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64218C - 显示设备、装备有显示设备的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装备有显示设备的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64218C CN100464218C CNB2006101156968A CN200610115696A CN100464218C CN 100464218 C CN100464218 C CN 100464218C CN B2006101156968 A CNB2006101156968 A CN B2006101156968A CN 200610115696 A CN200610115696 A CN 200610115696A CN 100464218 C CN100464218 C CN 100464218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device
- liquid crystal
- conductive material
- display
- touch p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736 nonionic surfact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3437 ind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PJXISJQVUVHSOJ-UHFFFAOYSA-N indium(iii)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In+3].[In+3] PJXISJQVUVHSO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XOLBLPGZBRYERU-UHFFFAOYSA-N ti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n]=O XOLBLPGZBRYERU-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
- 229910001887 ti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094 surface-active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01 inhibi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44 sputte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15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115 recruit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40 vapo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Chromium Chemical compound [Cr]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YCKRFDGAMUMZLT-UHFFFAOYSA-N Fluorine atom Chemical compound [F] YCKRFDGAMUMZL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09 Tef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62 Tef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C(C=C)(=O)O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864 aqueous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651 chrom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4 chro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772 conduction electr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1 fluori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37 fluori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76 hyal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764 inhibi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23 metal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19 thicke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2—Antistatic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e.g. a single continuous surface or two parallel surfaces put in contac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在其上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穿过空气层面对显示面板布置的覆盖面板,以及在显示面板以及覆盖面板的其中之一的与空气层面对的表面上布置的、电开路的导电材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设备、装备有该显示设备的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装备有覆盖面板的显示设备、装备有该显示设备的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用于显示图像的大多数显示设备中,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覆盖有覆盖面板,该覆盖面板用于防止外来物质或水的影响、提高光学特性等等。在该显示设备中,存在装备有覆盖面板的触摸板型显示设备,其中该覆盖面板具有探测按压位置的功能。装备有这种触摸板的显示设备以个人数字助理(PDA)和所谓的“智能电话”(即,新近的多功能便携式电话)的形式普及。装备有触摸板的上述显示设备主要用于数据的输入和输出、电子邮件或网站的浏览等等。但是,当然,这些PDA和“智能电话”应该必须做得紧凑和轻便。此外,在这些PDA和“智能电话”具有电话功能的情况下,优选在电话交谈过程中没有噪声。
