Content request pattern-based routing system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104963A1 (en) * | 1999-12-01 | 2001-06-06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changing routing information in a packet-based data network |
EP1185041A2 (en) * | 2000-08-29 | 2002-03-0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OSPF autonomous system with a backbone divided into two sub-area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51663B1 (en) * | 1999-03-25 | 2004-06-15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System wide flow aggregation process for aggregating network activity records |
US6553423B1 (en) * | 1999-05-27 | 2003-04-22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exchange of capabilities between adjacent/neighboring networks nodes |
US6785704B1 (en) * | 1999-12-20 | 2004-08-31 | Fastforward Networks | Content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operation over an internetwork including content peering arrangements |
US6415323B1 (en) * | 1999-09-03 | 2002-07-02 | Fastforward Networks | Proximity-based redirection system for robust and scalable service-node location in an internetwork |
US20020021675A1 (en) * | 1999-10-19 | 2002-02-21 | At&T Corp.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cket network configuration debugging and database |
US7035934B1 (en) * | 2000-03-23 | 2006-04-25 | Verizon Corporate Services Group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raffic analysis and network modeling |
US7027448B2 (en) * | 2000-04-21 | 2006-04-11 | At&T Corp.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riving traffic demands for a packet-switched network |
AU2001268411A1 (en) * | 2000-06-14 | 2002-01-02 | Core Express, Inc. | Route selection within a network with peering connections |
US6981055B1 (en) * | 2000-08-22 | 2005-12-27 | Internap Network Servic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ing routing through multiple available internet route providers |
US7080161B2 (en) * | 2000-10-17 | 2006-07-18 | Avaya Technology Corp. | Routing information exchange |
TWI223942B (en) * | 2001-02-20 | 2004-11-11 | Li Jian Min | Contents transmission network system and creating method thereof |
US7035202B2 (en) * | 2001-03-16 | 2006-04-25 | Juniper Networks, Inc. | Network routing using link failure information |
JP2003143143A (ja) * | 2001-10-30 | 2003-05-16 | Ando Electric Co Ltd | As番号生成回路及びas番号による統計処理方法 |
US20030120769A1 (en) * | 2001-12-07 | 2003-06-26 | Mccollom William Girar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utonomous system transit volumes |
US7180864B2 (en) * | 2002-02-27 | 2007-02-20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changing routing information within an autonomous system in a packet-based data network |
US7260645B2 (en) * | 2002-04-26 | 2007-08-21 | Proficient Networks, Inc. |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acilitating determination of network path metrics |
US7733880B2 (en) * | 2002-06-14 | 2010-06-08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Managing routes in a router utilizing threshold-specific discard algorithms |
US7197040B2 (en) * | 2002-07-01 | 2007-03-27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ally configuring border gateway selection for transit traffic flows in a computer network |
-
2002
- 2002-09-02 IT IT000762A patent/ITTO20020762A1/it unknown
-
2003
- 2003-09-01 BR BRPI0306205A patent/BRPI0306205B1/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9-01 WO PCT/EP2003/009692 patent/WO2004021650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3-09-01 CN CNB038208296A patent/CN10046904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9-01 JP JP2004532161A patent/JP444410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9-01 AU AU2003264141A patent/AU200326414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09-01 CA CA2497178A patent/CA2497178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9-01 EP EP03790953.8A patent/EP1547327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9-01 US US10/526,095 patent/US745123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104963A1 (en) * | 1999-12-01 | 2001-06-06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changing routing information in a packet-based data network |
EP1185041A2 (en) * | 2000-08-29 | 2002-03-0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OSPF autonomous system with a backbone divided into two sub-areas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Internet traffic engineering. RICHARD MORTIER.TECHNICAL REPORT/UNIVERSITY OF COMBRIDGE. 2002 |
Internet traffic engineering.RICHARD MORTIER.TECHNICAL REPORT/UNIVERSITY OF COMBRIDGE. 2002 * |
Overview and Principles of Internet Traffic Engineering. D.AWDUCHE,A.CHIU,A.ELWALID, I.WIDJAJA,X.XIAO.IETF RFC 3272. 2002 |
Overview and Principles of Internet Traffic Engineering.D.AWDUCHE,A.CHIU,A.ELWALID,I.WIDJAJA,X.XIAO.IETF RFC 3272. 2002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50283527A1 (en) | 2005-12-22 |
BR0306205A (pt) | 2004-09-08 |
CN1679283A (zh) | 2005-10-05 |
CA2497178A1 (en) | 2004-03-11 |
CA2497178C (en) | 2012-05-29 |
WO2004021650A1 (en) | 2004-03-11 |
JP2005537729A (ja) | 2005-12-08 |
EP1547327B1 (en) | 2015-11-11 |
AU2003264141A1 (en) | 2004-03-19 |
ITTO20020762A1 (it) | 2004-03-03 |
BRPI0306205B1 (pt) | 2017-03-14 |
EP1547327A1 (en) | 2005-06-29 |
JP4444107B2 (ja) | 2010-03-31 |
US7451230B2 (en) | 2008-1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69041C (zh) | 用于在数据通信网络上进行连通性评估的方法和系统 | |
Alderson et al. | The many facets of internet topology and traffic | |
US7376154B2 (en) | Non-intrusive method for routing policy discovery | |
JP5164073B2 (ja) |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設計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
CN101473605B (zh) | 用于确定因特网服务供应商的预期对等合作者的方法 | |
CN108009807A (zh) | 一种比特币交易身份标识方法 | |
US10924408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traffic in packet-switched networks with internet exchanges | |
Park et al. | Fine‐grained traffic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functional separation | |
EP1906590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analysis | |
Silva Jr et al. | Automatic inference of BGP location communities | |
Lodhi et al. | Complexities in Internet peering: Understanding the “black” in the “black art” | |
CN101120547B (zh) | 用于电信网络中的准入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4189451B (zh) | 一种识别目标网络骨干节点的方法 | |
Çakmak et al. | A country-specific analysis on internet interconnection ecosystems | |
KR101348429B1 (ko) | 사용자 중심의 서비스 가용성 보장을 위한 네트워크 복구 방법 및 장치 | |
JP2006270781A (ja) | リソース管理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Chen et al. | A routing scalability model for core-edge separation internet with hybrid routing | |
Gregori et al. |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inter-AS economic inferences through a hygiene phase on BGP data | |
Mol et al. | Automatic Inference of BGP Location Communities | |
Restaino et al. | Prefixes equivalence classes: A compact and comprehensive way to grasp the complexity of external bgp updates | |
Capra | Reasoning about trust groups to coordinate mobile ad-hoc systems | |
Kamola et al. | Network resilience analysis: review of concepts and a country-level. case study | |
Dey | Rethinking routing and peering in the era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of network functions | |
Quach et al. | Link Stability aware Reinforcement Learning based Network Path Planning | |
Bestebreur | Routing based on User Requirement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