作为一个例子,图8示出了装备有触摸板的液晶显示设备结构的例子,该触摸板涉及本发明的技术。如图8所示,相关技术的液晶显示设备210装备有液晶面板110、触摸板120以及外框130。液晶面板110装备有薄膜晶体管(TFT)基板111、滤色器基板112以及偏振膜113和114。触摸板120布置在液晶面板110的显示面一侧上,以穿过空气层140与液晶面板110相对。触摸板120装备有上基板121和下基板122。用作位置检测电极的透明导电膜123A形成在上基板121的表面上。类似地,用作位置检测电极的另一透明导电膜123B形成在下基板122的表面上。随后,以透明导电膜123A和透明导电膜123B彼此相对的方式布置该上基板121和下基板122,外框130经由间隔的空气层140支撑液晶面板110和触摸板120。应当注意通过使用双面粘附剂125,131和132,将这些面板固定到外框130上。还应该理解触摸板120还用作覆盖面板。
在其上安装有触摸板120的液晶显示设备210中,如图9所示,公共电极信号被施加到液晶面板110,以便驱动液晶面板110。但是,由于静电的反压电效应,在液晶面板110中产生了作为副效应的非常小的振动。产生的振动通过空气层140传播,进一步,使布置在空气层140上部的触摸板120也产生振动,尽管该振动很小。
当在此条件之下给予触摸板120输入动作和压力负载时,触摸板120与液晶面板110在空气层140中接触,此后触摸板120离开液晶面板110。然后,在接触/脱离部分上产生静电,如图10所示,产生电荷。但是,由于空气层140侧上的液晶面板110的平面和触摸板120的平面由绝缘体形成,因此电荷不会释放,因而这些面板被维持在了积累电荷的条件下。结果,对应于公共电极信号产生的电场方向,在空气层140中产生静电力。因此,与公共电极信号的振幅同步地产生了振动。类似地,该振动与由上述反压电效应引起的微小振动叠加,且由于公共电极信号所造成的影响而产生,因而该振动被放大。
图11是用于表示接触次数和关于液晶面板110和触摸板120的充电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由该曲线图可以理解,充电量取决于接触次数。此外,在其尖端部分较锐利的记录笔和其尖端部分较平坦的手指之间的充电量的增加存在差异。由该事实可以明白,充电量还取决于接触面积。由充电引起的振动的产生取决于公共电极信号的频率。在声频范围中存在该频率的情况下,由该频率产生的振动可以被作为声音或噪声而听到。由于由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的实验,发明人可以认识当通过采用声级计测量声级时,测量装置的10KHz范围内的测定值与可听见的级别有关。此外,尽管由液晶显示设备产生各类噪声,但是发现,当该声级约为15dB或以上时,通过使人耳接近显示设备可识别出该声音。
图12是用于表示液晶显示设备中的充电量和通过上述测量方法测量的声级之间关系的曲线图。如由该曲线图可以理解,充电量和声级具有大体上成正比的关系。由此,可以理解充电量变得越大,声级变得越高。
因此,为了防止产生声音,就需要不产生电荷本身,或充电量没有增加到由充电量所引起的振动可以作为声音被听到的这种声级。为此,可以设想以下方法。亦即,以这样一种方式增加空气层140的厚度,在所述方式下,使得即使当液晶面板110和触摸板120接收这种压力负载作为输入动作时,这些液晶面板110和触摸板120也不容易相互接触。但是,为了将充电量抑制到听不见的声级,必须使空气层140的厚度足够地厚。结果,存在液晶显示设备210的整体厚度增加的问题。
另一方面,可以设想另一种方法。亦即,以这样一种方式用固体形状制成液晶显示设备210的构成元件,在所述方式下,即使当液晶面板110和触摸板120接收上述压力负载时,触摸板120也不与液晶面板110接触。但是,在此情况下,必须使构成元件的厚度加厚。结果,类似于上述情况,存在液晶显示设备210的整体厚度增加的另一问题。
作为另一种提出的设想,例如,有液晶显示设备的相关技术文献(参考日本专利特许-公开第2002-341372号,第3至5页,图1)。该液晶设备在液晶面板的显示面一侧上安装了导电膜片,以及接地装置将该透明导电膜片与地电连接。结果,液晶面板可以被电磁屏蔽。触摸板被布置在该透明导电膜片的外表面上。
但是,在该结构中,由于透明导电膜片与地电连接,在触摸板和液晶面板之间产生电位差。结果,存在液晶面板和触摸板之间发生的振动被放大的可能性。实际上,当在具有该结构的液晶显示设备中进行该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抑制声音的效果,反而使声音增加。如先前所述,尽管该结构可以防止通过显示屏所输入/输出的电磁波,但是存在不能抑制声音的这种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相关技术方法和结构的上述及其他示例性问题、缺陷和缺点,本发明的示例性特征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装备有该显示设备的电子器件以及其制造方法,该显示设备能够抑制由显示面板和触摸板之间重复的接触和分离而产生的电荷。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包括,在其上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穿过空气层面对显示面板布置的覆盖面板,以及布置在显示面板和覆盖面板其中之一的与空气层相面对的表面上的、电开路的导电材料。
一种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该显示设备包括用于在其上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该方法包括,以薄雾形式形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使得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被吸附在显示面板的表面上,以及在显示面板的表面上形成电开路的导电材料。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装备有该显示设备的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效果。亦即,当通过给予触摸板输入动作或压力负载使触摸板接触显示面板并随后离开显示面板时,可以抑制由于静电被充到脱离部分而产生的电荷。
附图说明
从下面的详细描述同时结合附图将更明白本发明的示例性情况、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情况1的、装备有触摸板的液晶显示设备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制造装备有触摸板的液晶显示设备所采用的处理设备的示意性布置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接触次数和液晶面板和触摸板间的充电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图4示出了接触次数和液晶面板和触摸板间的声级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情况2的、装备有触摸板的液晶显示设备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6是用于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情况2的改进的侧视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情况3的、装备有触摸板的液晶显示设备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8用于示意性地示出与本技术思想相关的液晶显示设备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公共电极信号被施加到与本技术思想相关的液晶显示设备的这种条件下的侧视图;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由与本技术思想相关的液晶显示器产生声音的这种条件下的侧视图;
图11示出了与本技术思想相关的、接触次数与液晶面板和触摸板间的充电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图;以及
图12示出了接触次数和与本技术思想相关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声级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用于实现本发明的示例性情况。如下所述的示例性情况仅仅表示用于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例子,本发明的各权利要求不局限于这些示例性情况。
现在参考附图,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情况1,详细描述装备有触摸板的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情况1的、装备有触摸板的液晶显示设备的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用于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装备有触摸板的液晶显示设备所采用的处理设备的示意性布置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接触次数与液晶面板和触摸板间的充电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图4示出了接触次数与液晶面板和触摸板间的声级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如图1所示,示例性情况1的液晶显示设备100包括液晶面板10A、触摸板20A和支撑液晶面板10A和触摸板20A的外框30。
通过将液晶层15夹在中间的有源矩阵基板(也称作薄膜晶体管基板,以下称为TFT基板)11和滤色器基板12布置液晶面板10A。此外,在TFT基板11上安装偏振膜14,以及在滤色器基板12上安装偏振膜13。应当理解,在TFT基板11上布置了用于驱动液晶的开关元件(未示出),如TFT(薄膜晶体管)。此外,在该滤色器基板12上形成与TFT基板11相对的电极层(未示出)。
在触摸板20A中,例如,采用阻性膜系统。在该触摸板20A中,用这样一种方式布置上基板21和下基板22,即上基板21和下基板22彼此相对且将空气层24夹在它们之间。在上基板21的表面上形成用作位置感测电极的透明导电膜片23A。类似地,在下基板22的表面上形成用作位置感测电极的另一透明导电膜片23B。然后,以透明导电膜片23A和23B彼此相对的这种方式布置上基板21和下基板22。上基板21和下基板22通过在其周边部分上设置双面粘附剂以在这些基板21和22之间保持有预定的间隙。该双面粘附剂25还用作隔片。
外框30具有隔片功能,以及在该外框30上设置用于相对液晶面板10A和触摸板20a确定固定位置的台阶部分。因此,在液晶面板10A和触摸板20A之间形成空气层40。液晶面板10A和触摸板20A分别被双面粘附剂31和32固定在外框30的预定位置。
该空气层40被制成具有这样的尺寸,即,由于触摸板20A的弯曲或通过输入笔或手指执行的输入动作的触摸板20A上的负荷(例如,300至500gf(克-压力),触摸板20A和液晶面板10A也不容易相互接触。空气层40的厚度是,例如,0.15mm至0.3mm。
但是,在触摸板20A的弯曲度或输入负荷增加的情况下,触摸板20A的下基板22可以接触液晶面板10A的上偏振膜13。然后,这些触摸板20A和面板10A由于惯性相互分离。具体来说,在触摸板20A的弯曲加大以及输入负荷加重的情况下,该现象常常发生。此时,在上偏振膜13的表面的接触部分处,由于由脱离效果产生的静电而带有电荷。该效果可以构成为什么产生振动的上述说明的原因。由此,在示例性情况1中,为了防止该充电操作,在上偏振膜13的表面上形成抗静电膜片41。该抗静电膜片41导致了电开路状态。换句话说,该抗静电膜片41被设为电浮置状态,且不会被电激发。该抗静电膜片41使触摸板20A和液晶面板10A相互分离时所产生的电荷扩散,以便避免静电力的增加。
应当理解上述抗静电膜片41可以设有能防止充电操作的功能。更优选地,所希望的是抗静电膜片41的表面电阻值等于或低于大约1×E12Ω/方(Ω/square,或Ω/□)。结果,可以更有效地防止集中的充电操作。同时,优选抗静电膜片41可以由无色和透明膜片构成,以及其可见光透光率等于或高于约95%。因此,可以避免显示器受到干扰。此外,抗静电膜片41的厚度可以等于或小于约1μm。至于抗静电膜片41,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主要成分,以及更具体地,可以采用含氟元素类(的表面活性剂)。该表面活性剂拥有能充电和激活绝缘材料的表面的性质,绝缘材料的表面可以被容易地充电。
接下来,根据示例性情况1,描述关于在其上安装有触摸板20A的液晶显示设备100的装配步骤。具体来说,现在将说明在液晶面板10A的表面上形成抗静电膜片41的方法。
在图1中,TFT基板11与滤色器基板12重叠,并且在已经注入液晶15的液晶面板10A上安装偏振膜13和14。接下来,通过压力接触法等安装柔性基板(未示出),通过该柔性基板从电路传送驱动电压、输入信号等等。此外,通过压力接触法等安装用于驱动液晶面板10A的驱动器集成电路(称为IC;未示出)。还应当注意该驱动器IC可以可选地组装在液晶面板10A中。而且,在透射型液晶显示设备或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设备的情况下,安装有背光(未示出)。在此条件之下,液晶显示设备100处于在其上仅没有安装剩余的触摸板20A的半成品状态。
在该状态下,在液晶面板10A的表面上形成抗静电膜片41。例如,通过以薄雾形式制成处理液,然后可以在一仓室中充满该雾状的处理液,由此来准备该处理设备。还应该理解处理液可以优选是通过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复合水溶液,以及处理设备可以优选形成薄雾,其(雾滴的)平均直径等于或小于20μm。
图2示出了所采用的处理设备50的示意性结构的侧视图,以便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在其上安装有触摸板的液晶显示设备。处理设备50装备有传送装置51,该传送装置能以恒定速度传送已经达到上述半成品状态的液晶显示设备55。在已填充了薄雾的仓室52内以恒定速度传送半成品状态下的液晶显示设备55。结果,在液晶显示设备的表面上,即,在已穿过室52的上偏振膜13的表面上形成了喷溅处理液的薄膜片。该膜片由具有等于或低于1μm厚度的这种薄膜制成。此外,由于处理液本身是无色的和透明的,因此以薄雾形式均匀地喷溅的膜片也是无色的和透明的。该膜片的可见光透光率保持等于或高于95%。
更具体地,作为处理液的表面活性剂,可以采用含氟类的表面活性剂。处理设备50可以优选以薄雾形式喷射10至50ml/min的处理液。此外,优选该处理设备50能够在从室温到60℃内控制温度,以及拥有大气循环功能。传送装置51通常被称为输送机,优选传送装置51的传送条件可以响应于0.1至1.5m/min的处理速度而变化。
作为试验性例子,处理液的喷溅量被设为10ml/min,传送装置51的处理速度被设为0.10m/min,以及仓室52中的温度被设为30摄氏度。在上述条件下,在传送装置51上安装半成品条件下的液晶显示设备55。接下来,半成品条件下的液晶显示设备55被传送到仓室52中。还应当注意用以薄雾形式使处理液循环的方式来控制仓室52中的温度和设置该仓室52中的氛围。结果,薄雾被吸附在半成品状态下的液晶显示设备55的表面(具体地说,上偏振膜13)上。因此,其尺寸是几十μm的处理液的颗粒表现出对处理表面的亲合力。结果,形成了具有等于或小于约1μm厚度的这种均匀抗静电膜片41。最后,从仓室52载送出其上形成抗静电膜片41的半成品条件下的液晶显示设备55。
此后,在其上已形成了抗静电膜片41的半成品状态下的液晶显示设备55上安装触摸板20A。然后,完成了其上安装有触摸板20A的液晶显示设备100。触摸板20A通过双面的粘附剂32被固定在外框30上。
作为用于使抗静电层41电开路的方法,除了上偏振膜13表面之外的部分可以被遮蔽。可选地,在薄雾形式的表面活性剂被吸附之后,可以除去在除了上偏振膜13表面之外的部分上形成的抗静电膜片41。
下面描述根据示例性情况1的、其上安装有触摸板20A的液晶显示设备100的测量结果。图3是用于表示接触次数与液晶面板和触摸板的充电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应当注意样本B表示液晶显示设备100具有根据示例性情况1的抗静电膜片41,以及样本A表示没有这种抗静电膜片的常规液晶显示设备。在常规液晶显示设备(即,样本A)中,充电量与接触次数成正比例增加。相反,在根据示例性情况1的液晶显示设备100(即,样本B)中,即使当接触次数增加时,充电量也根本没有变化。
接下来,图4示出了液晶面板和触摸板间的接触次数与声级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样本B表示具有根据示例性情况1的抗静电膜片41的液晶显示设备100,以及样本A表示没有这种抗静电膜片的常规液晶显示设备。在常规液晶显示设备(即,样本A)中,声级与接触次数成正比例增加。相反,在根据示例性情况1的液晶显示设备100(即,样本B)中,即使接触次数增加,声级也根本没有变化。
现在将描述根据示例性情况1的、具有在其上安装有触摸板20A的液晶显示设备100的效果。如先前所述,在其上安装有触摸板20A的液晶显示设备100中,在电开路状态下,在液晶面板10A显示面一侧上的上偏振膜13的表面上已经形成了抗静电膜片41。
该结构产生示例性情况1的第一效果,即可以抑制由静电产生的电荷以集中的方式被充电到脱离部分。这是因为在液晶面板10A和触摸板20A在空气层40内相互接触和相互分离的情况下,集中到脱离部分的静电得到了抑制。
通过可以抑制声音的产生而实现了示例性情况1的第二效果。这是因为在示例性情况1中,由于集中的电荷被抑制,因此与公共电极信号的振幅同步的振动未被放大。
通过可以使空气层40的厚度减薄而实现了示例性情况1的第三效果。这是因为在示例性情况1中,即使液晶显示面板10A和20A在空气层40内相互接触和相互分离,也几乎不会产生集中的电荷、振动和声音。
通过可以使触摸板20a的厚度减薄而实现了示例性情况1的第四效果。这是因为在示例性情况1中,由于几乎不可能产生集中的电荷、振动和声音,因此不需要加厚构成元件的厚度。
由于这些效果,通过可以使液晶显示设备100的整体厚度减薄而实现了示例性情况1的第五效果。
此外,当设置保护层时,实现了示例性情况1的第六效果,由此在装配阶段和检查阶段中可以避免在抗静电膜片41的表面层上产生诸如划痕的缺陷。
接下来,现在将参考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情况2的、装备有触摸板20A的液晶显示设备101及其制造方法。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情况2的、装备有触摸板20A的液晶显示设备101的结构的侧视图。
示例性情况2的液晶显示设备101包括液晶面板10B、触摸板20A和支撑液晶面板10B和触摸板20A的外框30。液晶面板10B包括TFT基板11、滤色器基板12、液晶层15、偏振膜13和14以及导电膜片42。还应当注意所采用的与示例性情况1所示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构成元件,并且省略它们的说明。
在如上所述的示例性情况1中,在外框30上固定液晶面板10A之后,在上偏振膜13的表面上形成抗静电膜片41,其中所述的上偏振膜13布置在液晶面板10A显示面的一侧上。
另一方面,在示例性情况2中,在外框30上固定液晶面板10B之前,在上偏振膜13的表面上形成导电层42,其中所述的上偏振膜13布置在液晶面板10B的显示面一侧上。应当注意在电开路状态下,在其上安装有触摸板20A的液晶显示设备101中装配该导电层42。具体来说,在图5中,通过涂敷法、汽相淀积法、溅射法或印刷法等,在上偏振膜13的最上面形成导电层42,其中所述的上偏振膜13布置在液晶面板10B的显示面一侧上。
应当注意导电层42可以仅仅具有导电特性。此外,优选该导电层42由能获得足够高透光率的材料和厚度制成。例如,希望导电层42的表面电阻值等于或低于大约1×E12Ω/方。结果,可以更有效地防止集中的充电操作。同时,优选导电层42由无色和透明层构成,以及其可见光透光率等于或高于约95%。结果,可以避免显示器受到干扰。此外,导电层42的厚度可以等于或小于大约1μm。导电层42可以由这样一种透明导电膜片形成,例如,该透明导电膜片包含如氧化铟作为主要成分的金属氧化物,或可以由包含如铝和铬的基于导电金属粒子的膜片构成。这些材料具有能传导电子(即,离子)的效果。
此外,在随后的装配等阶段中,如果有在导电层42的表面层上产生诸如划痕的缺陷的某种程度的可能性,那么如图6所示,可选地可以将保护层45设置在导电层42的表面侧上。在图6所示的液晶显示设备101’中,用进一步包括保护层45的液晶面板10B’取代了液晶面板10B。因此,保护层45防止导电层42产生降低导电性能的诸如划痕的缺陷。还应当注意保护层45可以优选由几乎不能降低导电性能的材料构成。例如,可以应用丙烯酸型材料、聚四氟乙烯型材料等等。即使在设置保护层45的条件下,增加的厚度也可以被降低约等于或小于50μm。
代替通过溅射方法等形成导电层42的这种结构,可选地可以在上偏振膜13的表面上粘接具有类似功能的薄膜。即使在这种可选的情况下,液晶面板10B的整体厚度的增加量可以被降低等于或小于5%。
如先前所述,根据示例性情况2,在装备有触摸板20A的液晶显示设备100中,在电开路条件下,在液晶面板10B显示面一侧上的上偏振膜13的表面上已经形成了导电层42。随着该结构的使用。类似于示例性情况1,在产生静电的同时,在液晶面板10B和触摸板20A在空气层40内相互接触和相互分离的情况下,可以抑制由静电产生的电荷以集中的方式充电到脱离部分。由此。示例性情况2具有与示例性情况1类似的效果。具体地说,在示例性情况2中,作为第一效果,可以抑制集中的充电操作。由于该第一效果,可以抑制声音的产生作为第二效果。此外,由于这些效果,空气层40、触摸板20A的厚度以及液晶显示设备101的整体厚度可以被减薄,这些可以作为第三、第四和第五效果。此外,作为第六效果,在设置保护层45的情况下,可以避免在装配阶段、检查等阶段中在导电层42的表面层上产生如划痕的缺陷。
除这些效果之外,在示例性情况2中,由于在上偏振膜13上预先设置导电层42,具有可以简化后续装配阶段的另一效果。此外,示例性情况2可以拥有另一效果,所述效果是,在上偏振片13的制造阶段中,可以通过如涂敷法和印刷法的相对简单的方法来形成导电层42。
接下来,现在将参考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情况3的、装备有触摸板20B的液晶显示设备102及其制造方法。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情况3的、装备有触摸板20B的液晶显示设备102的结构的侧视图。
示例性情况3的液晶显示设备102包括液晶面板10C、触摸板20B和支撑这些液晶面板10C和触摸板20B的外框30。液晶面板10C包括TFT基板11、滤色器基板12、液晶层15以及偏振膜13和14。此外,触摸板20B包括上基板21、下基板22、透明导电膜片23A和23B以及导电层43。还应当注意将采用示例性情况1所示的相同参考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构成元件,以及省略了它们的说明。
在如上所述的示例性情况1和2中,在液晶面板10A或液晶面板10B的任何一个的侧面上形成了抗静电膜片41或导电层42。另一方面,在示例性情况3中,在触摸板20B的一侧上形成了导电层43。应当注意在电开路状态下,在其上安装有触摸板20B的液晶显示设备102中装配该导电层43。具体地说,在图7中,通过涂敷法、汽相淀积法、溅射法或印刷法等在触摸板20B的下基板22的底面上形成导电层43。
还应该理解,该导电层43拥有与示例性情况2类似的性能和类似的特征。导电层43可以由与示例性情况2相等效的材料构成。此外,在导电层43的表面侧上可以可选地设置保护层,以便防止导电层43的诸如划痕的损坏。即使当设置保护层时,触摸板20B的整体厚度的增加量也可以被抑制等于或小于5%。
此外,类似于示例性情况2,代替导电层43,具有类似效果的薄膜可以被粘接到下基板22。代替导电层43,在下基板22的底面可以可选地形成类似于示例性情况1的抗静电膜片。
如先前所述,根据示例性情况3,在其上安装有触摸板20B的液晶显示设备102中,在电开路状态下,在构成触摸板20B的下基板22的表面上预先形成了导电层43。随着该结构的使用,类似于示例性情况1和2,在产生静电的同时,在液晶面板10C和触摸板20B在空气层40内相互接触和相互分离的情况下,可以抑制由静电产生的电荷以集中的方式充电到脱离部分。由此。示例性情况3具有与示例性情况1类似的效果。此外,在下基板22上预先设置导电层43,示例性情况3拥有与示例性情况2类似的效果。
已经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结构例子。但是,各种构成元件的形状和布置以及固定结构不仅仅限于这些附图所示的那些,而是在不背离反映本发明特征的技术范围的条件下可以被适当地修改。此外,在不背离反映本发明特征的技术范围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地改变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
在示例性情况1和2中,在液晶面板10A侧上形成抗静电膜片41或导电层42,而在示例性情况3中,在触摸板20B侧上形成导电层43。但是,示例性情况1或示例性情况2可以与示例性情况3相结合,以便可以在液晶面板和触摸板上都形成抗静电膜片或导电层。结果,可以更强有力地抑制电荷被集中到脱离部分。
在来自示例性情况1至3的上述结构的例子中,已经描述了TFT型液晶显示设备的应用例子。但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除TFT型显示设备以外的其他液晶显示设备,如超扭曲向列(STN)型液晶显示设备。此外,本发明可以应用于除TFT型显示设备以外的其他面板型显示设备,如等离子显示设备和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设备。
此外,本发明不仅可以可选地应用于其上安装有触摸板的显示设备,而且可以应用于其上安装有覆盖面板的显示设备或装备有显示设备的各类电子器件。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在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侧上安装有用于保护显示单元的覆盖面板的显示设备。结果,即使在覆盖面板接触显示面板和与显示面板脱离的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避免电荷集中到脱离部分。
作为本发明的专门应用例子,有便携式终端、移动终端以及各类电子器件的输入/输出以及显示设备。作为便携式终端的具体例子,有便携式电话、智能电话、PDA、手写板(tablet)计算机、便携式电脑、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游戏机、电子词典和数字照相机。作为移动终端的具体例子,有汽车导航装置和汽车音频装置。作为各类装置的输入/输出和显示设备的例子,有自动取款机(ATM)和制造设备。
尽管结合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由本发明所包括的主题不限于那些具体实施例。相反,希望本发明的主题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保护范围内所包含的所有替换、改进和等同物。
此外,本发明人的意图是即使在法律程序中修改了权利要求书,仍保持所要保护的发明的所有等同物。
Claims (19)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在其上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
穿过空气层、面对该显示面板布置的覆盖面板;以及
在显示面板和覆盖面板其中之一的与该空气层相面对的表面上布置的、电开路的导电材料;
该导电材料的主要成分是水溶性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设备,其中该覆盖面板包括用于探测按压位置的触摸板。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设备,其中该导电材料是抗静电膜片和导电层的其中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设备,其中该导电材料的表面电阻值等于或低于1×E12Ω/方。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设备,其中该导电材料的可见光透光率等于或高于95%。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设备,其中该导电材料的厚度等于或小于1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设备,其中该导电材料包含金属氧化物。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显示设备,其中该金属氧化物包含氧化铟和氧化锡的其中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设备,其中该导电材料包含金属。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在该导电材料的该表面上、用于保护该导电材料的保护膜。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设备,其中该显示设备是液晶显示设备。
12.一种装备有显示设备的电子器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设备。
13.一种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该显示设备包括用于在其上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该方法包括:
以薄雾形式形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使得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被吸附在显示面板的表面上;以及
在显示面板的表面上形成电开路的导电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还包括:
布置横穿空气层、面对显示面板的覆盖面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覆盖面板设置用于探测按压位置的触摸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3的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还包括:
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包含氟类表面活性剂。
17.根据权利要求13的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还包括:
设置导电材料的表面电阻值等于或低于1×E12Ω/方。
18.根据权利要求13的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还包括:
设置导电材料的可见光透光率等于或高于95%。
19.根据权利要求13的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还包括:
设置导电材料的厚度等于或小于1微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236531A JP2007052183A (ja) | 2005-08-17 | 2005-08-17 | タッチパネル搭載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5236531 | 2005-08-1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16704A CN1916704A (zh) | 2007-02-21 |
CN100464218C true CN100464218C (zh) | 2009-02-25 |
Family
ID=37737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11569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4218C (zh) | 2005-08-17 | 2006-08-17 | 显示设备、装备有显示设备的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70040816A1 (zh) |
JP (1) | JP2007052183A (zh) |
CN (1) | CN100464218C (zh) |
TW (1) | TW200708829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164787A (ja) | 2006-12-27 | 2008-07-17 |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US8203786B2 (en) * | 2006-12-28 | 2012-06-19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reen attachment |
TW200910169A (en) * | 2007-08-24 | 2009-03-01 | Onetouch Technologies Co Ltd | Touch panel structure |
US7777734B2 (en) * | 2007-08-28 | 2010-08-17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Liquid crystal displayer for preventing the generation of moisture |
JP2009086077A (ja) * | 2007-09-28 | 2009-04-23 | Hitachi Displays Ltd | タッチパネルを搭載した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246782B2 (ja) | 2008-03-06 | 2013-07-24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ウェスト |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US8094134B2 (en) | 2008-12-25 | 2012-01-10 | Nissha Printing Co., Ltd. | Touch panel having press detection function and pressure sensitive sensor for the touch panel |
WO2010119882A1 (ja) * | 2009-04-17 | 2010-10-2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JP5278351B2 (ja) * | 2010-02-26 | 2013-09-04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及び静電防止構造 |
FR2961146B1 (fr) * | 2010-06-10 | 2012-07-27 |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e interface de command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
CN102736278B (zh) * | 2011-04-01 | 2014-12-17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具有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
KR101737391B1 (ko) * | 2011-02-01 | 2017-05-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실외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TWI499299B (zh) | 2011-04-01 | 2015-09-01 | Wistron Corp | 平面顯示器 |
TWI526736B (zh) * | 2011-07-22 | 2016-03-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模組及其製作方法 |
KR101878878B1 (ko) * | 2011-09-06 | 2018-08-2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JP5896692B2 (ja) * | 2011-11-16 | 2016-03-30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入力表示装置 |
WO2013190909A1 (ja) * | 2012-06-20 | 2013-12-2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
TWI475286B (zh) | 2012-07-10 | 2015-03-01 |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 電子裝置 |
CN103809306B (zh) * | 2012-11-13 | 2017-04-1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设备及装配方法 |
JP6315892B2 (ja) * | 2013-05-15 | 2018-04-2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パネル |
CN103500044B (zh) * | 2013-09-30 | 2015-08-1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摸显示面板和触摸显示装置 |
CN104237994A (zh) * | 2014-08-22 | 2014-12-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偏光片及触控模组 |
JP6842927B2 (ja) | 2017-01-06 | 2021-03-17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タッチ検出装置及び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
JP6948924B2 (ja) * | 2017-11-21 | 2021-10-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プリント装置、インプリント方法、および物品製造方法 |
CN107844009B (zh) * | 2017-11-22 | 2021-01-29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
CN114387886B (zh) * | 2022-01-27 | 2023-11-28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折叠显示装置 |
JP2024068285A (ja) * | 2022-11-08 | 2024-05-2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操作表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310949A (ja) * | 1999-03-17 | 2000-11-07 | Motorola Inc |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と利用可能な整合した光学シャッタ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セルを具備するディスプレイ |
US6191837B1 (en) * | 1996-09-20 | 2001-02-20 | Nec Corporation | IPS LCD having an organic conductive layer outside the subtrate |
JP2002341372A (ja) * | 2001-05-21 | 2002-11-27 | Kyocera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機器 |
US20040135773A1 (en) * | 2002-12-24 | 2004-07-15 | Bang Yong Ik | Touch panel integrated wit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CN1651980A (zh) * | 2004-02-03 | 2005-08-10 |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200235A (ja) * | 1982-05-18 | 1983-11-21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ハロゲン化銀写真感光材料 |
US6589650B1 (en) * | 2000-08-07 | 2003-07-08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Microscope cover slip materials |
JP2003045234A (ja) * | 2001-07-26 | 2003-02-14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 |
-
2005
- 2005-08-17 JP JP2005236531A patent/JP2007052183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6
- 2006-08-09 US US11/501,119 patent/US2007004081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6-08-10 TW TW095129395A patent/TW200708829A/zh unknown
- 2006-08-17 CN CNB2006101156968A patent/CN10046421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91837B1 (en) * | 1996-09-20 | 2001-02-20 | Nec Corporation | IPS LCD having an organic conductive layer outside the subtrate |
JP2000310949A (ja) * | 1999-03-17 | 2000-11-07 | Motorola Inc |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と利用可能な整合した光学シャッタ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セルを具備するディスプレイ |
JP2002341372A (ja) * | 2001-05-21 | 2002-11-27 | Kyocera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機器 |
US20040135773A1 (en) * | 2002-12-24 | 2004-07-15 | Bang Yong Ik | Touch panel integrated wit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CN1651980A (zh) * | 2004-02-03 | 2005-08-10 |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16704A (zh) | 2007-02-21 |
JP2007052183A (ja) | 2007-03-01 |
TW200708829A (en) | 2007-03-01 |
US20070040816A1 (en) | 2007-0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64218C (zh) | 显示设备、装备有显示设备的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906673B (zh) | 输入装置、显示装置及设备 | |
US9069384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WO2013057940A1 (ja) | 電子機器 | |
US9886138B2 (en) | Touch panel based on triboelectrification, a display device and a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for | |
US20140071384A1 (en)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arrangement for an active matrix display | |
CN102339189A (zh) | 触摸屏 | |
CN204360062U (zh) | 显示像素电路和显示像素结构 | |
CN102855822A (zh) | 柔性显示面板及包括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设备 | |
CN108089769B (zh) | 触控显示面板 | |
CN106257324B (zh) | 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 | |
CN112119644A (zh) | Mems麦克风 | |
US7297887B2 (en) | Touch panel | |
CN109426044A (zh) | 显示装置 | |
CN105493010A (zh) | 传感器装置、显示装置和输入装置 | |
CN108121476A (zh) | 用于触摸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8550425B (zh) | 一种高可靠性的触控显示定向发声装置及其制备工艺 | |
CA2826268C (en)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arrangement for an active matrix display | |
KR100868287B1 (ko) | 디스플레이장치, 디스플레이장치가 구비된 전자장치 및이의 제조방법 | |
CN118567517A (zh) | 一种高可靠性的触控显示定向发声装置及其制备工艺 | |
JP2011170485A (ja) | 電気的固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 |
JP2010191097A (ja)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
JP2015064757A (ja) | 触覚伝達型タッチパネル | |
US12027534B2 (en) | Semiconductor device | |
JPWO2012115163A1 (ja) | 電子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25 Termination date: 20110817 |